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水稻主推品种简介
水稻新品种Y两优17介绍及栽培技术

2014年产量641.96kg,增产7.34% 2015年产量691.43kg,增产8.8% 连续两年居参试品种第1位
二、Y两优17特征特性
• 一、高产、增产潜力大
• 2014/2015国家区试连续两年排名第一,2016年续试与生
产试验同步进行,仍然排名小组第一。三年国考,排名第 一。
农民评价品种:产量、抗倒、抗逆、生育期、米质 …….
改革开放 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 选择品种 农 民:实在是硬道理!
• 产量 • 米质 • 简易种植 • 。。。。。 • 满足你的某一项需求 • 路很多,能到达你目的地的路,才是你要选择的路
• 成功,最重要的不是努力,而是选择
我们只有全面的了解一个 品种,
• 2017年6月、7月、8月三个月经历大雨、干旱、台风,极 端恶劣气候,考验品种的抗高温、抗倒性。Y两优17高产、 抗倒优势得到完美体现。
表3-1、长江中下游中籼新品种筛选试验A组(142411NX-SXA)参试品 种产量、生育期、抗性及米质汇总结果(2014)
品种名称
亩产 (kg)
比组 平均 ±%
亿两优707 631.80 6.98 5 5.64 6 141.7 2.7 4 5
3
3.8
3 53.7 39 3.3 14.7 等外
Z两优727 631.52 6.94 5 5.59 5 138.3 -0.7 4 5
3
3.8
1 52.1 7 2.4 12.6 等外
翔两优1168 624.86 5.81 5 4.48 5 139.7 0.7 5 5
荃优3745 620.56 5.08 5 3.76 5 140.8 1.8 5 5
赣晚籼38号滨湖地区生态优质高效稳产栽培新技术

JIANGXI AGRICULTURE
01
栽培育种
ZAIPEIYUZHONG
种植技术
晚籼 38 号田块应进行轮作,可以实行一季晚二季晚轮作,若 能实现水旱轮作更好。 3.2 因地制宜,科学安排“三期”(播种期、移栽期、齐穗期) 赣 晚籼 38 号是特优籼稻,既怕高温,又怕光照不足,播种时间 不宜太早,抽穗时要避开南方稻区尤其是滨湖地区 8 月下旬 的高温时段,促使齐穗期灌浆期温度光照适宜,昼夜温差大, 利于籽粒充实,提高大米品质。播种时间过迟,不能安全齐穗, 容易遇到南方稻区尤其是滨湖地区寒露风,造成减产。因此, 要科学安排好播种期、移栽期、齐穗期。播种期应安排在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移栽期安排在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始 穗期应安排在 8 月 25 日开始,齐穗期应安排在 9 月上中旬, 收割期应安排在 10 月中下旬,全生育期控制在 170 d 左右。 机械播种育秧比常规育秧提前四五天播种。低洼田和肥力强 的田块,可以提前 3 d 左右播种,秧龄控制在 26 ~ 3G
赣晚籼 38 号滨湖地区生态优质高效稳产栽培新技术
罗冬苟
(江西省监狱管理局,江西南昌 330000)
摘 要 赣晚籼 38 号是江西省优质稻米加工的首选品种,也是江西省一晚主栽的优质稻品种。本文主要介绍赣晚籼 38 号的引进选培 过程及品种特性,然后介绍适用于滨湖地区的赣晚籼 38 号滨生态优质高效稳产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 赣晚籼 38 号;引进选培;品种特性;栽培技术
赣晚籼 38 号叶色呈深绿色,中后期有少量褪色条纹。叶鞘、 叶耳、叶舌颖尖均无色,成熟后落色好,呈金黄色。株型较 紧凑,茎秆粗壮,在滨湖地区株高 120 ~ 150 cm,主茎叶片 数 17 ~ 20 叶,地上部有七八个伸长节,剑叶微卷,柱头白 色较粗、米质优,抗性好,耐肥力强;分蘖力强,单株约 12 个有效穗。穗长 26 ~ 30 cm,二次枝梗较多,着粒较密,平 均每穗粒数 140 ~ 170 粒,主穗约 300 粒;生育期长,约 170 d。 株型高,栽培不当,容易倒伏。谷粒细长,谷壳较薄,稃尖 无色无芒,长约 8.0 mm,宽 2.3 mm,长宽比 3.5,千粒质 量约 28 g,糙米率 80%,精米率 70%,整精米率 55%,粒长 6.4 mm,长宽比 2.82,垩白率 5.50%,垩白度 0.99%,半透 明,碱消值 7 级,胶稠度 62.5 mm,直链淀粉含量 17.7%。 该品种各项指标均达到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米饭蒸煮适宜, 蓬松口感好,有芳香味,软而不黏,冷饭不回生,适口性与 泰国籼米相媲美。 3 赣晚籼 38 号栽培技术要点
关于2017水稻品种利用的意见

