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必修一(人教版)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单元复习卷 (1)

高中物理必修一(人教版)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单元复习卷 (1)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复习卷一、单选题1.一辆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4 m/s,经过4 s速度达到12 m/s,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汽车的加速度为2 m/s2B. 汽车每秒速度的变化量为2 m/sC.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6 m/sD. 汽车的位移为32 m2.如图所示,物体以5 m/s的初速度沿光滑的斜面向上做减速运动,经过0.5 s速度大小变为3 m/s,则物体的加速度( )A. 大小为16 m/s2,方向沿斜面向上B. 大小为16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C. 大小为4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D. 大小为4 m/s2,方向沿斜面向上3.如图所示是物体运动的v-t图象,从t=0开始,对运动起点的位移最大的时刻是()A. t1时刻B. t2时刻C. t3时刻D. t4时刻4.下列哪一个物体的运动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A. 树叶的自由落体运动过程B. 运动员推出的铅球的运动C. 从桌面滑落的钢笔的运动D. 石子从水面自由落到水底的运动5.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该物体()A. 第2s末的速度大小为10m/sB. 第2s末的速度大小为20m/sC. 在第3s内下落的距离为45 mD. 在第3s内下落的距离为60 m6.如图所示,一辆正以8m/s速度沿直线行驶的汽车,突然以1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则汽车行驶了18m时的速度为()A. 8 m/sB. 12 m/sC. 10 m/sD. 14 m/s7.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向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他们的初速度不同而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A. 它们的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B. 它们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C. 它们的位移之差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 它们的位移之差保持不变8.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初速度为2m/s,末速度为4m/s,位移为6m,则物体在第1秒末的速度为A. 2.5m/sB. 3m/sC. 3.2m/sD. 3.5m/s9.A,B,C三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在20 s时间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关系是()A. v A=v B=v CB. v A>v B=v CC. v A>v B>v CD. v A=v B<v C10.如图,一汽车在t=0时刻,从A点开始刹车,途经B、C两点,已知AB=3.2m,BC=1.6m,从A到B及从B到C的时间均为t=1.0s,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汽车加速度大小为0.8m/s2B. 汽车恰好停在C点C. 汽车过B点的瞬时速度为2.4m/sD. 汽车在A点的瞬时速度为3.2m/s二、多选题11.物体从离地面45 m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 m/s2),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物体运动3 s后落地B. 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30 m/sC. 物体在落地前最后1 s内的位移为25 mD. 物体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0 m/s12.一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则()A. 这个物体的初速度为6m/sB. 这个物体的初速度为12m/sC. 这个物体的加速度为 -8 m/s2D. 这个物体的加速度为8 m/s213.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在0~4s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前3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第4s内的平均速度B. 前3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第2s末的瞬时速度C. 前3s内的位移和前4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3:4D. 前3s内的加速度和第4s内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314.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足够长),加速度恒定。

(word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word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5. 某人站在高楼上从窗户以2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位移大小等于5m的时间有几个(A .一个解B .两个解C .三个解D .四个解6.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它是竖直向下,v o=O, 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 : 3 : 5C.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 : 2 : 3D. 从开始运动起依次下落 4.9cm、9.8cm、14.7c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 1 : 2 : . 37. 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 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B . 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C . 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D . 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在同一地点,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的速度-二、填空题:(11, 12每题5分。

13题前3空每空11. 某市规定:卡车在市区内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0 km/h. 一次一辆卡车在市区路面紧急刹车后,经1.5 s停止,量得刹车痕迹s=9 m.,问这车是否违章?_____________12. 竖直悬挂一根长15m的杆,在杆的正下方5 m处有一观察点A.当杆自由下落时,杆全部通过A 点需要_______ s. (g取10 m/s2)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题、选择题:(选全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错选不得分,共计40分)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末速度与时间成正比B •物体的位移必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 •物体速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量与这段时间成正比D .匀加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增加;匀减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减小2.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有关物体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说法正确的是(A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B .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必定为负值C .在直线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变大时,其加速度也可能为负值D •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条件下,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A .两物体相遇的时间是2S和6SB .乙物体先在前运动2S,随后作向后运动C .两个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4S末,D . 4S后甲在乙前面9.物体甲的况是(A. 甲在整个B. 甲在整个移大小为4 mC. 乙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D .乙在整个t =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x-t图象和物体乙的v-t图象分别如下图所示, )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3.汽车关闭油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下来。

