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标准击实自动计算试验表(击实)
土的击实试验

土的击实试验1 依据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2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细粒土。
本试验分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
轻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的土。
重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40mm的土。
当土中最大颗粒粒径大于或等于40mm,并且大于或等于40mm颗粒粒径的质量含量大于5%时,则应使用大尺寸试筒进行击实试验,或按5.4条进行最大密度校正。
大尺寸试筒要求其最小尺寸大于土样中最大颗粒粒径的5倍以上,并且击实试验的分层厚度应大于土样中最大颗粒粒径的3倍以上。
单位体积击实功能控制在2677.2~2687.0kJ/m3范围内。
当细粒土中的粗粒土总含量大于40%或粒径大于0.005mm颗粒的含量大于土总质量的70%(即d30≤0.005mm)时,还应做粗粒土最大干密度试验,其结果与重型击实试验结果比较,最大干密度取两种试验结果的最大值。
3 仪器设备3.1 标准击实仪。
击实试验方法和相应设备的主要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击实试验方法种类3.2 烘箱及干燥器。
3.3 天平:感量0.01g。
3.4 台秤:称量10kg,感量5g。
3.5 圆孔筛:孔径40mm、20mm和5mm各1个。
3.6 拌和工具:400mm×600mm、深70mm的金属盘,土铲。
3.7 其他:喷水设备、碾土器、盛土盘、量筒、推土器、铝盒、修土刀、平直尺等。
4 试样4.1 本试验可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准备试样。
各方法可按表2准备试料。
表2 试料用量4.2 干土法(土不重复使用)。
按四分法至少准备5个试样,分别加入不同水分(按2%~3%含水率递增),拌匀后闷料一夜备用。
4.3 湿土法(土不重复使用)。
对于高含水率土,可省略过筛步骤,用手拣除大于40mm的粗石子即可。
保持天然含水率的第一个土样,可立即用于击实试验。
其余几个式样,将土分成小土块,分别风干,使含水率按2%~3%递减。
5 试验步骤5.1 根据工程要求,按表1规定选择轻型或重型试验方法。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实施细则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实施细则3.21.1 试样制备3.21.1.1 干土法(土重复使用)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或在50℃温度下烘干的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圆木棍碾散,然后过不同孔径的筛(视粒径大小而定)。
对于小试筒,按四分法取筛下的土约3kg;对于大试筒,同样按四分法取样约6.5kg。
估计土样风干或天然含水量,如风干含水量低于开始含水量太多时,可将土样铺于一不吸水的盘上,用喷水设备均匀地喷洒适当用量的水,并充分伴和,闷料一夜备用。
3.21.1.2干土法(土不重复使用)按四分法至少准备5个试样,分别加入不同水分(按2~3%含水量递增),拌匀后闷料一夜备用。
3.21.1.3 湿土法(土不重复使用)对于高含水量土,可省略过筛步骤,用手拣出大于38mm的粗石子即可。
保持天然含水量的第一个土样,可立即用于击实试验。
其余几个试样,将土分成小土块,分别风干,使含水量按2%~3%递减。
3.21.2 试验程序根据工程要求选择轻型或重型试验方法。
根据土的性质(含易击碎风化石数量多少,含水量高低)选用干土法(土重复或不重复使用)或湿土法。
将击实筒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取制备好的土样分3~5次倒入筒内。
小筒按三层法时,每次约800~900g(其量应使击实后的试样等于或略高于筒高的1/3);按五层法时,每次约400~500g(其量应使击实后的试样等于或略高于筒高的1/5)。
对于大试筒,先将垫块放入筒内底板上,按五层法时,每层需试样约900g(细粒土)~1100g (粗粒土);按三层法时,每层需试样1700g左右。
整平表面,并稍加压紧,然后按规定的击数进行第一层土的击实,击实时击锤应自由垂直落下,锤迹必须均匀分布于土样面,第一层击实完后,将试样层面“拉毛”,然后再装入套筒,重复上述方法进行其余各层土的击实,试样不应高出筒顶面6mm。
用修土刀沿套筒内壁削刮,使试样与套筒脱离后,扭动并取下套筒,齐筒顶细心削平试样,拆除底板,擦净筒外壁,称量,准确至1g。
土工击实试验报告

土工击实试验报告
试验目的:
