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护理方法
内窥镜下鼻窦炎手术的护理

内窥镜下鼻窦炎手术的护理摘要】目的讨论内窥镜下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的护理特点及注意事项。
方法总结5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在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结果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减轻了患者的不适症状,除一例术后并发感染外,其余57例均无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术腔清洁及出院指导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鼻窦炎内镜术护理鼻窦炎是鼻科临床中的多发病,治疗的难点在于病变常常复发,不易彻底治愈,而鼻内窥镜视角广阔,视野清晰,患者痛苦小、出血少、视线可以折射可彻底清除窦内隐蔽部位的病变,在此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和鼻窦的结构,将重建鼻窦的通气和引流,作为改善和恢复鼻腔鼻窦粘膜形态及生理功能的基本条件来治愈鼻窦炎[1]。
1 临床资料2009年10月至2011年11月使用美国STRYKER公司生产的4MM,30度及45度角的硬性鼻窦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58例,男37例女21例,年龄20-52岁,其中鼻窦炎并发息肉增生的7例,术后并发感染的1例。
2 护理2.1术前护理2.1.1全身检查并测视力、视野。
2.1.2全身应用抗生素:术前口服强的松20毫克,QD连服,3天并于每日8AM以前服用,以增强免疫力。
2.1.3鼻腔局部处理:术前一天剪鼻毛,彻底清洗鼻腔以0.25%氯霉素滴鼻液5毫升+地塞米松5毫克滴鼻,并做药敏试验。
2.1.4术前30分钟肌注鲁米那0.1克,止血敏500毫克,全麻病人术前6-8小时禁食水、插尿管。
2.1.5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2.2术后护理2.2.1局麻术后取半卧位,抬高床头30-45度,以利引流。
6小时内鼻部给予冷敷,采用冰块或者冷毛巾进行冷敷既止血又可减轻头鼻憋胀感,疼痛剧烈者可用止痛剂,口服或肌肉注射,以减轻手术后肿胀的反应。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者有无头痛,后鼻孔有无出血,分泌物及其性质,若有出血嘱病人勿咽下。
前鼻孔有少量渗血可以不做处理,告之并安慰患者这是正常情况,同时观察出血量的多少,由于鼻腔填塞后用口呼吸,所以感到口唇干燥,可给患者少量饮水或用棉签蘸水侵润口唇。
鼻内镜下慢性鼻窦炎手术的治疗与护理

鼻内镜下慢性鼻窦炎手术的治疗与护理本文谈了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与护理的体会。
为使患者如期恢复,消除并发症,充分的术前的充分准备,术后的良好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标签:鼻窦炎;鼻内窥镜术;术前;术后;护理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部疾病是近年来推广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手术方式,优点是在内窥镜直视下操作,术野清晰,操作精细,创伤小,复发率低,克服传统手术方式的缺点,使临床治愈率高达80-90%,我科从2006年1月到2010年3 月共58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接受鼻内窥镜术,由于护理和手术方面的积极配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一、临床数据本组患者共586例,其中男354例,女232例,年龄18-73岁,病史最长达30年,18-30岁316例,31-50岁182例,51-60岁68例,61-73岁20例,本组患者皆有鼻塞、流涕、头痛病史,经精心治疗,护理全部治愈出院。
二、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所有病人对手术都有一种恐惧心理,只是程度不同,原因不同。
病人担心术中疼痛,术后效果不理想,尤其是曾经手术又复发的患者心理负担更大,我们耐心、细致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的优点和特点,邀请恢复期患者讲述亲身经历和感受,让他们消除恐惧心理,增强信心,以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术前准备:一是术前做常规鼻窦冠位CT掃描,以确定病变性质、程度、范围及解剖位置,此外,还要做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及视力等检查,以了解病人潜在的健康状况,评估病人能否承受手术,对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史应注意监测血糖及血压,使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方可手术;二是为避免鼻毛妨碍手术及污染手术器械,术前一天为患者剪鼻毛,剪鼻毛应在额镜下进行,使光源准确地反射到鼻前庭,充分暴露鼻腔,先用红霉素眼膏轻轻涂鼻腔,再剪去鼻毛,避免拉拽鼻毛及剪伤鼻粘膜,剪去鼻毛再用0.9%氧化钠冲洗鼻腔,减少术后感染的机会。
三、术后护理一是术后体位及饮食护理,局麻术后取半卧位,全麻术后去枕平卧6-8h改为半卧位,这样可有利于呼吸、引流,减轻鼻部及额部肿胀感。
鼻内镜手术的配合护理

鼻内镜手术的配合护理【摘要】鼻内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鼻部手术方式,鼻内镜手术的配合护理对手术的成功及术后恢复至关重要。
