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失业与通货膨胀

合集下载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6
西方经济学
素,他们根据适应
胀 率
性预期,把菲利普
长期普利普斯曲线
斯曲线分为短期菲 利普斯曲线和长期
短期普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
0 自然失业率 失业率
5
(二)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
理性预期学派采用的预期概念不是适应性预期, 而是理性预期。理性预期是合乎理性的预期,其特征 是预期值与以后发生的实际值是一致的。在这种预期 的假设之下,短期中也不可能有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低 于以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的情况,即无论在短期 或长期中,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 率总是一致的,从而也就无法以通货膨胀为代价来降 低失业率。所以,无论在短期和长期中,菲利普斯曲 线都是一条从自然失业率出发的垂线。
2
凯恩斯主义观点
P
AS
P2
E2
E1 P1
AD1
O
Y1
Yf
不经
可济
能萧
同条
时和
发 生 。
通 货 膨

AD2
Y
3
二、菲利普斯曲线



胀PΒιβλιοθήκη 率O自然失业率
失业率
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具有此消彼
长的交替关系。
4
三、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
(一)货币主义者的观点
货币主义者在
解释菲利普斯曲线
通 货
时引入了预期的因 膨
西方经济学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一、凯恩斯的观点
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如果未实现充分就业, 在资源闲置的情况下,总需求的增加只会使国民 收入增加,而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升。也就是 说,在没有充分就业的情况下,通货膨胀是不会 发生的。在实现充分就业后,资源得到了充分利 用,总需求的增加无法使国民收入增加,而只会 引起价格上升。

第十二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第十二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与 失业 关键词
总人口
就业
上一张 下一张
劳动力
结束 13 - 5
失业
失业率
失业
失业的类型
奥肯法则 通货膨胀
失业的度量
失业人口 失业率
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与 失业 关键词
=
劳动力
x 100
如:就业人数为 250 万人,失业人数为 150万人,那么, 失业率=150/(250+150)
上一张 下一张
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与 失业 关键词
上一张 下一张
失业的非经济成本
社会损失、政治等等。
结束 13 - 11
第二节 通货膨胀
失业
失业的类型
奥肯法则 通货膨胀
定义与衡量
• 通货膨胀的含义: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 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 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 •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
充分就业 Full employment :消灭了周 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是不存在 非自愿失业 。
上一张 下一张
结束 13 - 8
二、失业的类型
失业
自然失业:
季节性失业 磨擦性失业 求职性失业 技术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古典性失业
失业的类型
奥肯法则 通货膨胀
货币工资 增长率 Wt (%) 菲利普斯曲线
上一张 下一张
结束 13 - 18
失业率 Ut (%)
失业 充分就业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Unemployment Full employment Inflation Deflation
BACK
END
Chapter 16

通货膨胀与失业关系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通货膨胀与失业关系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通货膨胀与失业关系例题和知识点总结在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预测经济走势以及分析社会经济状况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些例题来深入探讨这一关系,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基本概念通货膨胀,简单来说,就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当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经济实际所需,就会导致货币贬值,从而引发物价上涨。

失业,则是指有劳动能力、愿意工作并且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没有能够找到工作的状态。

二、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理论(一)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短期关系的一种曲线。

它表明在短期内,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即当失业率较低时,通货膨胀率往往较高;而当失业率较高时,通货膨胀率往往较低。

(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中,经济会自动调整到充分就业的状态,此时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不再存在稳定的替代关系,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于自然失业率水平的直线。

三、例题分析例题1:假设一个经济体的自然失业率为5%,当前的失业率为7%,通货膨胀率为 2%。

如果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得失业率降低到 6%,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预测通货膨胀率的变化。

解析:根据菲利普斯曲线的短期关系,失业率下降,通货膨胀率会上升。

由于失业率从 7%下降到 6%,超过了自然失业率 5%,所以通货膨胀率会上升。

具体上升的幅度需要根据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来确定。

例题 2:如果一个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而失业率却没有明显下降,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解析: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

比如,通货膨胀可能是由成本推动因素引起的,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工资上涨等,而不是由需求拉动引起的。

此外,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劳动力市场的僵化等也可能导致高通货膨胀与高失业并存。

四、影响通货膨胀与失业关系的因素(一)预期人们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影响他们的行为,从而影响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

中级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与失业

中级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与失业

中级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与失业通货膨胀与失业是宏观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经济现象。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与原因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增加,导致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其主要原因包括货币供应过多,需求过剩等。

1.1 货币供应过多当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时,人们手中的货币增多,导致消费和投资的需求上升,从而推动物价上涨。

1.2 需求过剩当经济处于高就业水平和强大的消费力的时候,企业的生产能力会出现不足,导致物价上涨。

二、失业的定义与类型失业是指劳动力供大于求,有能力工作但不能找到工作的经济现象。

根据原因和性质划分,失业可以分为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2.1 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供需结构不匹配引起的失业现象。

例如,劳动力技能不符合市场需求,导致部分人员无法找到适合的工作。

2.2 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在转职或者寻找新的就业机会时的短期失业现象。

这种失业通常是暂时性的,随着信息传递和资源配置的改善,很快会得到解决。

2.3 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是由经济周期性波动引起的失业现象。

当经济处于经济衰退期时,企业生产能力下降,需求减少,导致大量员工失业。

三、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传统上,人们普遍认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着一种权衡关系,也称为菲利普斯曲线。

3.1 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揭示了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

曲线描述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当失业率较高时,通货膨胀率较低;反之,当失业率较低时,通货膨胀率较高。

