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习俗作文1500字

合集下载

家乡的春节作文1500字(通用9篇)

家乡的春节作文1500字(通用9篇)

家乡的春节作文1500字(通用9篇)家乡的春节作文1500字(通用9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的春节作文1500字(通用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春节作文1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我的家乡在潮州,那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俗,春节更为热闹。

除夕前一两天除夕前一两天,大人们忙得手忙脚乱,买鸡呀,买鱼呀,买鸭呀……家家户户必须大扫除一次,把屋和被都清洗干净,到处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除夕除夕夜家家热热闹闹。

主户们准备着一年中最丰富,最有意义的团圆饭。

煮好饭后,大大小小必须”祭祖宗”,然后用焚香祷祝。

最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能体现出家乡人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最快乐的时候,莫过于放鞭炮。

一整夜,鞭炮声连绵不绝。

烟花”嘭”一声,响彻云宵,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花朵。

人人脸上扬溢着幸福的微笑。

有一首诗这么写:”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年。

”所以,人人都不睡觉,都要守岁,都盼望着新的一年的到来。

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没有除夕那么喜气洋洋。

潮州人在正月初一不能讲脏话,不能哭,不能打架……这一天还不能扫地,应把扫帚藏起来,让垃圾积下,说是堆金积玉。

到了晚上,长辈要给小辈钱,而且都是用一块红纸包着,这称为”压肚腰:意味一年都富富裕裕。

然后,大家都穿得漂漂亮亮,后辈先祝福长辈,长辈再给小辈期望。

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

”所以,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向亲戚朋友送去最美好的祝福。

正月初二,三到了初二,三,嫁出去的女儿们纷纷回娘家拜年。

女儿回家,通常都是大包小包一提,什么饼干呀,什么糖果呀,什么瓜子呀……虽然礼物都颇薄,但礼轻情义重,表达了对家乡的切切思念。

元宵节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可仍和除夕夜有得一比.正月十五闹花灯,大街小巷,处处张灯结彩,一个个精致的小灯,照亮了大街的每个角落。

春节的习俗作文(通用25篇)

春节的习俗作文(通用25篇)

春节的习俗作⽂(通⽤25篇)春节的习俗作⽂(通⽤25篇) ⽆论是⾝处学校还是步⼊社会,⼤家最不陌⽣的就是作⽂了吧,作⽂是由⽂字组成,经过⼈的思想考虑,通过语⾔组织来表达⼀个主题意义的⽂体。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吗?下⾯是⼩编帮⼤家整理的春篇),欢迎阅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节的习俗作⽂(通⽤25 按我们家乡的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的中旬就开始了。

每当要到春节时,⽓氛就会变得格外热闹。

在腊⽉⼗⼏的时候就要到每家⾃⼰储存⾷物的地⽅把之前储存的⼤⽶,腊⾁,什么的都预备充⾜。

整理好过年吃的,⽤的,就把屋⼦⾥⾥外外都打扫⼀遍。

到了腊⽉⼆⼗⼀,我们村⾥每家每户都陆续开始做“糍粑”酒什么的,我⽼家过年时⼀些要吃的东西⼀般都是⾃⼰做的,要买些⽔果,糖之类的。

有时家⾥打糍粑不够⼈⼿的,可以去找⼏个邻居或是亲朋好友来帮忙。

每当到打糍粑那天,爷爷就会找三两个亲戚来帮忙。

不过,在那天之前,先要把糯⽶给煮熟,然后把煮熟的糯⽶放在⼀个⼤⽵篮⾥晾凉,有时我会抓⼏把来吃,不过那饭很烫,所以我每次都会让奶奶帮我揉成⼀个球,那样⼜美味⼜不烫。

不过不能吃太多,因为这些美味还要⽤来做糍粑和酒呢! 第⼆天上午把要⽤的东西准备好,下午就开始了。

等把糍粑打好,就要把还不成形的糍粑给捏好,⼀般都奶奶来捏,我们⼀般只是在⼀旁看着,有时“捏”⼏个试试。

等糍粑捏好后就放到⼀个装满冷⽔的盆⼦⾥,盖上盖⼦储存起来。

到了除⼣这⼀天,家家户户的门上早已贴好了各⾊的年画,差不多6点7点时,再放⼏串鞭炮。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灯⽕通宵,有的⼩孩⼦嘴上说着⼀定要守岁,可是到了最后凌晨1点多太困了,⼜⾃⼰乖乖睡去了。