术前护理包括准备好相关检查和手术所需物品,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
术中护理要确保手术器械的清洁和消毒,并配合医生操作。
术后护理包括保持休息充分,避免过度用力和受凉。
饮食护理要保持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药物护理要按照医生嘱托规律服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鼻内镜手术的配合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和患者术后康复的关键,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执行护理措施,以促进康复。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配合护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总结。
1. 引言1.1 鼻内镜手术的配合护理概述鼻内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科手术,主要用于治疗鼻腔和鼻窦相关疾病。
在进行鼻内镜手术时,配合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并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
术前护理包括准确了解手术内容、避免患者患感染、做好药物配合等。
术中护理主要是确保手术过程安全无误,协助医生完成手术。
术后护理则是帮助患者恢复好的休息环境,定期复查等。
饮食护理要注意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药物护理包括按时服用药物,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等。
鼻内镜手术的配合护理是整个手术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患者及家属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共同维护患者的健康和康复。
2. 正文2.1 术前护理术前护理是鼻内镜手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患者减少手术风险并提高手术成功率。
在进行鼻内镜手术前,患者需要做好以下几点护理工作:1.咨询医生:在手术前,患者需要与主治医生进行详细的沟通和咨询,了解手术的具体流程和风险。
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用药史等重要信息。
2.停止用药:在鼻内镜手术前,患者需要停止某些药物的使用,特别是具有抗凝作用的药物,因为这些药物可能会增加手术的出血风险。
3.禁食禁水:手术前患者需要按照医嘱进行禁食禁水,一般来说手术前6小时内不得进食,4小时内不得饮水,以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呕吐风险。
慢性鼻窦炎行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体会

慢性鼻窦炎行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体会我院耳鼻喉科2007年1~6月,对93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鼻内窥镜下手术,通过精心护理,均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93例,其中男53例,女40例,所有患者均患慢性鼻窦炎。
照1997海口分型标准,可分为Ⅰ型73例,Ⅱ型15例,Ⅲ型5例。
1.2 治疗结果:93例均行鼻内窥镜手术,术后症状逐步消失、痊愈出院。
经门诊随访,效果均满意。
2 护理体会2.1 术前的护理2.1.1 心理护理:术前结合病情向患者讲述慢性鼻窦炎相关知识,内窥镜手术的优点,让患者了解所患疾病及采取的手术方式。
平时常接触和关心患者,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 完善术前检查: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血糖、心电图、胸透等,慢性鼻窦炎患者尤其要做鼻部冠状CT检查。
2.1.3 术前用药:(1)术前应用抗生素,重病患者加用激素治疗;(2)术前3天应用止血药物,以免因炎症未控制导致出血量较多,影响手术视野。
女性应避开月经期,尽可能安排在月经中期,否则出血量较多,对患者造成不必要损害(因月经期凝血功能较差)。
2.1.4 剪鼻毛、药物皮试,嘱患者忌烟酒。
2.2 术后护理2.2.1 鼻内窥镜手术后取半卧位、以利引流。
采用冰块或者冷毛巾进行冷敷,以减轻手术后肿胀反应。
并注意观察出血及一般情况,如喉咙内有血液,轻轻吐出,避免吞入胃内引起呕吐。
2.2.2 双侧鼻腔均堵塞时,经口呼吸,应多饮水,避免口干舌燥。
2.2.3 手术后24~48 h抽除鼻腔堵塞纱条,切勿用力擤鼻打喷嚏。
术后需定时换药,在术后来医院换药3~4次,具体时间,医生根据患者术腔的恢复情况来安排。
主要清理鼻腔的肉芽,防止鼻腔内粘连,造成鼻腔不通气和保证手术效果。
2.2.4 饮食指导:术后当天流质饮食,牛奶、肉汁、菜汤和易咀嚼的食物;禁烟酒、咖啡、油炸物及辛辣食物。
2.2.5 鼻腔冲洗的护理:术后鼻腔冲洗和清理非常重要,是保证术后效果的重要一环。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护理方法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护理方法摘要】目的:对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
方法:将12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综合组,每组63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并发症情况和满意情况。
