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发展心理学练习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发展心理学练习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发展心理学练习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4. 理论知识理论知识单项选择题1.视崖是一种研究婴儿()的装置。

A.形状知觉B.颜色知觉C.动作发展D.深度知觉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2.产生深度知觉的年龄是()。

A.3个月B.6个月C.1岁D.2岁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3.感知能力发展的干预和训练的关键时期是()。

A.婴儿期B.幼儿期C.胎儿期D.童年期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4.出现“认生”现象的年龄大致在()。

A.1个月~3个月B.3个月~4个月C.4个月~5个月D.6个月~12个月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5.婴儿期思维的典型特征是()。

A.直觉行动思维B.表象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D.动作形象思维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6.直觉行动思维表现为()。

A.在动作之外思考B.思维活动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C.借助表象思维D.对行动结果有预见性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7.言语发展的后天学习理论强调()。

A.生理成熟对儿童获得言语的决定作用B.环境对儿童获得言语的决定作用C.文化对言语习得的影响D.言语学习的性别差异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8.强化说运用()来解释言语的获得。

A.无条件反射B.操作性条件反射C.模仿学习D.语言获得装置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9.社会学习说运用()来解释言语的获得。

A.选择性模仿B.语言获得装置C.操作性条件反射D.文化历史理论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10.言语发展的先天成熟理论认为儿童言语的发展决定于()。

A.发声系统的完善B.种族C.成熟D.环境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11.言语发展的先天成熟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斯金纳B.班杜拉C.皮亚杰D.乔姆斯基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12.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创始人是()。

A.斯金纳B.班杜拉C.皮亚杰D.乔姆斯基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13.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主要概念有()。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题库(含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题库(含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题库(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B. 学前儿童的教育方法C. 学前儿童的生理发展D. 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答案:A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教育因素D. 生理成熟答案:A3.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是()。

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教育因素D. 生理成熟答案:B4.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核心是()。

A. 认知发展B. 情感发展C. 社会性发展D. 个性发展答案:A5.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

A. 同一年龄阶段的人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特征B. 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年龄特征C. 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D. 每个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答案:C6.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是指()。

A. 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封闭的、不断积累的过程B. 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C. 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阶段性的、不断积累的过程D. 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循环的、不断积累的过程答案:B7.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是指()。

A. 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没有明显的阶段性B. 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封闭的过程,有明显的阶段性C. 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过程,有明显的阶段性D. 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有明显的阶段性答案:C8.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互补性是指()。

A. 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单向的过程,没有互补性B. 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有互补性C. 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有互补性D. 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有互补性答案:B9.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

A. 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普遍的过程,没有个别差异性B. 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特殊的过程,有明显的个别差异性C. 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普遍的过程,有明显的个别差异性D. 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特殊的过程,没有个别差异性答案:C10.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适应性行为是指()。

大学发展心理学考试(习题卷6)

大学发展心理学考试(习题卷6)

大学发展心理学考试(习题卷6)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68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成年期自我发展的最高水平是()A)遵奉者水平B)公平水平C)整合水平D)自主水平答案:C解析:2.[单选题]婴儿出现“认生”现象的年龄大致在( )。

A)1个月~2个月B)4个月~5个月C)2个月~3个月D)6个月~12个月答案:D解析:3.[单选题]发展心理学最常用的设计方式是( )。

A)横断研究B)纵向研究C)个案研究D)组群研究答案:A解析:4.[单选题]婴儿对于熟人的偏爱表现的更加强烈,并出现“分离焦虑”,对陌生人谨慎并回避,同事将母亲或看护人看作是一个“安全基地”,此时婴儿处于( )阶段。

