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闻报道中的倾向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新闻报道中的倾向性

——以央视“走基层”假日特别调查“你幸福吗”为例

摘要:新闻的倾向性是指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或评述新闻事实时所表现出的特定的立场和思想倾向。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倾向性总是客观存在的,尽管新闻报道要求客观真实,但事实上,绝对的客观真实却很难做到。因为新闻经过层层“把关人”的选择和加工后,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都会带有一定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承载了传播者和传播媒介的思想政治态度。但是新闻报道的倾向性应该受到新闻客观性的制约,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受众的尊重与信赖。本文将以中央电视台“走基层”假日特别调查“你幸福吗”节目为例来阐述新闻报道中倾向性的问题。

关键词:新闻报道倾向性真实性新闻媒体受众

9月29日,央视“走基层”假日特别调查“你幸福吗”播出第1集,内容为记者在街头采访老百姓,问题是“你幸福吗”,被调查百姓大部分都说自己很幸福,只有一位打工的中年大叔没听清问的是什么,结果回答了一句“我姓曾”。节目播出后,迅速引起了网上热议,网友纷纷质疑:认为央视“作了倾向性的剪辑”,只播出那些说自己幸福的老百姓,以此来制造一种貌似和谐的社会假象,掩盖了现实中的苦难。

新闻的倾向性是指新闻报道者在报道或评述新闻事实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导致这种新闻倾向性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每个新闻工作者或多或少对不同的新闻都带有主观偏见,每个新闻报道者的生活背景、教育程度、成长经历不同,这就导致了他们对社会生活

的感知、观察、认识和评价都会不同,很自然的就算对于同一个新闻事实他们也会给出不一样的报道。同时,在现在信息流量巨大的社会里,读者往往需要知其然,更想快速地知道其所以然。这就导致了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新闻的同时要对新闻事实作出解释,而在作出解释的过程中,个人主观偏见往往不自觉地就渗透到文章中。这种原因下产生的新闻倾向性是不可避免地,同时也说明了新闻倾向性存在的必然性。另外,每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有一定的政治面貌,作为为事实说话的新闻工作者也不例外。而且世界上所有的新闻事业都隶属与一定的阶级、一定的政党或一定的社会集团,不可避免地,新闻事业会由于这些力量的控制而产生倾向性。

中央电视台作为我国国家电视台,作为政府的媒体,带有倾向性是必然的,它是党的耳目喉舌,表达政府意见、引导公众舆论是它的职责,为了正确引导公众,在新闻报道中必然会承载政府思想,以达到安定社会的作用。

但是新闻倾向性不可避免,但是这并不代表新闻媒体就可以借此来掩盖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新闻的倾向性毫无疑问是要受到新闻客观性制约的,如果不遵循一定的新闻道德而去伪造一些社会现象,虚构一些社会言论,这样的新闻时不具有生命力的,也无法说服大众。这种倾向性一旦脱离了事实本身,违背了新闻的客观性,置新闻真实于不顾,那就会被社会公众质疑以致无法起到传播媒介本身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央视的这期关于幸福调查的节目存在很多问题,不能令人信服,

首先,节目中,记着单刀直入提问“幸福是什么?你幸福吗?”,这种突兀的提问方式也不能被中国民众所接受,中国人向来喜欢含蓄,当在大街上被一个陌生人突兀地这样提问,很多人的头脑可能都处于混沌状态,所答也并不见得就是自己真正的内心感受,这种回答是不是敷衍是有待考虑的。其次,调查了几千个人,却只有几个人在电视上露面;觉得自己幸福的人在人群中占所占比例到底有多少?这些公众关心的问题央视并没有被交待。另外,我国普通民众一般不喜欢在媒体面前发表自己的观点。节目中,有一个小伙子被采访时说道:“关我屁事,我是打酱油的。”;还有一抱狗男子作思考状:“我应该姓什么呢?”;正在排队的大学生说:“最坏的事是接受你采访,队被人插了!”;这些公众面对媒体时的放映表明,很多公众是不愿意对媒体吐露心声的。因此,摄像机对着这个百姓,问他是不是感觉到幸福,他说的是不是真话,这是很有疑问的。于是,观众在看完这期节目以后,不可避免地产生不满,对央视所描绘的这种幸福社会幸福人生产生强烈的质疑,同时也引发了很多网友对央视的调侃。

新闻的倾向性应由新闻事实的倾向性、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媒介的倾向性、新闻受众的认同性三个层面构成。新闻事实的倾向性处于本原地位,传播者的倾向性起到助推器作用,而受众认同是新闻倾向性的归宿,反之,,新闻的倾向性就只能是传播者的一厢情愿。

央视关于幸福调查的新闻报道具有明显的倾向性。首先,新闻事实并不能等同于客观事物, 多数新闻事实并不是“自在之物”。这是因为新闻报道作为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社会公器”,

它所面对的大量的新闻事实, 其主体是社会的人而不是自在的物。毛泽东曾说过, “除了沙漠,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 都有左中右。”既然是社会的( 持有各种观点的) 人群所从事的活动, 焉能说这种活动本身没有倾向性?央视的幸福调查中,被采访者虽然口头表示“幸福”,然而是否真的幸福又有谁能去证实?幸福本是一种内心感受,而央视的报道中,记者突兀的提问“你幸福吗”是否能让被访问者真实吐露心声?被访问者面对镜头是否又真实表现了自我的内心感受?其次,新闻事实需经过传播者为中介才能成为“新闻”而传达给受众。央视作为党的耳目喉舌。这种倾向性是显而易见的。在幸福调查的新闻报道中,被采访者纷纷回答“幸福”,难道在采访过程中没有遇到回答说自己不幸福的人吗?央视是否完全再现了采访场景?是否把新闻真实客观的呈现给观众?再者,从新闻传播的有效性而言, 决定新闻倾向性达成的最终因素是受众是否认同, 而且新闻传播的过程从整体上来说是双向的过程, 受众的认同对传播者的倾向具有检验、校正的作用。央视

播出这期节目以后所受到的反响是十分巨大的,然而这种反响是受众的否定并非认同。在第一集播出以后,网友就开始了热议,并且调侃恶搞央视的幸福调查,“你幸福了吗”体也迅速走红网络。网友所表现出的对央视这则新闻报道的态度更多地是持怀疑和看热闹心态,并没有认可央视所想表达的和谐社会幸福社会的理念。

新闻媒体在强调新闻的倾向性时,往往对报道的真实性有所忽略。新闻媒体向社会公众描述的一些光彩照人的“现实”,在真实性上或多或少都是掺人了“水分”的,广大受众对这些所谓的“现实”其实并不买帐。这说明,忽视了真实性,不论其倾向性如何鲜明,也只能给人“任意拔高”、“强加于人”的感觉,结果给社会主义新闻事业造成严重损害。

央视的幸福调查显然已经脱离了社会现实。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确是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的,社会进步也是巨大的,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社会问题却依然存在,贪官污吏、贫富悬殊、城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