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铁脱硫剂

合集下载

高硫容、高强度无定形羟基氧化铁精脱硫剂介绍

高硫容、高强度无定形羟基氧化铁精脱硫剂介绍

高硫容、高强度无定形羟基氧化铁脱硫剂简介羟基氧化铁脱硫剂的脱硫性能与羟基氧化铁的晶型有很大关系,经研究不同晶态的羟基氧化铁如α-FeOOH,β-FeOOH,γ-FeOOH和无定形羟基氧化铁的常温脱硫活性,其中无定形羟基氧化铁的脱硫活性最高。

羟基氧化铁脱硫剂中无定形羟基氧化铁的含量越高,该脱硫剂的硫容和脱硫精度就越高。

高硫容、高强度无定形羟基氧化铁脱硫剂的制备无定形羟基氧化铁必须在特定的条件温度下才可生成。

我公司生产的无定形羟基氧化铁在制备过程中,通过控制固态可溶性亚铁盐与固态可溶性碳酸盐之间的比例及反应过程中的物料温度,从而保证反应生成无定形羟基氧化铁;避免了生成其余晶相的羟基氧化铁或者是铁的其它氧化物晶相。

制备得到的无定形羟基氧化铁以95.0‐97.0 wt%的无定形羟基氧化铁为主活性组分。

无定形羟基氧化铁、造孔剂、有机粘合剂经混合、挤压成型烘干既得高硫容、高强度无定形羟基氧化铁脱硫剂。

高硫容、高强度无定形羟基氧化铁脱硫剂用途特点高硫容、高强度无定形羟基氧化铁脱硫剂,主要应用在化肥、化工、石化、煤化工等工业原料及工艺气体中脱除硫化氢。

如天然气、水煤气、半水煤气、碳化气、变换气、焦炉气、液化气、沼气、CO2、钢厂原料气、以及城市煤气等含硫气体的干法脱H2S,对有机硫也有一定的脱出效果。

该脱硫剂强度高、耐水性好。

水煮2h或浸泡30天不粉化、强度不变。

其一次穿透硫容可高达43%以上,所以延长了脱硫剂的使用周期,降低了更换频率,缓解了对环境保护所造成的压力,尤其适用于装填分散、装填量少的含硫气的脱硫工程。

高硫容、高强度无定形羟基氧化铁脱硫剂的装填脱硫剂的装填直接影响使用效果,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1、氧化铁脱硫剂装填前必须先过筛网,除去因搬存时产生的粉末,装填时不准从上口直接倒入,应从入口处把每包均匀散开,禁防大小颗粒不均匀造成气体偏流,增大气流阻力,装填后应放空,吹空气以除去粉尘。

