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内涵、特征和发展路径

合集下载

应用性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本质属性

应用性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本质属性

对 大学 分类 。于是 , 相对 于研 究 型人 才 的培养 , 而 提 出了培 养应 用 型 人 才 的高 等 教 育 , 应用 型本 而 科 院校 则 是这类 高 等教 育 中本科层 次 的院校 。
随着 工业 化进 程 的加 快 , 方 面 社会 对 应 用 一 性人 才 的数量 需求 逐渐 增大 ; 另一 方 面 , 社会 对应 用性人 才 的层 次需 求 的也 日趋上移 。以前 只有 中 专 、 科层 次 的应 用性人 才 已不再 满 足社会需 求 , 专
以超过 10 元 , 到 13 . 7美元 ,0 6年 超 5 0美 达 70 1 20 过 20 0 0美元 , 这表 明我 国已进入 工业 化历程 加 快
国家工 业化 进 程与 高 等教 育 大众 化 阶段 而 出
现的。
在 高等 教 育 发 展 的早 期 与 之 后 相 当 一 段 时 期, 高等 学校 的数 量不 多 , 高等 学校进 行 分 门别 对 类 的研 究 不 多 , 没 有 现 实 必 要 , 也 即使 有 一 些 研
系 中的一个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用 型 本科 院 校 的健 应 康发 展事关 我 国高等 教育 大众 化发 展 的大事 。本 文从应 用 型本科 院校 产 生 的 背 景人 手 , 剖析 了应
用型 本科 院校 的概 念 , 学 理 上 探 讨 了应 用 型本 在 科 院校 的本 质 属 性— —应 用 性 , 旨在 为 应 用 性 本
学 科 与 专 业 等 方 面 探 讨 了应 用 型 本 科 院 的应 用 性 , 出应 用 性 是 应 用 型 本 科 院校 的本 质 属 性 , 用 型 本 科 院 指 应
校要彰显应用性 , 是应用型本 科院校 发展的理性 的路径选择。 这 关键词 :应用性 ; 本科院校 ; 应用 型本科 院校

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办学理念及路径选择

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办学理念及路径选择
2 1 N . 0 01 0 2
Chf Ed aton n ov l n na uo # t n at o Her c alt
科 教 动 态
教学应用型本科 院校 国际经济 与贸易专业 办学理念及路径选 择①
李飞 张娟 ( 南女子 学 院经 济管 理 系 长 沙 湖 摘

4 0 4 1 0 ) 0

中国科教创 新导刊 C i d c t n I o a in H r l hn E u a i n v t e ad a o n o
科 教 动 态
业务 员、 单 员等工作 。 跟 担 , 三 类 人 才主 要 由高 职 高 专 类 学 校 承 第 担 。 学 应 用 型大 学 主 要 承 担 直 接 从 事 外 教
1教学应用型本 科院校的 内涵及 办学 ( ) 学 应 用 型 本 科 院校 在 人才 培 养 模 科 院 校 发 挥 人 才 培 养 、 学 研 究 和 社 会 服 2教 科 式 上 突 出 “ 用 型 ”。 应 务 职 能 的重 要 途 径 和 平 台 。 理 念
1. 教 学 应用 型本 科 院校 的 内涵 1
国际 分 工 与 合 作 、 国 公 司经 营 与管 理 、 跨 国 首 先 , 学 应 用 型 本 科 院 校 的 课 程 设 教
应 , 教 学 应 刷 型 本 科 院 校 的 重 点 与 特 色 在 置 注 重 凸现 “ 用 性 ” 合 理 分 配 课 程 理 论 际 投 资 、 界 贸易 组 织 等 理 论 研 究 ; 二 , 世 其 于“ 用” 教学应 用型大学在 办学过程 中 应 , 设 和 社 会 发 展 为 主 要 目标 , 育 当 地 经 济 培 教学和 实践教学 的课时 , 应加 大 实 务 课 程 从 事 国 际 商 品 ( 物 ) 易 的 技 术 应 用 型 人 货 贸 才 。 类 人 才侧 重 于 国 际商 品( 这 货物 ) 贸易 理 其 次 , 学 应 用 型 本 科 院 注 重 实 践 教 论 及 实 务 的研 究 , 业 后 主 要 从 事 国 际 商 教 毕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点及强化内涵建设的关键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点及强化内涵建设的关键
关键 词 : 新 建本科 院校 ; 办学特 点 ; 内涵建设
中图分类号 : G 6 4 0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2 — 1 9 8 1 ( 2 0 1 3 ) 1 1 — 0 0 2 5 — 0 4
我国高等教育分类改革发展迫切要求地方新建 实 、 素 养好 、 能力 强 、 后劲足” 特点 的高 级应 用 型 人 才 本科院校加快推进 内涵发展 、 转型发展 , 为实现高等 为 目 标定位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1 1 。 教育现代化和服务地 方经济社会发展做 出应有的贡 献。特别是《 国家 中长期教 育改革与发 展规划纲要
加 快 内涵 建设 、 提 升学 校 的办 学实 力 、 产 出标 形成 了彰显地方新建本科 院校办学特色, 具有 “ 基础 会 资源 、
基金项 目: 江苏省教育科学“ 十二五” 规划项目: 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4 0 7 1 2 0 0 9 ) 。
收稿日 作者简介 期: 2 0 1 3 — 0 9 — 1 1
庞 海 燕
( 金 陵科技学 院 , 江苏 南京 2 1 1 1 6 9 )
摘要 : 地 方 新建 本科 院校 , 必须 牢 固树 立提 高质 量 为核 心 的教 育发 展 观 , 紧 紧抓 住 内涵建设 的 主旋律 , 走 内涵式发 展道 路 , 提 高 学校 核 心竞 争 力 。 围绕地 方 新 建 本科 院校 的 办 学特 点 , 如人

