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管理复习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风险管理复习重点

第一章

1.金融风险的效应可以划分:

政治效应:经济效应( 微观经济效应:最显著后果——直接经济损失;潜在损失:预期收益和投资信心变动、营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大、资金利用率降低;宏观经济效应:金融风险可能会引起实际收益率、产出率、消费水平和投资水平的下降。)社会效应

第二章

2.宏观金融风险管理的特征:战略性和综合性

3.宏观金融风险的管理目标:稳定性目标和促进性目标

4.微观金融风险的管理目标:

风险控制目标:存款准备金、资本充足率、单项资产比、各种缺口

损失控制目标:通过转嫁保值的方式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5.金融风险管理系统

七个子系统:衡量、决策、预警、监控、补救、评估和辅助

第三章

6.技术风险的三大假设

一、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

二、价格以趋势方式演变

三、历史会不断重演

7.专家调查法的含义及分类

是以专家作为索取信息的对象,依靠专家的知识和经验,由专家通过调查研究对问题作出判断、评估和预测的一种方法。分为专家个人调查法、专家会议法和德尔菲法。

8.金融风险度量方法和工具

灵敏度分析方法与持续期:利用市场因子的敏感度来测量金融资产的市场风险的办法。因子包括:利率、汇率、股指、商品价格。

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指经预期损失和以经济资本计量的非预期损失调整后的收益率,其计算公式如下:RAROC = (收益-预期损失)/ 经济资本(或非预期损失)。国际银行的技术手段,信孚首创。

第四章

9.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战略:是指从全局和相对长远的角度做出的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的总体运谋筹划和行动

纲领,它是金融风险控制的基准点和出发点。

分类:完全放任型、全面控制性、选择控制性

10.金融风险管理策略的选择原则

①成本最低原则

②效率最高原则

③保护受益原则

11.管理策略的基本类型

(1)回避策略:指决策者考虑到风险的存在,主动放弃或拒绝承担该风险.同样也意味着放弃了风险收益的机会。(2)防范策略:金融机构通过对风险事故发生的条件、原因进行分析,尽量限制事故发生条件的产生,从而使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尽量减少。

(3)抑制策略:是指金融机构承担风险后,采取种种积极措施以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破坏程度。

原则有两条,一是不仅要保全本金,还要活得放款收益;二是只要使本金的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即可,不求放

款收益。

(4)分散策略:是指管理者通过承担各种性质的不同风险,利用它们之间的相关程度来取得最优风险组合,使加总和的总体风险水平最低。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散内容包括:资产种

类上的分散、资产币别的分散、资产期限结构上的分散、贷款对象上的分散、通过银团贷款在贷款人上的分散等。(5)转移策略:也是一种事前控制策略,即在风险发生之前,通过各种交易活动,把可能发生的危险转移给其他人承担。

(6)补偿策略:首先是将风险报酬计入计入价格之中,即在一般的投资报酬率和货币贬值因素之外,再加入风险报酬因素。这样,风险损失即使形成也已经得到了补偿。其次是与贷款人订立抵押条款,使抵押价值略高于被抵押的资产价值。再有就是通过司法手段对债务人提起财产清理的诉讼,也可挽回一定的损失。

(7)风险监管:是贯穿于整个金融风险管理过程中的,它包括外部监管和内部监控。外部监管是指政府设立独立的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风险进行专门审查和责令整改。而内部监控则是指金融机构内部设立风险管理部门,对由各种原因引起风险进行日常性调查和分析。

第五章

12.巴塞尔协议对资本的分类及构成

分类: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大类,且附属不得超过核心的100%

一级资本即核心资本,由实收股本/普通股和公开储备构成;

二级资本也称附属资本,由非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债权/股权)混合资本工具和次级长期债券构成。

13.新巴塞尔协议的三大支柱

1. 最低资本金要求

2. 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3. 市场约束

第六章

14.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基本特点

①非系统性

②信用风险概率分布有偏性

③信用悖论现象

④信用风险数据获取困难

15.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产生原因

信用活动中的不对称性:内在和外在不确定性

商行与企业、商行内部的信息不对称:逆向风险、道德选择和寻租

16.内部评价方法的基本要素:敞口分类、风险要素、风险权重和最低要求

17.内部评级法:敞口的分类

敞口分为:公司、主权、银行同业、零售、项目融资和股权,对于任何不属于这六类业务的敞口一概划归为公司敞口。

18.专家评定法

品德与声望(Character)、资格与能力(Capacity)、资金实力(Capital or Cash)、担保(Collateral)、经营条件或商业周期(Condition)。

