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测温电路
论述提高红外测温精度的温度补偿方法

论述提高红外测温精度的温度补偿方法1 引言温度是表征物质状态的主要参数之一。
目前,测温方法主要分为接触式测温与非接触式测温。
后者主要以红外测温为主。
由于是非接触测温,故测温结果受到中间介质的影响比较大,当距离超过一定范围时,红外测温仪的测温精度将会降低,从而导致测量值不准确。
红外辐射在大气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
目前提高测温精度的方法主要通过搭建特定的测温系统和传感器后级补偿电路来实现,比如仪器内部的温度漂移和增益补偿、镜头视场外的辐射补偿以及不同季节下的操作温度补偿。
但此方法存在可变性差,只有在标称环境下使用才能达到较高精度的缺点。
进行温度补偿时,补偿公式与系统本身参数有关,导致补偿方法复杂难懂,适用条件苛刻,实用性不强。
为此,作者通过对影响红外测温精度的因素、红外辐射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和试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温度补偿方法。
通过实验,将所测温度与被测目标的真实参考温度做对比分析,并在不同的测温距离下,利用补偿公式得到一个相应的温度差值,使测温仪的精度得到提高。
相比目前的温度补偿方法,该方法具有简单易懂,应用方便,且不需要知道测量仪器的详细参数的优点,这对于工业测温应用领域获取设备运行精确温度参数具有重要意义。
2 红外测温原理自然界中任何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会向外界辐射红外电磁波。
通过对物体红外辐射能量的测量,来确定其表面温度,这就是红外测温仪测温的理论基础。
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黑体辐射量子假设后,利用谐振子能量分布应该满足麦克斯韦-波尔兹曼统计,求得普适函数表示如下,用波长可表示如下:(4)式(4)表示大气介质中辐射电磁波的衰减遵循指数衰减规律,称为波尔盖定律。
在接近地面的大气中,对红外辐射吸收起到了主导作用的是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3.2 环境对红外辐射的散射作用当红外辐射在大气中传播时,大气分子会引起辐射散射。
散射可以看做是光子与大气分子发生弹性碰撞,改变了辐射方向,使得本应进入测量系统的能量并没有被吸收,从而造成误差。
常见热电阻测量电路的分析与比较

常见热电阻测量电路的分析与比较摘要:在工业生产现场中,热电阻是一种重要的测量传感器,需要通过导线将测量信号传递到控制系统中,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三种常见的接线方式,来说明导线对热电阻测量电路的影响。
关键词:接线方式;二线制;三线制;四线制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技术也不断进步。
在很多工业领域中,热电阻是一种将温度变化转化为电阻值变化的一次元件,在工业生产现场中,需要通过导线将电阻值信号传递到计算机控制系统中或其他仪表上。
由于其安装地与控制地存在一定的物理距离,不能忽视热电阻引线对其测量结果产生的较大影响,因此研究热电阻的接线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二、常见测量电路的分析目前在生产中,常见的热电阻测量电路接线方式主要有三种:二线制、三线制和四线制。
这三种接线方式由于自身的优缺点应用于不同的场合,接下来将详细介绍这三种接线方式。
2.1 二线制接线电路二线制的接线方式就是从热电阻的两端各引出一根导线接入测量电路,从而导出电阻信号,这是热电阻最简单的一种接线方式,该测温原理图的等效电路图如图2-1所示。
其中,r为两根连接导线的电阻;为热电阻,是系统的感温元件;R为固定电阻,与热电阻及导线电阻构成惠斯通电桥。
图2-1 热电阻二线制等效电路图根据等效电路可以得出,显示仪表两端的电压:式2-1根据式2-1得出:式2-2在上式2-2中,R为测量电路中的已知量,可测量得出,因此,测量的距离较短或者在测量精度要求不高时,可以将导线电阻r忽略,视为r=0。
这时就可得出:式2-3采用二线制时,其一,并没有考虑导线电阻,但现实中导线电阻必然存在,导致较大的误差;其二,若采用这种电路进行精密温度测量,整个电路还必须在使用温度范围内。
因此这种接线方式只适合用于测量精度要求较低、传送距离较短的情况。
2.2 三线制接线电路三线制的接线方式是将一根导线从热电阻的根部引出,接到电桥的电源端;从另外一端引出两根导线,这两根导线分别接到热电阻所在的桥臂以及与其相邻的电桥桥臂上,等效电路图如图2-2所示。
