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采空区沉降观测设计方案

地面采空区沉降观测设计方案
地面采空区沉降观测设计方案

地面采空区沉降观测设计方案

一、设计情况说明

根据煤矿有关规定,煤矿采煤工作面对应的地面区域必须进行沉降观测,根据沉降观测数据确定地表的沉降程度。

我矿对地面采空区进行了沉降观测点位的布置,在地面北部、中部、南部各设置了一个控制点,作为沉降观测点使用。

二、沉降观测的相关知识

在沉降观测之前,由于采空区距离矿区控制点较远,为方便

进行观测以及布点,特在矿区控制点的基础上,在采空区布设沉降观测点。

三、观测时间、方法和仪器

由于地表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在进行沉降观测前必须对沉降基准点进行监测,在无影响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沉降点观测。每二个月观测一次。

为保证沉降观测数据的精度,进行测量时仪器和测量方法必须一致,施测时必须做到“三固定”,即:固定仪器、固定观测人员、固定的基点和转点,以此减少观测误差,提高精度。日出

或日落30分钟前后影响最大,避开此时间段进行测量,雨天严禁作业。

由于地面的起伏变化较大,故决定采用经纬全站仪代替水准仪进行地面沉降观测。

四、测区特点

由于我矿区地面高低起伏变化较大,作业时会遇见大风、降雨等天气,因此测量工作较为困难。

五、测量标准

在采空区地表中间布设一条控制基线,同时作为沉降观测点使用,共计3个点。其中2个点向采空区两侧布设1个点,1个点在采空区中部,在进行沉降观测时,对其3个点进行观测。

由于采空区地表高低起伏变化较大,基本上为大型山坡,不利于水准测量,因此采用全站仪代替水准仪进行沉降观测。

利用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测量。采空区地表沉降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使用全站仪进行测放,保证沉降基准点的牢固性,同时对所有点进行坐标测量,找出相对位置,在以后的观测中,若发现点位位移,必须立即进行重新布设和测量。

六、数据对比分析

根据每次测得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分析采空区地面的沉降

规律和沉降速度,根据这些规律采取措施,降低地面的沉降速度。尤其是对沉降量大的区域,对工作面顶板惊进行加强支护,防止发生事故。

房屋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彭水渔塘新村A、B 栋综合楼房屋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房屋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 地址:彭水县汉葭街道渔塘社区 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计划工期:工程总工期约450 日历天。 施工面积:商业7868.82 m2,A 栋22310.45m2、B 栋10729.96m2 。 总高度:A 栋:93.200m、B 栋:45.800m。 层数:A 栋27 层/吊2 层、B 栋13 层/吊 2 层。 标准层高:3m 1、地形地貌 该项目区域原始地貌为原车站旧房地基,地形平坦,东面为抗滑桩毛 石挡墙阶梯两台,西面为邻鱼塘街面,南面为居民住宅楼,北面为渔塘上 红砖厂道路, 2、地质构造 拟建场地地址构造上位处郁山背斜西北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产状293 度∠41 度。场内及邻近未发现有断层,底层连续,岩层产状稳定。 在场地及邻近基岩露头处砂岩中测得两组构造裂隙,其特征分述如下:①组产状48 度∠80~85,微张~闭合状,延伸长1.5~2.5m,间距一般3~5m,局部充填泥质,结构面结合差;②组产状110 度∠65~70,呈微张~闭合状,延伸长5~10m,间距一般 1.5~2.5m,裂面平直,结构面结合差~一般。结构面为硬性结构面;③层面产状293度∠41 度间距0.3~0.6m,层面平直,结合差。 3、地层岩性 1 重庆江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彭水渔塘新村 A 、B 栋综合楼 房屋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据钻探揭露场地内底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 残破积含块石粉 质粘土,下伏基岩为奥陶系下统大湾组页岩。 整个场地下伏层为下伏三叠系下统嘉陵江( T 1J )组灰岩,灰白色、 褐灰色,主要成份为碳酸盐类矿物,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地表岩 溶多以溶沟、溶槽为主,多沿构造线发育,规模大小不等,形态各异。 4、不良地质现象 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 场内及邻近未发现滑坡、 崩塌、泥石 流等不良地质现象。 5、持力层及基础形式 拟建场地内已经存在的人工填土和含块石粉质粘土在场地内分部较 零星, 且厚度变化大, 不宜选作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 强风化基岩厚度较 小,不能选作基础持力层; 中等风化基岩承载力高, 是理想的基础持力层。 各拟建物的基础持力层选择在中风化基础持力层, 基础型式为机械旋挖孔 桩和人工挖孔桩。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09)。 三、沉降观测的等级确定 该工程建筑物的基础均为机械旋挖孔桩和部分人工挖孔灌注桩, 甲级 基础设计。按规范要求需要进行沉降观测,结合《建筑变形测量规程》和 《工程测量规范》有关规定, 并参考同类工程经验, 确定该项工程属二等 变形监测等级,即: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 ±0.5mm ,相邻点高差中误差 ≤ ±0.3mm 。 2 重庆江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沉降观测技术设计书

