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女性生殖系统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学 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护理课件

合理饮食
孕期和哺乳期应保证营养均衡,多吃 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
心理调适
孕期和哺乳期应适度运动,保持合理 的体重增长。
06
女性生殖系统护理实践
妇科检查与护理操作
妇科检查
01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外阴、阴道、宫颈、 子宫及附件的检查,以早期发现病变。
宫颈细胞学检查
02
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癌前病变和早 期宫颈癌。
05
女性生殖系统保健与护理
日常保健
保持外阴清洁
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 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
洁剂。
穿着宽松衣物
选择透气性好、柔软舒 适的棉质内衣,避免穿 着紧身或化纤类衣物。
避免过度清洁
阴道本身具有自净作用 ,过度清洁会破坏阴道
菌群平衡。
性生活与避孕
使用避孕套
正确使用避孕套是有效的避孕方 法,同时可以减少性传播疾病的
人体解剖学-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护
$number
理课件
{01}
目录
• 女性生殖系统概述 •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结构 •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功能 •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与护理 • 女性生殖系统保健与护理 • 女性生殖系统护理实践
01
女性生殖系统概述
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1 2
3
外生殖器
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前庭。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 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 剂,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
乳腺癌筛查与预防
乳腺癌筛查
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
定期进行乳腺B超、乳腺X 线和乳腺MRI等检查,以早
期发现乳腺癌。
01
02
对有乳腺癌家族史、既往乳 腺疾病等高危人群进行定期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 骨盆底由外向内分为三层:
– 外层 – 中层 泌尿生殖膈 – 内层 盆膈
尿生殖三角
肛门三角
外层
• 浅筋膜与肌肉
• 三对肌肉
– 球海绵体肌 – 坐骨海绵体肌 – 会阴浅横肌
• 一块括约肌
– 肛门外括约肌
中层
• 泌尿生殖膈
• 由上下两层筋膜及一 层薄肌肉组成,覆盖 于耻骨弓与两坐骨结 节形成的骨盆出口前 部三角形平面上,又 称三角韧带 • 在两层筋膜间有一对 会阴深横肌(坐骨结 节至中心腱)及尿道 外括约肌
•前庭球位于前庭两侧,又称球海 绵体,由有勃起性的静脉从构成。 其前部与阴蒂相接,后部与前庭 大腺相邻,表面被覆球海绵体肌。 •前庭大腺位于大阴唇后部,被覆 球海绵体肌,如黄豆大,左右各 异。腺管长1~2cm,向内侧开口 于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 的沟内。性兴奋时分泌粘液起润 滑作用。常见因腺管口闭塞形成 囊肿或脓肿。 •尿道外口 •阴道口及处女膜
•内生殖器的神经支配 •由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支配 •交感神经:腹主动脉前神经从分出,进入盆腔后分为2部分: 卵巢神经丛:分布于卵巢和输卵管;
