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结构及规划理念

合集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

第一章1.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概念、构成及基本形式(重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主要服务于城市的市内和郊区,在固定轨道上运行,通常以电力为动力的客运交通系统。

构成:车站建筑、结构工程、线路、车辆、车辆段、供电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环控系统、给排水系统等。

基本形式:地铁、轻轨、单轨系统、市郊铁路、有轨电车、自动导向系统、线性地铁、磁悬浮系统。

(1)地铁:①单方向输送能力在3万人次/h以上。

②了解其优缺点;③掌握地铁系统的技术经济参数。

(2)轻轨(LRT):①在有轨电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气牵引、轮轨导向、车辆编组运行在专用行车道上的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单方向输送能力在1.5万~3万人次/h。

②掌握轻轨系统(LRT)的技术经济参数。

(3)单轨系统(独轨系统):①由电气牵引、具有特殊导向和转折装置、车辆编组运行在专用轨道梁上的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

②分为悬挂式、跨坐式。

③掌握单轨系统的技术经济参数。

(4)市郊铁路:①由电气或内燃机车牵引,轮轨导向、车辆编组运行在城市中心与市郊、市郊与市郊、市郊与新建城镇间,以地面专用铁路为主的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②所有权归属铁路部门。

(5)有轨电车:由电气牵引、轮轨导向、单车或两辆编组运行在城市路面线路上的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

(6)自动导向系统(AGT系统):①掌握线性地铁的技术经济指标;(8)磁悬浮系统(了解)1.2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位与作用(次重点)1、掌握其优势;2、了解其地位;3、了解其作用。

1.3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1、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2、了解国外发展概况;3、了解国内发展概况;4、当前世界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趋势:① 交通类型多样化; ② 交通布局网络化; ③ 资金来源多元化; ④ 经营市场化; ⑤ 管理法制化; ⑥ 服务与管理信息化。

5、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未来发展趋势:在大城市实现以地面常规公交为主体向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交通体系过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的城市交通方式,能够有效缓解城市拥堵问题,提高出行效率。

在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中,线路规划与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的意义和原则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是指在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制定出一条能够满足城市居民出行需求的轨道交通线路方案。

具体来说,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城市发展需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应该与城市的发展规划相协调,考虑城市的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情况等因素,合理划定线路的走向和位置。

2.交通需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要确保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尤其是连接重要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居民区等,方便城市居民的出行。

3.可行性: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应该在技术、经济和环境等方面具备可行性,确保线路的建设和运营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4.社会影响:轨道交通线路规划要考虑对周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尽量减少对居民的干扰,同时要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等。

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要点和技术要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是在规划的基础上,对线路进行具体的细化和详细设计,包括线路走向、站点设置、结构设计等。

下面列举了几个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要点和技术要求:1.线路走向设计: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和交通分布情况,确定线路的起止点及中间站点,合理设计线路走向,尽量减少建设和运营成本。

2.站点设置:站点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应考虑到周边交通和人口密度等因素,合理确定站址,方便地铁乘客的出行。

3.结构设计:轨道交通线路的结构设计包括路基、桥梁、隧道等方面,需要满足工程技术的要求,确保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换乘设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换乘设计应考虑到不同线路之间的衔接,以及乘客的出行便利性,合理设置换乘站点和通道。

5.安全设计:轨道交通线路的安全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包括防护设施、紧急疏散通道、防火措施等,确保乘客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轨道交通网络信息系统网络规划

轨道交通网络信息系统网络规划

轨道交通网络信息系统网络规划[摘要]为适应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发展,需要建设轨道交通信息化网络。

本研究旨在为上海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网络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基本指导,为上海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步入有序、集约、高效和可持续的发展轨道提供一套有关信息化网络建设的基本建议和规划。

【关键词】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网络拓扑1.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规划为适应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发展,需要建设轨道交通信息化网络。

本研究旨在为上海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网络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基本指导,为上海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步入有序、集约、高效和可持续的发展轨道提供一套有关信息化网络建设的基本建议和规划。

1.1规划目标信息化网络是支撑所有信息化应用系统以及各专业网管的平台,信息化网络的远景目标是建立上海轨道交通内部IT网络组成的独立统一的网络平台,承载所有应用系统和各专业网管系统,按需实现应用平台所涵盖的各应用系统之间的可控互联。

