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抗原系统
6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三、黏附分子的功能
• 1.免疫细胞识别中的辅助受体和协 同活化信号或抑制信号
(一)选择素分子的基本结构
胞膜外结构域由C型凝集素(CL)结构域、EGF结构域和补体调控
蛋白结构域组成。其中CL结构域是选择素结合配体部位。
• 3.淋巴细胞归巢
3. 通过结合细胞表面高亲和力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
4. 发挥作用形式
自分泌 autocrine 旁分泌 paracrine 内分泌 endocrine
作用于分泌 细胞自身
作用于比 邻细胞
血液循环
远距离作用
一、整合素家族
整合素家族(integrin family)最初是因此类黏附分子主要介导细胞 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使细胞得以附着而形成整体(integration) 而得名。 (一)整合素分子的基本结构 由、两条链经非共价键连接组成的异源二聚体。、链共同 组成识别配体的结合点。
分布:
白细胞
红系和巨核细胞/血小板谱系
非造血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成纤维细胞 上皮细胞 神经内分泌细胞等
生物化学特性
(1)跨膜的蛋白或糖蛋白
(2)分胞膜外区、跨膜区和胞浆区
(二)CD的概念
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
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种分化抗原归为同
第二节、外周免疫器官与组织
一、淋巴结
二、脾 T细胞:占45%; B细胞:占55%。
(一) 脾的结构
(二)可变区和恒定区 (Variable region and Constant region)
可变区(V区):氨基酸种类、 排列顺序差异较大,构成抗体 的多样性。 V区:VL、VH
恒定区(C区) 氨基酸种类、排 列顺序恒定 C区:CL、CH
5.白细胞分化抗原及黏附分子

五、CD分子与临床
CD与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 性联高IgM综合症患者一般表现为严重的反复 细菌感染,CD40L基因突变为该病的起因,由 于CD40L基因发生突变,导致Ig类别转换功能 缺陷,机体对T细胞依赖抗原的抗体应答降低, 并且仅为IgM抗体。
黏附分子
黏附分子
黏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s, AM)为介导细胞 与细胞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粘附作用的膜表面 糖蛋白。 在胚胎的发育和分化、正常结构的维持、炎症与 免疫应答、创伤愈合、凝血与血栓形成以及肿瘤 浸润和转移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
免疫球蛋白Fc R
CD64(FcγRⅠ); CD32 (FcγRⅡ); CD16(FcγRⅢ); CD23(FcεRⅡ)
四、参与免疫效应的CD分子
CD64(FcRI)
表达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及树突状细胞;
为高亲和力IgG Fc受体,与IgG1和IgG3结合力 强,与IgG4结合力较弱,与IgG2无结合能力。 可介导ADCC、清除IC、调理吞噬、促进吞噬细 胞释放前炎症细胞因子。
CD79a/CD79b 异源二聚体; 表达于除浆细胞以外的各个发育阶段的B细胞,为B 细胞的特征性标记; 与mIg以非共价键结合,组成BCR复合物,作用类 似TCR/CD3复合物中的CD3,胞浆区ITAM可介导 BCR途径的信号转导。
BCR复合物模式图
三、参与B与临床
CD与免疫性疾病的防治 抗CD3、CD25等单克隆抗体作为免疫抑制剂在临 床上用于防治移植排斥反应,取得明显的疗效。
五、CD分子与临床
CD与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 CD4分子胞膜外第一个结构域是HIV外壳蛋白 gp120识别的部位,因此CD4是HIV的主要受体。 HIV感染CD4+细胞后,选择性地使CD4细胞数 量降低和功能紊乱,由于CD4+细胞在机体的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因此HIV感染后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的异常,出 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1)免疫细胞识别中的辅助受体和协同活化或抑制信号
CD4 -- MHC-II CD8 -- MHC-I
CD28---B7
CD40---CD40L
2)炎症过程中白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黏附
白细胞黏附于血管壁上
3)淋巴细胞归巢
二.粘附分子 (cell adhesion molecules,CAM)
1、概述 概念: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 相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分子,多为糖蛋白。
以受体-配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参与细 胞的识别、活化和信号转导、增殖和分化、伸 展与移动。
分类:根据结构特点分为: 整合素家族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
白细胞分化抗原大多数是跨膜的蛋白或糖蛋白 (膜外区、 跨膜区和胞浆区);
少数是碳 水化合物。
2.分化群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CD) 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
