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大豆蛋白纤维热性能研究
大豆蛋白纤维交织物的保健性能研究

大豆蛋白纤维交织物的保健性能研究作者:周惊鸿张红霞祝成炎田伟李艳清王宁宁曲艺来源:《丝绸》2022年第03期摘要:为探明纬纱中大豆蛋白纤维含量和织物组织对织物的负离子、抗紫外线和远红外性能的影响,文章以涤纶丝作为经纱原料,大豆蛋白纤维与黏胶纤维作为纬纱原料,试织了两个系列共14种不同规格的织物试样。
其中,9组为大豆蛋白纤维含量不同而组织相同的试样,5组为大豆蛋白纤维含量相同而组织不同的试样,并测试了14组试样的负离子、抗紫外线和远红外发射性能。
结果表明:织物的负离子发生量、抗紫外线性能与远红外发射率随着大豆蛋白纤维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强;蜂巢织物的负离子发生量和远红外性能最好,抗紫外线性能最差;经过模糊综合分析,八枚纬缎是负离子、抗紫外线和远红外三者综合性能最佳的试样。
关键词:大豆蛋白纤维;远红外;负离子;抗紫外线;织物组织中图分类号: TS101.92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 7003(2022)03 0033 07引用页码: 031105DOI: 10.3969/j.issn.1001-7003.2022.03.005 (篇序)近年来,功能纺织品逐渐成为纺织品开发的主流,其中保健型纺织品是指具有产生磁场、远红外发射、抗菌和抗紫外线等功能中的一种或多种,并且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的纺织品[1] 。
研究表明,大豆蛋白纤维除了具备天然纤维的亲肤性和化学纤维优良的强伸性,还具有产生负离子、远红外发射及抗紫外线等保健功能,是开发高品质保健型面料的优良选择,同时,大豆蛋白纤维的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具有较好的发展和推广空间 [2-4] 。
大豆蛋白纤维拥有保健功能是因为原料中的大豆蛋白含有的异黄酮和芳香族氨基酸如络氨酸等可以吸收部分的紫外线,同时,在纺丝过程中用了ZnSO 4做脱水剂,在后道工序的水洗工艺中加入了Na(OH) 2,ZnSO 4与之反应生成了Zn(OH) 2。
Zn(OH) 2吸附在纤维的微孔中,经过高温烘干工艺最终转变为ZnO。
两种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对比研究

两种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对比研究
刘迪;韩光亭;张元明;吴燕
【期刊名称】《山东纺织科技》
【年(卷),期】2009(000)002
【摘要】为了对比粘胶基和维纶基大豆蛋白纤维之间的性能差异,同时使人们能够深入了解粘胶基大豆蛋白纤维的性能,对两种纤维的形态结构以及各项基本性能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大豆蛋白纤维的纵向形态类似,而横截面形态有一定的差异;两种纤维均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吸湿性,摩擦性能较好,耐热性及耐日光性能优异,化学性能较稳定.
