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脑电图解读

合集下载

【医学课件】 骨密度测定及脑电图的临床应用

【医学课件】 骨密度测定及脑电图的临床应用
• 9.癫痫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癫痫手术治疗前的 定位;对抗癫痫药物效果的评价;停服抗癫痫 药物的指标;
• 10.用于精神疾病的鉴别诊断; • 11.其他脑功能减退的疾病;
脑电图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 1 适应症: • 1)鉴别脑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如抽搐、心理障
碍、聋、盲等是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2 )各种脑 部疾病辅助诊断、鉴别诊断及定位如癫痫、脑瘤、 脑外伤、颅内血肿、脑炎、脑寄生虫病、脑脓肿、 脑血管病、脑变性及代谢性疾病、精神病、头痛、 眩晕、昏迷、失眠、癫痫手术的监护、脑死亡的判 断等。 • 3)了解全身疾病疑有脑损害者是否脑受累如癌是否 有颅内转移、感染、中毒、肝或肾性疾病等是否造 成脑功能损害。 • 4)随访了解脑部疾病的变化、疗效、脑发育状况、 帮助了解脑衰老及脑死亡。
骨密度测定的临床应用
脑电图的临床应用
临床上用于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通用 指标是:发生了脆性骨折及(或)骨密度低 下,目前尚缺乏直接测定骨强度的临床 手段。
报告单的解读
• 三条曲线,中间的为参考曲线,上面的为正2个 SD的曲线,下面的为负2个SD的曲线。当病人测 量后会出现一个黑点在图上。
• 图表背景是三种颜色表示的骨折危险性的评估: 绿色及浅绿:T-score在-1以上,骨密度正常;
三、骨骼生长发育异常; 1.佝偻病。 2.畸形性骨炎(Paget’s病)。 3.软骨病。 4.骨纤维结构不良。
四、其他:
1.反射性交感性骨营养不良。 2.慢性酒精中毒。 3.风湿病、类风湿病、痛风等骨关节病变。 4.骨质增生。 5.慢性腰腿痛、腰背痛。 6.长期卧床或肢体活动缺乏者。 7.脊柱压缩性骨折,股骨颈骨折或骨折倾向者。 8.人工关节置换术后。 9.卵巢、子宫切除术后。 10.过早绝经或多生育史的妇女。 11.服用抗癫痫药物。 12.服用激素类药物。 13.长期嗜酒。

脑电了解大脑电活动的记录和分析方法

脑电了解大脑电活动的记录和分析方法

脑电了解大脑电活动的记录和分析方法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简称EEG)是一种用于记录和分析大脑电活动的非侵入性方法。

通过测量头皮上的电位变化,脑电图提供了关于大脑功能和异常状态的重要信息。

本文将介绍脑电图的记录和分析方法,以及其在临床和科研领域的应用。

一、脑电图记录方法1. 装置选择:脑电图记录通常使用电极帽,由多个金属电极组成。

电极的布局和数量根据需求而定。

常见的布局包括国际10-20系统和国际10-10系统。

电极帽能够准确、快速地测量来自大脑的电位变化。

2. 信号获取:在记录脑电图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头皮。

通常使用脱脂酒精擦拭头皮以去除油脂,使电极与皮肤接触良好。

然后将电极帽正确安装在头部,确保电极与皮肤紧密贴合。

接下来,将电极与放大器连接,放大器会放大电位信号以便能够进行记录和分析。

3. 数据记录:随着电位信号的记录,数据将被传输到计算机或其他数据存储设备上。

记录的持续时间可以根据实验或临床需求进行调整,通常为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

二、脑电图分析方法1. 时域分析:时域分析是对脑电图信号在时间轴上进行分析。

通过计算信号的幅值、频率和时域特征,如峰值时间和波谷时间,可以获取关于大脑活动的信息。

常用的时域分析方法包括均方根、峰值检测和相关分析等。

2. 频域分析:频域分析是对脑电图信号在频率域上进行分析。

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可以获得不同频率成分的功率谱。

频域分析可以揭示大脑在不同频率带的活动情况,如阿尔法波、贝塔波和theta波等。

常用的频域分析方法包括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和功率谱密度等。

3. 空间域分析:空间域分析是对脑电图信号在空间上进行分析。

通过检测不同电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研究大脑的空间分布和连接。

研究者可以使用独立成分分析、时空叠加和源定位等方法来分析空间域信息。

三、脑电图应用1. 临床应用:脑电图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癫痫、睡眠障碍和脑损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eeg指标