骶前神经丛:大部分在宫颈旁形成骨盆神经丛,分布于宫 体、宫颈、膀胱上部等,
•副交感神经: 有来自第Ⅱ、Ⅲ、Ⅳ骶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纤维, 并含有向心传导的感觉神经纤维。
输卵管壶腹
输卵管壶腹 输卵管漏斗 输卵管峡
输卵管峡 输卵管子宫口
输卵管伞
输卵管腹腔口 输卵管子宫部 卵巢伞
4、卵巢
• 具有生殖和内分泌功能 • 成年妇女卵巢约4×3×1cm,重5~6克,灰白色。 • 卵巢表面:生发上皮,白膜 卵巢深面:皮质 cortex、髓质 medulla
卵巢门 卵巢动脉
解剖学-女性生殖系统

被膜:表面上皮(单立或单扁)+白膜(结缔组织) 实质:皮质和髓质
皮质:发育不同阶段的卵泡等 + 结缔组织 髓质:疏松结缔组织
门细胞:分泌雄激素
卵巢结构模式图
一 卵泡的发育与成熟
卵泡(ovarian follicle): 卵母细胞+卵泡细胞 • 出生时约100万个,
青春期约4万个, 大多数先后闭锁
2. 初级卵泡
组成:中央一个初级卵母C+周围单或多层(5-6)的立方或柱状卵泡C组成 主要变化:
初级卵母C体积增大,核增大,核糖体、RER、Golgi 增多;出现皮质颗粒; 卵泡C单扁→立或柱→多层,最内层称放射冠;出现透明带,缝隙连接
晚期初级卵泡
缝隙连接:卵泡和卵母细胞 间,卵泡细胞间均有,传递 营养和信息分子
功能:营养卵细胞,辅助卵的运行
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的周期性变化
(左:子宫内膜增生期早期;右:子宫内膜分泌期晚期)
女性生殖系统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概述组成Βιβλιοθήκη 卵 巢——产生卵子、分泌性激素 输卵管——受精场所、运送受精卵 子 宫——孕育胎儿和产生月经 阴道及外生殖器 乳腺:产生乳汁,哺育婴儿
特点
明显的年龄变化
规律的周期性 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第一节 卵巢
外膜层:环行排列的胶原纤维和平滑肌纤维
3. 次级卵泡 (囊状卵泡)
次级卵泡光镜像
次 级 卵 泡 扫 描 电 镜 像
颗粒细胞与膜细胞协同合成雌激素 (卵巢中主要为雌二醇)
4. 成熟卵泡
FSH作用的基础上,经LH刺激,次级卵泡发育为成熟卵泡 主要变化:
初级卵母C直径增加,染色质→染色体;卵泡体积增大,突向卵巢表面,颗粒层变薄;
皮质:发育不同阶段的卵泡等 + 结缔组织 髓质:疏松结缔组织
门细胞:分泌雄激素
卵巢结构模式图
一 卵泡的发育与成熟
卵泡(ovarian follicle): 卵母细胞+卵泡细胞 • 出生时约100万个,
青春期约4万个, 大多数先后闭锁
2. 初级卵泡
组成:中央一个初级卵母C+周围单或多层(5-6)的立方或柱状卵泡C组成 主要变化:
初级卵母C体积增大,核增大,核糖体、RER、Golgi 增多;出现皮质颗粒; 卵泡C单扁→立或柱→多层,最内层称放射冠;出现透明带,缝隙连接
晚期初级卵泡
缝隙连接:卵泡和卵母细胞 间,卵泡细胞间均有,传递 营养和信息分子
功能:营养卵细胞,辅助卵的运行
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的周期性变化
(左:子宫内膜增生期早期;右:子宫内膜分泌期晚期)
女性生殖系统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概述组成Βιβλιοθήκη 卵 巢——产生卵子、分泌性激素 输卵管——受精场所、运送受精卵 子 宫——孕育胎儿和产生月经 阴道及外生殖器 乳腺:产生乳汁,哺育婴儿
特点
明显的年龄变化
规律的周期性 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第一节 卵巢
外膜层:环行排列的胶原纤维和平滑肌纤维
3. 次级卵泡 (囊状卵泡)
次级卵泡光镜像
次 级 卵 泡 扫 描 电 镜 像
颗粒细胞与膜细胞协同合成雌激素 (卵巢中主要为雌二醇)
4. 成熟卵泡
FSH作用的基础上,经LH刺激,次级卵泡发育为成熟卵泡 主要变化:
初级卵母C直径增加,染色质→染色体;卵泡体积增大,突向卵巢表面,颗粒层变薄;
解剖学-女性生殖系统

月经周期:每28天发生一次内膜的剥脱、出血、增生和修复。
月经期可分为3个阶段:
月经期:第1~4日,卵巢中的黄体退化。 子宫内膜血管痉挛,内膜缺血、坏死→剥落、出血。