进 区域产业 升 级 和地 方 经 济 转 型 发 展 。地方 新 建 本 科 院校注 重依 据地 方 经 济 和社 会 发 展 需 要 调整 学 科 专 业 布局 , 在 面临产 业 升 级 和 产业 结 构 调 整 时 , 学 校

应用型本科与普通本科、高职高专的区别与联系

应用型本科与普通本科、高职高专的区别与联系

应用型本科与普通本科、高职高专的区别与联系由于举办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学校来自于四类:老高校举办的技术学院,如同济大学;高职升本,如北京联大;某些部属高工专升本;师专升本变为多科性学院。

因此,各校急切想澄清一个问题 " 应用型本科与普通本科、高职高专的区别与联系何在 " ,一种较为微弱的声音认为应用型本科属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范畴,更多的意见认为应用型本科是沟通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桥梁。

学者们普遍认为应用型本科是在特定背景、特定时间有特定内涵的一种界定,它不同于传统的普通本科教育,更不是三年制高职高专教育的放大与拓展。

归纳起来有如下意见: 1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遵循本科人才培养自身的教育规律,同时突出实践 , 强化应用。

既不能因为培养本科层次人才, 而沿袭了普通本科的教育模式 , 办成了学科型、研究型的本科;同时, 也不能因为突出应用而削弱了基础理论的教学 , 应该是互相补充 , 扬长避短。

2 在监控体系上,应用型本科教育接受的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 试行 ) 》,而专科教育接受的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 试行 ) ;在学术要求标准上,应用型本科教育一般授予学士学位,而专科教育一般不授予学位;在终身教育上,受过本科教育的考生比只接受过专科教育的考生更易考取研究生;在教学计划的智能难度上,应用型人才的本科教育比专科教育的要求要难。

就笔者掌握的材料而言,相当部分的作者在研究应用型本科教育时不太注重对比性研究,似乎有一种 " 割裂 " 现在从事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与以前从事的高职高专教育联系的倾向,把应用型本科教育看作是一种完全崭新的教育形式 -- 没有继承、没有扬弃、没有 " 拿来 " ,笔者认为这种研究思路不利于高职高专向应用型本科转化,加大了转化成本;事实上,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普通本科教育与高职高专教育的 " 交集 " ,这个交集中的元素既有普通本科教育的特征也有高职高专教育的特征 -- 一但双方的某些特征融合在一起而非简单加总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形式-- 应用型本科教育,因此,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研究应从比较其与普通本科教育、高职高专教育的联系与区别入手。