eeg指标

eeg指标
EEG指标,即脑电图指标,是一种用于监测和评估大脑活动的非侵入性技术。

EEG指标的应用广泛,包括但不限于诊断癫痫、辅助判断脑死亡以及在神经
科学研究中用于研究大脑功能和认知过程。

EEG指标是通过放置在头皮上的电极记录大脑的电活动。

这些电极通常会连
接到EEG机器上,该机器可以实时显示大脑活动的图形表示。

EEG指标可以
提供大脑活动的动态视图,并且能够捕捉到各种不同类型的脑电波,例如阿
尔法波、贝塔波和伽马波等。

在临床和研究中,EEG指标通常用于监测大脑活动的变化。

例如,EEG指标
可以用于监测睡眠周期的变化,或者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的研
究中,用于观察大脑活动的变化。

此外,EEG指标还可以用于评估精神疾病
的症状和严重程度,例如抑郁症、焦虑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等。

EEG指标的解读需要专业的知识和经验。

医生或神经学家通常会解读EEG指标,并根据结果进行诊断或制定治疗方案。

然而,由于EEG指标可能受到许
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药物使用、睡眠状态、注意力水平等,因此解读结果时
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总的来说,EEG指标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大脑的功
能和认知过程。

在临床实践中,EEG指标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各种神经系统
疾病和精神疾病。

在研究中,EEG指标可以用于探索大脑活动的机制和认知
过程的本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EEG指标将在未
来的医学和神经科学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脑电图结果的判定

脑电图结果的判定

脑电图结果的判定(协和医院)[正常脑电图的判定]一、成人觉醒是的正常成人脑电图是以α波为基本波和间有少量散在快波和慢波组成。

(1)基本波α波或以α波为主,分布正常;两侧对称,左右对称部位的α波频率差不应超过20%,波幅差在枕部不超过50%,其它部位不超过20%;波幅不应过高,α波平均波幅小于100微伏,在睁闭眼、精神活动及感觉刺激时,α波应有正常的反应。

