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无线高清图像传输设备
FPGA无线图像传输技术体验

04
FPGA无线图像传输技 术体验总结
技术优缺点分析
优点:传输速度快,稳定性高,抗 干扰能力强
优点:支持多种图像格式,兼容性 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缺点:成本较高,需要专业的技术 人员进行调试和维护
缺点:对网络环境要求较高,需要 稳定的网络环境才能保证传输效果
未来发展趋势和展望
技术进步:FPGA无线图像传输技术 将不断进步,提高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应用领域:FPGA无线图像传输技术 将广泛应用于医疗、安防、交通等领 域
市场竞争: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需 要不断创新和优化技术
技术融合:FPGA无线图像传输技术 与其他技术如5G、AI等将实现深度融 合,提高传输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个人感受和建议
技术体验:FPGA无线图像传输技术具有 高效、稳定、实时的特点,能够满足不同 场景的需求。
软件准备:FPGA开发环境、 无线传输协议、图像处理软 件等
连接硬件:将FPGA开发板与 无线传输模块连接,并连接 到显示器
编写代码:在FPGA开发环境 中编写图像处理和传输的代 码
调试测试:运行代码,查看 图像传输效果,并进行调试 和优化
体验分享:分享FPGA无线 图像传输技术的体验和感受, 以及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案
02
FPGA无线图像传输技 术体验过程
准备工具和材料
FPGA开发板 无线传输模块 电脑和编程软件 测试图像和视频文件 测试环境和设备 记录工具和记录表格
搭建硬件平台
硬件设备: FPGA开发板、 无线传输模块、 显示器等
连接方式:将 FPGA开发板与 无线传输模块连 接,显示器用于 显示图像
03
FPGA无线图像传输技 术体验效果
单兵系统集成方案

公安单兵系统集成方案需求背景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公安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如何实时、快速应对突发事件、打击犯罪,并对突发事件做出及时、有效的响应是当前摆在我们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
然而目前,传统监控设备无法满足公安系统对移动监控的需求。
现有设备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移动记录、现场取证的工作,却无法实现数据的实时上传和后台的同步监控。
随着4G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无线网络的带宽得到了大幅提升,高质量的视频图像传输变为了可能。
在这种背景下,我司推出远程非视距无线音视频传输系统,该系统通过手持单兵终端设备进行突发事件信息采集、压缩处理、发射传输等环节,以支撑事件处理流程。
产品介绍单兵监控系统是针对各种执法取证、执勤记录、行政监管等单人便携式监控需求而提供的解决方案。
其中手持设备在嵌入式平台上集成液晶触摸显示屏、3G/4G和Wifi无线通讯模块、GPS模块、蓝牙模块,内置高清相机,可配备微型摄像头及耳机。
设备可通过3G/4G和Wi-Fi无线网络进行实时视音频信息传输、语音对讲等功能;设备采用三防设计,以保证全天候工作;同时设备支持指纹识别、扩展接口丰富,适合现场取证、远程指挥、抢险调度等业务方面应用。
音视频功能自动流量控制,不产生多余流量。
同时支持3码流:QCIF、CIF、D1同时观看。
支持变码流和定码流,并且帧率和码率可调。
超低码流优化H.264编码,图像质量高达25桢和D1标准,在4G网络有效范围内,可获得流畅的高品质图像。
定位功能设备内置GPS/北斗定位模块,可精确定位设备所在位置经纬度,并在监控中心显示与历史轨迹回放。
图传功能设备可外接摄像头,将所拍摄到的图像通过内置4G/WiFi通信模块实时传输到公安局的后台监控中心,既能进行协助处理,也能实现对执法行为的监督。
多方通话多向语音对讲,不但支持平台与终端的双向对讲功能,同是还支持终端与终端建的群组语音对讲功能,可以随时接收语音指令。
存储功能多种录像存储方法,支持终端,PC端,网络存储等多种录像存储模式,选择随意。
无线影音传输常见问题

