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任进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各位好,今天给大家介绍的题目是“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里指出,要增强全面法治观念,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并且把它作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之一。

所以,今天我就结合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的精神向各位汇报学习研究、体会。讲这几个问题。首先介绍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第二,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第三,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第四,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讲四个问题。

课程前言:法治社会建设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里将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将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作为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的任务,说明了全民的法治意识和全社会的法治理念、管理水平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什么是法治意识?法治意识是指人们对于法律发自内心的崇尚、认可、遵守和服从。而法律要得到实施,需要对法律有崇敬之心、敬畏之心、信仰之心。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他说: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的拥护,宪法的权威出自人民真诚的信仰。他还说:法律要发挥作用,首先全社会就要信仰法律。

那法国的思想家卢梭还曾经说过这样子的话,他说: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也是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所以一个社会如果大家都不相信法律,或大多数人都认为法律解决不了问题,那我们就不可能建设成为法治的社会,也不可能建设一个法治的国家。

所以,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信仰、法治意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树立法治的意识才能为科学的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来奠定思想基础。

我们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建设法治国家,那这个法治国家要求国家是法治的国家,那社会是法治的社会,政府是法治的政府,所以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何为法治社会?法治社会有什么基本特征?有一个重要特征是,法律已经成为社会的基本准则了,整个社会按照法律规范来运行,所以,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我们不能想象,我们全社会如果没有树立比较强的法治意识,

我们全社会还没有真正形成一个法治的社会,我们不能说我们已经建成了一个法治的国家。所以,建设法治国家,必须建设法治社会。

另外,我们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地深入,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现在价值取向多元化,利益主体多元化了。所以,我们出现了一些社会矛盾和纠纷,甚至有些地方还出现了一些群体性事件,这些都损害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那我们要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就必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化解矛盾以维护稳定。所以我们建设法治国家也要求我们要加强法治社会的建设,这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四中全会决定,把加强法治社会的建设作为推进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四中全会指出,人民的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的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四中全会决定还指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要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的法治的忠实的崇尚者、自觉的遵守者和坚定的捍卫者。

那四中全会的决定还提出了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以及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的机制,这四项主要任务。那现在我就根据四中全会决定的要求,分别就这四个问题向大家作一个介绍。

一、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首先,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来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思想是行为的先导,那只有树立了法治思维,那在全社会树立了法治的意识,那我们才能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才能形成人人守法,个个尊法,全民维护法律的一种社会基础。伴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不断地增强,但在当今社会,信钱不信法,信权不信法,信访不信法的问题仍然存在,官本位、权力本位、人治思维仍然很有市场,根本原因就在于全社会的法治意识还没有真正树立,而法治意识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相对的独立性,所以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大致是这样的意思,他说:现在老百姓办事情很难,因为我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做什么事情都喜欢拉个关系,搞得熟人门道。过去叫有理走遍天下,现在是有理到处找人,那这种风气一定要把它扭转过来。

所以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有法律规定我们就按规

定办。那我们通过法律规定就一定能够办成法律允许我们办的事,就不需要再在法律之外托人找关系、搞门道,那这种风气如果不纠正,那整个社会就不可能形成一个法治的社会。

所以,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来,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要开展全民普法,把法律交给亿万人民群众。那1985年以来,我们现在已经进行了6个5年的普法教育,我们通过普法教育,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所以四中全会在总结我们6个五年普法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来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学习宣传以合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深入学习以宪法为核心的这些法律法规,使全体人民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宪法和法律的知识。

第二,注重法律理念、法治思维、法治信仰的培育,要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来培育法治的精神,弘扬法治的文化,使人们充分地相信法律,忠实法律,自觉运用法律,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习惯和社会氛围。

第三,要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要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或党组中心组学习的内容,将它纳入到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必修课,推广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和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制度。

第四,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要开设法治知识课程。

再是,要把法治的教育纳入到精神文明的创建内容,把尊法、学法、用法纳入到精神文明建设的考核指标。

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的第二项任务是要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普法宣传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健全机制,来提高普法工作的实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司法行政部门和人民团体要在普法中发挥职能作用,要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

国家机关有的是执行法律,有的是适用法律,那要建立国家机关谁执行法律,谁适用法律,那谁来负责普法的普法责任机制,而且还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和律师等人员的司法工作队伍以案释法的制度。

另外,提出要加强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的队伍建设,要开展群众性的法治文化活动,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工作中的运用。另外,要提高普法的工作实效。

二、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四中全会决定里面提出来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的第三个方面的任务是要加强社会诚信建设。整个社会要讲诚信,这是我们宪法规定的要求,宪法第30条规定,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要履行法定义务,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要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

对行政机关和其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来说要树立有权利就有责任的观念,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失职要问责。

而且要健全全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制度,建立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的追求和自觉的行动。

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在推动树立全社会的法治意识方面提出的第四项任务是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建设法治社会,所以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很重要一个方面是法律的文化,如中国的“法”字,三点水,然后一个“去”,古代这个“灋”是这样写的,三点水,上面一个独角兽,左边是三点水,右边上面一个独角兽,下面一个“去”,所以“灋者,刑也”,总书记说中国古代的法律是礼法合治,德主刑辅。商品经济不发达,所以法主要是刑法,所以《说文解字》里指出:“灋者,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所以三点水代表社会的公平,廌是触不直者去之,就代表社会的公正,所以传统的法的文化里就指出,法是代表着公平和正义,就说明公平和正义是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所以,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法律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那恩格斯指出,道德是具有特殊规定的内心的法。黑格尔在法哲学里也说:道德教育净化的真谛在于使政府官员并不只是依靠外力的约束和制约,而是从思想上堵塞不法行为的产生,形成一种自我约束的道德规范和主观意志的法。所以我们在推动形成全社会法治意识的同时,要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很好地结合起来。