本试验旨在研究土工击实试验中关键因素对土壤击实效果的影响,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设备与材料:
1. 土工击实试验装置:包括击实器、土工模型、水分控制装置等。
2. 土工材料:选择常见的黏土土壤作为试验材料。
试验方法:
1. 准备土工模型:将黏土土壤按照一定比例加水混合均匀,然后在试验装置中铺设土工模型。
2. 调整水分含量:根据需要调整土工模型的初始水分含量,确保试验过程中土壤的含水率符合要求。
3. 开始击实试验:将击实器按照一定频率和力度对土工模型进行击打,连续进行一定次数的击实。
4. 测量土工模型变化:在击实之前和之后,测量土工模型的体积、密度、含水率等变化情况。
5. 数据处理与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评价击实效果,并比较不同因素对击实效果的影响。
试验结果与讨论:
在本次试验中,我们选取了不同频率和力度的击实条件,对黏土土壤进行击实试验。
试验结果显示,击实条件越高,土工模型的体积减小、密度增加、含水率降低的变化越明显。
这表明频率和力度是影响土壤击实效果的重要因素。
此外,试验中还发现,初始土壤含水率对击实效果也有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含水率越高,土壤的击实效果越好。
这是因为水分可以润滑土壤颗粒之间的接触面,使得土壤更容易被击实。
综上所述,在土工击实试验中,击实条件和初始水分含量是影响土壤击实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土壤性质和工程要求,合理调整击实条件和控制水分含量,以达到最佳的击实效果。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实施细则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实施细则3.21.1 试样制备3.21.1.1 干土法(土重复使用)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或在50℃温度下烘干的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圆木棍碾散,然后过不同孔径的筛(视粒径大小而定)。
对于小试筒,按四分法取筛下的土约3kg;对于大试筒,同样按四分法取样约6.5kg。
估计土样风干或天然含水量,如风干含水量低于开始含水量太多时,可将土样铺于一不吸水的盘上,用喷水设备均匀地喷洒适当用量的水,并充分伴和,闷料一夜备用。
3.21.1.2干土法(土不重复使用)按四分法至少准备5个试样,分别加入不同水分(按2~3%含水量递增),拌匀后闷料一夜备用。
3.21.1.3 湿土法(土不重复使用)对于高含水量土,可省略过筛步骤,用手拣出大于38mm的粗石子即可。
保持天然含水量的第一个土样,可立即用于击实试验。
其余几个试样,将土分成小土块,分别风干,使含水量按2%~3%递减。
3.21.2 试验程序根据工程要求选择轻型或重型试验方法。
根据土的性质(含易击碎风化石数量多少,含水量高低)选用干.土法(土重复或不重复使用)或湿土法。
将击实筒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取制备好的土样分3~5次倒入筒内。
小筒按三层法时,每次约800~900g(其量应使击实后的试样等于或略高于筒高的1/3);按五层法时,每次约400~500g(其量应使击实后的试样等于或略高于筒高的1/5)。
对于大试筒,先将垫块放入筒内底板上,按五层法时,每层需试样约900g(细粒土)~1100g(粗粒土);按三层法时,每层需试样1700g左右。
整平表面,并稍加压紧,然后按规定的击数进行第一层土的击实,击实时击锤应自由垂直落下,锤迹必须均匀分布于土样面,第一层击实完后,将试样层面“拉毛”,然后再装入套筒,重复上述方法进行其余各层土的击实,试样不应高出筒顶面6mm。
用修土刀沿套筒内壁削刮,使试样与套筒脱离后,扭动并取下套筒,齐筒顶细心削平试样,拆除底板,擦净筒外壁,称量,准确至1g。
土工击实试验方法

土工击实试验方法1.试验样品的制备:首先从野外或实验室采集土样,并按照一定比例与水混合均匀,然后通过手工或机械设备将土样压入模具,制备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试样。
2.试验设备的准备:准备好静压器、流量计、压力表等设备,并进行校准,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试验步骤:(1)调整初始状态:将初始状态的土样放入静压器中,施加一定静压力,使土样达到一定的初次固结状态。
(2)施加外力:通过增加静压器中的压力,使土样继续受到外力作用,进一步击实。
(3)记录实验数据:在每次施加外力后,记录相应的压力值、试验时刻和土样的体积或高度等数据,以便后续的分析和计算。
(4)继续增加外力:反复进行步骤(2)和步骤(3),直到土样达到最终固结状态或压力不再增加。