高精度数字温度测量系统设计——由KeilC51单片机和DS18B20温度传感器组成

! D 0
:∞
, D骆
位 ,测 温 分 辨 率 可 达 0 6 5 . 2 ℃。 因 此 ,在 一 根 通 信 线 上 挂 多 个 0 D 1B0 S 8 2 ,组成 一 个 高 精 度 的测 温 系 统 .十 分 方便 。下 文 以 K i el C l 列 单 片 机 为 核 心 ,采 用 D 1B 0数 字 温 度 传 感 组 成 一 个 5系 S8 2 最 简 的高 精 度 温 度 测 量 系统 .同 时 给 出 了 应 用 范 围和 D 1 B 0 S 8 2 使 用 中 注 意事 项 。该 系统 在 K iu i o2平 台调试 成 功 。 e Vs n l i
D =0 / 片机 发 出低 电平 复 位 信 号 Q :单 /
低 功 耗 、高 性 能 、抗 f 扰 能 力 强 、易 配 处 理 器 等 优 点 。 D 1 B 0温 度 测 量 范 围为 一 5 + 2 o .可 编 程 的 分辨 率 为 9 1 S8 2 5 一 1 5C ~2
处 理 器 的 端 口少 .可 节 省 大 量 的 引 线 和逻 辑 电路 。
…
…
C M U E S C RT A DM IT N N E O P T R E U I N AN E A C , Y …………一 …一……………………………一 …………………1 一 …
高精度数字温度测量系统设计
由嘲 C 1 5 D lB0 传感器组成 SS2温度 吴 春龙
摘 要 :介 绍 了温度 传 感 器 DS 8 2 1B 0主 要 特 点、 工作 时序 ,并且提 出了最 简温度 测 量 系统 的硬 件
| | l | ,
。 …
图 3 7段 L ED 显示 电路 图
集成测温电路测试系统的研制

公司生产 的嵌入式工控机 、/B级精度 P I0 13 T O 铂 金 电阻 和安 捷 伦 34 0 数 字 万 用 表 组 成 高 精 度 4 1A
温度 测 量 系 统 , 统 利 用 L b i 开 发 软 件 编 系 a ve w 程 _ , -6 2在 ] 0℃~ + 1 0℃的温 度范 围 内 , 5 系统 温 度测 量误 差 为 ±0 2℃, 全可 以实 现 对集 成测 温 . 完 电路温 度测 量性 能 的评 价.
测 温 电路测 试 仪
: 产 品 接 口 卡 式
计
算 机
高 度 电 精 铂 阻} : 3 1 40 l 4 A
图 1 集 成 温 度 测 试 系 统框 图
F g 1 B o k d a r m fi t g a e i . l c ig a o e r t d n
t m pe a ur e ur m e y t m e r t e m as e nt s s e
1 集成温度测试 系统组成原理
测 温 电路测 试系统 主要 由测 温 电路 测试 仪 、 高 精 度 温控箱 和 高精度 温度 基准 三部分 构成 , 中高 其
精度温控箱为通用设备, 测温电路测试仪采用便携
标. 测试 系统 由温 控箱 、 该 高精度 铂 电阻 、 安捷伦 数
* 收稿 日期 :0 20 —4 2 1—10
作者简 介 : 王
健 (9 3) 男 , 1 6 一 , 西安工业大学教授 , 主要研究方 向为计算机测试 技术、 图像处理技术
E malx & wa gin 1 3 c m. - i g : nja @ 6 . o
第 6期
王 健等: 集成测 温电路测 试系统的研制
热电偶温度ic

热电偶温度ic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热电偶温度IC是一种用于测量温度的集成电路,它通过利用热电偶的热电效应将温度转换为电压信号,然后通过内部电路进行放大和处理,最终输出一个精确的数字温度值。
热电偶温度IC广泛应用在各种工业领域,如化工、冶金、医疗、食品等,其精准度和稳定性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热电偶是一种由两种不同金属线组成的传感器,当两种金属处于不同温度时,就会产生一个微小的电压信号。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塞贝克效应,即当两种金属的接触点处于不同温度时,会在接触点产生一个电动势。
热电偶温度IC通常包括一个热电偶传感器、一个放大器、一个模数转换器和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单元。
热电偶传感器将温度转换为电压信号,放大器将电压信号放大到合适的范围,模数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处理单元进行数据处理和输出。
热电偶温度IC的优点之一是其精准度高,可以达到0.1°C的精度。