为了消除信息孤岛、提高信息共享、控制和节减建设投资、提高信息自动化处理水平、建设统一标准和接口,并为系统兼容性和可扩展性提出基本设计指导思想,信息化网络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围绕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和信息资源规划中关于信息的利用、数据计算、存储和分布、服务提供等要求,提出信息网络的主干网、子网、IDC、各主要汇聚点的规划,以满足信息系统建设、实施、运维,服务、信息资源集聚与共享应用拓展、IDC基础建设等方面对信息网络设施的需求。

1.2规划原则本规划用于指导信息化网络新建工程设计,以及现有网络改扩建设计。

信息化网络应按照应用、数据集中的原则和安全保障的原则进行规划,同时必须满足高实用性、先进性、开放性、可靠性、高效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和前瞻性。

1.3轨道交通网络化规划内容本规划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上海轨道交通业务需求分析;二是信息化网络的逻辑设计。

主要工作可分为四个部分:用户业务需求分析;逻辑网络拓扑设计;网络管理和安全管理以及网络基本设备选型等其他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与设计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与设计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与设计原则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系统的骨架,对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城市运输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和设计显得尤为关键。

本文将详细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与设计原则。

1. 规划原则1.1 前瞻性原则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具有前瞻性,充分考虑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预测城市人口、经济、用地等方面的增长趋势,确保轨道交通系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能够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1.2 网络优化原则在轨道交通规划中,应注重网络的优化,形成覆盖广泛、布局合理的网络体系。

网络应具有一定的密度,同时兼顾线网的互联互通,提高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和效率。

1.3 功能区分原则根据城市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轨道交通规划应体现功能区分,如在商务区、居住区、工业区等区域设置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线路,满足不同区域的出行需求。

1.4 乘客便利性原则在轨道交通规划中,应注重提高乘客的出行便利性,如设置适量的换乘节点,提供便捷的换乘条件;在沿线设置充足的站点,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优化线路走向,减少乘客出行时间。

1.5 经济合理性原则轨道交通规划应充分考虑投资和运营成本,确保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评估项目的财务状况,确保项目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2. 设计原则2.1 安全性原则轨道交通设计应遵循安全性原则,确保乘客和设备的安全。

设计时要考虑线路、车辆、信号、通信等方面的安全性,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

2.2 可靠性原则轨道交通设计应保证系统的可靠性,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确保系统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正常运行。

设计时要考虑设备的可靠性、维修的便捷性等因素。

2.3 舒适性原则在轨道交通设计中,应关注乘客的舒适性,如优化车厢内部空间布局,提高乘坐舒适度;设置空调、座椅等设施,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

2.4 高效性原则轨道交通设计应追求系统的高效性,提高运输能力和运行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运营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运营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运营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大运量、环保的公共交通方式,对于缓解交通拥堵、优化城市布局、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与运营进行深入研究。

一、城市轨道交通规划1、规划的重要性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是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它不仅关系到城市交通的畅通与效率,还影响着城市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

科学合理的规划能够引导城市的有序发展,提高交通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2、规划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充分考虑城市的人口分布、土地利用、产业布局等因素,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前瞻性原则规划要有长远的眼光,预测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和交通需求,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以适应城市的长期发展。

(3)可持续性原则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选择环保型的技术和设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4)人性化原则充分考虑乘客的出行需求和舒适度,设置合理的站点布局、换乘设施和服务设施,提供便捷、安全、舒适的出行体验。

3、规划的内容(1)线路规划根据城市的地形地貌、人口密度、交通需求等因素,确定轨道交通的线路走向和站点分布。

线路规划要考虑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形成便捷的换乘体系。

(2)车站规划车站的选址要考虑周边的人口密度、商业活动、土地开发等因素,同时要保证车站的规模和设施能够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

(3)车辆选型根据线路的客流量、运营速度、运行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车辆类型和技术参数。

(4)运营组织规划制定合理的运营模式、行车组织方案、票务政策等,确保轨道交通的高效运营。

4、规划的影响因素(1)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区域会影响轨道交通的规划布局,例如新区开发、产业园区建设等。

(2)人口与就业分布人口密度和就业岗位的分布是决定轨道交通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的重要因素。

轨道交通布局规划方案

轨道交通布局规划方案

轨道交通布局规划方案随着城市的发展,轨道交通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不同城市的特点和需求,需要根据城市情况进行轨道交通的布局规划,以便更好地服务居民,促进城市的发展。

