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带多波束相控阵天线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研究

合集下载

由多波束发射阵常见故障引出的思考

由多波束发射阵常见故障引出的思考

n o me n o n o f mu lt i — b e a m nt a e na t r a n s it m t e r i s g i v e n f r o m i t s ma n u f a c t u r e nd a u s a g e ,s e v e r a l e a s i l y i g — n o t e d i s s u e s a r e d i s c u s s e d i n t r a n s it m t e r d e i g n nd a u s e .F u r t h e r mo r e , t h e s u g g e s t i o n i s p r o p o s e d t o s o l v e
el r i bi a l i t y a n d s t a b i l i t y o f t h e t r a n s mi t t e r .T y p i c a l p ob r l e ms i n t r a n s it m t e r d e s i n g nd a U S e a r e is d c u s s e d. Ke y wo r d s : mu lt i — b e m a nt a e n n a t r ns a mi t t e r ; TWT; f a u l t r a t e
行探讨分析 , 同时给 出参考处理建议。 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行波管的损坏率, 提 高发射阵的 可靠性 和稳 定性 。仅 对发 射 阵在 安全 设计 和使 用设 计 中存在 的典型 问题做 个探 讨 。
关 键词 : 多波束发 射 阵 ; 行波管; 故 障率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2 2 3 0 . 2 0 1 3 . 0 1 . 0 1 7

多波束相控阵天线角跟踪性能及测试方法

多波束相控阵天线角跟踪性能及测试方法

多波束相控阵天线角跟踪性能及测试方法姚海涛【摘要】针对目前对多波束相控阵天线角跟踪性能测试研究较少的问题,首先分析了多波束相控阵天线的单脉冲和差测角方法,并对波束滑动、波束穿越及信号频率变化对角跟踪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

类比传统的雷达精度校飞试验,提出了基于飞艇的角跟踪性能测试方法,对角跟踪精度及误差范围进行测试,并利用STK软件实现了可视化。

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对多波束相控阵天线角跟踪性能的评定并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Aiming at the limited research of measurement of multi-beam phased array antennas’ angle tracking performance,the sum-difference monopulse angle measurement is firstly analyzed and the effects of beam sliding,beam crossing and change of signal frequency are simulated in this paper. Subsequently,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radar calibration flight test,a novel measurement based on the airship for tracking performance which can test the tracking accuracy and error range is proposed,and visualization of the measurement is achieved through STK software. Numerical simulation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accurately measure the performance of angle tracking and is suitable in engineering practice.【期刊名称】《火力与指挥控制》【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6页(P45-50)【关键词】多波束相控阵天线;单脉冲测角;跟踪性能;测试【作者】姚海涛【作者单位】解放军76160部队,广州 5100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82多波束相控阵天线在阵列天线基础上通过对阵列信号的数字加权处理来形成和差波束,如自适应波束形成及子阵级和差多波束[1-6]等,对目标进行单脉冲测角,发现并跟踪尽量多的目标,以实现高跟踪精度、强抗干扰能力及高数据率等优点。

宽带宽角扫描相控阵天线系统

宽带宽角扫描相控阵天线系统

宽带宽角扫描相控阵天线系统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相控阵天线系统在雷达、无线通信和电子战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宽带宽角扫描相控阵天线系统具有宽频带、高角度覆盖和快速扫描等优势,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介绍宽带宽角扫描相控阵天线系统的设计思路、实验结果及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相控阵天线、宽带宽角扫描、相控阵列、天线元、波束形成相控阵天线系统最早应用于军事领域,通过控制天线阵列中天线元的相位和幅度,改变波束的方向和形状,实现扫描和跟踪目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控阵天线系统的应用逐渐扩展到民用领域,如无线通信、导航和雷达等。

宽带宽角扫描相控阵天线系统能够在宽频带内实现高角度覆盖和快速扫描,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目标检测能力,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宽带宽角扫描相控阵天线系统的设计思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天线元设计:为了实现宽带宽角扫描,需要设计具有宽带性能的天线元。