(2)慢波为散在低波幅慢波,主要见于颞部,多为θ波,任何部位均不应有连续性高波幅θ或δ波。

(3)睡眠时脑波应左右对称。

无异常电活动。

(4)发作波不论在觉醒和睡眠,均不应有棘波、棘慢综合波等。

二、儿童相对于成人,背景活动较慢,并且根据不同的年龄而不同,一般来说,8岁儿童的α波若低于8Hz应视为异常。

(1)基本波觉醒时脑波的基本频率与同年龄组正常儿童的平均值相比,其频率差不大于2CPS。

(2)慢波慢波为非局灶性,也广泛性高波幅波群。

(3)过度换气在过度换气中,脑波频率变慢,波幅升高,两侧应大致对称。

(4)睡眠脑波睡眠波一般应两侧对称。

(5)无发作波不论在觉醒和睡眠,均不应有棘波、棘慢综合波等。

另外,6Hz的棘慢综合波,小尖棘波,6-7CPS和14CPS的正相棘波,节律性中颞放电不应视为异常。

[异常脑电图的判定]一、成人(1)基本节律的平均波幅特别高或特别平坦并有低波幅的慢波混入。

(2)基本节律对于各种生理刺激一侧或两侧缺乏反应。

(3)基本节律的波幅明显不对称,两侧波幅相差>50%。

(4)超过正常量的慢波活动,特别是局灶性出现时。

(5)觉醒和睡眠描记中有肯定的棘波/棘慢或尖慢综合波。

(6)高波幅的慢波、快波爆发的出现。

过度换气中出现两次以上的暴发性活动。

(7)睡眠时出现的顶部尖波、睡眠纺锤、K综合波明显不对称。

二、儿童如果不符合或有异于该年龄组正常脑电图式样,即为儿童异常脑电图。

应熟悉儿童在各个年龄组脑电图表现。

[脑电图结果的描记]1.正常范围与相应年龄正常脑电图无异。

脑电图基础知识

脑电图基础知识
无创脑电图技术
利用先进的电磁成像技术,实现无创、高分辨率的脑电图监测,为临 床诊疗和康复领域提供更安全、舒适的解决方案。
脑电图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拓展
神经机制研究
脑电图在神经科学中广泛应用于研究神经机制和认知过程,未来将进一步揭示脑神经活动 的奥秘,为神经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脑疾病诊断
脑电图在脑疾病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未来随着脑电图技术的不断创新,其在帕金森病 、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目的
脑电图主要用于临床诊断、研究以及监测大脑功能状态。它 可以提供关于大脑在各种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功能状态和神 经元活动的信息。
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发展历程
自19世纪末以来,脑电图技术不断发展,从最初的静态脑电图到现在的动态 脑电图,以及多导联、高分辨率的脑电图技术。
应用领域
脑电图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康复医学等领域。它可以 帮助诊断和治疗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脑炎、痴呆等,同时也是研究 大脑认知和情感等高级功能的重要工具。
THANKS
脑电图可以评估神经康复患者的预后情况,预测康 复治疗效果。
通过脑电图监测,可以了解患者大脑的电活动情 况,判断神经功能恢复的程度和速度,为制定康
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神经疾病辅助诊断
一些神经疾病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 化等,在临床诊断时需要借助其他辅 助检查手段。
脑电图可以辅助诊断这些神经疾病, 通过观察大脑电活动的变化,为临床 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06
脑电图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
脑电图技术和设备的创新与进步
01
数字化和自动化程度更高
采用更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提高脑电图记录和

eeg脑电研究法

eeg脑电研究法

eeg脑电研究法
EEG(脑电图)脑电研究法是一种用于测量和分析大脑电活动的非侵入性技术。

它通过放置在头皮上的电极来记录脑电信号,并提供关于大脑功能的信息。

EEG 脑电研究法的主要应用包括以下方面:
1. 临床诊断:EEG 常用于诊断癫痫、睡眠障碍、脑炎、脑肿瘤等神经系统疾病。

它可以检测异常的脑电活动模式,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

2. 认知神经科学:EEG 可以用于研究认知过程,如注意力、记忆、感知和决策等。

通过分析脑电信号的特征,研究人员可以了解大脑在不同认知任务中的活动模式。

3. 神经反馈训练:EEG 脑电研究法也可应用于神经反馈训练,即通过实时反馈脑电信号,帮助个体学会调节大脑活动。

这在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焦虑、抑郁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

4. 脑机接口:EEG 可以用作脑机接口的一种输入方式,使人们能够通过思维控制外部设备或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在进行 EEG 脑电研究时,通常需要使用专门的脑电图仪来记录脑电信号。

研究人员可以分析信号的频率、振幅、相位等特征,以了解大脑的活动状态。

总的来说,EEG 脑电研究法是一种重要的神经科学研究工具,提供了对大脑功能的无创洞察,对于临床诊断、认知研究和神经康复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脑电图基本技术标准

临床脑电图基本技术标准

临床脑电图基本技术标准正文以下推荐的临床脑电图基本技术标准是各种不同情况下临床脑电图技术操作的基础。

本指南系列的以后各部分,包括儿童脑电图记录、视频脑电图监测(Video EEG,VEEG)、癫痫外科和癫痫监测单元的VEEG监测、重症监护病房(ICU)和新生儿的床旁VEEG监测,首先均应符合以下技术操作的基本标准,除非有特殊要求。

1、临床脑电图检查的设备和环境要求1.1脑电图仪现在均使用数字化脑电图仪,仪器各项指标应符合国际标准并通过国内上市标准。

考虑到常规10-20系统需要19~21个记录电极,以及额外的脑电记录电极(如下颞区电极)、心电图、肌电图、眼动图等多导生理记录的需要,常规头皮脑电图使用的仪器至少需要32个或更多通道的放大器。

10-10电极系统和颅内脑电记录需要128通道或更多通道的放大器。

放大器的主要参数要求见表1-1。

1.2电极1.2.1头皮脑电图电极推荐使用银-氯化银或不锈钢材质的盘状电极,以导电膏、医用胶纸和弹力帽固定。

仅在成人短时间清醒期记录可使用桥式电极。

颅内脑电图一般使用不锈钢电极。

银电极因有组织毒性,不适用于颅内电极记录。

如同时需要进行磁共振检查,需要使用无磁性的铂铱电极。

实践证明增加下颞区表面电极记录与深部蝶骨电极记录效果相似,且可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因此目前针刺蝶骨电极的应用趋于减少。