另外,英国菲尔丁的小说家、文学家有一个名言,他说:在一个法纪最为松驰的国家,有良心的人会给自己制定一个立法者所忘记制定的法律。那法律和道德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法律主要是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它具有强制性、规范性和相对的稳定性。那道德具有内在性、基础性和引导性,它是通过人们的内心的价值的判断和社会的评价形成了一种自律,所以法律是他律,道德是自律。法律在国家治理中起一个根本性的作用,道德起一个基础性的作用。

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法律是成文的道德,而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把法律和道德结合起来,

把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发挥法的规范,引领、制约作用,同时还要发挥道德的潜移默化的自我约束的作用。一方面,要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另一方面,要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地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

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里的第二个方面的内容是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推进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力的集中表现。那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所以法治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依托和重要的保证,所以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推进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

另外,国家治理里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社会治理,而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一个基础,要善于用法律来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这是我们依法治理的重要内容。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推进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那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正是因为考虑到以上的因素,所以四中全会提出了我们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社会治理的主要任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深化基层组织、部门和行业的依法治理。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法治创建活动,要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因为法治国家要通过我们的法治社会和其他方面的这些基础性的制度建设来落实,那只有全社会的人都形成了自觉、尊法、守法的意识,那我们才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定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社会的基础。所以,要推进依法治国,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社会的各个方面的主体要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只有全社会都尊法、守法了,那法治国家才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基础。

所以要深化基层组织依法治理,这个基层组织有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要推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所以,深化基层组织的依法治理,这个基层组织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

除了基层组织之外还有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的依法治理,要深化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的依法治理。因为很多的一些政府部门承担着社会管理的职能,政府有这么几个职能,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环境保护,那地方政府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社会管理,所以地方政府很多部门就牵涉到他们有社会管理职能的这么一些职能,那这些部门是否依法

行政、依法办事,那对于全社会的依法管理有非常重要的责任。另外很多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那这些行业是否依法办事,是否能够实现自我管理,也是提升整个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和方面。所以要深化基层组织和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的依法治理。

第二,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法治创建活动。我国多年来进行了各个方面的法治创建活动,在农村、乡镇、社区、企业、学校、事业单位都开展了这些形式多样的法治创建活动,这些社会的基本单位的治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全社会的法治化水平的提高,所以加强这些社会基本单元的依法治理对于建设法治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推动法治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特别是要进农村、进机关。

第三,发挥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除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作用之外,还要发挥那些不是法律法规,但是是一种社会规范的作用,社会规范是指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的规章、团体的章程,它们虽然不是法律法规,但是它们带社会治理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表现为可以规范、指引和约束这些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我们要发挥他们的作用来形成多样化、多层次的社会治理的规范体系,社会治理的规范体系不仅有法律、法规,还有社会规范。它们同样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第四项任务是要发挥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人民团体,工青妇、法学会、计划生育协会、残联等其他方面,在中央这个层面有21、22家,这些人民团体不是一般的社会团体,它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在党的教育下,教育和组织团体成员和联系的群众的这样的一致,所以这些人民团体可以组织教育团体成员和联系的群众来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对于建设法治社会有很重要的意义。那这些社会组织,如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等,他们要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帮教特殊人群,预防违反犯罪的机制和制度化的渠道,要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类社会组织,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的功能,要发挥社会组织对其成员的行为的引导、规则的约束、权益的维护的作用,要加强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引导和监督他们依法开展活动。

那建立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的第五项任务是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是我国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一个根本途径。所以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专门工作和群众路线相结合,要依靠群众的这样子的工作方针。要努力建设“平安中国”,确保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要完善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三、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在建设法治社会方面提出的第三项任务是要建设完善的法律服务体系。我国法律服务业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律师20万人,公证员1.2万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约有7.1万人,法律援助机构有1.4万人,法律服务队伍正成为我们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而且我们制定了一批法律服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如律师法、公证法等。

但随着法治建设的加强,法律服务的需求不断地增强,日益成为法治服务队伍,要提高的这一种需求,而且他们的要求更高。但我们的法律服务存在着服务总量不足,布局不够均衡以及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所以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来要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怎么样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首先要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建设,特别是要加强民生领域的法律服务,要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的范围,要健全司法救助体系,要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权利受到侵犯的时候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1994年我们就开始建立了法律援助制度,公民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依法可以请求国家赔偿或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最低生活保险待遇,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请求支付劳动报酬,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申请法律援助。

在刑事诉讼中,公民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或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可按照国家规定申请法律援助,对于被告人是盲聋哑、未成年人没有委托辩护人或被告人可能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那根据有关规定,各级政府都建立了法律援助机构,设置了法律援助的专职工作人员。另外,我国还建立了国家的其他方面的一些制度,如国家司法救助制度。我们还改善和加强了民生方面的法律服务制度。

国家救助制度,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里,专门就健全国家司法救助制度作出了制度安排,要求各级政法机关要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统筹解决信访群众的法律问题和实际困难。

对于因为执法问题给当事人造成伤害或损失的依法给予纠错和补偿。对因遭受犯罪侵害或民事侵权无法经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造成当事人生活困难,符合救助规定的及时给予司法救助,对于给予司法救助后仍然存在实际困难的要通过民政救济、社会救助等方式帮助解

决实际困难。所以我国有法律援助制度,我国还有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现在四中全会提出来,我们要完善法律援助制度,要扩大援助的范围,要健全司法救助体系,来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的时候,或权力受到侵犯的时候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的第二个方面的任务是要发展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业。律师和公证员是推进依法治国的一项重要的力量,所以要发展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业,要统筹城乡区域法律服务资源,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要健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

律师法规定,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人员申请律师职业必须拥护宪法,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满一年,品行良好,才能取得律师职业证书。律师可以接受聘请担任法律顾问,可以接受委托担任诉讼代理人,可以为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担任刑事案件犯罪的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人提供非诉讼法律服务,解答有关法律的咨询,代写法律文书。律师职业受法律的保护。所以律师法规定了律师的权利和义务,但四中全会提出了对律师的一些新要求,律师必须是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要有比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要引导律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公证法也有规定,担任公证员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取得职业资格,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公证机构可以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给予证明,公证文书具有法定效力。所以公证员和律师是我们推进依法治国的一个重要的力量。