【总页数】5页(P1-5)
【作者】刘迪;韩光亭;张元明;吴燕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山东,青岛,266071;青岛大学,山东,青岛,266071;青岛大学,山东,青岛,266071;青岛大学,山东,青岛,266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02.51+2
【相关文献】
1.大豆蛋白纤维性能测定分析 [J], 胡畔
2.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及应用前景 [J], 周强;
3.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及其织物混纺比的分析 [J], 陈长松;陈红娟
4.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及应用前景 [J], 周强
5.超细中长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及其混纺产品风格 [J], 朱正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阻燃粘胶纤维的热降解性能研究

研究与开发合成纤维工业,2009,32(2):11CH I N A SY NTHETI C F I B ER I N DUSTRY 收稿日期:2008208212;修改稿收到日期:2009202201。
作者简介:程明明(1983—),女,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阻燃纤维的研究。
基金项目: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项目(2006CB708603)。
3通讯联系人。
阻燃粘胶纤维的热降解性能研究程明明 纪 全 夏延致3 孔庆山(青岛大学纤维新材料与现代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山东青岛 266071)摘 要:采用极限氧指数法测定了阻燃粘胶纤维的阻燃性能;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普通粘胶纤维和阻燃粘胶纤维的热稳定性及热降解表观活化能,初步探讨了阻燃粘胶纤维的热降解机理。
结果表明,加入阻燃剂后,纤维的极限氧指数由19.5%增加到34.0%,且残留量由6.41%增加到20.67%。
阻燃剂在纤维降解中凝聚相作用明显,降解后,阻燃剂主要残留在残渣里。
关键词:粘胶纤维 阻燃纤维 极限氧指数 热重分析 表观活化能中图分类号:T Q341.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20041(2009)022******* 虽然粘胶纤维受到合成纤维的冲击,但其所具有的吸湿性好、透气性好、染色性好、穿着舒适、易于纺织加工及生物可降解性等优良性能是合成纤维所不能比拟的。
而基本原料纤维素资源丰富,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和可再生性[1]。
这从环境保护、绿色化学和解决能源问题的角度来看具有重要意义。
纤维素纤维为碳水化合物,受热后不熔融,遇火焰后燃烧较快[2]。
故粘胶纤维阻燃性能较差,开发阻燃粘胶纤维织物是非常有必要的。
1 实验1.1 原料普通粘胶纤维: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产;阻燃粘胶纤维:自制,阻燃剂(Si O 2)质量分数为15%。
采用添加无机阻燃体系(Si O 2溶胶),在粘胶纺丝原液中形成稳定的纳米分散尺寸,经湿法纺丝制备无机纳米阻燃粘胶纤维。
《不同热处理对大豆7S与11S球蛋白的乳化和凝胶特性的影响研究》

《不同热处理对大豆7S与11S球蛋白的乳化和凝胶特性的影响研究》一、引言大豆作为全球重要的植物蛋白来源,其7S和11S球蛋白(通常指大豆分离蛋白的组分)的独特性能决定了其多种食品加工特性和品质。
由于加工技术的影响,不同热处理过程会对这些蛋白质的结构、物理特性及乳化与凝胶特性产生重要影响。
本篇论文旨在深入探讨不同热处理方式对大豆7S和11S球蛋白的乳化和凝胶特性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过去的研究表明,热处理过程对大豆蛋白的物理化学性质有显著影响。