春节到了,天还没完全亮的时候,爷爷就已经拿着鞭炮到门⼝去放了,说实话我还是被鞭炮吵醒的呢!吃完早餐,爸爸他们给了我们压岁钱,爸爸就带着弟弟出去拜年啦。

我和姐姐就待在家⾥。

等我弟弟回来时,他就和奶奶⼀起去买花炮之类的炮去了,这可是他每年都要做的事。

春节过后,我们⼜在⽼家待了⼏天就回⼴东这边了。

春节的习俗作文(精选29篇)

春节的习俗作文(精选29篇)

春节的习俗作文春节的习俗作文(精选29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节的习俗作文(精选2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节的前几天,我们都要和爸爸妈妈去超市购物,超市里特别热闹,年货等商品看得人眼花缭乱,到处张灯结彩,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息。

我们要买新衣服,买各种食品,还有年画,对联和鞭炮。

到了除夕那一天,家家赶着做年菜,我们小孩喝果汁,大人们喝酒,长辈们还要说:“祝你们天天向上……”我们还要给长辈说祝福的话!除夕晚上还要看春节联欢会,节目太好看了!到了十二点我们就要放五颜六色的烟花,你能看见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夜空闪耀,你能听见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在预示着新年的来到!大年初一我们要穿漂漂亮亮的新衣服,到长辈家去拜年。

我们的长辈会给我们发压岁钱。

过年有许多习俗,说也说不完。

我最喜欢的老师是我们班的班主任——周老师。

周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

她中等个子,半圆的眼睛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明亮,鼻子高高的,嘴巴淡红淡红的。

看到我们总是笑眯眯的。

周老师对我们很亲切,说话也很温柔,当然有时也很严厉。

记得有一次,我外婆没来得及到学校接我放学,我便去了周老师办公室,一边做作业一边等待外婆来接我。

时间过去已久,周老师要下班回家了,但又不放心我独自一人留在学校,便带上我一起回家。

回到家周老师温和地对我说:“你饿了吧!你先去做作业,我给你做牛排吃。

”我非常的开心,乐意地答应了。

后来,牛排还没做好,外婆就来接我回家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虽然没有吃上周老师亲手为我做的牛排,但是我依然要谢谢周老师。

周老师既像园丁又像妈妈,她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记忆。

我有这样一位善良而美丽的老师,真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我终生难忘的周老师,感谢您!过年到底是什么?每个人的过年都过的一样吗?过年的习俗有什么?过年的年菜只有那几样吗?过年的春、福为什么要倒着贴呢?一年一度的过年,让各位小朋友欢心喜悦的过年,今年我过年帮忙扫地、多做一些家是和大扫除,我还到一些庙里拜拜,例如:到南面竹山的南宫游玩和求金,更好玩的地方是溪头,我到溪头时就赶紧去爬山,爬到一段时间后我们就下山了。

【庆阳民俗文化作文】春节民俗文化作文1500字优秀范文

【庆阳民俗文化作文】春节民俗文化作文1500字优秀范文

【庆阳民俗文化作文】春节民俗文化作文1500字优秀范文【--春节】正月初一是我们国家传统佳节—。

关于过各地的习俗可多了,而且每个地方的都不一样。

接下来了春节民俗文化作文,一起来看看吧!春节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并且都各具特色。

下面是春节的习俗作文范文,也许对你有帮助哦。

关于春节的习俗作文一: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

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年兽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