四、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我们建设法治社会的另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是要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的机制。如何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矛盾纠纷,是我们建设法治社会的一项特别重要的内容,因为我们要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维护和平的长治久安,就必须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就必须依法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正是因为引发维权和依法化解矛盾纠纷在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法治社会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所以四中全会提出来要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要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要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方面要维护群众的权益,一方面我们要引导和支持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来处理这些涉法涉诉的法律问题。一方面要按总书记的要求,要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我们还要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所以要把维权和维稳结合起来。四中全会提出了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矛盾纠纷的机制的主要任务有这几个方面:

第一,要求构建对维护群众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体系,这个制度体系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的制度。第一,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的预警机制,我们要实行标本兼治,同时要重在治本,从源头上来防止会引发社会矛盾的这些问题。第二要建立利益表达和协商沟通机制,通过征求意见,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来反映这些意见,通过网络平台、基层民主、信访等方式来构建群众的利益表达和协商沟通机制。

另外还要建立救济和救助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的法律渠道,把信访纳入到法治化的轨道。社会矛盾纠纷的解决方式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可以通过申诉的渠道、调解的渠道、和解的渠道、仲裁诉讼的方式来进行解决,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群众没有采取法定的救济渠道,而是采取了信访的渠道,甚至有些群众信访不信法,把一些应该通过诉讼或其他的救济方式解决的一些问题,通过信访将它提出来。

所以我们将来要严格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各级政府信访部门对于涉法涉诉的事项不再给予受理,要引导信访人依照法律的规定和程序向政法机关提出或及时转同级政法机关依法处理。另外要完善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诉求表达方式,使合理合法的诉求通过法律程序就能够得到解决。

我们还要完善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信访事项办理的制度来落实便民利民的措施,为群众提供高效、热情的服务和便捷的服务。

还要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如果信访群众提出信访事项,那处理信访的事项的这些机关如果作出了信访处理意见以后如果不服的话,可以提出复查,复查结论作出以后,如果还不服,还可以继续复核,经过复查、复核,这么一个案件就已经终结了,不允许再违法地闹访,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这些都是不符合信访条例的,甚至如果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和集会游行示威法,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四中全会对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矛盾纠纷的机制的第二项任务是要健全社会矛盾纠纷的预防和化解机制。社会矛盾和纠纷通过调解、仲裁、行政裁决、复议、诉讼等方式来解决,所以我们要把这些调节、仲裁、复议、诉讼、裁决等解决矛盾纠纷的方式有机地衔接起来,将它相互地协调起来,来形成多元化的社会纠纷、矛盾的解决机制。那我们要加强行业性、专业性的人民调解组织的建设,要完善人民调解,何为人民调解?人民调解是人民调解委员会作为调解组织,他通过说服、疏导的方式方法来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事纠纷。我们有人民调解委员会、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有调解委员会。另外符合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也可以组成自己的调解委员会,我们要发挥人民调解发挥它的作用,完善人民调解。

另外还要完善行政调解。何为行政调解?行政调解是行政机关和其他行政主体在日常管

理和行政执法的过程中对那些与本机关的行政机关行政职权有关的各类争议和纠纷,以当事人自愿为原则,通过对争议当事人的说服和疏导促使当事人平等协商,互谅互让达成调解协议来解决争议和纠纷。

另外我们还要完善司法调解,何为司法调解?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包括有些刑事案件,根据自愿合法的原则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通过调解促使当事人来达成协议。那我们要把这种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结合起来形成“三条联动”工作体系。

另外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的公信力,有一般的仲裁,还有劳动争议仲裁。一般的仲裁是仲裁委员会根据自愿的原则对相对人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进行仲裁,但如果是婚姻、收养、监护、抚养和继承纠纷,和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就不属于仲裁的范围。

中国实行一裁终局制度,除了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不予执行以外,当事人不能就同一纠纷再次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

另外还有劳动争议仲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了争议,当事人不愿意协商或协商不成,达到和解协议以后不履行可以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不愿意调解,调解不成或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那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那在仲裁制度都应该将它完善起来,要提高仲裁的公信力。

另外还要健全行政裁决制度。行政裁决是指那些行政机关作为一个裁判者,对那些发生在当事人或相对人之间的这些民事纠纷,而这些民事纠纷又与行政机关行使职权有关,他就不是到法院,而是由行政机关作为仲裁者(裁决者)和行政管理有关的民事纠纷进行裁决,这是行政裁决。行政裁决也叫行政处理,如权属纠纷争议的裁决,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裁决,都属于行政裁决。所以我们要强化行政机关的裁决的功能,使行政机关更好地解决和行政管理有关的民事纠纷。

健全多元化的矛盾纠纷的化解机制和预防机制的第三项任务是要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我们要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责任制,要完善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影响社会安定的问题,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另外,要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涉黑犯罪,邪教和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决不允许其形成气候,要依法强化危害食品安全,影响安全生产,损害生态环境,破坏网络安全等重点问题的治理。

前面我结合学习十八大的报告,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向各位介绍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努力建成法治社会的有关问题,那我们讲到要推动形成全社会的法治意识,我们就必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就必须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就必须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另

外还提到,为了推进法治社会的建设,我们必须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的意识,必须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的工作,必须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还必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机制。我通过我的讲授,使大家对为什么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动法治社会建设的意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使大家对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如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应从哪些方面着力,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们一起来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四中全会提出的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这些具体的工作要求和任务的安排。我们共同努力来为我们到2020年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做出我们自己的努力。那今天的讲座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建设法治社会学习体会