成都理工大学北校区教六楼 建筑沉降变形观测方案技术设计书 报告编写人:许世强学号: 201101060220 指导老师:秦岩宾

- 、工程概况: 二、 编制依据 ................................ 3 三、 沉降观测方案 .............................. 3 (一) ................................ 沉 降观测精度、时间、次数: . (3) 三)沉降观测设备仪器、技术要求及控制要点 (四) ....................... 8 (五) ............................. 8 目录 基准点和工作点的布设 (6) 位的埋设和施测要点 施测方法

四、沉降观测应提交的资料

建筑沉降变形观测方案技术设计书 —、工程概况: 第六教学楼位于成都理工大学主校区,北面依靠东风渠,南临砚湖,西靠第二教学楼,东至理工南苑教职工宿舍。是学校建筑面积最大,楼层最高,教学设施最完善的教学楼。其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式结构。主体分为A B、C三个 部分。其中A B两栋教学楼为6层,C座共11层。现因需要对其进行沉降变形观测,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1、编制依据 1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987-91) 4、成都理工大学北校区六号教学楼1:500 平面设计图 5、六号教学楼结构情况及周边环境实况

三、沉降观测方案 ( 一) 沉降观测精度、时间、次数: (1) 、观测精度 本次采用二级观测精度。沉降基准网观测采用一级水准测量,往返高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说明

WORD格式可编辑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观测目的、原则及观测点布置 (1) 四、各控制点的放样 (2) 五、观测周期 (3) 六、沉降观测 (3) 七、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理 (4) 八、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4) 九、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5) 十、测量管理制度 (5)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2007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5、本工程施工图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1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 工程地址:万州周家坝 建设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 设计单位:广东建筑艺术设计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重庆中科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重庆七星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宏峰集团(福建)有限公司 本工程位于万州区周家坝街道流水村2-3组(心连心广场对面),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总建筑面积为27924.52㎡,总建筑高度78.1m,地上19F,地下1F,框剪结构。 三、观测目的、原则及观测点布置 3.1.观测目的 工程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竣工,以及建成运营后很长一段时间,沉降变形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变形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属正常现象,但一旦超过某一限度,就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建筑物的施工和运营期间,都必须对建筑物进行安全监测,以便及时掌握变形情况,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保证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运营期间均安全有效。

建筑物沉降观测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建设概况 1、建筑设计概况 2、结构设计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2、观测时间的要求 3、观测点的要求 4、沉降观测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 5、施测要求 6、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 7、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及计算要求 四、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 1、建立水准控制网 2、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3、沉降观测 4、平差计算 5、统计表汇总 6、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五、沉降观测方案 1、基准点埋设 2、沉降观测点埋设 3、精密水准测量 4、资料整理与提交 六、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七、各控制点的放样 八、施工时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

1、限差要求 2、放样工作按下述要求进行 3、细部放样应遵循下列原则 九、沉降观测技术要点 十、位移观测技术要点 十一、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理 十二、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1、主要仪器的配备情况 2、施工测量管理人员组成 十三、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十四、测量管理制度 十五、建筑物沉降变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3、应急处置 4、救援物资的储备 5、恢复 6、注意事项 7、建筑物沉降事故预防

一、工程建设概况 经开区江南水岸公租房一组团工程位于重庆市南岸区长生桥镇乐天村、桃花店村,茶涪路南侧地块。一组团建筑面积约18.5万㎡,投资额约3.33亿元。 1、建筑设计概况 (1)工程总体概况: 经开区江南水岸公租房一组团工程由8栋33层一类高层住宅、裙房以及地下车库组成。 地面主要有:砼防水地面、细石砼地面、防滑地砖地面、玻化砖地面、地砖地面。 楼地面主要有:细石砼楼面、防滑地砖楼面、架空保温楼面、保温楼面、防水楼面、毛坯楼面、耐磨地坪楼面。 内墙主要有:水泥砂浆抹灰墙面、涂料墙面、水泥砂浆防水墙面、腻子墙面、瓷砖墙面。 外墙主要有:砼防水外墙、涂料墙面、外墙漆墙面、面砖墙面、干挂

沉降观测招标技术要求

沉降观测招标技术要求 一、前言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彭州市龙门山镇,需观测的项目包括B5地块设计要求的单位工程。 2.沉降观测目的 了解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情况,为设计、施工部门提供准确的数据。同时,也为该建筑物的最终验收提供可靠的资料。 二、编制依据 1.结构设计总说明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07-2002) 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4.《地基与基础工程及验收规范》(GBJ50202-2002)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上述规范、标准、规程仅是本工程建设的最基本要求,并未包括实施中所涉及到的所有规定、标准和规程。在施工中对于上述未尽事宜,按国家和地方现行的规定执行。 三、沉降观测的任务及其内容 1.观测点的设置:按照建筑设计单位提供的《结构设计总说明》,并根据沉降观测的有关规定,布置沉降 观测点(须设计确认并以甲方书面通知为准);另外,需在建筑物附近较隐蔽且土层较稳定的地方设置不少于4 (每栋) 个永久性的基准点,每次观测前先校核基准点的稳定性,判断选择稳定点作为沉降观测的起算点,基准点的布设是根据现场踏勘的情况考虑基准点的稳定性和观测精度要求布设的。基坑沉降观测为基坑深度超过5m或基坑周边环境复杂的需做沉降观测。观测点设置为延基坑30m设置一个测点。 2.沉降观测精度、时间、次数: a.观测精度: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要求为二级。 b.观测时间、次数: 沉降观测工程至少4个周期,在主体结构封顶前,至少观测2个周期(基础完成后28天测一次,主体施工每两层至少观测一次);结构封顶后进行室内外装修期间,至少观测2个周期(内部装修完后