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蛋白质的二级和三级结构变化上,进而影响其乳化和凝胶特性。
然而,关于不同热处理方式对7S和11S球蛋白具体影响的研究尚不充分。
三、研究内容(一)材料与方法本实验采用不同热处理方式(如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等)对大豆蛋白进行热处理,以探究其7S和11S球蛋白乳化和凝胶特性的变化。
采用的方法包括:电泳、显微镜观察、乳化活性测试、凝胶强度测试等。
(二)实验结果经过不同的热处理后,我们发现7S和11S球蛋白的乳化和凝胶特性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例如,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或加热时间的延长,蛋白质的乳化活性可能会增强或减弱,而凝胶强度也会随之改变。
具体来说:1. 乳化特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热处理后的大豆7S和11S 球蛋白的乳化能力会有所增强,但超过一定温度后,乳化能力会逐渐减弱。
这可能与蛋白质的结构变化有关。
2. 凝胶特性:随着热处理程度的增加,7S和11S球蛋白的凝胶强度也会发生变化。
在适当的热处理条件下,蛋白质的凝胶强度会增强,但过度热处理可能导致凝胶强度降低或丧失。
(三)结果分析本实验表明,不同的热处理方式对大豆7S和11S球蛋白的乳化和凝胶特性有显著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与蛋白质的二级和三级结构变化有关。
因此,通过优化热处理条件,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蛋白质的特性来提高食品的质量和营养价值。
此外,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各种热处理方式之间的差异和影响。
大豆蛋白纤维水刺非织造材料性能研究_苏婷婷

大豆蛋白纤维水刺非织造材料性能研究苏婷婷殷保璞(东华大学纺织学院,上海,201620)摘要:分别采用大豆蛋白纤维和大豆蛋白/黏胶纤维制备水刺非织造材料,并对比了两种水刺非织造材料的基本性能。
结果表明:在相同面密度下,大豆蛋白纤维水刺非织造材料比大豆蛋白/黏胶纤维水刺非织造材料的强力更高,柔软性更好,孔径更大,带液率更高;所有试样的横向强力均低于纵向强力,湿态强力均低于干态强力;试样的缠结系数和弯曲刚度随着面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孔径和带液率随着面密度增加而减小,弯曲刚度随着缠结系数的增加而增加,透湿量和带液率随着孔径的增加而增加;试样面密度越小,导湿性能越好。
大豆蛋白纤维水刺材料可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
关键词:大豆蛋白纤维,水刺非织造材料,性能中图分类号:TS17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7093(2014)07-0021-07大豆蛋白纤维是中国首先开发并工业化生产的人造纤维[1],其生产原理是将豆粕水浸分离,提取出球蛋白,通过添加功能性助剂,与腈基或羟基等高聚物接枝、共聚、共混,制成一定浓度的蛋白质纺丝液,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通过湿法纺丝制得大豆蛋白纤维。
整个生产过程对环境无污染,纤维本身易生物降解,是一种绿色环保纤维[2]。
目前大豆蛋白纤维主要用于服装行业[3],与棉或者真丝混纺制成高支纱,可加工成内衣、T恤衫和衬衫面料[4],但有关大豆蛋白纤维在非织造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较少。
本文采用非织造工艺制备了大豆蛋白纤维水刺非织造材料,研究了该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能和相关的应用性能,并探究了其在卫生领域的应用潜力。
1试验部分1.1大豆蛋白纤维水刺非织造材料的制备本文以大豆蛋白纤维和黏胶纤维为原料,设计收稿日期:2013-11-27作者简介:苏婷婷,女,1989年生,在读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是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了两种纤维配比,每种配比设计三种面密度,共6个试样,见表1。