(完整word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完整word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1.(多选)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向东,大小为5m/s ;经过2s ,速度变为 向西,大小为11m/s 。

关于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x 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方向向西D 方向向东 2. (多选)如图所示,物体 A 、B 由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他们运动的速度 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A. 物体 A 、B 在4s 末相遇B. 物体A 、B 在2s 末相遇C. 物体A 、B 在4s 末的速度大小相等D. 物体A 、B 在2s 末的速度大小相等3. (单选)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从下落开始计时,重力加速度 第5s 内的位移为4.(单选)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 物体质量越大,下落越快B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D .自由落体运动是加速度不断变化的加速运动5•甲、乙两物体,甲从 20m 高处自由落下,1s 后乙从10m 高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 力。

在两物体落地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B .两物体从起点各自下落 1m时的速度是相同的 A . x=16m B x=6mg 取10m/s2。

则物体在A. 10mB 125mC 45mD 80mC.两物体同时落地D落地前,甲和乙的高度之差保持不变6•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

如图所示,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象中,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的运动情况。

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移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10 s内,两车逐渐靠近B在5〜15 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B. 物体在第2s末的速度大小是8m / sC. 物体在第3s内的位移大小是8mD. 物体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比后4s内的平均速度大8•以10m/s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因故紧急关闭发动机,之后汽车在平直公2路上匀减速滑行了一段距离,其加速度大小为2m/s。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单元检测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单元检测相似题纠错收藏详情加入试卷1. 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 .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C .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D .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2. 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斜面实验中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与小球质量有关B .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C .通过对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D .不直接做落体实验是因为当时时间测量不够精确3.一个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仅使其中一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又从零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此力的方向始终未变),在这一过程中其余各力均不变.那么,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该过程中物体速度变化情况的是()A .B .C .D .4. 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第2 s内和第3 s内速度方向相同B.第2 s内和第3 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第3 s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D.第5 s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5. 一个人站在阳台上在同一位置,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把三个球竖直向上抛出,竖直向下抛出,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

