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脐带保护包在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学杂志2010年9月第25卷第17期(综合版) 
[11]刘永英,刘琳.联合干预对2型糖尿病病人抑郁症状及 
糖代谢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3,18(10):727—729. 
E12]周中华,马建东,郎艳.糖尿病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情 
绪障碍及糖代谢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 
(1):34—35. 
[13]刁建华,孙景.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E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2):137—138. 
El4]高建苑,黄晨,吴利平,等.快速、强化、全面教育对糖尿 
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8 (21):4138—4130. [15]陈永松,许文仙,林少达,等.强化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 控制中的意义[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4,25 (3s):2O1—203. [16]戴浩.糖尿病患者的社区强化管理和治疗:195例报告 [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5,4(1):30—33. [17]陈亚梅,姜陆陆,金秀芬.实施康复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自 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3):34— 35. 口8]沈清华,袁燕岭,孟虹,等.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干预的 效果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4):9-11. [19]孙冰,孙海玲,班博,等.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 存质量心理状况和代谢性指标控制的影响[J].中国行为 医学科学,2004,14(2):175-177. [20]郑亚光,范丽风.强化糖尿病教育干预对患者态度、知 识、行为的影响EJ].现代护理,2005,11(19):1573—1576. [21]蒋群花,蒋惠萍,樊寿根.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 影响[J].护理研究,2006,20(1):30—31. [22]刘爱萍,曹桂林,徐永芬.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遵 医行为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06,6(8):34—35,37. [23]刘玉华,吴清昌,陈杭军,等.强化糖尿病教育对新诊2 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 志,2006,6(16):3083—3084. [24]贾芸,傅东波,汪隽瑜,等.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实施中 期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06,20(11):3031-3032. [25]郑玉英,石永存,丁冬红.健康教育对Ⅱ型糖尿病患者抑 郁情绪的影响[J].上海精神医学,2007,19(4):219—220, 223. [26]何晓琴,吴素琴,陈志明,等.食物血糖指数对社区糖尿 病患者营养教育效果观察[J].实用预防医学,2007,14 ・ 83 ・ (6):1919—1921. [27]周爱民,戴霞,包小娟,等.强化教育对2型糖尿病并糖 尿病足高危因素病人情绪及代谢的影响[J].现代护理, 2004,13(1O):911-913. [28]戚以勤,叶建红,严励,等.饮食实践课对糖尿病患者饮 食管理效果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7,15(10): 613—614. [29]杨伯泉,于雪梅,冯萍,等.互动式信息化医疗服务在糖 尿病防治中的临床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 
(11):1632—1634. 
[3O]武婷,姚娟,王帅.认知行为治疗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 
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7,22(13):68—69. 
[31]孙蓉,徐耀初,唐尧,等.扬州市农村社区糖尿病自我管 
理项目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9): 
1629—1631. 
[32]吕丽雪,谢文,叶建红,等.系统强化健康教育对胰岛素 
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08,23(1):65—66. 
[33]陈倩,朱美玉.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影 
响的研究口].护理研究,2008,22(4):1118—1119. 
[34]李静,王家良.系统评价的方法与评价原则[J].中华医学 
杂志,2001,81(1):53—55. 
[35]张娴静,赵耐青.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控制效果的Meta分 
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3,20(4):244—247. 
r361 Stratton I M,Adler A I,Nei1 H A,et a1.Association of 
glycaemia with macrovascular and microvascular compli— 
cations of type 2 diabetes(UKPDS 35):prospective ob— 
servational study[J].BMJ,2000,321(7258):405—412. 
[37]Duke S A,Colagiuri S,Colagiuri R.Individual patient 
education for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9(1):CD005268. 
[38]Conn V S,Isaramalai s A,Rath S,et a1.Beyond MED— 
LINE for literature searches[J].J Nurs Scholarsh,2003, 
35(2):177—182. 
[39]Glasgow R E,Osteen V L.Evaluating diabetes educa 
tion.Are we measuring the most important outcomes? 
[J].Diabetes Care,1992,15(10):1423 1432. 
(本文编辑宋春燕) 


次性脐带保护包在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中的应用 ・护理点滴・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因容易安装,避免气管插管引起并发症,方便护理和治疗等优点应用于临床。但也因不易固定,给 
护理工作带来困难。l}缶床上最常用的固定方法是让患儿戴绒帽,往往因帽过小、过紧或过大、过松,而不利于鼻塞固定。鉴此,笔 
者采用一次性使用脐带保护包替代绒帽,应用方便,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材料与制作:普通一次性使用脐带保护包(河南省新乡市亚都卫材厂生产,7.5 cmX 45.0 cm)1个、无菌剪刀1把、双面胶带。 
用无菌剪刀剪去一次性使用脐带保护带上的纱布部分(内有消炎粉)。 
使用方法:将一次性使用脐带保护带自患儿前额至枕部环绕1圈,平整包扎固定(保护带附有透气胶带);将双面胶带固定于 
前额及两侧颞部,连接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装置,放置好鼻塞,将导管分别固定于两侧颞部。 
优点:操作简单,便于固定,可调性强;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湖北孝感432100,江春华) 
(本文编辑宋春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