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防治课件

合集下载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ppt课件完整版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ppt课件完整版

全球分布
目前,水稻已广泛分布于 全球各大洲,包括亚洲、 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 和北美洲。
主要产区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 、孟加拉国、越南、泰国 等国家是全球主要的水稻 产区。
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
种子萌发期
种子吸水膨胀,胚根突破 种皮,形成幼苗。
营养生长期
幼苗经过分蘖、拔节等过 程,形成健壮的植株,积 累养分。
THANKS.
丰富等特点。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02
原理
光照与温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光照强度
温度
光照强度直接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 过弱或过强的光照都不利于水稻生长 。
适宜的温度范围对水稻的生长至关重 要,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水稻 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光照时间
每天的光照时间对水稻的生长周期和 产量有重要影响,长日照有利于水稻 的生长和发育。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03
实践
选用优良品种
根据当地生态条件, 选用高产、优质、抗 病虫、适应性广的水 稻品种。
种子质量应符合国家 标准,保证发芽率和 纯度。
注意品种的熟期选择 ,确保能在当地安全 抽穗和成熟。
培育壮秧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 、土壤肥沃的田块作秧田 。
适期播种,根据品种特性 和当地气候确定播种期。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信息素、生物农药等进行防治,具有环保、持效长 等优点。
化学防治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注意轮换用药和安 全间隔期。
综合防治策略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 和预测预报,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治方案。
水稻机械化栽培技
05

水稻常见病虫害以及防治方法

水稻常见病虫害以及防治方法

水稻常见病虫害以及防治方法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由于生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水稻也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本文将介绍水稻常见的病虫害以及防治方法。

一、水稻病害1.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上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主要发生在秋季和冬季。

其特征为灰黑色斑点,叶子逐渐变黄,并在几天内干枯。

防治方法包括:(1)选用抗病品种:可选用抗性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

(2)合理施肥:保证充足的氮肥供应,增强植株抵抗力。

(3)药剂防治:可使用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等药剂进行喷洒。

2.纹枯病纹枯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水稻病害,其特征为叶片上出现黑色或深褐色条纹。

严重时会导致叶片干枯并脱落。

防治方法包括:(1)选用抗病品种:可选用抗性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

(2)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枯叶和秸秆等杂物,保持田间通风干燥。

(3)药剂防治:可使用福美双、多菌灵等药剂进行喷洒。

3.稻瘿蚊稻瘿蚊是水稻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叶片变黄、生长不良等。

防治方法包括:(1)选择适宜的播种期:避免在高温潮湿的季节播种,以减少蚊虫数量。

(2)清理田间杂草:清除田间杂草和废弃物,减少虫源。

(3)施肥增强抵抗力:合理施肥,增加水稻植株的营养供应,提高其抵抗力。

4.白叶枯白叶枯是由真菌引起的水稻病害之一。

其特征为叶片出现白色或黄色斑点,并逐渐扩大。

防治方法包括:(1)选用抗病品种:可选用抗性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

(2)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枯叶和秸秆等杂物,保持田间通风干燥。

(3)药剂防治:可使用福美双、多菌灵等药剂进行喷洒。

二、水稻害虫1.稻飞虱稻飞虱是水稻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叶片出现黄斑、白斑和枯黄。

防治方法包括:(1)选择适宜的播种期:避免在高温潮湿的季节播种,以减少蚊虫数量。

(2)清理田间杂草:清除田间杂草和废弃物,减少虫源。

(3)药剂防治:可使用敌敌畏、氧乐果等药剂进行喷洒。

2.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叶片逐渐卷曲,并在内部产生白色细丝。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一、水稻病害1、稻瘟病(1)为害特点:稻瘟病又名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头瘟、掐颈瘟等,是流行最广、为害最大的世界性真菌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寄主植物的地上部分。

由于危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枝梗瘟、粒瘟等。

寄主范围是水稻、小麦、马唐等多种禾本科植物。

稻瘟病病菌主要在病稻草上越冬,第2年从病稻草上传入稻田中侵染为害。

病菌传播主要靠风传播,雨、水流、昆虫也可传播。

天气转暖,又有雨淋的情况下,越冬病菌会大量复苏、增殖,从堆在田边的病稻草上转移到水稻植株上为害。

(2)防治方法:①选用良种,种植抗病品种,多组合合理搭配。

②种子消毒杀菌,1千克种子用三克20%三环唑浸种24小时。

③加强栽培管理。

④药液浸秧,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浸秧,或40%稻瘟灵乳油,亩用100毫升或富士一号乳油100毫升对欢60千克喷雾。

