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米品种概述

合集下载

金苑玉767玉米品种简介

金苑玉767玉米品种简介

- 1 - 金苑玉767玉米品种简介 金苑玉767玉米是一种新型杂交种玉米,它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农业研究所研发并发表。这种玉米是以优质核心资源“金苑玉系”的CA733-1为主要母本,以及矮植种“太虚系”的SD216-3为定位母本而选育而成的。 金苑玉767玉米具有较高的产量性能。其生育期只需90-95天,可在北方地区实现多播,当地平均产量可达7000-8000kg/hm2。此外,金苑玉767玉米还具有良好的抗性,较强的抗病能力和抗旱能力。它可以抵御低温、高温;缺水、水源紧张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较差的生长环境下也能发挥良好的性能。金苑玉767玉米在经济产量、营养品质、风味和形状上也有较好的表现,食用价值较高,是用于食品加工的上佳选择。 此外,金苑玉767玉米的株型较矮、穗轴较短,具有抗穗反伏的特性,易于采收,采收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此外,玉米粒秆比较小,令金苑玉767玉米的采收效率更高,并因此节省人力成本和采收时间。 金苑玉767玉米的抗逆性和耐病性更是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它可以抵御茎叶病毒病、灰霉病、褐斑病、锈病等,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 作为一种新型玉米,金苑玉767玉米在抗逆性、耐病性、经济性以及食用价值方面都有着很高的表现,被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地种植,为玉米生产和发挥经济价值作出了重要贡献。 - 2 -

此外,由于金苑玉767玉米抗病能力强,所生长的玉米穗具有较好的采收效率和株型优良,此,它也成为许多采收机械种植的首选玉米品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总之,金苑玉767玉米是一种具有高产性、良好抗性、高抗逆性、优质品质、可靠耐病性以及经济高效等优点的优异玉米杂交种。它的出现,改善了我国玉米种植的质量和玉米种植行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辽宁排名前十的玉米品种

辽宁排名前十的玉米品种

辽宁排名前十的玉米品种辽宁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省份之一,玉米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辽宁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占据较大比例。

辽宁排名前十的玉米品种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高产性,下面将为大家介绍这些品种。

一、豫鲁7号豫鲁7号是一种高产抗病的玉米品种,适应性强,生长期适中,耐寒性较好,适合在辽宁等北方地区种植。

该品种结实率高,每亩产量稳定,品质优良,是辽宁地区的主要玉米品种之一。

二、云玉335云玉335是一种抗倒伏、抗病虫害的玉米品种,适应性广泛,在辽宁等地都可以种植。

云玉335生长势旺,抗逆性强,耐旱性好,能适应不同的生态条件。

该品种产量高,籽粒饱满,质量好,是辽宁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玉米品种之一。

三、辽玉28辽玉28是一种中早熟、高产稳产的玉米品种,适应性强,耐旱性好。

该品种植株高大,叶片宽大,穗粒饱满,产量稳定,适合在辽宁等地种植。

辽玉28的品质优良,淀粉含量高,口感好,是辽宁地区农民喜爱的玉米品种之一。

四、辽花秀2号应辽宁等北方地区的种植条件。

该品种植株高大,抗倒伏能力强,穗粒饱满,产量高,品质好。

辽花秀2号的优点是早熟、高产稳产,是辽宁地区广泛种植的玉米品种之一。

五、辽玉12号辽玉12号是一种中晚熟、高产稳产的玉米品种,适应性强,耐寒性好。

该品种植株高大,叶片宽大,穗粒饱满,产量稳定,适合在辽宁等地种植。

辽玉12号的品质优良,淀粉含量高,口感好,是辽宁地区主要种植的玉米品种之一。

六、辽黄玉2号辽黄玉2号是一种中早熟、高产抗病的玉米品种,适应性强,能适应辽宁等北方地区的种植条件。

该品种植株高大,抗倒伏能力强,穗粒饱满,产量高,品质好。

辽黄玉2号的优点是早熟、高产稳产,是辽宁地区广泛种植的玉米品种之一。

七、辽玉20号辽玉20号是一种中晚熟、高产稳产的玉米品种,适应性强,耐旱性好。

该品种植株高大,叶片宽大,穗粒饱满,产量稳定,适合在辽宁等地种植。

辽玉20号的品质优良,淀粉含量高,口感好,是辽宁地区主要种植的玉米品种之一。

中国排名前十的玉米品种

中国排名前十的玉米品种

中国排名前十的玉米品种
(一)
1、金8号:这是一种抗旱能力极强的晚熟品种,具有较强的耐病性和优良的抗倒伏性。

2、双优326:这是一种抗旱、耐寒、新鲜度好、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以它的抗旱能力、耐寒能力及良好的产量而著称。

