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手术脑脊液漏的诊疗及护理
腰椎术后脑脊液护理措施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是腰椎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能导致感染、神经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腰椎术后患者进行有效的脑脊液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将详细介绍腰椎术后脑脊液护理措施。
一、病情观察1. 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脉搏、呼吸、血压、体温等,直至平稳。
2. 术后24小时内,每隔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正常后改为每日2次。
3. 观察患者头晕、头痛及腰部疼痛症状,并记录。
4. 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如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
5.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二、体位护理1. 术后患者应保持平卧位,床头抬高15°~30°,以利于切口愈合和减少脑脊液漏。
2. 根据患者病情,可适当调整体位,如患者无头晕、头痛等症状,可适当抬高床头。
3. 患者起床活动时,应缓慢、平稳,避免剧烈运动。
三、切口护理1. 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每日用碘伏消毒切口,避免感染。
2. 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 避免切口受到外力撞击或摩擦。
四、引流护理1. 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避免扭曲、折叠。
2.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 引流管夹闭时,观察切口有无脑脊液漏出,如有,及时通知医生。
4. 根据医生指导,调整引流管位置,以利于引流。
五、康复锻炼1. 术后早期,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锻炼,增强腰背肌力量,预防腰背疼痛。
2. 根据患者病情,逐步增加活动量,如行走、上下楼梯等。
3. 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跳跃等,以免加重病情。
六、心理护理1. 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
2. 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
3.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七、预防感染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
2.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 观察患者体温、切口愈合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八、健康教育1.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拐杖、轮椅等辅助工具,避免跌倒。
脑脊液漏的治疗及护理

避免头部外伤
工作时注意安全, 避免头部受到撞 击
避免参加高风险 运动,如滑雪、 潜水等
遵守交通规则, 避免交通事故
定期进行头部检 查,及时发现并 治疗头部疾病
预防疾病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均衡饮 食、充足睡眠、 适当运动等
01
定期进行健康 检查,及时发 现并治疗相关 疾病
03
02
避免头部外伤, 如摔倒、撞击 等
04
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心 理状态
术后护理
保持头部抬高:术后应 保持头部抬高,以减少 脑脊液漏的发生。
保持伤口清洁:术后应 保持伤口清洁,以防止 感染。
避免剧烈活动:术后应 避免剧烈活动,以防止 脑脊液漏的发生。
定期复查:术后应定期 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 处理脑脊液漏的问题。
谢谢
减轻炎症反应
康复治疗:进行康 复训练,促进身体
恢复
手术治疗
01
手术目的:修复脑脊液漏,防止 脑脊液外流
03
手术风险:手术风险较低,但可 能存在术后感染、脑脊液再漏等 风险
02