2、计算好每层装填量。

氧化铁脱硫剂MSDS

氧化铁脱硫剂MSDS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Ferric Oxide DesulfurizerSection1:Chemical Product and Company IdentificationProduct Name:Ferric Oxide DesulfurizerCatalog Codes:HC-TSOCAS#:1332-37-2RTECS:TSCA:TSCA8(b)inventory:Ferric oxideCI#:Not available.Chemical Name:Not available.Chemical Formula:Fe2O3Contact Information:Gongyi City Beishangkou Hongchang Water Purification Materials Factory.Emergency contact:alisa sunTel:+86-0371-********Fax:+86-0371-********Section2:Composition and 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Composition:Name CAS#Saturation sulfur capacityIron Oxide Desulfurizer1332-37-2≥550mg/gToxicological Data on Ingredients:Ferric oxide LD50:Not available.LC50:Not available.Section3:Hazards IdentificationPotential Acute Health Effects:Desulfurization agent if black lost activity,desulfurization effect is reduced,hydrogen sulfide gas may cause damage to person.If this happens to desulfurization agent for regeneration treatment or replace desulfurization Agent.Potential Chronic Health Effects:CARCINOGENIC EFFECTS:Not available.MUTAGENIC EFFECTS:Not available.TERATOGENIC EFFECTS:Not available.DEVELOPMENTAL TOXICITY:Not available.The substance is toxic to lungs,mucous membranes. Repeated or prolonged exposure to the substance can produce target organs damage.Section4:First Aid MeasuresEye Contact:No known effect on eye contact,rinse with water for a few minutes.Skin Contact:After contact with skin,wash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Gently and thoroughly wash the contaminated skin with runningwater and non-abrasive soap.Be particularly careful to clean folds,crevices,creases and groin. Cover the irritated skin with anemollient.If irritation persists,seek medical attention.Serious Skin Contact:Not available.Inhalation:Allow the victim to rest in a well ventilated area.Seek immediate medical attention. Serious Inhalation:Not available.Ingestion:Do not induce vomiting.Loosen tight clothing such as a collar,tie,belt or waistband.If the victim is not breathing,perform mouth-to-mouth resuscitation.Seek immediate medical attention.Serious Ingestion:Not available.Section5:Fire and Explosion DataFlammability of the Product:Non-flammable.Auto-Ignition Temperature:Not applicable.Flash Points:Not applicable.Flammable Limits:Not applicable.Products of Combustion:Not available.Fire Hazards in Presence of Various Substances:Not applicable.Explosion Hazards in Presence of Various Substances:Risks of explosion of the product in presence of mechanical impact:Not available.Risks of explosion of the product in presence of static discharge:Not available.Fire Fighting Media and Instructions:Not applicable.Special Remarks on Fire Hazards:Not available.Special Remarks on Explosion Hazards:Not available.Section6:Accidental Release MeasuresSmall Spill:Use appropriate tools to put the spilled solid in a convenient waste disposal container.Finish cleaning by spreading water on the contaminated surface and dispose of according to local and regional authority requirements.Large Spill:Use a shovel to put the material into a convenient waste disposal container.Finish cleaning by spreading water on the contaminated surface and allow to evacuate through the sanitary system.Be careful that the product is not present at a concentration level above TLV.Check TLV on the MSDS and with local authorities.Section7:Handling and StoragePrecautions:No specific safety phrase has been found applicable for this product.Storage:Desulfurization agent should be stored in a cool and dry place,prevent packing and rupture,and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outside world,adsorption other substances,reduce adsorption hydrogen sulphide ability and use effect.Section8:Exposure Controls/Personal ProtectionEngineering Controls:Use process enclosures,local exhaust ventilation,or other engineering controls to keep airborne levels below recommended exposure limits.If user operations generate dust,fume or mist,use ventilation to keep exposure to airborne contaminants below the exposure limit.Color:ClaybankDiameter:4-6mmLength:5-15mmWater capacity:45%minPorosity:40%-50%Moisture:10%maxSaturation sulfur capacity:500-800mg/gSide Pressure:40%minBulk Density:0.7±0.05kg/LVolatility:3%Odor Threshold:Not available.Water/Oil Dist.Coeff.:Not available.Ionicity(in Water):Not available.Dispersion Properties:Not available.Solubility:Insoluble in15-80℃water.Section10:Stability and Reactivity DataStability:The product is stable.Instability Temperature:Not available.Conditions of Instability:Not available.Incompatibility with various substances:Not available.Corrosivity:Non-corrosive in presence of glass.Special Remarks on Reactivity:Not available.Special Remarks on Corrosivity:Not available.Polymerization:No.Personal Protection:Safety b coat.Dust respirator.Be sure to use an approved/certified respirator or equivalent.Gloves.Conditions of Instability:Heat,ignition sources(flames,sparks),air,incompatible materials Incompatibility with various substances:Reactive with oxidizing agents,metals,acids.Special Remarkson Corrosivity:Not available.Polymerization:Will not occur.Section11:Toxicological InformationRoutes of Entry:InhalationToxicity to Animals:LD50:Not available.LC50:Not available.Chronic Effects on Humans:The substance is toxic to lungs,mucous membranes.Other Toxic Effects on Humans:Hazardous in case of ingestion.Slightly hazardous in case of skin contact(irritant),of inhalation.Special Remarks on Toxicity to Animals:Not available.Special Remarks on Chronic Effects on Humans:Not available.Special Remarks on other Toxic Effects on Humans:Not available.Section12:Ecological InformationEcotoxicity:Not available.BOD5and COD:Not available.Products of Biodegradation:Possibly hazardous short term degradation products are not likely.However,long term degradationproducts may arise.Special Remarks on the Products of Biodegradation:Not available.Section13:Disposal ConsiderationsWaste Disposal:Waste must be disposed of in accordance with federal,state and localenvironmental control regulations.Section14:Transport InformationDOT Classification:Not a DOT controlled material(United States).Dot labels required:N/AEmergency response guide number:N/AIATA shipping name:not regulatedIATA label required:N/ASection15:Other Regulatory InformationSara311/312:hazard categories for Sara section311/312reporting:NoneSara313:this product contains the following chemicals subject to annualRelease reporting requirements under Sara section313(40cfr372):Cercla section103reportable quantity:noneCalifornia proposition65:this product contains the following substancesknown to the state of California to cause cancer and/or reproductiveharm:noneUs toxic substances Controlact:all of the components of this product are listed on the epatsca inventory. European inventory of commercial chemical substances:all of the components of this product listed on the einecs inventory.Japan miti:all of the components of this product are existing chemical substances as defined in the chemical substance control law.Canad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tl:all of the components of this product are listed on the Canadian domestic substances list.Canadian wjimis classification:not a controlled product.European community labeling classification:N/AEuropean community risk and safety phrases:N/ASection16:Other InformationReferences:Not available.Other Special Considerations:Not available.Created:20/01/2016Last Updated:28/01/2016The preceding information is believed to be correct and current of the date of Preparation of this Material Safely Data Sheet.Since the use of this information and The conditions of use of the product are not within the control of Gongyi City Beishangkou Hongchang Water Purification Materials Factory .It is the users obligation to assure safe use of this product.***************************************************************************************************** End of Document。

