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常见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要求(Ch5~13)

第五章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一、概述——P35

1、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概念:一般是指那些源于明确脑结构损害或脑功能异常的精神障碍。

2、类型:

(1)急性广泛性认知损害:谵妄。

(2)慢性广泛性认知损害:痴呆。

(3)特殊的综合征:包括遗忘综合征、局灶性综合征等。

二、谵妄——P35-37

1、临床表现:包括定向障碍、注意缺陷、记忆损害、认知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精神运动障碍、睡眠障碍等。

2、治疗原则:对因治疗、支持治疗、精神症状的控制等。

三、痴呆——P37-39

1、临床表现:包括认知功能减退、人格改变、精神和行为症状、生活能力下降、社会功能衰退等。

2、治疗原则:促进认知功能的治疗、精神症状的控制、治疗办法的躯体疾病、非药物干预等。

四、阿尔茨海默病(考点17)——P39-45

1、概念: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变性疾病,具体发病机制不清楚,以痴呆综合征为主要临床相,特点是形态学上出现大脑皮质萎缩,并伴有神经元纤维缠结及老年斑。

2、临床表现:记忆障碍(早期突出症状,由近到远)、定向障碍(时间、空间等)、言语障碍、失认和失用、智力障碍(全面减退)、人格改变、行为障碍、感知觉障碍(错觉、

幻觉)、妄想、情绪障碍等。

3、病程:

(1)第一期(早期):近记忆力障碍、定向障碍、情感障碍、行为退缩等,生活尚能自理或部分自理。

(2)第二期(中期):远记忆力障碍、智能障碍及人格改变明显、言语障碍、失认和失用、可出现幻觉及妄想等,生活尚能自理或部分自理。

(3)第三期(晚期):明显痴呆状态、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病理反射、大小便失禁等。

4、治疗原则:改善认知治疗、对症处理(包括躯体疾病及精神症状)等。

历年试题10(病例串选择题)

病例:

女性,69岁,退休工人,近3年来逐渐出现特别好忘事,做事经常丢三落四,近一年不会自己穿衣服,有时把裤子当衣服“穿”,有时对着镜子中的自己问“你是谁呀”,2周前一个人跑出家门,找不到回家的路,说不清地址,说不上自己的名字,幸被邻居碰上才未发生意外。

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A.VD

B.精神发育迟滞

C.遗忘障碍

D.阿尔茨海默病

【答案】D

【解析】该题考查对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原则的掌握。患者目前出现记忆障碍、智能障碍(表现为不会自己穿衣服)、失认和失用(表现为有时把裤子当衣服“穿”,有时对着镜子中的自己问“你是谁呀”)、定向障碍(表现为找不到回家的路,说不清地址,说不上自己的名字)等临床症状,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典型临床表现。此题也可用排除法,患者目前出现记忆障碍、智能障碍及定向障碍,首先排除C选项(因为遗忘障碍一般无全面的智能障碍),患者无明显血管性疾病的依据,故可排除A选项(VD即血管性痴呆),患者发病年龄为66岁(即大于18岁),故可排除B选项。参考教材第41-43页。

五、血管性痴呆——P45-48

1、概念:是由脑血管病变所致的痴呆综合征,发病急缓由血管性病变决定。

2、临床表现:记忆障碍(识记障碍、近记忆障碍)、自知力保持良好、言语障碍、人格改变(一般晚期比较明显)、情感障碍、精神病症状。

3、临床类型

(1)急性起病的脑血管性痴呆:脑血栓、脑栓塞、脑出血等。。

(2)多发梗死性血管性痴呆(皮质为主):逐渐起病,在数次小的局部缺血后发生。

(3)其他血管性痴呆(皮质下为主):病灶位于深部的白质。

(4)混合性血管性痴呆:皮质及皮质下均有梗死。

4、治疗原则

(1)预防为主

(2)治疗原则:改善脑血流,预防脑梗死,促进大脑代谢,阻止恶化,改善和缓解症状。包括①改善脑血流,促进大脑代谢;②对精神症状进行对症处理;③加强躯体疾病的治疗。

六、遗忘障碍——P49-50

1、概念:是以记忆损害为特征的一类综合征,表现为学习新信息(顺行性遗忘)和回忆往事(逆行性遗忘)存在困难,缺乏全面的智能障碍。

2、临床类型

(1)威尼克脑病:急性综合征,典型的“四主征”,即共济失调、眼肌麻痹、眼球震颤、急性意识模糊等,由烟酸缺乏所致。

(2)柯萨科夫精神病:与乳头体萎缩相关的遗忘和虚构,通常发病于威尼克脑病之后。

(3)其他:血管性疾病、脑外伤、颞叶手术、缺氧性脑损伤、多发性硬化等。

3、治疗原则:对因治疗、营养支持、对症治疗、心理治疗等。

七、谵妄患者的护理——P50-53

1、护理评估

(1)生理状况评估:生命体征、营养状况、排泄情况、睡眠状况、自理情况、皮肤情况、辅助检查结果、神经系统体征等。

(2)精神症状评估:意识状况(重点评估)、认知功能(包括感知觉、思维、定向、注意力、记忆力等)、情感活动、意志行为(过度活动或低活动度)等。

(3)心理社会状况评估:患者个人史、家庭状况、家属态度等。

2、护理问题

(1)急性意识模糊的相关因素:体液电解质紊乱、躯体疾病等。

(2)有受伤危险的相关因素:警觉性下降、错觉、幻觉等。

(3)感染危险的相关因素:初级防卫功能不完善(皮肤、组织损伤)、营养不良等。

(4)自理能力缺陷的相关因素:过度躁动不安、认知缺陷等。

(5)营养失调的相关因素:体液摄入不足、发热等。

3、护理目标

(1)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需求。

(2)患者住院期间不出现跌伤、坠床、骨折等意外。

(3)患者活动量维持在正常范围。

4、护理措施

(1)基础护理:病房环境、生活护理、进食护理、排泄护理、睡眠护理等。

(2)安全护理:房间安置、安全治疗环境、防止坠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评估等。

(3)症状护理:观察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皮肤弹性及尿相对密度、增强患者认知能力、药物护理等。

(4)心理护理:①入院阶段: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对住院的认可;②治疗阶段:促进患者接受治疗和主动配合,减轻消极心理因素,学会自我调控情绪;③康复阶段:制定计划和目标,是患者尽快适应病后生活,促进患者社会功能康复。

(5)家庭康复指导:①患者:了解疾病特点,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②家属:学会观察病情变化,对其进行相应的药物相关知识指导,指导家属与患者交流,协助患者建立康复后的生活方式。

5、护理评价

(1)患者安全度过谵妄期,无外伤、感染及并发症。

(2)患者清醒后恢复正常定向力,并接受治疗。

(3)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维持营养需求。

(4)患者恢复自知力,主动配合治疗,积极康复。

八、痴呆患者的护理——P53-56

1、护理评估

(1)生理状况评估:生命体征、营养状况、排泄情况、睡眠状况、自理情况、皮肤情况等。

(2)精神症状评估:意识状况、认知功能(重点评估,包括感知觉、思维、定向、注意力、记忆力等)、情感活动、精神行为症状等。

(3)心理社会状况评估:患者个人史、家庭状况、家属态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