A)前依恋期B)依恋建立期C)依恋关系明确期D)目的协调的伙伴关系答案:C解析:5.[单选题]婴儿依恋的性质最根本的取决于( )。

A)婴儿的体型B)婴儿的气质C)与其他家庭成员有关的母亲的行为D)与婴儿有关的母亲的行为答案:D解析:6.[单选题]童年期儿童思维的本质特征是*A)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B)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C)思维主导类型发生质变的过程D)思维类型变化的转折期在小学中年级答案:B解析:7.[单选题]象征性游戏又称为:( )A)模仿游戏B)假装游戏C)规则游戏D)机能游戏答案:B解析:8.[单选题]弗洛伊德认为,遵循“道德原则”的人格结构是( )A)自我B)本我C)超我D)伊底答案:C解析:9.[单选题]第二心理发展加速期是指()A)幼儿期B)童年期C)青春发育期D)青年期答案:C解析:10.[单选题]艾斯沃斯等利用陌生情境实验研究了婴儿的依恋。

某幼儿当母亲在场时能独自探索,母亲离开则表现出明显的不安,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强烈;当母亲回来时,会马上回到母亲身边,并寻求接触。

该幼儿的依恋类型为()。

A)敏感型B)安全型C)反抗型D)回避型答案:B解析:11.[单选题]4个月以后的婴儿对熟悉的人比对不熟悉人有更多的微笑,这种笑的反应属于()A)条件反射性的笑B)自发性微笑C)无选择的社会微笑D)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答案:D解析:12.[单选题]青春期的思维发展水平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D解析:13.[单选题]儿童( )时就获得了“心理理论”的能力。

《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自我意识2、同化与顺应3、发展心理学4、自我中心5、依恋二、填空题(共10空,每空2分,共20分)1、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语言相互作用论主张从认知结构的发展来解释语言的发展,认为语言能力是大脑一般认知能力的一个方面,而认知结构的发展是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结果。

2、自我介于本我与_______________之间,它的作用是既满足基本需要,又要控制和压抑本我的过分冲动。

3、柯尔伯格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了儿童的道德发展,他将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_______________。

4、儿童的身体发育有两个加速期,第一个加速期为,第二个加速期为。

5、道德行为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亲社会行为和_______________行为的发展方面。

6、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注意过程、_______________、运动复现过程、知觉过程。

7、婴儿的思维具有_____________特点,幼儿期的思维特点_____________,小学时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选(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之内,婴儿逐渐能将自我与非自我区分开来,逐渐意识到自身是一个独特的、与其它物体分离的实体。

A、1岁B、3岁C、半岁D、5岁2、在()期间,婴儿对陌生人的出现表露出不安、怯生。

A、1-2岁B、2-4个月C、7-9个月D、5岁3、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问题上,( )是二因素论者。

A、高尔顿B、华生C、皮亚杰D、斯腾4、( )认为儿童是“高尚的野蛮人”,因为他们有许多与生俱来的高尚的观念和品性。

A、霍尔B、格塞尔C、卢梭D、洛克5、现代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达尔文B、S.霍尔C、普莱尔D、冯特6、属于儿童道德范畴的社会性内容是( )。

A、亲子关系B、亲社会行为C、同伴关系D、性别角色行为7、( )提出在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

发展心理学试题

发展心理学试题

发展心理学部分答案章节测试(要求的通过率:60.0%) 测试结果:通过率[80.0%] 恭喜你!已经通过该章节测试第1次测试1. 【多选题】以下()是行为遗传学的研究结论A: 认知能力和身高、体形等身体方面的特征一样受遗传影响 B: 像精神分裂症、极端的攻击性等病态行为也受遗传影响 C: 儿童的气质受遗传影响 D: 儿童在各方面表现均受遗传的影响2. 【单选题】以下( )不是成熟的特点正确答案:[B]A: 普遍性 B: 差异性 C: 顺序性 D: 不受训练和练习的影响3. 【单选题】发展变化的实质是()A: 连续性 B: 阶段性 C: 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D: 量变的过程4. 【单选题】研究人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称为( )A: 广义的发展心理学 B: 比较心理学 C: 民族心理学 D: 狭义的发展心理学5. 【单选题】以下()不是遗传的作用主要表现。