增生期:第5~14日,原始卵泡又开始生长发育。 子宫内膜逐渐增生、增厚
分泌期:第15~28日,排卵,黄体开始形成。 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
膀胱子宫陷凹 直肠子宫陷凹
(四)子宫的固定装置 子宫的韧带: l.子宫阔韧带:位于子宫两侧
子宫系膜 输卵管系膜 卵巢系膜
作用:限制子宫向两侧倾倒
18
2.子宫圆韧带 起于子宫体前上外侧,子宫角的下方,
进入并浅出腹股沟管,分散纤维束止于阴 阜和大阴唇皮下
作用:维持子宫的前倾位
19
3.子宫主韧带:从子宫颈 两侧缘到盆壁,又称子宫 旁组织。
卵巢固有韧带(卵巢子宫索)
卵巢的结构
• 卵巢实质分为浅层的皮质和深层的髓质,皮质内含有大量 不同时期的卵泡。
生长卵泡
原始卵泡:由中央的初 级卵母细胞和周围一层 的卵泡细胞构成。
卵巢的结构
• 卵巢实质分为浅层的皮质和深层的髓质,皮质内含有大量
不同时期的卵泡。
闭锁卵泡 大部分退化 生长卵泡
1个
次初级级卵卵泡泡::卵卵泡泡细细胞胞分由泌两卵层泡增液生、至并多 形 卵层 分 带丘成裂 ;;生 次;卵前 初初长 级泡卵期 级级卵 卵腔细, 卵卵泡 泡胞;体 泡母: 。周卵积 周细分围细增 围胞为出胞大结仍初被现,缔处级挤放周组于卵射于围织第泡冠一出形1和。侧次现成形成透卵成熟明泡
30 会阴肌
广义的会阴
—封闭小骨盆下口的所有软组织,
呈菱形
其前界为耻骨联合下缘
肛门
后界为尾骨尖
月经期可分为3个阶段:
月经期:第1~4日,卵巢中的黄体退化。 子宫内膜血管痉挛,内膜缺血、坏死→剥落、出血。
增生期:第5~14日,原始卵泡又开始生长发育。 子宫内膜逐渐增生、增厚
分泌期:第15~28日,排卵,黄体开始形成。 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
膀胱子宫陷凹 直肠子宫陷凹
(四)子宫的固定装置 子宫的韧带: l.子宫阔韧带:位于子宫两侧
子宫系膜 输卵管系膜 卵巢系膜
作用:限制子宫向两侧倾倒
18
2.子宫圆韧带 起于子宫体前上外侧,子宫角的下方,
进入并浅出腹股沟管,分散纤维束止于阴 阜和大阴唇皮下
作用:维持子宫的前倾位
19
3.子宫主韧带:从子宫颈 两侧缘到盆壁,又称子宫 旁组织。
卵巢固有韧带(卵巢子宫索)
卵巢的结构
• 卵巢实质分为浅层的皮质和深层的髓质,皮质内含有大量 不同时期的卵泡。
生长卵泡
原始卵泡:由中央的初 级卵母细胞和周围一层 的卵泡细胞构成。
卵巢的结构
• 卵巢实质分为浅层的皮质和深层的髓质,皮质内含有大量
不同时期的卵泡。
闭锁卵泡 大部分退化 生长卵泡
1个
次初级级卵卵泡泡::卵卵泡泡细细胞胞分由泌两卵层泡增液生、至并多 形 卵层 分 带丘成裂 ;;生 次;卵前 初初长 级泡卵期 级级卵 卵腔细, 卵卵泡 泡胞;体 泡母: 。周卵积 周细分围细增 围胞为出胞大结仍初被现,缔处级挤放周组于卵射于围织第泡冠一出形1和。侧次现成形成透卵成熟明泡
30 会阴肌
广义的会阴
—封闭小骨盆下口的所有软组织,
呈菱形
其前界为耻骨联合下缘
肛门
后界为尾骨尖
解剖学 女性生殖系统ppt课件

练习题
简答: 1、 试述输卵管的分部。 2、试述卵巢与子宫的位置及固定装置。
卵巢是以破溃方式排卵, 排入腹膜腔。每个月经 周期(28天)只有一个 卵巢排出一枚卵子。
(一)卵巢的形态
呈扁卵圆形,略呈灰 红色,被子宫阔韧带 后层所包绕。可分为 内、外侧两面,前、 后两缘和上、下两端。
幼儿期较小 性成熟期最大 35~40岁开始缩小 45~50岁以后逐渐萎缩
(二)卵巢的固定装置 卵巢悬韧带(骨盆漏斗韧带)
内脏学
第七章 女性生殖系统
第一节 女性内生殖器 第二节 女性外生殖器 附:乳房 附:会阴
1
女性生殖系统
女性内生殖器:生殖腺(卵巢)、生殖管道(输卵管、子 宫和阴道)以及附属腺(前庭大腺) 外生殖器:女阴
卵巢 输卵管 子宫 膀胱 耻骨联合
阴道 女尿道
2
第一节 女性内生殖器 一、卵巢
功能产生卵子,生成女 性激素。
分泌期:第15~28日,排卵,黄体开始形成。 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
四、阴道
前壁
后壁
侧壁 下端:
阴道口
开口于阴道前庭。
处女膜 上端:
阴道穹 前穹
子宫 膀胱 阴道穹
阴道 女尿道
阴道口
后穹
最深,上方即为直肠子宫陷凹
侧部
24
直肠子宫陷凹
阴道的位置
位于小骨盆中央 前:膀胱、尿道 后:直肠
子宫 膀胱 阴道穹
附:会阴
尿生殖膈下筋膜
狭义的会阴
—产科会阴
指肛门与外生殖器之间狭小 区域的软组织分娩时易发生 撕裂,助产时应注意保护。
广义的会阴
—封闭小骨盆下口的所有软组织,