氧化铁脱硫剂脱硫行为的研究(摘要)

氧化铁脱硫剂脱硫行为的研究(摘要)

高温煤 气脱 硫技术 目前存 在 的主要 问题 是脱 硫
剂 在循 环使用 中的 性 能不 稳 定 。另 外 , 硫 剂 在 各 脱
气 氛环 境下 , 特别 是在 强 还 原 性气 氛 下 的脱 硫 过 程 尚不从 脱 硫 剂织 构 角 度 出发 , 探讨 织 构 对 脱 硫 剂稳 定性 的影 响 , 同时 考 虑 H 气 氛下 的脱 硫 行 为 。论文首 先采 用乳液 聚合 和无 皂乳液 聚合 的方 法 合成 出不 同粒径 的聚苯 乙烯 ( S 微球 , 以此 为 造 P ) 并 孔剂 , 钢厂赤 泥 为活性 组分来 源 , 添加一 定量 的粘 土
响 。得 出的主要 结论 如下 :
() 过实 验 , c通 向初始 NaC 含 量都 为 1 0g O。 . /
L( 2 0g L) 初 始 p 值 为 8 6 , . 0 9 0 , 或 . / , H . 0 8 8 , . 0
9 2 , . 0的缓 冲溶 液 中通 入 C 体 , 察 了溶 . 09 5 o 气 考 液 p 值 的 变化 。结 果 表 明 , H 随着 缓 冲溶 液 p 值 H
气 体 的吸收 , 具 备 较 大 的缓 冲容 量 , 通 入 C 。 又 在 O 气体 后 , 溶液 比低 于该 浓 度 的 缓 冲液 具 有 更 长 的缓
冲时间 ,
助剂 , 经干混 法制 备 出具 有 不 同织 构 的 氧化 铁 系 列 脱硫 剂 。在 固定 床反应 器上 对制 备 出的脱 硫剂性 能
H S气体 后 , 维持 一个 稳定 而适 宜 的 p 值 , 利于 H 有
摘 要 : 炭是我 国能源和化 工原 料 的主要来 源 , 煤
是 国 民经济发 展 的支柱 。合理 的利用 煤炭 资源对 推

脱硫剂介绍

脱硫剂介绍

脱硫剂的介绍一、常温氧化铁脱硫剂1.常温氧化铁脱硫剂主要活性组份是水含氧化铁Fe2O3·H2O,它是一种高分数散活性物质,对H2S 有很高的反响活性和吸收能力;常温下就能有效地脱除H2S,且精度也高,硫容可达25%以上。

工厂使用脱 H2S 情况见表 1、表 2。

表1年产3万吨合成氨厂CNJT-01脱硫情况[1]时间天然气流量天然气含经常温氧化铁脱(Nm 3/h)H2S(PPm)硫剂 H2S (PPm)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3000表 2氧化铁进出口H2S 测试情况 [2]时间进口 (mg/m3)出口 (mg/m3)测试方法0碘量法0碘量法0碘量法0碘量法硫色谱仪硫色谱仪0碘量法硫色谱仪常温氧化铁脱硫剂型脱硫剂由于活性组份高的分散度和大的比外表积,对有机硫也有一定的脱除能力,见表 3。

