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

发表时间:2010-06-11T09:09:04.373Z 来源:《科学教育家》2009年第3期供稿作者:卢叶山

[导读] 从考试的角度看图表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观察、分析、思维能力、图表转换能力以及用图来反映生物学现象及规律的能力和方法。所以,在历届的高考中,此类题型占有相当的比重。

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

卢叶山

(福建省南靖一中福建南靖363600)

【摘要】生物教学用图,是生物教师不可缺少的教学辅助工具。从教学内容上看,教学用图能很好地揭示生命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同生命现象之间的联系,生物学与环境关系的统一性,等等。从教学效果上看,教学用图还可化无形为有形,化隐蔽为直观,具有简单明了和形象的特点。配以图像进行生物学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空间和逻辑思维能力。再从考试的角度看图表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观察、分析、思维能力、图表转换能力以及用图来反映生物学现象及规律的能力和方法。所以,在历届的高考中,此类题型占有相当的比重。

【关键词】提高;学生;识图;读图;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3-0080-02

在高考复习中,如何去培养学生识图、读图能力,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下面笔者就这方面的教学体会作一介绍,与同行交流。

1. 吃透教材插图,提高学生识图、读图能力

插图在教材中占有相当的篇幅和地位,内容也很多,有模式图、示意图等形态解剖图以及曲线、表格式的生理图。出现插图的地方往往也是教材的重点、难点所在。于是,我们除了引导学生观察、阅读、记忆外,教师应该重视以下几点:

1.1讲清插图,发掘内涵和外延在讲清插图的名称、特点、重要功能等知识外,要引导学生对插图进行深入剖析,挖掘出图中所包含的内涵和外延,促进知识的综合和深化。如教材中有“子房壁和胚珠的模式图”。根据此图向学生讲清各部分的结构、位置、名称及以后将发育成什么,精子和卵细胞在哪里受精,极核的来源和作用等直观和隐含的知识外,在复习中,更应利用此图进一步与遗传这一章相关的内容结合起来。例如,以黄色圆粒(RRYY)为父本,绿色皱粒(rryy)为母本进行杂交,当代所结果实中,果皮、种皮的基因型和表现型、胚和胚乳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皮的形状和子叶的颜色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充分利用此图所包含的知识信息解决了教材中与该图有关的所有问题。

1.2归纳插图,构建知识体系在复习过程中,把不同章节的插图纳人同一知识体系图(见图1),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整理了相关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触类旁通。如教材中有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过程的示意图、物质代谢的图解,它们都可以以三碳化合物为中心、[H]的转移为线索。归纳出一张知识体系图(见图1);并提出有关问题,加强对学生的识图理解能力的训练。

(1)光合作用的途径是,有氧呼吸的途径是,无氧呼吸的途径是;

(2)水中的[H]经①向②转移时,首先与A结合形成葡萄糖、水及,这一过程发生在。

(3)[H]在马铃薯块茎细胞内由②→④转移时,所释放的能量较少,未释放的能量则贮存在中。

(4)[H]在根尖分生区细胞内通过③转移到糖中,是在内完成的。

(5)[H]经⑥⑦的转移是在人体消化道的中完成的。

(6)[H]经②→①转移到水中,它是在内膜上传递与氧气结合生成的。

(7)[H]经⑤形成氨基酸的生理过程叫。

通过这样的归纳总结,并配以练习,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形成一个内容丰富的知识块。

1.3改造插图,加深理解图意:根据学生对知识理解和发散的需要,指导学生对教材中的一些图形加以改造,或由复杂变简单,或由立体变平面,或由单一变综合,或由小变大等,促进知识的内化。例如,把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画在一个细胞里,形成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流水线”;再如对教材中内环境的示意图进行变形(如图2)。