头皮针电极仅在昏迷或脑死亡患者非常紧急且非常必要进行脑电图记录时可短时应用,其他情况下均不推荐应用。

电极须保持清洁,对疑诊或确诊为传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克雅氏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患者,记录后应对电极进行有效消毒,或选择一次性电极,以避免医源性感染。

1.2.2多导生理记录电极多导生理记录的电极(传感器)及默认参数设置见表1-2,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1.3闪光刺激器用于头皮脑电图记录的设备均应配备闪光刺激器,具体要求见指南二。

1.4检查环境和电路系统脑电图室应尽量远离影像科、理疗科、电梯间等有大功率电源干扰的环境,否则需要做特殊屏蔽。

脑电图操作流程

脑电图操作流程

脑电图操作流程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简称EEG)是一种用于检测和记录大脑电活动的无创性医学检查方法。

它通过测量头皮上的电位差来反映脑部神经元的活动情况,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

本文将介绍脑电图操作的流程,包括准备工作、电极贴附、记录过程和数据分析。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脑电图检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病历记录:医生需要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包括病史、用药史、过敏史等。

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诊断非常重要。

2. 患者配合: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和过程,并让其配合完成相关操作。

有些患者可能会感到不适或紧张,医生需要进行适当的安抚和指导。

3. 检查环境:确保检查室安静、光线适中,避免干扰信号的因素存在。

4. 设备准备:将脑电图设备调试至适当状态,确保电极贴附完好,并在检查前对其进行检查和校准。

二、电极贴附电极贴附是脑电图操作中的关键步骤,它直接影响到信号的质量和准确性。

下面是一般的电极贴附过程:1. 清洁皮肤:在电极贴附前,需要清洁患者头皮的皮肤,以确保贴附的电极与皮肤良好接触。

使用无酒精清洁剂轻轻擦拭头部,去除油脂和其他杂质。

2. 选取贴附位置:根据需要记录的脑电图信号的定位,选择适当的电极贴附位置。

通常,包括额叶、颞叶、顶叶和枕叶等区域。

3. 电极分布:将电极按照国际10-20系统或其他相关分布规则贴附至头部。

每个电极都需要贴附牢固且与皮肤接触良好,以减少电极导联阻抗。

4. 导联线连接:在贴附完所有电极后,将导联线与电极连接,确保连接良好且无松动。

三、记录过程脑电图记录过程是指实际进行脑电图信号采集的步骤。

以下是一般的记录过程:1. 基线记录:在实际信号采集前,进行基线记录,即记录患者静息状态下的脑电图信号。

这有助于后续数据的比较和分析。

2. 记录时间:按照需要,记录适当的时间长度。

记录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特定的研究或临床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电图诊断系统分类
脑电图 诊断系统
常规脑电图
特殊电极 脑电图
脑电图监测
脑电地形图
头皮电极 诱发脑电图
皮层或深部电极 鼻咽或蝶骨电极
睡眠脑电图 动态脑电图 视频脑电图
数字地形图 彩色地形图
脑电图
脑电图参数 • 频率 • 波幅 • 位相关系
EEG
脑电图
EEG
• 频率:一个波从它离开基线到返回基线, 或者从一个波底到下一个波底所需要的时 间为周期,通常用毫秒(ms)来表示(1秒等 于1000毫秒);每秒出现的周期数称为频率, 以次/秒(c/s)或赫兹(Hz)来表示。
