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合集下载

网络安全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网络安全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网络安全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问题分析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恶意软件、黑客攻击以及个人信息泄露等事件频频发生,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风险。

在网络安全行业中,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 技术水平不足:目前,网络安全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速,新型威胁不断涌现。

然而,许多企业和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仍然滞后于威胁的发展。

缺乏最新的技术知识和能力使得他们无法适应当前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

2. 缺乏统一标准:网络安全行业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和认证机制。

由于缺乏明确的规范和指导原则,各个企业在网络安全防护方面采取的措施各异,导致整体防护水平相对较低。

3. 人员流动性大:当前网络安全领域竞争激烈,高薪招聘成为许多企业吸引优秀人才的手段。

然而,人员流动性带来了知识的流失和保密问题,加剧了企业的安全风险。

4. 信息共享不畅:网络安全行业中,信息共享与处理是一个关键环节。

但是,部分企业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封闭式的技术交流和合作使得网络攻击事件难以及时发现和应对。

二、整改措施为解决以上问题,网络安全行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整改措施,提高整体安全防护水平。

1. 加强技术培训:网络安全从业人员应积极参与相关领域的技术培训和学习,并及时更新自身的技术能力。

同时,各大高校应增加相关课程设置,在学生阶段就培养起网络安全意识和专业知识。

2. 制定标准规范:行业组织和政府机构应共同制定统一的网络安全评估标准和认证机制,并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

这样可以确保企业在实施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时遵循统一规范和要求。

3. 注重员工稳定性:企业需要采取措施留住优秀的网络安全人才。

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以及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减少人员流动性对企业安全带来的影响。

4.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起信息共享平台是提高整体网络安全防护水平的关键。

各大企业、行业组织和政府机构应加强合作,建设开放式、安全可信赖的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分享攻击事件信息和解决方案。

基于高校校园网络安全策略论文

基于高校校园网络安全策略论文

基于高校校园的网络安全策略摘要: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应用已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随着全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开展,校园网络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校园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当前各高校网络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首要问题。

校园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变得日益重要起来,已被信息社会的各个领域所重视,本文基于当前高校网络安全的现状,探讨了针对计算机安全隐患的防范策略。

关键词:网络网络安全问题安全策略数据病毒1.物理安全策略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各种设备的物理安全是整个网络安全的前提。

物理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设施以及其它媒体免遭地震、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以及人为操作失误或错误及各种计算机犯罪行为导致的破坏过程。

其目的是保护计算机系统、web服务器、打印机等硬件实体和通信链路层网络设备免受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和搭线攻击等。

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1环境安全对系统所在环境的安全保护,确保计算机系统有一个良好的电磁兼容工作环境。

1.2设备安全包括设备的防盗、防毁、防电磁信息辐射泄漏、抗电磁干扰及电源保护等。

2.访问控制策略访问控制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访问,它是保证网络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

2.1入网访问控制入网访问控制为网络访问提供了第一层访问控制,它控制哪些用户能够登录到服务器并获取网络资源;控制准许用户入网的时间和准许他们在哪台工作站入网。

2.2网络的权限控制网络的权限控制是针对网络非法操作所提出的一种安全保护措施。

用户和用户组被赋予一定的权限。

网络控制用户和用户组可以访问哪些目录、子目录、文件和其他资源;可以指定用户对这些文件、目录、设备能够执行哪些操作。

2.3目录级安全控制网络应允许控制用户对目录、文件、设备的访问。

用户在目录一级指定的权限对所有文件和子目录有效,用户还可进一步指定对目录下的子目录和文件的权限。

2.4属性安全控制当用文件、目录和网络设备时,网络系统管理员应给文件、目录等指定访问属性。

属性安全控制可以将给定的属性与网络服务器的文件、目录和网络设备联系起来。

高校网络安全教育问题与对策探究

高校网络安全教育问题与对策探究

高校网络安全教育问题与对策探究[摘要]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在高校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更为重要和紧迫。

