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分析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杨贞勇谢学斌郭汉霖Yang Zhen-yong Xie Xue-bin Guo Han-li澳门镜湖医院影像中心Department of Imaging, Kiang Wu Hospital, Macau SAR, China中图分类号:R81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8-0086(2010)04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6~2010.2期间139例行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病例,男75 例,女64 例,年龄43~76岁。
图像品质评价分4级:优秀(4分),无伪影,完全可进行影像学分析;良好(3分),轻微伪影,有良好的诊断品质,可进行影像学分析;尚可(2分),中度伪影,能满足诊断分析;差(1分),严重伪影,不能满足诊断分析。
狭窄程度评价方法:血管狭窄程度=(狭窄血管近心端正常血管直径-狭窄处直径)/狭窄近心端血管直径×100%;冠状动脉狭窄分级:轻度为管径狭窄<50%,中度为≥50%且≤75%,重度≥75%,血管闭塞(100%)。
结果139例冠状动脉成像,137例显示良好(2分以上),符合诊断要求。
CTA成像成功率98.6%,发现血管异常85例,其中冠状动脉斑块所致狭窄70例,冠状动脉肌桥32例,冠状动脉起源异常5例(4例为右冠状动脉异位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1例为冠状动脉起源于冠状动脉窦上方),主动脉瓣结节1例,冠状动脉-肺动脉瘘1例,双侧上腔静脉1例。
同时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病人17例,符合率94%。
结论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能提供满意的图像及可靠的诊断结果,以其无创性优势可作为冠心病的首要筛选检查方法之一关键字:冠状动脉;双源CT;血管造影术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 (DSCTCA). Methods Between June 2009 and February 2010, 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 (DSCTCA) was performed in 139 cases (male 75, female 64, age from 43 to 76 years). Image quality degrees: excellent (Score 4): no artifact; good (Score 3): a little artifact that does not affect the diagnosis; satisfaction (Score 2): moderate artifact that does not affect the diagnosis significantly; poor (Score 1): serious artifact that affect the diagnosis significantly. Stenosis degrees: mild stenosis<50%,50%≥moderate stenosis≤75%, serious stenosis≥75%, occlusion (100%). Results The images of 137 of 139 cases (98.6%) are satisfied or above. There are 85 abnormal cases of 139 found. Among them, stenoses are found in 70 cases, myocardial bridging in 32 cases, abnormal arising position in 5 cases (RCA originates from left coronary sinus in 4 cases, both RCA and LCA originate from the points above coronary sinus in 1 case), nodule at aortic valve leaflet in 1 case, both RCA and LCA -PA fistula 1 case, both SVC in 1 case. 94% got the same diagnosis in 17 cases that were also examined by conventional coronary angiography (CAG). Conclusion Dual-source computed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 (DSCTCA) can provide satisfied images and diagnosis. It can be one of the best screening methods for coronary disease.Key words:Coronary artery;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DSCT; Angiography冠状动脉的无创性成像一直是放射学家孜孜追求的目标之一。