地线
Inion
参考
参考 地线
电极电阻要小于5 K
正常成人觉醒时的脑电图
• α波:频率、波幅、波形、部位、对称
性、指数、调节与调幅、反应性。
• β波:低波幅,主要见于中央区及前头
部,以额、颞区明显。
• 慢波:可混有少量、散在性低波幅θ波,
主要见于额、颞区。个别δ波。
正常成人觉醒时的脑电图
• α波的频率:8~13HZ,在同一个体,频率相
25%
T5
P3 O1
P4
T6
O2
Inion
Inion
20% 10%
25%
(3)侧连线:从FPz经T3和T4达Oz, 全长分别为100%,左额极点(FP1) 右额极点(FP2)为FPz分别向左向右
10%,左枕点(O1)右枕点(O2)分别为Oz 左右10%距离,左右颞前点(F7,F8)为FP1 与T3,FP2与T4中点,左右颞后点(T5,T6) 为O1与T3,O2与T4中点.
10-20导联
20% 20% 20%
Cz Fz
20%
Cz
20%
C3
C4 Pz
Pz
Fpz
20% 10%
20%
20%
Oz
Nasion
T3
Oz
T4
10% 10%
Inion
A2
Pg2 A1 A2
10%
10% 20%
Nasion
Pg1
Pg2
Nasion
25%
Fp1 F8
Fp1 F7 Fz
Fp2
Fp2 Fz F8 A2
脑电图
EEG
脑波按照频率可分为以下几种: α 波:频率8~13c/s即8~13Hz。 β 波:频率超过13c/s,通常为14~30c/s。 θ 波:频率4至不足8c/s,通常为4~7c/s。 δ 波:频率不足4c/s或周期超过250毫秒。 β 波因频率高于α 波又称快波,θ 波及δ 波 频率低于α 波统称慢波。
Left
Fp2 Fz
F3
C3 P3 O1
F4
C4 P4
T3
Cz Pz
T4
T3
Cz Pz
T4
T5
T6
T5
T6
O1
O2
Inion
O2
Inion
不同导联的脑电信号
单极
平均
诱发
双极
连接病人
放置电极前首先清洁皮肤 使用导电膏用于表面电极的安放
Pg1 Pg2
Fp2-Ref
Nasion
Fp1
Fp2
Fp2
F8
Imp.
脑电图解读
脑电图
EEG
脑电图的概念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是脑组 织生物电活动通过脑电图仪放大(约放大 100 万倍)记录下来的曲线 , 由不同的脑波 活动组成。
脑电图
EEG
脑电图
EEG
脑电图
EEG
脑电图在诊断多种脑病中发挥着重 要作用。 例如: 癫痫 脑卒中 肿瘤 感染 退化性疾病 昏迷 脑死亡
电极安放10~20电极放置法
• • • • • • • • • • • • FP1左额极 FP2右额极 F3左额 F4右额 C3左中央 C4右中央 P3左顶 P4右顶 O1左枕 O2右枕 A1左耳垂 A2右耳垂 • • • • • • • • • • • F7左前颞 F8右前颞 T3左中颞 T4右中颞 T5左后颞 T6右后颞 FPz额极中线点 Fz额中线点 Cz中央中线点 Oz顶中线点 Pz枕中线点
频率波段
14
快波
Beta
+
Beta Alpha Alpha
7 13
Alpha
8
Theta
4
Theta
慢波
Delta
1秒 .
3
Delta
0
脑电图
• 波幅:
EEG
波幅又名振幅或电压,代表脑部电位 活动的大小,系指波顶到波底的垂直高度, 用微伏(μ V)表示。 低波幅<25μv 中波幅25μv~75 μv 高波幅>75μv 仅指成人,各书描述不一致
正常成人觉醒时的脑电图
• 枕慢波:学龄期到青春期枕部出现的3~ 4Hz(时限250~300ms),多为单发性,可在一 侧或两侧出现.可为睁眼所抑制.有人认为,与 枕部α 波幅相比,超过1.5倍的出现频度高 的为异常,余为正常
成人清醒异常脑电图类型
成人清醒异常脑电图类型
• 基本波异常及慢波异常(一)
导联
Pg1 Pg2
Nasion
Pg1
Nasion
Pg2
双极 用于双侧对比
F7 A1
Left
Fp1 F3 C3 P3 O1 Fz
Fp2 F4 C4 P4 F8 A2
Right
Fp1 F7 A1
Left
Fp2 Fz
双极传导 左右侧之间对比
F8 A2
Right
F3
