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品种介绍

合集下载

白玉米的种类和品种介绍

白玉米的种类和品种介绍

白玉米的种类和品种介绍白玉米,一种特殊的玉米品种,其外观呈现出白色或乳白色的颗粒。

它与普通的黄色玉米相比,具有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在全球各地,种植白玉米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它不仅能满足人们对玉米的日常需求,还可以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白玉米种类和品种,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白玉米的多样性。

1. 白露玉米白露玉米,又称为糯米露玉米,属于亚热带地区常见的一种玉米品种。

它的颗粒呈现出洁白而透明的状态,质地软糯而爽口。

白露玉米在煮熟之后,口感十分鲜美,糯而不腻,常被用来制作各种传统的甜品,如糯米团子和糖水。

白露玉米的特点是其颗粒表面光滑,容易煮熟,营养价值较高。

它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种健康营养的天然食物。

2. 白云玉米白云玉米是一种中国传统的白玉米品种,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和广西等地。

它的颗粒呈现出洁白色或乳白色,质地厚实而爽脆。

白云玉米在煮熟后能保持一定的脆度和甜度,口感极佳,深受人们喜爱。

此外,白云玉米还被广泛用于制作玉米面食和玉米制品,如玉米粥、玉米饼和玉米糕等。

白云玉米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3. 白糯玉米白糯玉米是一种特殊的糯玉米品种,它与普通玉米相比在颗粒的大小、形状和糯性上有一定的区别。

白糯玉米的颗粒较大,呈现出洁白色。

它在煮熟后发挥出糯性,口感较黄玉米更为黏糯,故常被用来制作糯米饭或糯米糕等传统食品。

白糯玉米不仅富含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还含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为人们提供能量和强身健体的支持。

4. 白饭玉米白饭玉米是一种富含多糖类的白玉米品种,颗粒呈现出乳白色,形状圆润饱满。

与传统的黄色或白色玉米相比,白饭玉米的颗粒更加饱满,口感更为嫩爽。

白饭玉米在煮熟后,颗粒保持完整,清香扑鼻,被广泛用于糕点、馒头等面食的制作。

白饭玉米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A、维生素B6和镁等,对维持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南北23玉米品种简介

南北23玉米品种简介

南北23玉米品种简介
南北23是一种优良的玉米品种,其适应性强,可在南北各地种植。

以下是对南北23玉米品种的简要介绍。

1.产地:南北23玉米品种是由中国农科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一种优良玉米,其产地为北京市和山东省。

2.生长特点:南北23玉米品种具有生长快、抗病性强、抗逆性好等特点。

其生长周期短,耐旱抗涝,能够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成熟期为110-115天。

3.产量表现:南北23玉米品种的产量表现优异,平均亩产可达800公斤以上。

同时,其穗质量较高,单穗重量达230-250克,穗长约为20-22厘米。

4.适宜种植区域:南北23玉米品种适宜在南北地区种植,特别适合在北方地区种植。

它具有很好的耐寒性和逆境抗性,能够适应北方较为恶劣的气候条件。

总之,南北23玉米品种是一种优良的玉米品种,具有生长快、抗病性强、抗逆性好等特点。

它适合在南北地区种植,特别适合在北方地区种植,可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 1 -。