可以采用偶极子、贴片天线或波导缝隙天线等,并优化其结构以实现宽频带覆盖。

相控阵列设计:根据应用需求,设计合适的相控阵列规模和排列方式。

为了实现高角度覆盖,需要合理设计天线元的激励幅度和相位,以及它们在阵列中的排列方式。

波束形成网络设计:采用合适的波束形成网络,实现天线元激励的幅度和相位的控制。

可以使用模拟移相器、数字波束形成器或其他波束形成网络来实现。

控制系统设计:为了实现快速扫描,需要设计高效的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等环节。

可以采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其他专用控制芯片来实现。

我们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宽带宽角扫描相控阵天线系统,并对其实进行了实验测试。

实验中采用了24个天线元组成正方形阵列,每个天线元为24GHz双极化贴片天线。

通过波束形成网络对天线元进行激励,实现波束的高角度覆盖和快速扫描。

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20GHz 频带内具有良好的宽带性能,并且在40°扫描角度范围内波束形状变化平滑,角度分辨率达到5°。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来校指导天线研制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来校指导天线研制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资深天线设计专家高选正、副所长田步宁来我院指导天线设计工作应计算机学院曾三友教授的邀请,高选正专家、田步宁副所长来我院指导天线设计相关知识。

指导工作从6月13日持续至6月18日,在东区教育部长江三峡地质灾害研究中心401会议室进行。

首先由曾三友教授向高选正专家介绍曾三友课题组的科研现状及成果,并邀请两位专家对本课题组所做的工作提出了宝贵建议。

之后,高选正专家结合自己丰富的天线设计经验给课题组成员进行了长达一周的天线理论知识课程,使我们对以前许多模棱两可的知识了解更加清楚。

高选正专家每天晚上还来到课题组实验室与同学们进行天线设计相关问题的讨论,并帮助解决了一些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

另外,在此期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副所长田步宁于6月14日来我院指导工作,田副所长听完曾三友教授的报告后,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以及一些天线领域的设计要求,让我们做研究。

高选正专家现年77岁高龄,196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天线)专业,毕业后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担任研究员工作,是一位电磁理论知识扎实,天线设计经验丰富的资深天线设计专家。

其主要事迹如下:1962-1964年参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测高机天线研制,参加地面各种试验。

1964-1970年负责东-1卫星东方红乐曲地面跟踪接收天线研制,接收效果良好。

1989-1997年负责BD-1双星定位卫星天线分系统研制工作,任主任设计师,研制紧凑型双频微带贴片馈源,编制多波束设计软件,该项目获1997年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卫星发射成功、该天线运行正常、在轨测试数据良好,获2002年国防科技一等奖。

负责我国863高科技项目---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大型可展开有源相控阵天线研制,1997年完成模样研制。

1998-2010年退休返聘,作顾问,参与多项任务研究、评审、教育培训等工作,如担当尼尔利亚星、委内瑞拉星、巴基斯坦星来华学习学员授课教师,神舟学院西安分院教师等。