表1试样设计试样编号纤维原料质量分数面密度/(g·m-2)1100%大豆蛋白纤维502100%大豆蛋白纤维603100%大豆蛋白纤维70450%大豆蛋白纤维/50%黏胶纤维50550%大豆蛋白纤维/50%黏胶纤维60650%大豆蛋白纤维/50%黏胶纤维70采用AS181A型梳棉试验机进行梳理成网;采用德国Fleissner公司生产的Aquajet Y500-2型水刺机进行水刺加固,除预水刺外,其余采用正反两道,共4道水刺。
服装新型材料介绍--大豆纤维

大豆蛋白纤维、羊绒、绢丝的性能指标
大豆纤维生产的织物具有以下4 个特。
1.外观华贵。服装面料在外观上给人 们的感觉体现在光泽、悬垂性和织 纹细腻程度3个方面。大豆蛋白纤维 面料具有真丝般的光泽,非常怡人; 其悬垂性也极佳,给人以飘逸脱俗 的感觉;用高支纱织成的织物,表 面纹路细洁、清晰,是高档的衬衣 面料。
大豆蛋白纤维 - 类型
中文学名: 大豆 别称: 毛豆(包括青 豆、黑豆、紫豆和斑 茶豆等) 界: 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豆目 科: 荚豆科 亚科: 蝶形花亚科 属: 大豆属大豆蛋白纤维主要成分 Nhomakorabea
大豆蛋白纤维是主要成分与羊绒和真丝 类似,是一种再生植物蛋白纤维,它是从 大豆粕中提取蛋白高聚物,配制成一定 浓度的蛋白纺丝液。熟成后,用湿法纺 丝工艺纺成单纤0.9~3.0 dtex的丝束,经 醛化稳定纤维的性能后,再经过卷曲、 热定形、切断,即可生产出各种长度规 格的纺织用高档纤维。
床上用品
衣物
大豆纤维衣服正确洗涤方法
1. 洗涤:要用中性洗涤液,大豆蛋白 面料属酸性,因此,洗内衣要用中性洗 涤液,最好用香皂 2、 浸泡:先浸泡3分钟,再轻轻揉搓 3、 脱水:洗完后用干毛巾将衣服轻轻 压出水分,表面整理平整搭在衣架上即 可,切忌用力拧 4、 晾晒:要晾在通风处,避免阳光直 射
大豆田地
大豆在中国的分布情况
大豆蛋白纤维 - 用途
由于纤维自身的优良性能,可广泛应用于 服装领域.大豆蛋白质纤维的纯纺,与毛, 丝,棉等混纺,交织的新型服装面料是一 既能满足消费者穿着舒适性,又能满足美 学特性的高档面料,可生产制作高档内衣, 羊绒衫,贴身服装以及高档优闲服装,西 服,运动服等,有着不同一般产品的独特 风格大豆纤维的主要产品有T恤、内衣、海 滩装、休闲服、运动服、时尚女装、衬衣、 羊毛衫、西装、床上用品等,充分体现了 大豆纤维应用的广泛化,普及化,同时也 展现了大豆纤维无穷的风采和魅力。
纺织品的阻燃性能研究

纺织品的阻燃性能研究纺织品的阻燃性能研究摘要:纺织品作为一种常见的材料,在日常生活中以及一些特殊行业中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其易燃性,纺织品在火灾事故中往往成为重要的火源之一。
因此,对纺织品的阻燃性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通过综述阻燃纺织品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纺织品燃烧机理、阻燃机理以及阻燃剂的作用机制。
最后,本文对纺织品的阻燃性能研究进行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纺织品、阻燃性能、燃烧机理、阻燃机理、阻燃剂1. 引言纺织品是一种由天然或合成纤维组成的产品,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然而,纺织品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烟雾和有毒气体,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研究纺织品的阻燃性能并提高其阻燃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纺织品燃烧机理纺织品燃烧的机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热失重阶段、烟雾产生阶段和炭化阶段。
燃烧前,纺织品中的可燃物质在高温下发生热失重,导致纺织品质量减少。
烟雾产生阶段是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烟雾和有毒气体的阶段。
炭化阶段是纺织品在高温下持续燃烧,形成残留物。
3. 纺织品的阻燃机理纺织品的阻燃机理可以分为化学干扰、物理隔离和吸热三种方式。
化学干扰是通过引入阻燃剂来干扰纺织品的燃烧过程,改变其燃烧特性。