A: 与生俱来的特性 B: 成熟的影响C: 关键期 D: 行为遗传学的研究6. 【单选题】以下()不是环境作用的主要表现A: 关键期 B: 儿童如何解释环境刺激 C: 成熟 D: 家庭、学校及社会文化对发展的影响7. 【单选题】当代观点认为发展是由( )来决定的A: 遗传 B: 环境 C: 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D: 父母的教养方式8. 【多选题】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的,其稳定性表现在( )A: 一定社会条件下,一定年龄阶段的大多数儿童总是处于一定的发展水平上,表现出基本相似的心理特点 B: 许多年龄特征的变化,有一定的范围和幅度,但认知能力方面的年龄特征例外C: 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都是稳定的 D: 许多年龄特征的变化,有一定的范围和幅度,特别是认知能力方面的年龄特征9. 【多选题】下面()是发展心理学家们关心的基本问题A: 天性与教养的问题 B: 发展的普遍性和个别差异 C: 连续性和可变性 D: 发展变化的本质10. 【单选题】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称作( ) 正确答案:[D]A: 学习 B: 发展 C: 遗传 D: 成熟章节测试(要求的通过率:60.0%) 测试结果:通过率[80.0%] 恭喜你!已经通过该章节测试第1次测试1. 【单选题】在同一时间内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以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设计称为()。

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篇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与答案】答题1.为什么将普莱尔作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呢?a在时间上,《儿童心理》一书于1882年出版,1884年又再版,是儿童心理学著作中出版较早的。

b在目的和内容上,普莱尔这本书主要研究儿童心理特点,写作时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学本身的体系。

这是同期其他著作不曾做到的。

c.在研究方法上,普莱尔对其孩子从出生到3岁不仅每天做了系统的观察,而且也进行了心理实验,《儿童心理》一书就是他观察和实验结果的总结。

d.在影响上,《儿童心理》一问世,就受到国际心理学界的重视,并且各国心理学家都把它当做经典著作,并翻译成多国文字。

2.从儿童心理发展到一生心理发展的具体演变过程?a.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

b.1929年霍尔还出版了《衰老:人的后半生》一书,这本书是最早正是研究老年心理学的著作。

c.荣格是最早对成人期的心理进行发展理论研究的心理学家。

d.艾里克森提出了人一生心理发展的观点。

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a.探索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a.发展心理学可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b.发展心理学可为医疗、文艺及社会工作等实践提供理论依据b.探索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提高其素质c.探索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4.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e.伦理性原则5.心理发展的具体年龄阶段a.第一阶段:口唇期(0—1岁)。

b.第二阶段:肛门期(1—3岁)。

c.第三阶段:前生殖器期(3—6岁)。

d.第四阶段:潜伏期(6—11、12岁)。

e.第五阶段:生殖器期(11、12岁以后)。

6.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点a.心理发展的动力埃里克森认为,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在了解人的心理发展时,既要考虑到他的生物学影响,也要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研究儿童心理时不允许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体现了发展心理学研究的()。

A.矛盾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合子形成到两周这段时间,称为()。

A. 胚种阶段B.胎儿阶段C. 胚胎阶段D.婴儿阶段( )3、( )学派对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率先作了研究。

A.认知B.行为主义C.精神分析D.社会学习理论( )4、根据精神分析理论,“超我”遵循的是( )。

A.快乐原则B. 现实原则C. 道德原则D.理想原则( )5、人的一生中词汇增加最快的时期是( )。

A.婴儿期B.童年期C.幼儿期D.学龄期( )6、婴儿对母亲在不在场表现得无所谓,这种依恋属于()。

A.矛盾型依恋B.安全型依恋C.回避型依恋D.迟缓型依恋( )7、母亲的极端情绪之所以会影响胎儿,是因为极端情绪时母体产生一种激素( )。

A.甲状腺B. 儿茶酚胺C. 雌激素D.乙酰胆碱( )8、按照皮亚杰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规则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由权威所给予的,而不理解规则可以经过集体协商来制定或改变的儿童处于道德发展的()阶段。

