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的语文:读音笑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音笑话

我相信很多人上学时都为语文试卷上的第一道选择正确字音的题而头疼过。

其实,拼音挺有意思的,如果拼音不过关,常常会闹出笑话来,明星也概莫能外。

吴克群在他的单曲《先生你哪位》中,“尴尬”二字被他唱为“监介”,实在让人很是尴尬啊!

伊能静,在《念奴娇》这首歌中,她把羽扇纶(guān)巾读成了羽扇纶(lún)巾!

陆毅在电视剧《我的青春谁做主》中把虚与委蛇(yí)读成了虚与委蛇(shé);

周迅在《看海》MV中把贝壳(ké)读成了贝壳(qiào);

刘德华在《冰雨》中唱“你就像一个筷子手把我出卖”,其实是“刽(guì)子手”;

……

这样的现象不胜枚举。错不可怕,就怕他们影响力太大,把大家的读音都带到沟里去了。

不光明星出错,电视报道中也经常有人说“中国zǎi人航天飞船”,听到后不由让人怀疑,“载(zài)人航天飞船”啥时候开始“宰人”了?

一位班主任强调班级纪律的时候说,一定不要乱扔纸xiāo,怎么听怎么别扭。其实是纸屑(xiè)……

高中一个老师,跟我们说以前有个样板戏叫《沙家bīn》,我们都绷着不敢笑,后来我们背地里都喊他“沙家bīn”老师!这个戏其实叫《沙家浜(bāng)》

在上语文课的时候,一个男孩在读“白洋淀”一文,读至“蹭地从淀(diàn)里窜出一条小船”处,他却读成“蹭地从定(dìng)里窜出一条小船”,全班哄堂大笑。

一个高中地理老师,讲到岩浆和地震之类的内容时,老师把“灼(zhuó)热的岩浆”读成了“勺热”。同学们在下面笑。老师以为同学有兴趣了,自己也笑起来,“同学们,那勺热勺热的岩浆就是非常热的岩浆”。同学们笑得更开心了。

……

古代也好,今天也罢,很多笑话也常常跟读音有关。

有个新上任的知县是山东人,因为要挂帐子,他对师爷说:“你给我去买两根竹竿来。”

师爷把山东腔的“竹竿”听成了“猪肝”,连忙答应着,急急地跑到肉店去,对店主说:“新来的县太爷要买两个猪肝,你是明白人,心里该有数吧!”

店主是个聪明人,一听就懂了,马上割了两个猪肝,另外奉送了一副猪耳朵。

离开肉铺后,师爷心想:“老爷叫我买的是猪肝,这猪耳朵当然是我的了……”于是便

将猎耳包好,塞进口袋里。回到县衙,向知县禀道:“回禀太爷,猪肝买来了!”

知县见师爷买回的是猪肝,生气道:“你的耳朵哪里去了!”

师爷一听,吓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耳……耳朵……在此……在我……我的口袋里!”

一个外国女孩嫁到中国来,在早饭时,对于不会吃油条的她被指点说:“你蘸着吃。”她马上站起来,又被告诉“你蘸着吃!”她一头雾水,委屈的说:“让我站着吃,我已经站起来了,还要站到哪儿去?”

这种因为读音相近导致误会而形成的笑话在英语里面也有。

喜欢学英语的小明,不分日夜都在找说英语的机会。这天,他不小心走路撞到一个外国人,他不好意思的说:「I am sorry.」「I am sorry,too.」外国人回答。「I am sorry three.」小明马上回道。「What are you sorry for?」外国人问。「I am sorry five…」小明说。

由此看来,认错字读错字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也给大家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笑料。

读音相近不只可以造就“笑话”,还能造就妙趣横生的“谜语”、“对联”,甚至是“诗词”。

如谜语:

狼来了。打一水果名:杨桃(羊逃)。

羊来了。打一水果名:草莓(草没)

猪跑了怎么办?打一歌星。王力宏(往里轰)

诸又跑了怎么办?打一歌星。韩红(还轰)

