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01
02
特征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 分离。
03
04
商品生产和交换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形 式。
竞争和追逐利润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动 力。
05
2024/1/25
06
资本积累和无产阶级贫困化是资本主义经 济的必然结果。
16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
历史作用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
0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家如马克思、恩格斯等,强调对资本主义经济制
度的批判,提出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等观点。
2024/1/25
03
当代政治经济学
当代政治经济学家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
础上,关注全球化、经济发展、社会公正等问题,形成了多元化的理论
通过对不同国家、地区或时期的经济现象 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异同点及原因,为 制定经济政策提供参考。
2024/1/25
6
0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024/1/25
7
生产力的概念及其构成
生产力的概念
生产力是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改造和影响自然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标 志着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水平。
2024/1/25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 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 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因此,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0
03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2024/1/25
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3版)课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3版)课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内容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关键词
自由竞争
垄断
私人垄断
国家垄断
宏观经济调控
内容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思考题
1.为什么自由竞争必然要为垄断所代替? 2.在垄断阶段,金融资本是怎样进行统治的? 3.从私人垄断发展到国家垄断的原因是什么?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几种?其本质是什么?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调节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有哪些主 要经济政策? 6..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怎样形成的? 7.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前阶?
内容页 (设(计四好之)后保可以护删掉合这个法文本的框哦劳) 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一切有益于社会的劳动,无论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也无 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其劳动与劳动收入都是合法的, 会受到保护。 ➢具有剥削性质的非劳动收入,也有合法非法之别。具有剥削 性质的非劳动收入,也有不合法的情况。这种行为是不允许的 和非法的,因而不会受到保护。 ➢既要重视效率,又要重视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 止收入悬殊;既要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 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又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 要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 非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缩小过大的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内容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既然还存在商品经济,实行市场经济,因 而价值、价格、货币、 ➢买卖、市场等范畴和关系会同时存在。 ➢第二,在实行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工资不仅仅用于购买个人 消费品,也可以进行投资,如购买股票、债券等,也可以用于购 买生产资料或流通资料,组织生产或流通。 ➢第三,由于现实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实现全社会占有一切生产资 料,还存在不同的公有制形式,存在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并存 在非公有制经济,因而不可能实行全社会统一的按劳分配标准。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1章ppt课件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1章ppt课件

.
95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 就是人们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 础上形成的生产、交换、分配、消 费诸关系的总和。
.
96
三、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 研究生产关系
.
97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 矛盾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矛盾
上层建筑
.
98
(一)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矛盾运动中研究生产关系
.
99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资本论》序言
.
92
生产关系的内容
“三方面说”
强调生产资料所有制 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
93
生产关系的内容
“四环节说”
强调生产关系是生产、 交换、分配和消费四 个环节的统一
.
94
社会生产总过程
生产
交换
分配
起点
生产 关系
中介环节
交换和 分配关系
所有制
消费
基 础
终点 社会 消费 生产 关系 关系
.
18
资本主义 早期
资本主义 上升时期
重商主义 学派
古典政治 经济学
.
19
威廉·配第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
20
亚当·斯密
代表作: 《国民财富的性质 和原因的研究》 (1776年)
.
21
大卫·李嘉图
代表作: 《政治经济学 和赋税原理》 (1817年)
.
22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贡献:
➢ 提出了商品价值和社会财富由劳动 创造的观点
➢ 提出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 理论
.
23
“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 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 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福利是多少。 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 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 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 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 会效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 得到的效果为大。”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3) 使用价值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用价值构
成财富的物质内容,不随社会生产
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11
(4)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但有 使用价值的东西并不都是商品。
(5)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 者。
12
3. 商品的交换价值
(1)概念: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 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关系或 比例。 例:10公斤米=3米布
24
(二) 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 具体劳动 ––– 生产不同使用价 值的具有各种特殊的具体形态的劳动。
•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反映
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 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 价值的源泉。
25
26
2. 抽象劳动 ––– 撇开各种具体形 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体
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27
3. 劳动的二重性 ––– 任何一种
劳动,一方面是与其他劳动不同 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与其 他劳动相同的抽象劳动。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着商品的二因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
1
第二章
商品生产和 商品流通
2
一、商品经济的产生 商品经济: 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3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社会分工 私有制
4
原始社会 没有剩余产品 没有商品
原始社会末期 生产力发展 剩余产品增加 私有制出现 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出现 商品经济出现
5
二、商品
6
7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PPT演示课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PPT演示课件
13
一般 商品 生产 过程
劳动过程: 价值形成过程:商品价值的形成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 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支配下劳动; 劳动结束后的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14
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 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劳动者 创造的价值刚好补偿资本家所预付的劳动力价值, 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 超过了这个一定点,就变成了价值增殖过程。
使原有价值 增殖,,产 生 剩余价值
22
例题 资本主义生产的价值增殖过程
劳动力价值 40元
8小时
生产资料 布4米 100元 120元 辅料2套 20元
160元
进入生产过程
工 人 劳
具体劳动:
转移生产资料价值120元
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8小时,创造新价值80
价值 200元
动 商品价值20元0元 =120C +40V +40M 23
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 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 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 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也 就不是资本了,就像黄金本身并不是货币,砂糖 并不是砂糖的价格一样。” ——马克思:《马克 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 奴隶毫无人身自由; 劳动产品全为奴隶主占有。
奴隶社会 青铜器广泛使用
10
封建主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 不完全占有农民或农奴; 农民以地租形式遭受剥削。
封建社会 铁器广泛应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件