一种相控阵天线自动化测试系统设计

一种相控阵天线自动化测试系统设计

同时设置好采集数据的文件名称和存储路径,准备开始测试;
乔 兴 旺 (1 9 8 8 - ) , 男,黑 龙 江 省 绥 化 市 人 。硕 士 学 位 , 工程师。
(2)
同 时主 控计 算 机 将波 位 表 的 码 值 数 据 传 送 给 波 控 模 块主, 要 从 事 星 栽 SAR系统研制工作。
完成测试前准备,完成测试准备;
(6)
波 控 模 块 根 据 R TC 的时序信号控制阵面进行发射/接收
测试,每个测试点先循环波位,再循环频率点,测 试 完 成 1 个测试
点后,进入下一测试位置点,直 至 测 试 完 成 1 行 或 1 列的所有点;
(7)
在 进 行 下 1行 或 下 1 列测试时,近场测试系统重复e、f 过程,
直至完成整个阵面的测试,形成近场测试数据文件。
4 结束语
在暗室的近场测试是检验整个相控阵雷达系统性能的最有效方 法 ,通过搭建上位机和波控模块组合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完成对多 波束的波位调度和相控阵天线时序的精确控制,从而实现对相控阵 天 线 多 频 点 、多 波 束 测 试 ,该 测 试 系 统 经 过 实 际 应 用 验 证 方 案 可 行 , 大大提高暗室测试效率。
无 论 是 单 通 道 测 试 还 是 多 波 束 测 试 ,近 场 测 试 系 统 探 头 的 运 动 方向是确定的,一 般 是 从 图 1 阵 面 中 的 A 点 运 动 到 D 点。在进行 单 通 道 测 试 时 , 各 通 道 按 照 顺 序 依 次 打 幵 ,进 行 接 收 或 发 射 测 试 , 并 将 该 通 道 的 移 相 、衰 减 置 为 零 态 ,其 它 通 道 处 于 既 不 发 射 也 不 接 收 的 状 态 ,全 阵 面 测 试 完 成 后 ,通 过 计 算 获 得 基 准 码 值 。 3. 2 多波束测试流程

Ka频段双波束平板卫通相控阵天线设计

Ka频段双波束平板卫通相控阵天线设计

Ka频段双波束平板卫通相控阵天线设计目录1. 内容综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3 文档结构概述 (4)2. Ka频段双波束平板卫通相控阵天线设计基础 (5)2.1 Ka频段特性分析 (6)2.2 双波束原理介绍 (8)2.3 平板卫通相控阵天线基础 (8)3. 设计要求与指标 (10)3.1 设计目标设定 (10)3.2 关键性能指标要求 (12)3.3 性能指标设计方法 (12)4. 天线总体设计 (13)4.1 设计流程概述 (14)4.2 结构布局与材料选择 (15)4.3 电气连接与布线设计 (16)5. 双波束形成网络设计 (18)5.1 阵元设计与配置 (19)5.2 阵列形式选择与优化 (20)5.3 耦合与馈电网络设计 (22)6. 板体结构设计与优化 (23)6.1 板体材料选择与厚度确定 (23)6.2 结构尺寸优化方法 (25)6.3 散热设计考虑 (26)7. 防腐蚀与防护措施 (28)7.1 防腐蚀材料选用 (29)7.2 防护措施规划 (30)7.3 工程实施与验收标准 (31)8. 测试与验证 (32)8.1 测试设备与方法介绍 (33)8.2 关键性能指标测试方案 (33)8.3 测试结果分析与优化建议 (34)9. 结论与展望 (36)9.1 设计总结 (36)9.2 不足之处与改进方向 (38)9.3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39)1. 内容综述频段特性分析:深入剖析频段的频谱资源、传输特性以及面临的技术挑战,为后续天线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双波束设计原理:探讨双波束天线的结构设计、波束形成机制以及波束切换技术,确保天线能够在不同方向上实现高效通信。

平板卫通相控阵技术:介绍平板相控阵天线的优势、关键技术及其与卫星通信系统的融合方式,阐述如何通过相控阵技术实现天线的智能化和灵活性。

天线性能优化策略:针对频段双波束平板卫通相控阵天线的关键性能参数,提出优化设计方案,确保天线在各种环境下的性能稳定。

多波束测量实施方案

多波束测量实施方案

多波束测量实施方案多波束测量是一种用于测量远距离目标的技术,它通过同时使用多个波束来对目标进行定位和跟踪。

在实际应用中,多波束测量可以用于雷达、通信、声纳等领域,能够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精度。

本文将介绍多波束测量的实施方案,包括系统架构、信号处理、算法优化等内容。

系统架构。

多波束测量系统的架构包括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和控制器等组件。

传感器负责接收目标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信号处理器则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目标的特征信息;控制器则负责协调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的工作,实现多波束的协同工作。

信号处理。

在多波束测量中,信号处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可能受到噪声、干扰等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滤波、增益控制等处理,以提高信噪比;同时,还需要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波束形成和波束跟踪,实现对目标的定位和跟踪。