结果:综合组总有效率和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预防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尽快达到康复的目的。
【关键词】护理方法;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慢性鼻窦炎为鼻窦的慢性化脓性炎症,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适发于所有年龄段人群。
鼻内窥镜手术是慢性鼻窦炎的首先治疗方法,但其对护理工作要求较高,需护理人员认真负责、提高护理质量。
此次研究选择近两年来本院126例患者为对象,分成两组比较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慢性鼻窦炎的护理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5月到2017年4月收治的12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利用随机数表将其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各63例。
综合组男性29例,女性34例,年龄17-74岁,平均年龄(35.65±7.92)岁,其中伴有多发性鼻息肉者21例。
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32例,年龄16-71岁,平均年龄(34.62±7.39)岁,伴有多发性鼻息肉20例。
两组患者基本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采用鼻窦内窥镜(德国R.WOLF产)及显像系统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实施鼻内窥镜手术治疗。
90例采用局部麻醉,36例采用全身麻醉,其中综合组和对照组麻醉方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术后以凡士林纱条填塞鼻腔2~3天,取出纱条之后对鼻腔、鼻窦冲洗换药,术后1~6个月定期复诊。
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宣教,饮食指导等。
综合组给予综合护理措施。
包括以下内容:①术前护理: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以便于医生掌握患者身体状况和病变情况。
鼻内窥镜下鼻部手术护理常规

鼻内窥镜下鼻部手术护理常规一、疾病概述鼻内窥镜下鼻部手术是一种利用鼻内窥镜技术对鼻腔、鼻窦等部位进行的微创手术。
该手术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鼻部疾病的治疗。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鼻窦炎(1)感染:主要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
上呼吸道感染、牙源性感染等可蔓延至鼻窦,导致鼻窦炎。
(2)鼻腔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等,可影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引发鼻窦炎。
(3)变态反应:过敏体质患者接触过敏原后,可引起鼻腔黏膜水肿,影响鼻窦的引流,导致鼻窦炎。
2.鼻息肉(1)变态反应:是鼻息肉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敏反应可导致鼻腔黏膜水肿,长期反复发作可形成鼻息肉。
(2)慢性炎症:鼻腔、鼻窦的慢性炎症刺激,可使黏膜增生,形成鼻息肉。
3.鼻中隔偏曲(1)先天性发育异常: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鼻中隔软骨和骨的发育不均衡,可导致鼻中隔偏曲。
(2)外伤:鼻部外伤可引起鼻中隔骨折,愈合不良可导致鼻中隔偏曲。
三、临床表现1.鼻窦炎(1)鼻塞:多为持续性鼻塞,可单侧或双侧。
(2)流涕:多为脓性鼻涕,量可多可少。
(3)头痛:常为钝痛或闷痛,可局限于头部某一部位,也可放射至头部其他部位。
(4)嗅觉减退:由于鼻腔通气不畅或嗅区黏膜受炎症刺激,可导致嗅觉减退。
2.鼻息肉(1)鼻塞:进行性加重,可单侧或双侧。
(2)流涕:多为清涕或脓性鼻涕,量可多可少。
(3)嗅觉减退:息肉较大时可堵塞嗅区,导致嗅觉减退。
(4)耳部症状:息肉堵塞咽鼓管咽口时,可引起耳鸣、听力下降等耳部症状。
3.鼻中隔偏曲(1)鼻塞:多为单侧鼻塞,也可为双侧。
偏曲的鼻中隔可影响鼻腔的通气,导致鼻塞。
(2)鼻出血:偏曲的鼻中隔黏膜较薄,容易受气流、粉尘等刺激而出血。
(3)头痛:偏曲的鼻中隔可压迫鼻甲或神经,引起头痛。
四、治疗要点1.手术治疗(1)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术:通过鼻内窥镜切除鼻窦内的病变组织,开放鼻窦窦口,恢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护理

19 6
421自我血糖监测能够 明显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 ,可在睡前监 .. 测 血糖 ; 岛 素 或磺 脲 类 药 物 : 开 始 治 疗 时 , 胰 在 医生 应小 剂 量 开 始 , 逐渐 加量 , 地 调整 剂量 。 并 谨慎
42 .. 活规 律 , 2生 养成 良好 的生 活 习惯 : 患者 应定 时 、 定量进 食 , 如 不能 常规 食量 , 相 应减 少药 物剂 量 。避免 或少 用对 糖代 谢不 利 应 的药 物 。患者应 尽量 减少 饮酒 , 其是 空腹 饮酒 。 尤 42 .3增 加体 力活 动 , 体 育锻 炼 : 动疗 法是 糖尿 病病 人综合 . 参加 运 治 疗 的五驾 马 车之一 。 活动 前 应额 外进食 复杂 的碳 水化合 物类食 物 , 免过量 运 动 。 避 42 .. 老年 人 ,低 血糖 常表 现 为行 为异 常及 其他 一 些不典 型 的 4在 症状 , 单单 进行 饮食 控制 , 服用 糖 苷酶 抑制 剂或双 胍类 药物 时 , 不 发生低 血 糖 , 与其 他降 糖药 或胰 岛索 合 用时就有 可 能导致 低 血 而 糖 。不 要盲 目限制饮 水 。 4 . 一个 糖尿 病 病人 外 出时 应 随身携 带 两件 宝物 :一是 食物 .5每 2 如糖 果 、 干 ; 是急 救 卡片 , 明姓名 、 饼 二 注 电话 、 等 。 用药
