肾内科实验室检查
肾内科实验室检查PPT课件

30mg/24h
h
尿白蛋白/尿 肌酐
<
17~250mg/g(
17mg/g(男)
男)
<
25~355mg/g(
25mg/g(女)
女)
>250mg/g(男) >355mg/g(女)
18
2.尿糖:尿糖定性试验阳性,称糖尿。 ⑴血糖增高性糖尿: ①糖尿病 ②其他使血糖升高的内分泌疾病, ⑵血糖正常性糖尿:又称肾性糖尿,见 于肾小管疾病和家族性糖尿。 ⑶暂时性糖尿:①生理性糖尿: ②应激性糖尿:
19
⑷其他糖尿:乳糖、果糖、甘露醇等从尿中 排出增多
⑸假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尿:某些药物(水杨酸类、异烟肼、 VitC等)从尿中排出时
20
3.酮体:体内脂肪代谢中间产物,正常定性试验
阴性 ⑴糖尿病性酮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⑵非糖尿病性酮尿:高热
严重呕吐 腹泻 长期饥饿、过分节食、
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
21
4.尿胆红素和尿胆原: 尿胆红素、尿胆原和尿胆素共称尿三 胆,前二者称尿二胆。
重吸收↓
非选择性蛋白尿 选择性蛋白尿 多>2g/24h
小分子,<2g/24h
血中异常蛋白↑
原发疾病(血红蛋 白、肌红蛋白、 本-周蛋白)
组织破坏、药物或炎症 IgA、Tamm-
刺激肾小管分泌蛋白增 Horsfall蛋白等
多
<0.5g/24h
原发性或继发性 肾小球疾病、肾 循环障碍、缺氧 等
肾盂肾炎、间质 性肾炎、重金属 中毒、镇痛药、 抗生素肾损害等
①肾前性:血容量不足、心力衰竭、肾动脉栓塞、 肝肾综合征等。
②肾性: 各种肾实质改变。 ③肾后性:尿路梗阻或排尿功能障碍。
肾内科常用实验室检查

二、影像学检查
肾脏X线检查
1. 腹平片 2. 静脉肾盂造影或逆行肾盂造影 3. 肾血管造影 4. CT
静脉肾盂造影
ü 静脉肾盂造影(IVP),又称排泄性尿路造影。 ü 系由静脉注入含碘造影剂,造影剂主要通过肾脏排泄,经过 肾小球过滤、肾小管浓缩后,自肾集合管排出后而显影。 ü 含有造影剂的尿自肾盏排到肾盂、输尿管及膀胱均可显影。 ü 了解尿路是否有功能性或器质性异常,肾脏的排泄功能。
静脉肾盂造影
静脉肾盂造影禁忌症:
ü 肾功能衰竭 ü 碘过敏 ü 怀孕妇女 ü 多发性骨髓瘤急性感染期
肾血管造影
适用于肾血管性高血压、肾血管病变、肾肿块性质以及用其他方法无法确诊的 血尿。
肾动脉狭窄
肾脏CT
右肾萎缩
肾结石
右肾严重积水, 左肾巨大肿瘤
肾脏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肾穿刺并发症
ü 血尿:几乎所有病人都有镜下血尿,多为一过性 ü 肾周血肿:可出现肾周小血肿,无症状,1~2周内可自行吸收 ü 感染:发生率 0.2% ü 肾动静脉瘘:发生率约10~19%,无临床症状,95%以上患者 可自愈 ü 其他:误穿其它脏器,麻醉意外,死亡等
THANK YOU
肾内科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肾内科常用实验室检查
1
肾脏BUS
2
影像学检检查
✓ 目的:了解肾脏位置、形态、大小、质地及血管病变,有 无畸形、结石、肿瘤等
肾脏超声检查
正常:肾脏大小100×50×30mm, 回声低于同水平肝脾
A级:肾脏回声与同水平肝脾相同 B级:肾脏回声高于同水平肝脾 C级:肾脏回声高于同水平肝脾,并有集合系统分离
ü 继发性或遗传性肾脏疾病 ü 急性肾衰竭 —— 病因未明 ü 移植肾:可确定排斥发应的有无,类型及严重程度
肾内科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护理课件

肾内科常用实验室检查
尿液检查
尿液常规检查
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酸碱 度等,初步判断肾脏功能。
尿敏感肾功能检测
检测尿液中特定物质的排泄率, 以评估肾脏的排泄功能。
尿沉渣检查
通过显微镜检查尿液中的细胞、 管型等成分,有助于发现肾脏病变。
尿蛋白定量检测
检测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判断 肾脏的滤过功能。
肾功能检查
尿糖、尿蛋白阳性
如检测出尿糖、尿蛋白阳 性,应关注患者血糖、血 压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遵医嘱处理。
血液检查结果异常的护理处理
肾功能指标异常
如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升高,应关源自注患者病情变化,遵医嘱处理,同时 限制患者蛋白质摄入。
电解质紊乱
血常规异常
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异 常,应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 医生处理。
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CT、MRI等,观 察肾脏的形态和结构,了 解肾脏病变的位置和程度。
血液流变学检查
检测血液粘稠度、红细胞 变形能力等指标,了解肾 脏疾病对血液循环的影响。
实验室检查结果解读与护理
尿液检查结果解读与护理
01
02
03
04
尿液常规检查
观察尿液颜色、透明度、酸碱 度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尿路
观察患者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 况,确保患者安全。
检查后的护理注意事项
及时送检样本
告知患者检查结果的获取方式
确保样本及时送至实验室,以免影响检查 结果。
向患者说明检查结果的获取方式和时间, 确保患者及时了解检查结果。
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整理和归档资料
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 况并处理。
肾病内科疾病的实验室检查与辅助诊断

肾病内科疾病的实验室检查与辅助诊断肾病内科涉及到多种类型的疾病,包括肾小球疾病、间质性肾炎、肾小管疾病等。
在临床上,为了准确诊断和评估疾病的进展情况,常常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和辅助诊断。
本文将综述肾病内科疾病的常用实验室检查和辅助诊断方法。