地面塌陷坑管理办法

地面塌陷坑管理办法 公司各有关单位: 为了加强公司对地面塌陷坑的管理,有效地防止煤矿采空区漏风和发火对采矿工程造成的安全隐患、预防地面人、机、畜误入塌陷坑造成人员伤亡和各种损失,并对在地面塌陷坑中偷挖煤的人员起到警示作用,以及针对目前各矿采空区管理存在的问题特制定神新公司地面塌陷坑管理办法,请各单位认真执行。 具体管理办法如下: 1、地面塌陷坑包括由于井下采煤后对应地面发生的塌陷、垮落、裂缝等。 2、煤矿是地面塌陷坑管理的主体,安监和地测部门要协助、监督煤矿管理好地面塌陷坑。各矿必须加强对本矿地面塌陷坑的管理工作。 3、当确定某一区域进行回采时,地测站应在井上下对照图上圈定对应地面可能出现的范围,预计塌陷的时间。预计塌陷的范围内如有农田,建筑物或其他构筑物,应提前搬迁或处理。 4、当井下开始采煤,矿总工程师应指定地测站及其他相关部门有关人员定期到可能塌陷的区域查看,并实际记录塌陷发生的时间、范围、深度及周围裂缝范围,并及时通知领导和有关部门。 5、各矿在可能出现塌陷区域的周围、路口设置明显的警戒线和警示牌。警示牌要写清楚“塌陷危险区,严禁进入”字样。 6、煤矿要阻断进入塌陷区的道路,防止车辆、人员和牲畜直接进入塌

陷区。并加强针对性的安全宣传和教育,增强群众的防灾意识。 7、地面出现塌陷时,煤矿要根据情况及时对塌陷坑进行必要的回填(必须掩埋塌陷坑中露头的煤层和发火的煤矸石),防止采空区漏风和发火。地测部门要对回填土方量进行实测,出现重复塌陷的要重复回填。 8、对地面塌陷区进行回填时,各单位要安排专职的监护人员,防止人、机坠入塌陷区。 9、如果用高压水枪射流对塌陷坑回填,至少滞后工作面对应地表100米。井下指定专人观察并记录脱水量。如果有隐患,必须制定防溃浆措施。 10、在年初开春解冻期,各矿要指定专人定期或不定期到塌陷区巡视,防止大量雪水、洪水进入塌陷区形成水害隐患。 11、对打钻用水,一般情况下不让水进入塌陷区,实在避免不了的应记录水量和时间。 12、经过塌陷区域的供水管路,应定期检修,维修,严防跑水。其他工业和民用废水,未经批准不得进入塌陷坑。 13、对已经出现的所有塌陷坑,各矿认真进行一次清理,并标在井上下对照图上,注明塌陷时间、范围、深度。 14、各矿留设的保安煤柱,一经留设,严禁开采。矿方负责保护各类煤柱不遭破坏。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煤柱上挖土取石,掘洞采煤,防止由于地面塌陷造成损失。如有特殊情况需开采的,必须报公司总[换行]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才能开采。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及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及观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设计院提供的施工图纸 2、建设单位提供的沉降观测基准点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5、建筑单位提供的二个沉降观测控制点:BM1、BM2。其高程分别为:2093.185米、2093.929米。 二、工程概况 D-1#楼、D-S1#楼、D-3#楼、车库四。D-1#楼建筑面积23410.99m2,D-S1#楼建筑面积2319.21 m2,、D-3#楼建筑面积21884.73m2,车库总建筑面积51307m2。各工程项目概况如下表: 项目概况、名称D-1#楼D-S1#楼D-3#楼车库四标段 建筑层数地下3层,地上 27层地上3层地下3层,地上27 层 地下2层 建筑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 建筑工程等级一级二级一级一级 设计使用年限50年50年50年50年 建筑分类一类二类一类特大型汽车库 耐火等级地上一级,地下一 级二级地上一级,地下一 级 地上二级,地下 一级 建筑性质高层商住楼多层商业高层住宅楼地下车库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7度7度7度7度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丙级甲级乙级 基础形式现浇钢筋混凝土 桩筏基础现浇钢筋混凝 土条形基础 现浇钢筋混凝土桩 筏基础 现浇钢筋混凝土 条形基础 地基持力层端承摩擦桩,桩端 持力层4层砂砾3层砂砾端承摩擦桩,桩端 持力层4层砂砾 3层粘土层