呈菱形
其前界为耻骨联合下缘
《妇产科学》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ppt课件

静脉:盆腔静脉均与同名动脉伴行,并在相应器官及其周围
形成静脉丛,且互相吻合,故盆腔静脉感染容易蔓延。
卵巢静脉出卵巢门后形成静脉丛,与同名动脉伴行,右侧汇 入下腔静脉, ★左侧汇入左肾静脉,故左侧盆腔静脉曲张 较多见
blood supply to pelvis--artery
blood supply to pelvis--veins
血管、神经、淋巴
血 管 blood vessel
动脉: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卵巢动脉、
子宫动脉、阴道动脉及阴部内动脉
-卵巢动脉:为腹主动脉分支, 左侧卵巢动脉可来源于肾动脉。 -子宫动脉:髂内动脉前干分支 -阴道动脉:髂内动脉前干分支
-阴部内动脉:髂内动脉前干终支
★
血 管 blood vessel
月经的器官
-倒梨形,重约50-70g,长78cm×4-5cm×2-3cm,容量约 5ml -子宫分为子宫体和子宫颈两 儿童期 青春期 熟期 性成
部分,顶部为子宫底,两侧为
子宫角。 -宫体与宫颈比例婴儿1:2, 成人2:1,老人1:1
子 宫 uterus • 子宫峡部 -在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在非孕期长约1cm,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Anatomy Of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教学目的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外生殖器 external genitalia
女性外生殖器 • 女性外生殖器,又称外阴,指生殖器 外露部分,位于两股内侧之间,前面 为耻骨联合,后以会阴为界 —阴阜 mons pubis —大阴唇 labium majus —小阴唇 labium minus —阴蒂 clitoris —阴道前庭 vaginal vestibule 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口、阴道口 及处女膜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ppt课件

子宫内膜 肌层 浆膜层
13
[子宫组织结构]
2、宫颈 宫颈管黏膜为单层柱状上皮,宫颈外口为鳞状上 皮,鳞-柱交界是宫颈癌好发部位。
14
[子宫组织结构]
宫颈黏液: 排卵前:稀薄,利于精子通过;涂片呈羊齿植物 叶状结晶; 排卵后:粘稠,形成黏液栓,防止细菌进入宫 腔,涂片椭圆体结晶。
15
[子宫韧带]
壶 腹 部
峡 部
伞 部
17
输卵管的组织结构
1、黏膜层 2、肌层 3、浆膜层
18
[卵巢]
功能: 生殖功能:产生和排出卵细胞;
内分泌功能:分泌性激素。 形态及组织结构
19
三、血管、淋巴及神经
动脉
1、卵巢动脉 2、子宫动脉 3、阴道动脉 4、阴部内动脉
20
21
静脉
左卵巢静脉回流
22
淋巴
23
神经 外阴部主要由阴部神经支配
43
一、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二)新生儿期 出生后四周之内 特点:因胎儿在宫内受母亲的性腺和胎盘产 生的女性激素影响,婴儿乳房略隆起,出 生后性激素水平,阴道可有少量出血、为 生理现象,2-3周内可自然消失。 (三)儿童期 从出生4周~12岁 特点:主要是体格上的发育,生殖器处在幼 稚状态,10岁以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系开始启动,刺激卵巢分泌少量女性激素、 乳房开始发育,女性特征开始呈现。
盆膈
36
骨盆底的功能
1.承托作用 2.括约作用 3.协助胎儿娩出 4.协助排便
37
会阴
指阴道口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厚3~4cm。分娩时 延伸变薄至2mm,如保护不当,极易引起不同程度的 损伤。
38
39
六、邻近器官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ppt课件

骨盆的组成
骨骼及关节
骨盆的韧带
骨盆的分界
真假骨盆 大小骨盆
骨盆出、入口
骨盆腔
1. 2. 3. 4.