本篇文档将介绍轨道交通布局规划方案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如何进行规划。

考虑的因素人口轨道交通布局方案的首要考虑因素是城市的人口。

人口密集的区域需要更多的轨道交通,以便更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

同时,人口的分布也需要被考虑,因为轨道交通需要连接不同的区域,以实现高效的交通网络。

经济城市的经济状况也是轨道交通布局方案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一些经济繁荣的区域需要具备更完善的轨道交通网络,以便更好地支持商业和工业活动。

这些区域通常需要更多的轨道交通线路和站点。

地形和道路轨道交通的布局规划还需要考虑城市的地形和道路情况。

一些地形曲折、道路密集的区域需要更多的路线和站点,以便更好地服务当地居民。

同时也需要避免重要的道路和街道被影响,避免轨道交通成为道路交通的障碍。

交通流交通流的状况是轨道交通布局规划的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交通拥堵的区域需要更多的路线和站点,以便缓解交通压力。

同时,需要考虑城市的主要交通节点和交通枢纽,以便轨道交通更好地连接这些区域。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也是轨道交通布局规划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一些环境敏感区域需要更少的轨道交通贯穿,以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需要考虑建设轨道交通对大气和噪音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缓解。

规划过程轨道交通布局规划的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收集和分析数据首先需要收集和分析有关城市的人口、经济、地形、道路和交通流等数据,以建立基础的城市交通网络。

制定轨道交通方案制定轨道交通方案需要考虑到前面提到的几个因素,并根据情况进行优化。

制定轨道交通方案需要水平高的规划师的参与。

评估方案对制定的轨道交通方案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

完成方案在制定好的轨道交通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技术和经济研究,完成轨道交通布局规划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规划与优化

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规划与优化

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规划与优化引言: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和交通需求的不断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已成为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确保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与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优化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的背景与意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是指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人口分布、交通流量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方案。

它对于城市交通体系的优化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1)缓解交通拥堵问题: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道路交通拥堵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

通过合理规划轨道交通线路,可以分流道路交通流量,减轻交通拥堵问题。

(2)提升交通运输效率:轨道交通具有大运输能力和高运行速度的优势,可以提供高效、快速的交通服务,提升城市交通运输的效率。

(3)促进城市发展:合理规划的轨道交通线路能够连接城市的各个重要节点,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

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的关键问题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涉及到多个关键问题,包括线路布局、站点设置、换乘设计等等。

以下将对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详细探讨。

(1)线路布局:线路布局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最基础也最关键的问题。

它需要考虑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主要交通流量走廊、人口密度等因素,以科学和合理的方式确定线路的走向和覆盖范围。

(2)站点设置:站点的合理设置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的关键问题之一。

合适的站点设置能够更好地服务乘客,提高出行效率。

在设置站点时,需要综合考虑乘客出行需求和城市空间规划,避免站点过于密集或者过于稀疏。

(3)换乘设计:换乘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中的重要问题,能否提供便捷的换乘服务对于乘客的出行体验至关重要。

在进行线路规划时,需要考虑换乘站点的位置、换乘方式的设计,确保乘客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换乘。

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优化的方法与技术为了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的科学合理,借助现代技术和优化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应注重哪些方面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应注重哪些方面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应注重哪些方面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以下将从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探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应注重的要点。

一、规划设计1、线路规划线路规划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基础,应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规划、人口分布、土地利用、交通需求等因素。

线路应连接城市的主要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交通枢纽等重要节点,形成合理的网络布局。

同时,要考虑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和换乘,实现无缝对接,提高交通的整体效率。

2、站点设置站点的设置应方便乘客出行,尽量靠近人口密集区、商业区和公共服务设施。

站点间距要适中,既要保证列车的运行速度,又要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

此外,站点的设计要考虑无障碍设施,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便利。

3、车辆选型车辆选型要根据线路的特点、客流量、运营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车辆的性能、舒适度、安全性等方面都要满足运营的需求。

同时,要考虑车辆的国产化率,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

二、工程建设1、施工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往往涉及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难度较大。

应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如盾构法、明挖法、暗挖法等,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同时,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和控制,防止地面沉降、建筑物倾斜等问题的发生。

2、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生命线,要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原材料、构配件、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质量控制。

