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合集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线路规划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线路规划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线路规划方案一、线网规划(一)线网规划原则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内容,线网规划应满足以下原则:(1)线网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并预留未来发展余地。

(2)线网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地形与地貌,城区线路尽可能沿城市干道布设。

(3)线网规划要考虑线路建成后的实际运营,不仅要满足城市主干客流需求,同时要考虑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提高乘客换乘的便捷性,此外还应兼顾整个线网客运量负荷的均衡。

(二)线网规划作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作用:(1)线网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立项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线路设计的主要依据。

(2)线网规划是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建设顺序以及编制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的依据。

(3)线网规划是决定线网结构、换乘车站和换乘形式的基本依据。

(4)线网规划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用地规划控制的重要依据,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工程造价。

(5)线网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骨架,可推动城市建设与发展,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可持续性。

(三)线网规划内容线网规划涉及专业面广,综合性强,技术含量高,主要内容包括前提与基础研究、线网规模和架构、分阶段实施规划等。

1.前提与基础研究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研究内容包括城市现状与发展规划、城市交通现状和规划、城市工程地质分析和建设必要性论证等。

2.线网规模和架构线网规模和架构是线网规划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线网合理规模、线网架构方案的构思、线网方案客流测试、线网方案分析与评价。

3.分阶段实施规划分阶段实施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条件、建设顺序、附属设施规划。

具体内容包括车辆段和其他基地的选址与规模、线路敷设方式和主要换乘节点方案,修建顺序规划,联络线分布、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和环境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和地面交通的衔接等。

国家标准规定,线网规划的方案主要包括线网规模、线网功能层次、线网空间布局等。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加大。

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效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逐渐成为各大城市的首选交通工具。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是保障城市交通畅通的关键所在。

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的重要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是确保城市交通有序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规划,能够统筹考虑城市的交通需求、道路布局、人口分布等因素,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良好的规划能够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减轻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

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计的原则1. 网络连通性原则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计的首要原则是保持网络的连通性。

通过合理的线路规划和设计,使得不同区域之间可以方便、快捷地互相连接。

同时,要考虑到城市中心区域的交通集散特点,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核心区域覆盖广、密度大,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2. 服务效益原则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计的核心目标是提供高效、便捷的出行服务。

要充分研究乘客的出行行为和需求,精确把握线路的覆盖范围和站点布局。

此外,还应考虑车厢设计和换乘设施的设置,以提高乘客的出行舒适度和便利性。

3. 创新可持续原则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计需要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进行充分考虑。

在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中,应尽量避免影响既有建筑和生态环境,减少土地占用和自然资源消耗。

此外,还要优化能源利用和废弃物处理,推广对环境友好的交通技术和设备。

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实施步骤1. 数据收集和分析首先,需要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包括城市的人口分布、交通流量、道路网络、经济发展情况等。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模拟模型,可以准确了解城市的交通状况和需求特点,为后续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2. 轨道线路规划和站点布局根据数据分析结果,通过技术评估和方案比较,确定轨道线路的走向和大致长度。

同时,还要考虑到区域特点、地下空间利用、土地情况等因素,合理选择站点和站点布局。

宁波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1-2026)

宁波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1-2026)

附件宁波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21-2026年)一、线网规划宁波市轨道交通2035年线网由10条线组成,总规模413.3公里。

二、建设规划(一)建设方案规划建设6号线一期、7号线、8号线一期、1号线西延、4号线延伸等5个项目,总里程约106.5公里,估算总投资875.9亿元。

项目建成后,形成共8条线路、总里程278.7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6号线一期,线路起于古林镇黄古路站,终于小港红联站,全长38.6公里,其中地下线长约33.1公里、高架线长约5.5公里,项目投资315.3亿元,建设工期为5年。

7号线,线路起于东钱湖地区云龙站,终于俞范组团俞范路站,全长38.8公里,均为地下线,项目投资338.9亿元,建设工期为5年。

8号线一期,线路起于姜村站,终于江北大道站,全长22.6公里,均为地下线,项目投资199亿元,建设工期为5年。

—5—1号线西延段,线路起于既有1号线高桥西站,终于石路头站,全长1.5公里,均为高架线,项目投资5.2亿元,建设工期为3.5年。

4号线延伸段,西延段起于在建4号线慈城站,终于慈城西站,全长2.5公里,均为高架线;东延段起于在建4号线东钱湖站,终于国际会议中心站,全长2.5公里,均为地下线。

项目投资17.5亿元,建设工期为3.5年。

(二)主要技术标准1号线西延段和4号线延伸段与原线路设计标准一致,采用B 型车,最高运行时速80公里;6号线一期、7号线、8号线一期均采用B型车6辆编组,最高运行时速80公里。

