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认识厘米》一课时,在引发出学生“要有统一标准来测量物体长度”的需要后,介绍了直尺上的厘米,并让学生到直尺上找出1厘米,学生找到了0~1、4~5等。我继续让学生找出2厘米、5厘米、10厘米,学生都找到了,而且有不同的找法。我没有一味的以讲授的方式告诉学生,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要从刻度0开始测量,那样学生对于“为什么从刻度0开始测量”没有深刻的体验,具体测量时只是机械地按照老师总结的步骤进行操作。
上述案例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纸条的长度,师生、生生互动之中,学生自己找到了并建构出初步的正确的测量方法“只要把纸条的一端对准直尺上的一个刻度,再看另一端对着刻度几,数中间有几大格”。
出现了多样化的测量方法后,我再次引导学生进行第二次实践,学生深入体验从“刻度0”开始测量的优越性,对从其它刻度开始测量方法有一种笨拙之感,多种方法的比较中,建构出一般的合理的测量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的探索、交流、分析、反思,深刻体验到从“刻度0”开始测量的优势,并且能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法。本节课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的不足之处
1、我的教学设计还不够丰富,容量不够大,变式不够多,在发展开拓学生思维方面还要做出努力。
2、可以更紧密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如找出教室内、生活中的一厘米等等,从而更好地让数学为生活服务。
3、没能用课件,如果在让学生明白故事中的真正意义,用课件显示就更好。这样学生可以看得更清楚,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
4、分层教学还显得不够,虽然我在这节课让学生全体参与但根据学生的智力程度分层教学还不明显。

《认识米》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后,又要认识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米”。这节课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为他们对于一米到底有多长心里完全没有数。所以,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1米的概念。
(1)让学生用厘米去量黑板的长度,让学生说说有什麽感觉。接着老师出示一把米尺,问用这把尺量感觉怎么样?再告诉学生这就是1米,并让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张开两臂比划着1米大约的长度,亲自体验一米的长度。
(2)小组合作,用米尺量出1米长线。每个学生都拉一拉线的长度,感受一下一米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再张开两臂比一比。让学生然后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概是1米。
(3)在用米尺量的过程中体会米与厘米的关系,再通过比较1厘米和1米的长度,进一步的

使学生认识到,用米做单位是量比较长的物体。
(4)在地上画出3米、5米的长度,让学生亲自走一走,体会几米长的长度。
存在不足。
1、米尺、1米长的线应该多准备几份,这样学生就可以常常感受一米的长度,也加深了学生对米的认识。
2、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不自觉的或偷偷的玩,不能做到认真听讲。对于这种情况,我觉得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应加强理论学习,学习一些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让学具在课堂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认识线段教学反思(一)
线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对此我们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观察手中毛线的变化来认识线段。让学生通过拉一拉,体验线段“直”的特点和线段有两个端点,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形成线段表象。引导学生观察课本、黑板等物体的边,找一找、摸一摸,加深对线段的感受。鼓励学生寻找、利用身边的工具画线段,让学生经历画线段的过程,通过交流,探索画线段的方法。
上完这节课后,我觉得这节课存在很多不足:语言表述不够严密。在表述线段时把两手之间直直的这一段可以看成是线段,我说成把它叫做线段,显然这样的描述是不够严密……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评价变式不够多,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教材理解也比较粗,对于端点的把握不到位,以致于后面说的时候,说不清并说不完整线段的特点。在指导学生说上还要细致到位一些。如说说为什么不是线段,说说这个图形有几条线段完成,这些看似简单的题目,还是要想好如何引导学生说完整。在最后把五个点每两点连一下,要在处理好四个点连一连的基础上,指导好方法,这样学生才能顺理成章得连出10条线段来。继续修改教案,再上课。

长度单位练习
今天这节课内容很简单,如果照本宣科地用一节课讲完,既浪费时间,也没有多少效率。能否补充内容呢?如果光补充一些拓展题、思考题的话(以前经常的做法),也仅有一部分优秀生能参与进来,大部分学生仍是陪客,怎样上这样的练习课呢,数学课该给学生留下些什么呢?这是我现在思考的问题,并采取了一些措施:
一、数学课可以训练学生完整简洁而又富有逻辑的语言表述
现在的学生学习很浮躁,碰到这样的练习课就觉得很容易,没有挑战性,所以往往学得很被动。但真正让他们说说每一道题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呢?学生又说不清,或又辞不达意;又或者有同学能有条理地说清楚了,但大部分学生不能谦虚地倾听,而是觉得只要知道结果就行了。我觉得孩子如果从小不能养成完