则三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A.上抛球最大B.下抛球最大C.平抛球最大D.三球一样大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其中的甲图是实验现象,乙、丙、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B.其中的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C.运用甲图的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D.运用丁图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7.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s末的速度是6m/s,第2s末的速度是8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3 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2 m/s2C.第1s内的位移是6m D.第1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8.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设向右为正方向,则在前4s内()A.物体先向左运动,2s后开始向右运动B.物体始终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D.前2s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2s位于出发点的右方9. 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t回到抛出点,此过程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在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路程、位移和平均速度分别为()A.路程2h、位移0、平均速度B.路程2h、位移0、平均速度0C.路程0、位移2h、平均速度0 D.路程2h、位移h、平均速度10. 一路人以4m/s的速度跑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交车,在跑到距汽车10m处时,绿灯亮了,公交车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则:A.人能追上公交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32mB.人不能追上公交车,人、车最近距离为2mC.人能追上公交车,追上车前人跑了8sD.人不能追上公交车,且车开动后,人、车距离越来越远11. 如图所示,表示甲.乙两运动物体相对同一原点的位移﹣时间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甲和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x0C.乙运动的速率小于甲运动的速率D.乙比甲早出发t1时间12. 在公式和中涉及了五个物理量,除t是标量外,其他四个量v、v 0、a、x都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四个矢量的方向都在一条直线上,当取其中一个量的方向为正方向时,其他三个量的方向与此相同的取正值,与此相反的取负值,若取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取负值B.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取正值C.匀减速直线运动中a取正值D.无论匀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a都取正值13. 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跳下,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s时空降兵和降落伞的速度方向改变B.0~10s内空降兵和降落伞整体所受空气阻力越来越小C.10s~15s时间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D.10s~15s内空降兵和降落伞整体处于超重状态二、填空题三、实验题14. 某质点的位移s 随时间t 而变化的关系式为s=4t+2t 2,s 与t 的单位分别为m 和s ,则质点的初速度v 0=________m/s ,加速度a=________m/s 2.15. 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为8m/s ,经过4s 时速率为20m/s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 m/s 2或________ m/s 2 .16. 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 点时的速度是4m/s ,经过B 点时的速度是8m/s ,则质点从A 到B 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质点从A 到B 中间时刻的速度为________m/s .17. 第3s 内表示的是________s 的时间,是从________s 末到________s 末,3s 内表示的是________.18.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 、B 、C 、D 、E 、F 、G 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接220V 、50Hz 交流电源.(1)设电火花计时器的周期为T ,计算F 点的瞬时速度v F 的公式为v F =__________;(2)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电火花计时器在打B 、C 、D 、E 、F 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以A 点对应的时刻为t =0,试在下图所示坐标系中合理地选择标度,作出v--t 图象______,并利用该图象求出物体的加速度a =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对应点 B C D E F 速度(m/s) 0.1410.1800.2180.2620.301小”或“不变”)(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电压变成210V ,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19. 某同学利用光电传感器设计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器材有铁架台、光电计时器、小钢球等.铁架台上端固定一个电磁铁,通电时,小钢球被吸在电磁铁上,断电时,小钢球自由下落.(1)先将光电门固定在A处,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球经过光电门的时间,量出小球释放点距A的距离为h 0,测出小球的直径d(d远小于h0).则小球运动到光电门处的瞬时速度v=________,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g=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2)若某次实验时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钢球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请你判断此时光电门距A处的距离________.(用(1)中所给字母表示)(3)由于直尺的长度限制,该同学改测光电门位置与其正上方固定点P(图中未画出)之间的距离h,并记录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移动光电门在竖直杆上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2所示的图象,已知图象斜率为k,纵截距为b,根据图象可知重力加速度g=________.20.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和实验器材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在实验中,该小组同学把砂和砂桶的总重力当作小车受到的合外力.(1)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误差尽量小,在实验操作中,下面做法必要的是.A.实验前要对装置进行平衡摩擦力的操作B.实验操作时要先放小车,后接通电源C.在利用纸带进行数据处理时,所选的两个研究点离得越近越好D.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2)除实验装置中的仪器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有,.四、解答题(1)甲、乙两站间的距离L : (2)列车出站时的加速度大小: (3)列车从甲站到达终点站的平均速度.22. 某公交车从站点出发,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行驶8.0m 时,发现站点上还有一名乘客没有上车,司机立即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车.公交车开始做减速运动1.0s 时,该乘客发现公交车减速,立即匀速追赶,公交车停止运动时该乘客恰好赶到.公交车从启动到停止总共历时9.0s ,行进了24m .人和车均可视为质点.求: (1)公交车运行的最大速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追赶公交车过程中该乘客的速度大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3. 在离地面7.2m 处,手提2.2m 长的绳子的上端如图所示,在绳子的上下两端各拴一小球,放手后小球自由下落(绳子的质量不计,球的大小可忽略,g =10m/s 2)求:(1)两小球落地时间相差多少?(2)B 球落地时A 球的速度多大?车运行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列车的质量为4.0×105kg ,假设列车运行中所受的阻力是其重力的0.02倍,求:中国已迈入高铁时代,高铁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一辆高铁测试列车从甲站始发最后停靠乙站,车载速度传感器记录了列21.。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检测试卷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检测试卷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检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相同时间内位移的变化相同B. 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C. 相同时间内加速度的变化相同D. 相同路程内速度的变化相同2.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正确的说法是()A. 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有关B.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C. 在地球表面,各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都相等D. 在地球表面,只有赤道处的重力方向才是准确的竖直向下3. 甲、乙两质点沿同一直线做直线运动,它们的x-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 甲、乙两质点沿同一方向运动B. 甲、乙两质点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 甲、乙两质点在第2 s末相遇D. 前4 s内甲质点比乙质点运动得快4. 美丽的校园离不开绿树的装扮,假设在无风的环境中一片离地面高10 m的叶片自然掉落,则叶片落地瞬间的速度最可能为下列数据中的(g取10 m/s2)()A. 1.4 m/sB. 14 m/sC. 28 m/sD. 30 m/s5. 汽车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2 s内与5 s内汽车的位移之比为()A. 5∶4B. 4∶5C. 3∶4D. 4∶36. 如图所示,一物体运动的v-t图像为两段半径不同的圆弧曲线,且圆弧Ⅰ的半径大于圆弧Ⅱ的半径,在前2 s内()A. 物体做直线运动B. 物体做曲线运动C. 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2 m/sD. 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2 m/s7.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试验,若从t=0时起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与速度的平方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0时汽车的速度为20 m/sB. 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5 sC. 刹车过程经过3 s时汽车的位移为7.5 mD. 刹车过程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8. 拥堵已成为现代都市一大通病,发展“空中轨道列车”(简称空轨,如图所示)是缓解交通压力的重要举措。

