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学生心理》PPT课件
《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讲座稿

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全员培训尊敬的学校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和大家开展《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方面的培训,与其说是培训,不如是说和大家分享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一、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从事心理工作的人经常会被问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听说你是学心理学的,那你帮我看看,我心理健康吗?那今天在座的领导老师们有没有想让帮忙看看的?从众多举手的老师挑选一位老师:“我看您总是笑意盈盈,心里一定非常阳光”。
现场的老师就笑了,我接着说到:“有没有心理问题不是看面相和根据他的静态行为来判断的,而是有一些科学标准的”。
作为一个没有什么心理学背景老师,怎么去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呢?也很简单,主要是通过以下的4个方面:1.反应异于常人举个例子,一位五年级的男生因为被扫过地的扫把碰了一下,忽然觉得浑身都痒,情绪失控,还去推旁边同学的桌子。
这个反应就很异常的呀。
一般人被扫把碰了一下,是怎么样的反应呢?抬起脚掸两下就好了。
那还有老师就会问,反应异于常人就是有心理问题吗?牛顿被苹果砸到反应也是异于常人啊,他在想,为什么苹果是往下掉,不是往上掉,难道牛顿是有心理问题吗?哈哈,异于常人还有可能是天才呀。
是的,我们这里所说的异于常人主要是说行为或想法很奇怪,一般人难以理解。
2.性格明显变化我们说人格是我们最稳定的特征,不然怎么会有一句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所以,当一个学生的性格出现明显变化的时候,比如从活泼开朗变得安静抑郁,如果不是有重大的生活变故,就可能有心理方面的问题。
3.持有痛苦体验这一点是很关键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一般都感觉到很困扰,很痛苦,比如前面的那个五年级被扫把碰到的男生,他只要遇到这样的事情,就会觉得很痛苦,比如厌学的孩子,他觉得来到学校就很烦。
4.社会功能受损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可能在学习、人际、生活方面的功能受到损害。
比如厌学的孩子,他已经不能够正常学习了,比如那个被扫把碰到的男生,他这样的情绪反应会影响他的人际交往。
走近学生身边,走进学生内心

走近学生身边,走进学生内心【摘要】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情绪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除了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实践能力以及引导中职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专业能力外,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点切入来管理班级、教育学生,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班集体的建设需要学生的主人翁姿态,班主任只作为引导者,才能让班集体成为团结有爱的集体。
【关键词】班级专业特色;信息化管理;班集体特色活动班主任不仅仅只是某一学科的授课教师,还是班级的管理者以及班级活动的组织者。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在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和培养情绪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好榜样,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做好自己的一言一行。
为了培养出价值观、人生观正确的优质中职生,作为班主任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实践能力以及引导中职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专业能力。
在入校以来,我一直担任网络班班主任工作,为了更好地了解本班专业课内容,帮助学生制定考证复习计划,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我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网络专业课内容,努力让自己成为双师型班主任。
除了自身的学科知识和所带班级专业课内容的填补以外,我积极主动通过各类培训和各渠道学习掌握实践技能以及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及管理学知识,从而得以完善个人知识,提升个人素养。
我所带的班级是计算机网络应用班,班里都是男生,他们喜欢网络,都有网络基础,也喜欢利用网络专业课做做小程序,但学生普遍都比较沉默寡言,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成了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动态和更有效的沟通,我决定利用班级专业特色,利用网络信息化环境,有效开展班级管理。
只有了解学生的动态,懂得学生的思想,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打成一片,从而更好管理学生。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做了以下工作:一、利用班级专业特色建立良好班集体1、信息化班级管理我班学生均是16、17岁的年龄,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不喜欢直接面对面与老师交流,他们喜欢把开心或不开心的情感宣泄到网络空间。
走进学生的心灵——初中心理健康教学偶拾