三、人员及仪器的配备 1、测量人员配备 为了满足本工程测量全面、有序的开展,将投入以下测量人员,组成本工程施工 测量组。 序号姓名学历施工年限职务近期施工工程 1 大专11年组长 2 大专3年测量员 3 大专4年测量员 由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现场测量工作的监督实施。 2、测量仪器配备 根据本工程特点和沉降观测精度要求,平面控制盒建筑物的定位采用全站仪,轴线投设用经纬仪,高程测量用水准仪,本工程拟投入测量仪器如下表: 仪器名称型号数量是否检定用途 经纬仪TDJ6E 1 已检定,证书编号:14121103 角度测量水准仪AT0-32 1 已检定,证书编号:14122502 沉降观测 注明:仪器必须在检定证书规定的有效日期内使用。 四、观测点的设置 1、制作方法 沉降观测点大样见下图:

沉降观测技术设计方案

宁夏银川市阅海万家三期G3地块工程沉降观测技术设计方案 宁夏经纬数码测绘有限公司 2014年5月

宁夏银川市阅海万家三期G3地块工程 沉降观测技术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阅海万家三期G3地块1#~19#住宅楼 2、工程地点:银川市金凤区,规划七号路南侧,正源北街东侧, 四号路西侧。 3、建设管理方:宁夏银基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4、工程规模:该项目拟建19幢住宅楼,层数为18层~28层, 住宅建筑面积约为246541.0平方米;建筑结构为剪力墙结构。 二、编制依据: 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 三、目的和意义: 高层建筑物属于高耸建筑物, 轻微的地基不均匀沉降, 将使高层建筑物产生较大的水平偏差, 在重载作用下, 产生较大偏心弯矩, 从而使原先在水平方向未能保持平整度的高层建筑物更加倾斜, 给高层建筑物施工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实施高层建筑物基础沉降观测,可以及时评估高层建筑物基础是否稳定,分析基础不均匀沉降产

生原因,及时提出处理应对方法,确保高层建筑物安全施工。 根据规范要求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观测,以便能够确切地反映建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及其场地在静荷载或动荷载及环境等因素影响下的沉降程度或沉降趋势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四、人员组织及仪器配备 1、人员组织 为保证监测工程的顺利进行,选派监测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业务水平精湛测量人员,组成监测小组。 人员组织构成表 2、仪器设备的要求及配备 2.1、监测设备应具有高精度; 2.2、监测设备应具有稳定性; 2.3、设备应具有自动采集功能,已确定相应的测量精度和提高工作效率,以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人为误差。 主要仪器设备配备表

基础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

基础工程沉降观测施工作业书 一、目的 编制基础工程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指导现场作业人员能够更好地进行基础工程的沉降观测。 二、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施工期及正式验收通过前的沉降观测评估工作。 三、总则 1、为指导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做好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通过对路基、桥梁及隧道工程的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预测工后沉降,提出加速路基沉降的措施,确定无碴轨道的铺设时间,评估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效果,确保无碴轨道结构的安全,制定本指导书。 2、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的重点应是线下工程的变形,评估应综合考虑沿线路方向各种结构物间的变形关系。 3、基础工程的沉降观测数据必须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检测手段取得,且必须真实可靠,全面反映工程实际状况。 四、主要依据的标准及规范 1、《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2006]158 号); 2、《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技术暂行规定》;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79-91) 4、《工程测量规范》(GB0026-93) 5、《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97) 五、沉降变形监测网建立及测量技术要求

1、沉降监测网的建立、精度要求等应符合《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技术暂行规定》的要求; 2、沉降监测网应在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基础上进行加密建立,按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和测量方法要求进行施测。 3、高程基准网点间距一般不宜大于200m,以便于对沿线桥梁和路基等建筑物或构筑物进行沉降观测。隧道沉降观测高程基准网点应根据观测断面的布设情况合理设置。 4、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 5、在沉降观测基准网建立后,应对水准基点做好保护工作,发现丢桩或桩位有移动现象,应尽快恢复和补测桩点。另外,应定期对沉降观测基准网进行复测,提出复测成果,复测周期不大于6 个月。 6、应使用精度不低于DSZ1 的自动安平水准仪或DS1 的气泡式水准仪,水准标尺应采用与之配套的带有两排分划的线条式铟瓦合金标尺,水准仪和水准标尺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7-91)有关规定,在沉降观测前和沉降观测过程中的规定时间段应对仪器和标尺进行标定。 7、沉降观测置镜点、观测路线、观测人员、观测设备一般应固定,在成像清晰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不得在日出后及日出前约半小时及其他不宜观测的天气情况下作业;作业中应经常对水准仪及水准尺的水准器和i 角进行检查;在同一测站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以确保观测成果的质量。 8、每一设计单元的工程变形测量任务完成以后要及时进行测量成果整理,主要应提交下列沉降观测成果资料: (1)施测方案;

沉降观测检测方案)

