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发表时间:2015-03-18T14:46:00.01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5年3月总第200期供稿作者:陈大武[导读]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和根本,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数学研究的源动力和终极目标。陈大武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城关三小551700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和根本,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数学研究的源动力和终极目标。因而问题设计是数学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学教师必备的的教学基本功之一。纵观多年来较为成功的数学教法的改革和实践,多数是以强调问题解决为主的,特别是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更加强调学生的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要实现这些目标,都离不开问题设计这个主要环节。

本人现就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做法:一、问题设计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学科本身的特征,许多学生对数学科的学习存在惧怕心理,普遍对该科的学习不感兴趣,这也是长期以来学生数学科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那么如何让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不再感到数学是枯燥而抽象的东西呢? 我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巧妙设置问题,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问题的探索和讨论中来,实质性的参与教学活动。作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往往在教学活动中一提出问题,便能立即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活动,教学气氛活跃。因而数学问题设计时应考虑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解决性外,同时还需要考虑学生的经历和体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如在“平均数”的教学时,让学生计算上学期期末考试的平均成绩,计算自己今年体质健康测试三次试跳的平均成绩……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问题的解决,掌握平均数的计算公式,理解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从而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采用滔滔不绝的枯燥讲解比起来,效果肯定是不相同的。

二、问题设计应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教师重视的只是中等及以上成绩学生,而差生往往会受到冷落或被忽视。这不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实质上也是一种教育的不公平现象。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在设计数学问题时,不应只考虑中上等成绩学生,而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如果设计的问题只是优等学生才能解决,那么成绩处于中低下等的学生就会感觉到数学学习困难,学而无味,在课堂上无所事事,甚至发生捣乱课堂的现象。因而,如果既能为中上等学生设计问题,使他们的数学学习得到进步、能力得到提高,又能结合差生实际设计一些他们经过一定努力能解决的问题,也会使他们的学习获得进步,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三、问题设计要紧紧围绕目标、重点、难点

我们在设计数学问题时,针对性一定要强,围绕课时教学目标,知识重点、难点进行设计。如在讲解“不等式的性质”一节时,针对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这个重点,教师可设计三组对应练习让学生自己完成,然后让学生总结得到的结论与等式的性质比较有何异同?这些问题实际上包含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同时设计的内容也要有利于突破难点,对于一堂课的难点内容,学生在掌握时往往会感到困难,因此教师在设计时可将其分解成若干小问题,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达到突破难点、掌握重点的目的。

如在进行“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教学时, 要掌握其平移规律是一个难点,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解决:(1)分别画出y=2x2、y=2x2+1y=2(x+1)2 y=2(x+1)2+1的图像。(2)由抛物线的形状、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判断后三个函数图像怎样由y=2x2的图像平移得到?(3)判断抛物线y=a(x+k)2+h (或y=ax2)是抛物线y=ax2(或y=a(x+k)2+h) 通过怎样的图像平移得到?从而总结规律。因此,数学问题的设计应紧紧围绕一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开展。

四、问题设计要做到“精”

在一堂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问题设计不能过多过杂,问题过多会使教学活动过于单一,学生容易感到疲劳和厌倦。所谓当讲则讲,就是指教师应做到“精讲”。就数学科特点而言,需要教师就知识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花繁为简、化难为易,这同时也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要求。问题过杂,则冲淡主题,不能突出重点,问题针对性不强,失去问题的真正意义。

五、问题设计应做到难易适中

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设计的数学问题过于简单,这样的问题就失去意义“(-2)2等于几”,“抛物线y=2x2的开口方向上或向下”,“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等,此类问题让学生回答或解决几乎没有什么意义。反之,如果问题设计太大或太难,绝大部分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无法回答或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这样的问题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完全失去数学问题设计的根本意义。

以上几点仅是本人的教学感悟,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同仁赐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