3、金玉388:它是一种早熟、耐旱性强的玉米品种,它具有抗病性好、耐旱性强、生长期短、颗粒大而重的特点。

4、全熟53号:这是一种高产优质的早熟玉米品种,具有抗病性强、耐热性好、生长快、颗粒大而重的特点。

5、益玉33号:这是一种耐旱、抗逆性强的早熟玉米品种,具有抗病性和抗非对称病毒性优良的特点。

6、仙台丰收4号:这是一种较早熟、抗旱、耐热高产的晚熟玉米品种,具有耐旱性好、耐病性强、抗非对称病毒优良的特点。

7、梅兰1号:这是一种高产优质的玉米品种,具有抗病性好、抗旱能力强、抗倒伏性强的特点。

8、梯科2号:这是一种耐旱、抗逆性强的晚熟玉米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品质良好、抗病性强的特点。

9、双水1号:这是一种高产、抗病性好的晚熟玉米品种,具有抗旱性好、耐热性强、抗倒伏性好的特点。

10、金秋9号:这是一种耐旱、抗病性强的早熟玉米品种,具有高抗旱能力、耐寒能力、耐病性强的特点。

中国种植最多的玉米品种

中国种植最多的玉米品种

中国种植最多的玉米品种中国种植最多的玉米品种玉米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中国种植最多的玉米品种中,以杂交玉米品种居多。

杂交玉米由于其产量高、抗逆性强、生长周期短等优点,逐渐成为我国玉米种植的主要品种。

以下将结合国内相关数据,介绍中国种植最多的玉米品种。

首先,中国种植最多的玉米品种之一是中农杂交玉米。

中农杂交玉米是由中化集团下属的中国农业种业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一类杂交玉米品种。

其具有抗旱、抗倒伏、抗病虫害、产量高等优点,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

在全国范围内,中农杂交玉米以其稳产高产,成为了中国种植最多的玉米品种之一。

其次,丰乐玉米也是中国种植最多的玉米品种之一。

丰乐玉米是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育种的杂交玉米品种,其产量高、适应性强、耐贮藏、口感好等特点,被广泛种植在湖南等玉米主产区。

丰乐玉米在省际间的推广也逐渐得到了农民的认可,成为了中国种植最多的玉米品种之一。

此外,顺丰玉米也是中国种植最多的玉米品种之一。

顺丰玉米是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育种的一类具有高产、抗倒伏、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等特点的玉米品种。

由于其丰产、早熟、抗逆性强等特点,顺丰玉米在江苏等玉米主产区得到了广泛种植。

最后,诸如金麦、神丰、弘丰等品种也是中国种植最多的玉米品种之一。

这些品种有的具有高产、抗逆性强,有的具有丰产、抗逆性强等特点,受到了农民的青睐,成为了中国种植最多的玉米品种之一。

综上所述,中国种植最多的玉米品种主要以杂交玉米为主,如中农杂交玉米、丰乐玉米、顺丰玉米等品种。

这些品种具有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农民的青睐,成为了中国种植最多的玉米品种。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改良,相信中国的玉米产量将会继续稳步增加,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211玉米品种简介

211玉米品种简介

211玉米品种简介211玉米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发的一种优良的玉米品种。

该品种具有许多优点,如高产、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等,受到广大农民的青睐。

211玉米是一种高产的品种。

经过多年的选育和实验,211玉米的产量显著提高。

与传统品种相比,211玉米平均亩产量可以提高20%以上。

这对于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粮食生产的效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11玉米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病虫害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会导致玉米产量的下降。

而211玉米通过遗传改良,增强了对常见病虫害的抵抗力,减少了农民的农药使用量,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211玉米的适应性也非常强。

不同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各不相同,对玉米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然而,211玉米能够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无论是在寒冷的北方还是湿热的南方,都能够获得良好的生长效果。

这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种植空间。

211玉米的品质也非常优良。

它具有较高的淀粉含量和较低的脂肪含量,非常符合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需求。

同时,211玉米的口感也非常好,非常适合制作食品和饲料。

总的来说,211玉米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品种,对于我国的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种植211玉米,农民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收益,同时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

因此,推广种植211玉米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推广,可以让更多的农民受益于211玉米的种植,促进我国农业的繁荣和发展。

我们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国的农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农大778玉米种简介

中农大778玉米种简介

中农大778玉米种简介中农大778是一种常规玉米种,由中国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选育。