穗颈瘟预防,孕穗破口期用75%丰登可湿性粉剂亩用25~30克或20%三环唑100克,叶瘟治疗,用稻瘟类农药防治。

2、白叶枯病(1)为害特点:水稻白叶枯病又叫火烧苗。

白叶病,是一种传播很快的病害,目前许多稻区还没有这个病,所以它被定为国内植物检疫的对象。

稻株感染白叶枯病后,在叶尖或叶缘发生绿色或暗绿色斑,病斑沿中脉或叶缘扩展,形成界限分明的病斑。

病斑沿叶片枯死后呈灰白色,因此叫白叶枯病。

一般在水稻中下部叶片先发病,然后蔓延到上部叶片。

这种病从苗期发生,在分蘖期普遍发展,到孕穗期,特别抽穗后达到高峰。

如果发病早,叶片枯死,不能抽穗;如果发病较迟,影响扬花灌浆,秕粒增加,病株茎秆软弱易倒伏。

白叶枯病容易和其他病害混淆,辨认不清。

可把病叶剪下一小段,放在有水的玻璃片上,再用一块小玻璃压在上面,大约1分钟以后,放在光线稍暗的地方,如果切口处有浓浊状或乳白色液体流出,这就是白叶枯病的病菌。

(2)防治方法:①严格检疫,选用无病稻种。

种子消毒,可用1%石灰水过滤浸种,在温度为25℃时,可浸种3~4天。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1、水稻稻瘟病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氮肥等导致稻瘟病发病重。

水稻一生中有3个易感病时期,分别是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齐穗期。

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

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

防治应采用以种植抗病优质品种为中心、健身栽培为基础、药剂保护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①合理利用抗病品种。

②科学田间管理。

培育壮秧,施足基肥,增施钾肥、锌肥、有机肥,巧施穗肥,适时晒田。

③种子处理。

10% 401抗菌剂1 000倍液浸种48 h或80% 402抗菌剂2 000倍液浸种48~72 h,直接催芽,或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浸种24 h,洗净后催芽。

④药剂防治。

叶瘟应在发病初期(病叶率3%时)喷药保护,穗瘟在抽穗初期喷药保护,以后视天气情况决定喷药次数。

药剂选择: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50 g/hm2或40%富士1号1 500 g/hm2,或40%克瘟散乳油2 250~3 000 g/hm2。

为了保证药剂防治效果,应保证用水750 kg/hm2,不宜盲目加大用药量。

2、水稻条纹叶枯病主要通过灰飞虱传播。

通常病株心叶沿叶脉呈现断续的黄绿色或黄白色短条斑,以后合成大片,病叶一半或大半变成黄色或黄白色。

高秆品种发病后,心叶细长而卷曲成纸捻状,弯曲下垂而成“假枯心”;矮秆品种发病后心叶展开仍较正常。

早期发病植株枯死,发病迟的只在剑叶或叶鞘上有褪绿斑,但抽穗不良或穗畸形不实。

病株分蘖一般减少。

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采取治虫防病的综合措施。

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切断病毒的传播源。

一是把传毒媒介灰飞虱消灭于传病之前。

二是要远离麦田、蔬菜田、草荒田等虫源田,及时清除秧田及大田周边杂草,减少灰飞虱寄生。

③加强肥水管理。

基肥要施好,不施分蘖肥,重施穗肥,水稻生育期注意使用锌、硼、锰等微肥或水稻敏感的元素,促进水稻健康生长,提高抗病力。

④防治方法。

药剂浸种,提前预防;秧苗移栽前施一次“送稼药”;发现整田发病率在3%以下即要防治。

水稻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水稻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Z i x u n t a i一、水稻稻瘟病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氮肥等导致稻瘟病发病重。

水稻一生中有3个易感病时期,分别是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齐穗期。

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

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

防治措施:①合理利用抗病品种。

②科学田间管理。

培育壮秧,施足基肥,增施钾肥、锌肥、有机肥,巧施穗肥,适时晒田。

③种子处理。

10%401抗菌剂1000倍液浸种48h或80%402抗菌剂2000倍液浸种48~72h,直接催芽,或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浸种24h,洗净后催芽。