这种高精度使其在一些对温度要求苛刻的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比如医疗领域的体温测量、食品加工中的温度控制等。
热电偶温度IC还具有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
这些优点使得热电偶温度IC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满足各种复杂环境下的温度测量需求。
在选择热电偶温度IC时,需要考虑其测量范围、精确度、反应速度、抗干扰能力、封装形式等因素。
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不同的性能指标,因此在选择热电偶温度IC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综合考虑。
第二篇示例:热电偶温度IC(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用于测量和控制温度的智能设备,它由热电偶传感器和集成电路组成,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温度测量和信号处理。
热电偶是一种利用两种不同金属导体连接而成的传感器,通过测量两种导体之间的温差来获取环境温度信息。
热电偶因其简单、稳定和精准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医疗仪器、电力电气等领域。
在传统的热电偶温度测量中,需要将热电偶的信号传输至数据采集设备进行处理,这样会增加传输带来的误差和干扰。
有关于pt100_铂热电阻的介绍

热电阻热电阻是中低温区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
它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
其中铂热是阻的测量精确度是最高的,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温,而且被制成标准的基准仪。
金属热电阻的感温元件有石英套管十字骨架结构,麻花骨架结构得杆式结构等。
金属热电阻常用的感温材料种类较多,最常用的是铂丝。
工业测量用金属热电阻材料除铂丝外,还有铜、镍、铁、铁—镍、钨、银等。
pt100 铂热电阻设计原理:pt100是铂热电阻,它的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PT后的100即表示它在0℃时阻值为100欧姆,在100℃时它的阻值约为138.5欧姆。
它的工业原理:当PT100在0摄氏度的时候他的阻值为100欧姆,它的的阻值会随着温度上升它的阻值是成匀速增涨的。
应用范围:医疗、电机、工业、温度计算、阻值计算等高精温度设备,应用范围非常之广泛。
组成的部分常见的pt1oo感温元件有陶瓷元件,玻璃元件,云母元件,它们是由铂丝分别绕在陶瓷骨架,玻璃骨架,云母骨架上再经过复杂的工艺加工而成薄膜铂电阻:用真空沉积的薄膜技术把铂溅射在陶瓷基片上,膜厚在2微米以内,用玻璃烧结料把Ni(或Pd)引线固定,经激光调阻制成薄膜元件。
=================================================================================Pt100 温度传感器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传感器,主要技术参数如下:测量范围:-200℃~+850℃;允许偏差值△℃:A 级±(0.15+0.002│t│), B 级±(0.30+0.005│t│);最小置入深度:热电阻的最小置入深度≥200mm;允通电流≤ 5mA。
另外,Pt100 温度传感器还具有抗振动、稳定性好、准确度高、耐高压等优点。
铂热电阻的线性较好,在0~100 摄氏度之间变化时,最大非线性偏差小于0.5 摄氏度。
应用领域宽范围、高精度温度测量领域。
利用PT100铂热电阻与TL431自制可读值温度传感器

利用PT100铂热电阻与TL431自制可读值温度传感器高二(5)班彭健蒋晟何况白梓龙指导老师:王健平一、问题的提出电子化生活成为了一种趋势,更多的工具迈向电子化,.而生活中最常用的水银温度计在打破后其玻璃碎片和水银能对人们造成伤害的危险,所以,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设想:能不能制作出一种简单实用的电子控制的温度计,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目前可读值温度传感器(温度计量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在工业、农业生活各个领域,而且有多种成型产品。