骨盆形态 女型 扁平型 类人猿型 男型
第五节 骨盆底
1.
2.
骨盆底的界 线 盆底的分部 尿生殖三角 肛门三角
1. 2. 3. 4.
盆底的构成 外层
球海绵体肌 坐骨海绵体肌 会阴浅横肌 肛门外括约肌
2.组织结构
⑴宫体: ①浆膜层: 膀胱腹膜反折 子宫直肠陷凹 ②肌层: ③内膜层: 功能层 基底层 ⑵宫颈:
3.位置:
4.韧带:
①圆韧带: ②阔韧带: ③主韧带: ④宫骶韧带:
输卵管: ①分部: 间质部 峡部 壶腹部 伞部 ②组织结构:
卵巢:
大小、位置、韧带
组织学:生发上皮
白膜
皮质 髓质
中层:泌尿生殖膈 内层:盆膈
肛提肌
会阴及会阴体
邻近器官
尿道 膀胱 输尿管 直肠 阑尾
谢 谢 大 家~
卵巢动脉
阴道动脉 子宫动脉
阴部内动脉
二.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
三.淋巴 1.外生殖器淋巴:
腹股沟浅淋巴 腹股沟深淋巴
2.盆腔淋巴:
髂淋巴 骶淋巴
腰淋巴
四.神经 1.外生殖器神经支配
阴部神经
①骶丛分支 ②自主神经 2.内生殖器神经支配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①卵巢神经丛:
②骶前神经丛:
输尿管走向及其与盆腔血管的关系
中上段与卵巢动脉伴行 在骨盆入口处与髂外或髂总动 脉交叉 在宫颈旁约 2cm 处,与子宫动 脉交叉(桥下流水)
骨骼及关节
骨盆的韧带
骨盆的分界
真假骨盆 大小骨盆
骨盆出、入口
骨盆腔
1. 2. 3. 4.
骨盆形态 女型 扁平型 类人猿型 男型
第五节 骨盆底
1.
2.
骨盆底的界 线 盆底的分部 尿生殖三角 肛门三角
1. 2. 3. 4.
盆底的构成 外层
球海绵体肌 坐骨海绵体肌 会阴浅横肌 肛门外括约肌
2.组织结构
⑴宫体: ①浆膜层: 膀胱腹膜反折 子宫直肠陷凹 ②肌层: ③内膜层: 功能层 基底层 ⑵宫颈:
3.位置:
4.韧带:
①圆韧带: ②阔韧带: ③主韧带: ④宫骶韧带:
输卵管: ①分部: 间质部 峡部 壶腹部 伞部 ②组织结构:
卵巢:
大小、位置、韧带
组织学:生发上皮
白膜
皮质 髓质
中层:泌尿生殖膈 内层:盆膈
肛提肌
会阴及会阴体
邻近器官
尿道 膀胱 输尿管 直肠 阑尾
谢 谢 大 家~
卵巢动脉
阴道动脉 子宫动脉
阴部内动脉
二.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
三.淋巴 1.外生殖器淋巴:
腹股沟浅淋巴 腹股沟深淋巴
2.盆腔淋巴:
髂淋巴 骶淋巴
腰淋巴
四.神经 1.外生殖器神经支配
阴部神经
①骶丛分支 ②自主神经 2.内生殖器神经支配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①卵巢神经丛:
②骶前神经丛:
输尿管走向及其与盆腔血管的关系
中上段与卵巢动脉伴行 在骨盆入口处与髂外或髂总动 脉交叉 在宫颈旁约 2cm 处,与子宫动 脉交叉(桥下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