如对联,主要都是谐音双关对,又称谐声双关对。字词的音相同或相近叫谐,用词造句时,表面上是一个意思,而暗中隐藏着另外一种意思的叫双关。由二者配合起来构成的对仗叫谐音双关对。如:

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此联为金圣临刑前自叹。“莲”谐“怜”,“梨”谐“离”。

狗啃河上骨;水流东坡诗。

此联为苏轼、佛印互嘲。上联“河上”谐音“和尚”,下联“诗”谐音“尸”。

两舟竞渡,橹速不如帆快;百管争鸣,笛清难比萧和。

“橹速、帆快、笛清、萧和”分别谐音历史人物“鲁肃、樊哙、狄青、萧何”。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读音: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读音: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

此联为山海关孟姜女庙联。

如诗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刘禹锡《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既是晴天,又不是晴天。一个女子听到她的爱人在江船上唱歌,捉摸不定,不知他对自己到底有无爱情。这里就用"晴"字来借作"情"字。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丝:双关语,“思”的谐音。比喻情深谊长,至死不渝。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唐•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烛谐音“嘱”,“长行”,一种游戏,双关远行;围棋,谐音违期。

利用拼音原来可以做这么多好玩的事儿!

但是,看过听过笑过觉得好玩之后,我常常会感到沉重,汉语毕竟是咱们的母语,说的好坏能体现一个人的说话水平,也能体现一个人的教养。小则代表一个人的形象,大则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形象,如果在某些场合我们读错字,说错话,我们可能会成为别人的笑柄。一个人如果母语学得不扎实,不过关,甚至没学好,是一件很可悲的事儿,而能够正确识读字词就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学汉语最基本的要求。

我们如果不想读错字音,需要了解汉字发展和适用的大致情况:

汉字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中间有很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汉字是画画儿。画画儿的方法也叫“象形”,如“人”就是照着人的形状画出来的,“口”就是照人的嘴画的一个图形,“日”和“月”就是照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描画下来的。

用画画儿的方法来表达思想,是会受到局限的,于是又出现了其他的造字方法“指事”、“会意”和“形声”。

“指事”的方法就是在字形上画一个符号,作为标记,表示意思。如“上下”,就是分别用点指示以标明方向。再如“刀刃”的“刃”字,在“刀”字上点一个点,表示这里就是刀刃。“根本”的本字,在“木”字腿下点一个点(后来变成一短横),表示这里就是树根。

“会意”的方法是用现成的字拼合起来,表示意思。如“光明”的“明”字,把最亮的太阳和月亮合在一起,就表示出“明亮”的意思。又如“鲜”字,鱼和羊的肉味鲜美,于是把“鱼”和“羊”合在一起,表示鲜美的意思。

不论象形也好,指事也好,会意也好,这些造字方法都太费劲了。造出来的字,数目有限,不能适应越来越复杂的客观需要。于是汉字又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出现了“形声”的造字方法。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

汉字造字方法到形声阶段确实往前进了一大步。象形是表形的,指事、会意是表意的,发展到了形声,就慢慢向表音的方法发展了。汉字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字都是形声字,越到后来形声字越多。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各种文化和方言的融合,很多词语及其读音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古代汉语里,大多数的词都是单音词。如“日”、“月”、“善”、“战”、“亡”等,都可以用一个字来记录。现代汉语逐渐向多音词发展,特别是向双音节发展。如:“太阳”、“月亮”、“友善”、“战斗”、“灭亡”等都是双音节的。而在形声字里的同一声符,在某些字里边还保持秦、汉时的音;在某些字里边,保持了唐宋时的音;在某些字里边,却完全变成现代的语音了。也就是说,有些形声字仍然可以按照音符来读,但是有些字的读音可能是古音,或者发生变化的音。那么我们在读的时候就不能一味按照“秀才识字认半边”的古训来读。就像:良莠(yǒu)不齐、馋涎(xián)欲滴、栉(zhì)风沐雨、振聋发聩(kuì)、病入膏肓(huāng)、暴殄(tiǎn)天物、负隅(yú)顽抗、鬼鬼祟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