但传统产品为了注重其精度和适应各种环境,如高温、超低温、高湿度、电磁场等环境,加载了很多特殊防护进行了特殊处理,使得产品造价昂贵、结构复杂,得不到普及。
给技术人员尤其是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带来了困难。
本文将结合实验严究和实际应用于一身,自制一套价格低廉、量程大、精度高、原理简单、操作方便、拓展X围大的可读值温度传感器。
TL431是TL.ST公司研制开发的并联型三端稳压基准。
其参数高(高精度,低温漂),性价比高,他的输出电压用两个电阻就可以任意的设置从2.5伏到36伏X围内的任何值。
近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介绍的测温电路,利用可调精密并联稳压器TL431和铂电阻构成工作电流可调的恒流源。
流过铂电阻的电流在极宽的阻值X 围内保持恒定值,有效的提高了温度测量精度。
二、研究的目1、为了使人们生活更加便捷安全。
2、减少水银之类的有害物质与人们接触的机会。
3、实现绿色环保,有利于大批量生产。
三、应用原理我们打算用热敏电阻作为探头,电流表作为表盘,利用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电流的方法得知温度数据.探头Pt100利用热敏电阻Pt100随温度增加电阻值减小的性质制作温度计探头具有灵敏度高、体积小、热响应快、缺点是非线性而且反应时间比较慢. 铂电阻测温精度高,性能稳定,互换性好,价格便宜,使用寿命长,测量X围大,应用十分广泛。
但一些测温电路没有采用恒流措施,使流过铂电阻的电流随其阻值变化而变化带来了较大的测量误差。
基于 pt1000 的高精度多点式无线测温系统

基于 pt1000 的高精度多点式无线测温系统 摘 要
高炉炼铁是现代炼铁的主要方法,冶炼的整个过程都是在高炉这个密闭的空间内进行。由 于其高温高压的特点,无法直接获得高炉内部情况,而只能通过对高炉炉身冷却水温差的监测 以推测高炉内部的异常状况。通过对冷却水温差的在线监测,并通过炉体热负荷管理,进而指 导高炉的操作和维护。 现在通用的基于总线的高炉冷却水温监测系统已经很难满足任意布局、移动性的要求。随 着无线技术在我国军事、医疗、农业、建筑等领域广泛应用,将无线技术应用于高炉冷却水温 监测已是大势所趋。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高精度可无线传输的测温系统,用于高炉冷却水温监 测,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基于 Pt1000 铂热电阻的高精度测温系统,第二部分是 以 Chipcon 公司的 CC1010 作为传输核心的 Zigbee 无线数据传输网络。 终端节点模块主要完成温度数据的采集,包括铂电阻测温电路和无线数据发送。Pt1000 铂热电阻通过桥式电路得到温度数据, 数据经信号调理后送到 CC1010 的 ADC 端口进行 A/D 转 换,CC1010 的 51 核心直接读取转换后的数字信号,处理后将数据打包然后通过 CC1010 的射 频部分将温度数据发送出去。协调节点模块主要完成 Zigbee 无线网络的组建和无线温度数据 的接收及显示。 整个系统主要包含无线接收、 STC89C52 数据处理、 LCD1602 液晶显示三个部分, 通过无线接收到温度数据,经 STC89C52 处理后在液晶屏幕上显示测温结果。
关键词:Pt1000,无线测温,CC1010,高精度,多点式
1
北方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High precision multi-point wireless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based on Pt1000 Abstrac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高精度测温电路 设计报告
姓名: 班级:
目录 一、 摘要……………………………………………………3 2
二、 测量电路分析…………………………………………3 三、 放大电路分析…………………………………………5 四、 电路的调试……………………………………………8 五、 经费统计………………………………………………9 六、 参考文献………………………………………………9 附: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一、摘要 本文介绍一种简单实用的四线制PT100测温电路。运用OP07实现三运放的仪用放大,100倍可调放大,用于测量0℃至80℃的温度。以恒流源为PT100提供电流,通过它的电压变化,反映温度的变化。本文提供电路原理图,并给出了该电路的参数计算公式和电路误差3