当前,各高校的网络安全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教育效果。

文章分析了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性地提出了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教育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信息网络化又为各种思想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高校师生是一个获取知识信息量大且要求相对较高的群体,互联网正日益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信息的主渠道之一。

大量信息通过互联网渗透到高校,改变着高校学生学习、思维和生活的模式,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而大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等因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处于发展期,可塑性强,容易受到外界社会思想的冲击,他们在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有益信息的同时,容易受到互联网上黄色、暴力及西方网络思想文化中的消极因素等有害信息的冲击、影响和侵害。

网络安全教育问题解决不好,不仅会限制其功能的发挥,而且会极大削弱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效果,产生负面影响,甚至还会危及校园安全。

由于当前网络的主要保护屏障——网络安全技术和法律法规都有其局限性和滞后性,而网络安全教育作为预防性措施,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危害网络安全的人为因素。

因此,应该把网络安全教育作为加强高校网络安全的重要对策来加以重视。

本文综合分析了当前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加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几点对策。

一、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信息能力是当今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质,这种素质的高低和合格的标准,并不仅限于会用网络获取信息知识,而更应体现在面对网络,特别是面对网络的不良信息侵害时有自我保护能力。

高校校园网的安全问题和防范策略

高校校园网的安全问题和防范策略
可能使服务器受到攻击 。 1 引言 5 互联网络已经遍及了社会的每个角落, 2 . 3 11 服务配置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为顺应时代潮流 和培养人的需要 ,普遍建设 了校 园网络 ,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南昌 校区是江西省高校校 园网建设起步较早、发展教快的院校之一, 学校校园网通过专线和 I NT ER N ET 连接, 使得师生可以利用互联网络查找和浏览他们 所需的知识,拓展学习和交流的环境。江西 财经职业学院南昌校区校园网主要功能有 : 校园网内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传输 ; 为教学 和行政办公提供 in e 网服务; 为学校家属区 t r 提供校园网和i t r 网服务; 为学生宿舍提供 ne 校园网服务和为部分学生提供 IN T ER 网服 务。校园网服务主要有邮件服务、文件共享 服务、W W W 服务。由于学生网络安全意 识的缺乏,加上需求的多样化使得网络系统 面临巨大的安全问题。
S C IE NC E & TEC HNOL0 0 Y INF OR MAT 1 N 0
1 丁技 术
高校校 园网的安全 问题和 防范 策 略
李春若 吴少琴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南昌校区 江西进贤 331700 ) 摘 要: 随看高校信息化的发展,高校校 园网的安全越来越受人关注,笔者以江西对经职业毕院南昌校 区的校 园网为研充对象,从 网络结构、 系统安全 、密码安全 、共 享文件安全 、病毒和木 马防范子方面时高校校 园网的安全建设提 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高校 校园网 安全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 一 3791(20O 7)12(C)一 0095 一 02 中图分类号: TP3 3. 0 9 8
在校园网提供的WWW 服务中,HS ( ) 软件是使用较为广泛的,然而 115 也是微软 的组件中漏洞最多的一个,平均两三个月就 要出一个漏洞,微软针对 115 设定的默认安 装加大了使用 HS 的风险,为了加强 HS 的安 全性,在安装和配制 115 时应注意以下三个 方面的问题。一是不要将 115 安装在默认文 件夹里 (默认文件夹是 C :In e p ub ) ,可以 t 在其它逻辑盘中重新建一个文件夹,并在HS 管理器中将主目录指向新建的文件夹。二是 1 工 在安装后,会在安装文件夹中产生如 5 c i s s r pt 等文件夹, 而这些文件夹有执行程序 的权限,这对系统的安全有很大的威胁,许 多漏洞的利用都是通过它进行的。因此,在 安装后 ,应将所有不用的文件夹都删除掉 。 三是在安装HS 后, 要对应用程序进行配置, 在11 管理器中删除必须之外的任何无用映 5 射,只保留确实需要用到的文件类型。对于 各文件夹的权限设置一定要慎重,没有特殊 情况不要给可执行权限。

