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历史地理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地理重点

一.学科发展史

1.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是由沿革地理发展而来,主要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及其发展演变的规律的学科。

2.沿革地理:沿指沿袭,革指变革。沿革地理主要研究历代疆域、政区制度、地方名称和方位、水道名称和流经的沿袭和变革。

3.顾颉刚:1892-1980,江苏苏州人。现代历史学家,“古史辨”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除《古史辨》之外,还有《中国疆域沿革史》、《史林杂识》、《秦汉的方士与儒生》等。

4.谭其骧:1911-1992,浙江嘉兴人。著名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奠基人。谭其骧对中国历代疆域、政区民族迁移和文化区域做了大量研究,对黄河、长江水系、湖泊、海岸变迁均有精辟见解。重要文章主要收录于《长水集》。

5.国内主要历史机构:禹贡: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葛剑雄(历史人口地理)、周振鹤(历史政区地理)、姚大力(历史民族地理);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侯仁之、邓辉、唐晓峰;河山网: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代表人物徐少华、晏昌贵等;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代表人物蓝勇、马强、杨光华等七人;中山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代表人物吴滔、谢湜、于薇等人;舆地网: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郭声波、王元林等五人;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代表人物吴松弟、郭声波、蓝勇、徐少华等人。

6.历史地理如何从沿革地理过渡到近代历史地理。

二.文献导读

7.《禹贡》:一指顾颉刚、谭其骧等人创办的禹贡学会所出版的《禹贡》半月刊,内容包括历史、自然、经济、城市、交通、人口、民族、民俗、边疆史地等各个领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源头,对后代有很大影响;二指古籍《尚书》中的一篇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分九州、导山、导水、王服四部分。

8.《货殖列传》:《史记》当中专门记叙从事“货殖”活动的杰出人物的类传。“货殖”是指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进行商业活动,从中生财求利。它也是反映司马迁经济思想和物质观的重要篇章。司马迁将全分为四大经济区:山西、山东、

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经济地理分区。

9.《徐霞客游记》:明末地理学家徐弘祖(号霞客)游历我国西南地区,主要是广西、湖南、云南、贵州等地时,以日记的方式,对当时各地的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他死后,后人将他的游记资料整理为《徐霞客游记》一书,这本书在地理学上和文学上都有一定意义,但对行政区划无大的帮助。

10.古墨今朱:古墨今朱是一种历史地图的绘制方法,即在历史地图上用黑色标示古代的地名,用红色标示现代的地名,以便于读者区分古今地名和了解地名沿革状况。

三.疆域

11.岭南:指南岭以南的地区,包括两广地区和海南岛,与华南意义相同。

12.关中、关东:东面的函谷关、南面的武关、西面的大散关和北面的萧关;函谷关以东。

13.山东、山西:崤山以东,崤山以西。

14.中国的五层含义:①“中国”的意思是“土中”,天下的土地的中间,洛阳就在土中,洛阳建都。②“中国”指“关东”,即函谷关以东。③“中国”表示“关东”加上“关中”,也就是华北,主要是华北的核心地区。④秦汉统一的中央王朝,秦汉以及秦汉以后统一的中央王朝的版图,今天的中国就是从这层意思演变而来的。⑤代指汉族和汉文化人群。

四.政区

15.(元)湖广行省:包括今湖南、广西、海南全省,湖北南部,贵州东部、中部和广州的雷州半岛。

16.(元)江西行省:今江西省大部分和广东全省。

17.西汉时期的政区:县、道(少数民族的行政区)、邑(女贵族的封地)、侯国(男贵族的封地)。

五.人口与移民

18.湖广填四川:指在中国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由于战乱和政府政策原因而发生的两次大规模的湖南、湖北(即湖广行省)、广东(主要是客家人)等省的居民迁居到四川,陕西南部各地的移民潮。

19.胡焕庸:地理学家,在人口地理和农业地理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提出了人口的地域分布,以瑷珲——腾冲一线(爱辉——腾冲;黑河——腾冲)为界而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基本差异区,著有《中国人口之分布》。

20.何炳棣:浙江金华人,著名历史学家,在研究明清人口问题上,指出“丁”真正的涵义是赋税单位,而不是人口数量,并且与人口数量完全无关,著有《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

21.历代人口数量大致变化,以及人口周期说。

西汉末至隋代大致上保持一致,没有太大波动;唐代开始摆脱这一阶段,人口开始增长,到宋代、明末人口数破亿,至清代达到历代人口峰值。我国人口数量大体经历和平时期增长——战乱时期耗减这样一个多个曲折的过程而逐步分阶段增长。

⑴-3C以前,无法确定人口数量是否存在周期性变化;-3C~19C70D存在空白时段。

⑵-3C~19C70D,人口数量变化出现过几次周期性变化,但这些周期既没有同样长的时段,也没有同样的波动幅度,且周期之间并不一定是连续的。

人口谷底——较高增长率持续增长——增速减慢——达到新的高峰——急剧下降——到达新的谷底

⑶20C开始,中国人口进入新的阶段,出现新的特征,但无法证明其周期性。八.经济、城市、交通

22.《马可波罗游记》:文学作品的游记,又称《东方见闻录》,是威尼斯商人马克波罗来中国游历时的见闻,向西方国家介绍了中国,由其狱友写下。但现在对于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这一点,还存有激烈的竞争。

23.扬一益二:扬指扬州,益指成都。安史之乱后,北方经济地位下降,长江流域经济地位上升,扬州、成都成为当时全国最为富饶的工商业城市。

九.农业、气候

24.苏湖熟,天下足:唐宋时期(安史之乱后,明代之前),苏州、太湖平原、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全国主要粮食输出地,为全国提供了粮食。

25.湖广熟,天下足:明清时期,湖南洞庭湖平原、两广地区成为粮食主要出产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