我国玉米品种特点

我国玉米品种特点

我国玉米品种丰富多样,不同的品种具有不同的特点:
1. 糯玉米:颗粒较小,外观呈现出黄色或白色。

因其糯性而得名,煮熟后可以用来制作各种甜品和糯米饭。

2. 甜玉米:颗粒较大,呈现出黄色或白色。

因其甜味而得名,可以作为蔬菜食用,也可以加工成玉米片、玉米饼等食品。

3. 硬玉米:颗粒较硬,外观呈现出黄色或白色。

不适合作为蔬菜食用,但可以用于制作玉米面制品。

4. 高油玉米:含油量较高,能够降低胆固醇,饱和脂肪酸也很低,适宜大众食用。

5. 爆裂玉米:果穗和籽粒都比较小,籽粒几乎全由角质胚乳构成,硬而透明,遇高温会爆裂。

爆米花就是由爆裂玉米制作而成。

6. 紫香糯玉米:色泽独特,油黑发亮,美观大方。

是我国惟一的特香型双穗鲜食强黏度珍稀品种,集黏、甜、色、香、高营养和药用保健作用于一身。

以上都是我国玉米的主要品种及其特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玉米黄金粮品种介绍

玉米黄金粮品种介绍

玉米黄金粮品种介绍
黄金粮玉米,是由黄金玉米杂交种和美国黄金玉米杂交种组成的一种高产、优质、早熟的玉米新品种。

它具有普通玉米的一切优点,同时还具有耐旱、耐瘠、耐涝、抗倒伏等特点。

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06天左右,夏播生育期80天左右。

株高250厘米左右,穗位高100厘米左右。

株型紧凑,叶片上冲,果穗长筒形,穗长22~25厘米,穗粗4.5厘米,秃尖0.9厘米,单穗重180~200克。

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7粒左右,籽粒黄色,粒型为马齿型。

籽粒蛋白质含量13.7%左右,赖氨酸含量0.28%。

籽粒含粗脂肪7.95%。

抗病能力强、综合抗倒表现突出。

该品种生育期与普通玉米相当。

黄金玉米是一种新型的高附加值的高科技玉米新品种。

它是在普通玉米的基础上,经过二次杂交后获得的特殊类型的杂交种。

该品种在我国北方地区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逆、适应性广;在南方地区表现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产量高;在华北地区表现抗旱耐瘠;在华南地区表现适应性广。

—— 1 —1 —。

河北适合种什么玉米品种

河北适合种什么玉米品种

河北适合种什么玉米品种一、纪元128玉米纪元128玉米丰产、稳定性好,该品种穗长23厘米左右,穗粗5.2厘米左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果穗筒型。

籽粒橙黄色,硬粒型,千粒重424克,容重755克/升,出籽率86.2%,结实性好,适应性强。

二、长城799玉米长城799生长势较好,全生育期120天左右,株型紧凑,整齐度好,高抗大小班病、锈病和丝黑穗病,属中杆大穗型品种。

活秆成熟、抗倒伏,耐密植,适应性较强,耐寒抗旱,一般亩产600-750kg。

三、纪元1号玉米纪元1号玉米株高230厘米左右,穗位95厘米左右,根系发达,支持根多达三层,茎秆坚硬,高抗倒伏。

出籽率87.4%,籽粒容重755克/升,可达810克/升。

结实性好,适应性强,平均亩产623.6公斤。

四、丹玉96玉米丹玉96玉米在东北华北地区出苗至成熟130天,株型半紧凑,株高310厘米,穗位高134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

穗长20厘米,穗行数18-20行,穗轴粉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2.6克,抗病性强。

五、农大95玉米农大95玉米属中晚熟品种,春播生育期124天左右,适宜河北省春玉米区种植。

幼苗根系发达,叶鞘紫红色,叶色浓绿,花药黄色,花丝粉红色,果穗长筒型,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

六、冀优1号冀优1号出苗至成熟97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浅绿色。

株型半紧凑,株高260厘米,穗位高96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

穗长17.8厘米,穗行数16.2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0.1克。

河北适合种的玉米品种,当然,河北适合种植的玉米品种不止以上几种,还有冀玉757、良玉99、冀糯172等。

dk1799玉米种介绍

dk1799玉米种介绍

dk1799玉米种介绍DK1799玉米生育期大约为130天,植株株型半紧凑,株高267cm,穗位高108cm,共20片叶,果穗锥形,穗长约18cm,穗行数约16行,穗轴粉色,籽粒橙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3.9g,出籽率72.6%。

2018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747.2kg/亩,2019年复试中,平均产量为824.4kg/亩,2019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824.3kg/亩。

一、DK1799玉米品种介绍1、品种来源:16F51×16F25。

2、植株特征:株型半紧凑,株高约为267cm,穗位高约为108cm。

成株后,一共20片叶,果穗呈锥形,穗长约为18cm,穗行数约为16行,穗轴为粉色,籽粒橙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为33.9g,出籽率为72.6%。