建设法治社会学习体会 随着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的进一步确立,我国的法律制度不断得以完善,并在保障社会稳定,维护经济秩序,推进社会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的基本方略;1999年在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又以修正案的形式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之中。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是管理国家的根本途径。 一、通过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样一种人们向往的社会里,只有坚持依法治国,才能保障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谐发展。 社会稳定、秩序井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没有稳定和秩序,人们就不可能安居乐业、和睦共处。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其中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比较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既是社会不稳定因素,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调整解决。在众多的社会调整措施中,法律调整最为重要。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具有“硬性”的社会功能和规范功能。要维护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秩序,实现社会和谐,就必须依靠法治作保障。

二、在依法治国中把握正确的原则。 一是法律优先原则。指行政机关和执法机关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受法律的约束,不得与法律相违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都不得与法律相抵触或冲突,法律具有最高的权威。任何社会都必须树立有效的权威,没有权威就没有秩序。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迫切需要。在一个实行法治的社会中,法律是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起着最基本的、同时也是最有力的规范和约束作用。整个社会,尤其是行政机关都必须树立法律意识,自觉尊重和服从法律,自觉将法律作为指导和规范自身社会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二是程序公开原则。这包括行政行为、行政过程和行政结果公开,以及行政行为中涉及到的文件、资料、信息情报公开。没有程序公开,人民就没有知情权,行政权力就难以受到人民广泛的监督,公民权利就难以得到充分有效的保护。三是权力监督原则。行政权和执法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国家行政机关管理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最重要的国家权力。由于行政权、执法权具有管理领域广、主动性强、自由裁量度大、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等特点,它既是与公民、法人切身利益最密切相关的一种国家权力,又是容易滥用的一项权力,因此必须依法监督行政权和执法权。四是法律救济原则。指公民、法人权利受到损害时必须要有公正的救济机制。政府必须保证公民、法人和

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

大学生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权威 法律是维护一个国家社会秩序、政治秩序、经济秩序的重要保障,是公理正义的殿堂。自资本主义时代以来,“法治”就代替了“人治”,成为社会发展的方向,并在不断呈现出更专业化,系统化,细致化,生活化的趋势。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法制建设还不完善,中国的法律道路任重道远。我们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主要力量。加强法律修养,增加法制观念,维护法律权威是每个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那么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当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呢? 首先当然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大学生要认识自我以及自身对于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性,这就对大学生们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要学习法律知识。没有一定法律知识作为基础,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权威都会成为空谈。只有在学习法律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我们的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从而使我们的行为能够在不知不觉中遵循法律的约束和束缚,在法律思维方式的指导下做出合法的选择。 第二,是要宣传法律。通过对法律的宣传,不仅增强了别人对法律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使法律在自己心中的烙印更加深刻和神圣。同时还能够不断丰富我们的法律实践能力,从而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和维护

社会主义. 法律权威的良好风尚。 第三,努力树立法律信仰是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权威的重要方法。只有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真正的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我们才会自觉地维护法律的权威。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应当把握法律的精神脉搏,充分了解法律对于生活的巨大作用,才能树立起对于社会主义法律的信仰。 第四,大学生要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法制建设最终还是要服务到社会实践之中,在我们身边,其实不乏大学生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事例。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自己,不断发展自己,才能使我们内心的法制观念和维护法律权威的决心更加深入。 其次是教学和校园的环境问题。虽然大学生自身原因是主要的,但教学环境和校园环境却也是一个不容轻视的因素,要解决好这一问题也得从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由于高校关于《法律基础》教学的缺失和质量的底下,所以注重法律基础的教学十分必要,甚至可以纳入学生的考核之中。同时还应该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情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培养法制观念的校园氛围,使学生们能够感觉到处处有法,处处学法。校园里可以开展广泛的法律活动,比如将法学院的“模拟法庭”活动在全校推广,组织大学生前往法院旁听案件的审判工作,开展一些有关法律知识的智力竞赛,辩论等。此外,

提高全民法治意识的途径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论提高全民法治意识的途径 专业:行政管理学 作者:柏青何 准考证号:0150151000** 指导教师:胥仕元 是否拟申请学位:否 联系电话:132******** 完成日期:2017年2月21日

提高全民法治意识的途径 摘要 十八大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既是我国治国理政的方法和手段,同时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保障。全面依法治国,不仅体现在国家立法、执法、司法等权力机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体现在公民信法、守法、用法等法治观念的逐渐形成和培养。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因此,培养全民法治观念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之一。全文通过对我国全民法治意识现状的研究和分析,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目前我国全民法治意识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而就提高全民法治意识的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依法治国进行探讨,为我国依法治国的研究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法治全民法治意识制度途径

目录 一提高全民法治意识的意义 (4) 1.1法治意识的涵义 (4) 1.2全民法治意识的必要性 (4) 二全民法治意识提高遇到的问题 (5) 2.1普法教育的困惑 (5) 2.2公民法治观念淡漠 (6) 三提高全民法治意识的途径 (6) 3.1规范管理,制度完善 (6) 3.2加强教育的更新 (7) 3.3树立全民现代法制意识的观念 (9) 3.4树立创新思想,创新普法宣传形式 (9) 参考文献 (10)

引言 “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这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决策。没有法治意识,就没有法治国家。要把法治国家建设纲领和蓝图变为人民生活现实,必须举全党之力、全民之力,万众一心、共同努力。为此,需要领导干部带头,在全社会树立崇法、守法、护法的法治意识。把这些落到实处,就要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一提高全民法治意识的意义 1.1法治意识的涵义 法治意识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意识,是关于法律和法治现象的意识形态系统。法治意识属于法律意识的范畴,是公民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关于法治的知识心态、观念和思想体系的总称,是符合法治中国的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看法及对法律规范自觉认同程度最高的一种意识。法治意识包括人们对法治现象、法的本质、法的特征、法的作用的观点及态度,还包括对人的行为及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评价等。 法治意识是实现法治的重要标志,建设法治中国,坚持法治治国,需要培育和提升全民的法治意识。全民提升全民的法治意识,是建设法治国家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明确法治意识的概念及功能,了解我国全民法治意识现状,对建设法治中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2全民法治意识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加快了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即是保障国家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保障。同时