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对照分析

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对照分析陈建平【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17(015)001【总页数】3页(P49-51)【关键词】CT冠状动脉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诊断价值【作者】陈建平【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区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苏州 215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是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1],能帮助医师清晰、直观地评估患者冠状动脉状态,以提高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准确性及有效性,促进后续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但随着新技术的研发及临床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多学者认为CAG的有创性及高昂的费用已经不能满足患者需求,如何使用新技术提高患者诊疗有效性及耐受性也成为其探究的热点话题。
本次研究为探讨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94例拟诊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94例拟诊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9例,女35例;年龄33~78岁,平均(56.6±3.0)岁;合并疾病类型:高血压69例,糖尿病48例,高血脂症40例;家族遗传史51例;长期吸烟史62例;长期饮酒史52例。
1.2 纳入标准①符合CAG及CTA相关检查适应证者;②拟诊为冠心病者;③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④临床资料完整者。
1.3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肝肾功能不全或恶性肿瘤者;②支气管哮喘史或已置入冠状动脉支架者;③入组前使用相关药物或接受治疗者;④中途转院、死亡或随访期失联者;⑤合并精神疾病、听力障碍、意识不清或语言障碍者;⑥未成年或年龄超过80岁者;⑦碘剂过敏或相关检查禁忌症者;⑧孕期或哺乳期妇女。
1.4 方法此次入组的94例患者均接受CAG及CTA检查,两项检查间隔时间需超过4周:①CAG检查:使用德国西门子(SIEMENS) Axiom Artis dra 平板探测器全数字化血管造影系统于患者右桡动脉行CAG,患者取仰卧位,采用三时相对比剂注射方法注射碘普罗胺注射液(生产企业:Bayer Schering Pharma AG,规格:100ml∶76.89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00029),第一时注射纯对比剂60ml,第二时注射对比剂同生理盐水混合液30ml,第三时注射纯生理盐水40ml(注射速度为5.0ml/s);②CTA检查:使用德国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Flash炫速双源CT机完成CTA检查,患者取仰卧位,扫描参数为500mA,120kV,重建层厚0.75mm,重建视野为20cm×25cm;采用三时相对比剂注射方法注射碘普罗胺注射液第一时注射纯对比剂60ml,第二时注射对比剂同生理盐水混合液30ml,第三时注射纯生理盐水40ml(注射速度为5.0ml/s);CT扫描初始需患者憋气8s,控制心率需<90次/min。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 当代医 药论丛》 C o  ̄ l t e m p o r a r y M e d i c a l S y m p o s i u m 2 0 1 7 年第1 5 卷 第l 0 期 ・ 检测与诊断 ・
剂 的影 响 。
2 . 2 用 彩 超 检 查诊 断 甲状 腺 良性 肿 瘤 与 恶 性 肿 瘤 的 血 流 分
获 得 较 高 的 检 出 率 。如 甲状 腺 癌 患 者典 型 的超 声 表 现 是病 灶 的界 限不 清 晰 ,肿 物周 围呈 现 不 规 则 、复杂 的形 态 ,癌 灶 内部 及 周 围 的 血 流 十分 丰 富 ,部 分患 者 还 可 出现 微 小 的 钙 化 灶 】 。 笔 者认 为 ,对 甲状 腺 肿 瘤 患 者 进 行 彩 超 检 查 具 有 以 下几 点 优 势 : 1)可 对 患 者进 行 反复 地 检查 ,从 而 达 到 迅 速诊 断和 实 时成 像 的效 果 。2)对各 类 甲状 腺 肿瘤 进 行诊 断 的 准确 率 均较 高 。3)检查 的价 格 较为 低廉 ,且安 全 性较
级 情 况
对这 2 1例 患 者 进行 彩 超 检 查 的结 果 显 示 ,在 1 2例 甲 状 腺 良性 肿 瘤 患者 中 ,肿 瘤 的 血流 分 级为 0级 、I 级 、I I 级 和I I I 级 的 患 者 分 别 有 2例 、7例 、3例 和 0例 ;在 7例 甲