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

但是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

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

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

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

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

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关于春节的习俗作文二: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多姿多彩的春节,我们这儿春节的习俗也不少:放鞭炮,吃团圆饭,拜年,贴春联,贴倒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节的习俗作文1500字
导读:
【春节的习俗作文1】
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
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
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
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
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
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
易。
祭财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
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
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
“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上
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
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
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
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
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
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
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
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
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路头神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
接,颇为壮观。
路头又称“五路神”。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
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为财神的路
头五路神无涉。或又以五路神实为五圣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间
汤斌毁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民间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为路头而
祀之。一般以此路头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谓五路乃东西南北中也;
财货无不凭路而行,故人们以行神为财神,谨加祭祀,冀求它引财入
门,或出行获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为“祖道”
之俗;吴俗接路头,祭祀的也是路神,而这路神变成财神。路神变为
财神,是因商业的发展,财货流通的加剧。财货往来于陆水之间,人
们直观地认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财货。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
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
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
祭祀它了。
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
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
样。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源茂盛,
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
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
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
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
“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忌出门,
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
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
俗称“填穷坑”。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
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
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春节的习俗作文2】
上海除夕之夜年夜饭后,围炉守岁。至天微明,男女老少皆穿上
新衣新帽新鞋,在堂上拜天祭祖。
台湾年夜饭过后便是守岁。进入初一,人们就集合老少,用红白
米糕来敬祀神明,祭拜公妈(即祖公祖婆),然后燃放鞭炮,以迎春接
福。
香港除夕家家 戶 户在一起吃团年饭后,人们通常会到年宵市场
去逛花市 。 大年初一,人们开始正式庆祝新年,贴春联(挥春)、年
画,舞龙,舞狮等,还会走亲友拜年。
澳门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
都得“利市”。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作“开年”,要吃“开年”饭,
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
福建 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
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
寓意进入佳境。
湖南长沙有客前来拜年,要放鞭炮迎接。入座后,送上两枚槟榔,
称为元宝,祝其发财之意。湘潭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论是农村或城
镇,到处可以看到舞龙灯。舞龙灯先要"接龙"。即挨家挨户发请帖,
凡是接了请帖的人家就依次进屋去舞龙灯表示祝贺。新化必定准备极
丰盛的早餐,俗信新年的第一餐愈丰盛表示这一年愈丰收。
东北 首先全家一起祭祖,随后包饺子举行家宴,长辈们坐了上首,
晚辈们团团而坐,取“阖第团圆”之意。
广州 美称花城,除夕前三天,各区的主要街道上搭起彩楼,扎
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花市,售花赏花,人潮涌动,十里
长街,繁花似锦,人海如潮,一直闹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这就是
广州特有的迎春花市。
江苏 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
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
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
除夕贴春联的习俗始自明代的 南京 。除夕又叫大年夜,是人们
最忙的一天,掸尘扫地,做年饭,贴春联。
天津 人称腊月初八为腊八儿,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许多天津人
还在这天用醋泡大蒜,名腊八醋。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
坏。
正月十五,山西 各地都要举行灯节,灯节里最有情趣的就是转
九曲黄河阵。白天唱戏,晚上转九曲。九曲,即用木杆或玉米杆扎成
弯弯曲曲的道路,当地讲究摸摸老杆,祛病延年。
江西南昌人过元宵叫闹元宵,闹了十五还要闹十六。闹元宵这天
地,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住户,都必须吃元宵,象征全家团圆、
幸福。吃了元宵之后,便开始闹灯了。
每年的'元宵节,河北邯郸 地区大地上生活的人们,还有荡秋千
的习惯。一过正月初十,人们就开始在村街口开阔处和自家院内搭起
高低不同的秋千架,从搭成到正月十六,每天都要荡一阵子,人们认
为荡秋千能祛除疾病,所以男女老少都要在秋千上荡上几下。
在陕北还有这样一种习俗,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枣
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
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在这里,有的人
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祝
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每年增加一个,一直到十二岁为止。
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
挨门逐户拜年,在这里俗称“沿门子”。
中国少数民族中以春节作为本民族重大节日的占一半以上,如鄂
伦春、达斡尔、朝鲜、苗、瑶、畲、京族等,他们的节日活动还保有
本民族的特点。
北方的达斡尔族 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
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 北方的 蒙古族 节前家家
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壮族称春
节为“新年节”。这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相互祝贺,认为
这样一年才能吉祥。
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 布依族 ,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达旦地
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
是最勤劳的姑娘。 春节 哈尼族 居住的村寨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
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
包的游戏。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 高山族 除夕晚上,全家老纱围坐在
放有火锅的园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
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
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
【2018年春节的习俗作文1500字】
1.我的2018年春节的作文
2.关于2018年春节的作文
3.2018春节的习俗作文精选
4.2018年春节习俗作文:庙会
5.2017年春节的习俗作文
6.2017年春节的习俗作文400字
7.2017年春节的习俗作文600字
8.关于春节的习俗大全2018

上文是关于春节的习俗作文1500字,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
帮助,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