法治经营创建范文如何建立法治社会

法治经营创建范文如何建立法治社会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党 ___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 ___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对于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推进 ___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意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 ___的改变而改变,不因 ___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们所说的法治,不应是“治民”,而应是“民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具体来讲,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要加强立法工作,建立 ___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第二,要加强执法工作,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

第三,要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第四,要大力开展普法教育,广泛进行法制宣传,不断提高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特别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推动法治文化建设,是实现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基本要求,是开展全民普法工作的重要支撑。 ___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法治中国建设实践的内在反映,表现为以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为内核的法治文化观念、法治文化氛围、公民法治素养等多方面,它反映并影响着我国的法治实践。开展全民普法工作,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必须将法治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着力点。 推动法治文化建设,就是引导人民从观念上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让法治成 ___人民的共同信仰。要想让人民真正地内心拥护与真诚信仰法律,除了法律科学合理、有效实施等原因,更需要法治文化的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这要求

法治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法治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法治中国”这一新目标,要求“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其中,法治社会建设意在强调社会公众普遍守法。它相对于国家、政府层面公权力的守法而言,指法律在公民合作体系中具有最高权威,得到普遍地认可、尊重与遵守。这一观念的提出表明中央意识到全民守法业已成为法治国家建设不 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法治真正生根的前置性条件。加快法治社会建设,必须解决现实中公民守法存在的突出问题。现阶段,我国民众守法情况在不断改善,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当前法治社会建设的现状 一是民众法律意识越来越强。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众法律意识显著增强。过去当其受到权利威胁或侵害时,多数会选择不了了之。现在多数人的法律意识已有了明显提高,权利话语也已深入人心,权利受到侵害时首先会想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如今,违反法律、侵害权益已经成为底线性、共识性的不当行为,容易引发社会各界的普遍反感和不满。 二是诉讼在纠纷解决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越来越多

的人选择通过诉讼解决纠纷。据统计,1981-2011年人民法院民事一审结案共1亿2623万件,平均每年407万件件,而调解的民事纠纷共1亿9264万件,平均每年621万件,是法院民事一审结案数量的1.53倍; 1981年人民调解的数量是民事一审数量的8.72倍;到2011年,前者只是后者的1.19倍。这说明通过法律程序解决纠纷业已成为社会纠纷解决的主要途径。 三是法律服务人员队伍的数量和业务量越来越大。据统计,1981年-2011年间,我国律师数量由8571人增加到214968人,增长了24倍,年均增长率80%;每10万人口律师数量由0.86人增加到了15.95人,增长了17倍。期间,律师诉讼业务量由7万多件增长到231万件,增长了30倍,年均增长率超过100%;非诉讼业务量由4550件增长到62万件,增长了136倍,年均增长率超过450%。法律服务人员和业务的激增表明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开始习惯借助法律开展社会交往。 四是社会纠纷数量居高不下。1981年我国有847万件民间纠纷和民事诉讼案件,2009年则升至1347万件,增长了58.9%。1995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受理消费者申诉案件8634件,2009年则升至72万件,增长了83.16倍。1996年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调解劳动争议案件近5万件,2010年则升至60万件,增长了11.49倍。特别是公安机关刑事

牢固树立法治观念

牢固树立法治观念 党中央刚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其总目标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让国家的权力,特别是行政权力,必须依照法律来行使。百姓间的纠纷也必须依照法律来行使。所有社会成员都必须敬畏、服从、遵守法律,法律面前没有例外。但是现在有一些地方,有一些人法治观念淡薄,我行我素,成为一种很不好的社会示范,使法律的权威性受到破坏。显然,部分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意识的薄弱,严重损害了整个社会利益。下面我主要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如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建设法治社会 我国有13亿人口,每个人生存和活动方式千差万别,要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实现社会和谐;只有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我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维护社会秩序、公共利益、和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大家都要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但法治意识淡薄并不是个别现象。例如,尽管我国每个司机只有通过了交规考试才能上路,但争道抢行、超速、走应急车道,闯红灯,还有中国式过马路,都是世界有名的,交通死亡率更高居全球第一。而严格执法的效果也非常明显。最近,人民日报列举了一组数字,在醉酒驾车被认定为犯罪的2011年《刑法修正案》正式实施前,全国平均每年因酒后驾驶导致交通事故死亡2500余人;实施3年,这一数据同比下降了40%。也就是说三年少死了3000多人,而每个遇难

者背后,都有一个家庭,这就避免上万人的悲剧。如果再考虑这三年间,机动车年均递增1500万辆、驾驶员年均递增2000万人、道路里程年均递增12万公里的因素,实际上挽救的生命和家庭就更多了。而这些数据变化的背后,是3年来公安机关严格执法,全国查处醉驾20多万起,没有一例醉驾案件被法院判决无罪。只有形成全民族、全社会、乃至每个公民严格执法,全民守法,使法治变成生活方式,才能形成一个公正、有序、和谐的社会,才能凝聚全体人民的力量,调动每个人追梦的积极性,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实际上,法治是和人民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人民网每年全国两会前夕进行的“两会调查”中可以看到,从2002年到2014年的13年间,“反腐倡廉”12次名列网民关注的“两会热点”前三名。而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司法公正、食品安全等网民关注度较高的话题无不与法治密切相关。现在,随着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当然,法律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也需要人们接受法律约束。要牢固树立有权力就有责任、有权利就有义务观念。因此,一系列履行法定义务的法律也在同时出台。包括要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这样将使失信者寸