3、生育期:在辽宁省进行春播,从出苗至成熟大约为130天,相较于对照组要早熟1天左右。

4、籽粒品质:籽粒容重740g/L,粗蛋白含量9.16%,粗脂肪含量3.3%,粗淀粉含量76.41%。

5、抗病能力:抗病接种鉴定结果为抗大斑病、茎腐病、丝黑穗病,中抗穗腐病、灰斑病。

6、产量表现:2018年辽宁省玉米品种统一试验中晚熟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747.2kg/亩,相较于对照组郑单958增产9.9%。

2019年复试试验中,平均产量为824.4kg/亩,相较于对照组郑单958增产10.1%。

2019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824.3kg/亩,相较于对照组郑单958增产8.2%。

二、DK1799玉米栽培技术要点1、种植密度:以清种为宜,种植密度一般为4500株/亩(根据当地水肥条件调整密度)。

2、施肥:底肥,每亩地施加2000-3000kg腐熟优质农家肥以及20-25kg复合肥。

拔节期时,每亩地施加25-30kg尿素。

3、管理要点:在播种之前,根据当地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或使用相关药剂进行拌种处理。

在玉米螟发生高峰时期(通常为大喇叭期)时,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或使用辛硫磷颗粒剂进行丢心处理。

玉米新品种介绍,3个高产品种

玉米新品种介绍,3个高产品种

玉米新品种介绍,3个高产品种一、裕丰303玉米种子1、产品特性(1)在东北和华北春玉米种植区试验得出该品种从出苗至成熟需要125天,它的幼苗叶鞘呈紫色,叶片的边缘呈绿色,花药呈淡紫色,颖壳呈绿色。

株型为半紧凑,株高达295厘米左右,穗位比较高,高达105厘米左右,成株后的叶片达20片左右。

(2)能够很好的抵抗镰孢茎腐病、对弯孢叶斑病、感大斑病、丝黑穗病、灰斑病也都有很好的抵御作用。

(3)它的籽粒容重760克/升左右,含有丰富的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和赖氨酸,分别为10.83%、3.40%、74.65%、0.31%。

2、产品表现在2013-2014年华北春玉米试验田试验,这两年的平均亩产都达到了880.1㎏。

2014-2015年西北春玉米试验田试验,这两年平均亩产达1066.3㎏。

3、栽培技术要点在栽培的时候最好选择肥力中上等的地块进行种植,种植密度在3800-4200株之间。

在栽培的时候需要注意防治丝黑穗病、大斑病、灰斑病、粗缩病、瘤黑粉病等。

4、适宜地区适合春播种植的地区有: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内蒙古赤峰和通辽,山西、辽宁、吉林等地。

适合夏播种植的地区有:北京、天津、河北保定及以南地区、山西南部、河南、山东、江苏淮北、安徽淮北、陕西关中等地。

二、佰仓5玉米种子1、突出特点综合抗性强、能抗旱、耐涝、抗病、抗倒伏、活秆成熟。

2、特征和特性生育期为125天左右,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有效积温2600-2650℃,它最高株高可达255厘米左右,穗行可达17行左右,轴呈红色,籽粒呈黄色,形状是深马齿型,出籽率高达92%。

3、产量表现亩产高达2400斤。

4、栽培要点公顷保苗可达6-7万株,株距在7寸左右。

三、辽单145玉米种子1、产品特征生育期为128天左右,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有效积温达2900℃;它株高高达280㎝,穗位在120㎝左右,穗行达20-22行,穗轴呈红色,籽粒呈黄色,形状为深马齿型。

2、产品表现2005-2006年在辽宁省玉米晚熟组区试验,这两年的亩平均产量达627.8千克。

玉米早中晚熟品种划分

玉米早中晚熟品种划分

玉米早中晚熟品种划分玉米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巨大的经济价值。

根据成熟时间的不同,玉米可以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类品种的特点和应用。

一、早熟品种早熟品种是指从播种到成熟所需时间较短的玉米品种。

一般播种后70-90天即可收获。

早熟品种具有抗旱、耐寒、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合种植在气候短暂的地区或高海拔地区。