无线影音传输常见问题1。
模型的超视角遥控超小型无线声音图像传输系统可以使高档的遥控模型增加一双明亮的“电子眼”,实现超视角遥控,由于整套装置的体积和功耗非常小,所以能容易地加装到汽车模型或者船模的内部,电源可以和模型的控制电源公用。
通过微型监视器你只要躺在床上就能把汽车模型开到其它房间,看看哪里有无动静?或者把船模驾驶到湖中央,看看哪里的小动物。
或者安装到遥控直升飞机上,从高空俯视一下你熟悉的城市。
2。
无线可视门镜或图像监视系统市场上出售的可视门铃通常是有线传输,如果你的家居已经装修过,一般很难布置视频音频电缆,这里可以利用超小型无线声音图像传输系统,通过电视机将门口的声音、图像显出来,微型摄像机可以采用带声音监控功能的安装在大门的合适位置,通过无线影音发射器将信号发射过来,无线影音接收器可以把接收到的声音和图像信号送入电视机的AV输入插座,这样你听到门铃声后只要把电视机切换到AV状态就能看到门口的来人,听到他的声音。
你也可以购买一台4英寸或者5英寸的液晶监视器专门监控。
液晶显示屏有真彩TFT和伪彩SNT之分,伪彩的价格很低,有动态拖尾现象,如果图象快速变化就会模糊,主要是动态响应时间长,伪彩型的不适合显示电视画面或者VCD,但是一般保安监控的图像变化并不剧烈,用伪彩做监控可谓物美价廉。
真彩型的图像色彩艳丽,视角宽无动态拖尾现象,性能更好。
但是不同的真彩液晶屏性能也相差很大,主要是视角和色彩还原度等问题,一定要眼见为实!3。
无线可移动摄录像取证系统从2002年4月1号开始,法院对偷拍偷录的证据予以采用,而在此以前法院是不予承认的,所以无线可移动摄录像取证系统具有非常大的实用价值。
如果把无线声音图像传输装置接收机的视频输出信号送入一台小型家用摄录放机中,即可实现监控和录像的双重功能。
市售的小型摄录放机大多为数字式8mm 摄录放一体机,注意一定要选用具有模拟信号视频/声频输入输出功能的机型。
这种小型摄录放机大多有2.5~4英寸液晶显示屏,通过显示屏可以显示监控图像,并可运用录像功能将超微型无线发射装置跟踪的图像录制下来,这就大大提高保安能力和取证效果。
2便携式卫星通信系统(全)详解

便携式卫星通信系统便携式卫星通信系统目录1需求分析 (2)1.1技术需求 (2)1.2设计思路 (2)1.3设计依据 (3)2系统总体技术方案 (4)2.1网络拓扑 (4)2.2系统组成 (4)2.3系统功能描述 (5)2.4系统设计方案 (6)2.5设备配置表 (18)2.6空间卫星资源 (19)i1需求分析根据应急通信及现场新闻采访的需求,建设1套卫星机动通信系统以满足应急通信及现场新闻采访的需求,包括1套通信固定站和1套卫星通信便携站及现场图像采集传输系统,固定站和卫星通信便携站之间的通信采用现有卫星通信ku资源实现。
卫星通信便携站将通过现场图像采集传输系统采集到的话音、数据及视频传送到卫星通信便携站,再经卫星通信便携站通过卫星传输到固定站和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
根据通信系统实际情况,卫星通信系统建设规模如下:(1)指挥中心建固定卫星通信地球站;(2)建设1套机动通信机动平台。
本建议书对用户需求分析要点如下:1.1技术需求根据通信系统需求,工程系统配置包括固定和机动两大系统:1、位于指挥中心的固定站通信系统:包括●天线系统:Ku频段天线系统一套;●主站室外单元设备:包括低噪声放大器系统一套,SSPA系统(内置BUC)一套,安装在天线基座架上;●室内单元设备:包括调制解调器系统一套;视频编码器和解码器一套;语音网关一套;网管、监控设备一套;2、应急通信机动平台:包括●卫星通信便携站一套;自动卫星便携天伺馈系统、一体化卫星信道设备、BUC●单兵图传设备一套;1.2设计思路我们的设计原则是建立在满足用户当前需求和今后的扩展要求之上,采用以下设计思路:●系统设计采用成熟技术,尽量减少技术风险,采用模块化、通用化设计原则。
设备故障部件或单元的替换、检查和修理应该很容易进行。
硬件和软件预留扩容能力,可方便的实现系统扩容。
●设备布局充分考虑电磁干扰、散热及便于维护。
●天线分系统技术指标满足IESS-207所规定的E标准地球站的性能要求,安装设备满足IESS-308/310中有关的性能要求。
LiveU

益处
任何电视台均可在任何时间从任何地方进行实况直播 更多团队在现场从事报道,而无需转播车、飞行箱或其他额外设备 在移动中进行实况广播 团队成员可以在室内室外自由地漫游,而不受线缆或两点间视距的限制 单个记者通过一个按键即可进行实况报道,允许对任何具有报道价值的事件进 行快速反应 —— 对预先调度没有太多要求 小事件亦可现场直播而盈利
LiveU 实况直播传输系统架构
LiveU 实况直播传输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LU-30 实况直播编码器、无线网络 (包括:TD-SCDMA、WCDMA、CDMA2000、WiFi、WiMax 等) 以及 LU-1000 服务器。 LU-30 负责将现场的视音频信号实时编码压缩并选择最合适的无线网络 (可以 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WiFi、WiMax 中的任一或其组合) 将编码后 的传输流传送给接收端的 LU-1000 服务器;而 LU-1000 服务器则负责将接收到的 传输流解码输出 SDI 信号供后续系统使用。
广播/流处理中心
移动核心网
实况直播编码器
LU-30
3G
中国移动
LU-1000 服务器
便携式宽窄带融合卫星通信终端在应急通信的应用及实践