手术方法:根据漏口位置和类型 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04
术后护理:术后需要密切观察病 情,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定期复查脑脊液漏情况。
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脊液漏
手术并发症
01
脑脊液漏:手 术过程中可能 损伤脑膜,导
致脑脊液漏
02
感染:手术过 程中可能造成 感染,导致脑
脊液漏
03
脑膜粘连:手 术过程中可能 造成脑膜粘连, 导致脑脊液漏
04
脑积水:手术 过程中可能造 成脑积水,导
致脑脊液漏
疾病
01
脊柱前路术后脑脊液漏的护理

脑脊液 漏 , 般在术后 1~ 一 3天内可 以发
di1 . 99 j i n 10 —64 . 0 o:0 36 /. s . 07 s 1x 2 1 1
O1. 71 1
现。本组脑脊 液漏 出现 于手术后 当 E或 l 拔除引流管后 , 平均 为术后第 3天。
一
般处 理 措 施 : 柱 手 术 后 脑 脊 液 漏 脊
切 口又易被脑脊液浸湿 , 细菌可通过持续
不愈 的切 口逆 行感染 。脑脊 液是一 种营
养 丰 富 的 培 养 基 , 旦 出 现 中枢 神 经 系统 一
后 5~1 2天漏 口愈 合 ; 经腰椎蛛 网膜 5例 下腔持续 引流 1 0~1 4天漏 口愈 合 ; 1例 并发 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性感 染 , 可能为细
1 2天漏 口停 止渗出 , 周后漏 口愈合。其 l 中 3例患者引 流期 间出现下肢放 射性 疼 痛等神经根刺 激症状 , 对症 处理后 好转 ,
脊液 , 者伤 口敷料上可见较多的浆液性 或
渗 出或 肉眼 可 见 的切 口渗液 , 可 判 断 为 即
拔 出引流管后神经根刺激症状 自行消失 ;
菌 。头孢他 啶 10 加 生理 盐 水 5 l由 0 mg m
注 药 管 注入 蛛 网 膜 下 腔 , l h 注 射 速 度 q2 ,
天开始 出现 高热 , 85~3 . ' 伴 有 T3 . 95E, 颈项强直 , 头痛 , 恶心呕 吐 , 血常规示 白细
胞 1. 7 8×1 L 中 性 细 胞 07 , 穿 检 0/ , .7 腰 查 , 脊 液 压 力 2 . k a 脑 脊 液 颜 色 淡 脑 99 P , 黄 色 , 明 显 混 浊 ; 脊 液 常 规化 验 , 氏 无 脑 潘
脊柱术后患者脑脊液漏的临床护理

脊柱术后患者脑脊液漏的临床护理探讨脊柱术后患者脑脊液漏的临床护理措施,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对患者脊柱术后脑脊液漏进行护理。
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对患者全身及局部情况进行观察;对脑脊液漏情况及时处理,将引流管拔除,患者取头低脚高位置,避免增加患者腹压,防止感染以及注意观察患者电解质的平衡情况;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防治脊柱术后患者发生脑脊液漏,依照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对脑脊液漏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标签:脊柱术;脑脊液漏;临床护理脊柱手术后容易引起并发症,脑脊液漏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1-2],由于伤口处不断外溢脑脊液,使得伤口及瘘口均很难愈合[3],预后不良,严重时甚至同时会形成术区感染、逆行性蛛网膜感染、脑脊液囊肿、化脓性脑膜炎[4,5]。
因此,脊柱术后患者脑脊液漏的护理必须准确及时,恰当的护理措施可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协助患者的早日恢复,同时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
现将对脊柱术后患者脑脊液漏的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1护理1.1观察病情1.1.1观察全身情况询问患者有没有搏动性头痛的出现,搏动性头疼通常伴有呕吐、恶心、畏光、耳鸣,或偶有视觉障碍或听力下降等脑脊液漏的典型表现。
1.1.2观察局部情况观察伤口时,患者伤口处皮肤微有隆起,用手触及时可波动,伤口敷料呈现黄色血渍印迹、潮湿,对敷料进行更换,且对患者加压包扎后,短时间内即重复出现以上症状者,则可提示患者存在脑脊液漏的情况。
①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流量:通常引流液呈现暗红血色,质厚,流量正常情况下50~220mL/d,4h流量最多100mL,1d内流量最多为300mL。
如果引流量颜色浅淡,质地稀薄,流量偏大,应当考虑存在脑脊液漏的发生,应当对其密切观察,并报告医生备诊。