早熟玉米的种子较小,颗粒较硬,颜色多为黄色或白色。

早熟品种的玉米颗粒饱满,收获后容易储存和运输,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

早熟品种的玉米主要用于食用、饲料和工业加工。

早熟玉米颗粒较小,口感细腻,适合煮食、蒸食或加工成玉米制品。

早熟玉米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营养丰富,是家禽、牲畜的重要饲料来源。

此外,早熟品种的玉米还可用于工业加工,如制作玉米淀粉、玉米油等。

二、中熟品种中熟品种是指从播种到成熟所需时间适中的玉米品种。

一般播种后90-110天即可收获。

中熟品种的玉米具有适应性广、丰产稳定等特点,适合种植在气候适中的地区。

中熟玉米的种子较大,颗粒较软,颜色多为黄色或淡黄色。

中熟品种的玉米颗粒饱满,收获后容易加工和利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中熟品种的玉米主要用于食用和饲料。

中熟玉米的颗粒较大,口感鲜美,适合煮食、炒食或加工成玉米制品。

中熟玉米的淀粉含量较高,糊化性好,是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

此外,中熟品种的玉米也是家禽、牲畜的重要饲料来源。

三、晚熟品种晚熟品种是指从播种到成熟所需时间较长的玉米品种。

一般播种后110-130天即可收获。

晚熟品种的玉米具有耐热、耐湿、抗病虫害等特点,适合种植在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

晚熟玉米的种子较大,颗粒较软,颜色多为黄色或淡黄色。

晚熟品种的玉米颗粒饱满,收获后容易保存和加工,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晚熟品种的玉米主要用于食用和工业加工。

晚熟玉米的颗粒较大,口感香甜,适合煮食、炖食或加工成玉米制品。

晚熟玉米的淀粉含量较高,糊化性好,是食品加工和粮食加工的重要原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品种简介德美亚一号品种来源:德美亚是黑龙江农垦垦丰种业公司从德国KWS 公司引进,2004年由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产量情况:2002—2003年参加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640.86公斤,比对照品种卡皮托尔增产17.4%,2003年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7129.0公斤,比对照品种卡皮托尔增产16.8%。

2010年嫩江县农业科技园区平均公顷产量8256.45公斤。

特征特性:该组合为早熟玉米三交种,生长日数110天左右(2010年园区玉米品种对比试验中其生育期为108天),需活动积温2100℃,比卡皮托尔熟期略早。

该组合叶色深绿,抗倒伏。

穗长18-20厘米,穗行数14,行粒数38。

两年平均籽粒含粗蛋白9.085%、粗脂肪4.67%、粗淀粉73.20%、赖氨酸0.2654%。

品质好。

籽粒橙黄色,百粒重30克(2010年园区玉米品种对比试验百粒重31.38克),容重780克/升,活秆成熟。

栽培要点:适宜种植密度7.5-8万株/公顷,喜肥水,适机械化作业。

适应区域:适合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上限种植。

该品种优点是耐密,适合机械化作业,产量较高,稳产性好。

缺点是该品种表现为穗有一点点秃尖,可能会稍微影响品质。

德美亚2号审定编号:黑审玉2008040品种特征:KX2030是一个高产的极早熟品种,需要有效积温大约2000℃。

植株中等大小,株高230厘米,株型紧凑,茎杆坚韧,根系发达。

穗位适中,穗位80厘米,筒型穗,穗长平均17厘米,穗粗约6厘米,穗行数为16行,行粒数高,籽粒是偏硬类型,品质好,粗蛋白含量为11%,粗脂肪为5%,粗淀粉为72.5%,赖氨酸0.32%,千粒重为270-280克,容重为780克/升,穗轴为红色。