④药剂防治。

叶瘟应在发病初期(病叶率3%时)喷药保护,穗瘟在抽穗初期喷药保护,以后视天气情况决定喷药次数。

药剂选择: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50g/hm2或40%富士1号1500g/hm2,或40%克瘟散乳油2250~3000g/hm2。

为了保证药剂防治效果,应保证用水750kg/hm2,不宜盲目加大用药量。

二、水稻稻曲病。

稻曲病是真菌病害。

根据当地以往发病史,结合天气、品种、苗情进行分析,做出预测预报,选择用药,适时准确防治。

防治措施:防治适期为水稻孕穗后期(抽穗前3-7天)至始穗期。

常用药剂:种子消毒用2%-3%石灰水、50%多菌灵、500倍液强氯精浸种;大田喷药防治用20%瘟曲灵、35%稻曲清、25%粉锈宁可湿粉、50%DT可湿性粉剂(琥胶酸酮)、水稻孕穗后期(破口前3-5天),用25%富力库乳油、加倍井冈霉素+50%多菌灵。

三、水稻纹枯病该病菌寄主范围很广,生活力强,菌源地广泛。

土壤中菌核第二年漂浮水面,萌发侵入稻株,形成病斑,再长出菌丝向四周蔓延。

菌核有多次萌发特征,随水漂流,造成多次侵染。

气温20℃以上开始发病,适温(25~32℃)高湿条件,氮肥使用偏迟、过量,田水过深,保持时间长等对该病发生有利。

一般植株柔嫩、披叶多,透光差,以及长期深水灌溉和多雨天气,发病就重。

水稻常见病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水稻常见病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1.水稻稻瘟病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氮肥等导致稻瘟病发病重。

水稻一生中有3个易感病时期,分别是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齐穗期。

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

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

防治应采用以种植抗病优质品种为中心、健身栽培为基础、药剂保护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①合理利用抗病品种。

②科学田间管理。

培育壮秧,施足基肥,增施钾肥、锌肥、有机肥,巧施穗肥,适时晒田。

③种子处理。

10%401抗菌剂1 000倍液浸种48h或80%402抗菌剂2000倍液浸种48~72h,直接催芽,或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浸种24h,洗净后催芽。

④化学防治。

叶瘟应在发病初期(病叶率3%时)喷药保护,穗瘟在抽穗初期喷药保护,以后视天气情况决定喷药次数。

药剂选择: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50g/hm2或40%富士1号1500g/hm2,或40%克瘟散乳油2250~3000g/hm2。

为了保证化学防治效果,应保证用水750kg/hm2,不宜盲目加大用药量。

2.穗颈瘟:发生在穗颈部,使穗颈变成黑褐色,最后干枯腐烂。

发病早的使水稻变成白穗,发病迟的使谷粒不饱满。

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高产良种;②播种前搞好种子处理,一般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浸种2天;③药剂防治,每亩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0.1-0.15千克兑水50-60千克,或40%富士l号乳油0.1-0.15千克兑水50-60千克,或30%稻瘟灵0.15-0.2千克兑水50-60千克喷洒。

④白叶枯病白叶枯病分为叶枯型和凋枯型两种。

其中叶枯型占65%左右,凋枯型占35%左右。

叶枯型病害大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出现黄绿色斑点,斑点迅速扩展成条斑,受害严重时条斑可延伸至叶片基部,宽达叶片两侧。