(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 关系必须联系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在一个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 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法律制 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构成该 社会的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 作用于经济基础。 政治经济学只有联系上层建筑来研究 生产关系,才能说明生产关系变革的曲折 性和复杂性,才能全面揭示生产关系的运 动规律。
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 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 科学抽象法以及叙述方法和研 究方法 分析和综合、历史与逻辑相统 一等方法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学的意义
1、有利于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 律,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 求时,它阻碍生产力发展。
(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要求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即经济体制, 也必须同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相适应。 要求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即经济体制, 也必须同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相适应 要求在一定的经济体制下选择与之 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
(二)科学的抽象法
就是对于那些呈现在人们 面前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过 程,通过人的抽象思维能力,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 彼,由表及里,透过纷繁复杂 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三)数学和统计方法
每一经济过程和经济现象, 都有质和量两方面。因此,对它 们既要作质的分析,也要作量的 分析。数学和统计的研究方法, 有助于揭示经济现象量的方面和 经济现象变化的数量的联系。
些特征。

马工程 马政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第一章 PPT

马工程 马政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第一章 PPT

“自动化生产创造价值论” 自动化生产创造价值论是从机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角度着眼认识价值来源的,
自动化生产能够在单位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使用价值,但价值量并没有增加。 该理论将信息技术和自动化生产下的商品价值创造归因于机器自动化(如果
这一理由成立,蒸汽机也是价值创造主体了),而没有看到自动化生产创造出 来的价值,在实体上仍然是凝结在科技产品中的科技劳动者的抽象劳动。 “知识价值论”
地证明的。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使用,以及相应的劳动产品的占有与分配,决定了劳
动的私人性质。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则决定了劳动的社会性质。 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条件
1.私人劳动作为一定的有用劳动,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成为社会总劳动的 一部分。
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商品及其内在矛盾
一、商品二因素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四、商品的拜物教性质
一、商品二因素
对商品的分析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重要地位。马克思 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说:“对资产阶级社会说来,劳动 产品的商品形式,或者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经济的细胞形式。 在浅薄的人看来,分析这种形式好像是斤斤于一些琐事。这的 确是琐事,但这是显微解剖学所要做的那种琐事。”
商品是马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 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要素。 1.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体本身。这是由它的自然属性决 定的,即满足人的某种需要。 2.使用价值不随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5章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5章ppt课件
优等地与劣等地的价值的差,即为级差地租
3、数量规定: 级差地租 = 生产价格 --- 个别生产价格
注:马克思认为: 土地的价值由劣等地“社会 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的

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土地等级 投资 产量 个别价值 社会价格 个别生产价值 社会生产价值 绝对地租 级差地租
A
40 1
60
60
50
50
五、地租的价值基础
A、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与价值来源的而矛盾 B、级差地租与劳动价值论和平均利润的矛盾
《资本论》第三卷 完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二、现象与本质
第六节 有关问题的争论
一、关于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
A、两总计相等问题(投入与产出同时转型) B、一般与特殊的关系问题 C、生产价格的起源问题
注:1、马克思“投入”按“价值”计算,“产出”按“生产价格” 计算。 2、西方观点:两总量相等不能同时存在。
二、如何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
A、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解释:所谓按生产要素分配, 是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非劳动要素所有者单纯 凭借着要素所有权得到收入,来自对剩余劳动所创造 的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因而是剥削收入。由此必然 得出一个结论:要消灭剥削就必须消灭私有制!这一 观点无疑只能为限制私人经济而不是促进私人经济, 为剥夺私有财产而不是保护私有财产提供依据。
1、由于资本有机构成和周转速度不同,若按价值交换,各 部门的利润率会出现不等
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
部门 预付资本 价值 个别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 生产价格
I 70c+30v 130 30%
20%
120
II 80c+20v 120 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价值 价值
一、商品
(w)
2、 劳动二重性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使用价值 价值
3、 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私人劳动
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社会劳动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
所2必020/需11/2的9 劳动时间。”
——《资本论》
2020/11/29
8
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作用
8小时 10小时 12小时
+2元 10元 -2元
结论:要提高劳动效率
2020/11/29
9
二、货币(G)
1、货币的出现
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态