抗性特征:经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丝黑穗。

品种保护、审定和试验情况:2008年在黑龙江省审定,审定号:黑审玉2008040。

2007年申请新品种保护,申请号:20070783.3。

2005年参加黑龙江区域试验,产量为7447.5kg/ha,较对照增产9.2%,2006年产量为7483kg/ha,比对照增产12.7%,2007年生产试验产量为8768.5kg/ha,比对照增产17.4%。

适宜播种密度:株距为5-7寸,行距约2尺。

利合16品种来源:母本CKEXI13,来源于MO17×甸骨11A,引自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农业研究所;父本LPMD72,来源于LPDP53A(欧洲硬粒型自交系)×NNEG5。

选育单位是山西利马格兰特种谷物研发有限公司。

2007年由通过国家审定。

产量情况:2005~2006年参加极早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公顷产量7759.5公斤,比对照冀承单3号增产24.6%。

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7920.0公斤,比对照冀承单3号增产14.8%。

2010年嫩江县科技园区玉米品种对比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8533.2公斤,较德美亚一号增产3.36%。

特征特性:在北方极早熟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01天,比冀承单3号晚熟3天,需有效积温2100℃左右(2010年园区玉米品种对比试验中其生育期为101天)。

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

株型半紧凑,株高246厘米,穗位高84厘米,成株叶片数16片。

花丝绿色,果穗长锥型,穗长18厘米,穗行数14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硬粒型,百粒重30.55克(2010年园区玉米品种对比试验百粒重33.82克)。

经吉林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高抗瘤黑粉病,中抗茎腐病和弯孢菌叶斑病,感大斑病、丝黑穗病和玉米螟。

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82克/升,粗蛋白含量7.61%,粗脂肪含量4.60%,粗淀粉含量74.40%,赖氨酸含量0.32%。

栽培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适宜种植密度7.5-8万株/公顷,注意防治大斑病、丝黑穗病和玉米螟。

适应区域:适合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种植。

该品种在嫩江县农业科技园区进行品种试验仅一年,该品种优点是耐密,适合机械化作业,产量较高。

2010年在园区表现为玉米穗中等,包尖特别好,没有秃尖,品质优。

建议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及第四积温带下限可选择试种该品种。

兴垦10号品种来源:母本兴垦自101-1,来源于四早82;父本兴垦自矮34,来源于黑龙江省海伦市种子公司1134的变异株。

选育单位为内蒙古丰垦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产量情况:2004~2005年参加极早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1点次增产,1点次减产,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7435.5公斤,比对照冀承单3号增产22.5%。

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7381.5公斤,比对照增产14.9%。

2010年嫩江县科技园区玉米品种对比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9047.85公斤,较德美亚一号增产9.59%。

特征特性:在极早熟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01~102天,比对照冀承单3号晚熟4天,需活动积温2150℃左右(2010年园区玉米品种对比试验中其生育期为107天)。

幼苗叶鞘绿色,叶片浓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紫红色,颖壳紫色。

株型较平展,株高185-190厘米,穗位高65-70厘米,成株叶片数15片。

花丝浅绿色,果穗长锥型,穗长19-20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橙红色、半马齿型,百粒重27.6克(2010年园区玉米品种对比试验百粒重32.1克)。

区域试验中平均倒伏(折)率2.5%。

经吉林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抗瘤黑粉病,中抗茎腐病,感大斑病、丝黑穗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

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80克/升,粗蛋白含量11.85%,粗脂肪含量4.87%,粗淀粉含量70.31%,赖氨酸含量0.34%。

栽培要点:适宜种植密度4.5-5万株/公顷。

适应区域:适合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种植。

该品种在嫩江县农业科技园区进行品种试验表现产量突出的高,甚至比常种品种德美亚1号产量还要高很多,但是以往年头并没有表现突出,公顷产量15000斤左右,因此对于该品种在第四积温带可种植。

该品种缺点是不耐密,因为其株型为平展型。

注意保持适宜的种植密度,否则将会倒伏,减产。

克单八号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农科所以自交系KL3为母本,以KL4为父本杂交育成。