活动性出血与血性脑脊液容易相互混淆,可通过下面几种方法进行鉴别:a.对引流液进行收集、观察,如为血性脑脊液则大多不容易凝固;b.将引流液滴在纱布或者白色的吸水纸上面,血迹外侧有较宽的月晕样黄色晕圈;c.被血性脑脊液浸湿过的手帕,晾干后不会变硬,活动性出血的引流液将手帕浸湿后会变硬。
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观察护理

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观察护理脑脊液漏是椎管内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虽不高,但处理不当,可产生诸多并发症如伤口经久不愈,脑脊液囊肿或者引起长期腰腿痛、头痛等症状[1,2],严重者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甚至危及患者生命[3]。
早期发现脑脊液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有效减少因脑脊液漏而引起的并发症。
我们回顾分析了我院37例脊柱外科手术后脑脊液漏患者的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收集分析我院2004年6月-2010年6月1490例脊柱手术后患者资料,发生脑脊液漏者37例,其中男27例,女10例,年龄24-75岁,平均48.6岁。
30例采取一般处理措施后7-12天漏口愈合;7例经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治疗10-14天漏口愈合,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伤口经久不愈、脑脊液囊肿等并发症发生。
2 护理2.1 早期发现脑脊液漏早期可以通过观察硬膜外引流管引流液颜色、性质、量以及伤口敷料情况来判断。
脊柱手术后常规留置硬膜外引流管,经切口旁皮肤引出。
留置硬膜外引流管不但可以引流伤口中的瘀血,也利于观察是否有脑脊液漏的存在,以便及时处理。
术后第1-2天引流液主要是暗红色血性液体,可伴有少量浆液性渗出,量逐日减少。
如果术后引流量较多,血性物减少后可见清亮的脑脊液,或者伤口敷料上可见较多的浆液性渗出或肉眼可见的切口渗液,即可判断为脑脊液漏,一般在术后1-3天内可以发现。
2.2 脑脊液漏的一般处理措施2.2.1体位脊柱前路手术后的患者取仰卧位,后路手术后的患者取俯卧位。
颈段手术者平卧,切口处用0.25kg-0.75kg的沙袋压迫,胸、腰段手术者取头低足高位,以减少脑脊液的继续渗出,有利于伤口及硬脊膜的愈合。
同时减少脑脊液的引流量,可以避免脑脊液大量引出而导致的低颅压头痛。
2.2.2去除或减少引起腹压升高从而导致脑脊液内压升高的因素注意保暖,预防受凉感冒,及时治疗咳嗽;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必要时,给予开塞露20-30ml纳肛或口服缓泻剂;及时处理尿潴留、排尿困难等。
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护理,护理学范文.doc

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护理,护理学-[摘要] 目的:探讨脊柱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正确护理路径。
方法:13例脊柱术后出现脑脊液患者,其中男8例,女5例。
均为脊柱后路手术患者,术后1~3天发现出现脑脊液漏,给予体位治疗,加强护理,避免患者的情绪波动,预防创口感染。
结果:本组13例患者均通过保守治疗后得到治愈。
脑脊液漏停止时间为4~11天,平均6.3天。
结论:术中对硬脊膜破裂要及时发现,尽量避免死腔形成,术后早期仔细观察,早期发现脑脊液漏,配合医生采取各种治疗护理措施,使病人平稳度过围手术期。
绝大多数脑脊液漏的患者均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
[关键词] 脊柱后路手术脑脊液漏护理脊液漏是脊柱手术后一种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为2.31%~9.37%[1]。
如发生脑脊液漏,对患者手术恢复影响较大,症状较重,易引起切口感染,进而可发生椎管内颅内感染,导致死亡。
我院2010年07月至2014 年06月施行脊柱后路手术后发现脑脊液漏13例,其发生率为2.07﹪。
由于及时发现,采取了积极的治疗措施并辅助以适当的护理配合,无1例引起切口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均治愈出院。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 女5例, 年龄23~63岁, 平均年龄42.6岁。
胸椎管内肿瘤2例,腰椎爆裂性骨折致硬脊膜撕裂5例,骶管内囊肿3例,术中损伤3例。
发现脑脊液漏时间术后第1~3天,均为保守治疗后治愈。
脑脊液漏停止时间为4~11天,平均6.3天。
1.2硬脊膜损伤与脑脊液漏的诊断(1)手术记录明确记载手术过程中硬脑膜损伤或脑脊液漏;(2)术后伤口引流液为淡血性或清亮,引流量较多;(3)自伤口渗出淡血性或清亮的液体,量较大;(4)术后伤口皮下抽出淡血性或清亮的液体。
