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学前儿童卫生保健》习题答案完美版第四单元 学前儿童常见意外事故的预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学前儿童常见意外事故的预防与紧急处理

1﹒幼儿园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学前儿童安全知识与技能的教育。

2﹒学前儿童易发生意外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学前儿童自身特点因素:幼儿体质差,体能弱而造成的伤害;幼儿不良行为造成的伤害;幼儿自我保护能力不足造成的伤害。

(2)家长及幼儿园因素。

家庭方面:①对独身子女的过度保护,导致幼儿园出现了事故预防中的新问题。②家长的安全意识薄弱,导致幼儿园对于事故中控制出现新的困难。

幼儿园方面:①幼儿园安全设施、设备差。②安全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和不执行。③教师安全知识大多纸上谈兵,她们安全知识都是在学校里获得的,缺乏在实际情景下的应对经验,因而一旦发生事故,惊慌失措,甚至采取错误的处理方法,或者贻误了抢救的最佳时机。

3﹒什么是高热惊厥?若小儿发生高热惊厥应当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1)高热惊厥(俗称高烧抽风,简称FC)是儿科最常见的急诊,2岁以内的学前儿童最容易发病。它是在体温达到38.5℃度以上,特别是39℃以上时突然出现抽风现象,突然发作,意识丧失,双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头后仰,四肢抽动或呈强直状,口角或和面肌也可抽动,面色青紫或苍白。一般发作数分钟,少于10分钟。这就是高热惊厥。

(2)患儿发生惊厥时应当如下处理:保持安静,成人千万不可惊慌失措。不可大声呼叫或用力摇晃、拍打幼儿。让病儿侧卧,脸侧向右,便于及时排出分泌物,防止异物入气管。松开患儿衣领、裤带,保持血液循环的畅通。不要紧搂幼儿,可轻按幼儿抽动的上下肢,防止从床上摔下。将毛巾或手绢拧成麻花状放于上下牙之间,以免幼儿咬伤舌头。随时擦去痰涕。用针刺或重压人中穴,刺激患儿苏醒。

4﹒查阅资料,收集有关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案例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略

5﹒学前儿童气道堵塞的常见原因和主要表现是什么?说说不同年龄气道堵塞时急救的方法。

【参考答案】

(1)发生气道异物的常见原因。

①咀嚼功能较差。小儿牙齿正处在发育过程中,咀嚼功能较差,不能将食物充分嚼碎嚼烂,囫囵吞枣,易发生气道堵塞情况。

②手口动作多。小儿喜欢将细小的东西放进嘴里,通过口腔触觉来认识物体,探索世界,什么东西都要放到嘴里尝一尝,因而发生误食,甚至卡在气道,诱发

危险。

③喉部保护反射功能发育不全。年龄稍大的幼儿又因喉部保护性反射功能发育不全,吞咽食物时,如果说笑打逗,会厌软骨往往来不及盖住喉口而将食物吸入气管,引起呼吸困难。

(2)主要表现。

①不完全阻塞。异物较小时,进入支气管,孩子剧烈咳嗽、气急、憋气、面色青紫、气喘甚至呼吸出现困难的症状。在短时间内可以好转,如异物仍未排出,随后几天便会出现发热、咯痰、肺部感染等症状。这种情况容易误诊也容易被忽视,然而随着气管异物存在时间不断延长,症状会加剧,并引发肺部脓肿。

②完全阻塞。大的异物会完全堵塞喉或气管出现危急情况,引起窒息。患儿表现出面色灰暗、口唇青紫、不能咳嗽、不能说话、不能呼吸,失去知觉,很快进入呼吸停止。

(3)一岁前婴儿及学前儿童气道堵塞时急救的方法。

一岁以前的婴儿:背部叩击法(也叫叩击拍背法)

步骤1:打开气道。将患儿骑跨(俯卧位)于抢救者的一侧前臂上,同时用手掌将患儿下颌、后头颈部固定,头部略低于躯干,并使患儿头部轻度后仰,打开气道。

步骤2:背部叩击。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在患儿背部两肩胛间向前、向下用力叩击5次。一般情况下,异物会冲到口腔,将患儿放成侧卧位,迅速用小手指沿着口腔低的一侧将口中异物取出,防止异物二次吸入。若没有吐出异物,继续步骤3。

步骤3:胸部冲击。患儿仰卧位,头低于躯干。此时抢救者前臂放在大腿上,用另一只手的两个手指(中指和食指)在患儿胸部两乳头连线中间位置,快速冲击性地按压5次(下压幅度2~3厘米)。当患儿哇地一声哭出来,说明异物已经出来,这时要将患儿放成侧卧位,迅速用小手指沿着口腔低的一侧将口中异物取出,防止异物二次吸入。

