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与做人并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7年第6期

J ourna l of S hanghai Normal Univer sity (E lementa ry Education Edition )

2007No.6

中图分类号:G649.29 文献标识码:A

治学与做人并重

———清华国学院研究生培养析要

刘汉韬1

,冯文全

2

(1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省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四川 南充 637002;

2 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摘 要:清华国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株奇葩,当时研究院大师云集,教法新颖,师生亲爱,学风厚重。虽然存在时间短暂,却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著名的国学人才。无论是在培养学生治学,还是做人方面,可谓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未来之轨则。

关键词:研究院;道德;治学;做人

收稿日期:2007-05-29

作者简介:刘汉韬(1981—),男,四川广元人,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研究发展中心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基本原

理研究。

冯文全(1960—),男,四川渠县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原理研究。

自鸦片战争以来,随着西方列强武力入侵,西方文化也大量输入,新学与旧学、西学与中学冲突激烈。五四运动以来,许多中国知识分子更加注重从文化角度来审视中国的盛衰。有的主张抛弃传统,全盘西化;有的持“中国文化本位论”而反对全盘西化;有的主张用西方实证方法来“整理国故”。清华大学国学院的创办,旨在在这种中西文化碰撞中和全国上下掀起文化热的背景下,通过对中国故有文化精神的研究,来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正确对待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而振兴中华。

一、研究院成立的宗旨

吴宓在《清华开办研究院之旨趣经过》中阐述研究院的宗旨及办法约为三层:(一)值兹新旧递嬗之际,国人对于西方文化,宜有精深之研究,然可以采择适当,融化无碍;(二)中国固有文化之方面(政治、经济、哲理学)皆有通彻之了解,然

后于今日国计民生,种种需要问题,方可迎刃而解措置咸宜;(三)为达到这两种目的必须有高深学术机关,为大学毕业及学问已有根柢者进修之地,且不必远赴欧美,多耗资财,所学且与国情隔阂。1925年6月18日,吴宓担任清华国学院主任,8月1日国学院正式成立。其创建之意是打算同新制大学部一起,建立与大学本科相衔接的多科研究院,但因经费所限,同时根据国内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考虑到当时国学研究尤为重要,因而决定先设国学门一科通称之为清华国学院。聘请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为四大“导师”,以示学术地位高于普通大学教授。国学院的成功与显著,不仅在于他们的言传身教,更在于大学有大师之谓也。

二、研究生培养目标及原则

清华国学院的《章程》明文规定:国学院略仿旧日书院及英国大学制度研究之法,注重各人自

5

4

修,教授专任指导,其分组不以学科,而以教授个人为主,期使学员与教授关系异常密切,而学员在此期间,于国学根底及治学方法,均能确有收获。

根据研究院《章程》,国学院设国学一科,其内容约为中国语言、历史、文学、哲学等,其目的专在养成两项人才:(一)以著述为毕生事业者。

(二)各种学校之国学教师。其培养目标是与其宗旨一致的,即“以研究高深学术、造成专门人才”。“学问者,无穷之事业也。其在人类,则与人类相始终;在国民,则与一国相始终;在个人,则与其一身相始终”。[1]在培养过程中,注重教育学生用科学方法研究本国固有文化,既向学生传授知识,又教学生如何做人,治学与做人并重。

三、教学特点

研究生教学的组织形式,粱启超多次指出清华国学院的形式,很有点道尔顿制的教育。个人研究自己的嗜好,而请教授指导。道尔顿制是一种自由的教育制度,其特点是教师不再系统讲解教材,而只为学生拟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情况和接受检查。其显著特点是重视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

“学校中呆板的教育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想照原来书院的办法。高一点说k k参照以前大师教学的办法,更加以崭新的教育精神”。[2]书院制度的特点在于它既是一个教育机关,又是一个学术研究机关;允许不同学派相互进行讲学,建立了“讲会”制度;实行门户开放的办法,听讲者不受地域和学派的限制;教学多采取问难论辩式,注意启发提高学生的思维,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师生感情相当深厚。国学院的学习生活都体现了这些特点。可以看出研究院兼采书院和现代教学特点,中西结合。

教学过程中他们重视直观教学,通过组织参观等活动以增强学生对研究国学的兴趣和主动性。王国维说:“教育者,非徒以书籍教之之谓,即非徒以抽象的知识之谓。苟时时与以直观之机会,使之于美术人生上得完全之知识,此亦属于教育之范围者也。自然科学之教授,观察与实验,往往与科学之理论相并而行”。[3](P40)学生在研究院主任吴宓和教授赵元任带领下,参观兄弟院校。在燕京大学参观其附设的艺文学校时,特别注意了该校图书馆内西方汉学、东方学书籍及教西人以华文华语之方法。艺文学校的教学实行的是道尔顿制的教育。在参观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时,在其古物展览室观看了所藏之殷墟甲骨及古器古镜,清内阁各种档案。一系列的参观活动对平时的课堂教学起着有益的辅助作用,使教学和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接触社会中受到生动实际的教学。

四、研究生治学态度和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从而促使他们对一些重要的、带根本性的问题进行批判或作出判断。研究生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高深的知识,更要提高学生对于追求人类学术真理的兴趣,以使他们对人类的文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应具备的治学态度

1.实事求是。他们在教学和科研中坚持实事求是。王国维说:“吾当以事实解决事实。”他反对个人凭空推断。他做学问有一个特点,他要解决一个问题,先要把这个问题的所有材料搞齐全才得第一步结论,他不仅综合一次,在经过若干总结方才定论。到20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哲学教授张申府对科学方法作了进一步的解释:“换言之也,就是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更简单的说便是切实二字。稍详细点说对于一切都要看证据,证据强点便信得强点,证据弱点便信的弱点,不拘对于什么没有证据,绝不单数有了证据,不精确确凿也不满足”。[4]

2.独立自由。师生在教学中,学生尊敬教师,学生可以随时到导师家中去请业问难,虚心接受教师的教诲,导师对学生的质疑问难极为重视,缜密解答,耐心指导,启发学生去博览多思。但在学术上不同的见解,却知无不言地进行讨论。独立自由之意志是他们师生共同的理念。清华大学留美部1925级学生王政在听到梁启超的授课后写了一封《为蓄妾问题质疑梁任公先生的信》送交梁启超。信中写到:“先生宏论精言,无任仰佩!惟于社会组织篇中婚姻章讨论蓄妾问题一段,窃有疑义。”梁启超看过之后,将信交《清华周刊》第358期予以公开发表,并在文后《跋语》说

64

第6期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