关于2017年水稻品种利用的意见区农委为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根据各水稻品种近年来在我区大面积生产上的种植表现,结合新品种试验示范和水稻品种风险测试结果,经充分论证,现提出2017年水稻品种利用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优质、稳产、高产的原则,加大良种引进示范和推广应用力度,杜绝种子安全事故,夺取粮食周年生产丰产丰收。
二、基本要求(一)坚持依法推广的原则。
凡在我区推广的水稻品种必须通过江苏省审定或国家审定或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引种认定,品种的适宜种植区域必须涵盖本区。
严禁未审先推,严禁推广跨区域品种。
新审定的品种要严格按照试验示范推广程序,通过1-2年多点示范种植验证后再大面积推广。
(二)坚持合理搭配的原则。
根据农户的品种使用习惯、茬口衔接、种植方式、栽培水平,科学选用品种,明确主导品种,坚持一镇(区、街道)一主二副、一匡一品。
(三)坚持良种良法相配套。
选用品种后,相应的种植方式和栽培技术措施要配套跟上,做到因种栽培、良种良法相配套,实现区域条件与品种特性的最佳配置,充分挖掘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
(四)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宣传推广品种的特征特性时,要与品种审定公告相一致,既要宣传其优点,更要讲其不足,使广大农民正确认识和充分掌握种植品种的特征特性,做到扬长避短,确保丰产丰收。
三、主推品种确定南粳9108、淮稻5号为主推品种,搭配种植武运粳27号,示范种植盐粳15号、华粳8号、武运粳32号,适宜种植方式为适期播种的手栽稻、机插秧。
直播稻应选用熟期较早的武运粳27号、武运粳21号等中熟中粳稻品种。
四、主要措施(一)加强宣传引导。
区种子管理站、各镇(区、街道)要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品种利用意见,在尊重农民种植意愿的基础上,引导农民科学选用与品种利用意见一致的品种。
种子经营者要把品种利用意见张贴在售种场所的醒目位置,推荐品种的特征特性要按审定公告进行宣传,抗逆性方面的不足及预防措施要在使用说明中作出特别提醒。
紫色特种稻坤两优1号的选育及应用

3cm
左右,穗长 22.
1cm 左右,平均每穗总粒数 194.
0 粒,千
粒重 18.
7g。在 南 宁 市 早 稻 种 植,主 茎 总 叶 片 数 14.
0
叶,播始历期 80d左右,晚稻种植,播始历期 65d左右。
恢复 系 丙 4114 是 国 家 杂 交 水 稻 工 程 技 术 研 究 中
4705.
2019.
12.
128
j.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
4705(
2019)
12
0128
05
紫色稻(俗称紫黑 米)作 为 一 类 特 种 稻,其 特 殊 性
在于花青素在果皮、种 皮 内 累 积 而 使 糙 米 (颖 果)呈 有
紫黑色的稻米 [1-2]。花青素属于天然色素,安全、无毒,
种试种。
收稿日期:
2019
06
30
基金项目:广西科技计划项目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 AB16380132)。
作者简介:黄春毓(
1980—),男(壮族),广西平果人;学士,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水稻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工作;
E-ma
i
l:
120270721@qq.
c
om。
通讯作者:李伟荣(
1972—),男(壮族),广西上林人;学士,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水稻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工作;
明,紫色稻中蛋白质、维 生 素、粗 纤 维 等 营 养 物 质 比 普
绿,株高 130cm 左右,穗大粒多,穗均总粒数 160~180
和加工价值,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发展紫色稻已经成为
义龙新区2017年水稻新品种引种试验总结