便携式宽窄带融合卫星通信终端在应急通信的应用及实践文|谌德军 孙志昆 姚怡 崔熠 张京平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摘要:便携式Ka卫星通信终端凭借高速、便携等优势在应急通信领域广泛应用,提供前突救援队伍、前线指挥部与后方指挥中心三级应急指挥通信系统互联互通。
然而便携式Ka卫星通信终端在极端恶劣天气、主站波束变更或设备工作异常等情况下,会出现宽带卫星网络中断现象,导致前突救援队伍、前线指挥部与后方指挥中心的现场多媒体数据和指挥调度信息无法有效传递。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卫通依托我国自主可控中星16号高通量卫星和天通卫星通信系统的深度融合,开展了基于便携式宽窄带融合卫星通信终端的应用与实践,以用户对轻型便携、融合通信、灵活部署的融合终端设备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形成支撑应急救援现场“宽带优先,语音保底”通信的新能力,满足未来全域覆盖、全时通信的要求。
关键词:Ka卫星通信终端;应急通信;高通量;宽窄带融合;语音保底一、前言如何在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和偏远地区等重大安全事故救援现场、道路和地面通信基础设施损毁或缺少的条件下,快速建立前突救援队伍、前线指挥部和后方指挥中心三级应急指挥体系的通信链路,保障前突救援队伍多媒体数据的实时回传和前指、后指决策信息的及时下达,是我国现阶段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的重要难题。
卫星通信具有通信范围广、不受地域影响等优势,是实现应急救援通信畅通的重要技术手段,尤其是基于高通量卫星的便携式Ka卫星通信终端重量轻、传输速率高,在应急通信领域广泛应用。
但受极端恶劣天气、主站波束变更或设备工作异常等条件的限制,便携式Ka卫星通信终端会出现无法接入宽带卫星通信网络的现象,往往因为应急现场终端设备的限制,导致应急前突救援队伍无法与外界取得有效沟通,救援现状无法有效反馈给指挥中心,从而使得应急救援效率低下。
为满足应急救援现场“宽带优先,语音保底”通信的业务要求,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卫通)针对应急救援场景便携式Ka 卫星通信终端极端条件下的应用进行深度挖掘分析。
火灾现场的无线通讯技术应用

火灾现场的无线通讯技术应用无线通讯技术在火灾现场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火灾事故发生后,火场通常存在着瞬息万变的情况,所以及时准确的通讯对于救援人员的工作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无线通讯技术在火灾现场中的应用。
一、无线通讯技术概述无线通讯技术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信息的技术。
它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远程通信,具有快速、便捷的特点。
在火灾现场,由于火势猛烈,地面情况复杂,常规有线通信设备不能进入,因此需要无线通讯技术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交流。
二、无线通讯技术在火灾现场的应用1. 无线对讲机无线对讲机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无线通讯设备。
它使用简单,通信距离较远,具有实时性强的特点,非常适合在火灾现场使用。
救援人员可以通过无线对讲机与指挥中心、其他队员进行交流,及时传递信息,调度救援力量。
2. 无线监控系统在火灾现场布置无线监控系统,可以实时获取火场内部的情况,帮助救援人员迅速掌握火势发展情况,做出科学、及时的决策。
无线监控系统通常由摄像头和传输设备组成,通过无线信号将摄像头拍摄的画面传输到控制中心,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自动监测火势、烟雾等异常情况。
3. 无线图像传输技术无线图像传输技术可以实现火灾现场的图像信息传输。
救援人员可以携带便携式摄像设备,通过无线信号将火场的图像信息实时传输到指挥中心,由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判断。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救援效率和准确性。
4. 无线位置定位系统无线位置定位系统可以帮助救援人员迅速了解自身位置和周围环境的情况。
该系统常用的技术包括GPS(全球定位系统)、蓝牙定位等。
救援人员通过携带定位设备,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自己和其他队员的准确位置,并将其传输到指挥中心,方便指挥中心及时做出决策。
5. 无线传感技术无线传感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火灾现场的温度、烟雾等参数。
通过无线传感器的部署,可以实时监测火势的发展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遏制火势蔓延。
同时,无线传感技术也可以用于监测人员的健康状况,为救援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PBOX系列一体化便携式无线视频监控前端用户手册

目录
目录
PBOX 系列一体化便携式无线视频监控前端用户手册
1 产品简介............................................................. 1
1.1 功能概述............................................................ 1 1.2 设备型号............................................................ 2 1.3 设备外观............................................................ 2 1.4 技术指标............................................................ 4
HD2 HD4 HD6 HD8
-
NV R2 86 0
存设备
3 G基 站
苏州科达科技有限公司
PBOX PBOX
PBOX
声明
苏州科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未经本公司明确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或通过任何电子或机械方式,复制或传播本文档的任 何部分用于任何用途。在法律上,复制包括翻译为其它语言或转换为其它格式。 我们尽最大努力来保证本手册信息的正确性。KEDACOM 不对其中的印刷或书写错误负责。本文 信息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获取最新信息请登录 。
5 设备应用............................................................ 32
5.1 视频浏览........................................................... 32 5.2 摄像头控制.........................................................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