4.数据处理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土样的固结压缩指数、回弹指数、固结比体积、固结应力等参数,进而评价土壤的击实特性。
1.试验样品的制备:同样的,需要采集土样,并按照一定比例与水混合均匀,然后将土样压入模具,制备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试样。
2.试验设备的准备:准备好动压器、流量计、压力表等设备,并进行校准,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3.试验步骤:(1)调整初始状态:将初始状态的土样放入动压器中,并设定一定的动压力和动压频率,使土样开始受到外力作用。
(2)施加外力:通过动压器施加周期性的外力,使土样受到连续的冲击和振动,进一步击实。
(3)记录实验数据:在每次施加外力后,记录相应的压力值、试验时刻和土样的体积或高度等数据,以便后续的分析和计算。
(4)继续施加外力:反复进行步骤(2)和步骤(3),直到土样达到最终固结状态或压力不再增加。
4.数据处理和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土样的固结压缩指数、回弹指数、固结比体积、固结应力等参数,从而评价土壤的击实特性。
总之,土工击实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用来研究土壤工程特性的试验方法。
通过静压击实试验和动压击实试验,可以获得土壤的击实特性参数,为土壤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确保土壤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标准击实实验

标准击实实验(轻击)中的击实功是怎样确定的?我真的具体的值,现要具体的计算公式。
谢谢。
是不是75mgh/v ?式中m 位击锤质量,h 为落高, g 为重力加速度,v 为筒体积。
第六章 土的击实试验一、试验目的在标准击实方法下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为控制路堤、土坝或填土地基等的密实度及质量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二、基本原理击实仪法是用锤击,使土密度增大,目的是在室内利用击实仪,测定土样在一定击实功能作用下达到最大密度时的含水率(最优含水率)和此时的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借以了解土的压实特性。
目前国内常用的击实方法有两种:(1)轻型击实:适用于粒径小于5mm 的细粒土,锤底直径为51mm ,击锤质量为2.5kg ,落距为305mm ,单位体积击实功为591.6kJ/m 3;分3层夯实,每层25击。
(2)重型击实:适用于粒径不大于40mm 的土。
击实筒内径为152mm ,筒高116mm ,击锤质量为4.5kg ,落距为457mm ,单位体积击实功为2682.7kJ/3m (其他与轻型击实相同);分5层击实,每层56击。
三、仪器设备(1)击实仪(图6-1):主要由击实筒和击锤组成。
(2)天平:称量为200g ,感量为0.01g ;称量为2kg ,感量为1g ;(3)台秤:称量为l0kg ,感量为5g ;(4)推土器;(5)筛:孔径为5mm ;(6)其它:喷水设备、碾土设备、修土刀、小量筒、盛土盘、测含水率设备及保温设备等。
四、操作步骤1、取一定量的代表性风干土样,对于轻型击实试验为20kg ,对于重型击实试验为50kg 。
2、将风干土样碾碎后过5mm 的筛(轻型击实试验)或过20mm 的筛(重型击实试验),将筛下的土样搅匀,并测定土样的风干含水率。
3、根据土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水率,加水湿润制备不少于5个含水率的试样,含水率一次相差为2%,且其中有两个含水率大于塑限,两个含水率小于塑限,一个含水率接近塑限。
击实试验SL237-011-1999

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的目的是用标准的击实方法 测定土的密度与含水
率的关系 从而确定土的最大密度与最优含水率
本规程分为轻型击实试验和重型击实试验 种方法 轻
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 的粘性土 其单位体积击实功能
为
重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
的土 其单位
体积击实功能为
引用标准
土工仪器的基本参数及通用技术条件 第一 篇 室内土工仪器
土样上均匀喷洒所需加水量 拌匀并装入塑料袋内或密封于盛土
器内静置备用 静置时间分别为 高液限粘土 不得少于
低液限粘土 可酌情缩短 但不应少于
湿法制备 取天然含水率的代表性土样 轻型为
重
型为 碾散 按重型和轻型击实要求过筛 将筛下土样拌匀
分别风干或加水到所要求的不同含水率 制备试样时必须使土样
中含水率分布均匀
含水率 平 均 含水率