中 图分类 号 : 4 3 6 R7. 7 文献 标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0 6 0 7 ( 0 2 l 一 19 o 1 0 — 9 9 2 1 )0 O 6 一 2
慢性 鼻 窦炎是 耳鼻 喉科 常见 病 和多 发病 。 内窥 镜 手术是 目 鼻 前用于治疗此病的新手术方式 , 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新手术方式 具有组织损伤小 , 鼻腔生理功能保存 良好 , 复发率低的优点, 是鼻 部疾病 手术 治疗 的最 佳选择 Ⅲ 。 1 资 料与 方法 1 临床资料 :0 例患者中 , . 1 40 男性 20例 , 5 女性 10例 ; 5 年龄 1— 8 7 5岁; 病程半年~ 0 根据术前鼻 内窥镜检查及鼻窦冠状位 C 4 年。 T 扫描 结果 , 照海 口标 准 分 型分 期 日 I 10例 , 型 20 , I 按 :型 0 I I 5 例 I I
鼻内镜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的护理

鼻内镜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的护理目的总结鼻内镜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8例鼻内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资料,对患者术前开导、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术后的清洁护理、鼻腔卫生护理、指导出院后注意事项等多个环节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78例患者通过上述护理干预后顺利完成手术,绝大多数患者鼻腔黏膜快速恢复正常功能,有5例患者有轻微粘连,经过几次用药后症状消除并恢复正常。
结论提高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对做鼻窦内镜手术患者的疗效和恢复起着重要作用。
标签:鼻内镜;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护理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息肉或慢性鼻窦炎等五官科常见病的一项最先进的新手术方式,与传统的手术方式比较,鼻内镜手术具有对组织损伤小、能够保存良好的鼻腔生理功能、而且鼻窦炎的复发率极低等优势特点,是目前我国治疗鼻部疾病最好的手术方法[1,2]。
但随着鼻内镜手术不断的发展,患者人流不断加大,对围手术期的护理更加严格,由于慢性鼻窦炎的病变较为复杂,除鼻内镜手术技巧外,围手术期护理对术后治疗效果的影响亦较大。
因此,除了要重视提高医疗水平外,还要加强围术期的护理,提高围术期效果,达到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抽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患者78例,男48例,女30例,年龄20~54岁,平均47岁,住院天数8~11 d,平均9 d,所有患者均有鼻塞、流脓涕、伴头痛、部分嗅觉减退等临床症状,全部患者均进行冠位冠轴位CT扫描确诊。
1.2 护理措施1.2.1心理护理鼻内镜手术的安全系数虽然比较高,但患者在术前仍然会有焦虑、恐惧的心理存在,护士应负起责任,在手术前对患者要做好解释工作,务必做到耐心细致,让患者对手术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消除患者的顾虑和紧张情绪,使其以积极良好的心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术后出现的一些如疼痛或鼻腔填塞等不适症状,护士要做到及时的安慰和解释,并交代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护理方法
发表时间:
2017-12-01T15:12:16.537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 作者: 罗凤琼
[导读] 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预防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尽快达到康复的目的。
四川省德阳第五医院
四川 德阳 618000
【摘要】目的:对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将
12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综合组,每组63例,
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并发症情况和满意情况。结果:综合组总有效率和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
(P<
0.05),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
的临床效果,预防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尽快达到康复的目的。
【关键词】护理方法;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
慢性鼻窦炎为鼻窦的慢性化脓性炎症,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适发于所有年龄段人群。鼻内窥镜手术是慢性鼻窦炎的首先治疗方法,但
其对护理工作要求较高,需护理人员认真负责、提高护理质量。此次研究选择近两年来本院
126例患者为对象,分成两组比较鼻内窥镜手术