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称CD
选择素家族 钙粘蛋白家族等
整合素家族 由αβ两条链经非共价键连接组成的异二聚体。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许多参与抗原识别或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分子,具有与Ig相 似的结构特征,即具有1个或多个IgV样或C样结构域。将这些分 子称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选择素家族
包括L-、P-、E-选择素,配体是寡糖基团。
Hale Waihona Puke 2、黏附分子的功能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与粘附分子
* 免疫应答过程有赖于免疫系统中细胞间 的相互作用,包括细胞间直接接触或通过分 泌细胞因子或其他活性分子介导的作用。
* 免疫细胞相互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 分子,包括抗原、受体或其他分子。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参考范围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参考范围人类白细胞抗原B27(简称HBA27)是一种由人免疫系统生产的特殊细胞,用于保护人体免受各种疾病的侵害。
它的参考范围是对人类免疫系统的一种指标。
HBA27最初由Kanungo等人在1977年发现,它主要存在于血液中的白细胞(白血球)中。
研究表明,HBA27在血液中的含量被用来诊断特定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病和慢性活动性肝炎等病症。
HBA27的参考范围是指一定度的HBA27在人体血液中存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正常水平。
根据不同的实验和研究,HBA27的参考范围在2微克到7微克每毫升之间,而健康的成年人的HBA27水平一般为5微克每毫升。
从HBA27参考范围可以了解,HBA27在正常情况下是必要的,但过多的HBA27会表现出一些不正常的情况,比如出现免疫性疾病,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病,慢性活动性肝炎等。
究其原因,HBA27有一些促进免疫反应的作用,包括参与宿主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
HBA27被认为是参与免疫反应的一种“分子标记”,它能够促进白细胞对外界病原体的识别和攻击,起到免疫保护的作用。
除了参与免疫反应的功能外,HBA27也可以与其他免疫系统相关的蛋白质结合,可能调节免疫系统的活性,抑制一些特定的免疫反应,控制免疫系统的稳态。
因此,HBA27的参考范围不仅可以用来诊断疾病,也有助于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在医疗领域,对HBA27参考范围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并有可能为免疫治疗提供有益指导。
总之,HBA27参考范围是对人类免疫系统的一个指标,它不仅可以用来诊断疾病,还有助于了解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可能为免疫治疗提供有益指导。
第7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CD154即CD40L ,主要分布在活化的CD4+ T细胞、 部分CD8+ T细胞和γδT细胞,与B细胞表面的 CD40结合产生活化B细胞的信号。 是B细胞进行免疫应答的重要的白细胞分化抗原, 是淋巴结生发中心形成的重要条件。
信号1
APC Th APC
信号1+2
Th
CD3 MHC-II Ag TCR CD4 1
VCAM VLA-4 ICAM LFA-1 1/2 LFA-3 CD2
1
MHC-II
CD3 Ag TCR CD4 CD4
CD28 CTLA-4
2
B7
无能
CD28刺激
阻断B7
活化并增殖
(二)与B细胞识别、黏附、活化有关的CD分子
CD79a/CD79b 又称Igα/Igβ,表达于除浆细 胞外B细胞发育的各个阶段,是B细胞特征 性标记。与BCR组成Igα/Igβ -BCR复合物, 其胞浆区的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 (ITAM),能将BCR特异性识别抗原的信 号转入B细胞内,从而提供由B细胞活化所 需的第一信号。
CD16 FcγRIII,为是低亲和力IgGFc受体,主 要结合IgG1、IgG3。 促吞噬和ADCC作用。
CD89 是FcαR,分布于外周血或黏膜组织中的 绝大部分吞噬细胞,某些T、B细胞。介导吞 噬细胞的吞噬、超氧产生、释放炎症介质以及 发挥ADCC。 FcεRI 是IgE高亲和力受体,介导I型超敏反应。
活 SIg 化 信 号 CD79 1 B 活化
MHC-II 活 化 信 CD40 号 2 LFA-1
Th 活 化
TCR CD3
CD40L ICAM-1
CKs
(四)、细胞凋亡相关的CD分子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胞浆区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 ITAM)结构,其中的酪氨酸磷酸化后,可活化有 关激酶,转导TCR-CD3介导的活化途径的信号。
CD4
为单链跨膜糖蛋白,胞膜外区结构
整合素家族(integrin family)
基本结构:由 两条链经非共价键连接组 成的异二聚体
组成:至少14种亚单位和8种亚单位,以 亚单位可将整合素家族分为8个组。
分布:一种整合素可分布于多种细胞,同 一种细胞也往往有多种整合素的表达。表 达水平可随细胞分化和生长状态发生改变。
选择素家族 (selectin)
基本结构:家族各成员胞膜外结构域相似, 均由C型凝集素(CL)结构域、EGF结构 域和补体调控蛋白结构域组成。其中CL结 构域是选择素结合配体部位。
