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导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英高中高一语文选修《项脊轩志》导学案

用时:80分钟共7页2013年5月24日

编写:何姚审核:高一语文组

学习目标

1、学习积累文言词语、句式

2、学习本文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3 、理解“事细而情深”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

4 、了解“志”这种文体。

使用说明

1. 初读课文,圈点出易读错或不会读的字词,借助字典扫清障碍。

2. 借助课下注释,初步梳理本文涉及的文言知识,如通假字、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3.翻译全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掌握文章主旨。

知识链接

1.课题解释:

(1)志,记的意思,它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项脊轩志》又作《项脊轩记》,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

(2)“项脊轩”介绍:是归有光的书斋名。对于名字由来有两种解释:解释一: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烃,作者以“项脊轩”来命名自己的书斋,有追念祖先的意思。

解释二:言其窄小,如颈背之间,故名。轩,有窗的廊子或小屋子,这里指小屋,即书斋。

2.简介作者字熙甫,号项脊生,人称震川先生,昆山(江苏昆山)人。明代著名散文家。出生于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少年好学,一生仕途坎坷,前后历8 次会试。嘉靖21 年迁居于嘉定安亭,读书讲学,远近从学者常达数百人。60 岁时中进士,初任浙江长兴县令,后被大学士高拱推荐,任南京太仆寺丞,留在北京掌内阁制敕房,参与撰修《世宗实录》,66 岁卒于任上。

明代归有光和王慎中、唐顺之等,提倡唐宋古文,被称为“唐宋派”。归有光的散文继承了唐宋八大家散文的优秀传统,内容赅简,结构精致,富于变化,被誉为“明文第一”。

预习案导入课文,检验上节课文言自译

情况一.翻译下列句子

(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2)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3)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珊珊可爱。

4)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梳理积累

1.一词多义,指出意义和用法

2.古今异义词。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南北为一室仅方丈凡再变矣每移案顾视,顾视无可置者久不见若影

日过午已昏或凭几学书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比去,以手阖门亦遂增胜吾妻来归始为篱,已为墙三五之夜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且何谓阁子也

余自束发余久卧病无聊

3.词类活用。乳二世客逾庖而宴执此以朝吾家读书久不效垣墙周庭雨泽下注;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又北向

东犬西吠室西连于中闺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多可喜,亦多可悲4.通假字。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当”通“ ”译:)而母立于兹(“而”通“ ”译:)5.文言句式。

(1)判断句用“⋯⋯也”表示判断。如: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②妪,先大母婢也

(2)省略句下列各句中的括号表示省略了的成分。如:①()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②()借书满架

③吾儿,()久不见若影

④使()不上漏

⑤明月()半墙

⑥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⑦垣墙()周庭

(3)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①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在庭院里种兰桂竹木)②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在这里居住)③室西连于中闺(与中闺相连)④鸡栖于厅(在厅里栖息)⑤其制稍异于前(跟以前不同)

探究案

从下面四个不同角度,分别对课文内容做探究:

1.一个书斋——项脊轩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两种情感——悲和喜。全文以第二段作为过渡,承上启下,或侧重写喜,或侧重叙悲。(1)第一段,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以“喜”贯穿。结合句子分析

(2)第三段,叙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用“悲”贯穿。结

合句子分析。

(3)第四段,叙写自己闭门苦读的情景及小轩多次遭火未焚的事情,是写“悲”的进一步补充,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作者埋头苦读,要实现理想的期望。

(4)第五、六段,是补写,通过补叙,表达对亡妻的怀念之情。这一部分意在写悲,却先极力叙写当年两人在轩内唱和相随的欢乐,以“喜”衬“悲”,衬托今日丧妻的悲哀。最后,托物抒情,借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寄托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

3.三世变迁——文中作者是怎样描写归家三代变迁的情况的?

4.《项脊轩志》中的四个女人:文中共写了四位女子的形象:哺育过项家两代人的老妪、慈爱的母亲、对“我”寄以厚望的祖母、与“我”恩爱情深的妻子(写老妪,是为了写母亲,因此,可以说,作者主要叙述的是三个人。)(1)写母亲——突出“慈爱关怀” 要注意抓住“扣门扉”的典型动作细节,“儿寒乎?欲食乎?”的典型语言细节来分析。

(2)写祖母——突出“殷切期望”

这件事是作者亲身经历的,写法与前或以景抒情、或以人物旁白为叙事主线大不相同。作者主要抓住了三个生动感人的细节来描写的:之一:

之三:

3)写爱妻:——突出“恩爱情深正面写情:

侧面写情:

借物抒情:文章到此,看似结束。可作者笔锋一转,又起波澜:巧妙地以描写庭院中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来收束全篇。这看似随意的一笔,却使文章余音缭绕,意蕴无穷。“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看到树,自然想当年妻子的音容笑貌,也似乎听到了妻子的欢声笑语。而如今,物犹在人已去,眼前的枇杷树已“亭亭如盖”,有如自己对妻子的浓浓的怀念之情与树俱增,缠绵不尽。作者明写树,实则托物抒情,寄托自己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训练案

1.下列加点字注音准确的一项是

A.渗漉lù 栏楯dùn兀wù坐

B.斑驳bó 修葺qì异爨zuàn

C.偃yǎn 仰阖hé门长号hào

D.扃牖yǒu 呱ɡū呱象笏hù

2.下列句中“而”字词性归类恰当的一项是

①某所,而母立于兹②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③余扃牖而居④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⑤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⑥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A.①/②③④ /⑤/⑥ B.①② /③④ /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 /④/⑤⑥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3-5 题。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3.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来归:

归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

译文:

⑵ 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