在规划实施阶段,支持采用全自动运行技术装备,提高关键技术保障能力,进一步优化车型、速度等主要技术标准和运营组织方案,为发展预留空间。

(三)资金安排近期建设项目总投资为875.9亿元,其中资本金占40%,计350.4亿元,由宁波市、区两级财政资金承担;资本金以外的资金采用银行贷款等多元化融资模式。

(四)实施保障近期建设项目由宁波市政府组织实施,制定相关政策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保证建设和保障正常运营,结合城市开发进程,把握节奏、稳步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高效、安全、环保的城市交通方式,能够有效缓解城市拥堵问题,提高出行效率。

在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中,线路规划与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与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一、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的意义和原则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是指在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制定出一条能够满足城市居民出行需求的轨道交通线路方案。

具体来说,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城市发展需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应该与城市的发展规划相协调,考虑城市的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情况等因素,合理划定线路的走向和位置。

2.交通需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要确保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尤其是连接重要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居民区等,方便城市居民的出行。

3.可行性: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应该在技术、经济和环境等方面具备可行性,确保线路的建设和运营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4.社会影响:轨道交通线路规划要考虑对周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尽量减少对居民的干扰,同时要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等。

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要点和技术要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是在规划的基础上,对线路进行具体的细化和详细设计,包括线路走向、站点设置、结构设计等。

下面列举了几个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要点和技术要求:1.线路走向设计: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和交通分布情况,确定线路的起止点及中间站点,合理设计线路走向,尽量减少建设和运营成本。

2.站点设置:站点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应考虑到周边交通和人口密度等因素,合理确定站址,方便地铁乘客的出行。

3.结构设计:轨道交通线路的结构设计包括路基、桥梁、隧道等方面,需要满足工程技术的要求,确保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换乘设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换乘设计应考虑到不同线路之间的衔接,以及乘客的出行便利性,合理设置换乘站点和通道。

5.安全设计:轨道交通线路的安全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包括防护设施、紧急疏散通道、防火措施等,确保乘客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06-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06-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6.2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基本原理
一、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设计方法 轨道网规划要在确定的规划期限内对整个轨道网的 大致走向、总体结构、用地控制、车辆段及换乘站的
配置作出规划,轨道网规划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初级路
网不断优化完善的动态滚动过程。 主要有两类轨道交通线网的设计方法:经验归纳 法、形态分析法、经营规模规划法、客流分析法。
3、线路要沿主要客流方向布设 快速轨道交通线路要沿主要客流方向布设,尽可能 的经过大型客流集散点。 4、线路应贯通市中心 为了加强中心城对周围区域的辐射力和吸引力线路 应贯通市中心。 5 、线路尽量沿城市道路干线走向布设 一方面便于吸引沿线地面交通量,另一方面便于施 工。
• 6、 力争多设换乘点 • 尽量使得城市内任意起终点间的乘客出行至多换 乘1次即可到达目的地。 • 7、 选择线路走向要考虑城市的自然、人文、地 理等制约条件 • 选择较好的地形、地质条件,注意历史文物保护 。 • 8 、线路经过中心城区时,宜以地下隧道为主 • 减少拆迁、噪音、振动、与城市交通的相互干扰 。
线网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
• 3、经营规模规划法:从规模经营的角度 ,提出一个路网合理规模的问题。 • 通过对规划要素的研究,建立合理适用 的规划模型,而模型的建立是以运营收 入≥运营支出为原则建立的,通过模型 的测算为达到运营的收支平衡,最小的 日客运量是多少? • 同时利用这种方法对其他规划要素,如 线路规模(固定资产规模)平均满载率 等进行规划
建设顺序、附属设施规划。具体内容包括车辆段及其 他基地的选址与规模研究、线路敷设方式及主要换乘 节点方案研究、修建顺序规划研究、轨道交通线网的 运营规划、联络线分布研究、轨道交通线网与城市的 协调发展及环境要求、轨道交通和地面交通的衔接等。

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规划

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规划
这座庞大的轨道交通网络将与现有的公路、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相结合,共同构建起一个立体、多层次的城市交通网络。
根据规划,首先将建设的是环线,即由一环围绕整个城市核心区域的环形线路。
这条环线既可作为城市交通的主干线路,又能为其他线路提供便捷的换乘条件。
同时,这条环线还将连接城市的主要交通枢纽,如火车站、机场等,为城市的交通枢纽联通提供便利。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变化。
因此,我们在关注这一规划的同时,也应该保持理性的态度,不过度乐观或悲观。
总而言之,重庆轨道交通规划2035的推出是这座城市发展的一大里程碑,它将为城市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期待着这座山城在未来的发展中,拥有一张更加完善、便捷的交通网络,让每一个市民都能享受到出行的便利。
除了环线之外,重庆轨道交通规划2035还涵盖了23条支线路。
这些支线路将辐射至城市的各个角落,连接起重要的居住区、商业中心、科技园区等区域,为不同人群提供便捷的出行选择。
同时,这些支线路还将与城市的公共汽车、电动汽车等交通工具相衔接,形成一张广泛而完善的交通网络。
重庆轨道交通规划2035的推出,将为这座山城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首先,它将极大地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减少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市民的出行效率。
其次,它将为重庆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
最后,它还将促进城市内部的一体化发展,推动城市各个区域的协调发展。
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重庆轨道交通规划2035仍然处于规划阶段,最终建设成果可能与目前的规划有所出入。
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规划
重庆是一个以山城而闻名的城市,其地理构造复杂,给城市的交通发展带来了小的挑战。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运营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运营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运营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大运量、环保的公共交通方式,对于缓解交通拥堵、优化城市布局、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与运营进行深入研究。