一、尿液检查尿液检查是评估肾脏功能的常用方法之一。
常见的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尿液沉渣检查和尿蛋白定量等。
1. 尿常规尿常规是最常用的尿液检查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比重等指标,可以初步判断肾脏是否有异常。
此外,尿常规还可以检测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成分,从而发现一些常见的肾脏疾病。
2. 尿液沉渣检查尿液沉渣检查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细胞、结晶体和其他有形成分,以辅助诊断肾脏疾病。
常见的沉渣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颗粒管型和红细胞管型等。
3. 尿蛋白定量尿蛋白定量是评估肾脏功能和筛查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定量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可以判断肾脏是否受损以及损害程度。
常见的尿蛋白定量方法有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尿蛋白/肌酐比值。
二、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是评估肾脏功能和诊断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见的血液检查包括肾功能指标、电解质水平和炎症标志物等。
1. 肾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是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包括血肌酐、尿素氮和肾小球滤过率等。
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的升高通常表示肾脏功能的受损,而肾小球滤过率则可更准确地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
2. 电解质水平电解质紊乱是肾脏疾病常见的表现之一。
血液中常检测的电解质包括钠、钾、钙和磷等。
通过评估电解质的水平,可以帮助判断肾脏是否有异常,如肾小球疾病导致的低蛋白血症和高磷血症等。
3. 炎症标志物炎症标志物是评估肾炎等炎性疾病活动性和疾病进展情况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炎症标志物包括C-反应蛋白、血沉和白细胞计数等。
三、肾活检肾活检是最可靠的诊断肾脏疾病的方法之一。
通过取得肾脏组织样本,可以进一步确定肾脏疾病的类型和病变程度。
肾病内科的肾内科实验室检查

肾病内科的肾内科实验室检查肾病内科的肾内科实验室检查是一项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旨在帮助医生评估肾功能以及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通过对尿液、血液和其他相关样本的检测和分析,可以提供有关患者肾脏状况的重要信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一、尿液检查1. 尿常规:尿常规是最常用的肾内科实验室检查项目之一。
它包括尿液的外观、颜色、透明度、PH值、比重、电导率、蛋白质、糖、酮体、亚硝酸盐、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等指标的测定。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尿路感染、尿液浓缩功能以及肾脏疾病的存在。
2. 尿沉渣镜检: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沉渣,可以评估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结晶等成分,从而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的炎症、感染、结石等情况。
3. 尿蛋白定量:通过尿液中蛋白质的定量分析,可以评估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判断是否存在蛋白尿的情况,并可用于监测肾病的进展和疗效。
二、血液检查1. 血常规:血常规是评估肾内科患者全身状况及肾炎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指标,可以发现尿毒症、贫血等病理改变。
2. 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和尿素氮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血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生的代谢物,通过肾脏排除,其浓度的增加可以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下降。
尿素氮是代谢产物,在正常情况下主要通过肾脏排除,其浓度的升高可以提示肾功能受损。
3.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电解质的平衡对于肾脏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血清钠、钾、钙、磷和氯等电解质的测定可以评估肾小管对电解质的重吸收和排泄功能。
三、其他实验室检查1. 免疫学检查:肾病内科的实验室检查还包括一些免疫学指标的测定,如ANA(抗核抗体)、抗GBM抗体、ANC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等。
这些指标有助于判断肾炎的类型和病变机制,对于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2. 肾活检:在一些情况下,肾病内科医生可能需要进行肾活检,以从组织学角度了解肾脏病变的特点和严重程度。
肾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查

.