严格执行工程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

3、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

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同时,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排查安全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三、运营管理1、票务管理合理的票务政策对于吸引乘客、提高运营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要根据不同的线路、里程、时段等因素制定多样化的票价方案,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规划高质量的轨道交通换乘枢纽
在优化线网连接性的条件下, 推崇采用至少汇 集两条以上轨道交通线路形成大型换乘枢纽结构的 理念, 以便优化乘客出行的可能性和便利性, 有效支 持城市的发 展, 贯彻 落实 交通引 导发展 ( T OD) 的 模式。
为了缩短线路间换乘的距离, 提高换乘的便利 性, 方便枢纽工程的实施, 有必要优化换乘枢纽的组 织, 尽可能使线路同层布设, 减少换乘的层面, 控制 车站埋设深度。换乘枢纽的组织理念如图 3 所示。
城市用地空间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此外, 多种交 通模式相互衔接的大型换乘枢纽对轨道交通线网骨 架和城市发展具有 锚固!作用。针对目前中国各大 城市机动化大发展、小汽车使用迅猛增长、城市道路 交通严重拥堵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局面, 确立中 远期轨道交通在整个综合交通系统中的骨干和主导 地位意义深远。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在轨道交通线网 规划中不断完善的设计理念和工作方法, 总结在中 国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
图 1 根据不同服务等级进行线网等级划分的规划理念
3. 2 轨道交通线网连接性理念 对于乘客而言, 一个高效的轨道交通线网既可
以使出行方向的选择最大化, 也可以使出行中换乘 的数量最小化。因此本文推崇优先考虑轨道交通线 网的 目标!连接性, 其原则是每两条轨道交通线路 应至少有一个连接点。轨道交通线路还可以在大型 换乘枢纽上汇合, 以增加乘客出行方向的选择, 尤其 是提高不同服务等级线路( 市域级和市区级) 之间的
第 1期
百家论坛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结构及规划理念
N . C ornet 李依庆 华 凌
( 赛思达( 上海) 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200070, 上海 第一作者, 高级规划资深专家)
摘 要 创建一个等级划分明确、编织质量良好的城 市轨道 交通线网, 对城市活动和功能的发挥将呈现出巨大的 支撑作 用, 对优化城市用地空间将起到积极的引导作 用。多 种交通 模式相互衔接的大型换乘 枢纽具 有对轨 道交通 线网骨 架和 城市发展的 锚固! 作用。 针对目前 中国各 大城市 机动 化大 发展、小汽车使用迅猛 增长、城市道 路交通 严重拥 堵和 环境 污染日益严重的局面, 确立中远期轨道交通在整个综 合交通 系统中的骨干和主导地位意义深远。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网络结构; 规划理念 中图分类号 U 231; T U 984. 191
第 1期
百家论坛
换乘便利性。 连接性目标极大地影响到轨道交通线网的编织结
构, 通常利用径直形和弧形的线路进行编织, 以尽可能 接近 目标!连接性。图 2 从理论上介绍了线路连接 的不同形态。其中: 图2( a) 呈 棋盘!状结构, 所提供的线
图 2 线 网结构和连接性之间的关系
路连接性最差; 而图 2( b) 线网则利用径直形和弧形 的线路进行编织, 是最为理想的结构。当然, 线网的 连接性和结构必须与预测的出行交通走廊相吻合。
事实上, 远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很难真正跟上 整个城市的发展节奏, 尤其是城市化密度急剧增加 往往大幅度超越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化发展
目标。另外, 规划部门对城市居民未来出行行为的 转变尚缺乏足够的认识。一些潜在的因素深刻地影 响着出行的总量、结构以及分布, 如居住地与工作地 距离的延长、小汽车使用量的迅速增加、娱乐生活的 增加等。 5. 2 优先发展良好的轨道交通线网的必要性
中国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无形中促进了私人机 动化模式出行量的不断增长。对于中国大型城市而 言, 其结果无疑将重复西方曾经走过的老路, 而且由 于中国城市人口密度较之西方城市更大, 所遇到的 诸如交通拥堵、污染等方面的问题将会进一步凸显。 因此, 快速和高强度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对于保证城 市功能的顺利运转具有重要的作用。上海等特大型 城市已充分认识到加快轨道交通发展的必要性, 尤 其是轨道交通在参与城市发展以及控制私人小汽车 使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然而, 在可以预计的将 来, 轨道交通的发展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民出
远期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确定未来交通发 展乃至引导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不同的 城市特征和经济发展背景, 创建一个等级划分明确、 编织质量良好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 将对城市活动 和城市功能的发挥呈现出巨大的支撑作用, 对优化
1 远期服务水平的总体理念