浅谈中国法治社会的建设

浅谈中国法治社会的建设 作为一名“90后”,“依法治国”、“法治社会”这样的字眼似乎从小就一直听到大人们挂在嘴边,而真正对这些概念有些许认识,是直到上了初中高中;上了大学,没有了政治课,这些似乎又离了自己。下面我只能以自己平时看新闻和老师上课讲的一些内容来谈谈中国社会的法治建设。 先来说说我国社会法治建设的优势。从时间的角度来说,其实,我国法治建设的历史渊源是很深远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中就有关于国家律例的措施;而百家争鸣时则有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流派,他们主张君主以严刑酷法统治国家,并得到秦始皇的采纳,尽管与我们现代社会所主张的法治大相径庭,但这在当时已是一大进步了。而此后,我国的历朝历代都有相应的国家律例,可见,我国的法治社会的建设是历史悠久的。而自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一直都十分重视法治社会的建设,尽管这中间也有走弯路的时候,但都能及时纠正,并不断地推进普法教育,使得我国法治建设稳步发展。至2011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我国已拥有完备的法律体系,这也为法治社会的建设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我们的人民,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法律和法制意识也不断提高,相信我们的法律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我们已经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进程上取得了不少进步,我们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首先,还是从历史的角度说起,我们的法治渊源的确很悠久,但古代的法跟我们现在的法差异极大,再者,中国古代几乎没有民主可言,人民的呐喊和法律的力量终究敌不过君权的日益强大;第二点,我国的政治体制以及相关的历史传统使得司法独立的实现有很大的难度,行政的干预对法律的真正实施是一大阻力;其次,尽管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成,法律中存在着漏洞这是在所难免,我们还得不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调整,再者,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依然存在许多不足。对于一个案件的审理,法官首先考虑的似乎是各方的利益,而非法律中的各项规定,某种程度上来讲,法律简直是形同虚设。最后,普通群众的法律意识依然比较淡薄。先是我们对于国家的法律并不了解;还有,当权益受到了侵犯时,我们想到的不是通过法律途径去解决,而是私下了解或者通过一些非同寻常的手段;而从历史原因来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4年10月23日) 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2015年2月2日)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2015年3月24日)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2016年12月9日)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4年10月23日)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一条贯穿全篇的红线,这就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个管总的东西。具体讲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大大小小可以列举出十几条、几十条,但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条。

恩格斯说过:“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推进任何一项工作,只要我们党旗帜鲜明了,全党都行动起来了,全社会就会跟着走。一个政党执政,最怕的是在重大问题上态度不坚定,结果社会上对有关问题沸沸扬扬、莫衷一是,别有用心的人趁机煽风点火、蛊惑搅和,最终没有不出事的!所以,道路问题不能含糊,必须向全社会释放正确而又明确的信号。 这次全会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上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不是在别人压力下做的。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要树立自信、保持定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个重大课题,有许多东西需要深入探索,但基本的东西必须长期坚持。 第一,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提出来的,把依法治国上升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我们党提出来的,而且党一直带领人民在实践中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决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题中应有之义。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增强法制观念 遵守财经法规