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慢性鼻窦炎的护理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5月到2017年4月收治的12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将其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各63例。综合组男
性
29例,女性34例,年龄17-74岁,平均年龄(35.65±7.92)岁,其中伴有多发性鼻息肉者21例。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32例,年龄16-71
岁,平均年龄(
34.62±7.39)岁,伴有多发性鼻息肉20例。两组患者基本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采用鼻窦内窥镜(德国R.WOLF产)及显像系统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实施鼻内窥镜手术治疗。90例采用局部麻醉,36例采用全身麻醉,
其中综合组和对照组麻醉方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以凡士林纱条填塞鼻腔
2~3天,取出纱条之后对鼻腔、鼻窦冲洗换药,术后1
~
6个月定期复诊。
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宣教,饮食指导等。综合组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内容:①术前护理:
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以便于医生掌握患者身体状况和病变情况。术前对手术仪器进行常规消毒,备好常用止血物品。全身麻醉患者术
前需禁食禁水
10h。②心理护理:加强心理支持和健康宣教,对患者及其家人讲解疾病以及治疗方法的一般知识。③术中护理:患者取仰卧
位,两手臂固定于身体两侧,正确安防电极板防止烧伤,在患者耳内塞入棉球。④术后护理:术后对患者血压进行监测,防止伤口渗血;
鼻腔粘膜可能会流出少量血液,此为正常现象。若出现持续发热,及时告知医生。⑤并发症护理:鼻出血时嘱咐病人将口内液体吐在弯盘
中以便观察出血量,过大时需立即报告医生处理。若鼻腔有无无色液体流出,且低头时流速加快,干后不结痂,应立即做糖鉴定。术后
1~
6
个月每个月定时回访,观察鼻内窥镜手术的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统计痊愈、有效和无效的人数。痊愈:鼻塞流涕、头痛头昏症状完全消失,嗅觉、注意力和记忆力恢复;有效:鼻塞流涕、
头痛头昏症状基本消失,嗅觉、注意力和记忆力有所恢复;无效:鼻塞流涕、头痛头昏症状依然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总有效率
=(痊愈+
有效)
/总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17.0处理数据,计数、计量资料分别使用%、描述,分别行、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综合组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致病菌的感染以及治疗不当等原因,慢性鼻窦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2]。随着微创手术的广泛应用,
鼻内窥镜手术成为治疗慢性鼻窦炎的首选方法。大量研究表明,术后患者鼻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而手术带来的不适已经十分轻微,在安
全性上也更胜一筹
[3]。针对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术前和术后调理,要求医护人员全方面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和心理开导,提高护理质量。
综合护理服务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方面对患者提供高质护理服务。另外,此手术并无缝合伤口的步骤,因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
工作的主要任务。全方面的指导、观察和监测预防了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整体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医患纠纷,提高了患者康复的速
度。
本次研究显示,综合组总有效率和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说明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
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预防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尽快达到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唐瑶. 鼻内窥镜术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18):111-114.
[2]
杨红. 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老年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护理体会[J]. 世界中医药, 2015(a02):1637-1638.
[3]
王瑞芳, 王宏艳.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 13(12):1641-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