整简洁的语言描述能力,就很难与别人交流(事实上课堂上让学生就某个问题与同桌交流,有人就不知道说什么)所以现在课堂上,特别是一些内容简单,时间宽余的课上,我经常增加一些练说的内容,帮助学生说,帮助他们有条理地说,有意识地促使他们多说。我想,简洁完整而又富有逻辑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通过几年数学学习应该留下的痕迹。
二、数学课可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
数学课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非常严密的,哪怕相差2毫米那么微小的差距也是不可以容许的,比如在画80毫米的线段时,有的学生马马虎虎画得很不标准,如果老师批改时不用尺去量一量,也很难判别对错。为了使学生养成严谨的习惯,我批改前就提醒学生老师也会用直尺量着去批,凡是不标准的都要重画。就通过这样的强化练习,学生画线段时就精确了很多。
三、数学课要培养学生三思而后言的习惯
现在有太多的学生有一种信口胡说的习惯,这需要老师的引导。比如让学生估计一条线段长几厘米,我一般不会让随便学生报出几厘米,而是要求他们想一想要用什么工具、方法可以帮助小朋友来估计。比如31页的第4题,引导学生通过用小手指尖到手腕距离大约是1分米来和这一条线段比较,得出长9厘米这样比较科学的估计。我想数学课就是要培养这种哪怕是估计也要“有据可依”的严密性。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本课时是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提供了教学的基本内容、基本思路。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因而教学时注重满十进一的发现和理解。
“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现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了,怎么办呢?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算理、通过摆小正方体,满了十个先把他们摆一起,找到计算这道题的关键。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进位加法,我组织学生讨论:是先从个位加起比较方便,还是先从十位加起比较方便?通过讨论交流,班内绝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先从个位加起,因为学生从比较中已经能明显感受到从个位加起的优越性是不会把个位进的1漏加。如果先加十位的话,就很容易把个位进的1漏加。
教学中我也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课前,我就预想学生会出现的错误,例如忘记满十进一的,又或者是忘记加十位上的进位一,还有个位没满十就进位的种种情况。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发现是否有这样的错误,然后在练习中,我把学生出现的错误一一展现出来,让学生自己来发现、改正。
不足之处:

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还要加强训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今天的课堂上,摆小棒这一过程显得有些快,学生展示出的是一个结果而忽略了算的过程,这时我若引导他清楚地摆两个加数时,或许孩子会摆得更好,也会很好地为下面讲解满十进一地算理做铺垫。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是一堂计算课,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层次清楚,符合计算课型的一般步骤。主要分为三个环节:1、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56–22=?让学生根据以前学的方法来思考,想想相同数位的数直接相减?把竖式写在记录本上。2、方法的交流与展示: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直观图的教学。 3、具体情景中适用方法运用:57–14 39–8让学生用笔算的方法计算?请写在记录本上并说说为什么?
作为新教师的我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发现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首先是学生主体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应该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因该牢牢的“抓”着学生,生怕学生出错。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其次是让学生说的练习的还不够。如今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的探索,改变过去应用题教学片面强调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做法,做了题目就要让学生讲出,你是什么算的,为什么是这么算的,通过长时间的锻炼之后,可以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着是新授前的引入。两年级的小朋友,还是处于地段学生。他们的自我掌控能力还不够,上课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长,通常只能维持在10至20分钟的时间,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让学生能够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段里学得最多的、最有用的知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堂课可以充分发挥情景图的作用,利用情景图上提供的素材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能够尽快的进入上课的最佳状态;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情景图所提供的数据中发现数学问题,为后面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计算作好准备。
最后算理和算法,这