一、城市轨道交通规划1、规划的重要性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是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它不仅关系到城市交通的畅通与效率,还影响着城市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

科学合理的规划能够引导城市的有序发展,提高交通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2、规划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充分考虑城市的人口分布、土地利用、产业布局等因素,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前瞻性原则规划要有长远的眼光,预测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和交通需求,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以适应城市的长期发展。

(3)可持续性原则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选择环保型的技术和设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4)人性化原则充分考虑乘客的出行需求和舒适度,设置合理的站点布局、换乘设施和服务设施,提供便捷、安全、舒适的出行体验。

3、规划的内容(1)线路规划根据城市的地形地貌、人口密度、交通需求等因素,确定轨道交通的线路走向和站点分布。

线路规划要考虑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形成便捷的换乘体系。

(2)车站规划车站的选址要考虑周边的人口密度、商业活动、土地开发等因素,同时要保证车站的规模和设施能够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

(3)车辆选型根据线路的客流量、运营速度、运行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车辆类型和技术参数。

(4)运营组织规划制定合理的运营模式、行车组织方案、票务政策等,确保轨道交通的高效运营。

4、规划的影响因素(1)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区域会影响轨道交通的规划布局,例如新区开发、产业园区建设等。

(2)人口与就业分布人口密度和就业岗位的分布是决定轨道交通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的重要因素。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原则1000字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指在城市交通网络中,根据城市发展和人口流动的需求,结合城市空间布局和道路交通环境等因素,科学地安排轨道交通线路, 以合理满足城市公共交通出行需求。

为此,需要明确一些规划原则。

首先,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该符合城市发展方向和定位,结合人口、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因素,确保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有富有益处。

其次,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应该根据城市交通状况考虑建设,根据城市交通压力,三线交汇地区等因素,因地制宜设置线路,优先建设繁华商业区,贯穿市区,重点连接政府区和住宅区等枢纽节点,满足城市人民的出行需求。

第三,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该考虑环保,合理规划,降低环境污染率,配置区域乘车停车位、立体停车场等等,满足各地交通需求,改善城市环境,回归自然。

第四,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该考虑经济成本,合理评估轨道交通建设的经济效益,制定出予以发挥轨道交通建设的全面效益的实施计划,从政府到社会各层面,减轻担负成本,促进城市轮廓完善。

第五,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该顾及人性化因素,重点考虑基于人性化的视角,杜绝拥挤、降低乘车难度、方便残疾人、便于携带行李等方面,优化、满足乘客用车之需求,将轨道交通建设成为市民之家。

以上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五大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于城市的繁荣发展,对于民众的生活出行都有很大的意义,所以在规划缺陷,市政建设过程中,必须更为慎重地对待,建设出满足多元化需求的绿色、智能、生态交通网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 海 地 铁
号 线
1
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新热点。“十五计划”期间,中国城市交通投资达 8000亿元RMB,其中至少有2000亿元用于地铁建设,五年中建成了总长度为450km 城市轨 道交通线路。“十一五”期间各城市在轨道交通建设投资为2000多亿元。在“十二五”期间,城 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将超过7000亿。
武汉地铁2号线 目前已运营线路: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深圳、南京、长春、大连、武汉、重庆 ,在建路线:哈尔滨、杭州、成都、沈阳、西安、青岛等。
2.国内外轨道交通概述(国外)
20世纪的城市发展与地铁的发展密不可分。1900 年世界上只有6条 地铁线路,到2000年增加到106条,百年建了百条。据日本地铁协会统 计,到1999年全世界已有125个城市建成地铁,线路总长度超过 7000 km, 其中约有5600 km 是战后建成的,占80%。发达国家的主要大城市 纽约、芝加哥、伦敦、巴黎、柏林、东京、莫斯科等已经完成了地铁网 络建设。
3.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目标
战略目标:引导城市结构优化、建设生态城市
具体规划目标: (1)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2)引导城市轴向发展、形成多中心格局 (3)保护城市环境(适当限制小汽车使用)建设生态城市 (4)促进观光旅游业的发展
n 交通拥堵的危害
时间成本的增加 运输效率的损失 出行舒适感丧失 交通事故的增加 空气噪音污染的加重
跨座式独轨(日本北九州小仓线)
轻轨与地铁各方面比较