走向高水平新建本科高校应用转型的内在选择——以铜仁学院为例

走向高水平新建本科高校应用转型的内在选择——以铜仁学院为例

16应用转型是对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进行的一次重大的历史性变革。

铜仁学院是这场历史性变革的实践者,走出了一条以推动学校走向高水平为己任的应用转型之路。

回顾铜仁学院走过的应用转型历程,学校采取的各项应用转型之举,无不指向高水平。

所以,推动学校走向高水平,既是铜仁学院应用转型的特色所在,也是其发展的内在选择。

2014年,国家刚刚提出推进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的要求,铜仁学院就在接受教育部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基础上,参加了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并在当年学校召开的教职工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了“加速学校转型发展”[1]的思路。

2015年,学校成为贵州省首批3所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试点高校之一。

2017年,贵州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现场会在铜仁学院召开。

2018年,学校接受贵州省应用转型试点高校中期评估,在50个评估指标中,有39个指标获A级、11个指标获B级,是贵州省试点学校中唯一全部指标均在B级以上的学校,并在当年荣获全国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

在这一年,学校还获得国家支持应用转型发展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得到国家支持经费1亿元。

2020年,学校成为贵州省唯一按需推荐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可以说,铜仁学院的应用转型,就是推动学校一步步走向高水平的应用转型,是贵州省“新建走向高水平:新建本科高校应用转型的内在选择——以铜仁学院为例侯长林摘 要 应用转型有力推动了我国地方高等教育的历史性变革。

铜仁学院在应用转型过程中,坚持内涵式发展,采取一系列新举措促进学校逐步走向高水平:精准定位,做好应用转型顶层设计;坚守大学根本,推动应用转型特色发展;采取多元方式,确保应用转型有序推进。

在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本科院校应用转型面临新挑战,主要表现在对应用转型经费投入不足、政策支持不够和对应用转型规律认识不清等方面。

实现本科院校应用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是:促进社会承认,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基础;加大支持力度,提供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条件;厘清探索理路,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系。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建设思考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建设思考

其 急需有理论 、 有技 术的高素质 应用型人才 , 而 本科层次 的职
业 教育出现 了断 层 。这对新 建本科院校来 说 , 既是机遇 , 更是 责任 。
新 建本 科院 校本科办学时 间短 , 大 多是 由师专 、 教 育学 院、 高职升格或合并 而成 , 历史积淀不 多, 资源有限 , 没有雄厚的实 力与重点大学抗 衡 。教 育部对本科院 校的批文 要求也分 为两 类, 一类是要求近 3 0 所新 建本科院校把培养 、 培训中小学教师
教师 。
3 、 学科 建设 偏 大求 全

新 建 本 科 院校 人 才 培 养 定 位
社 会经济的发 展 , 不仅 需要一定 的研究型人 才 、 学术型 人
才, 更需 要大量从事 实际工作的应 用型人才 , 随着 我国产业 结
构 的调整 , 专科层 次的职业人才 很难适应新 的要 求 , 现阶段 尤
通 本科院校 的 3 5 . 4 9 %。这一 类院校承担着扩 大教育规模 的重
显赫声誉及影响 力, 也没 有高职院 校培养技 能型人才的显著优 势, 面临着扩大招生规模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双重压力。
2 、 新 建 本 科 院校 本 科 教 学经 验 不足
任, 同时 也为地方经 济发展培养 了众 多人才 , 尤其 是满足了 大 量 民营企业 、 中小企业及基层等单位的用人需求 。
作为学校的主要任务 , 而对 另一类学校 则只要求培养更 多更好
的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 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因为 , 对于后一类院校除了办学 层次 的显性转型之外 , 还面临着学校 办学 目标及人才培养 目标定位 等更深层次的隐 『 生 转 型。 在高等教育体系多元化的今天 , 新 建本科院校应根据社会 需求 , 实现从形式到 内涵 的转型 , 结合 自身实际 , 定位于 以教学 工作 为核心 、 培养社会所 需要的面向基 层的应用 型 、 适 用性 本 科人才 , 既是 自身发展 的需 要 , 也能填补市场 空白 , 满足用人 单