表 3常温氧化铁脱硫剂脱除有机硫情况[3]工程有机硫 (mg/m3)总有机硫脱机效率COS RSH R-S-R气源(mg/m3)(%) ZDE-01 送口管网气出口进口地方气 ZDE-01出口从表 1、表 2 和表 3 可见,常温氧化铁脱硫剂脱硫剂在空速~300H-1可将高达~ 200PPm H2S 脱至~ 1PPm;而脱有机硫效果差、波动大,且脱除量很小,主要为吸附。

2.常温氧化铁脱硫剂的特性活性氧化铁 Fe2O3·H2O3脱 H2S 的有效性与使用的环境有关。

在处于碱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响。

3H2S+Fe2O3·H 2O3 = Fe2O3·H2(1)(红褐 )(黑)该反响是 H2S 分子在碱性液膜中溶解及离解而进行的。

除脱硫剂本身具有一定碱度外,气氛为碱性环境也是有利的(如含一定的氨);水份含量对脱硫剂也是至关重要,以~10%为宜,使用中气体中水汽含量以接近或到达饱和状态为好,如在20~40℃水汽车含量为~4%即可。

这有助于抑制气流将脱硫剂中水份带走;但应防止大量水蒸气在床层中冷凝或带水而造成微孔堵塞和损坏强度。

废氧化铁脱硫剂处理方法

废氧化铁脱硫剂处理方法

废氧化铁脱硫剂处理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废氧化铁脱硫剂的处理方法。

这可真是个重要的事儿啊,就好像家里的垃圾得妥善处理一样,不然多闹心呐!你想想看,这废氧化铁脱硫剂要是不好好处理,那不是给环境添麻烦嘛!就像你家里到处乱扔东西,那家里还能整洁干净吗?所以咱得重视起来。

一般来说呢,咱可以考虑这么几种方法。

比如说,可以进行再生利用呀!把这些废脱硫剂经过一些特殊的处理,让它们重新焕发活力,就像给疲惫的人打了一针鸡血似的,又能继续发挥作用啦!这多好呀,既环保又节约资源呢。

或者呢,咱可以找个合适的地方把它们妥善存放起来。

可别小瞧了这个存放的地方哦,得安全可靠,不能随随便便找个角落一扔就完事了。

这就好比你把宝贝放在一个安全的保险箱里,而不是随便扔在大街上,对吧?还有啊,咱能不能想想办法把这些废氧化铁脱硫剂变成其他有用的东西呢?就像孙悟空七十二变一样,给它来个华丽大变身!说不定能变成什么宝贝呢,哈哈!再不然,咱也可以请专业的团队来帮忙处理呀。

他们就像超级英雄一样,专门解决这些难题呢!他们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肯定能把这些废脱硫剂处理得妥妥当当的。

咱可不能嫌麻烦呀,处理废氧化铁脱硫剂这事可关系到咱们的环境和未来呢!要是大家都不在乎,那以后咱们生活的地球不就变得脏兮兮、乱糟糟的啦?那多可怕呀!你说咱能让这种事情发生吗?肯定不能呀!所以呀,大家都行动起来,一起把废氧化铁脱硫剂处理好。

让我们的环境更美好,让我们的生活更舒适。

这难道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去做的吗?反正我是觉得这事儿太重要啦,你们觉得呢?总之呢,处理废氧化铁脱硫剂有很多方法,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

就像我们穿衣服一样,得选适合自己的尺码和款式,不能随便乱穿呀!让我们一起为了美好的环境而努力吧,加油!。

羟基氧化铁基脱硫剂

羟基氧化铁基脱硫剂

羟基氧化铁基脱硫剂以羟基氧化铁基脱硫剂为标题,我们来探讨一下这种脱硫剂的特点和应用。

一、羟基氧化铁基脱硫剂的概述羟基氧化铁基脱硫剂是一种用于烟气脱硫的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羟基氧化铁。

这种脱硫剂具有高效、环保、经济等优点,因此在烟气脱硫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高效脱硫:羟基氧化铁基脱硫剂具有良好的脱硫效果,可以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去除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