凋枯型病害大多在秧苗移栽后15-30天出现一次发病高峰,病株心叶首先发病,出现失水青枯,随后其它叶片相继青萎,最后出现死苗、缺丛现象。

水稻病虫害种类及图片

水稻病虫害种类及图片

水稻病虫害种子期1、恶苗病:氰烯菌酯(防效100%)、二硫氰基甲烷、、门神、、、丙环唑、硅唑咪鲜胺。

2、稻瘟病:、三环唑、稻瘟灵。

3、白叶枯病:叶枯唑、、石灰水、门神、乙蒜素。

秧田期1.绵腐、立枯病:敌磺钠、门神、恶霉灵、甲霜灵、甲霜恶霉灵。

2.白叶枯、细条病:叶枯唑、络氨铜、、氯溴异氰尿酸、硫酸链霉素。

3.灰飞虱:吡虫啉、吡蚜酮、噻嗪酮、异丙威、。

4.稻蓟马: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

5.稻瘿蚊:丁硫。

分叶期1.稻瘟病:、三环唑、稻瘟灵、硫磺、咪酰胺-三环唑。

2.纹枯病:、三唑酮。

3.螟虫:三唑磷、杀虫单、。

4.稻纵卷叶螟:吡·杀单、阿维·毒。

5.稻飞虱:吡虫啉、噻嗪酮、异丙威6.胡麻斑病:稻瘟灵、20%氟硅唑咪鲜胺。

抽穗期1.稻瘟病:三环唑、、硫磺、门神、咪酰胺-三环唑、稻瘟灵、。

2.纹枯病:井冈霉素、门神、三唑酮、己唑醇、、恶霜嘧铜菌酯(高科)、烯肟菌胺(爱可)。

3.螟虫:三唑磷、杀虫单、甲维盐、。

4.稻纵卷叶螟:吡·杀单、阿维·毒。

5.稻飞虱:吡虫啉、噻嗪酮、异丙威、啶虫脒。

6.稻曲病:井冈霉素、、三唑酮、烯肟菌胺。

7.白叶枯、细条病:门神、络氨铜、叶枯唑。

8.穗枯病:三环唑、、三唑酮。

9.稻秆腐病:稻瘟灵、恶霜嘧铜菌酯、咪鲜胺。

一、稻黑色菌核秆腐病水稻成株期茎基部的一种真菌病害,又称水稻茎朽腐或小球菌核病。

病原菌是半知菌亚门的小球双曲孢和卷喙双曲孢。

有性态为子囊菌亚门的小球腔菌。

病菌侵害茎基部叶鞘,形成椭圆形或纺缍形黑色斑,后扩大至整个叶鞘,茎秆上也有大块黑斑,后期的茎基部腐烂,植株青枯,茎腔内有大量小球状黑色颗粒状的菌核。

成熟后的菌核在病稻草或土壤中越冬,栽秧时附着在秧苗基部,以菌丝从伤口或叶鞘基部侵入寄生。

病菌为弱寄生菌,喜高温高湿,故穗期受害比前期重,稻飞虱多的田块病害更重,常造成复合侵染。

二、稻白叶枯病水稻叶部的一种细菌病害。

病原菌是界的水稻黄单胞稻致病变种。

《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教学课件-2.3.1水稻田间管理技术 课件

《作物生产技术》课程教学课件-2.3.1水稻田间管理技术 课件

(2)保花肥 保花肥是防止颖花退化、增加每穗粒数的肥料,同时对
防止后期早衰,提高结实率和增加粒重也有很好的效果,是大 面积高产栽培中非常重要的一次追肥,通常在叶龄余数1.5~1 的时候施用。施肥量视不同情况而定,通常占总施肥量的 10%~20%,最好施用速效化肥,一般可用尿素 60~ 90kg/hm2,同时还应配合一定量的磷、钾肥。
2.拔节长穗期管理目标
拔节长穗期的管理目标是巩固有效分藥,促进壮秆大穗,培 植强根,防止徒长,并为后期的灌浆结实创造良好的基础。
3.结实成熟期管理目标
结实成熟期的管理目标是养根保叶,防止早衰,增强稻株光 合能力,提高结实率和粒重。
一、化学除草 栽秧后4~5d,当秧苗全部扎根立苗后,用除草剂拌细土
或细沙于晴天露水干后均匀撒播,施药后田间保持3cm左右 的水层3~5d,即可达到除草效果。
四、防止空秕粒
1.防止空粒
水稻空粒是指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或花粉粒发育不正常而不 能受精,或受精过程受阻而形成的不实粒。
造成空粒的外因很多,主要是在水稻花粉母胞减数分裂期
和开花期受不良气候的影响, 包括低温、高温、狂风、暴雨、 涝灾等。同时病虫为害和误用 农药也会造成空粒。在正常情 况下,空粒率在3%~10%。
3.拔节长穗期浅水勤灌 此期为水稻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时期,特别在花粉母细胞减
数分裂期,对水分特别敏感,不能缺水。搁田结束后,稻苗即将进 人孕穗阶段,这时气温高,稻株叶面大,水分蒸腾多,生理需水量 大,因此要求有灌水层,严防脱水受旱。水分管理宜采用干干湿湿、 以湿为主、间隙灌溉的方法,以减轻病虫害,增强植株的抗倒能力。
从幼穗开始分化到抽穗前的施肥统称为“穗肥”,按其 施用的时间和作用可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