状 腺 恶性 肿 瘤 患者 中 ,肿 瘤 的血 流 分 级为 0级 、I 级 、I I 级 和I I I 级 的患 者分 别有 0例 、1例 、4例 和 2例 。
本 次研 究 的结 果 显示 ,用 彩超 检查 对 这 2 1例 甲状腺 肿 瘤 患 者进 行 诊 断 的准 确率 为 9 0 . 4 8 %。其 中诊 断 甲状 腺 腺 癌 的准 确率 为 8 7 . 5 % ,诊 断 甲状腺 腺 瘤 的准 确率 为 1 0 0 %,诊 断结 节 性 甲状腺 肿 的准 确 率 为 8 0 %。其 中 ,诊 断 甲状腺 良 性 肿 瘤 的准 确率 为 9 2 . 3 1 %,诊 断 甲状 腺 恶性 肿瘤 的准 确率 为8 7 . 5 %。对 这 2 1 例患 者 进行 彩超 检查 的结果 显示 ,在 1 2 例 甲状 腺 良性肿 瘤 患 者 中 ,肿 瘤 的血 流 分级 为 0级 、I 级、 I I 级和I I I 级 的 患 者 分 别 有 2例 、7例 、3例 和 0例 ;在 7 例 甲状 腺 恶 性肿 瘤 患 者 中 ,肿 瘤 的血 流 分级 为 0级 、I 级、 I I 级和 I I I 级 的患 者 分 别有 0例 、1 例 、4例 和 2例 。可见 , 用 彩 超 检 查 诊 断 甲状 腺 肿 瘤 的效 果 显 著 ,能 有 效 地 诊 断 患
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512排CT与冠脉造影的对比分析

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512排CT与冠脉造影的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对比512排CT与冠脉造影在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80例,在PCI术后9个月,对所有患者均进行CT与冠脉造影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对支架内再狭窄(ISR)的诊断效能。
结果:采用冠脉造影检查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高于CT检查方法,对比差异显著(P<0.05);128枚支架中,显影良好,能够满足影像学评价的共119枚,512排CT结果显示:ISR阳性13枚,阴性106枚;冠脉造影显示:ISR阳性10枚,阴性109枚。
两组阳性率诊断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两种检查方法在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其中冠脉造影图像质量优于CT,512排CT可以作为冠脉造影检查的辅助检查工具。
【关键词】冠心病;PCI;冠状动脉造影;CT冠脉成像【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20-0145-0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
但冠心病的范围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原因导致的管腔堵塞。
世界卫生组织按临床类型将冠心病分成了5类,包括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及猝死[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心血管疾病最有效与快捷的方式之一,能够改善心肌缺血与缺氧症状,从而获得治疗效果,并且具有较强的安全性与操作性。
而如何在术后对患者血管内的狭窄,阻塞及血流灌注状态进行快速掌握对于患者后续的继续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80例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介入术后512排CT与冠脉造影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对其方法及结果进行如下报告。
冠状动脉CTA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比分析

通 过本 组资料 研究 显示 ,对 血 管进行 病变 判断 结果 ,冠状动 脉 CTA检查 中度狭窄 的敏感 度为90%,特 异度为94.94%,重度狭 窄的敏 感度 为90.48%,特异度为94.94%,说明冠状动脉CTA检查 与冠状 动脉 造影检查具 有较高 的一致性 ,与叶成斌 等 报道情 况相符 ,需要 注意 的是冠状动脉CT成像 技术检查 过程 中,成像质量易受 患者 的心率 、心 律 、呼吸 以及 支架 等因素影响 ,易造成 图像不 清晰 ,因此对检查 前应 检查患者 的心率 、呼吸等情 况 ,避免 影响 图像质量 【5】。总而言 之 ,冠 状动脉造影属 于有创检查 ,检查 的同时其可 以对病变进行 介入 治疗 , 而冠状动 脉CTA具 有无创 、灵敏 、准确 以及 费用低等优点 ,所 以对于 高度怀疑患有 冠心病且需要进 行介入治疗 的患者 ,应该选 择冠状动脉 造影进行检查 ,而对于不能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但又需排除冠心病,以 及评估介入或者搭桥术后疗 效的患者可选择行冠状动脉CTA检查。 参考 文献 [1】 崔艳,钟丽华,白露等 .64排螺旋CT冠脉 具 有 无创 、 灵敏 、准确 以及 费用低 等优 点 ,对于 筛查诊 断冠心 病具 有重要 的应 用价 值 。
【关 键 词】 冠状 动脉 CTA;冠状 动脉 遣影 ;分析 .