四者具备其一即可诊断.2. 术后观察与护理2.1早期护理介入,病情观察,使用引流液记录巡视卡:针对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回房首先应向手术医师询问术中情况,查看手术记录,了解术中是否出现硬脊膜损伤,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脊柱手术并发脑脊液漏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

由于是连 续多 台手 术 ,手 术 时间较 短 ,巡 回配合 节 奏较快 , 各种 查对 制度 必需 严格 执行 ,巡 回护 士要 熟悉手 术 的全 过程 ,主 动 默契 的手术 配合 能有效 的缩 短手术 时 间 。
[关键 词】脊柱 手术 ;脑 脊液 漏 ;引流 管
脑脊 液漏 作为 脊柱 手术 常见并 发症 ,临床护 理 中可 以发 现患 者 主述 头 痛头 昏,严重 时恶 心 ,呕 吐 , 口渴 ,切 口引 流管 引流液 增 多 ,颜 色淡 红 色或者 就是 无色 透 明 ,如果不 能有 效 处理 ,患 者 会发生精神萎靡 ,全身衰竭,切口裂开 ,切 口感染继发中枢感染 而危及 生命 。2008年3月 ~201 1f 3月共 开展脊 柱后 路手术 332例 ,
【摘 要 ]H的 :探 讨脊柱 手 术后 脑 脊 液漏 脑脊 液漏 辅 助 治疗 方 法 。方法 :回顾 性 分析 8例脊 柱术 后脑 脊 液病 例 ,通 过加 强 营养 支 持 、加强 时 引 流管 的观察 ,根 据不 同情况 采取 抬高 引流 袋 的位置 ,定 时夹 闭和 开放引 流管 的方法 ,进行 干预 处理 。结果 :7例经过 上述 处 理后 3~10 d腑 脊液 漏停 止 ,1例术 中硬 膜囊 撕 裂较 大 ,修 复较 困难 ,术 后 14 d,引流量 仍然 达到 200 ml以上 ,试夹 管24 h,无 不适 , 兀 渗漏 ,果断 拔管 ,加 压 包扎 ,顺 利治 愈 。结 论 :脊柱 手术 继发 硬脊 膜 损伤 ,除了术 中及 时尽 可 能修 补外 ,术 后营 养支 持 ,加强 引 流 管 观察 沪埋 ,根据 间情况 ,主 动进行 干预 ,可 以促进 脑脊 液漏 治愈 。
脑脊液漏术后护理措施

一、概述脑脊液漏是颅脑损伤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多见于颅底骨折。
脑脊液漏术后护理对于患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脑脊液漏术后护理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二、护理目标1. 预防颅内感染。
2. 促进脑脊液漏口愈合。
3. 保持患者舒适,提高生活质量。
三、护理措施1. 体位护理术后患者应取半坐卧位或患侧卧位,头部抬高30度,以利于脑脊液漏口愈合。
床头抬高可减轻脑脊液对漏口的冲击,降低颅内压,减少脑脊液漏出。
2.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术后及时清理局部渗液,用无菌棉球蘸取生理盐水轻轻擦拭,避免用力擦拭。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3. 防止逆行感染(1)禁用棉球堵塞漏液部位,以免细菌逆行感染。
(2)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屏气等动作,以免增加颅内压,导致脑脊液逆流。
(3)避免鼻腔冲洗、滴药等操作,以免细菌逆行感染。
4. 抗感染治疗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
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血常规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症状。
5. 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保证患者营养摄入。
必要时,可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6. 心理护理关心患者情绪,耐心解答患者疑问,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
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7. 健康教育(1)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感冒、腹泻等疾病。
(2)告知患者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以免影响恢复。
(3)指导患者正确咳嗽、打喷嚏的方法,避免增加颅内压。