芜湖市四褐山棚户区改造工程 上部结构变形监测 监 测 方 案 安徽省地矿局安庆测绘技术院 2012年3月26日 委托单位:安徽华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瀚盛项目部 项目名称:芜湖市四褐山棚户区改造工程上部结构变形监测 监测单位:安徽省地矿局安庆测绘技术院 院长:石华胜 项目负责:汪明新 设计编写:朱智勇 提交时间:2012年3月26日 目录 1.1、工程概况................................................... 1.2、周边环境概况............................................... 2、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3、监测内容及监测点位设置 (1) 3.1、监测内容 (1) 3.2、基准点布设 (1) 3.3、房屋监测点布设 (1) 4、监测方法与技术措施 (2) 4.1、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点测设 (2) 4.2、垂直位移监测点测设 (3) 5、监测频率 (3) 6、建筑沉降稳定值的控制标准 (4) 7、数据处理与成果提交 (4) 8、业主与施工单位应提供的配合要求 (4) 9、安全与文明施工 (5)

1、工程项目概况 1.1、工程概况 芜湖市四褐山棚户区改造工程上部结构变形监测项目位于芜湖市鸠江区,四褐山东侧,西临长江北路,东至银湖北路,北至龙山路,南临马鞍山。本次监测项目包括6栋高层建筑,建筑物楼号是1#至8#(不包括2#和3#)。其中1#、6#和7#楼设计为地上20层;4#楼设计为地上22层;其余设计为地上27层。楼房监测周期与按施工进度而定。 1.2、周边环境概况 项目位于芜湖市鸠江区,四褐山东侧,西临长江北路,东至银湖北路,北至龙山路,南临马鞍山。在地块南侧紧邻一最高点达70多米高的马鞍山。 2、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变形观测委托书(《测绘合同文本》)。

沉降观测检测方案

沉降观测检测方案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芜湖市四褐山棚户区改造工程 上部结构变形监测 监 测 方 案 安徽省地矿局安庆测绘技术院 2012年3月26日 委托单位:安徽华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瀚盛项目部 项目名称:芜湖市四褐山棚户区改造工程上部结构变形监测监测单位:安徽省地矿局安庆测绘技术院 院长:石华胜 项目负责:汪明新 设计编写:朱智勇 提交时间:2012年3月26日 目录

1、工程项目概况 1.1、工程概况 芜湖市四褐山棚户区改造工程上部结构变形监测项目位于芜湖市鸠江区,四褐山东侧,西临长江北路,东至银湖北路,北至龙山路,南临马鞍山。本次监测项目包括6栋高层建筑,建筑物楼号是1#至8#(不包括2#和3#)。其中1#、6#和7#楼设计为地上20层;4#楼设计为地上22层;其余设计为地上27层。楼房监测周期与按施工进度而定。 1.2、周边环境概况 项目位于芜湖市鸠江区,四褐山东侧,西临长江北路,东至银湖北路,北至龙山路,南临马鞍山。在地块南侧紧邻一最高点达70多米高的马鞍山。 2、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变形观测委托书(《测绘合同文本》)。 3、监测内容及监测点位设置 3.1、监测内容 本次工作内容是6栋高层建筑上部结构沉降观测。监测周期与按施工进度而定。

3.2、基准点位布设 本次拟布设基准点3个,布设位置位于施工影响范围之外且稳定易于保存的地方,与邻近地物的距离大于150米,标石选用深埋钢管水准标石。 3.3、房屋监测点位布设 本次根据设计单位对监测点的要求在楼房四周拐角处、沿外墙每10~20m处直接布设沉降监测点。监测点布设:采用冲击钻钻孔,嵌入φ10mmL型螺钉或钢筋(详见下图),每栋楼布设7-8个沉降监测点,点位间距为1个/15m左右,编号规则为:1-1(楼号-点号)。 监测点布设详见附图1-1。 4、监测方法与技术措施 4.1、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点测设 基准水准点共布设3个,布设位置位于施工影响范围之外,且保持一定距离,分别在水泥路面采用冲击钻钻孔,嵌入φ10不锈钢螺钉,并在水泥路面上刻框及点号。基准点高程系假定,并视现场情况而定。基准点编号为:JZ01、JZ02、JZ03。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分别测量两条闭合水准路线,平差后取其平均值。水准观测的技术指标按下表执行: 4.2、垂直位移监测点测设 垂直位移监测点采用二等水准闭合线路要求测量,点位布设完成后,首次观测两次,平差后取平均值作为沉降观测的初始值,其后固定人员和设备按相同的线路和方法施测,所测量的数

建筑物沉降观测技术设计书

晋城市城市供水管网提升工程供水站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 山西太行矿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二O 一七年八月

晋城市城市供水管网提升工程供水站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 方案编写人:李鹏飞审核人:王青懿总工:江爱国 单位负责人:冯小华 一、工程基本情况 (1) (一)工程概况 (1) (二)目的与任务 (1) 山西太行矿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二O 一七年八月

二、编制依据 (2) 三、沉降观测方案 (2) (一)沉降观测精度、时间、次数: (2) (二)基准点和观测点的布设 (4) (三) ....................................................................................................... 沉降观测设备仪器、技术要求及控制要点 (4) (四)点位的埋设和施测要点 (6) (五)施测方法 (7) 四、沉降观测提交的成果资料 (8) 五、质量控制措施 (8) 六、观测点的保护 (8)