算法优化。

为了提高多波束测量系统的性能,需要对信号处理算法进行优化。

例如,可以采用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根据目标的特性自动调整波束形成参数,提高系统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同时,还可以采用多波束跟踪算法,实现对目标的高精度跟踪。

实施方案。

在实际应用中,多波束测量系统需要根据具体的场景和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

例如,在雷达领域,可以采用相控阵天线实现多波束测量;在通信领域,可以采用多天线系统实现多波束信号接收和处理。

同时,还需要根据目标的特性和环境的影响进行参数调整和优化,以实现系统的最佳性能。

总结。

多波束测量是一种重要的远距离目标测量技术,它在雷达、通信、声纳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合理的系统架构、信号处理和算法优化,可以实现多波束测量系统的高性能和高精度。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场景和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和实施,以实现系统的最佳性能和效果。

以上就是关于多波束测量实施方案的介绍,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多波束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为远距离目标测量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新型宽带数字多波束相控阵天线设计

新型宽带数字多波束相控阵天线设计
( 1 . S o u t h w e s t C h i n a I n s t i t u t e o f E l e c t r o n i c T e c h n o l o g y, C h e n g d u 6 1 0 0 3 6 , C h i n a ;
可靠性也显著降低。基于软件无线 电思想, 利用超外差结构实现宽带信号变频, 并对瞬时带宽内的
信 号 同时进 行模/ 数 或数/ 模 变换 , 再根 据 串 口提 供 的每 个 波束方 位 、 俯仰 和频 率等信 息 , 在 基 带 实现 数 字 多波束 形成 。设计 了一套 s频段 、 瞬 时宽 带1 0 0 M H z 的数 字 多波束 相控 阵天 线 系统。 测试 结 果
2 . C h o n g q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C h o n g q i n g 4 O 0 0 4 4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Wi t h t h e i n c r e a s i n g n u mb e r s o f b e a r n f o r mi n g,t h e we i g h t ,s i z e,p o we r c o n s u mp t i o n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d i g i — t a l mu l t i . b e a m p h a s e d a r r a y a n t e n n a s ma y i n c r e a s e s i g n i ic f a n t l y,a n d he t s y s t e m S b a s i c r e l i a b i l i t y w i l l d e c ea r se s i g n i ic f nt a l y.B a s e d o n s o f t wa r e r a d i o t h e o r y, a n e w me t h o d i s p r e s e n t e d.S u p e r h e t e r dy o n e i s u s e d t o r e a l i z e wi d e b a n d s i g n a l re f q u e n c y c h ng a i n g,a n d A/ D o r D/ A c o n v e te r r o f s i na g l s i s r e a l i z e d i n i n s t nt a ne a o u s b a n d— w i d t h s i mu l t a n e o u s l y.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a z i mu t h a n g l e,p i t c h a n g l e a n d f r e q u e n c e s u p p o te r d b y s e r i e s p o r t ,t h e mu l t i . b e m a i s f o r me d i n t h e b a s e b a n d.An S . b a n d d i g i t a l mu l t i — b e a m p h se a d a ra y a n t e n n a wi t h 1 0 0 MHz i n— s t a n t a n e o u s b a n d wi d t h i s d e s i g n e d.Th e e x p e r i me n t a l r e s u l t s s h o w ha t t t h e T /R a n t e n n a s c a n f o r m t h ee r i n d e — p e n d e n t b e a ms s i mu l t a n e o u s l y. I n t h e a z i mu t h a l o mn i d i r e c t i o n a l s c n l e 0 。~7 0 。 ,t h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带多波束相控阵天线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研究
俞隽杨诠让
(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6)
l耍,本文为一椭圆切割的微带多波束相控阵天线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同时对多波束相控阵与单波束相控阵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多波束相控阵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性能增强,准确率提高。

关■阔:徽带天线.专家系统,多波束相控阵
1引言
自七十年代咀来.随着微波集成技术的进步.微带阵列天线得到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雷达和卫星通信中。

徽带相控阵天线已经成为全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的重要部件之一.为了便于对天线阵进行维护.相控阵天线需要一套监测系统。