人教版高一上册物理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高一上册物理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1.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这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

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

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2s B .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sC .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5m/s 2D .若汽车以25m/s 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60m 处有险情,正常驾驶不能安全停车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A .在制动之前汽车做匀速运动,由正常情况下的思考距离x 与速度v 可得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7.5s 0.5s 15x t v === 选项A 错误;B .在制动之前汽车做匀速运动,由酒后情况下的思考距离x '与速度v ',则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15's 1s 15x t v '===' 则酒后比正常情况下多0.5s ,选项B 正确;C .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时,有一反应时间。

以速度为v =15m/s 为例:若是正常情况下,制动距离减去思考距离才是汽车制动过程中的发生的位移,即x =22.5m-7.5m=15m由22v ax =可得a =7.5m/s 2选项C 错误;D .由表格数据可知当汽车速度为25m/s 加速行驶时,酒后驾驶后若要制动停止的距离是22''25200'''''251m m m 227.53v x v t a =+=⨯+=⨯大于前方险情的距离,不能安全停车,选项D 正确。

故选BD 。

2.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过a 、b 、c 、d 到达最高点e .已知ab = bd = 6 m ,bc = 1m ,小球从a 到c 的时间和从c 到d 的时间都是2 s ,设小球经过b 、c 的速度分别为v b 、v c ,则A .v b 8m/sB .v c =1.5m/sC .3m de x =D .从d 到e 所用的时间为4 s【答案】D 【解析】 【详解】物体在a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0,加速度为a ,则从a 到c 有:201112ac x v t at =+即:0722v a =+物体从a 到d 有:202212ad x v t at =+即:01248v a =+故:21m/s 2a =-,04m/s v =A .从a 到b 有:220-2b ab v v ax =解得:210m/s b v =,故A 错误。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第二章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第二章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县一中高一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学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分数________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题4分,满分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第1题和第10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其余的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BD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建立物理模型法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Δ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C.伽利略为了探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这运用了类比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2.某同学在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铁质小球被电磁铁吸附,断开电磁铁的电源,小球自由下落,已知小球的直径为0.5cm,该同学从计时器上读出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1.00×10-3s,g取10 m/s2,则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距光电门的距离为()BA.1 m B.1.25 mC.0.4 m D.1.5 m【解析】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很短,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看成瞬时速度,v=xt=5 m/s,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知h=v22g=1.25 m,B正确.【答案】 B3.一物体以初速度v0=20 m/s沿光滑斜面匀减速向上滑动,当上滑距离x0=30 m时,速度减为10 m/s,物体恰滑到斜面顶部停下,则斜面长度为()A.40 m B.50 m C.32 m D.60 m【答案】A【解析】根据v 2-v 20=2ax 求出物体的加速度为a =⎝ ⎛⎭⎪⎫v022-v202x0=102-2022×30m/s 2=-5 m/s 2,物体到达斜面顶部时速度为0,则斜面长度L =0-v202a=40 m ,选项A 正确,选项BCD 错误.4.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B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5.一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那么物体在0~t 0和t 0~2t 0两段时间内( )BA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B .位移大小之比为1∶1C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D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2【答案】B【解析】由图象可得,a 1=v0t0,a 2=-2v0-v0t0=-3v0t0,⎪⎪⎪⎪⎪⎪a1a2=13,选项A 错误.x1x2=v02t02v02×23t0-v02×13t0=11,选项B 正确.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可知:v -1=v -2=v02,选项CD 错误. 6.一质点从t =0开始沿x 轴做直线运动,其位置坐标与时间的关系式为x =2t 3-8t +1(x 和t 的单位分别为m 和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A .质点一直向x 轴正方向运动B .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 .质点在第2 s 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3 m/sD .质点在前2 s 内的位移为零【解析】 利用位置坐标与时间的关系得出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可知A 错误.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可知B 错误.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结合题目所给关系式可知,质点在第2 s 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不是3 m/s ,C 错误.t =0时x 0=1 m ;t 1=1 s 时x 1=-5 m ;t 2=2 s 时x 2=1 m ;故D 正确.【答案】 D7.从同一高度处同时将a 、b 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竖直上抛和竖直下抛,它们的初速度大小也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AA .在空中运动过程中,两小球的加速度相同B .两小球触地瞬时的速度不同C .两小球运动的位移不同D .两小球运动的路程相同8.汽车以20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 2。