该种玉米具有生长快、株型好、耐候性强等特点,已经成为中国北方地区普遍使用的优质玉米品种。

一、玉米品种特征中农大778玉米属于中早熟玉米品种,单株生长势强,株型好,高度适中,适应性强,耐旱、耐涝、耐候性强,抗倒伏能力好。

其生长周期为115-120天左右,成熟期中等。

叶片宽大,叶色深绿。

穗位于高位,穗长中等,穗粒排列整齐,颗粒饱满丰满。

其主茎上开穗后均匀地依次着底、侧枝开穗。

中农大778是一种优质玉米,含有较高的淀粉和营养成分,维生素含量较高,蛋白质含量在25%左右。

其籽粒质地细腻、糯性较高,食用时口感柔软、料蓬松,香气浓郁。

二、种植要点1.选用优质种子中农大778玉米的种子需要选用经过繁育检验的优质种子。

质量稳定的种子能够确保玉米生长状况,提高产量、品质。

2.地块选择选择肥沃、排水良好、气候适宜,以及前茬土地性状较好的地块种植玉米。

3.施肥种植前进行深耕和施肥,通常选用厩肥和矿物肥进行配合施用。

在生长过程中,根据玉米生长状况增施适量钾肥。

4.管理及时除草和灌溉,注意玉米的通风和透光。

及时掌握病虫害情况,采取适当应对措施。

在穗抽育苗期,及时营养调节,增加播种密度,添立支柱施以支撑。

三、适宜种植地区中农大778适合在中国北方的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地种植。

这些地区气候较为适宜,能够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期。

四、总结中农大778是一种性状优良、产量高、耐逆性和抗病虫性强的优质玉米品种,适合在中国北方地区种植。

通过合理的田间管理,能够提高产量和品质,为农民增加亩产和收益,进一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

宏硕758玉米品种简介

宏硕758玉米品种简介

宏硕758玉米品种简介
宏硕758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2006年培育出来的一
种新型玉米品种,其穗芒色为深黄色,胚乳味道鲜美,性状稳定。


采用中穗中芒,穗长一般达8~18.5厘米,倒穗序数比一般玉米稍高,
胚乳含量13.2%~15.1%,糖化值25.7%~34.0% ,核粒黄色明亮,果肉
质脆,熟后外质有光泽,口感香甜,核中的组织分析丰富,微观结构
清晰,国外市场接受度高。

由于其特性优秀,宏硕758发展迅速,节
积玉米期许低至120天,生育期平衡,抗逆性强,萌发早,抗病性好,适宜在中部地区晚稻、夏玉米、早稻作业。

转基因裕丰303玉米种简介

转基因裕丰303玉米种简介

转基因裕丰303玉米种简介
引言
转基因玉米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物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中,裕丰303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转基因玉米品种。

本文将对于裕丰303玉米种进行简介。

裕丰303玉米种的来源
裕丰303玉米种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与美国杜邦公司合作研发的。

该品种是在普通玉米基因组中引入了一种抗除草剂草甘膦的基因,通过耐草甘膦的特性,使其在农业生产中更加适应各种环境和条件。

裕丰303玉米种的特点
1. 耐草甘膦
裕丰303玉米种具有抗草甘膦的特性,能够在除草剂草甘膦的直接喷洒下保持正常生长,减少了农民除草的成本和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2. 抗倒伏
裕丰303玉米种的茎秆坚韧,不易倒伏,同时具有良好的根系和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更好地抵御各种自然灾害。

3. 产量高
裕丰303玉米种在经过多年的生产试验和应用后,已经证明其产量比普通玉米品种高出20%-30%以上。

同时,由于其具有耐草甘膦的特性,也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4. 营养丰富
裕丰303玉米种在生长过程中,保留了普通玉米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的食品选择。