19.Z评分模型

ZETA评分模型缺点

1. 两个模型都依赖于财务报表的帐面数据,而忽视日益重要的各项资本市场指标,这就必然削弱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2. 由于模型缺乏对违约和违约风险的系统认识,理论基础比较薄弱,从而难以令人信服;

3. 两个模型都假设在解释变量中存在着线性关系,而现实的经济现象是非线性的,因而也削弱了预测结果的准确程度,使得违约模型不能精确地描述经济现实;

4. 两个模型都无法计量企业的表外信用风险,另外对某些特定行业的企业如公用企业、财务公司、新公司以及

资源企业也不适用,因而它们的使用范围受到较大限制。

ZETA评分模型的优点

ZETA这种新模型在破产前5年即可有效地划分出将要破产的公司,其中破产前1年的准确度大于90%。

依据在信用分析中的广泛使用的变量,首先选出了27个变量。这些变量可划分为获利能力度量指标、保障率与其它杠杆收益度量指标、流动能力度量指标、资本化比率度量指标、收益变动性指标等等。

对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所进行的最重要、最普遍的调整就是对租赁资本数据的调整,这也是运用这个模型对财务报告所作的唯一重大的调整。

区别:ZETA模型是Z模型后的第二代信用模型,变量由原始模型的5个变量增加到了7个,适应范围更宽,对不良借款人的辨认精度也大大提高。

20.现代信用风险的度量方法

1)JP摩根的“信用计量法”是以风险值为核心的动态量化风险管理系统,它集计算机技术、计量经济学、统

计学和管理工程系统知识于一体,从证券组合、贷款组合的角度,全方位衡量信用风险。该方法应用的范围比较广,诸如证券、贷款、信用证、贷款承诺、衍生工具、应收账款等领域的信用风险都可用此方法进行估测。

2)瑞士银行的“信用风险法”是在信用评级框架下,计算每一级别或分数下的平均违约率及违约波动,并将这些

因素与风险敞口综合考虑,从而算出亏损分布与所需资本预测数。

3)Credit portfolio view 模型:是由McKinsey公司于1998年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从宏观经济环境的角度来

分析债务人的信用等级迁移,开发出的一个多因素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该模型在信用计量法的基础上,对周期性因素进行了处理,将评级转移矩阵与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利率、汇率、政府支出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化。

4)KMV模型:是美国旧金山市KMV公司于1997年建立的用来估计借款企业违约概率的方法。该模型认为,

贷款的信用风险是在给定负债的情况下由债务人的资产市场价值决定的。但资产并没有真实地在市场交易,资产的市场价值不能直接观测到。根据企业的违约距离与预期违约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求出企业的预期违约率。

第七章

21.商业银行流动性购买的主要形式:分为窗口贴现、同业拆借、发放回购协议、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欧洲货

币存款与国外资金市场

22.资产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是以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为重点的传统管理方法。

1.真实票据理论:银行的贷款应以真实的、有商品买卖内容的票据为担保发放,在借款人出售商品取得贷款后就能按期收回贷款。一般认为这一做法最符合银行资产流动性原则的要求,具有自偿性。

评价:这一理论与当时经济尚不发达、商品交易限于现款交易造成的。随着经济发展,银行吸收存款数额庞大,定期存款比重不断升高,如果银行贷款还仅限于自偿性的短期贷款,会导致资金周转不畅,也会影响银行的盈利水平。

2.资产转移理论:银行保持流动性的关键在于资产的变现能力,因而不必将资产业务局限于短期贷款上,还可将资金的一部分投资于具有转让条件的债券上。以二级市场存在为前提

评价:当各家银行竞相抛售证券的时候,有价证券将供大于求,持有证券的银行转让时将会受到损失,因而很难达到保持资产流动性的预期目标。

3.预期收入理论:贷款的偿还或证券的变现能力取决于将来的预期收入,只要预期收入得以保证,商业银行不仅可以发放短期商业性贷款,还可以发放中长期贷款。适应于多样化资金需求的背景。

评价:这种理论的主要缺陷在于银行把资产经营建立在未来收入的预测上,而这种预测不可能完全准确。而且借款人的经营情况可能发生变化,到时不一定具备清偿能力,这就增加了银行的风险,从而损害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23.负债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以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出现、银行竞争的激烈和利率管制严格化等变化,构成了负

债管理出现的客观条件。以负债为经营重点来保证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经营管理理论。

24.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