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二章末检测试卷(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检测试卷(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7题为单项选择题,8~12题为多项选择题)

1.关于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B.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C.圆周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一定是竖直向下的

2.一物体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在相互垂直的x方向和y方向上的分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1所示.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A.物体做速度逐渐增大的曲线运动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C.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大小是50 m/s

D.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大小是10 m/s

答案 C

解析由题图知,x方向的初速度沿x轴正方向,y方向的初速度沿y轴负方向,则合运动的初速度方向不在y轴方向上;x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y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y轴方向,所以合运动的加速度沿y轴方向,与合初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因此物体做曲线运动.根据速度的合成可知,物体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A错误;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y方向的加速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根据题图可知物体的初速度为:v0=v 2x0+v2y0=302+402m/s=50 m/s,故C正确,D错误.

3.某地发生地震,一架装载救灾物资的直升飞机以10 m/s的速度水平飞行,在距地面180 m的高度处,欲将救灾物资准确投放至地面目标,若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

A.物资投出后经过6 s到达地面目标

B.物资投出后经过18 s到达地面目标C.应在距地面目标水平距离80 m处投出物资

D.应在距地面目标水平距离180 m处投出物资

答案 A

解析物资投出后做平抛运动,其落地所用时间由高度决定,t=

2h

g=6 s,A项正确,B项错误;抛出后至落地的水平位移为x=v t=60 m,C、D项错误.

4.连接A、B两点的弧形轨道ACB和ADB关于AB连线对称,材料相同,粗糙程度相同,如图2所示,一个小物块由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v开始沿ACB轨道到达B点的速度为v1;若由A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v沿ADB轨道到达B点的速度为v2.比较v1和v2的大小有()

图2

A.v1>v2B.v1=v2

C.v1

答案 A

解析弧形轨道ACB和ADB的长度相等,物块在上面滑动时动摩擦因数相同,物块在上面的运动可认为是圆周运动,由于物块在ADB上运动时对曲面的正压力大于在ACB 上运动时对曲面的正压力,故在ADB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大于在ACB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再由动能定理得出选项A正确.

5.如图3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的三条电场线,实线为一带负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R、Q是这条轨迹上的三点,由此可知()

图3

A.带电粒子在R点时的速度大小大于在Q 点时的速度大小

B.带电粒子在P点时的电势能比在Q点时的电势能大

C.带电粒子在R点时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比在Q点时的小,比在P点时的大

D.带电粒子在R点时的加速度大小小于在Q点时的加速度大小

答案 A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qE=ma,又根据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可以得出Q、R两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为E R>E Q,则带电粒子在R、Q两点处的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a R>a Q,故D项错误;由于带电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只受电场力作用,只有动能与电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则带电粒子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不变,故C项错误;根据物体做曲线运动的轨迹与速度、合外力的关系可知,带电粒子在R处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为沿电场线向右.假设粒子从Q向P运动,则电场力做正功,所以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速度增大,假设粒子从P向Q运动,则电场力做负功,所以电势能增大,动能减小,速度减小,所以A项正确,B项错误.

6.如图4所示,一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轨道两端等高;质量为m的质点自轨道端点P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最低点Q时,对轨道的正压力为2mg,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质点自P滑到Q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图4

A.

1

4mgR B.

1

3 mgR

C.

1

2mgR D.

π

4 mgR

答案 C

解析质点经过Q点时,由重力和轨道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 -mg=m

v2Q

R,由题意有F N=2mg,可得v Q =gR,质点自P滑到Q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R-W f=

1

2m v Q

2-0,得克服摩擦力

所做的功为W f =1

2mgR ,选项C 正确.

7.如图5所示,用长为L 的细线,一端系于悬点A ,另一端拴住一质量为m 的小球,先将小球拉至水平位置并使细线绷直,在悬点A 的正下方O 点钉有一小钉子,今将小球由静止释放,要使小球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圆周运动,OA 的最小距离是(不计空气阻力)( )

图5

A.L 2

B.L 3

C.23L

D.35

L 答案 D

解析 设小球做完整圆周运动时其轨道半径为R ,小球刚好过最高点的条件为mg =m v 2

0R

解得v 0=gR

小球由静止释放到运动至圆周最高点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因而机械能守恒,取初位置所在水平面为参考平面,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0=1

2m v 02-mg (L -2R )

解得R =2

5

L

所以OA 的最小距离为L -R =3

5L ,故D 正

确.

8.以初速度v 0=20 m/s 从100 m 高台上水平抛出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则( )

A .2 s 后物体的水平速度为20 m/s

B .2 s 后物体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

C .每1 s 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10 m/s

D .每1 s 内物体的速度大小的变化量为10 m/s 答案 ABC

解析 水平抛出的物体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速度不变,v x =v 0=20 m /s ,A 项正确;2 s 后,竖直方向的速度v y =gt =20 m/s ,所以

tan θ=v y

v x =1,则θ=45°,B 项正确;速度的

变化表现为竖直方向速度的变化,所以Δt =1 s 内,速度的变化量Δv =g Δt =10 m/s ,所以C 项正确;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为

v 2x +v 2y ,相同时间内,其变化量不同,D

项错误.

9.m 为在水平传送带上被传送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A 为终端皮带轮,如图6所示,已知皮带轮半径为r ,传送带与皮带轮间不会打滑,当m 可被水平抛出时( )

图6

A .皮带的最小速度为gr

B .皮带的最小速度为

g

r

C .A 轮每秒的转数最少是

1

g r

D .A 轮每秒的转数最少是1

2πgr

答案 AC

解析 物体恰好被水平抛出时,在皮带轮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