建筑沉降变形观测方案技术设计书 一、工程基本情况 (一)工程概况 晋城市城市供水管网提升工程位于晋城市北石店镇畅安路以东,陵沁 路以南,场地南侧为城市规划道路,拟建场地总占地面积6930m2,建筑用 地6300m2,道路用地630m2。该工程拟建建筑物包括:调度中心、泵房、维修车间、消毒间、预留滤池、吸水井及清水池,均为1-2 层建筑,其中业务用房占地面积613.53 m2,建筑高度5.25 m;泵房占地面积283.81 m2,建筑高度6.15 m;维修车间占地面积152.51 m2,建筑高度4.35m;消毒间占地面积159.25 m2,建筑高度 4.35m;吸水井占地面积120 m2,地下高度4.0m, 地上高度1.0m;预留滤池占地面积120 m2;清水池一占地面积259.93m2;清水池二占地面积259.79m2。 该工程设计单位为晋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为德圣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公司,于2017年4月5日开工 建设,主要建筑物含泵房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维修车间、消毒间、业务用房一层。(二)目的与任务 本次设计的目的及任务是选择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方案。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 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对晋城市城市供水管网提升工程场地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并对结果(沉降量、沉降

采空区塌陷治理制度和措施

采空区塌陷治理制度和措施 内蒙古伊丰煤矿 二零一三年一月

采空塌陷治理制度和措施 根据《矿山安全法》、《煤炭法》、《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为了加强对地面采空塌陷区的管理,有效地防止煤矿采空塌陷区漏风和漏水,防止地面人、机、畜误入塌陷坑造成人员伤亡和各种损失,结合本矿地面采空塌陷区现状,制定本制度,要求各单位认真执行。 一、职能划分 地面采空区管理属安全管理范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管理。矿长为第一责任人,矿总工程师分管,地测科为业务管理部门。 二、塌陷区范围 地面塌陷区范围是指因采煤形成的采空区对应地面位置形成的塌陷坑、垮落段、下沉、裂缝等所形成的范围。 三、日常管理制度和措施 1、当确定某一区域进行回采时,地测科应在井上下对照图上圈定对应地面可能出现下沉、塌陷的范围,预计塌陷的时间。预计塌陷的范围内如有农田,建筑物或其他构筑物,应提前搬迁或处理。 2、当井下开始采煤,矿总工程师应指定地测科及其他相关部门有关人员定期到可能塌陷的区域查看,并实际记录塌陷发生的时间、范围、深度及周围裂缝范围,并及时通报领导和有关部门。 3、在可能出现塌陷区域的周围、路口设置明显的警戒线和警示

牌。警示牌要写清楚“塌陷危险区,严禁进入”字样。每季度组织检查一次,凡损坏、破坏的警示牌及时更换。 4、煤矿要阻断进入塌陷区的道路,防止车辆、人员、牲畜直接进入塌陷区。并加强针对性的安全宣传和教育,增强群众的防灾意识。 5、地面出现塌陷时,煤矿要根据情况及时对塌陷坑进行必要的回填,地测科要对回填土方量进行实测,出现重复塌陷的要重复回填。 6、对地面塌陷区进行回填时,施工单位要安排专职的监护人员,防止人、机坠入塌陷区。 7、在年初开春解冻期,地测科要指定专人定期或不定期到塌陷区巡视,防止大量雪水、洪水进入塌陷区形成水害隐患。 8、经过塌陷区域的供水管路,由使用单位定期检查、维修,严防跑水。其他工业和民用废水,未经批准不得进入塌陷坑。 9、对已经出现的所有塌陷坑,认真进行一次清理,并标在井上下对照图上,注明塌陷时间、范围、深度。 10、留设的保安煤柱,一经留设,严禁开采,防止由于地面塌陷造成的损失。如有特殊情况需开采的,必须报公司总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才能开采。 11、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塌陷区治理规划,协调与环卫、城建部门的关系,控制工业垃圾倾倒的数量和时间,以利于安全生产和采空区治理,严禁生活垃圾倒入塌陷坑。 12、对采动影响区建立地面沉降观察系统,定期观察地表下沉与破坏程度的动态变化,就其灾害作出预测和预报。

沉降观测方案设计64708

株洲市银天广场工程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编制:湖南省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株洲银天广场工程项目经理部 日期:二0一一年八月

株洲市银天广场工程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审批页编制: 审核: 审批: 编制:湖南省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株洲银天广场工程项目经理部

日期:二0一一年八月 一、工程概况 银天广场工程位于株洲市天元区天台路与黄河南路交汇处。本工程地下3层,地上26层,是一座集地下车库,裙楼商场,主楼办公、公寓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厦,总建筑面积为123989.26m2,其中:地下室3层,建筑面积为24863.8m2;1~5层裙楼,建筑面积29087.26m2;6~26层主楼,建筑面积70038.2m2。 本工程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地下负三层、负二层为车库,负一层为商业用房,负一层层高为4.9米,负二层、负三层层高为3.3米;1~5层为商业用房,一层层高为5.5米,二~四层层高为4.6米,五层层高为4.55米;22.65米标高至24.925米标高为设备层,层高为2.15米;南向主楼的六层至二十六层为办公、公寓,层高为3.5米;东向主楼的六层至二十层为办公、公寓,层高为3.5米;建筑高度为99.65米,屋面设电梯机房等设施,建筑最高高度为109.4米。 本工程在G-H轴及1/7~1/8轴处各设一道变形缝。 设结构缝将建筑物分成4个独立的结构单元。分别是A、B、C、D区,A、B区建筑物高度为99.65m;C区建筑高度为78.50m;D区建筑物高度为23.85m。 本工程建筑工程等级为一级,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为非抗震设防。本工程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一级。