3.2 曲线的解释与批评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主要有两种观点:供给派和需求派。

供给派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物价上涨导致的工资增长,从而导致企业减少雇佣人员。

需求派则认为通货膨胀会刺激经济增长,从而降低失业率。

然而,近年来,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和金融市场的复杂性,菲利普斯曲线的可靠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质疑。

论述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

论述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

论述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关系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一种权衡关系,即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为负。

进一步用通货膨胀率来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曲线反映了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如果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低;如果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高。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是一种理论框架,现实中两者常常并不能达到均衡。

如果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则生产会萎缩,而且会有一部分劳动力资源闲置,即表现为失业。

失业者是指年龄在规定范围段,有工作能力并且正在寻找工作却没有工作的人。

失业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失业程度的严重与否。

失业的不利影响:1高失业率不利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奥肯定律”论证了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指出当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低于潜在国民生产总值3%时,失业率将上升1%。

也就是说,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失业率较高时,往往是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低于潜在水平的时期。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失业率的降低和就业率的提高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长。

也就是说,既有“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也有“就业的经济增长弹性”。

2.高失业率将直接影响人们的收入和消费,不利于改善民生和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工资。

一旦失业,他们将失去基本的生活来源,导致失业者乃至整个家庭逐渐陷入贫困。

3.高失业率会引发诸多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4.失业率过高会减少家庭文化投资,降低国民素质。

由于收入下降,大多数失业家庭只能维持基本生计,文化投资作为一项高层次的追求,必须减少甚至减少放弃。

在这些家庭中不仅娱乐服务性支出已成为奢侈消费,而且子女的教育投资也难以保证。

在失业率较高的社会中不仅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会下降,而且国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也会受到影响,国民素质因此下滑。

5.失业率过高会降低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与意识,导致居民对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的下降。

国近年来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解析

国近年来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解析

国近年来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解析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种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根据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两者是负相关关系,可以用总需求供给解释。

在短期中,物品与劳务的总需求增加引起物价上涨,产量增加。

产量越多,意味着就业越多,失业率下降,物价上涨引起通货膨胀。

因此,总需求变动在短期中使通货膨胀和失业反方向变动。

然而,在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无关。

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而总供给量只取决于它的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的供给以及生产技术。

因此,菲利普斯曲线可以帮助理解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并据此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

至于近年来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需要从相关数据出发进行具体分析。

建议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或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多信息。

中职教材-经济学基础第十一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中职教材-经济学基础第十一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引起的有利于雇主而不利 于工人的影响可以增加利润,从而刺激 投资;
(2)通货膨胀可以增加政府的税收,增加 政府支出,从而刺激经济发展。
(三)通货膨胀率高时的负面效应
(1)在市场经济中,通货膨胀使价格扭曲,无 法正常反映社会供求状态,从而使价格失 去调节经济的作用,经济无法正常发展。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又称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 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1.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
2.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
3.进口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第二节 通货膨胀
(三)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 只有在成本推动的同时又有总需求的增加,这种通货膨胀才能持续下去。 (四)结构性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从各生产部门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劳动市场的 结构特征和各生产部门之间收入水平的赶超速度等角度分析了由于经济结 构特点而引起通货膨胀的过程。 (五)预期的与惯性的通货膨胀 预期的与惯性的通货膨胀理论的重点不是分析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而 是分析为什么通货膨胀一旦形成以后就会持续下去。
二、失业的衡量
衡量经济中失业状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与劳 动力总数之比。
失业人数指属于上述失业范围内,并到有关部门登记注册的失业者人 数。劳动力总数指失业人数与就业人数之和。
第一节 失业理论
三、失业的种类
(一)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 性失业。实际生活中,工作机会和人们的择业行为会不断变动。

1.失业; 2.摩擦性失业; 3.结构性失业; 4.周期性失业; 5.通货膨胀; 6.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7.菲利普斯曲线。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2008年的金融危机还记忆犹新,那年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是离我最近的事。

当时学校统计有多少学生家长因为金融危机而失业的,因为政府会给与这些学生补助。

而今想来,经济作为上层建筑的基础,要是不稳,那影响是有多大啊!之所以先提及2008年,是因为这个文章的内容与那年息息相关。

要搞清楚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失业什么是通货膨胀。

前者大多人一听就知道是什么事,只是后者可以稍加阐述。

所谓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价格水平普遍、持续上升。

在宏观经济学中,古典经济学、凯恩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现代货币主义对失业都有着自己的解释。

古典经济学的失业理论是以“萨伊定律”为核心的,他们认为社会经济中不存在失业,充分就业是一个始终存在的倾向。

如果社会存在失业现象,那么也只是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只是生产过程中局部的、暂时的失调。

而凯恩斯除了接受“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的理论外,还提出“非自愿性失业”。

所谓“非自愿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愿意接受先现在的工资水平但找不到工作岗位的现象。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的不足,就导致充分就业无法实现。

新凯恩斯主义则通过论证工资和价格的黏性来解释了非自愿性失业存在的原因。

现代货币主义对失业的原因归结于“自然失业率”假说。

所谓“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的干扰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

而对通货膨胀的原因的分析,西方经济学中则有不同解释。

总的来说有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和结构型通货膨胀。

那么通货膨胀和失业是否具有一定联系?针对这个问题,西方经济学家进行了长期的争论。

菲利普斯的结论认为,失业率与工资增长率,或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主要有四点:1.通货膨胀是由于工资成本推动所引起的,这就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把货币工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联系了起来;2.承认了通货膨胀与失业的交替关系;3.当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时,通货膨胀率为零;4.为政策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