品 扩大的价值形态 价
值 一般的价值形态 形 态 货币形态
1只绵羊=
40尺布
50斤大米 =1只绵羊
2020/11/29
15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某纺纱厂 工人日工资3元 (12小时)6小时 棉纱 棉花 折旧 成本 价值 m
3元 10斤 10元 2元 15元 15元 0 6元 20斤 20元 4元 27元 30元 3元
2020/11/29
16
三、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6 必要t
研究目的 —— 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
“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 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律取消自然的 发展阶段。”
研究方法 —— 科学抽象法
“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
2020/1化1/29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
3
<<资 本 论 >>的 科 学 体 系 及 主 要 内 容
③ 引起两极分化
2020/11/29
13
2020/11/29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三、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四、资本主义工资
14
一、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
人身自由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一无所有
2、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价值 使用价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中 心 : 剩 余 价 值 生 产 一 卷
第 二 ---中 心 : 剩 余 价 值 实 现
---劳 动 价 值 论 ---剩 余 价 值 生 产 论 ---资 本 积 累 论 ---资 本 循 环 论
(1)含义 2、资本积累
(2)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2020/11/29
21
二、资本的有机构成
生产资料 劳动力 技术构成
决定 反映
不变资本C 可变资本V 价值构成
2020/11/29
22
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1、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C
劳动力需求减少
V
相对过剩人口
劳动力供给增加
(无产阶级贫困化)
---资 本 周 转 论

---社 会 总 资 本 再 生 产 论
第 三
---中 心 : 剩 余 价 值 分 配
---产 业 利 润 论 ---商 业 利 润 论

---利 息 论
2020/11/29
---地 租 论
4
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
一、 商品 二、 货币 三、价值规律
2020/11/29
5
1、 二因素
2把斧头 2两黄金
一般等价物
……
金、银
金快、银块
铸币
纸币
2020/11/29
10
2、 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3、 货币流通规律:
10元——布 ——鱼 ——肉
一定时期内 全部商品的价格总额
流通中所需 =
要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速度
30元 3
=10元
2020/11/29
2、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
货币资本 生产资本 商品资本
3、产业资本实现正常循环的基本条件
2020/11/29
25
二、资本的周转
1、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3、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2020/11/29
26
第五章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一、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18
四、资本主义工 资
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2、工资的形式
计时工资 计件工资
3、工资水平及其变动趋势
2020/11/29
19
2020/11/29
第三章 资本积累
一、资本主义再生产和 资本积累
二、资本有机构成 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
律和历史趋势
20
一、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1、资本主义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
2、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生产的社会化
资本积累的结果
私有化程度的加深
资本主义基本 矛盾加剧
资本主义一系列矛盾和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灭亡
2020/11/29
23
第四章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一、资本的循环 二、资本的周转
2020/11/29
24
一、资本的循环
1、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
购买阶段 生产阶段 售卖阶段
6
“商品在能够作为价值实现以前,必 须证明自己是使用价值,因为耗费在商 品上的人类劳动,只有耗费在对别人有 用的形式上,才能算数。”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2020/11/29
7
“商品价值从商品体跳到金体上, 象我在别处说过的,是商品的惊险跳 跃。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 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11
价值量的决定 ——社会必要
三、价值规律 1、内容
等价交换
劳动时间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供 <求
价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价 值

2020/11/29
<

12
2、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 自动调节生产要素在不同生产部门间的分配
·
价值
·
② 推动技术进步和生产的发展
6
3
-----剩余t
mˊ=100%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3
9
必要 t
2020/11/29
剩余t
mˊ=300%
150%
17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降低劳动力价值 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
提高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提高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2020/11/29
2020/11/291源自经济学三部经典著作:——18世纪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19 世 纪马 克 思 的《资本论》 ——20世纪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
通论》
2020/11/29
2
绪论 ----《资本论》:
研究对象 —— 生产关系
“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 它们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