的调整方法。 关键字:PT100 恒流源 四线制 仪用放大 Abstract Thispaper introduces a simple and practical four-wirecircuitPT100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circuit. Use the instrument amplifier with three OP07 chips, 100 times adjustable amplifier.This circuit is used to measure 0 ℃ to 80 ℃ temperature. The constant flow source offers current for PT100.When its voltage changed ,it can reflect the change of temperature. This paper provides the circuit principle diagram, and gives the method to adjusting the error of circuit and provides circuit parameters calculation formula. Keywords: PT100 constant flow source four-wirecircuit the instrument amplifier
二、测试电路分析 (1) 传感器的选择: 热敏电阻与热电偶的选择: 热敏电阻是中低温区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它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一般测温度在-200~800℃。测量精确度最高的铂热电阻不仅应用于工业测温,而且被制成标准的基准仪。热电阻是利用金属导体或半导体有温度变化时本身电阻也随着发生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热电阻的受热部分(感温元件)是用细金属丝均匀地绕在绝缘材料作成的骨架上或通过激光溅射工艺在基片形成。当被测介质有温度梯度时,则所测得的温度是感温元件所在范围内介质层的平均温度。热电阻测温系统一般由热电阻、连接导线和显示仪表等组成。 热电偶的特点是测量精度高,因热电偶直接与被测对象接触,不受中间介质的影响。测量范围广,常用的热电偶从-50~1600℃均可连续测量。构造简单,使用方便。热电偶通常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丝组成,而且不受大小和开头的限制,外有保护套管,用起来非常方便。热电偶是一种感温元件,它能将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势信号,通过电气测量仪表的配合,就能测量出被测的温度。热电偶测温的基本原理是热电效应。在由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A和B所组成的闭合回路中,当A和B的两个接点处于不同温度T和To时,在回路中就会产生热电势。这就是所谓的塞贝克效应。导体A和B称为热电极。温度较高的一端叫工作端(通常焊接在一起);温度较低的一端叫自由端(通常处于某个恒定的温度下〉。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金属材料时,只要该材料两个接点的温度相同,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将保持不变,即不受第三种金属接入回路中的影响。因此,在热电偶测温时,可接入测量仪表,测得热电势后,即可知道被测介质的温度。 根据本次实验的要求,测量精度在0.1℃,由于热电偶的测量精度很难超过0.2℃,而热电阻的测量精度要比热电偶高一个数量级,且稳定性好。在振动小而适宜的环境下,可在很长时间内保持在0.1℃以下的稳定性。且本次的实验,测量的是物体空间的平均温度,故将采用Pt100A热敏电阻。Pt100主要用来测量-200℃至+600℃的温度,热敏度4