19
.
20
❖ [参考值] 成人 3.2~7.1mmol/L
.
8
(三)血清尿素氮(BUN)*
❖ [临床意义] 1、肾小球滤过功能严重损害,BUN持续↑。 2、肾前性少尿,BUN↑。 3、蛋白分解(消化道大出血、恶液质等)时,
BUN↑
.
9
二、肾小管功能试验
(一)浓缩和稀释功能试验
❖ [参考值]
正常人24小时尿量为1000~2000ml 昼尿量与夜尿量之比3~4:1 12小时夜尿量不超过750ml 尿液最高比重在1.020以上 最高比重与最低比重之差不少于0.009
❖ B超:左肾10.6×5.6×3.4cm,右肾10.5×5.4×3.1cm,双肾 弥漫性损害。
.
14
问题1 :如何考虑患者的初步诊断?
❖ (1)急性肾小球肾炎(AGN),依据:①发病仅一周,既 往无少尿、浮肿、夜尿增多、高血压等病史;②有肾炎综合 征的临床表现;③血补体C3下降,无贫血;④双肾大小正常。
❖ ②检测ASO、CIC和补体 C3。如 ASO滴度增高,CIC阳性, 则有助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如补体C3降低并在6~8 周内逐渐恢复正常,应诊为急性肾小球肾炎;
❖ ③肾活检不仅有助于明确诊断,而且能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
.
16
❖ 病情转归及检查结果:患者经降压、利尿等对症治 疗一个月,病情有所好转,尿量增加每日1200 ml 左右,浮肿减轻。血压150/100mmHg。周身未发 现确切感染灶。尿蛋白(+),红细胞3~ 5个/HP, 比重1.015。ASO、CIC均正常,补体C3 0.43g/L, BUN 6.3 mmol/L,Cr 114 μmol/L。患者不同 意肾活检。
肾内科常用实验室检查

03
避免剧烈运动:检查前24小时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04
保持情绪稳定:检查前保持情绪稳定,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检查中注意事项
空腹检查:检查前8小时禁食, 避免影响检查结果
避免剧烈运动:检查前避免剧 烈运动,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保持情绪稳定:检查前保持情 绪稳定,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遵循医嘱:检查过程中遵循医 嘱,避免影响检查结果
尿常规:尿蛋白、 1 尿糖、尿红细胞、 尿白细胞等指标正 常
肾功能:血肌酐、 2 尿素氮、血尿酸等 指标正常
电解质:血钾、血 3 钠、血钙、血磷等 指标正常
内分泌:甲状腺激 4 素、甲状旁腺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等指标正常
免疫学:抗核抗体、 5 抗双链DNA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 抗体等指标正常
估肾脏功能
02
肌酐(Cr): 评估肾脏功能
03
尿酸(UA): 评估肾脏功能
04
电解质:评估 肾脏功能
05
血糖:评估肾 脏功能
06
血脂:评估肾 脏功能
07
肝功能:评估 肝脏功能
08
肾功能:评估 肾脏功能
09
甲状腺功能: 评估甲状腺功
能
10
免疫功能:评 估免疫功能
肾内科实验室检查结 果分析
正常值范围
统疾病等情况
肾功能检查:检查
3
肌酐、尿素氮、尿
酸等指标,了解肾
脏功能、肾小球滤
过率等情况
电解质检查:检查
4
钾、钠、钙、磷等
指标,了解电解质
平衡、酸碱平衡等
情况
血糖检查:检查血
5
糖指标,了解糖尿
病、低血糖等情况
血脂检查:检查胆
肾内科常用的实验室检查课件

血脂
总结词
血脂是血浆中的脂类物质,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 险因素。
详细描述
在肾内科中,血脂水平异常可能与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高血脂可加 速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减退,因此监测和控制血脂对于肾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尿酸
总结词
尿酸是体内嘌呤代谢的产物,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肾功能不全等密切相关。
详细描述