点是针对计算课来讲的。在教学直观图的时候可以结合算理和算法同时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和记住竖式计算的算理和算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就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不仅纠正了“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鼓励了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让他们继续去探究、发现、创造不同的算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习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 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了学生兴趣的培养。
1.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卡片、多媒体的运用以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并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是课前没有充分地估计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合作学习效果仍然不十分明显,这是其一。第二是在课堂上出现的关于计算错误的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培养学生的数感,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连加、连减
反思小结六个环节。
1、复习导入:利用口算接龙的方法,帮助学生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的知识做铺垫。
2、故事情景,激发兴趣:首先,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以故事的形式给孩子们叙述了情景图的图意,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因此,为学生创设了帮王爷爷收西瓜的情境,并让情境贯穿于本课新知。并让孩子在思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结合情景图理解算理。
3、合作交流,掌握算理(学例1):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得数,充分尊重了学生,提倡算法多样化,给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维的机会。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连加连减竖式简便写法的简便之处,从而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
4、自主探究(学例2):在已掌握连加的算理得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2,让学生自己或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本组的计算方法,再在全班进行交流。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积极创造,寻求更加简便的计算方法。在展示交流中互相质疑,补充回答,完全是学生自己在自主学习。作为老师的我,只是学生在出现不知如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给予引导或补充,让学生自己完善自己的想法。这样,既不影响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举两得。
5、巩固练习,实践应用:设计了形式各样的练习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连加、连减的简便竖式的写法,更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6、反思小结:通过对整堂课的回忆、思考,归纳、小结,使学生对本课的主要内容、重难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但是在这次的教学过程中,我也存在了一些不足。例如:我在和学生一起观察连加竖式的时候,由于经验不足,在对于一些竖式上的小毛病,没有抓住这个教学机智,让孩子去发现那些小毛病,因此在连减计算过程中,仍有这样的小毛病存在。
通过这次的教学,明白了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在今后教学中,不仅要善于扑捉学生资源,更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连加连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今天,教学了加减混合一课.学生对今天教学的内容应该没什么大的问题,但是似乎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是很高.
这节课是在学习了连加,连减的基础上教学的,所以在设计的时候我想让他们通过对连加连减列竖式的基础上,让他们通过类比推理,来学习今天的新知识.
首先我安排了连加和连减的复习,然后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生活情境来引出加减混合的算式,但是在情景图出示后,没有让学生充分发现情景图中的信息,让他们说的不够,应该加强学生对图画意思的理解和表达.
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方法,让学生上来板书竖式的写法,教学算理.最后安排几个练习,但是在练习的安排上,有一个练习自己没有考虑仔细,出现了超纲题.
而且最后的应用当中,也没有让学生充分学生读题目,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表达题目意思的能力.

《加、减法估算》教学反思
估算是指在不需要

精确计算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种简便的、粗略的计算。《新课标》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对培养学生估算意识、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价值。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笔算基础上教学的。在以前学习的相关内容中,已经进行了估计和估算的渗透,在这一册教材中第一次正式出现估算,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要求,在本学段要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综合以上教学思想,结合本节课知识点,首先我让学生体会“估数”,做“下列各数最接近哪个整十数”的练习,使学生体会到“估数”的乐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估算”作铺垫;接下来,为了让学生更直接地学习估算,感受与精算的不同,我设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练习,意在让学生感受到整十数比较好计算。以上练习为解决后面的问题打下较好基础。其次,在教学新知时,我结合具体情境,由“帮妈妈估计买三样物品带100元钱够不够”引入,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好的掌握知识。
这节课,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我发现学生还是没有真正领会到估算的作用,所以接下来的练习也做得如梗在喉,学生总是不能自觉地运用估算解决问题,只是一味地按照老师的要求或题目去估算,仔细思考可能有如下原因:1、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直接口算得数更加直接、方便,学生已经习惯于精确计算,因此他们没有体会到估算的好处,不容易产生估算的需要。2、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接触到估算,所以在理解估算的意义上出现了问题,变成了为了估算而估算。因此,在后面的教学中我举出大量需要估算的例子,体现估算的优越性,尤其是数字越大,越能体现估算的好处。在解决应用题时,让学生圈出“大约”这两个字,目的是让学生区分估算和精算的区别。
总之,估算是以熟练、准确的口算为基础的,估算的教学并不是单一的计算技能的训练,它可以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尤为重要,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我们教学的始终。

《我长高了》教学反思

《我又长高了》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我在课前备课时曾为怎样引出课题而大伤脑筋。后来,我决定带所有的学生实际测量一次身高,一是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自己长高了;二是让他们体会到测量在生活中的用途。由于