最大干密度 大于 颗粒含量
最优含水率 校正后最大干密度
饱和率 校正后最优含水率
粒径大于 颗粒的吸着含水率
其余符号见本规程式
计算至
记录
本试验记录格式如表
工程编号 土样编号 仪器编号 土样类别
表
击实试验记录表
土粒比重
每层击数
风干含水率
试验日期
试验者 计算者 校核者
干密度
筒加土 筒质量 湿土
试 质量
质量
验
序
号
密度
干密度
含水率
盒加湿 盒加干 盒质量 盒
土质量 土质量 号
湿土 质量
干土 质量
重型约为
放在橡皮板上用木碾碾散 也可用碾土器碾散
并分别按下列方法备样
轻型击实试验过 筛 将筛下土样拌匀 并测定土样的
土工击实试验报告

土工击实试验报告一、引言土工击实试验是对土壤进行压实处理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可以通过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强度来改善土质和加固地基。
本报告旨在分析土工击实试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影响因素,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试验目的土工击实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土壤在经过击实处理后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能的改变。
通过试验,我们可以了解土壤的固结特性、抗剪强度以及压实过程中的应力变化情况,为工程设计和土壤处理提供依据。
三、试验方法本次试验以某地质工程中常见的黄土为对象,采用静压法进行击实试验。
具体步骤如下:1. 根据试验要求,选择相应的土壤样品,并将其分切成一定大小的试样。
2. 制备试验用的压实模具,确保模具内壁光滑,并在模具底部设置可调压脚。
3. 将试样放入压实模具中,并按照设定的层厚进行分层填充。
4. 在层层填充的过程中,用手动压实器对每一层进行压实,调整良好的控制应力。
5. 每压实一层,将其标记,并通过记录仪器测量和记录模具内部的压力和压实次数。
6. 连续压实直至达到指定的压实程度或观察到土壤变形等指标。
7. 拆卸压实模具,取出试样,并进行实验室测试或野外观测。
四、试验结果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压力-应变曲线我们观察到土壤经过击实处理后,压力-应变曲线明显变得更陡峭,并且达到极限压力后呈现出更为平稳的状态。
这表明土壤经过压实处理后,其抗剪强度得到了提高。
2. 压实密度试验中,我们测量了每一次压实后的样品密度。
结果显示,随着压实次数的增加,土壤密度不断增加,表示土壤经过击实处理后更加紧密。
3. 压实性能与土壤类型的关系我们还发现不同土壤类型对击实的响应有所不同。
一些松散的土壤往往需要更多的击实次数才能达到相应的密实度和强度,而一些黏性土则需要更少的击实次数。
这需要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制定相应的击实计划。
五、影响因素分析在试验过程中,我们进一步分析了土工击实的影响因素,包括土壤含水率、压实次数、施加的压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珠高速公路耒阳至宜章项目
试
验
试
样品编号
样品来源
击实方法每层击筒容积:####
cm
3
预加水量
筒 号
筒+湿料质量(g)
筒质量(g)
湿料质量(g)
湿密度(g/cm3)
干密度(g/cm3)
盒 号
A425A6J3J9A3A16A129A13
盒+湿料质量(g)
70.0969.7854.1959.9481.0962.6268.7161.3174.9373.25
盒+干料质量(g)
63.1362.9950.2555.2472.2556.5461.1355.0966.0064.57
盒质量(g)
23.9824.5523.7224.6825.3524.8123.8224.2723.8724.34
含水量 (%)########################################
平均含水量 (%)
1600含水量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19.020.217.71.9974346.5干密度6646.06646.010992.510829.512500121.6961.6691.7261.704委托单位21.415.144072.0249811059.511106.06646.06589.06646.01.6689001212
800试验单位试验规程试验日期1.9222.0542.0494183.54470.54460700
击实试验记录
11053.0
1.65
1.67
1.69
1.71
1.73
1.75
141516171819202122
干
密
度
(
g
/
c
m
3
)
含水量(%)
试验:
复核:
审核:
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