为0.38Ω/℃。国际标准规定的Pt100测量精度允许偏差为:在0℃时A级的阻值为100±0.06Ω,B级为100±0.12Ω。市面价格大约在20至30元,能够接受。 (2) 引线方式: Pt100在测量时需要引出导线,从热电阻的测温原理可知,被测温度的变化是直接通过热电阻阻值的变化来测量的,因此,热电阻体的引出线等各种线电阻的变化会给温度测量带来影响,引起连接导线电阻的变化主要有:导线长度的变化,导线接头处接触电阻的变化,重接线引起的电阻变化,还有环境温度的变化以及测量线路中寄生电势等。 目前热敏电阻主要有以下三种引线方式: 二线制:在热电阻的两端各连接一根导线来引出电阻信号的方式叫二线制。这种引线方法很简单,但由于连接导线必然存在引线电阻r,r的大小与导线的材质和长度的因素有关,因此这种引线方式只适用于测量精度较低的场合 三线制:在热电阻的根部的一端连接一根引线,另一端连接两根引线的方式称为三线制,这种方式通常与电桥配套使用,可以较好的消除引线电阻的影响,是工业过程控制中的最常用的。 四线制:在热电阻的根部两端各连接两根导线的方式称为四线制,其中两根引线为热电阻提供恒定电流I,把R转换成电压信号U,再通过另两根引线把U引至二次仪表。可见这种引线方式可完全消除引线的电阻影响,主要用于高精度的温度检测。 本次实验采用三线制桥式电路接法。采用三线制是为了消除连接导线电阻引起的测量误差。这是因为测量热电阻的电路一般是不平衡电桥。热电阻作为电桥的一个桥臂电阻,其连接导线也成为桥臂电阻的一部分,这一部分电阻是未知的且随环境温度变化,造成测量误差。采用三线制,将导线一根接到电桥的电源端,其余两根分别接到热电阻所在的桥臂及与其相邻的桥臂上,这样消除了导线线路电阻带来的测量误差。图(1)为稳压电路可以为图(2)提供4.096的参考电压,取代5V电源,TL431为稳压管。图(2)中以R13代替热敏电阻,当温度为零时输出电压理论值为0V,随着温度的变化,热敏电阻的电阻发生改变,就引起了压差的变化,由此计算出当前测量的温度。
图(1)图(2) 三、放大电路分析 本次试验中热敏电阻要测量的温度范围是0℃至80℃,而Pt100的热敏度为0.38Ω/℃,所以热敏电阻阻值的最大变化范围是100Ω至130.4Ω,通过恒流源对其提供4.0944.7VImAK
的电流,所以热敏电阻上的压降范围约为87.1mV至113.6mV,由此考虑放大5
电路放大100倍。从电路的性能看,单级放大器的倍数做得太大,稳定性和信噪比就要下降,对信号放大不利。因此往往要采用各种负反馈来改善放大器性能。多级放大器有利于加入各种负反馈,而且可以合理地安排前后各级工作重点,这样有利于获得良好的放大效果,故采用两级放大。一般前级要抑制噪声影响,放大倍数应较小,后续放大再调整到要求的放大倍数。具体放大电路如图(3)所示:其中U1、U2、U3为OP07运算放大器,Rw和R5为10K精密可调电阻。
图(3) 首先选定R1,R2为10K的电阻,设定前级放大为5倍,后级放大20倍。 由关系式:
12020112()wii
w
RRRUUUUR
可得:2105wwKRR,解得Rw约为5K,所以选择10K可调电阻,同时也可通过调整Rw调整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后级的20倍放大,选择R4、R6为100K。 由关系式:
400201
3
()RUUUR
可得:R3≈4.7K,实际放大约为21.3倍。因为电阻的100K和4.7K都不是精确值,而后级差动放大的电阻精度要求很严格,必须符合
64
35
RR
RR
所以选择R5为10K精密可调电阻。综上所述该三运放的总的放大倍数为:4123(1)uw
RRRARR。
输入阻抗与共模抑制比:在第二级放大中,输入阻抗不够高,会使输入电压降低,不能有效放大,于是在同相端和反相端加上电压跟随器。在第一级中将这两个电压跟随器改成同相放大器,它对差分增加相同的增益,也对共模信号增加相同的增益,因此,它对原电路的共模抑制比并没有增加。现在引入电阻Rw,取代了原同相放大器接地端上方的两个电阻,整6
个差分输入电压现在都呈现在Rw两端。因为输入电压经过放大后(在A1 和A2的输出端)的差分电压呈现在R1,Rw和R2这三只电阻上,所以差分增益可以通过仅改变Rw进行调整。对于该系统的第二级的放大,其共模电压增益Acm为:
0544
3356(1)cmcm
VRRR
AVRRRR
因为本电路中满足6435RRRR,所以共模电压增益Acm应为零。 其差模增益Ad为: 0544
33561[(1)]2dt
VRRR
AVRRRR
当6435RRRR时,差模增益43dRAR。但在实际电路中并不能完全做到6435RRRR,它们的电阻会存在误差,最差的情况下只能满足 64
35
(1)(1)(1)(1)RkRkRkRk
对于差模增益,虽然电阻存在误差为k,但因为k<<1,故差模增益仍为423dRAR。 可是共模增益为: 4440
343311111111cmcm
RkRkRkVAVRkRkRkRk
整理可得: 434
4cmkRARR
所以
22120lg||4dCMR
AKk
对于该系统的第一级放大,其差模增益为 1112d
w
RAR
综上可知,整个系统的共模抑制比 2112211220lg4dCMRdCMR
ARKAKRk
由此可以看出,系统的共模抑制比受到电阻的误差影响比较大,所以要选择误差尽量小的电阻,对于相同阻值的电阻要选择同一批次,使其偏差尽量相同或者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