尿酸水平异常可能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脏,引起肾结石和慢性肾脏病。因此 ,尿酸的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相关疾病,预防肾功能进一步损害。
04
其他检查
免疫学检查
抗核抗体谱
用于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关的抗体。
补体检测
用于检测补体成分的活性,辅助诊断肾脏病 病因。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红细胞计数(RBC)
血红蛋白(Hb)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反 映贫血程度。
红细胞计数减少见于贫血,增多见于 脱水。
03
生化检查
血糖
总结词
血糖是肾内科生化检查中的重要指标,用于评估患者的糖代 谢状态。
详细描述
通过检测血糖水平,医生可以诊断糖尿病、糖尿病前期以及 低血糖等疾病。在肾病患者中,血糖异常可能导致肾功能进 一步恶化,因此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对于肾病治疗至关重要 。
的结构及血流情况。
X线
用于观察肾脏及周围组 织的钙化、结石等情况。
肾活检
• 肾活检是确诊肾脏疾病的金标准,通过获取肾脏组织进行 病理学检查,明确肾脏病的病因、病理类型及病变程度。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量。
02
血液检查
肾功能检查
01
0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的判断标准
项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正常值 微量白蛋白尿 临床蛋白尿或临 床白蛋白尿
24h蛋白定量
<
300mg/24h
尿蛋白/尿肌酐 <200mg/g
>300mg/24h >200mg/g
尿白蛋白定量 <30mg/24h 30~300mg/24h >300mg/24h
尿白蛋白/尿肌
<
酐
17mg/g(男)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⑴尿比重增高:肾前性少尿、 糖尿病、 肾实质疾病
⑵尿比重降低:大量饮水、 肾小管间质疾病、尿崩症 慢性肾衰竭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尿化学检查
1.尿蛋白:正常人尿蛋白定性试验阴性,定量 试验<300mg/24h。
• 蛋白尿
尿蛋白定性阳性 24小时尿蛋白>300mg/d或 尿蛋白/肌酐>200mg/g
cells/ul mmol/L
PH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尿常规检查
(一)一般性状检查 1.尿量:24小时总尿量为1000~2000ml ⑴尿量增多:>2500ml/24h—多尿 ①暂时性多尿 ②内分泌疾病 ③肾脏疾病 ④精神性多尿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⑵尿量减少:<400ml/24h 或<17ml/h---少尿, <100ml/24h---无尿
组织破坏、药物或炎症 IgA、Tamm-
刺激肾小管分泌蛋白增 Horsfall蛋白等
多
<0.5g/24h
原发性或继发性 肾小球疾病、肾 循环障碍、缺氧 等
肾盂肾炎、间质 性肾炎、重金属 中毒、镇痛药、 抗生素肾损害等
溶血性贫血、挤 压综合症、多发 性骨髓瘤、浆细 胞病、轻链病
炎症、创伤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4小时尿蛋白标本留取: 晨7时至次晨7时24小时尿液,记尿量,取 50ml送检。第一次排尿后加10-20ml防腐剂 (检验科领取) 周二,周四送检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定性试验
定量试验
- ± + ++ +++ ++++
<0.1g/L 0.1~0.2g/L 0.2~1.0g/L 1.0~2.0 g/L 2.0~4.0g/L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⑷其他糖尿:乳糖、果糖、甘露醇等从尿中 排出增多
⑸假性糖尿:某些药物(水杨酸类、异烟肼、 VitC等)从尿中排出时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酮体:体内脂肪代谢中间产物,正常定性试验