组成:有L、P和E选择素三个成员。 识别的配体:主要识别一些寡糖基团。表
达于白细胞、内皮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的 表面。
粘附分子的功能
免疫细胞识别中的辅助受体和协同刺激信 号;
CTLA-4(一)
又称CDl52,为同源二聚体,表达 于活化T细胞,而静止T细胞则不表达。
CTLA- 4 与 CD28 分 子 有 一 定 的 同 源 性 , 也 能 与 CD80和CD86结合。 CTLA-4分子胞浆内含免疫受 体 酪 氨 酸 抑 制 基 序 (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or motif,ITIM ) CTLA-4分子胞浆区 可与磷酸酶SHP-1及SHIP结合,使CD3分子内的 ITAM中已磷酸化的酪氨酸去磷酸化,对T细胞活 化产生抑制作用,对T细胞活化起负调节作用。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的关系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和黏附分子在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并相互关联。
HLA是一组高度多态的蛋白质分子,主要存在于人类白细胞表面。
HLA分子的主要功能是识别并呈递抗原给免疫系统,从而激活免疫应答。
HLA分子在免疫系统中起着调节免疫应答、抗感染和免疫自身调控等重要作用。
黏附分子是一类蛋白质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表面,并参与细胞间的黏附和相互作用。
黏附分子在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参与白细胞的迁移、黏附和激活等过程。
黏附分子的表达可以受到HLA分子的调控。
HLA分子和黏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调节的关系。
一方面,HLA分子可以调节黏附分子的表达,影响白细胞的黏附和迁移。
另一方面,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和功能也可以影响HLA分子的调节和免疫应答。
在免疫系统中,人白细胞分化抗原(HLA)和黏附分子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免疫细胞识别和信号传导:HLA分子通过呈递抗原向T细胞介绍外来抗原,并激活T细胞的免疫应答。
黏附分子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辅助T细胞与抗原递呈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促进免疫细胞之间的黏附和信号传导。
2. 炎症反应调节:HLA分子和黏附分子在调节炎症反应中密切相关。
HLA分子通过控制抗原递呈细胞的活化状态影响炎症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黏附分子则在炎症介导的细胞黏附和迁移中发挥作用,参与炎症反应的调节。
3. 细胞间相互作用和免疫调节:HLA分子和黏附分子参与调节多种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HLA分子在调节免疫细胞的识别和活化中起关键作用,而黏附分子则促进免疫细胞之间的黏附和交流,影响免疫应答的效果。
4. 免疫耐受和自身免疫调节:HLA分子和黏附分子在维持免疫系统的耐受性和自身免疫调节中扮演重要角色。
它们共同调节T细胞的选择性识别和抑制效应,有助于防止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综合来看,人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在免疫系统中展现出紧密的关联和相互作用,共同参与调控免疫细胞的功能、免疫应答的调节以及炎症反应的调控。
白细胞分化抗原

白细胞分化抗原
机体免疫系统是由中枢淋巴器官、外周淋巴器官、免疫细胞和免
疫分子所组成。
免疫应答过程有赖于免疫系统中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包括细胞间直接接触和通过释放细胞因子或其它介质间接的作用。
免
疫细胞间或介质与细胞间相互识别的物质基础是免疫细胞膜分子,包
括细胞表面的多种抗原,受体和其它分子,细胞膜分子通常也称为细
胞表面标记(cell surface marker)。
免疫细胞膜分子的研究对于深
入了解免疫应答的本质以及临床某些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都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免疫细胞分子的种类相当繁多,主要有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TC R)、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BCR)、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白细胞分化
抗原、粘附分子、促分裂素受体、细胞因子受体、免疫球蛋Fe段受体
以及其它受体和分子。
白细胞分化抗原是白细胞(还包括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等)在
正常分化成熟不同谱系(lineage)和不同阶段以及活化过程中,出现
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
它们大都是穿膜的蛋白或糖蛋白,含胞膜外区、穿膜区和胞浆区。
有些白细胞分化抗原是以磷脂酰肌醇(inosito
l phospholipids,IP)连接方式“锚”在细胞膜上。
少数白细胞分化
抗原是碳水化合物半抗原。
白细胞分化抗原参与机体重要的生理和病
理过程。
例如:①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细胞的相互识别,免疫细胞抗
原识别、活化、增殖和分化,免疫效应功能的发挥;②造血细胞的分