高校计算机机房网络安全问题与应对策略

高校计算机机房网络安全问题与应对策略

浅议高校计算机机房网络安全问题与应对策略摘要:高校计算机机房不仅担负着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要为本校学生提供课外学习的网络平台。

论述计算机机房在高校教学环节重要性,以及保证机房网络安全的必要性,指出威胁高校计算机机房网络安全的因素,提出通过使用硬盘还原卡对重要数据和软件进行保护,同时对局域网内pc机实现系统分区及差异拷贝等功能。

关键词:网络安全硬盘还原卡差异拷贝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8-091-021 计算机机房在高校中的重要位置高校计算机机房在教学与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武汉理工大学南湖计算机机房承担着全校近4万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上机实习任务,同时为学习计算机制图的学生提供专用机房。

每台计算机配有交互英语教学、常用软件和网络平台等系统,供同学们自由选择上机内容。

本机房受惠于教育科研网,可使用学校数字图书馆资源,科技资源丰富、下载速度快。

具有电子阅览室的全部功能,包括承担起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因此,计算机机房的管理与维护不仅影响到相关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它也是高校数字化推广与建设的重要内容。

计算机机房的维护与管理在高校资源建设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威胁高校计算机机房网络安全的因素计算机机房工作人员没有定期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安全漏洞补丁程序,没有安装杀毒软件或者没有实时升级杀毒软件病毒库,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计算机网络防护上的不足,窃取计算机系统信息资源,非法劫获重要数据、恶意篡改系统参数、损坏硬件设施、编译计算机病毒,使得网络传输中断,严重影响计算机机房的正常教学工作。

同时,由于机房约束管理力度不够,加之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学生在上机操作过程中,无意识的发生一些破坏系统的行为,如格式化磁盘、删除系统文件等,造成无法正常启动操作系统;或者可能点击了中木马病毒的网站或软件,从而使得计算机被感染,影响计算机机房网络的安全。

高校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高校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高校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高校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包括:
1. 安全意识不足:部分师生对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容易忽视潜在的安全隐患。

2. 安全设施不全:部分高校安全设施不完善,如监控摄像头覆盖不全、消防设施老化等。

3. 安保力量不足:部分高校的安保力量不足,无法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4. 安全管理不规范:高校内部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够规范,安全教育和演练不够充分。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升高校安全工作:
1.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组织安全知识培训、演讲比赛等活动,提高师生对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2. 完善安全设施:增加监控摄像头的布置密度、定期检查维护消防设施,确保安全设施的正常运行。

3. 增加安保力量:提供足够的安保人员,确保校园安全和秩序,加强监督和管理。

4.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
职责,加强安全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5. 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使师生能够正确应对突发事件。

6. 建立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对校园内部的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风险。

7. 加强与公安、消防等部门的合作:与相关部门建立常态化的合作机制,共同推进校园安全工作。

8. 强化网络安全: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对网络安全的认识,防止网络攻击和个人信息泄露。

校园网络安全策略和配置

校园网络安全策略和配置

校园网络安全策略和配置摘要:高校网络安全稳定越来越得到重视,为了给全校教师和学生创造一个快捷、可靠的网络环境,对学校的核心交换机进行了安全策略的配置。

本文从实际角度出发,详细地阐述了核心交换机配置。

关键词:校园网络案例策略特点应用一、引言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也伴随产生了日益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而信息的安全首先依赖于网络本身的安全。

在一个开放式的大学校园网内,无论是有意的攻击,还是无意的误操作,都会给信息系统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攻击者可以窃听网络上的信息、窃取用户的口令和数据库的信息;还可以篡改数据库内容、伪造用户身份。

攻击者可以删除数据库内容、摧毁网络节点、释放计算机病毒等,严重影响了整个校园网的教学运作。

因此,我们必须采用有效的安全策略与技术手段来保护网络。

二、校园网络的特点校园网络与企业或政府网络相比,其自身的特点导致了安全管理非常复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校园网数量和规模高校校园网络目前普遍使用百兆、千兆,甚至万兆实现园区主干互连。

