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学科门类:理学

二专业代码:070701

三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地理学、教育学

相近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

四专业简介

本专业2005年开始招生,经多年建设已形成具有鲜明的教学特色和扎实教学科研基础的专业体系。将应用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以及中学地理教学对人才的需求,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第七、第八学期安排18周的教育教学实习或“顶岗实习”、12周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以“实操技能”为关键,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培养目标与服务面向

本专业培养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论扎实、基础知识全面、基本技能熟练,教学能力适应现代地理教学发展需要,能在高等院校和中等学校从事地理教学、教学研究和其他教育工作,也能在科研机构、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科研、管理、规划与开发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六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接受地理科学思维和地理科学技能的训练,同时兼顾环境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培养,并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学实践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具备以下几方面能力:

(一)通识能力

具有扎实的地理学和环境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地理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掌握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备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地理教育和环境教育的基本能力

(二)专业能力

掌握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地图、野外观测、实验室分析模拟等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具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经济、历史的基本素养,掌握教育学基本理论和地理教学法,具备优秀的表达能力,能运用可视化等现代教学手段开展地理教学工作。

(三)发展能力

能应用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科学问题和实践问题,了解相关领域的基础进展和社会需求,能在教师指导下从事基本的理论研究或应用研究。

七学制

基本学制:4年,在校学习年限为3—6年。

八学时学分要求

课内总学时: 2326

毕业最低总学分: 186.5

九学位授予

授予理学士学位

十专业主干课程简介

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有:教育学、地球概论、气象学与气候学、经济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综合自然地理学、环境学等。

1. 教育学

课时:48课时;学分:3;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能力课程;

课程主要内容:学校教育体系、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目的、教师与学生、课程、教学过程与原则、教学设计与实施、学校德育、班主任与班级管理、教育评价、教育政策法规、教育研究等。

2.地球概论

课时:60;学分:3.5;课程类型:专业认知能力课程;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天球坐标、地球生存的宇宙空间环境、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日食和月食等,通过对这些知识的系统学习,有助于学生认识地球生存的宇宙环境形成与演变、完善地球科学知识体系,培养地学空间思维能力。

3.气象学与气候学

课时:68;学分:4;课程类型:专业认知能力课程;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大气热学、大气水分、大气运动、天气系统、气候形成、气候带和气候类型、气候变化及人类影响等,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正确地解释有关的天气、气候现象,认识天气变化和气候变化的规律,理解气候的形成与分布规律,了解气候变迁的原因及史实,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4.经济地理学

课时:48;学分:3;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能力课程;

课程主要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工业与农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经济活动区域分析、经济活动全球化等。本课程以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为脉络,从经济活动主体——企业的区位、经济地理区域分析、经济活动全球化和经济地理学新发展等方面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当今经济地理学的理论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等。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经济地理学和运用本门学科理论与方法为经济建设服务,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5.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

课时:64;学分:3;课程类型:专业认知能力课程;

课程主要内容: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遥感数值图像处理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对图形图像的三维仿真表达方法和实际应用、专题应用信息系统和电子地图以及常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等。本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常用软件的应用,硬件设备的操作,以及信息处理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6.中国地理

课时:80;学分:5;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能力课程;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总论和区域分析两篇。总论部分系统论述全国性的主要地理问题,包括自然结构及其评价,海域与岛屿,人口与经济规律,文化传统与现代化,灾害与环境,景观与区划,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战略等;区域分析部分将全国分为 8个综合区,分区阐述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条件,经济发展特点,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区域发展方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中国这一特定区域的自然环境结构和人—地关系基本特征。

7.世界地理

课时:80;学分:5;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能力课程;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全球性的主要地理问题,包括全球地表形态与全球气候,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基本格局,全球海洋及不断发展的人类海洋活动,全球人地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理格局,区域部分,分别阐述了各洲及其主要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条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特点,人地关系问题及对外经济与社会关系问题等。

8.综合自然地理

课时:48;学分:3;课程类型:专业认知能力课程;

课程主要内容:阐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其中,重点探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地理规律及时间地理规律;区域尺度的自然地理等级单位的划分—自然区划的理论与方法,重点研究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方法和等级系统;局地尺度的自然地理等级单位的划分—土地类型学,重点研究土地分级、分类和分等的原理和研究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综合自然地理的一般原理与方法。

9.环境学(13ZH101406)

课时:48;学分:3;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能力课程;

课程主要内容:环境科学的发生发展过程、环境科学学科体系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当今环境科学的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发展趋势、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环境管理与实践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了解环境科学及其相关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规律,洞悉学科前沿领域、热点问题及最新的研究成果。

十一专业主要实践环节简介

1.自然地理野外实习

巢湖、黄山的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在第五学期安排2周进行,通过实习,巩固所学自然地理的基本知识,把课堂所学理论与实践相联系,认识志留系——三叠系主要地层、基本地质构造,通过实地考察直观了解构造与地貌的关系、地貌形成的影响因素、地质发展历史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