中 图分类号 :R541.4;R814.43
文 献标 识码 :B
cta诊断冠心病的标准

cta诊断冠心病的标准
在医学领域,CTA(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或称为CT冠状动脉造影)通常用于评估冠心病。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脏供血不足的疾病。
CTA提供了对冠状动脉的高分辨率影像,有助于诊断和评估冠心病的程度。
以下是一些使用CTA诊断冠心病的标准:
●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CTA可以显示冠状动脉的狭窄或阻塞,帮助医生确定血流是否
受到影响。
●钙化斑块:CTA可以检测冠状动脉中的钙化,这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
高度钙化的
斑块可能表示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病变的定位和程度:CTA可以提供冠状动脉的详细影像,包括病变的位置和
程度,有助于制定治疗计划。
●心肌灌注:有些CTA技术可以评估心肌灌注,即心脏肌肉接收到足够的血液。
这对评
估冠心病的影响很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CTA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但在具体使用时,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临床状况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考虑。
此外,对于一些病例,有时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如心电图、心脏核磁共振等,来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状况。
因此,具体的诊断和治疗决策应由专业医生根据个体情况来确定。
冠状动脉 CT 造影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

冠状动脉 CT 造影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朱凤叶【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5(000)003【摘要】目的:观察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与冠状动脉C T造影在诊断冠心病血管狭窄部位的优缺点。
方法:对80例明确诊断的冠心病血管狭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与冠状动脉CT造影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情况。
结果:在80例冠心病血管狭窄患者中,有38例左冠状动脉前室间支患者,其中通过冠状动脉C T 造影检测有90.04%的准确率,而通过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测仅有79.15%的准确率,两者之间相比较 P<0.05,表明两者之间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左冠状动脉前室旋支的26例患者中,通过冠状动脉C T造影检测有95.06%的准确率,而通过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测仅有74.13%的准确率,统计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相比较 P<0.05,表明两者之间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16例右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其中通过冠状动脉C T造影检测有84.05%的准确率,而通过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测仅有73.04%的准确率,统计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相比较 P<0.05,表明两者之间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对冠心病血管狭窄部位的影像学诊断中,冠状动脉CT造影的优势均大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
【总页数】2页(P373-373,374)【作者】朱凤叶【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中心医院放射科 4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相关文献】1.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对比分析 [J], 彭泽华;白林;蒲红;印隆林;陈加源;蒋瑾;李刚2.GE128层宝石能谱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对比分析 [J], 李彬;邹毅;邹三明;沈雄山;邹永光;刘晓安;吉六舟;汤素琼;黄华明3.常规心电图与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J], 李清;郭少华;谢东阳;刘芳;赖晓莉4.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效果比较研究 [J], 穆红;许华宇;王宇;李焕妍5.GE128层宝石能谱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对比分析 [J], 刘金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冠状动脉CT与冠状动脉造影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

冠状动脉CT与冠状动脉造影的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题目冠状动脉CT与冠状动脉造影的比较研究二、研究背景心脏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其中冠心病是心脏病的主要成因之一。
冠状动脉狭窄是冠心病的一个主要病理生理基础,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
因此,对于疑似冠心病患者,及早发现和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常用的冠状动脉狭窄的检查方法有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CT。
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可以直接观察冠状动脉情况的检查方法,但是该方法存在创伤性较强、费用昂贵、安全性等问题,同时在对比造影剂过敏者和肾功能不全患者等特殊人群中不能随意使用。
而冠状动脉CT则是一种无损伤、不需要导管插入、短时间内可以观察冠状动脉情况的检查方法,具有成像速度快、分辨率高、安全性好等优点。
因此,冠状动脉CT在近年来逐渐成为首选的冠状动脉狭窄检查方法,但是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开展冠状动脉CT与冠状动脉造影的比较研究,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方面的优缺点,对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比较冠状动脉CT和冠状动脉造影在冠状动脉狭窄检查方面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收集疑似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不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冠状动脉CT组和冠状动脉造影组;2.对于冠状动脉CT组的患者,开展冠状动脉CT检查,并对CT图像进行分析,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位置;3.对于冠状动脉造影组的患者,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对造影图像进行分析,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位置;4.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并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冠状动脉CT和冠状动脉造影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方面的准确性和可靠性;5.根据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在临床应用时的优缺点,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源