A.前道德B.自律道德C.他律道德D.道德相对论( )9、婴儿言语发生的时间在( )。

A.0-4个月B.4-8个月C.10-14个月D.12-16个月( )10、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

A.超我B.遗传C.性本能D.环境( )11、下列特征中,()是前运算思维的特征。

A.思维不可逆性B.思维同一性C.思维互补性D.思维可逆性( )12、()发明了一种称为“视崖”的装置来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

A.皮亚杰B.吉布森C.班杜拉D.斯腾( )13、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幼儿进行游戏的原因是( )。

A.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B.精力过剩C.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D.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准备( )14、皮亚杰以()的标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

A.认知发展B.生理发展C.人格特征D.儿童的主导活动( )15、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发展心理学练习试卷3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发展心理学练习试卷3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4. 理论知识理论知识单项选择题1.认为欺负他人的儿童知道如何去伤害对方,如何选择逃跑的机会。

这种观点属于()。

A.依恋理论B.心理理论C.外部特异性假设D.竞争假设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2.青春期的年龄范围大约在()。

A.17、18~21、22岁B.15、16~17、18岁C.11、12~15、16岁D.6、7~11、12岁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3.人生生长发育的第二个加速期是()。

A.幼儿期B.童年期C.青春期D.青年期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4.人体各系统发育最晚的是()。

A.神经系统B.消化系统C.呼吸系统D.生殖系统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5.女孩月经初潮的年龄约在()。

A.10~16岁B.16~18岁C.18~19岁D.19~20岁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6.男孩首次遗精约在()。

A.10~12岁B.12~18岁C.18~19岁D.19~20岁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7.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期是()。

A.婴儿期B.幼儿期C.童年期D.青春期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8.记忆容量超过成人短时记忆容量的是()。

A.青春期B.童年期C.幼儿期D.婴儿期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9.根据皮亚杰理论,青春期的思维水平达到()。

A.具体运算阶段B.形式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D.感知运动阶段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10.青春期自我认识的兴趣首先表现在()。

A.关注身体健康B.关注人际关系C.关注自己身体形象D.关注就业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11.第二反抗期发生在()。

A.幼儿期B.童年期C.青年期D.青春期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12.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出现在()。

A.青春期B.童年期C.更年期D.青年期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13.第一反抗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

发展心理学练习试卷1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发展心理学练习试卷1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4. 理论知识理论知识单项选择题1.延迟满足是指()。

A.能够按问题的难易程度做出适宜的反应B.抑制欲望的即时满足,学会等待C.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D.抑制某些行动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2.亲社会行为是指()。

A.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B.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C.侵犯行为D.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习得道德准则,并以道德准则指导行为的发展过程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3.攻击行为是指()。

A.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B.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C.利他行为D.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习得道德准则,并以道德准则指导行为的发展过程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4.哈特普把攻击行为分为()。

A.有意攻击和无意攻击B.身体攻击和心理攻击C.工具攻击和口头攻击D.工具型攻击和敌意型攻击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5.工具型攻击是指()。

A.以人为指向的,采用嘲笑、骂人等言语指责,其根本目的是打击、伤害他人B.用器物对别人进行伤害C.儿童为了获得某个物品而做出抢夺、推搡等动作D.为获得某种工具而对别人采用嘲笑、骂人等言语指责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6.敌意型攻击是指()。