前一节课,已经学过了长度单位“厘米”我特意告诉每个孩子以“厘米”为单位的测量结果。测量过的学生已经在卫生室的门口比起了高矮,甚至有的孩子兴奋地告诉大家“我又长高了!”
课上一开始,我问孩子们:“第一节课我们去测量了身高,同学们测量后都非常高兴,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我发现自己长高了。”我随即板书课题,接着问:“你们究竟有多高呀?”“谁想知道老师有多高?先猜一猜吧!”然后,给每个小组一根和教师身高等长的绳子“请小组合作,用昨天学过的‘厘米’为单位,在2分钟之内测量出教师有多高?”孩子们一下子来了兴致,都想知道老师到底有多高,小组合作测量起来。学生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是在预料之中的,我这样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体验到:在短时间内用“厘米”为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时,既慢又容易出错。汇报的结果是:有3组没有测量出来,只有1组测出了接近正确答案的结果。我趁机告诉大家:“你们测量得慢是因为‘厘米’是一个小朋友,今天如果认识一个大朋友,你们就会很快很准确地测出结果,他就是‘米’。”很自然的引出了本课的重点内容。
上面的谈话导入设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效果很好,学生沉浸在自己长高的喜悦中,愿意了解和学习与之相关的知识,成长的快乐创设了一个愉悦的心理空间。情境设计不见得非得是童话等虚拟的东西。这样的谈话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整节课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互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巩固新知,形成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反思这节课,我发现在个别环节的处理上如果能更细致些,会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如:
1、在认识了1米有多长后,学生对1米和1厘米能建立不同的表象,正确的区别,并能正确估计课桌的长度。在此之后,应指导学生用米尺去测量,并让学生在小组内正确测量教师的身高。
2、在数学活动是应在注重活动形式注重全体参与的同时考虑到学生的组织和活动的效果。如果活动这样设计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把学生分成两组,以组作裁判,出示结果或判断对错,另一组参加活动;然后交换。题目也进行了调整,增加6—8题,活动的效率会有较大的提高。
3、在板书“米”后,一个学生大声说:“米,大米的米。”在出示小房子的图让学生判断单位时一个学生又说:“我家的房子上没有烟囱。”这些充分表明:学生愿意说,有强烈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愿望,但他们不知如何交

流,如何
绕一个主题或一个交流的中关键话题去发现问题,表达想法。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深入研究,悉心指导的地方。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我执教了《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自我感觉这节课基本达成了教学设想期望的目标,但也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能够做到环节紧凑,思路清晰。从而形成一个较好的教学框架:首先是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其次是放手让学生探求新知,拓展延伸,最后是归纳总结。
课堂教学中,我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注重丰富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对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指导,注重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实现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生动活波、主动有效的进行学习。让全体学生自始自终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并不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
二、注重语言表达。
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等心理特点,引导他们敢想敢说。凡是通过思考能说的我从来不包办代替,留给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
但不足之处也有几点:
1、在时间上分配的不够好,以至于讨论时间稍长,影响了后来学生在谈听故事之后的感想以及如何向大家介绍“我是角”,这部分内容,学生还没有充分施展,就草草结束了。原订讨论角的大小时为第一个高潮,讲完故事之后再出现第二次学生情绪的高潮,但效果不是很好。
2、对学生备的不够。
比如:在做角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老师意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两边叉开越大角越大,可是有的学生就只是说,我发现我做的角象鸭子的嘴,象海鸥在飞┈就就是不说大小。后来我引导说:从大小上看,学生们这才能够说出来。

直角的初步认识
在教学中,学生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对直角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去找找直角的特点,学生能说出直角的特点。并发现我们可以通过三角板画出直角。在学生动手画直角的时候,学生画得很好,很标准,也很顺利。

但在学生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时候,他们能对准确被判断的角的顶点,却不知道该怎样把三角板的直角边,对准被测量角的一条边,经常是在空中旋转着三角板,而不知道该怎样去摆放。在这个情况发生后,我逐一的给予了指导,虽然在这个环节上我浪费了很多的时间,但能让每个学生都学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的方法,我认为还是值得的。但课后,我要针对此课这个环节进行反思,我该如何改进这个环节,而更节省时间呢?

我想,首先,

我要做好示范。应该在示范后,让每个学生与我一起操作一遍,同时也要他们说一说该怎样去旋转和判断三角板边与角边对齐的方法,让学生们自己去找方法,他们找到自己的方法互相交流。很多的时候,我们成人的方法,在于孩子们看来他们接受起来比较困难,而他们自己发现的小窍门,却可以很快的被他们接受。这也是我们该放手的原因。

◎作业批改:

结合课中出现的问题,我练习了多个判断是不是直角的练习,通过练习,大多数学生掌握的很好,全部学生可以正确的画出直角,并保证正确使用三角板画角和直角。

乘法的初步认识
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一开始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也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经历乘法的产生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意义,同时通过简单实际问题的解决,感受乘法的应用价值。
本节课以游乐园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知道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引发认识冲突,这样的算式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我都试图为学生创设尽情展示、享受学习的空间与氛围,引领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把感性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加工成表象,以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学生根据例题场景图列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算式后,我让学生分一分小棒,自主列出加法算式,并说一说是几个几,这样通过摆一摆,写一写,说一说,不仅很好的巩固了例题,更为后面探索乘法的含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在学习中,通过眼睛看,用嘴巴说,用手写,等多种感官并用,可以充分集中注意力,加深对“几个几”含义的体验和感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