2. 环保安全:羟基氧化铁基脱硫剂不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毒无害。

3. 经济实用:羟基氧化铁基脱硫剂的制备工艺简单,原材料价格低廉,使用成本较低。

4. 反应迅速:羟基氧化铁基脱硫剂在脱硫过程中反应速度快,可以快速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三、羟基氧化铁基脱硫剂的制备方法羟基氧化铁基脱硫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湿法和干法两种。

湿法制备是将铁盐和氢氧化钠等反应生成羟基氧化铁沉淀,然后通过过滤、洗涤、干燥等工艺步骤得到成品。

干法制备是将铁盐和硝酸钠等混合物加热反应生成羟基氧化铁粉末。

四、羟基氧化铁基脱硫剂的应用领域羟基氧化铁基脱硫剂在烟气脱硫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主要应用于燃煤发电厂、钢铁厂、石油化工厂等工业领域的烟气脱硫处理。

通过喷射或喷淋的方式将羟基氧化铁基脱硫剂喷入烟气中,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铁等可溶性盐,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五、羟基氧化铁基脱硫剂的优势和不足羟基氧化铁基脱硫剂相比其他脱硫剂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如高效、环保、经济等。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对高温和湿度敏感,容易受到氧化而失去脱硫效果。

六、羟基氧化铁基脱硫剂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烟气脱硫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羟基氧化铁基脱硫剂作为一种新型环保脱硫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在提高脱硫效率、降低制备成本、增强抗湿性和抗氧化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改进。

羟基氧化铁基脱硫剂是一种具有高效、环保、经济等优点的脱硫剂。

在烟气脱硫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羟基氧化铁脱硫

羟基氧化铁脱硫

羟基氧化铁脱硫
羟基氧化铁脱硫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脱硫方法,用于去除谷物、豆类和其他农作物表面的氧化物和土壤中的有害化学物质。

羟基氧化铁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够将氧化物分解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其从表面去除。

使用羟基氧化铁脱硫的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表面清洁的谷物或豆类。

这些产品需要在脱硫前进行处理,以去除任何污垢或微生物。

2. 将羟基氧化铁粉撒在表面,使其与氧化物结合。

3. 用水润湿表面,使羟基氧化铁粉易于渗透。

4. 用刮刀或刷子将羟基氧化铁粉刮入表面,并用水冲洗。

5. 冲洗后,使用湿布或海绵将表面擦干。

6. 将脱硫后的谷物或豆类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以避免再次受到污染。

羟基氧化铁脱硫的优点是高效、方便、低廉,是一种受欢迎的农业脱硫方法。

脱硫剂的用途

脱硫剂的用途

脱硫剂是以活性氧化铁为主要活性组份,添加其它促进剂加工而成的高效气体净化剂。

在20℃~100℃之间,对硫化氢有很高的脱除性能,对硫醇类有机硫和大部分氮氧化物也有一定脱除效果。

它的主要作用是去除烟道废气中二氧化硫的脱硫剂。

采用最多的是廉价的石灰、石灰石和用石灰质药剂配制的碱性溶液。

脱硫剂能吸收烟气中大部分的二氧化硫固定在燃料渣内。

化工厂、冶炼厂等常采用碳酸钠、碱性硫酸铝等溶液作为脱硫剂处理含二氧化硫的尾气,并可解吸回收利用。

种混合溶液脱硫剂具有表面活性,催化氧化,可以性促进SO2的直接反应,加速CaCO3的溶解,促进CaSO3迅速氧化成CaSO4,强化CaSO4的沉淀,降低液气比,减少钙硫比,减少水分的蒸发。

当烟气入口SO2浓度增加,高于设计值时,吸收塔反应池内PH值降低,需要更大的Ca/S比时,在吸收塔反应池容积不需扩大的情况下,CaCO3能够快速溶解,增加钙离子浓度,保持浆液PH值在正常范围,对PH值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延长工作段浆液的运行时间,减少配浆次数,可使设备结垢明显减少,垢层变薄,停机后用水冲洗,垢层容易脱落。

对脱硫系统结垢起分散性和活动性,减少结垢的淤积,减少浆液中氯离子的含量,对脱硫设备中各种材质的腐蚀、结垢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碳钢减少最多,腐蚀、结垢速率分别可减少74%和79%,聚氯乙烯可减少48%和55%。