增强法制观念遵守财经法规 各位老师、各位领导: 学校财经工作总体上是好的,但不可否认,我们的财经管理还有待加强,经济关系还有待理顺,我们的法制观念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增强。 学校党委、纪委和学校主要领导同志,多次要求审计处加强财经法规的宣传,今天我就诚惶诚恐地向大家汇报一下对高校执行财经法规方面的认识和体会。汇报的题目是——《增强法制观念,遵守财经法规》。 今天我准备分两个方面来汇报,一是简略汇报一下我们对高校遵守财经法规重要意义的体会,二是介绍一下与高校密切相关的几个重要财经法规。 一、遵守财经法规意义重大 首先,汇报第一个方面的认识:遵守财经法规意义重大,汇报我们的三点认识。 (一)〖认识1〗遵守财经法规是我们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二条规定学校和教师应当履行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 财经法规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整国家与社会成员在财经活动中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财经法规是我们在学校财经活动中,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规范和准则。 自觉地遵守国家财经法规,是学校这一法人主体的义务,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个人的义务。我们必须严格执行财经法规,做到有法必依、守法必严、依法治校,依照财经法规来治理学校,管理学校财经工作。否则,违反财经法规,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认识2〗违反财经法规要受到法律制裁 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就是违法,就可能犯罪,就要承担违法或犯罪的法律责任。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违法的含义。 违背法律、法规、规章的义务性要求和超出相应的授权、许可范围,实施危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民个人合法权益的活动,就是违法行为。 在财经方面,违反财经法规,就是违法。 违法就要承担行政、民事或经济法律责任,就要受到行政、民事或经济制裁。例如我们熟知的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和开除等行政处分就属于行政制裁。 然后,我们了解一下犯罪的含义。 违法,并触犯了刑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就是犯罪。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2013-11-04 19:05:10, 94人浏览,0人评论创建“法治哈尔滨”,是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依法治市进程、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创建“法治哈尔滨”的基础是全民守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承担着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推动法治实践的重要职责,在提升全民法律素质、推动全民守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创建“法治哈尔滨”工作实践中,我们必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推动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突出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的学习宣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制宣传教育要始终把学习宪法放在首位,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大力宣传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进一步增强全体公民的宪法意识、公民意识、爱国意识、国家安全统一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观念,牢固树立权利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努力形成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社会氛围,使宪法在全社会得到统一遵行。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学习宣传摆上重要位置,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要意义、基本经验及其基本构成、基本特征,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法制保障,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决心和信心。要深入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法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规范、引导和保障作用。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本质属性和基本内容,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理念,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法治意识。 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任务。要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突出服务科学发展新跨越这个主题,大力加强促进经济发展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深入学习宣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口环境资源、科技进步、农村改革发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要围绕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学习宣传与劳动就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与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抗灾救灾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与维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入学习宣传与信访、投诉、调解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公民依法按程序表达诉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四项要求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四项要求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具体要求有以下4项: 1、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要在普法教育中发挥职能作用。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加强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 牢固树立有权力就有责任、有权利就有义务观念。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2、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活动,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发挥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帮教特殊人群、预防违法犯罪的机制和制度化渠道。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类社会组织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发挥社会组织对其成员的行为导引、规则约束、权益维护作用。加强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引导和监督其依法开展活动。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容摘要】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引导群众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形成自觉学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依法办事的社会氛围。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制宣传教育法律素质 法制宣传教育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在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高度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要调节好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保证社会有序运转。只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才能不断提高广大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依法表达利益诉求,自觉履行义务,依法维护权益;才能不断提高公务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律手段协调利益关系、妥善处理人民部矛盾的本领;才能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严格执法、公正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客观要求。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我们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提高党的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法治的作用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法治的作用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然而,和谐社会绝不会自发生成,也不会自然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依赖于法律制度的推动,必须借助于法治的践行。 社会主义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是一个平等的、以社会为本位的和谐社会观。社会主义法治不但继承了法律形式意义方面的功能,而且承载了与以往任何社会都不同的新的价值内涵和社会目标,从而使它构筑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了更多、更丰富的表现形式,这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一个管理有序的社会,而且是一个人与人相互尊重,各阶层合作互助、团结友爱的平等社会。因此,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法治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构建和谐社会坚实的法律基础。我国首先要成为一个完善的法制社会,才能构建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实践证明,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治理国家的最佳选择模式。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也同样证明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依法治国已经成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建设法制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关键。依法治国作为一种治国方略,就是发扬人民民主与依法办事的统一,通过法律形式和法律制度确立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和运行机制,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就是16个字: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现在,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各级行政机关建立健全执法机构,严格依法行政,行使权力的方式和程序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 二、法治所维系的秩序是和谐社会形成的标志。在广泛的意义上,“秩序”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现象,包括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法治所维护的秩序主要是指社会秩序,它意味着一种有序的社会状态,这种有序性是通过正常的社会关系的稳定性、社会结构的有序性、事物运行的规范性、事物发展的程序性、事件的可预测性等表现出来。法治,无论是作为治国方式,还是作为依法办事的原则,最终都要表现为一种秩序。达到某种秩序,既是法治的目标和结果,也是检验是否履行法治的一个重要指标。法律秩序是法治所追求的基本价值取向,而有条不紊、充满生机的社会秩序本身就是在法律秩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形成的基本标志和必要条件,和谐是一种有序的状态,和谐社会必定是运行有序的社会。社会运行有序体现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社会纠偏机制能够及时发挥作用。一个社会安定有序,本身就是不同利益群体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表现。法治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良好的秩序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标志,法律的功能和使命就是通过有效地解决纠纷、防止纠纷来形成和维持秩序。在我国目前这样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提到了新的高度,并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然而,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向往法治,却缺乏真正的法治观念。遇事找关系的多,找法律的少;找领导的多,找律师的少。熟人间打官司被看作“撕破脸”,“一把手”当了行政诉讼的被告,就感觉丢了威信……正所谓“徒法不足以自行”,如何让法律成为全民信仰,把法律铭刻在每位公民的内心深处,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 重视法治精神 有遵纪守法,也有胡作非为;有法治文化,也有戾气弥漫。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法治意识觉醒,法治理念有较大提高,依法维权愿望迫切,但是对法治的全民敬畏尚未形成。 “法治”是主张严格依照法律特别是宪法这一国家大法治理国家、治理政党、治理社会的原则;是一种与“人治”相对应的治理体系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 简而言之,法治是一种社会意识,其核心是强调社会治理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和权变性。因此,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贯彻落实、全面推

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规的颁布实施,必须使“法治”在每一个人的头脑中深深扎根。 法治的重要性,古已有之。《管子·霸言篇》:“我国亦法令如牛毛矣,然曾无所谓法治精神者以贯注之,是以有法等于无法也。”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我国的法治已达到了新高度。 1997年,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国家的基本方略,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确立为我国的政治发展目标;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理念载入宪法;2002年,十六大报告把依法治国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2007年,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2012年十八大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刚刚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教育、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问题,都牵扯广泛的利益。如何推进改革,就要从制度上挖掘“红利”。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兼具调节利益格局的功能,法治就是改革的制度选择。 法治是制定良好的法律得到全社会的一体遵行。如何制定治国理政的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以法治文化建设推进依法治国 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人民的法治思维,奠定法治国家的坚实根基。 一、法治文化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素 法治文化是指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环境中生长出来,经过长期社会化过程积淀下来的,人们对法律生活所持有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包括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思想、法律价值取向等内容。法治文化意味着法治精神得以普遍化地实践和实现,社会活动是按照法治精神实践的方式、过程和实现的结果。 (一)法治文化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精神支柱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民主与法治具有内在统一性,真正的民主离不开法治。法治为民主创造稳定运行的空间,引领民主走向理性轨道,保障民主健康发展。没有法治及相关的意识形态建设,民主政治就无法立足,甚至会走向反面。作为意识形态的法治文化,在法治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法治文化具有规范力,可以内化为公民的个体思想,从而规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使他们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使社会形成一种有法律且被严格遵守的状态。法治文化的形成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民主政治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文化土壤,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对政治建设具有深远影响。只有培育和形成以法治精神为内核的法治文化,才能更加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二)法治文化是推进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的根本保障 法律与任何制度性的东西一样,只有经过与之相适应的、反映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的解读,才能为人们所理解,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才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美国现代化问题研究专家英格尔斯指出,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制度以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化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