第 四阶段, 后测及结果分析
经过 一个 学期 的元认 知策 略训 练 , 再 次对 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进行 阅读 理
解测试 , 检验实验结果。 表 3 实验后 阅读成绩比较 、
人数 控制班 实验班 5 3 5 4 平均值 2 .3 53 3 3 .l 03 6 标 准差 25 3 . 0 28 9 . 4
or g La gu e ei n n ag Pr s, 00 es 2 1
让他参加团队活动 , 比如一次跳绳 比赛别
的小组进行得都很好 , 李越所在的小组 由 于他 自顾 自的跳 ,不去理睬他的伙伴 , 伙 伴们都很恼火 ,结果这个 小组一拍 而散。 根据考察我们依据心理学 的有关 知识, 可
关系很不融 洽 , 以至于没 有朋友 , 很孤独 ,
很无 助 。 三 、 估 和 诊 断 评
③ Fl r 1 ,. . e a c g i i f a a e lJ H M t — o n t O —
nd co gni v m ri oti g ne ti e o t t i r :A w 8r ea o co ni re f g ti de vel me a1 nq y. op nt i ui r
④ 0 a e , . & h m t A U L a ’M 1 y J M C a o , . . e — l
r i g S r t g e i S c n L n u — n n t a e i s n e o d a g a g c u i i n S a g a : h n h i — e A q i t o . h n h i S a g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F s
① B o n H D P c pl s f a g r w , . . r n i e o 1 n i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件(7篇)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件(7篇)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件篇1一、活动内容:调整心态,把握成功二、活动目的:1.六年级的学习紧张激烈,学生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质才可以更好地适应六年级的学习生活。
这次活动,就是要让学生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适应六年级紧张而忙碌的学习,让学生们能轻松愉快地度过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
2.通过主题活动,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养同学们积极健康的心理,让学生管理自己的情感,使其拥有积极稳定阳光的情绪。
3.让家长更了解学生的压力,理解学生的心理,能与学生真情沟通,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
三、过程与方法:在大家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从而达到以上活动的目地。
四、课前准备:收集自己崇拜的名人名言,名人事例,目的是想让学生用名人事例来激励鼓舞自己。
五、活动口号:“关爱心灵,拥抱阳光,从现在开始”。
六、活动过程:(一)学生自背班训:“我自信我快乐,我拼搏我成功”。
(二)打开心窗说说心里话:(让学生谈谈上了六年级以来的感受,了解学生的心态如何,分析学生存在的几种心理问题。
)时间荏苒,光阴似箭,同学们又升上了六年级,大家带着各自的理想,来到学校追求知识。
这段时间以来,我们同学感受到毕业班的学习和以前有什么不同,我们一定有深刻的体会吧,现在大家来交流一下好不好?听了同学们的心声,老师深刻地理解大家。
求学之路还真不好走呀,脑子想不停,手指写不完,何时是尽头?有些同学,天天有这样的想法,你们心理不痛苦吗?大家也许不知道,这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现象,它会影响着你们在六年级的学习,它会是你们学习生活中的绊脚石,老师把你们的心理问题归纳了一下,有以下几点:1.压力或焦虑心理。
学校课业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
2.厌学心理。
这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不好的同学不愿学习,就连成绩很好的同学也有这种倾向。
3.人际冲突心理。
第十五课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一年级全一册小学心理健康(南大版)

第十五课走进大自然教学设计一年级全一册小学心理健康(南大版)一、教学内容《走进大自然》是南大版一年级全一册小学心理健康教材中的第十五课。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学会珍惜自然资源,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大自然的认知: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基本概念,知道大自然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和自然现象。
2. 大自然的美好: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好。
3. 环保意识的培养:教育学生珍惜大自然,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4. 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学生明白人类与大自然息息相关,要尊重大自然,和谐共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自然的基本概念,知道大自然中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和自然现象。
(2)学会观察大自然,发现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
(3)树立环保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大自然。
(2)学会用语言、绘画等表达方式,分享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心态。
(2)教育学生尊重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2. 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中的美好,学会欣赏大自然。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视频素材等。
2. 学具:绘画用品、观察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大自然的美景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知识讲解:介绍大自然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生物和自然现象。
3.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环保案例,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发现大自然中的美好,学会欣赏大自然。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教育学生珍惜大自然。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第十五课走进大自然2. 板书内容:(1)大自然的基本概念(2)大自然的美好(3)环保意识的培养(4)人与自然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记录下自己发现的美好景色。
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学生的引路人