发展轨道交通线网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在远景年 所提供的交通服务能够满足远景年的出行需求, 并 且使轨道交通成为公共交通的骨架, 在与私人小汽 车模式的竞争中保持交通服务的质量, 以促进城市 的可持续发展。
# 11 #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9 年
2 远期轨道交通线网规模
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的确定通常需要考 虑潜在的投资能力。但在中国, 对于近期和中期的 轨道交通线网规模, 采用的是较为传统的投资能力 估算法, 即考虑相关城市 GDP 的发展水平来得出相 应规划年的投资能力。由于远期和远景年的经济发 展状况较难预测, 因此远期和远景年轨道交通线网 的规模主要是根据服务质量的要求来确定。即为远 期规划一个能满足 目标!规模( 服务质量要求) 的轨 道交通线网, 也就是一个 理想!线网, 以引导城市发 展和土地利用, 并在城市中心高密度发展区域对轨 道交通所需用地作出必要的预留。
第二等级的服务显然适合于城市化程度较高、 密度较大的中心城区, 但也适合于规模较大、地位重 要的卫星城。为了加强线网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吸引力和未来运 营效率, 同时强化线网的服务等级划分, 建议根据不 同的城市构架, 还可以建立第三等级的交通服务。
第三等级提供的服务要求更加周密, 将根据人 口和就业密度对上述两个等级的轨道交通线网提供 补充。该等级服务可以是地面骨干公交的形式, 如 现代化有轨电车或快速公交系统( BRT ) 形式, 提供 的平均旅行速度约为 20~ 25 km / h。在城市结构密 度相对较低或重要性较小的城市区域, 只考虑采用 第二和第三等级的交通服务进行构架, 也同样能够 实现 目标!出行时间。图 1 所示为根据不同服务等 级进行线网等级划分的规划理念。
On the Structure of Urban Rail Transit Network and Planning N. Co rnet, L i Y iqing, H ua L ing Abstract Cr eating an ur ban r ail tr ansit netw o rk w ith a clea r classification a nd go od o rg anizatio n w ill display gr eat suppor ting funct io n o f the ex er ting ur ban act iv ities a nd funct io ns, and will pla y a n active r o le in g uiding and opti m izing ur ban land space as we ll. M or eo ver , a larg e sca le tra nsfer hub inter co nnec ting w ith multiple tra nspo r t pa t te rns w ill o r ient the ur ban r ail tr ansit netw or k fr ame a nd ur ba n dev elopment. In view o f cur r ent sit uations including the gre at dev elopment o f m ot or iza tio n and r apid incr ease o f cars, the ser io us ur ba n tra ff ic co ngest io n and seve re envi r o nm ental pollution in the do mestic cities o f China , it is ver y significant to esta lish the le ading r o le of middle ter m/ lo ng ter m r ail tr ansit constructio n in an o ver all integr ated tra nspo r t system. Key words ra il tra nsit; ne two rk str uctur e; planning co n cept First author∀ s address SY ST RA ( Shangha i) C onsult ing Co. , L td. , 200070, Shanghai, China
为了满足建设方对远期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的控 制要求, 也为了绘制出一个等级划分清晰并且相互 编织良好的线网结构, 以符合全市域的发展背景, 提 出了与出行质量密切相关的三项服务水平指标:
( 1) 轨道交通线网的直接易达性。以居住地、 工作地或休闲场所等步行到达轨道交通车站的平均 距离来衡量, 通过该指标确定远期轨道交通线网的 目 标! 规模 ;
口和就业的密度, 提出对轨道交通服务进行等级划 分的理念。
# 第一等级: 市域快线, 提供的旅行速度要求 达到 50~ 60 km / h, 可以在重要的交通走廊上布设, 以便在城市密集中心区与市域外围地区之间建立快 速的连接;
# 第二等级: 市区线, 提供的旅行速度要求达 到 30~ 40 km/ h, 是对第一等级的线网提供补充, 并 且在城市化程度最为密集的地区加密线网, 提高交 通覆盖的质量。
图 3 换乘枢纽的 组织理念
5 总结
5. 1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规模和土地控制 中国大型城市的政府部门都在着手编制远期的
总体规划, 通常的规划年限是 2050 年。这种对城市 发展的远景展望可以绘就城市发展的总体方向, 并 且实现城市发展与交通发展的一体化良好融合。着 眼于远期发展目标编制的轨道交通线网方案可以确 立一个密度较大的线网 目标!规模, 以便对建设所 需的用地进行必要的预留。对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的大型城市, 面对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而造成的高层 建筑较深的地下空间利用、布桩, 以及大量道路架空 和地下立交等情况, 如果缺乏必要的用地预留和控 制, 将会对今后轨道交通的建设造成极大的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