脱硫剂的加入,可起到阻垢防腐缓蚀的作用,减少脱硫喷嘴的堵塞、结垢、腐蚀、磨损,减少浆液循环泵及叶轮的结垢、腐蚀、磨损,减少脱硫系统中备品备件维修和更换。

拓宽脱硫材料的选择范围,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在不同的工况下可减少和停用浆液循环泵及氧化风机,提高脱硫效率,降低运行费用,适合煤中的含硫量变化,及适用高硫煤。

在烟气脱硫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市场推广优势,可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原理是将废气中的含硫化合物化学吸附到脱硫剂的小孔中,改变其化学组成从而净化气体。

当脱硫剂达到饱和后,即其不再具有脱硫能力需要对其进行再生,如采用水蒸汽进行汽提再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铁脱硫剂的研究进展原油及其馏分油、天然气、炼厂气等原料的加工和使用都需要脱硫。

半个多世纪以来 ,脱硫剂不断更新 ,技术不断发展 ,从而大大促进了炼油工业的发展。

工业上针对不同对象和要求 ,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脱硫。

随着原油质量变劣和环保法规日益严格 ,工业上对脱硫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30 年代起主要应用液体脱硫剂乙醇胺(MEA) 、二乙醇胺(DEA) ,随后固体脱硫剂应运而生。

50~70 年代 ,国外开发了细菌脱硫和生物脱硫技术 ,至今仍在日新月异的发展。

80 年代 ,国外开始使用 N -甲基二乙醇胺(MDEA)和一系列复合型脱硫剂 ,从而使脱硫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得到进一步完善。

目前 ,许多炼厂纷纷推出以节能 ,增效为主体的新型高效脱硫剂 ,使脱硫技术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脱硫剂分类脱硫剂一般指脱除燃料、原料或其他物料中的游离硫或硫化合物(主要是指H2S)的药剂;在污染物的控制和处理中主要指能去除废气中硫氧化物(包括SO2和SO3)所用的药剂。

此处主要是讲在天然气中的应用。

其主要分类有:一湿法脱硫技术进展湿法脱硫处理量大 ,操作连续 ,投资和操作费用低 ,因此工业上主要采用湿法脱硫来处理含H2S的气体 ,是最早出现的脱硫技术 ,目前仍有广泛应用。

一般采用溶剂进行物理或化学吸收 ,富硫溶液再经解吸放出 H2S ,使溶剂再生。

其中醇胺类液体脱硫剂是工业上应用最成功的方法。

目前大量使用的湿法脱硫剂有乙醇胺(MEA) ,二乙醇胺(DEA) ,二甘醇胺 ,二异丙醇胺(DIPA) ,三乙醇胺 ,N - 甲基二乙醇胺(MDEA)等。

1.1 MEAMEA是较早开发出的脱硫剂 ,它使用广泛 ,络合反应能力强 ,易于解吸和再生。

因而一经发现就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

乙醇胺脱去气体中的 H2S、CO2是同时进行的。

温度较低时,它吸收H2S 、CO2生成胺的硫化物和碳酸盐;当温度升高时,胺的硫化物和碳酸盐发生分解,逸出原来的H2S、CO2,故乙醇胺可以重复使用。

通常炼厂气含羰基硫时用DEA进行吸收。

乙醇胺吸收H2S为化学吸收,在吸收过程中乙醇胺易变质,且起泡明显易降解,跑损量大。

通常采用较低浓度来吸收,以减轻发泡目前 MEA在炼厂较少使用。

1.2 SF - DIPA1963年Shell公司推出一种用化学、物理溶剂处理酸性气体的新工艺 ,称为Sulfionl pro2cess,即以SF-DIPA(环丁砜—二异丙醇胺)水溶液作脱除H2S、CO2的溶剂,其优点是腐蚀性小,降解产物生成不敏感;在低酸气分压下以DI2PA 化学吸附为主,而在高分压下环丁砜的物理吸收则起主导作用,兼容了化学、物理吸收之长,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脱除有机硫的能力。