本文就是在单波束相控天线阵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基础上针对一个80×12椭圆形状切割的辙带多波束相控阵天线设计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相控天线阵监测系统根据测试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内监测”和“外监测”两种。

“内监测”的测试精度高,但设备复杂。

本文采用外监测方法.只需根据相控阵天线的外场信号就可以进行故障诊断,不需分别对每个单元的幅相进行监测.从而可以大大减少监测系统的设备。

由于引入了多波束体制,专家系统知识库质量更高,专家系统故障诊断系统的性能也更好.
2微带天线阵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构成
专家系统一般由知识库和推理机等部分组成(图I)。

知识库存放故障诊断信息.推理机则根据故障诊断知识库和测试数据进行故障诊断,给出故障信息。

知推・一天线监视系统I
识理
库机————叫系统维护人员I
图1(专家系统的基本结构)
1.知识库的建立
进行故障诊断之前,首先必须建立专家系统知识库.即找到天线阵单元发生故障时变化敏感的变量作为特征值建立故障诊断信息库。

当微带相控阵天线的某些单元出现故障时t其E面和H面的方向图会发生变化;方向图的主瓣变化较小.副瓣的幅度和相位变化较大。

因此・
本专家系统选择天线阵E面和H面方向图左右各2个副瓣的幅度和相位共16个变量作为特征值建立专家系统知识库。

为保证知识库的质量,本文在计算天线阵场方向图过程中通过谱域矩量法计算整个微带天线阵的阻抗矩阵,充分考虑了天线阵列各个单元之间的互耦效应t减少了误差。

12l
对于多波束相控阵,本文仅考虑两个波束情况。

其中,波束1指向(o。

0cj,渡京2指向(15。

,15o)。

天线阵正常工作情况下场方向图如图2所示:
0。

图2多波束天线阵场方向图
计算出天线阵场方向圈后,从中提取出左右各2个副瓣的幅度,相位信息作为特征值即可建立专家系统知识库。

2.推I机秘
考虑到测试数据有误差,测试数据和知识库之间不可能一一对应。

本系统推理机采用似然推理技术一引入可信度因子以消除诊断的模糊性。

假设某一组馈电单元损坏。

诊断过程如下:若第k组单元损坏,称为结论Hk.其对应的特征值为瓦。

用户给出的测试数据为E。

天线阵共有N组馈电单元,每组单元损坏的先验概率P(日I)相同。

P(风)=万1
设测试数据误差为6・定义已知E发生后日I发生的概率P(HI/E)如下:
,(H,tE,=晰鬻,(2)
则可得E发生后月I发生的可信度因子CP(Ⅳ./句
CF(Ht协等等产㈤
以上为考虑一个特征值情况。

同时考虐16个特征值情况。

忽略各特征值之问相互影响,则可定义多个证据综合作用下结论的可信度因子
CF(H;/EI&E2&…E16)=(nCF(H,/巨))…6(4)
122●





¨
.鹣,
3结果分析
本文参照某机载预警相控阵雷达进行研究.微带相控阵天线的参数为:
I.椭暇切割天线阵列:椭圆天线阵单元数为640;椭圆长轴天线单元数80,短轴12:行间距和列间距均为3.45cm;椭圈具体形状由程序控制.
2.天线单元几何尺寸:长度为2cm.宽度为3cm。

3.介质基片:犀度为O.16crn。

介电常数2.55。

4.工作频率:略。

由于天线阵采用并联馈电方式.因此可以将天线阵按行依次四个天线单元分为一组,阵列总共有160个馈电单元。

以下馈电单元发生故障皆为部分损坏,担p馈电电流幅度衰减一半.相位偏差Io.1.多■柳摹奠柬相控阵天■靛■诊■●棚l麓的性簟比较
考虑蔫试数据不同误差,相控阵天线一个馈电单元组发生故障.对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舶性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测试误差(%)多波束扫描单波柬扫描
20.9980.961
5O.9390.763
100.8540.449
150.755O.312
能更好。