阴性 ⑴糖尿病性酮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⑵非糖尿病性酮尿:高热
严重呕吐 腹泻 长期饥饿、过分节食、
< 25mg/g(女)
17~250mg/g( 男)
25~355mg/g( 女)
>250mg/g(男) >355mg/g(女)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尿糖:尿糖定性试验阳性,称糖尿。 ⑴血糖增高性糖尿: ①糖尿病 ②其他使血糖升高的内分泌疾病, ⑵血糖正常性糖尿:又称肾性糖尿,见 于肾小管疾病和家族性糖尿。 ⑶暂时性糖尿:①生理性糖尿: ②应激性糖尿:
(3)病理性蛋白尿
种类
病理性蛋白尿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发生机制
主要特点
临床意义
肾小球性 肾小管性 溢出性 组织性
分子屏障受损 电荷屏障受损 其它:血流动力学
重吸收↓
非选择性蛋白尿 选择性蛋白尿 多>2g/24h
小分子,<2g/24h
血中异常蛋白↑
原发疾病(血红蛋 白、肌红蛋白、 本-周蛋白)
①肾前性:血容量不足、心力衰竭、肾动脉栓塞、 肝肾综合征等。
②肾性: 各种肾实质改变。 ③肾后性:尿路梗阻或排尿功能障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尿色:正常人新鲜尿液呈淡黄色、清晰透明 常见的尿色异常有: ⑴食物和药物、尿量因素 ⑵血尿,可呈淡棕红色或红色。 ⑶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 呈浓茶色或酱油色。 ⑷胆色素尿,呈深黄色。 ⑸乳糜尿,呈乳白色。
⑴尿pH降低:服用某些药物如氯化铵、 维生素C等 高蛋白饮食 酸中毒 高热 痛风 严重缺钾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⑵尿pH增高:进食多量蔬菜、水果、 服用某些药物如碳酸氢钠、 噻嗪类利尿剂 碱中毒、 肾小管酸中毒、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5.比重:
正常生活状态下,尿比重范围是 1.015~1.025 最大波动范围1.003~1.030 (大量饮水或 缺水口渴情况下) 晨尿1.020左右。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 尿液常规检查
一般性状检查 尿化学检查 尿显微镜检查
二 尿液其他检查 三 肾功能检查
我院尿液常规检查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尿胆原 胆红素 酮体 血 蛋白质 亚硝酸盐
umol/L umol/L mmol/L cells/ul g/L
白细胞 葡萄糖 比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透明度:正常尿液清晰透明,放置后常因
盐类析出而混浊
⑴碱性尿 磷酸盐和碳酸盐沉淀,灰白色 ⑵酸性尿 尿酸盐沉淀,淡红色。 ⑶放置后细菌大量繁殖。 ⑷新鲜尿液混浊见于血尿、菌尿、脂尿、
乳糜尿或尿液含有多量上皮细胞。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4.尿酸碱度:pH约6.5,波动于4.5~8.0之间 尿液pH受饮食影响,
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4.尿胆红素和尿胆原: 尿胆红素、尿胆原和尿胆素共称尿三 胆,前二者称尿二胆。
正常尿胆红素定性阴性,尿胆原定性为阴性 或弱阳性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⑴尿胆红素增高见于: ①急性黄疸性肝炎、阻塞性黄疸。 ②门脉周围炎、纤维化及药物所致的 胆汁淤积。 ③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
>4.0g/L
蛋白尿鉴别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假性蛋白尿
尿内混有血,脓,粘液,尿路炎症,
阴道分泌物等
(2)生理性蛋白尿
①功能性蛋白尿:
出现于健康人的暂时性、轻度、良性
蛋白尿,无肾脏实质性损害.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见于高热、剧烈运动、寒冷、精神紧张、 交感神经兴奋等因素。 主要成分为白蛋白,一般<0.5g/24h ②直立性蛋白尿: 见于青春期青少年,直立位或腰部前突时 出现,一般<1.0g/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