A.以人为指向的,采用嘲笑、骂人等言语指责,其根本目的是打击、伤害他人B.为获得某种利益而对别人采用群体围攻的办法C.用器物对别人进行伤害D.儿童为了获得某个物品而做出抢夺、推搡等动作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7.关于儿童攻击行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年龄较小的儿童以工具型攻击为主B.年龄较小的儿童以敌意型攻击为主C.各年龄段的儿童都以工具型攻击为主D.各年龄段的儿童都以敌意型攻击为主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8.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别角色是()。

A.性激素起决定作用的结果B.观察学习的结果C.模仿学习的结果D.儿童对同性别父母认同的结果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发展心理学9.同伴关系是指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之间的人际关系。

发展心理学练习题加答案(1-2节)

发展心理学练习题加答案(1-2节)黄色高亮题目稍有难度,书上没有对应的原文,认真看一下。

第一节概述练习题1.认为心理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持该观点的学者是:*p203A.皮亚杰B.普莱尔C.吴伟士D.施太伦2. 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7岁~1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p208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B.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C.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3.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 p204A.先天的成熟B.动作C.后天的经验D.吸吮4. 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p208A.希望品质B.意志品质C.目标品质D.能力品质5. 观察学习是指* p201A.有意识地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B.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野外学习C.一个人的行为直接受到奖励或惩罚而产生的学习D.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8. 艾里克森认为幼儿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p208A.希望品质B.意志品质C.目标品质D.能力品质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p204A.成熟是训练的前提条件B.训练决定机体成熟C.训练是机体成熟的前提条件D.训练对个体的成熟没有影响12. 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叫* p204A.整合B.同化C.顺应D.平衡13. 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 p206A.2个阶段B.3个阶段C.4个阶段D.5个阶段14.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 P204A.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B.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C.图式、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D.成熟、经验、同化、顺应15.埃里克森划分人格发展阶段的标准是* p207A.力比多发挥作用B.心理社会危机C.自我的调节作用D.心理防御机制16. 埃里克森认为成年中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p208A.诚实品质B.爱的品质C.关心品质D.智慧品质17.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后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p208A. 希望品质B. 意志品质C. 目标品质D. 能力品质27. 第一发展加速期是指* p197A.从出生到幼儿期B.从幼儿期到童年期C.从童年期到青春期D.从青春期到青年期29. 学习的最佳期限是指* p203A.心理技能已经发展成熟的时候B.学习条件已经完全具备的时候C.心理技能开始形成之前D.心理技能开始形成之时30. 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是* p216A.动作B.感觉C.知觉D.意志解析:书中P216的表述是感知觉是人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发展心理学一、单项选择题(请在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前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1.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部分是()A中老年心理学B婴幼儿心理学C青少年心理学D个体发展心理学2.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A普通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心理测验学3.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A儿童心理学B民族心理学C比较心理学D个体发展心理学4.个体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儿童心理发展规律B个体心理发展规律C人的心理活动的最一般的规律D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活动规律5.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是()A个体心理发展B婴幼儿心理发展C青少年心理发展D中老年心理发展6.