化和造血过程的调控;③炎症发生;④细胞的迁移如肿瘤细胞的转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LA分子
• HLA分子的结构 • HLA分子的命名 • HLA分子的组织分布
HLA-I类分子三维空间结构图HLA-IFra bibliotek分子结构示意图
HLA- II类分子三维空间结构
HLA- II类分子结构示意图
HLA分子的命名原则
• 相应命名为HLA-A、B、C、DR、DQ及DP抗原 • HLA抗原的特异性用基因位点后的数字表示 • 由细胞学技术及淋巴细胞试验确定的特异性的表 示 • HLA抗原裂解后宽特异性的表示 • 抗原特异性及基因位点之间的表示
HLA系统在医学上的应用 HLA系统在移植医学的应用 HLA系统在输血医学的应用 HLA系统在法医学的应用 HLA系统在一些疾病的诊断上的应用
HLA系统在移植医学的应用
• • • • • HLA系统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HLA系统在肾移植中的应用 HLA系统在其他实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HLA系统在肝脏移植中的应用 HLA系统在胸腔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MHC分子的免疫学功能
•参与加工、处理和提呈抗原 •参与T细胞的限制性识别 •参与T细胞的分化、发育 •参与调节NK细胞活性 •参与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
第二节 粒细胞抗原系统 粒细胞表达的抗原
• • • 粒细胞的特异性抗原(HNA) HLA抗原 红细胞血型抗原
HNA的命名
•命名为人类粒细胞抗原(human neutrophil alloantigen,HNA) •抗原糖蛋白膜位点在HNA后用数字依次编号 •同一糖蛋白位点上的不同抗原用英文小写字母标示 •新发现的HDA暂时用字母缩写命名 •HDA的等位基因编码按国际人类基因图谱研究组规定 命名
•组织相容性:是指器官或组织移植时供者与受者相互接受的 程度,由供者与受者细胞表面组织抗原的特异性决定。 •组织相容性抗原:又称移植抗原,是指代表个体特异性的同种 异体抗原。 •主要组织相容性系统:组织相容性抗原中能引起快而强排 斥反应的抗原系统。 •次要组织相容性系统:组织相容性抗原中引起慢而弱排斥 反应的抗原系统。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基因群 •HLA复合体:指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也称为HLA 系统、人类白细胞抗原。
根据HLA分子的以上命名原则, HLA分子可以表示如下
HLA+连接符(-)+基因所属座位名+1~2位数字编号+抗原(或分子)
HLA分子的组织分布
• HLA-Ⅰ类分子广泛分布在有核细胞表面 • HLA-Ⅱ类分子主要表达在巨噬细胞等细胞表面 • HLA分子也分布在血、尿、唾液及精液中检出
• • • • •
HLA系统在输血医学的意义
• HLA抗原具有高度的免疫原性 • HLA抗体的产生 • HLA抗体引起多种SHOT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血小板输注无效
HLA系统在法医学上的应用
• HLA基因在个体识别中的作用 • HLA基因在亲子鉴定中的作用
Thank you !
第三节 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
• HLA复合体 • HLA分子 • HLA系统在医学上的应用
HLA复合体结构
HLA等位基因的命名原则
遗传区域位点以A、B、C、DR、DQ及DP等表示 HLA的等位基因用阿拉伯数字加以区别 第一位数字的左上方“*”号的意义 数字部分中第1个冒号前的数字的意义 第1、2个冒号间的数字的意义 第2、3个冒号间的数字的意义 第3、4个冒号间的数字的意义 HLA的DR、DQ和DP基因分别用A、B表示α、β链 基因 无效基因或不表达基因的表示
第三章 白细胞抗原系统
周吉成
目 录
• 概述 • 白细胞特有的血型抗原:粒细胞抗原系统 • 白细胞与其他组织共有的血型抗原:人类 白细胞抗原系统
第一节 概 述
重点提示
• • • • 白细胞表达的抗原 白细胞表达的血型抗原 红细胞血型抗原 中性粒细胞特异性抗原(human neutrophil alloantigens,HNA) • 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
HLA等位基因的命名可以表示为:
HLA+连接符(-)+基因所属座位名+星号(*)+数字编号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点 •单体型遗传:单体型的定义 单体型遗传及其意义 在法医学及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多态性现象:多态性的定义 HLA基因多态性现象的机制 在法医学上的意义 •连锁不平衡:连锁及连锁不平衡的定义 HLA基因连锁不平衡的发生 机制 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
• 组织相容性抗原 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 • 主要组织相容性系统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system •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 • 人类白细胞抗原 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
HNA的生化特性
HNA-1抗原系统:糖蛋白 结合免疫复合物 清除免疫复合物 其他HNA系统的生化特性:
粒细胞抗体 粒细胞抗体:HNA-1a抗体 HNA -1b抗体 HNA -1c抗体 HNA -2a抗体 HNA -3a抗体 HNA -4a抗体 HNA -5a抗体 粒细胞抗体的意义:引起粒细胞破坏 引起输血严重危害(S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