步骤4:若阻塞物未能咳出,重复背部扣击和胸部冲击动作多次。如有呼吸心跳停止,立即心肺复苏(CPR)。

学前儿童:腹部冲击法(也叫推压腹部法)(立位、仰卧位)

①立位腹部冲击法。

步骤1:抢救者站在患儿背后,(让患儿弯腰、头部前倾)双臂环绕患儿腰部。

步骤2:将一手握空心拳,并将拇指侧顶住患儿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剑突(两肋骨连线终点)下方,远离剑突尖。

步骤3:另一只手紧握此拳,有节奏,快速向上、向内冲击。连续6~10次。这样可使肺内产生一股气流冲出,有可能将异物冲到口腔里。

步骤4:患儿应配合救护人,头低口张,以便异物受到气流冲击而吐出。

步骤5:检查异物是否被冲到口腔里,若有及时让患儿侧头,用手掏出或吐出,若无可再冲击腹部6~10次。

②仰卧位腹部冲击法。

步骤1:将患儿置于仰卧位,救护人骑跨在患儿两大腿外侧,用一只手掌根平放其腹部正中线,脐上与剑突下之间,不要触及剑突。另一手直接放在第一只手背上,两手掌根重叠。

步骤2:两手合力快速向内、向上冲击患儿的腹部,连续5次,重复操作步骤若干次。

6﹒什么是手指压迫止血法?请在自己身上找出头部、面部、肩腋、前臂、大腿、足和手出血时止血的位置。

【参考答案】

(1)即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将出血动脉的上端,即近心脏端,用力压向其相对的骨面,以阻断血液来源,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这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紧急止血法。种方法适合毛细血管出血和小静脉出血的止血。

(2)略。

7﹒什么是心肺复苏?请详细介绍心肺复苏的具体操作步骤。

【参考答案】

心脏、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为紧迫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采取的最初的急救措施,以维持患者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称为心肺复苏(简称CPR),又称为心肺脑复苏(CPCR)。

心肺复苏的具体操作步骤:

①确认“三无”(无意识、无呼吸、无脉搏)。婴儿:拍击足跟或捏上臂若无反映也不啼哭,可断为无意识;面部贴近口鼻感受有无呼吸,用手触摸肱动脉有无搏动。肱动脉位置:肱动脉位于上臂内侧,肘与肩之间,稍加力度可以摸到搏动;学前儿童:采取呼叫或拍面颊和肩部查看有无意识,面部贴近口鼻感受有无呼吸,用手指腹触摸颈动脉查看有无脉搏。

②打开气道,保证气道通畅。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仰头抬颈法和仰头提颏法。

③实施人工呼吸(口对口)。患者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救护人跪在患者其头部的一侧,先用一手捏住患者的鼻翼使其不漏气。另一手托起下巴使其保证气道开放的姿势。自己深吸一口气,用嘴包住患者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缓慢吹入,造成患者的被动吸气。为使空气不从鼻孔漏出,同时观察病人的胸部起伏。

④建立人工循环(心脏胸外按压)

学前儿童心脏胸外按压为例说明:

找准按压位置:用一手中指和食指沿肋缘向上滑到肋骨和胸骨交界处的切迹,中指定位于此,食指紧贴中指,另一手掌根贴第一手食指平放,使掌根横轴与患者胸骨长轴重合,该处即为胸骨正中下三分之一处。

具体操作:学前儿童用一只手的手掌根按压,按压时要将胳膊的肘关节伸直,借助身体之重力向患者脊柱方向按压;成人用双手按压,两只手掌根重叠置于患者胸骨正中下1/3交界处,两胳膊肘关节绷直,借身体之重力向患者脊柱方向按压。按照下压、放松,下压、放松的节律按压,放松时掌跟不离开胸壁。按压深度:学前儿童为2.5~4cm;按压与呼吸比率

一人施救时,按压与呼吸的比率是30: 2,即连续按压30次, 吹两口气;两人施救时,按压与呼吸的比率是5:1,即连续按压5次, 吹一口气。毎分钟胸外按压次数不能少于100次

8﹒做游戏时,小强因跑的太急,不小心趴倒在地上,鼻子流血不止,小强也因鼻流血大哭起来。如果你作为老师,当时在现场,你将采取什么应急措施?

【参考答案】

教师首先应扶起幼儿,进行安抚,在户外可能没有卫生的止血充填物,首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