发展心理学是研究()A动物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B民族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C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最一般规律的科学D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7.20世纪中期以前,个体发展心理学被除数称为()A儿童心理学B比较心理学C青少年心理学D中老年心理学8.儿童心理学早期的代表作《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年的作者是()A卢梭B福禄贝尔C达尔文D普莱尔9儿童心理学的创使人是()A霍尔B格塞尔C普莱尔D达尔文10.世界上第一本较系统的,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是()A《儿童心理学》B《青少年心理学》C《一个婴儿的传略》D《儿童心理之研究》11.正式提出“发展心理学”的名称,始于乎()A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B20世纪30~40年代C20世纪初D20世纪20~30年代12.用“发展心理学”作一书章的名称,从而以“发展心理学”取代了长期惯用的“儿童心理学”名称,始于()A1895年鲍德温的《儿童与种族的心理发展》发表B20世纪30~40年代古德奈弗的《发展心理学》的出版C20世纪初霍尔的《青少年心理学》问世D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发行13.对成人心理的发展从多方面开展研究,始于()A19世纪90年代之后B20世纪初期之后C20世纪中期之后D20世纪末期之后14.据文献记载,我国已经开始有丰富的发展心理学思想是在()A2500多年前B1500多年前C3500多年前D4500多年前15.在西方,最早对成年心理学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A弗洛伊德B荣格C阿德勒D艾里克森16.我国最早的儿童心理学研究始于乎()A18世纪30~40年代B17世纪30~40年代C19世纪30~40年代D20世纪30~40年代17.我国最早的儿童心理学著作是()A葛承训的《一个女孩子的心理》B费景瑚的《均一六个月心理的发展》C陈鹤琴的《儿童心理之研究》D黄翼的《儿童心理学》18.我国几乎全面学习前苏联的儿童心理学是在20世纪()A30年代B50年代C20年代D60年代19.我国儿童心理学家身负发展中国儿童心理学的重任,努力开括新的研究工作开始于()A1968年B1988年C1978年D1998年20.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突破性进展,也出现在了某些新的发展趋势是在20世纪()A70年代B50年代C80年代D60年代21.要求研究者在选择研究方法,设计研究时都要有利于被试者的身心健康,有长此下去被试者的心理发展,而不是相反。这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A能动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性原则22.要求研究者在研究心理发展和分析心理现象时,需要考虑特殊现象与一般规律的关系、量的变化和质的变化的关系、静态现象与动态发展的关系等。这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A客观原则B整体性和相互联系原则C教育性原则D能动性原则23.要求研究者注意在研究过程中主试者和被试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这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A能动性原则B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24.在一定时期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定期的系统的研究,以了解心理在时间上的实际变化。这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A纵向研究B横断研究C整体研究D组群研究25.在同一时间内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并进行比较。这一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式是()A纵向研究B追踪研究C个案研究D横断研究26.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记录被试者在一般条件下的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并以此为依据分析心理发展特征和规律的研究方法,是()A实验法B访谈法C实验法D临床法27.通过口头交谈了解、收集被研究者有关心理发展和问题的资料的研究方法是()A临床法B访谈法C实验法D观察法28.皮亚杰创造性地将谈话法、观察法和实验法综合运用的一种研究儿童的方法,是()A实验法B问卷法C临床法D实验室实验法29.研究者安排一定的情景、严格控制条件,使其中的各种条件保持不变,只变化某一条件(自变量),以探查心理变化(因变量)的方法是()A实验法B访谈法C观察法D临床法30.研究者亲自观察受试者的言谈举止,以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这种方法是()A定期观察法B直接观察法C重点观察法D间接观察法31.研究者通过对图画、作业、日记等作品的分析来了解儿童心理活动的方法是()A重点观察法B间接观察法C定期观察法D直接观察法32.学者们认为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调和的,持“非此即彼”的观点。这是在()A20世纪之前B19世纪之前C18世纪之前D17世纪之前33.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A华生B格塞尔C霍尔D高尔顿34.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A格塞尔B霍尔C高尔顿D华生35.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说:“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种观点的实质是()A环境决定论B二因素论C遗传决定论D相互作用论36.20世纪中叶,人们发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都不可否认,只是两者间的作用不同而已,心理发展是两者的相加或相乘。