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大学生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权威法律是维护一个国家社会秩序、政治秩序、经济秩序的重要保障,是公理正义的殿堂。自资本主义时代以来,“法治”就代替了“人治”,成为社会发展的方向,并在不断呈现出更专业化,系统化,细致化,生活化的趋势。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法制建设还不完善,中国的法律道路任重道远。我们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主要力量。加强法律修养,增加法制观念,维护法律权威是每个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那么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当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呢? 首先当然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大学生要认识自我以及自身对于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性,这就对大学生们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要学习法律知识。没有一定法律知识作为基础,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权威都会成为空谈。只有在学习法律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我们的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从而使我们的行为能够在不知不觉中遵循法律的约束和束缚,在法律思维方式的指导下做出合法的选择。 第二,是要宣传法律。通过对法律的宣传,不仅增强了别人对法律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使法律在自己心中的烙印更加深刻和神圣。同时还能够不断丰富我们的法律实践能力,从而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和

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良好风尚。 第三,努力树立法律信仰是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权威的重要方法。只有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真正的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我们才会自觉地维护法律的权威。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应当把握法律的精神脉搏,充分了解法律对于生活的巨大作用,才能树立起对于社会主义法律的信仰。 第四,大学生要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法制建设最终还是要服务到社会实践之中,在我们身边,其实不乏大学生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事例。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自己,不断发展自己,才能使我们内心的法制观念和维护法律权威的决心更加深入。 其次是教学和校园的环境问题。虽然大学生自身原因是主要的,但教学环境和校园环境却也是一个不容轻视的因素,要解决好这一问题也得从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由于高校关于《法律基础》教学的缺失和质量的底下,所以注重法律基础的教学十分必要,甚至可以纳入学生的考核之中。同时还应该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情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培养法制观念的校园氛围,使学生们能够感觉到处处有法,处处学法。校园里可以开展广泛的法律活动,比如将法学院的“模拟法庭”活动在全校推广,组织大学生前往法院旁听案件的审判工作,开展一些有关法律知识的智力竞赛,辩论等。此外,还可以邀请资深法律工作者,如律师,法律教授和法官、检察官

建设法治社会演讲稿

建设法治社会演讲稿 弘扬宪法精神,建设平安校园 大家中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宪法精神,建设平安校园”。 时光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步入了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从今年开始,每年 的12月4日是我们国家的宪法日,本月为法制宣传月。宪法教育是法治教育的首要内容; 培养尊重宪法、维护宪法尊严的意识是树立全社会法治意识的核心要求。今年全国教育系 统宪法学习主题是: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学校无制度不安。要想拥有并享受和谐的社会氛围,我 们每一个人都要认真体会核心价值观内涵和精神,要学习和宣传我们国家的《宪法》条例,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要知法懂法。 同学们,2021全国宪法宣传主题为“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我们咸宁市宪法宣传主题为“建设法治咸宁”,崇阳县宪法宣传主题为“建设法治崇阳”,而“弘扬宪 法精神,建设平安校园”便是我们沙坪中学的宣传主题。为了我们的校园能够和谐平安, 我们就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一、学法。我们每一个学生只有学习了法制知识,才能知道什么是合法,什么是违法,学会分辨是非,识别善恶,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二、守法。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法制更加完善的社会,而我们每一个社会公民必须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只有懂法守法,才能依法办事,远离犯罪。 三、用法。法制法规无处不在,它像是我们耳边的警钟,时刻提醒着我们。我们应该 合理的运用法律知识来保护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四、宣传法。我们不仅需要用法制的知识武装头脑,还应该影响我们身边的人,让他 们一起学习和掌握法制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实现依法治国的法制目标。 同学们,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学校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就是国家的法令法规的践行,学校结合师生特点和特殊环境对大家提出了具体要求。作为沙坪中学的老师和学生,我们 只有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自觉学习法律知识,才能更好地工作、学习;才能实现“弘扬 宪法精神,建设平安校园”的美好愿望。 行动起来吧,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为“平安校园”做出自己的贡献吧。最 后祝全体老师和同学们平安、快乐! 谢谢大家! 弘扬宪法精神,科学和谐发展

法治社会建设的法律规范方案试题

题目1/19 关于依法治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依法治校与依法行政是不同领域的概念,二者没有关系 ?B学校要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作为学校办学活动的重要依据 ?C依法治校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以良好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指导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 ?D学校要健全学籍管理制度,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严格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 解析 正确答案:A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校的前提和保障。因此,A项的说法不正确,当选。 题目2/19 社会主体通过自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及法律规则的促进作用,自觉按照法律规范行为的活动称为()。 ?A法的实施 ?B法的遵守 ?C法的执行 ?D法的适用 解析 正确答案:B 社会主体通过自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及法律规则的促进作用,自觉按照法律规范行为的活动称为法的遵守。答案为B。 题目3/19 关于民主与法治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前提和基础 ?B社会主义民主决定着法的创制的质量 ?C民主能够促进民众权利和自由意识及能力的提高,培育其守法精神 ?D民主与法治发展没有任何关联 解析

正确答案:D 民主政治必然也必须是法治政治,民主政治离不开法治,而法治也离不开民主,民主是法治的政治基础。具体来说,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来说,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政治前提和基础;从民主作为一种公共决策方法和机制来看,社会主义民主决定着法的创制的质量;民主能够促进民众权利和自由意识及能力的提高,培育其守法精神;发扬民主能够更有力地约束国家权力。故正确答案为 D项。 题目4/19 下列关于法的作用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法律通过规定人们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反法律规定应承担的责任来调整人们的行为 ?B法的强制作用在于制裁违法行为 ?C法律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和尺度,具有判断、衡量人们的行为的作用 ?D法的作用只能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 解析 正确答案:D 法的作用分类很多,主要是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因此,D项说法错误,当选。 题目5/19 宪法实施是指宪法规范在现实生活中的贯彻落实,下列属于宪法实施途径的是()。 ?A宪法修正 ?B宪法监督 ?C宪法解释 ?D以上皆选 解析 正确答案: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一切违宪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根据我国的宪法实施机制,我国宪法实施的途径主要包括宪法修正、宪法解释、宪法监督、专门委员会调查等。因此,本题答案为D项。 题目6/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