1.3MDEAMDEA 是 Fluor公司最早开发的高效脱硫剂,80年代我国也开始使用新型MDEA。

进入90 年代,世界各大中型炼油厂相继使用MDEA。

MDEA 的吸收原理如下:NCH3+ H2S(HOCH2CH2)2↔ (HOCH2CH2)2NH + CH3 + HS-(快反应) ( 1)由于叔胺分子氮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和CO2直接反应,必须通过下列过程:CO2 + H2O ↔HCO3- 慢反应) ( 2)H+ + R2NCH3 ↔R2NH+ CH3(瞬间反应) ( 3)由于反应( 2) 速率极慢, 所以MDEA 对 H2S吸收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MDEA 分子氮原子上无活泼氢原子,因此它不能同CO2、COS、CS2等直接反应, 故无口恶唑烷酮类的变质产物。

MDEA溶液腐蚀性很轻微,采用它吸收H2S 气体可以降低溶液循环量,提高酸气质量和减少总酸气量,并且它还可以减少装置的投资和操作费用,有较强的发展生命力。

但是,MEDA 较其它胺的水溶液抗污染能力差,易产生溶液发泡,设备堵塞等问题。

New sulfinol 液体脱硫剂是克服单独使用MDEA 的缺陷而开发的一种新型复合脱硫剂,它以环丁砜- MEDA 水溶液为溶剂, 其优点是脱H2S 同时也能脱除大部分有机硫,对H2S 的吸收选择性优于MEDA。

目前New sulfinol 法在炼厂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1.4 叔胺- Selef iningSelefining脱硫剂以叔胺为基础。

它溶解在含一定水量的有机溶剂中 ,对H2S有相当高的选择吸收能力。

叔胺脱硫过程是利用叔胺与H2S起中和反应及叔胺的高选择性,反应原理如下:2R3N + H2S→(R3NH)2SR3N + H2S→R3NH+SH其中一个 R基中可连有羟基,其余R基亦可是烷基或带有羟基,生成物是胺的硫化物或二硫化物,其反应速度相当快。

Selefining法可以大大降低吸收剂溶液的循环量,与MEDA法在提高溶液浓度上有相似之处,不同点在于选择性所受影响不会象MEDA那样显著,它适用于含H2S量更高的气体,它是经过 MEDA、Selexol(聚乙二醇二甲醚法)两种处理过程仔细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选择的。

和水—叔胺体系相比,该法缺点是烃类共吸作用较大。

Selefining法对有机硫(COS ,CS2 ,硫醇)的脱除是很彻底的,这些硫化物是脱除H2S的同时附带进行的。

湿法脱硫技术的应用不断取得进展,高选择性、高效率的液体脱硫剂不断诞生。

在所有脱硫剂技术开发中,湿法脱硫仍是目前研究与应用最活跃的领域。

二干法脱硫技术进展干法脱硫是将气体通过固体吸附剂床层来脱除硫化氢。

常用的固体吸附剂有海绵铁、活性炭、氧化铝、泡沸石、分子筛等。

仅用于处理含微量硫化氢的气体 ,基本能完全脱去硫化氢。

1. 钙法脱硫利用硫酸钙化学和物理的稳定性达到脱硫目的,原料是石灰石、消石灰等,首先是使SO2溶解:SO2 + H2O = H2SO3,H2SO3 = HSO3- + H+,HSO3- = H+ + SO32-使石灰石溶解:CaO + H2O = Ca(OH)2,Ca(OH)2 = Ca2+ + 2OH-,使两种溶液进行化学反应吸收溶解的SO2:Ca2+ + SO32- = CaSO3,CaSO3 + (1/2)H2O = CaSO3•(1/2)H2O。

对液体进行氧化:HSO3- + (1/2)O2 = H+ + SO42-,Ca2+ + SO42- = CaSO4↓,CaSO4 + 2H2O = CaSO4•2H2O↓最后的产物是CaSO4•2H2O↓(就是石膏),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稳定物质,可用于建筑材料和水泥制作的原料。

钙氧化物一般用于高温,特别是对燃料煤的脱硫处理。

节能减排现在是全球一致认同的口号,可由于未找到合适的能大量替代的燃料,人类生活依旧以煤为主要燃料,可在煤的生成和使用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硫产生Westmoreland经过对元素周期表的大量研究以及一定的实验分析和原料考察认为钙氧化物在高温时的脱硫性能是最好的。

故在建设绿色地球的现代,钙氧化物作为高温脱硫剂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2. 氧化锌法氧化锌法是用于进行气体精细脱硫的方法之一。