这样可将内环境之间的几种液体关系、气体交换及代谢废物排出等知识都较好地表现出来。

1.4比较插图,寻找区别与联系:让学生把教材中有关系的、相似的图进行分析比较,寻找区别和联系,让图成为知识比较和发散的载体。例如,在同一细胞中画出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模式图,找到相同点:①都具有双层膜结构;②在执行生理功能时,都产生娲H2O、ATP及[H];③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④有独立的遗传功能并能进行自我复制。不同点:①所含的酶的种类、分布不同;②生理功能不同。联系:①生理活动强弱即CO2和O2分压的比较;②此细胞一昼夜中CO2的吸收和释放情况的分析。通过这样的比较、联系,使学生不仅对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融于其中,使知识更系统、完整。

1.5演示插图,展示内容的变化:多媒体教学已普遍引入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把教材中插图所表示的内容动态、连续地展示给学生,会使学生对图中所表示的知识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本人就把教材中的难点、重点的减数分裂过程图改用多媒体,把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变化以动态形式在屏幕上演示出来,这样映入学生眼帘的染色体的复制、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以及染色体分开这样的动态过程。使学生对减数分裂各个过程中的变化和特点有了深刻的印象。

2. 以图助教,增强学生把握运用知识的能力

除了帮助学生吃透教材中插图所含知识内容以外,我在复习过程,还常采用多种形式,以图助教和增强学生把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来提高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

2.1提倡文图互换:平时的复习中,经常绘制一个结构图、曲线图等让学生来注明、说明,使之图文并茂,促进知识形象化。如绘制动物细

胞中ATP产生量与O2的浓度的关系曲线(见图3)。请学生说明:①O2浓度为O时,ATP为什么不为零?②AB段说明什么?③BC段说明什么?也可让学生把教材中的文字转换成图,教师加以补充完善,并指导学生以图为核心,向各个角度拓展、辐射。把课本中相关知识聚集起来,既增强了学生识图、读图能力,又促进了知识的深化和发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创新思维能力。如教材中的中心法则,包含了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过程,把中心法则这一个式子换成示意图。本人提供如下资料:艾滋病毒(HIV)是一种球形蛋白,外有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内有两条RNA。当它侵入淋巴细胞时,将在淋巴细胞中繁殖。请学生把此过程用示意图表示出来;并经师生共同讨论修正总结为如图4的图解,再请学生回答一些问题。

复习教学效果表明,用曲线图表把生物学概念、规律表达出来,就易在教学中引起学生的联想,帮助学生抓住知识的核心和要领,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记忆知识,特别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概括知识的能力。2.2提倡图线互换:生物图中有许多隐含的信息和数据,乍看不是很明了,如果将图中隐含的某些信息或数据改用曲线的形式表现出来,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适时地把图中的某些变化转化为曲线表示,把曲线用图形表示。例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数目的变化是一个教学重点,也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重要区别之一。如果把两种分裂过程图中显示出来的染色体和DNA的数目变化用以下曲线图来表示,就使学生一目了然,并且能很清楚地看出不同时期染色体、DNA数目变化及相关的比值(见图5)。

2.3提倡一图多问:在复习中,对同一形态的曲线图,进行深入剖析,改变不同的变量,挖掘出不同的含义,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辨析、记忆,在同中求异、求新。如图6的曲线图在复习中可设置不同的问题:

(1)若纵坐标代表一个初级消费者的种群,横坐标代表时间,那么出现AB段的原因是什么?

(2)若纵坐标代表酶的催化效率,横坐标代表温度,那么B点所对应的横坐标有何生物学意义?AB段表示什么?BC段表示什么?

(3)若纵坐标代表人体内的血糖浓度,横坐标代表正常人饭后的时间,从糖代谢的角度考虑,出现BC段的原因是什么?

(4)若纵坐标代表某植物器官的生长情况,横坐标代表生长素浓度的变化,那么,该图反映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什么? 总之,在平时的复习中不仅要讲透教材中各种图的内涵和外延,还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启迪学生再造想象。使课本有关图像及含义深深记忆在学生的大脑中,便于提取和利用。也要经常采用各种形式,促进学生进行图一表、图一线、图一文的转换,来提高识图、读图能力。通过这样的复习,相信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