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分析
发表时间:
2015-06-29T14:42:48.30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5期供稿 作者: 张颖
[导读] 双源CT冠脉成像诊断冠心病是一种无创检测手段,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颖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贵州遵义 563000
【摘 要】目的:对比分析双源CT冠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
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实施双源
CT冠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脉造影检查的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双源CT冠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结
果。结果:以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为依据,双源
CT冠脉成像诊断冠脉节段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79.7%
、95.1%、91.3%、84.3%、93.4%。结论:双源CT冠脉成像诊断冠心病是一种无创检测手段,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
应用价值。
【关键词】双源CT冠脉成像;冠脉造影;冠心病;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814.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448-01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硬化后会引起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阻塞,进而诱发心肌缺氧、缺血甚至心肌组织坏死,
已成为造成老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1],对患者的有效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改善其预后,挽救患者的生命都有重要意
义。本文就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双源
CT冠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合并心肌梗死患病史的患者。其中,男55例和45例,患者的年龄在57岁到
83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1±3.5)岁。
1.2 方法
双源CT冠脉成像:选择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OMATOM DEFINITION 64排双源螺旋CT扫描仪进行扫描检查。接受诊断前,要对其
进行严格的呼吸训练,并要求扫描过程中做到全程屏气,防止因呼吸伪影对患者的
CT检查图像质量造成影响,扫描开始前5 min,舌下含
服硝酸异山梨酯片。扫描时取仰卧位,依次实施胸部屏气定位像(扫描范围为胸廓入口至心脏隔面)和心脏平扫(扫描范围是气管分叉下
方
10-15 mm处至心脏隔面)、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以心脏平扫结果为依据做相应调整),增强扫描使用的是非离子造影剂碘帕醇(浓度为
370mgI/ml
),经肘前静脉买纸的静脉留置针由双通道高压注射器进行注射,注射速度在5.0-5.5mL/s之间,注射量在70-100ml之间。扫描
结束后,将其结果传输到工作站,并进行三维图像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容积再现等,获得最佳
CT图像。选择两名经验丰富的
放射科医生对其
CT图像进行评价。
冠状动脉造影:选择选择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Artis FA数字化平板血管造影对患者进行检查,经常规消毒铺巾后实施局部麻醉,经股
动脉或桡动脉进行穿刺,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分别选择
JL 3.5和JR 4.0导管,以碘帕醇(浓度为370mgI/ml)为造影剂,分别选择蜘蛛位、
右肝位、左肩位、右肩位等
4个投照体位进行左冠状动脉成像,选择左前斜45°位进行右冠脉成像。以至少一条的主要冠状动脉或者其主要
分支的狭窄程度>
50%为阳性,<50%为阴性。其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在50%到70%之间可视为中度狭窄,>70%可视为重度狭窄[2]。
比较两种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以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为依据,计算双源CT冠脉成像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和阴
性预测值等。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100例患者中确诊为冠心病的有82例,诊断阳性率为82.0%。其中,单支冠脉病变、2支冠脉病变、3支及以上冠
脉病变、主干病变的患者分别有
23例、26例和22例和11例。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的患者分别有29例和24例。
经双源CT冠脉成像诊断,共检出冠脉节段1033个,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认存在明显狭窄的冠脉节段256个,经双源CT冠脉成像确定有明
显狭窄的冠脉节段
242个,诊断假阳性节段38个,以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为依据,双源CT冠脉成像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阳性预测值
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79.7%、95.1%、91.3%、84.3%、93.4%。观察冠状动脉造影和双源CT冠脉成像诊断结果,可见两种方法在冠脉狭窄
检查结果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
P>0.05)。表1为两种诊断方法诊断结果的比较。
3 讨论
临床将冠脉造影检查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有创检查的风险也使得部分患者对检查有一定的畏惧心理,且诊断费用较高,普及
度较低
[3]。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双源CT成像系统通过两套球管探测器系统的垂直安装,只需转动90°即可完成普通多层CT必须获得心
脏舒张期
180 数据投影才能够完成的图像重建DSCT机架,空间分辨率高、图像时间高,且检测无创[4],为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
方法。
本文比较了双源CT冠脉成像诊断结果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结果,可见,经双源CT冠脉成像诊断冠脉节段狭窄的特异性和阴性
预测值较高,而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相对较低,则通过双源
CT冠脉成像检查对检查结果呈阴性的患者可免于实施冠脉造影,既节省了医疗
资源,又避免了对患者不必要的创伤,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袁飞,丛洪良.双源CT与冠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对比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9):107-109.
[2]汤文华.郭晓 双源CT在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4,21(4):33-35.
[3]高敏,肖践明,胡钊,等.双源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3(3):94-97.
[4]程江涛,胡宇才,杜廷海,等.双源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