结语
裕丰303玉米种作为一种先进的农业生物技术,具有抗草甘膦、抗倒伏、高产和营养丰富等多种优点。

它的应用将会对于我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玉米品种概述 玉米属禾本科(Gramineae)玉米属(Zea)玉米种(mays)。玉米种又分为9个类型。玉米原产于中美洲的墨西哥一带,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带回欧洲,16世纪前半期由欧洲传入中国。在田艺衡《留青日扎》(1573年)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578年)都有关于玉米的记载。玉米传到我国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复杂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下,经过栽培驯化和人工选择,形成了大量的产量稳定、适应性强和抗逆性较好的地方品种,成为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基础。据粗略统计,全国各地保存的玉米品种资源近2万份。 玉米别名玉蜀黍,又有苞米、苞谷、苞芦、苞粟、棒子、玉茭、六谷、珍珠米、观音粟等名称。我国是世界上栽培玉米最多的国家之一。其栽培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小麦,居第三位。主要分布在北纬500到200从东北到西南的狭带状地区内,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等省、市、自治区。其中以河北、山东、黑龙江、吉林、四川、河南等省的播种面积最大,其他省、市、自治区也都有一定种植面积。 玉米是高产粮食作物,籽粒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掺合其他的粮食,实行粗粮细做,可做成各种糕点,美味可口,深受人们喜爱。随着我国四化建设的逐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玉米的饲用价值越来越重要。在工业上用途亦广,玉米籽粒和副产品可以制造300种以上的工业品。在医药上,玉米淀粉是培养抗菌素(如青霉素、链霉素、金霉素)的主要原料之一。

我国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多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玉米种质资源。这些种质资源在生产、育种和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利用价值。解放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玉米种质资源工作,全国各地开展了群众性的评选良种、收集、整理农家品种工作。据统计,至1958年止,全国共收集保存玉米品种11400余份;1979年以来,全国又进行了大规模的补充征集,从而促进了我国玉米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我国过去长期种植的大部分是硬粒型地方品种,而马齿型品种基本上是近几十年来自国外引入的,如云南的普照苞谷是1920年从印度引进的,金皇后是1931年由美国引进,英粒子1943年由丹麦传教士带到辽宁的。除此之外,我国还种植有少量的糯玉米、粉质玉米和爆裂型玉米。

解放后,在水、肥等栽培条件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各地区有的硬粒型品种由于产量不高,多数已被引进的马齿型品种所代替。但在水、肥条件差、土壤瘠薄和一些交通不便的山区,由于长期种植的硬粒型品种形成了对当地条件特殊的适应性、产量稳定、品质好,因而在生产上仍占有一定的栽培面积。在马齿型品种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硬粒型品种逐渐减少的品种交替过程中,在两种类型交错种植地区,通过天然杂交和人工选择形成了大量中间型的品种。这些中间型品种的形成不但对玉米增产起了作用,也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的种质资源。

不同类型的品种具有不同的特征特性。总的来说:马齿型品种长势较强、茎秆粗,叶片宽,果穗长,籽粒大,耐水肥,产量较高,但食用品质较低,稳产性差;硬粒型品种则相反;中间型品种介于二者之间。 糯玉米(蜡质种)最早起源于我国, 是一个玉米突变种,由突变基因wx的作用所形成的。在我国西南各省均有种植,以广西、云南为最多,其他省、市、自治区多为零星种植。糯玉米的植株和果穗外形和硬粒型玉米无区别,但籽粒的胚乳全部由支链淀粉所组成,而普通玉米的胚乳则由约78%支链淀粉,22%直链淀粉组成。糯玉米的角质胚乳与粉质胚乳层次不分,籽粒呈不透明蜡状。淀粉粘软细柔,有特殊香味,宜于鲜食或做糕点,亦可作粘贴剂及纺织业印染上浆之用。

甜质型又称甜玉米,是由另一个隐性突变基因su所形成的变种。甜玉米植株矮小,分蘖力强,果穗小,几乎全为角质胚乳,籽粒中含有较多的水溶性多糖、脂肪和蛋白质,淀粉含量较低。成熟时籽粒皱缩,产量比一般玉米低。近年来,上海市农科院选育出制罐头用的甜玉米综合种1641,已投入生产,供出口外销。中国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甜玉2号是属于sh2突变基因的超甜玉米,比一般玉米要甜得多。云南的甜脆爱bt基因控制,能做蔬菜,很受人们欢迎。 爆裂型玉米植株矮小,叶片狭窄,分蘖多,较晚熟,果穗、籽粒较小,产量不高。在我国仅有零星种植。

玉米种质资源工作,随着工农业的发展,要求有更多新的栽培品种,以适应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因此,必须在品种收集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鉴定,才能创造出新材料和新产品,从而为农业现代化多作贡献。

近年来,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基础上,各省、市、自治区的有关单位,都进行了种质资源的鉴定、研究和利用工作,并已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鉴定项目多达60项以上,其中包括植物学性状,生物学性状,对病虫的抗性以及产量性状等,鉴定出了一大批具有优良性状的种质材料,如抗旱、抗寒、高蛋白、高油分、高赖氨酸、抗大斑病、抗小斑病、抗丝黑穗病、抗矮花叶病和玉米螟等,为玉米育种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优良原始材料。