1996年开始引入阿荣旗九丰种业多点鉴定。

内蒙古九丰种业申请于1998年黑龙江品审会审定。

产量情况:1995年在克山、依安、讷河、北安及克山农场种植,平均公顷产量8806.5公斤(变幅7843.5-9534.0公斤),比标准品种增产19.1%(变幅12.8%~28.5%)。

1996年在嫩江、铁力、五大连池、逊克及爱辉等10点种植,平均公顷产量8229公斤(变幅6144-11196公斤),比标准品种增产23.7%。

大垄双行直播条件下95厘米×25厘米公顷产量12105公斤,90厘米×20厘米公顷产量12909公斤,105厘米×25厘米公顷产量10923公斤。

由于克单八号在寒地旱作栽培产量高,性状稳定,成熟度好,籽粒品质优良,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牧区、半牧区栽培将使经济效益更加提高。

但是近几年来,克单八号在嫩江种植区产量并不是很高,2010年嫩江县科技园区玉米品种对比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7198.2公斤,较德美亚一号减产12.82%。

特征特性:早熟品种,平均生育日数102天(2010年园区玉米品种对比试验中其生育期为109天),所需活动积温2100-2200℃。

株高270厘米,活秆成熟,空秆率低,穗长22-25厘米,穗粗 4.4-4.5厘米,粒行数12-16,粒深轴细,出籽率百粒重32.12克)。

粗淀粉含量70.1%,粗蛋白11.08%,粗脂肪3.89%,赖氨酸0.23%。

该品种根系发达,茎秆强壮,抗倒伏,中抗大斑病,抗丝黑穗病和黑粉病。

栽培要点:在栽培方式上,采用大垄双行直播栽培,产量更为突出。

适宜种植密度6.5-7万株/公顷,在大双直栽培时,适宜种植密度8万株/公顷。

适应区域:适宜无霜期较短的北部地区即黑龙江省第4积温带直播或第5积温带覆膜以及生态条件相近的内蒙古自治区的阿荣旗、莫旗等地,吉林省的敦化、珲春、长白等地的直播种植。

克单九号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2001年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审定编号:黑审玉2001009。

原代号:克90-217。

产量情况:1998-2000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5724.6公斤,比对照品种孚尔拉增产12.53%。

2000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4960.6公斤,比对照品种孚尔拉增产12.48%。

2010年嫩江县科技园区玉米品种对比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5974.95公斤。

特征特性:幼苗较耐低温且发苗快。

株高210厘米。

果穗锥形, 穗轴红色,穗长20厘米,穗粗4.3厘米。

硬粒,品质好,粒验百粒重28.3克)。

品质分析结果:粗蛋白质含量为9.67%,粗脂肪含量为6.48%,淀粉含量为70.94%,赖氨酸含量为0.27%。

生育日数90天左右(2010年园区玉米品种对比试验中其生育期为90天),需活动积温1800℃。

接种鉴定:中感大斑病(发病级别3级),丝黑穗病率11%。

栽培要点:该品种喜肥水,较适宜密植,一般条件下公顷保苗6.75万株左右。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下限及第五积温带上限。

该品种为嫩江县常种品种,可在积温较低的地区种植,但是产量水平一般。

丰早303品种来源:以合344为母本,W61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父本是以农家品种火苞米为基础材料经10代自交选育而成。

品种审定编号:蒙审玉2010003号。

申请单位:内蒙古丰垦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产量情况:2008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极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5527.5公斤。

2009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极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4953公斤。

2009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5818.5公斤。

2010年嫩江县科技园区玉米品种对比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6731.55公斤,较对照品种克单九号增产12.67%。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01天(2010年园区玉米品种对比试验中其生育期为86天)。

幼苗叶片绿色,叶鞘紫色,叶缘红色,第一叶长匙形。

植株平展型,株高172厘米,穗位44厘米,15片叶。

果穗长筒型,红轴,穗长17.4厘米,穗粗3.8厘米,秃尖0.8厘米,穗行数12-14,行粒数37.6,穗粒数465,出籽率83.8%。

籽粒硬粒型,黄白色,百粒重23.0克(2010年园区玉米品种对比试验百粒重28.5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