2.国内外轨道交通概述(国内)
我国许多城市公共交通方式仍以路面常规公交为主,尚未形成以轨道交 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体系。私家车的保有量急剧增加已经给城市交通带来了 一系列新的问题。若不改变这种方式单一的现状,将会加剧城市客运交通结 构比例失调的现状,使交通问题愈演愈烈,今后城市居民对交通安全、快速 、节约出行时间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因此快速有轨电车和地 下铁道交通的建设速度将会明显加快。


线路 436 398 192 277 218 16 191 113 112 105 10
总长
3
4
地下 253 163 177 184 174 18 114 105 62 线路
62 93
高架 129
13. 36 24 85 3 3 10
11
线路
7
地面 54 235 1.1 线路
20 60 74 5 40
北京汽车拥堵导致的损失每年约60亿元。北京的拥堵经济成本335.6元/月, 其次是广州和上海,分别为265.9元/月和253.6元/月,另外武汉的拥堵经济 成本约为200元/月。
运输600名乘客所需的交通工具 一辆地铁
20辆公共汽车,每辆30人
600辆小汽车,每辆1人
轨道交通快捷示意
4.轨道交通规划原则
— 与地铁相比,站间距小,一般小于1km,运营速度20~ 40km/h,每小时运输量0.6万~2万人次,高峰小时可达1 万~3万人次
法国斯特拉斯堡的轻轨 1994年11月23日通车
意大利罗马轻轨
武汉轻轨1号 线
沈阳浑南有轨电车
(3)独轨
一般采用跨座式,运输能力为5000~ -20000人次/h。我国重 庆市轨道交通采用的就是这种制式。
与4号线都为6辆),最小运营时间为20min。地铁线路站间距一般为 1km,中心区比较短,外围区比较长(武汉地铁2号线全长27.73公里, 有21站)。地铁列车平均运营速度为30 ~40km/h(36),每小时运 输量为3万~7万人次,主要服务于城市中心城区。 — 由于路权完全隔离,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地铁建设成本最高,城市 中心区采用地下隧道形式,造价昂贵。城市外围区和郊区的地铁为地 面和高架形式,成本相对较低。
时间
数量(条) 1950
18
1900
6
1960
25
1910
9
1970
35
1920
12
1980
59
1930
15
1990
86
1940
17
2000
106
巴 黎 地 铁
纽 约 地 铁
发达国家主要大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里程 (km)
城市 纽约 伦敦 巴黎 莫斯 东京 芝 柏林 马德 华盛 斯德 大


里 顿 哥尔 阪
骨架线网规划的基本原则:
需覆盖主要客流集散点和主要的交通走廊
பைடு நூலகம்
4.1骨架线网规划的主要原则
适应客流主流向需求。轨道交通线路的选择应符合客流 主流向,以满足城市居民出行的要求。城市未来客流主 要流向的分析,是在客流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的。
引导城市发展。轨道交通线路的选择,应与城市布局形 态和城市主要发展方向一致,以此带动城市的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1.城市轨道交通特性 2.国内外轨道交通概述 3.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目标 4.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原则 5.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

1.城市轨道交通特性
• 概念
是一种路权基本隔离的公共交通方式,通过轨道来引导列车运 行方向,大多数为电力牵引。
• 优点
与普通公共汽电车相比,轨道交通具有速度快、运量大等明显 的优势,因此是大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铁是当今城市中心区最主要的交通方式
(2)轻轨
• 概念
— 是一种中运量的轨道交通,列车编组一般为4辆以下(武 汉轻轨1号线为4辆),适用于中等规模城市,在西欧和北 美地区的中小城市被广泛采用。
• 轻轨特性
— 轻轨一部分是隔离式的路权专用,一部分是享有部分路权 (欧洲一般为30%-40%),其大部分线路采用路面形式( 地面线路和高架线路),只有进去城市中心区才采用地下 隧道形式,故其建设成本较地铁低。
• 分类
城市轨道交通一般按照技术特性、运量、区域服务功能等分为 地铁、轻轨和独轨等。

1.地铁




2.轻轨



3.独轨
北京地铁5号线
地铁
是街道以外的 南
一种强有力的快速 京
大运量公共交通工 地


广 州 地 铁
(1)地铁 • 地铁特性 — 地铁列车编组一般4 ~10辆,大多数城市为6 ~8辆(武汉地铁2号线
衔接主要客运枢纽。轨道交通线路必须联系城市大型交 通枢纽和客流集散点,通过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形成换 乘方便、辐射性强的大型客流枢纽,对稳定轨道交通线 网结构、快速,便捷疏导客流、方便居民换乘具有重要 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