侯马电厂沉降观测技术设计方案

侯马热电厂厂区沉降观测技术设计方案 山西群利勘测规划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六月

目录 一、工程范围 二、沉降观测主要技术要求 三、提交的成果内容 四、拟参与本工程项目的人员情况(见附件三) 五、拟用于本工程的主要设备情况表(见附件四)

一.工程范围: 侯马热电厂已生产运营两年,为确保建筑的安全使用及生产的正常运营,现要求对该厂区域内的1号2号主机房,汽机,空冷,脱销钢架,锅炉,烟囱,扩建端,1号2号塔,事故浆液箱,工艺楼,石灰石粉仓,煤仓,氨站,油站,公司办公楼,综合服务楼等构筑物和设备进行沉降观测工作。同时对位于马皮沟的灰场大坝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 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及设备安全运营要求,通过对建筑物及设备的沉降观测所取得的数据,可以分析和监视建筑物及设备的沉降位移情况,以便了解地基及基座的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同时也为建筑质量的评定提供客观评判依据。 二.沉降观测主要技术要求 1.执行的规范依据: a)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8-2007。 b)本工程技术设计方案 c)《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d)《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e)《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DL/T5001-2004) f)《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g)《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程》(DL/T5022-93) h)《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DL/T5074-2006) 2.设立工测高程控制网及观测方法

①控制网的布设是整个厂区进行沉降观测的前期工作,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后期沉降观测作业质量。我公司经过多次现场勘查论证,从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布设规格及节俭费用考虑,建议布设如图所示的环形水准网,在厂区外西侧路边布设三个水准基点(BM BM1 BM2),厂区内布设10个工作基点(J1...J10),整个网布设成环形。 ②在布设水准点时应考虑如下因素: a 、水准点应尽量与观测点接近,其距离不应超过200米,以保证观测的精度; b 、 水准点应布设在建筑物、构筑物基础压力影响范围及受振动范围以外100米的安全地点;结合厂区周围环境, 基准点布设按二等水准点

采空区塌陷处理措施方案

深度解析:采空区地面塌陷勘察与设计! 本文从采空区塌陷勘察、采空区塌陷治理设计两方面展开: 一采空区塌陷勘察 主要依据:高速公路采空区(空洞)勘察设计与施工治理手册; 岩土工程勘察规; 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 一)采空区分类: 1、按采煤方法与顶板管理方法分类: (1)长壁陷落法采空区:由长壁大冒顶采煤法形成的采空区 (2)短壁陷落法采空区:由短壁自由冒顶采煤法形成的采空区(3)巷柱或房柱式采空区:由巷柱或房柱式采煤法形成的采空区 (4)条带法或填充法采空区:由条带或填充采煤法形成的采空区 2、按采煤深厚比可分为以下几类: (1)浅层采煤区:开采深、厚比小于40的采空区; (2)中深层采空区:开采深、厚比大于40,但小于200的采空区; (3)深层采空区:开采深、厚比等于或大于200的采空区。 3、按煤矿采空区形成和停采的时间分类: 可以分为新采空区和老采空区两种。 新采空区是指现采空的采空区,其地表移动、变形尚未发生或正

在发生过程中,或位于正在采煤的采区、采煤工作面近旁的采空区已放顶,地表移动、变形和移动盆地正在发生、发展中。 老采空区是指已停采闭矿的矿区或已停采的采空区,其地表移动、变形和移动盆地等已形成并趋于稳定的采空区。 采空区地面变形灾害包括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开裂(地裂缝)等。勘察围应大于地面变形围。 1998年5月发生的临澧县衫板乡石膏矿塌陷,直径达47米。 (一) 主要任务 查明老采空区上覆岩层的稳定性,预测现采空区和未来采空区的地表移动和变形特征,对工程场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整治的对策和方案。 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 1、该阶段应以收集资料、工程地质调查、采矿情况调查为主,辅之以大比例尺航卫片解译,必要时可布置少量勘探工作。其工作容

隧道沉降观测方案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CHINA FIRST HIGHW A Y ENGINEERING CO.,L TD. 新建沪昆铁路客运专线长沙至昆明段(贵州)CKGZTJ-4 标二工区 隧道沉降变形观测方案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沪昆客专贵州段工程指挥部二工区 二○一一年一月