用户群体比较大,比较密集。

正是由于高带宽和大用户量的特点,网络安全问题一般蔓延快,对网络的影响比较严重。

2.开放的网络环境由于以教学和科研为主的特点决定了校园网络环境应该是开放的,管理也是比较宽松的。

至少在校园网的主干方面不能实施过多的限制,否则一些新的应用、新的技术很难在校园网内部实施。

开放的网络环境必然会带来安全管理上的难度。

3.学生是网络的活跃群体高校的学生通常是最活跃的网络用户,对网络新技术充满好奇,勇于尝试。

如果没有意识到后果的严重性,有意识和无意识地使用一些软件,如:流光、冰河等黑客软件,就可能对网络造成一定的影响和破坏。

还有些学生自己私自设置DHCP服务器,造成网络内部大量的广播包的发送,大大降低了交换机设备的使用效率。

4.办公用机对病毒的警惕性不高高校内部的许多教工对电脑只有最基础的了解,因此对互联网上出现的病毒毫无警惕,而如今的Internet病毒传染力越来越强,随着不断的演进,网络蠕虫与病毒进一步融合,发展成为破坏力超强的“超级病毒”。

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安全风险及其防范

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安全风险及其防范

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安全风险及其防范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安全风险和挑战。

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然而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本文将从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安全风险出发,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1. 数据泄露风险在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大量的个人隐私数据和敏感信息,如学生的姓名、身份证号、政治倾向等。

一旦这些数据泄露,将会给学生和学校带来严重的损失和影响。

2. 舆论舆情风险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分析和挖掘,可以得到大量的舆情信息。

一旦这些信息被利用于攻击、诋毁或者对学校和师生进行网络暴力,将会影响学校的形象和师生的心理健康。

3. 政治安全风险在大数据时代,政治信息的传播和引导更加便捷,一旦政治信息被篡改、滥用或者误导,将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政治思想和价值观。

2. 数据安全措施不足在很多高校,对于大数据的安全防护意识薄弱,缺乏相关的数据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这就给数据的安全留下了隐患。

3. 数据滥用风险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应用非常便捷,然而一旦数据被滥用,如用于个人攻击或者造谣传谣,将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不利影响。

4. 舆论舆情风险管理不善对于大数据时代的舆论舆情,高校可能会缺乏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导致舆论舆情的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

1. 加强数据安全管理高校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于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删除等各个环节的监控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可控。

2. 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对于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应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引导大家妥善处理个人信息,避免个人信息泄露,保护自己的隐私安全。

3. 建立健全的舆论舆情管理机制高校应建立健全的舆论舆情管理机制,加强舆情的监控和处置,及时回应各种不实信息和负面舆情,保护学校的正常形象。

4. 加强信息安全技术保障高校可以引入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和系统,对数据进行加密、备份和恢复,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分析了高校中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比如网络安全管理人才匮乏、网络用户安全意识不够、网络病毒的传播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高校网络安全问题不容小觑,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解决潜在的网络危险,给校园用户创造一片和谐的网络环境。

标签:高校;网络安全;防范对策
1 新时期高校网络安全问题
校园网络与其他网络相比,具有建设规模大、用户群体多、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因此校园网络的安全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出现很大的威胁,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出现的主要的网络安全问题。

1.1 网络安全高级管理人才匮乏
当今时代,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我们已经步入了网络信息化的时代,在校园网络的管理方面,大多数的管理人员经验不足、能力不够,缺乏处理突发性网络安全问题的能力,不能够应对复杂的环境,这些情况的出现给高校的网络安全带来了诸多问题。

与此同时,高校在网络安全管理人才的培训方面投入力度不够,缺少一定的财力物力来吸纳高级人才,尤其是重点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缺失,这些都是高校高级人才匮乏的原因,这样不利于高校信息化的建设。