在鉴定多种性状表现的同时,今后要加强遗传性和生态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更系统地整理玉米种质资源的有关数据和资料。 玉米良种的培育和推广对玉米亩产和总产的提高至关重要。建国前,玉米的育种工作开展得很少。解放后,玉米育种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首先是开展了群众性的良种评选活动,1952年以后,选出了一批优良地方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到1959年,据不完全统计,经全国评定的优良品种有2000多个和各种类型的杂交种400多个在生产上应用。一些优良的双交种和综合种,如农大号、春杂号、双跃号、混选1号等推广应用,对当时玉米生产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尔后,又重点开展了以单交种为主的育种工作。到1957年,玉米杂交种的播种面积达到了玉米总面积的55%,其中单交种占杂交种面积的55%,双交种占40%。由于大量优良杂交种的不断出现,推广面积的迅速发展,使得玉米的亩产和总产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到1979年推广面积在100万亩以上的就有37个,如中单2号、郑单2号、群单105、新单1号、丹玉6号、黑玉46、吉双101、烟三6号、鲁三9号、陕单1号、成单4号、京单7号等,其增产幅度为20—30%。这些杂交种大多数是由我国自选系配成的,如330、获白、525、黄早四、金03等组配了很多优良组合。 此外,我国玉米的高赖氨酸,矮秆、双穗、高糖分及C型细胞质不育性的育种和利用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为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性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我国玉米种植地区的形成和发展,是和当地农业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生产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玉米的分布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往往受自然条件、栽培特点、种植制度、品种类型和农业结构以及国内外市场需要等条件的制约,形成了若干玉米产区。这就是:(一)北方春播玉米区;(二)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三)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四)南方丘陵玉米区;(五)西北内陆灌溉玉米区;(六)青藏高原玉米区。

上述玉米产区,前三个区为主产区,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约占90%左右;后三个区为玉米副产区,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较少。

(一)北方春播玉米区 本区为自北纬400的渤海边起,经山海关,沿长城顺太行山南下,再沿太岳山和吕梁山,直至陕西省的宜川、铜川、宝鸡一线,到甘肃省界向南至秦岭北麓,与西南山地玉米区接壤的以北地区。本区是我国主要玉米产区之一,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陕西、宁夏的北部,山西的大部及甘肃的一部分。常年玉米的播种面积约8000多万亩,占全国玉米面积的30%,总产量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35%左右,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本区属寒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冬季气温低,≥0℃的积温为2500—4100℃;≥10℃积温为2000—3600℃,无霜期130—170天,夏季最热日平均气温为20—25℃;适于玉米生长发育的(≥10℃)日数北部120天左右,积温2000℃左右,全年降水量400—800mm,从西向东递增,其中60%集中在7—9月。春季蒸发量大,易形成春旱,种植制度主要为一年一熟制,种植方式有玉米单作、玉米大豆间作及春小麦套种玉米三种类型。主要种植生育期短、抗寒及抗大、小斑病的品种和杂交种。

(二)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 本区位于北方春播玉米区以南,南界自北纬330的江苏省的东台县,沿淮河经安徽至河南、陕西沿秦岭直至甘肃省。本区包括黄河、淮河、海河流域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全部、河北南部、京津地区、山西省南部的晋中南地区。陕西省中部的关中地区和江苏、安徽两省北部的徐淮地区。这是我国玉米最大的集中产区,玉米播种面积达1.3亿亩,占全国玉米总面积的40%以上,总产量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50%左右。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温度较高,年平均气温10—14℃,无霜期从北向南170—240天,≥0℃的积温为4100—5200℃,≥10℃的积温为3600—4700℃,全年降雨量500—800mm,从北向南递增,自然条件对玉米生长发育十分有利。本区复种指数较高,由于气温较高,蒸发量大,降雨分布不匀,夏季降雨量占全年70%以上,经常发生春旱夏涝。为一年二作区,玉米种植方式多种多样,间套复种具存,其中小麦、玉米两茬套种占70%以上。根据夏播玉米生育期所需的积温,早熟种一般为80—100天,需要≥0℃的积温1900—2300℃,中熟种生育期100—110天,需要积温2300—2700℃,晚熟种生育期110—130天,需积温2700—2900℃。本区栽培制度主要为一年二熟制,冬小麦—夏玉米。麦田套种玉米是玉米高产和全年丰收的成功经验,因此要求高产、优质兼抗大、小斑病、青枯病的早、中、晚熟品种,以满足不同栽培制度和不同生产条件的需要。

(三)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 本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除外),湖南、湖北和广西的西部,甘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