目录 一、总则 (2) 二、主要依据的标准及规范 (2) 三、沉降变形监测网建立及测量技术要求 (2) 四、一般规定 (3) 五、沉降观测的内容 (4) 六、沉降观测点的布置 (4) 七、观测精度 (4) 八、沉降观测频度 (4) 九、分析评估方法及判定标准 (5) 十、组织与管理 (6) 一、总则 1、为指导沪昆客运专线贵州段土建工程四标段二工区做好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通过对隧道工程的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预测工后沉降,确定无碴轨道的铺设时间,评估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效果,确保无碴轨道结构的安全,制定本方案。 2、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的重点是线下工程的变形,评估综合考虑沿线路方向各种结构物间的变形关系进行实施。 3、基础工程的沉降观测数据必须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检测手段取得,且必须真实可靠,全面反映工程实际状况。 4、本规定适用于施工期及正式验收通过前的沉降观测评估工作。 二、主要依据的标准及规范 1、《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2006]158号); 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说明(TB10601-2009);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6)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5、《客运专线铁路变形观测评估技术手册》工管技2009-77号 6、沪昆客专隧道设计图纸 三、沉降变形监测网建立及测量技术要求 1、沉降监测网的建立、精度要求等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2、沉降监测网应在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基础上进行加密建立,按二等水准测

帝缘金座1#楼沉降观测设计说明书

目录 摘要 (2) 引言 (2) 一.项目概况 (2) 二.作业依据及执行标准 (2) 三.基准点的埋设及观测点的布设 (3) (一)基准点的埋设 (3) (二)观测点的布设...................................................... (3) 四、沉降观测 (4) (一)观测仪器及设备 (4) (二)观测的精度及要求 (4) (三)观测方法 (4) (四)观测时间、次数及工作量…………………………………………………………… .6 五.沉降观测资料及成果的整理 (6) 六.沉降观测资料的提交 (7) 七.沉降观测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其处理 (7)

帝缘金座1#楼沉降观测设计 摘要:文章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和施测步骤,阐述了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以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提高高层施工中的沉降观测质量。 关键词:基准点、沉降点、沉降速度 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 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帝缘金座1#楼沉降观测 工程地点: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北二环路以南,张洼路以东 建设单位:合肥帝园置业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结构形式:裙楼三层,主楼地下一层、地上十八层,框架剪力墙结构 主体层数:地下一层,埋深约3~4米、裙楼三层,高度约11.4米,主楼地上十八层,高度约56米。 观测目的:通过对主楼及裙楼的沉降观测获得的数据,监视工程设施 在施工及运营期间的安全。 二作业依据及执行标准 (一)合肥帝园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帝缘金座1#楼平面布置图 (二)合肥帝园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三)《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桥梁沉降观测方案

连镇铁路LZZQ-5标沉降观测方案 1、编制依据 (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2)《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3)《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4)《客运专线铁路有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6)《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 (7)《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2-2010);(8)《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 10621-2014); (9)客运专线铁路变形观测评估技术手册(修订版); (10)高邮特大桥、路基等相关图纸文件; (11)铁路总公司有关规定。 (12)连镇铁路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2、工程概况 新建连云港至镇江铁路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带,位于江苏省南北纵向中轴线上。线路北起苏北连云港市,沿宁连高速公路引入淮安市,与京杭运河、京沪高速公路并行,向南经苏中扬州市,跨长江后止于苏南镇江市,正线全长304.883km。 连镇5标地处扬州境内,起讫里程为DK177+218.46-DK205+504.97,全长28.287km。其中,DK177+218.46-DK179+282.375为界首站和区间路基段,高邮特大桥(DK179+282.375~DK203+866.39)全长24.584km。本标段桥梁占比87.85%。

本标段共有9联连续梁,1孔现浇简支箱梁,3座刚构-连续梁桥,桥梁其余部分采用721片32m和24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通过。一分部管段内包含路基和2座刚构-连续梁桥,二分部管段内包含5联连续梁,三分部管段内包含4联连续梁和1联刚构-连续梁桥。 桥梁基础采用打入法PHC-800-130管桩基础和钻孔灌注桩,桩基直径采用1.0m、1.25m、1.5m、2.0m。桥梁墩身采用圆端形实心桥墩,桥台采用矩形桥台。 涵洞孔径采用1.5-6.0m,采用圆涵、框架涵结构,兼顾排水、交通等功能。 3、沉降观测的意义 有碴轨道对桥梁等线下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工程在设计中虽然对每个桥墩进行了沉降量的计算,但是沉降变形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单靠理论计算很难满足轨道对工后沉降的要求。施工期间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沉降观测,通过对沉降观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和评估,验证或调整沉降设计参数,必要时进行地质复查并采取沉降控制措施使结构物达到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通过对设计沉降的验证和修改,分析、预测出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量,合理确定轨道的铺设时间,确保设计目标顺利实现。 4、沉降观测的范围和内容 (1)沉降观测范围:DK171+218.46-DK179+100段站场路基(其中,D K177+527.15-DK177+604.85为子婴干渠中桥、DK178+713.15-DK178+846. 85为龙翔大桥)、DK179+100-DK179+282.375段区间路基、路基段落内的涵洞、高邮特大桥的所有墩台及梁体。 (2)沉降观测的内容:路基、涵洞、桥梁的垂直位移监测和水平位移监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