对于单波束相控阵,由于天线阵列左右.上下两个方向天线单元呈现一种对称关系,相对应的知识库特征值很接近,于是造成知识库质量不高,故障诊断容墨辊糟,出现谩诊断,但这些在多波柬相控阵中都有极大的改善。

其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多波束相控阵天线系统的对称性一般不再存在,天线阵列的故障单元也容易被诊断出来。

因此,在天线测试工作状态,系统已设置在多波束扫描方式,监涮系统可以不受天线阵扫描方式的限制。

2.多■柬相控阵专毫熏麓赛膏截■簟—拳饲
测试数据误差为5%,诊断结果只列出cF值居前5位的故障单元.
(1)天线阵有一个馈电单元发生故障.
故障单元编号CF值(可信度因子)
(5I11)0.910
(4.11)0.369
(9.II)0.167
(10。

11)0.138
(8。

11)0.094
诊断表明:(5.11)单元发生故障。

例2.(1I,9)单元发生故障.诊断结果如下:
故障单元编号CF值(可信度因子)
(1l。

9)0.956
(10,9)0.656
(7.11)0.035
(9,9)O.034
(6,19)0.031
诊断表明:(11,9)单元发生故障。

(2)天线阵有二个馈电单元发生故障。

123
例3.(2,3)和(0,9)单元发生故障,诊断结果如下
故障单元编号CF值(可信度因子)(2。

3)&(0.9)0.955
(9。

t6)&(1l,10)0.653
(3.17)&(10。

10)0.647
(O.9)&(6.2)0.600
(3.17)&(11.10)0.593
诊新表明:(2,3)和(0,9)单元发生故障。

倒4.(5,t4)和(O,10)单元发生故障,诊断结果如下:
故障单元编号CF值(可信度因子)
(5I14)&(0,10)O.曼30
(4,14)盘(O.10)0.86l
(6It4)&(O.10)0.8¨
(4.14)&(1,10)0.715
(2.14)矗(O,10)0.657
渗●i裘啊:(5.14)和(O,10)单元发生故障。

4结束语
本文为80X12糖置切割朐徽带多波束相控阵天线故薄诊断专家系统.本系统具有速度快,准确事毫的特点.在建立专家系统知识库时,本文主要通过天线阵的外场信号分析获得知琳韵警置筐.具有一定局限性,知{R库还应遵过大量蔫试数据积累,充分考虑吾精殊环境下的参●.根培奠着研究的深入.随着徽带天线阵敢障诊断信息日趋丰富完善,馥薄诊断专家系麓终蒋鲁代人工藏障诊断.
5参考文献
1.张全寿.周建峰;专寡系统建造原理爰方法;中国铁道出版杜;1992
2.,I可呜;专家系统:东南大学出版社;199l
3.张钧,刘克诚,张贤锌,item;徽带天线理论与工程;国防工业出版社
4LI冀尔,P.布蒂互著;集联悼,寇庭■译;.徽带天线;电子工业出版杜:1984
5.诗■时;簟带天线理论与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
6.昊文.辑蛙让;擞带天线阵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末南大学学报:1998
StudyORtheFaultDiagnosisExpertSystemfor
ArraysMicrostripAntenna
YuJlmYangQmrang
(KeyLab.ForMillimeter
waves.S帆m嘲stUlIiw秸i哼,Nanjin喀210096)
Al瞳tmct:In廿凼pep口thedefaultdiagnosisexpert掣蝴isdevisedforempse
mkm嫡panlemmm哟conlml
arrays.The即忭呻删m∞of口驴哪甜蜘碍∞m阳删mtWO嘲:mum-bmmstraysands.m—e_‰arrays.Theresultshows:the即mmm∞ofexpt吐systeminthe麒ofmufti-hamanaysismuclIbetter.
IgzyWwch:恻pantcvna,a咖s)rs锄n.multi-beamphaseconUoiarrays
124●t
微带多波束相控阵天线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研究
作者:俞隽, 杨诠让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本文链接:/Conference_304592.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