它既可以脱除无机硫也可以脱除有机硫其具有脱硫精度高硫容量大使用性能稳定可靠等优点。

它能与硫化氢反应生成难于解离而很稳定的ZnS处理对象一般为硫化氢浓度较低的气体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使用其反应式为ZnO +H2S = ZnS+H2O根据热力学分析,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当温度升高时,不利于反应向产物生成的方向进行,平衡常数减小。

脱硫精度下降。

反之,降低温度可以提高脱硫精度。

因此,氧化锌脱硫剂用于中高脱硫时,硫容高、但脱硫精度低。

而低温脱硫时,硫容较低、但脱硫精度高。

氧化锌脱硫反应为气-固相非催化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气体分子H2S首先从气相主体扩散并吸附于脱硫剂表面。

随后H2S分子在晶体表面发生去质子过程,生成硫离子,使表面电子浓度发生改变。

硫离子向ZnO 晶格扩散与Zn反应生成ZnS而同时氧离子向固体表面扩散其ZnO的六方晶系变成ZnS的等轴晶系,只有内层ZnO晶格上的氧离子不断向外层扩散,与外层的硫离子进行交换才能使反应不间断地进行。

反应集中在产物层与未反应核的界面上,这种向固体内部运动是通过ZnS和ZnO晶格的缺陷、错位、边界、缺位等活泼的地方进行的7氧化锌脱硫剂的主要缺点是不能通过氧化就地再生,需更换新的吸附剂。

因此再生中吸附剂表面会因烧结而明显减少。

机械强度也大大降低,且氧化锌使用成本较高。

3. 炭法脱硫是利用炭材料的吸附性能或催化氧化性能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同时回收硫资源的方法。

其机理是:SO2、O2和H2O被活性炭吸附,催化氧化:SO2+1/2O2=SO3之后水合成为酸:SO3+H2O=H2SO4,用水冲洗吸附材料后再生吸附剂的吸附活性,并产生稀硫酸:H2SO4+n H2O=H2SO4•n H2O,浓缩后成为副产品。

炭法脱硫工艺流程短、运行维护简单、脱硫剂消耗小、水耗小、脱硫成本低、副产品可综合利用,但是脱硫容量小、能耗和炭耗大、脱硫效率低,所以现在不能用于大规模锅炉,也没有形成产业化。

4. 氧化铁脱硫氧化铁脱硫剂是一种以活性氧化铁(Fe2O3)的水合物为主要脱硫成份的一种脱硫剂。

常温下,氧化铁(Fe2O3)分为α—水合物和γ水合物,两种水合物都具有脱硫作用。

非水合物的氧化铁常温下不具有脱硫作用。

Fe2O3•H2O+3H2S→Fe2S3•H2O+3H2O △H=63KJ/molFe2O3•H2O+3H2S→2FeS+S+4H2O △H=103KJ/mol氧化铁脱硫剂与H2S作用并放出热量,根据氧化铁的水合性质不同,产生以上不同的反应形式。

Fe2S3•H2O+3/2O2→Fe2O3•H2O+3S △H=63KJ/mol FeS•H2O+3/2O2+H2O →Fe2O3•H2O+2S △H=63KJ/mol硫化铁和三硫化二铁在有氧的条件下以及适宜的温度下发生上述还原反应并放出热量。

三生物脱硫技术进展3.1 细菌脱硫1947 年发现氧化铁硫杆菌,它氧化Fe2+速度是没有细菌存在时的 500000倍,细菌氧化Fe2+速率比单独化学氧化速度至少快200,000倍。

该细菌脱硫原理如下:H2S+Fe2(SO4)3——S↓+2FeSO4 +H2SO42FeSO4+H2SO4+1/2O2——Fe2(SO4)3 +H2O(加入细菌)Fe2(SO4)3在吸收塔中同酸性气体接触,吸收H2S并将其氧化成为S ,而Fe2(SO4)3则变为FeSO4。

经分离器从溶液中分离出S ,溶液进入生物反应器,在与空气接触时,细菌使FeSO4氧化成Fe2(SO4)3 ,氧化后溶液循环返回吸收塔,以重复此操作过程。

在闭路循环中不发生溶液变质,无废料排出,不需要催化剂和特殊药剂。

细菌脱硫脱除率高达99.99 %以上,操作费用低,不排放有毒物甚至无废液排放,对H2S的选择性高,无腐蚀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