物理隔离是通过增加纺织品的密度和厚度,阻止火焰的传播。
吸热是纺织品在燃烧过程中吸收热量,减缓火焰的扩展速度。
4. 阻燃剂的作用机制阻燃剂是一种可以抑制纺织品燃烧的化学物质。
阻燃剂主要通过引入稳定自由基的物质和增加炭化产物等方式发挥作用。
稳定自由基的物质可以延缓发生自由基链反应的速率,从而减缓燃烧速度。
炭化产物可以减少可燃物质的含量,降低纺织品的燃烧性能。
5. 阻燃纺织品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阻燃纺织品进行了广泛研究。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阻燃材料的选择、阻燃机理的研究、阻燃性能的评价等方面。
其中,阻燃剂的研究是阻燃纺织品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合成了一系列具有良好阻燃性能的阻燃剂,并将其应用于纺织品中。
大豆蛋白纤维

大豆纤维的探究及应用院系:外语系学号:202113060124XX:司淼目录大豆纤维大豆纤维释义大豆纤维简介大豆蛋白纤维大豆纤维纱线大豆纤维的面料大豆纤维染整大豆纤维服饰大豆纤维衣服正确洗涤方法大豆纤维释义1. Soy Fiber属于膳食纤维,在减肥过程中可以产生饱足感,而减少食物的摄取,但它们会干扰其他营养素的吸收,因此不建议单独食用。
2. SB=soybeanSB=soybean 大豆纤维3. soybean fiberssoybean fibers大豆纤维大豆纤维简介大豆蛋白纤维属于再生植物蛋白纤维类,是以榨过油的大豆豆粕为原料,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提取出豆粕中的球蛋白,通过添加功能性助剂,与腈基、羟基等高聚物接枝、共聚、共混,制成一定浓度的蛋白质纺丝液,改变蛋白质空间构造,经湿法纺丝而成.其有着羊绒般的柔软手感,蚕丝般的柔和光泽,棉的保暖性和良好的亲肤性等优良性能,还有明显的抑菌功能,被誉为“新世纪的安康舒适纤维〞。
经过工业化规模生产,大豆纤维从纺纱到织造到染整的相关生产技术均已相对成熟,其价格已从初期的每吨7万多元,降至3.5万元左右,已被下游应用企业所认可,产业链构造也逐步形成.大豆纤维是以脱去油脂的大豆豆粕作原料,提取植物球蛋白经合成后制成的新型再生植物蛋白纤维,是由我国纺织科技工作者自主开发,并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的高新技术,也是迄今为止我国获得的唯一完全知识产权的纤维创造。
在成为纤维之前,要从大豆中提取蛋白质与高聚物为原料,采用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处理,经湿法纺丝而成。
这种单丝,细度细、比重轻、强伸度高、耐酸耐碱性强、吸湿导湿性好。
有着羊绒般的柔软手感,蚕丝般的柔和光泽,棉的保暖性和良好的亲肤性等优良性能,还有明显的抑菌功能,被誉为“新世纪的安康舒适纤维〞。
以50%以上的大豆纤维与羊绒混纺成高支纱,用于生产春、秋、冬季的薄型绒衫,其效果与纯羊绒一样滑糯、轻盈、柔软,能保存精纺面料的光泽和细腻感,增加滑糯手感,也是生产轻薄柔软型高级西装和大衣的理想面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热分析
图l和图2分别是未经阻燃处理的大豆蛋白纤维的热分析曲 线和经TBPA+草酸阻燃处理的大豆蛋白纤维的热分析曲 线。通过比较图l和图2可以看出,阻燃大豆蛋白纤维的 DTA曲线较为平缓,尤其是470~2左右的放热峰变化最 为明显,由—个尖锐的高峰变成较宽的矮峰。这说明阻 燃大豆蛋白纤维在该阶段放热速率降低。这可能是由于 TBPA分解生成的I-1Br能捕获大豆蛋白纤维热分解过程 中产生的H·、O.以及HO·等高活性自由基,生成活性较 低的溴自由基,致使反应速率减缓【q。从两者的TG曲 线可以看出,阻燃大豆蛋白纤维在热解过程中热失重减 小,剩炭量增加,热降解起始温度降低。表l列出了样品I 一Ⅸ的热降解起始温度(11)OT)。这些数据表明:与未 经阻燃处理的大豆蛋白纤维相比,阻燃大豆蛋白纤维会 在较低的温度开始热降解,即阻燃剂促使纤维在燃前分 解,从而改善了纤维的阻燃性能。
反应式如下:
此外,密度较大的HBr气体还能稀释空气中 的氧气,并覆盖于纤维表面,致使燃烧速度 降低或者自熄。
(2)阻燃剂催化固相炭化,形成膨胀的炭层, 抑制了来自气相反应区的传热和氧气的流通, 从而起到抑制燃烧的作用。
4 结论