人教版高一上册物理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高一上册物理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1.某质点做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图中PQ 为抛物线,P 为抛物线的顶点,QR 为抛物线过Q 点的切线,与t 轴的交点为R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0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为2m/sB .QR 段表示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 .0~2s 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sD .R 点对应的时刻为t =3s【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 .根据x -t 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t =0时图象切线斜率为零,则质点的速度为零,选项A 错误。

B .QR 段图象斜率不变,表示质点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B 错误;C .0~2s 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2m 1m 1m x ∆=-=则平均速度为1m/s 0.5m/s 2x v t ∆===∆ 选项C 错误;D .PQ 为抛物线,则PQ 段表示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有212x at =将t =2s ,x =1m ,代入解得20.5m/s a =t =2s 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为v =at =1m/s可知Q 处切线的斜率大小为1,可得R 点对应的时刻为t =3s选项D 正确。

故选D 。

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s 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 .0.25m/s ,向右B .0.25m/s ,向左C .1m/s ,向右D .1m/s ,向左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线可知0-3s 内的位移为1132m 3m 2s =⨯⨯=方向为正方向;3-8s 内的位移为21(83)2m 5m 2s =⨯-⨯=方向为负方向;0-8s 内的位移为122m s s s =-=-0-8s 内的平均速度为2m 0.25m/s 8ss v t -===-, 负号表示方向是向左的.A. 前8s 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0.25m/s ,向右,与分析不一致,故A 错误;B. 前8s 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0.25m/s ,向左,与分析相一致,故B 正确;C. 前8s 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1m/s ,向右,与分析不一致,故C 错误;D. 前8s 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1m/s ,向左,与分析不一致,故D 错误.3.频闪摄影是研究变速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朝阳二高中第二章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是正确的,部分对给2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B、大的物体也可以看作质点
C、任何物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看作质点
D、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看作质点
2、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 s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3m ,则()
A、物体前3s内通过的位移是6m
B、物体第3s末的速度为3.6m/s
C、物体前3s内平均速度为2m/s
D、物体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
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正确的说法是()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
B、自由落体的快慢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有关
C、在地球表面上各处,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D、在地球表面上经度较大处,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较大
4、某质点作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关系式为v =(2t + 4)m/s ,则对这个质点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A、初速度为4 m/s
B、加速度为2 m/s2
C、在3s末,瞬时速度为10 m/s
D、前3s内,位移为30 m
5、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有下面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公式a =(v t − v 0)/t 可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a 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v t − v 0)成正比,与速度改变量所对应的时间t 成反比
B .由公式a =(v t 2 - v 02)/2s 可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
a 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平方的改变量(v t 2 - v 02)成正比,与物体运动的位移s 成反比
C .由公式s = at 2/2可知,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s 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时间t 的平方成正比
D .由公式v t = v o + at 可知,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加速度a > 0,则物体做加速运动,若加速度a < 0 ,则物体做减速运动
6、水平地面上两个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线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做匀速运动,乙做匀加速运动
B 、2s 前甲比乙速度大,2s 后乙比甲速度大
C 、在4s 时乙追上甲
D 、在第4s 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7、甲车以10米/秒,乙车以4米/秒的速率在同一直车道中同向前进,若甲车驾驶员在乙车后方距离d 处发现乙车,立即踩刹车使其车获得-2米/秒2的加速度,为使两车不致相撞,d 的值至少应为多少? A .3米 B .9米 C .16米 D .20米
8、汽车以20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为5米/秒2,那么开始刹车后2秒与开始刹车后6秒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 .1∶1 B .3∶1 C .3∶4 D .4∶3 9、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由v 增加到v 3发生的位移与由v 4增加到v 5发生的位移之比为( )
A .8:9
B .3:7
C .8:7
D .5:9
10、一滑块以某初速从斜面底端滑到斜面顶端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斜面长L .滑块通过最初3L/4时所需的时间为t .则滑块从斜面底端滑到顶端需时间 ( )
A .4t/3
B . 5t/4
C . 3t/2
D .2t
11、如图所示为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t v 图象,其初速度为0v ,末速度为1v 。