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若干思考

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若干思考

育具有浓厚 的“ 地方性 ” 色 彩, 因为从 应用 型本科 院校的地 域 分布来看 , 开展应用型本科人才 培养的主力军 还是近些 年来 新建 的地方 ( 地级市 ) 本科院校 , 并且多为综合 性的学 院或者 多科性 的学 院 , 其办学宗 旨是为 地方现代 社会 经济发展 的需 要提供 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 专 业主要是 根据地方经济 产业 结构 和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而设 置的 . 生源也是 以本土 化为 主。虽 然少数应用型本科 院校 是设在省都 市 。 但大 多为一些
应用 型本科教育所培养 的应 用型人 才是介 于专才f 职业操 作
技 能强 , 高 职教育 培养) 和通才( 理 论基 础 宽厚 , 研 究 型 本 科 高 校 培 养1 之 间 的 高 级 专 门人 才 。这 一 描 述 虽 然 显 得 有 些 笼 统, 但 其 实 质 内涵 尽 在 不 言 中 , 且 被 人 们 所 广 泛 认 同 。实 际
为应用 型本 科教 育就是 为 生产 、 建设 、 管理 、 服 务 等 第 一 线 培 养应 用 型人 才 , 具 有 明确 的职 业 指 向 。再 次 , 应 用 型本 科 教
近些年来 , 随着 我 国社会 经济 的迅猛 发展 , 高等 教育 大 众化 步伐 的快 速推进 , 在过 去 的1 O 多年 间 , 大批 中职和 中专 学校 经过合并 重组后升 格为高 职 院校 ,而大批 原有 高 职高 专 院校相继升 格为本科 院校 ,实现 了新 的历史 时期我 国高 等教 育的一次跨越 式发展 。一方 面 , 应 用型本科教育 的兴起
展 的正确价 值取 向。事 实上 , 随着我 国新 型工 业化时代 的到
来 ,高 等教育人 才培养层 次和 培养规 格多样 化 已成为 必然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理念
身 健康 、 调 、 协 持续 发展 。换 言 之 。 学发 展 与大 学 科
教 育理念有 着 内在 的必 然 联 系, 它反 映 了社 会发 展
规律对高等教育规律的制约与促进的动态过程。高 等教育及其每个高校要在科学发展观 的指导下不断 推进 自身的发展, 核心是坚持 以人为本, 关键是坚持
促 进经 济社会 和 人 的全 面 发 展, 面 建 设小 康 社会 全 的必 然 要 求, 是 我 国教 育 事业 发 展 的必 然 选 择 。 也 应 用型 本科 院 校 作 为 经 济 社会 发展 的 新 生 推 动力
量, 如何 坚 持 以科 学发 展观 为指导 , 科学发展观凝练办学
理 念

科学 发展观 的核 心内容是 “ 坚持 以人 为本 , 立 树
全 面、 协调 、 可持 续 的发 展观 , 进经 济 社会 和人 的 促
理 发展 进程 中的各方 面重大关 系 、 各类 问题 , 促进应
全面发展” 。这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 是我们党对全 面 建设小康 社会 的 新认 识 。 是 在 国 家经 济 、 治 、 也 政
科学发展观把高校的发展看作是全面的、 系统 的、 协调的进程, 其内涵十分丰富, 需要用辩证的、 历
史的、 实践 的观 点 全 面地 把 握 和 深入 研 究 。具 体说 来 , 用型本 科 院校 落 实科 学发 展 观 需 要抓 住 以下 应 几点 : 一是 要加 大宣传 力度 , 使人 人领会 科学 发展观 的实质 , 不仅仅 是一 知半 解, 其是学 校 的领导和 而 尤 主管部 门 的领导 , 正懂 得 按 教育 规 律 办学 。二 是 真 依 靠政 策合 理引 导 、 类 指 导, 分 鼓励 学 校 办 出特 色 、 办出水 平 ; 用型 教 育应 形 成 从 初级 到 高 级 的完 整 应 的专业 学位 体系 。按 照联合 国教科 文组织 在对 世界 10多个 主要 国家和 地 区的高 等教 育 机构 及其 类 型 0 进 行认 真研究 的基 础 上修 订 的< 国际 教 育标 准分 类 法> 将 国际教 育从 学前教 育 到博 士 生教 育共 分 为 6 , 级 。 中序数 5相 当于大 学专科 、 其 本科 和硕 士生教 育 阶段 , 分为 5 和 5 两类 ,5 是 理 论 型 的大 学 教 A B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