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学生的引路人作者:周惠平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2年第66期【摘要】俗话说:一切的问题都是心的问题。
学生的心理活动都会反映在学习、生活以及行为习惯当中。
作为一位教育人怎样把学生教育好,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学校教育老师的重要任务。
教育行为中时刻以生为本,以心爱之,要做到:善于发现并了解学生的情緒;及时抓住学生发泄情绪的时机;学会宽容和理解学生,感受并倾听学生;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学会表达;让学生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宽容善待学生。
【关键词】以心爱之;时机;倾听;鼓励;宽容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相当重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整合,可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精彩的比喻:“要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那样去保护学生的心灵。
”学生的心灵是一片净土。
怎样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好学生的引路人?作为一名教师,不仅是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时刻注意与学生平等交流,用心沟通,用“真爱”引导,用心与心去交换,用爱去融化他们。
一、善于发现并了解学生的情绪青少年时期,各种环境的改变以及各方面的认知能力的提升,青少年的情绪也必然跟着改变。
对于学生来讲,学习固然是他们的主要活动,所以跟着的学习活动和校园生活等相关的事物都会引起他们的情绪体验。
首先,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情绪。
部分教师总是对学生的情绪不以为然,这样不仅让学生感觉不到你对他的关心,反而学生可能会变本加厉地发泄情绪。
所以,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及时发现学生的情绪。
比如,学生在课上撇嘴、闷闷不乐时,教师可以前去问他,“你怎么了?看样子你好像不太开心,有什么烦心事吗?”只有及时掌握了学生的情绪,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
二、及时抓住学生发泄情绪的时机其实,很多家长和老师是不喜欢学生发泄情绪的,尤其是面对学生的负面情绪,通常总是会及时的制止。
《爱心与教育》交流会PPT课件

.
8
李镇西老师的精彩语录
*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 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离 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
9
谢谢大家!
.
10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关于素质教育的随笔它以手记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李老师与他的学生的教育实例也向我们展示了李老师关于素质教育的种种观念
《爱心与教育》读书分享
——张想
.
1
-----
拥当
有一
李一个 镇颗好 西爱老
学师
生最
的基
心本
!的
”条
件
是
.
2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素质教育的随笔,它以 手记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李老师与他的学 生的教育实例,也向我们展示了李老师关
感受之三
真诚地付出爱心
“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
——李镇西
我相信:拥有一颗爱心,对孩子们真 心付出,孩子们也同样对你真心喜 欢。
.
6
李镇西老师的精彩语录
*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 育。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 真诚的人道主义者。
.
7
李镇西老师的精彩语录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 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 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 哀乐。
于素质教育的种种观念。
感受之一
多读教育教学专著,多学习。
感受之二
走进学生的心灵,用心灵赢得 心灵。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
的情感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弱 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 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难拥有健康、 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 我们能还他们健康、快乐、自信、向
上,那该是多么好的教育!
《揣摩人物心理》 课件

或声音,而这些往往是自 己内最心想独或白最法怕听到和看到 环境衬托法
的
梦境幻觉描绘法
通过动作语言神态 反映内心变化
1、《最后一课》里天真贪玩、不爱学习小弗朗士在得知这是最 后一节法语课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 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 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 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还有韩 麦尔先生也一样。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 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最后 一课》
分组阅读第七—九段,分别说说近窗病人和远窗病人的 心理各是什么?你是怎么揣摩出来的?
近窗病人: 痛苦
远窗病人:冷酷麻木 方法三 扣关键词 心理描写词汇
动作神态外貌等
• 阅读泰格特的小说《窗》 “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远窗病 人的心理是什么?
愤愤不平
方法四 关注标点、语气,在朗读中体会情感。
延伸拓展
学生总结解决问题方 法,提升水平。
通过课外阅读,丰富积累,提升能力
推荐阅读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推荐阅读亨利克费克萨斯的《读心术》
巩固提升
检查学生解决问题 能力
学生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阅读沃尔夫冈•博歇尔特 面 包 • 欧亨利《二十年后》完成相关练习
揣摩人物心理
教材:2003年人教版选修系列《外国小说欣赏》
激趣导入
大家想一想,此刻我 心里在想什么?
方法探究
怎样走进小说人物的 内心世界?
从我们曾经读过的文学作品中去寻找;从我 们学过课文中去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