这种观点属于()A环境决定论B二因素论C相互作用论D遗传决定论37.20世纪30~40年代以来,多数学者认为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这种心理发展观是()A相互作用论B遗传决定论C环境决定论D二因素论38.“给我12个体形良好的婴儿和一个由我指定的抚育他们的环境、我从这些婴儿中随机帛取任何一个,保证能把他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商人和领袖人物,甚至训练成乞丐或小偷••••”华生这段话的实质是()A二因素论B遗传决定论C环境决定论D相互作用论39.皮亚杰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标准是()A生理发展B人格发展C主导发展D认知发展40.列昂节夫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标准是()A主导作用B生理发展C种系演化D认知发展41.艾里克森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标准是()A生理发展B人格特征C认知发展D主动活动42.弗洛伊德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标准是()A生理发展B人格特征C“里必多”投放身体的部位D主导活动43.施太伦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标准是()A主导活动B认知发展C种系演化D生理发展44.以下关于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错误的一项是()A教育具有引导和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B教育具有决定心理发展的作用C教材和教法应适应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D教育的效果取决于选择启发的时期45.“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提出者是()A维果茨基B皮亚杰C列昂节夫D弗洛伊德46.一项经典的研究:研究者选定三个年龄的儿童——出生后2个月的、5个月的、8个月的,把毛巾分别放在他们的脸上作刺激变量。结果发现:2个月的儿童盲目地全身挣扎,5个月的儿童双手向毛巾方向乱抓,而8个月的儿童则不费力地拉下毛巾,并觉得好玩。就研究方式而言,这是()A个案研究B纵向与横断相结合的研究C纵向研究D横断研究47.在特别创设的条件下,有时要利用专门的仪器和设备,严密控制条件并且可以重复研究,这是()A自然实验法B教育实验法C实验室实验法D临床法48.一种既具有实验室实验法和观察法的一些优点,又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两者的不足的研究方法是()A自然实验法B访谈法C临床法D测验法49.某种研究的一般做法为:先由主试者提出任务(以口头、实物和口头相结合的方式)由被试者回答(以口头、操作和口头相结合的方式),主试者根据回答情况进一步提出问题,以深入了解儿童未能表达出的心理活动如此连续要求被试者做出解释,直到主试者感到满意为止。这种研究方法是()A观空法B临床法C实验法D访谈法50.认为没有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的作用无从体现;反之,没有遗传因素作为最初的基础,环境无以施加影响,心理发展是两者相互影响的结果。这种观点是()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二因素论D相互作用论51.划分心理发展阶段的依据应是()A生理发展B种系发展C心理发展事实D主导活动52.教育差别和遗传差别对心理发展的影响是()A教育差别的影响大于遗传差别B遗传差别的影响大于教育差别C两者的影响完全相同D两者的影响完全不同53.如果某一研究者在研究中,主观揣测或从主观期待和主观印象出发进行推论,那么该研究者就违背了发展心理学研究的()A教育性原则B能动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性原则54.有人在研究儿童计算能力时,先同时测查不同年龄组的儿童并进行比较,然后集体跟踪考查十几年。这种研究方式是()A整体研究与分析研究B横断研究C纵向研究D纵向与横断研究相结合的研究55.在儿童的日常活动(游戏、学习等)中,改变或控制儿童的某些条件,以研究儿童心理特征的变化。这种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室实验法C自然实验法D临床法56.维果茨基提出的说明教育能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著名的概念是()A关键年龄B最近发展区C人为的发展D文化历史发展理论57.通过观察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活动中的表现,以研究儿童心理的特点和规律,这种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自然实验法C作品分析法D实验室实验法58.既承认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又进一步指出,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这种关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因素的观点,是()A二因素论B环境决定论C遗传决定论D相互作用论59.研究者通过某种媒介(如儿童的绘画、手工制作、日记等作品)来了解儿童心理活动方法,是()A谈话法B作品分析法C实验法D测验法60.同一个研究课题,选取不同文化背景儿童进行研究,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这种研究方式是()A跨文化研究B横断研究C纵向研究D个案研究61.儿童对具体问题可以进行逻辑运算,思维具有可逆性,此属于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A形式运算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D感知运动阶段62.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和疑虑,积极的成果坚持的能力和自主的能力,此为艾里克森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A学龄期B学前期C儿童早期D婴儿期63.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叫做()A最近发展区B个别差异C群体差异D关键区64.应用于某个单一被试上的追踪研究,属于()A横断研究B纵向研究C个案研究D组群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