大豆蛋白纤维TBPA+有己二酸阻燃体系处理后, 极限氧指数从20.5%提高到27%~30%;剩炭率 从7.3%增加到12.2%~25.0%;DTA曲线变得较 为平缓,尤其是470℃左右的放热峰变得宽而矮; TG曲线上热失重减小,热降解起始温度降低:热 降解后形成的剩炭较为膨胀。这些都说明大豆蛋白 纤维经TBPA+有机二酸阻燃体系处理后,阻燃性 能得到了明显改进。
2.2.3对大豆蛋白纤维进行阻燃处理
将一定质量预处理后的大豆蛋白纤维浸入到 已制备好的阻燃剂 中,控制浴比为l:30,温度在80--85℃之间。在此条件下处 理l h,其间应不断搅拌,并使pH值始终保持在3以下,之后取 出置于60℃左右的电热恒温干燥箱中烘干。
2.3 样品分析和表征
2.3.1极限氧指数(LoI)
3.3 扫描电子显微镜
图3和图4分别是未经阻燃处理的大豆蛋白纤维和 经TBPA+已二酸阻燃处理的大豆蛋白纤维经剩炭 试验后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通过比较图3和图 4可以看出,阻燃大豆蛋白纤维所生成的剩炭较为 膨胀。这可能是由于阻燃剂能催化裂解大豆蛋白纤 维的骨架形成为炭层,该炭层能够抑制纤维热分解 时产生的气体逸出;而且阻燃剂的存在减缓了大豆 蛋白纤维热解过程中的放热速率,随着气体产物的 慢慢增加,该炭层逐渐形成为膨胀的炭层。膨胀的 炭层本身很难燃烧,而且成为格力外界和纤维内部 的一道屏障,阻挡热量和氧气从外界进入到纤维内 部,因此有效改进了纤维的阻燃性能。
2.3_3热分析
热分析仪为DT-40热分析仪 (日本岛津)。试样重5.0 mg,温 度范围为0--800℃,升温速率为10"C/min,空气介质, 0‘.A1203作参比样。
2.3.4扫描电子显微镜
样品首先在氮气保护下、在马福炉中400℃恒温40 mill后形成 剩炭,然后用KYKY一2800B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分析和研 究。
2.2大豆蛋白纤维的阻燃处理
2.2.1欠豆蛋白纤雏的预处理 将大豆蛋白纤维甩蒸馏水煮沸l h,取出后用蒸馏水 冲洗若干次.置于60℃的电热恒温干燥箱中烘干, 放于干燥器中备用。
2.2.2阻燃剂的制备 取一定质量的TBPA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 中, 待TBPA完全溶解后,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配成 TBPA的质量分数为0.8%的溶液.然后加入与 TBPA等摩尔的有机二酸,加盐酸 量分数为37 %) 调节pH<3。
阻燃大豆蛋白纤维的热性能研究
1 前言
大豆蛋白纤维是由我国科技人员首先发明研 制成功纳新型植物 蛋白质纤维I1]。它是以榨油的大豆豆粕为原料,利用生物工程 技术.提取豆粕中的球蛋白,制成一定浓度的蛋白质纺丝液, 通过添加功能性助剂,改变蛋白质空间结构,经湿法纺丝而尉。 由于大豆蛋白纤维的主要生产原料来自于自然界的大豆粕,原 料丰富且具有可再生性,不会对资源造成攘夺性开发.因此发 展前景非常广阔。
LOI是在氮氧混合气体中,样品垂直燃烧 (从顶部点燃)所需的 最小氧气体积百分数。其数值越 大,阻燃效果越好。实验按照 ASTM D2863—70标准经常规型HC—l氧指数测定仪 (南京江 宁分析仪器厂)测定。
2.3.2剩炭率
剩炭率是样品在氮气保护下、在马福炉中400℃恒温40 mill后 剩余量占原来质量的百分数。它是用来表征阻燃效果的参数, 其数值越大,阻燃效氧指数和剩炭率
表l列出了未经阻燃处理的大豆蛋白纤维和阻燃 大豆蛋白纤维的极限氧指数和剩炭率数据。从 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未经阻燃处理的大豆蛋 白纤维的极限氧指数和剩炭率分别为20.5%和 7-3%;经TBPA阻燃处理后,极限氧指数和剩 炭率分别提高到27.0%和l2.2%;经阻燃体系 TBPA加有机二酸处理后,极限氧指数进一步提 高到29%~30%,剩炭率进一步提高到 16.4 %~25.0%,这表明 TBPA+有机二酸阻燃体系 有效改进了大豆蛋白纤维的阻燃性能。
近两年来.以大豆蛋白纤维为原料制成的服装已走进市场,并 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大豆蛋白纤维本性易燃.很有必要对 它进行一下阻燃处理 目前,国内和国外还很少有关于大豆蛋白 纤维在阻燃方面研究的报道。
2 实验部分
2.1原料和药品 大豆蛋白纤维 四漠酞酐 (TarA) N,N-二甲基甲酰胺 草酸丙二酸 丁二酿 戊二酸 已二酸 辛二酸 壬二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