1.2 网络用户缺乏足够的安全防范意识
网络发展到现在,其使用群体数量庞大,用户也是良莠不齐。

在高校中,教师和学生这类使用群体更是缺乏足够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比如,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各种网站上登录时设置密码过于简单,没有设置密保问题等等,因此这些账户就非常容易地被黑客破解而遭到非法盗用。

有的学生随便借给别人自己的账号和密码,与他人分享不加密的资源,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杀毒软件或者没有安装防病毒软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打开一些可疑甚至危险的“钓鱼”网站等等,这些行为都给高校网络安全带来了隐患。

1.3 网络黑客的攻击和病毒传播
由于高校校园网用户在使用网络时,没有及时更新升级病毒库,就可能导致自己的计算机携带病毒甚至造成网络上病毒的广泛传播,这样不仅给用户本人带来损害,还威胁着他人的安全使用。

由于教师和学生对U盘、移动硬盘等资料存储载体的大量使用,用户计算机遭受病毒攻击和病毒感染的几率就变得很大。

与此同时,网络黑客经常借助学生的网络游戏、网络购物等行为来进入校园网络,从而对高校网络进行攻击,如盗取高校资料、篡改网络参数和数据、破坏网络系
统甚至导致网络系统瘫痪,黑客的这些行为对高校的网络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2 新时期高校网络安全防范对策
针对以上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为了加强高校网络安全防范,我们亟需采取相应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来保障校园网络的正常使用。

2.1 引进网络安全高级管理人才,加强管理培训工作
随着数字化网络技术逐步进入高校校园,高校网络的使用已成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科研管理工作正常运转必备的手段,因此网络安全高级管理人才的引进及管理培训工作的开展对保障教学科研行为的正常展开具有重大意义。

高校应积极引进网络或者计算机专业的高级管理人才,将那些网络安全意识强、富有网络安全管理经验、网络安全管理技术高的人才吸纳到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中来,并对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必要的技术专业培训,如开办培训班、专家讲座活动,以全面、系统地提高管理人员的网络安全管理技术水平。

2.2 加强用户的网络安全教育,制定网络安全管理规范
加强用户的网络安全教育,强化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是新时期高校加强网络安全的重要措施,对网络用户进行网络法律法规、网络安全知识、网络道德的教育,提高用户对网络潜在危险的洞察力和敏感度,从源头上防范网络危险。

同时我们还要在网络系统、数据应用、信息安全等角度入手,建立网络安全软件应用规范,建立网络安全管理规范,健全网络安全监管机制,并制定相应的威胁网络安全的处罰条例,对违反网络安全规范的用户给予一定的警告甚至更严重的处分,形成一套适用于高校全面的、系统的、权威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从而保障高校网络安全
与网络环境的正常运行。

2.3 建立身份识别与用户访问认证控制系统,做好数据备份恢复工作
为了更好地保障高校网络安全,保障高校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我们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身份识别与用户访问认证控制系统,给用户配发智能卡,通过智能卡内部信息认证、口令认证等方式提供有效的用户管理、授权等服务,保证校园网络系统的稳定与安全。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进行对用户网络访问的控制,对用户经常登录的网站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有效遏制校园网络资源被恶意占用、网络内部攻击及非法身份进行数据访问等现象的发生,从而起到保障校园网络安全可靠的作用。

另外,网络用户应该对重要数据进行定期备份和数据恢复工作,以防止一旦高校网络出现安全故障而导致的数据丢失或损坏,确保重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尽量减少因网络安全问题而造成的损失。

3 总结
随着网络技术在高校中使用的深化和拓展,网络信息化在高校各项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校园网络安全与否关乎到高校网络信息化的发展。

加强高校网络安全防范工作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系统工程,我们应该根据各高校自身情况,结合校园网络安全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发挥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和网络用户的共同作用,积极有效地保障校园网络安全。

参考文献
[1]吴军良.新时期高校网络安全分析与防范对策[J].科技广场,2014,(10):128-131.
[2]曹方平.高校网络安全问题分析与防范对策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3):107-107.
[3]肖川.校园网络信息安全技术[J].现代物业,2011,10(6):162-1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