(4)告知患者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8. 术后并发症观察与处理(1)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瞳孔等变化,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脑疝等并发症。
(2)如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3)如患者出现癫痫发作,应立即给予抗癫痫药物控制。
四、护理评价1. 患者体温、血常规等指标恢复正常。
2. 患者颅内压、脑脊液漏口愈合情况良好。
3. 患者无感染、并发症发生。
4. 患者心理状态良好,积极配合治疗。
五、总结脑脊液漏术后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切口管理
• 渗出脑脊液常规、定期细菌培养。 • 注意伤口渗液的观察,敷料要注意及时更
换,一旦湿润,就必须换药,换药时注意严格执 行无菌操作,减少直接细菌进入感染的机 会。
• 切口愈合后数周内需观测局部是否“鼓包 ”,切口周围是否能够扪及波动感
引流
• 若原先用负压吸引,应改为常压引流。准 确记录引流量。及时更换引流袋。
◆同种异体材料主要为同种异体阔筋膜,异种生物材料包括 牛心包、羊心包、牛腹膜、猪腹膜、肠系膜等(排异反应,慢
性炎症,导致与周围组织粘连较重,少用)
术后脑脊液漏诊断及处理
术后脑脊液漏的诊断:
术后头痛、头晕、呕吐且与姿势有关 伤口有淡红色血性液或清亮液体渗出 术中有硬脊膜损伤伴脑脊液漏 引流出大量淡红色血性液体或清亮液体 皮下积液穿刺抽出淡红色或清亮液体 脊髓造影可明确诊断
◆体位性头痛、头晕、呕吐
处理:
脑脊液容量减少所致表现为头痛 治疗上予以补充液体, 调节水电平衡(心脏功能良好者,
每日补液量3000ml左右) 卧床休息是常规治疗方法, 采取头低脚高位
3.神经症状
◆脑脊液压迫对应神经根,引起肢体麻木 疼 痛等不适。
处理:
消肿 止痛 营养神经,必要时引流
4.硬脊膜假性囊肿
软化大便,防止大便秘结,减少排便时用力 腹压增加,进而增加颅压,不利漏口闭合。 • 要注意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关注血常规 血沉 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
体位要求
• 1.俯卧位; • 2.去枕位平卧; • 3.仰卧位,头低脚高
• 对于可能有脑脊液漏的患者,可以适当的 对患者采用俯卧位,应用腹带加压或腰部术 口沙袋加压的方法。
• 生成: • 两半球侧脑室→室间孔(Monro氏孔)→间脑三脑室→经中
脑导水管(Sylvius氏管)→ 桥延脑背方四脑室→四脑室外侧孔 (Luschka氏孔)、正中孔(Magendie氏孔) →各脑池和脊髓蛛 网膜下腔。
• 回吸收: • 主要由突入脑上矢状窦的蛛网膜颗粒( Parchioni颗粒,约占
80%)和脊髓静脉的蛛网膜绒毛吸收 • 也存在经室管膜、脑和脊髓软膜及沿脑和脊神经鞘入淋巴
管和血管周围间隙的少量吸收途径
脑脊液正常压力维持在80-180mmH2O。 <80mmH2O时,分泌增加;大于180mmH2O时,分泌减少。
4
5
6
硬脊膜
脑脊液
脊柱手术损伤硬脊膜
硬脊膜
7
脑脊液漏是脊柱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 脑脊液漏的发生率约为2.31%-9.37%
比重为1.005 _ 无色透明细胞外液
成人总量为110~200ml(平均130ml) _ 平均日产量约520ml
主要由血循环经脑脉络丛和脑内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滤过而生成 的血浆超滤液(95%在侧脑室形成)
与血浆相比,其蛋白、脂质与钙含量较低,而氯化物、叶酸与 镁的含量较高
3
脑脊液循环 (人体第三循环)
脑脊液漏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
1.感染
◆硬脊膜损伤后使脑脊液与外界相通,主要表 现为椎管内感染和颅内感染
处理:
治疗上加强抗感染, 勤换敷料, 置管引流鞘内给药能提高治 愈率
抗生素应用容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如第三代头孢(头孢 曲松)
补充白蛋白或少量血浆、电解质, 防止电解质紊乱
2.低颅压综合症
术中硬脊膜处理
◆1度损伤:直接无创线(用6,7-0)缝合,直到见不到脑脊液 漏为。
◆2、3 度损伤:以游离自体组织修复(包括脂肪、肌肉和筋 膜,用6 ,7- 0无创线缝合)
◆4、5度损伤:将筋膜覆盖于缺损区, 两侧与椎管两旁的软组 织缝合, 上下与硬膜缝合, 尽量严密缝合, 封闭椎管, 以未见脑 脊液漏出为宜
膜破裂的硬脊膜替代物,常与直接缝合修补配合使用有助于提高硬脊膜破裂 修复处的水密性。胶原海绵具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能促进组织修复;同时 还具有空间屏障作用,早期能预防硬脊膜外瘢痕组织向椎管内侵入所造成的 硬脊膜周围纤维性粘连。胶原海绵与明胶海绵都具有多孔海绵状结构,都能 吸收血液而达到止血效果,可减少硬膜外血肿,预防硬脊膜外瘢痕形成)