C3 P3
F4
C4 P4
T3
Cz Pz
T4
正常成人觉醒时的脑电图
• α波的对称性:两侧大脑半球的α 节律的
频率,在任何时候都是相同的,轻微差异也 应怀疑异常,较低一侧一般是异常部位.波 幅在枕部双侧差异不超过50%,其他部位不 超过20%
• α波的时相关系:一般说来,α节律在 两侧半球同时出现和消失,但每个α波 在不同的区域常不同步.
正常成人觉醒时的脑电图
20%
C3 Pz
Fpz
C4
Pz
20%
10%
T3
20%
20%
Oz
Nasion
Oz
T4
10%
10%
Inion
A2 Pg2
10%
A1 A2
(2)冠状线:左右耳前点(A1和A2)通过Cz (1)前后正中线:鼻根到枕骨粗隆,全长 100%,鼻根上10%额极中点(FPz), FPz 点,全长100%,左颞中点(T3)和右颞中点 后20%额正中点(Fz), Fz后20%中央中点 (T4)分别为A1和A2上10%,左中央点(C3 ) 、右中央点(C4)为Cz与T3、T4的中点 (Cz), Cz后20%顶中点(Pz), Pz后20%Oz
• α波的反应性:睁眼思睡视觉注意及精 神集中,均可使α节律抑制.若缺失,则 异常 α • α节律的变异:分为慢α节律变异(如 前所述)和快的α节律变异.
正常成人觉醒时的脑电图
• α波的调节与调幅:调节指α节律的频 率变化,一般不超过2Hz.调幅指α的波 幅不固定,以1S或数S的周期反复递增 递减. • α波的指数:也称为α百分率,就是测 定某一时间的脑电图记录的α波出现 的时间,占全部的记录时间的百分比.
电极安放10~20电极放置法
10% 20%
Nasion
Pg1
Pg2
Nasion
25%
Fp1
Fp2 Fz F8 A2
Right
Fp1 F7 A1
Left
Fp2 Fz F8 A2
Right
20%
25%
A1
Left
F7
F3 C3
F4 C4
T3
C3
Cz Pz
C4
T4
T3
Cz Pz
T4
T5 O1
T6 O2
20%
Fp1 F7 F3 Fz Fp2 F4 C4 Pz T4 P4 O2 T6 F8 A2
X
1
Poly
1 2 3
F4-Ref C4-Ref
F7
F3
Fz
F4
F4
A2
A1 T3
Left
C3
Cz
C4
T4
C4
A1 T3 C3 Cz T5 P3 O1
2 3
Right
P3 T5
Pz
P4 T6
P4
P4-Ref
O1
O2
当恒定.
• α波的波幅:常表现逐渐增大逐渐缩小, 成纺锤状.大于100μv的成人罕见,据统
计,>60μv仅见于6%的个体.
正常成人觉醒时的脑电图
• α波的波形:通常是规则的圆的正弦波,但 波顶或波谷也可呈尖形,另外注意慢α波变 异型节律(在1/2α频率的慢波里重叠着α 样的波形) • α波的空间分布:在枕顶后颞区最高,有时 扩展至中央和中颞.应用参考导联,额部也 可出现.但α节律仅或主要位于额区则异常. 中央区α节律应与μ节律区分,通过睁闭眼, 前者抑制,后者无.
参考电极导联法 ( 单极导联 ) 18导联
16导联
• • • • • • • • • • • • • • • • • • FP1-A1 FP2-A2 F3-A1 F4-A2 C3-A1 C4-A2 P3-A1 P4-A2 O1-A1 O2-A2 F7-A1 F8-A2 T3-A1 T4-A2 T5-A1 T6-A2 Pz-A2 Cz-A2 FP1-AV FP2-AV F3-AV F4-AV C3-AV C4-AV P3-AV P4-AV O1-AV O2-AV F7-AV F8-AV T3-AV T4-AV T5-AV T6-AV Pz-AV Cz-AV • • • • • • • • • • • • • • • • FP1-A1 FP2-A2 F3-A1 F4-A2 C3-A1 C4-A2 P3-A1 P4-A2 O1-A1 O2-A2 F7-A1 F8-A2 T3-A1 T4-A2 T5-A1 T6-A2 FP1-AV FP2-AV F3-AV F4-AV C3-AV C4-AV P3-AV P4-AV O1-AV O2-AV F7-AV F8-AV T3-AV T4-AV T5-AV T6-A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