时间t 内,物体的平均速度v 和加速度a 是( ) A .a v v v ,2
1
0+>随时间减小 B .a v v v ,21
0+>
随时间增大 C .a v v v ,21
0+<
随时间减小 D .a v v v ,2
1
0+<
随时间增大
12、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前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s m /3,后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s m /5,则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s m /75.3 B .s m /52.3 C .s m /4 D .s m /12.4
二、填空题(每题4分,计12分)
13、、在乒乓球比赛中,以2米/秒的速度运动的小球在0.01秒时间内以8米/秒的速度被反向打回,在此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_____。

14、一个质点从A 点开始由静止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B 点时立即改做加速度大小也是a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C 点恰好静止。

已知x AB =,则此质点从A 到C 的平均速度为 。

15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2秒内的位移为6m ,在第3秒末的速度为
s m /5.10,则物体在头4秒内的位移为 m 。

三、计算题。

每题10 分,要求有必要文字说明和完整的解题过程。

16、一矿井深45米,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当第7个小球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一个小球恰好落至井底,问: (1)相邻两个小球下落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2)这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相距多远?
17、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向行驶,但是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v =20米/秒,乙车在甲车行驶至距离出发地200米处时开始以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2/2s m a =追甲。

求(1)乙车追上甲车的时间和乙车的位移 (2)乙车追上甲车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

18、小球从斜面的顶端,以s m v /20=,2/2s m a =向下做匀加速滑行,在到达
底端前一秒内所通过的路程是斜面长度的
15
7
,求: (1)斜面的长度。

(2)小球到达底端的速度.
19、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50 Hz 的低压
交流电,求打点计时器打“2”时,小车的速度2v 等于多少?小车的加速度a 等于多少?请你依据本实验原理推断第7计数点和第8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多少.
朝阳市二高中物理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
二、填空题
13、 2/1000s m (注意速度是矢量,在计算过程中要带方向。

球的初末速度方
向不同,但结果要的是加速度的大小,不能带负号。

) 14、
2
2ax
(注意题目中所给的数据是哪个过程) 15、_30_m 。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2秒内的位移有:
)2
1
(21211022
202at t v at t v x +-+= (其中1t 表示前1秒,2t 表示前2秒)
根据速度公式有
303at v v += 24402
1at t v x +
= 整理代入数据得 s m v /5.10=,2/3s m a =,m x 30=
三、计算题。

16、解:七个小球将整个运动分成六个相等的时间间隔。

设每个时间间隔为T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有:
2)6(2
1
T g x =
代入数据得 s T 5.0=
由右图可知,第三个球与第5个球的距离为 53x x d -=
而23)4(21
T g x = 25)2(2
1
T g x =
代入数据得 m d 15=
17、乙车追上甲车时两车同时到达同一位置。

所以有 甲乙x x +=200 22
1at x =
乙 t v x =甲
联立代入数据整理得
m x )3200400(+=乙 s t )31010(+=
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距离最小。

有1at v =
m at vt d 3002
1
211=-=
18、小球从斜面顶端到底端的过程中有:
202
1
at t v x += (1)
最后一秒内的运动有: ])1(2
1
)1([15720-+--=t a t v x x (2) 或最后一秒前的运动有:
20)1(2
1
)1(157-+-=-t a t v x x
(3) (注
意研究的是哪段运动,一定要对应这段运动的时间和位移及初末速度)
方程(1)与(2)或(3)联立解得 m x 15= ,s t 3=
再根据速度公式有: s m at v v /80=+=
19解:(1)2 点是1、3两点的时间中点,所以有 s m T x v /491.0100
1.0235.547.42132=⨯⨯+==
(2)2
12
4513T x x a -=
2
23
5623T x x a -=
2
34
6733T x x a -=
3
3
21a a a a ++=
代入数据得 2/88.0s m a =
(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45566778x x x x -=-所以有cm x 76.978=
或cm aT x x 74.926778=+=(结果在cm 72.9到cm 76.9都给满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