脑脊液漏停止后继续保持治疗体位48 h后恢复正常体位
术后脑脊液漏的处理
2.持续引流法(用于血浆引流管引流量大于 400ml一周以上且无明显减少的病例):
导针腰椎棘突间穿刺, 将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5-10 mm, 体位改为头高脚低位, 减少CSF回流
控制引流量在每小时10ml 每日240 ml左右, 并维持CSF 压力在100mm H2O左右, 持续3-5 d可考虑拔管
拔管前可先行闭管观察24 h, 如手术切口无CSF漏出, 可拔 管
另:有文献研究表明,延长引流时间 间断夹闭引流管可加快 脑脊液漏恢复,提升切口愈合速度。
术后脑脊液漏的处理
3.硬膜外血斑修补法
从前臂静脉穿刺抽出25ml血液, 将血液注入硬膜外间隙( 大 约60 s内)
4.再次手术修补硬膜囊
5.注意补液(每日3000ml左右),预防感染 (使用容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如头 孢曲松),口服醋氮酰胺等减少脑脊液分 泌药物。
• 拔管后立即将引流口严密缝合或揉搓引流 窦道促使其尽快封闭。
• 如果存在从创口的直接渗漏,宜堵不宜疏,可 以对创口加密缝合。
药物治疗
• 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抗菌素应用(头孢曲松)。
• 按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大量补液,合理调整 补液的顺序。
• 适当补充白蛋白或少量血浆、电解 质,防治电 解质紊乱;防止颅内压过低。可调节脑脊液引 流量,防止过度引流。引流量过大,病人可出 现 头痛、头晕等低颅内压症状;引流过久可能 发生引流管逆行性感染。
硬脊膜破裂原因、分类及处理
硬脊膜破裂的原因
原发性硬脊膜损伤:
◆脊柱爆裂性骨折碎骨块刺破硬脊膜 ◆脱位时撕破硬脊膜 (脊髓腹侧或侧方, 这类裂口多不规则)
硬脊膜破裂的原因
医源性损伤:
◆松解粘连时撕裂(黄韧带明显肥厚与硬膜囊粘连,硬膜囊 骨化) ◆术中视野不清、操作不当误伤 ◆肿瘤手术时肿瘤组织与硬脊膜粘连 ◆脊髓疾病术中需要切开硬脊膜 ◆经验不足操作不熟练、粗暴
术后脑脊液漏的处理
1.体位调节、伤口加压包扎法
颈椎手术患者采用端坐位, 术后拔除引流后伤口用沙袋或 盐袋压迫包扎
胸腰椎手术患者采用头低脚高位(床尾垫高20-30cm) 或俯卧位,。
拔除引流管后引流管口用针线缝合或蝶形胶布牵拉, 厚棉 垫覆盖, 胸腹带加压包扎, 再用盐袋局部压迫,或严密缝合 。(如果不做以上处理,拔管后需用力揉搓引流管窦道, 促进其粘连封闭)
脊柱手术脑脊液漏的诊疗及 护理
内容概要
• 1.定义 • 2.解剖 • 3.硬脊膜破裂原因、分类及处理 • 4.术后脑脊液漏诊断及处理 • 5.脑脊液漏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 • 6.脑脊液漏的护理
2
定义: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 脑脊液由脑 室中的脉络丛产生充满在各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 央管内的无色透明液体。(与血浆和淋巴液的性质相似 )
●有文献表明,腰椎滑脱程度与手术方式是退行性腰椎滑脱 术后脑脊液漏发生骤然升高, 硬膜囊内压力瞬间增大
◆咳嗽 喷嚏 ◆排便困难 ◆过早坐起或站立
硬脊膜损伤分度
1度: 硬膜撕裂无缺损 2度: 硬膜缺损小于1/4周径 3度: 硬膜缺损大于1/4周径、小于1/2周径 4度: 硬膜缺损超过1/2周径, 但未完全缺如 5度: 硬脊膜完全缺损
脑脊液漏形成的切口疝
35
脑脊液漏MRI下表现
36
结语
术前仔细分析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资料,制 定合理手术方案
术中耐心操作对于粘连尚可分开者避免硬 脊膜损伤
硬脊膜骨化者争取使硬脊膜破损面积最小 减压完毕仔细检查发现损伤及时修补 术后加强护理密切观察
THANKS!
术中特殊处理
◆ 皮下脂肪组织修补硬脊膜是一种快速而高效的方法(皮下脂
肪组织覆盖撕裂的硬脊膜和所有暴露的硬脊膜并塞进外侧隐窝, 然后缝合贴紧 硬脊膜, 再在脂肪组织表面喷洒生物蛋白胶,可避免异物反应,临床取得了良 好效果,但难以达到严密的防水性且术后易形成瘢痕组织)
◆常用的人工修补材料有明胶海绵、胶原海绵、纤维蛋白胶 、聚乙醇酸等(明胶海绵是多孔海绵状结构,故不能用作水密封闭硬脊
◆硬脊膜损伤后局部薄弱受脑脊液压力压迫形 成硬脊膜假性囊肿且很容易发生破裂
处理:必要时手术
5.颅内出血
◆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可导致颅内出血
处理:专科治疗
脑脊液漏的护理
病人护理
• 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以求得理解和配合, 让病人心情平静。
• 在愈合前禁止患者下床活动。 • 避免咳嗽及用力屏气等加大腹压活动;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