摘 要 :本文对义龙新区在2017年拟引进广东省育成的广引一号和广引二号推广,为鉴定评价两品种在贵州省不同生态区的丰产性
及 抗 逆 性 ,为 品 种 的 审 定 及 推 广 提 供 科 学 依 据 ,进 行 了 试 验 ,得 出 最 适 宜 在 义 龙 新 区 东 部 栽 培 的 超 级 稻 有 广 引 一 号 ,广引二号品 种 也 可
型
(%)
叶 色
叶 姿
熟
倒伏性
白
长期
落 叶穗 叶纹稻
日面程 粒
颈
枯曲
势转期 积度性瘟瘟枯病病
色
病
香 早 优 2017 13.4 13.7 14.9 0.021 中 整齐 1.98 适中 绿 平展 中 好
直 中无 轻无 中无
广引二号
F 优 498
10.8 10.3 10.9 0.021 中 整齐 3.17 适中 绿 平展 中 好 18.4 18 18.1 0.021 中 整齐 0 适中 绿 平展 中 好
作社进行病虫害统防统治。 4 ) 观察记载:如表1 、表 2 所示。
2 结果与分析
1 . 1 试验材料
CK 对 照 设 3 个 品 种 院云优 498( 1 ,迟 熟 ),香 早 优 2017 (CK2,早 熟 )和金麻粘(CK3,常规稻)。参试品种为广引一
2 . 1 参 试 品 种 产 量 及 与 对 照 比 较 增 产 (减 产 )率
2 0 1 7 年 2 月上
AgriculLural ExLcnsion
义龙新区2017年水稻新品种引种试验总结
余 飞 1 袁 陆 文 2 袁杨远志2
(1.安龙县新桥镇农业服务中心,贵 州 黔 西 南 552401;2.安 龙 县 德 卧 镇 农 业 服 务 中 心 ,贵 州 黔 西 南 552402)
万象优337在永丰县作早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万象优 337 是江西红一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户大面积种植袁也利于双季稻区后茬安排遥 其米质优
与江西省超级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合作袁 用优质香型 于目前早稻大面积种植的株两优尧陵两优系列组合袁
三系不育系万象 A 与恢复系 R337 杂交选配的优质 种田效益可观袁 可增收 200耀300 元/亩遥 尤其是近几
-317-
抓好育秧抛栽期尧分蘖孕穗期尧破口齐穗期 猿 个 关键期病虫防治关遥 抛栽前 2耀4 d 亩用 20%氯虫苯 甲酰胺 15 g+75%三环唑 40 g 对水 30 kg 喷施秧苗袁 预防稻瘟病尧一代二化螟曰分蘖期重点防治二化螟尧 稻瘟病曰孕穗期重点防治稻瘟病尧纹枯病渊特殊年份 要防治卷叶虫尧稻飞虱冤曰破口齐穗期混合用药防治 野两虫两病冶渊卷叶虫尧稻飞虱和稻瘟病尧纹枯病冤遥 2.5 适时收割
面袁也可用 20%百窑腐烟剂烟熏袁每亩用药 250耀300 g袁 每 10 d 左右熏蒸 1 次袁连熏 2耀3 次即可遥
参考文献 [1]詹远华.张忠武袁田军袁等.豇豆新品种詹豇 215 的选育及栽
培[J].安徽农业科学袁2017袁45渊14冤:31-32. [2]张忠武,詹远华,田军.长荚型豇豆新品种天畅一号的选育[J].
收割前 7 d 左右断水袁 防止断水过早导致早衰遥 早稻进入黄熟期渊成熟度 90%左右冤及时收获袁切忌 杀青收获遥 早稻完全成熟遇阴雨连绵天气收获袁易导 致倒伏甚至穗上芽袁影响品质和产量遥
3 小结
近年来由于种田成本提高尧早稻品质不佳尧收割 季节多雨等原因袁导致农民种田效益下降袁早稻面积 不断缩减袁对国家粮食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遥 由于直 播尧抛秧与插秧相比可以缩短水稻品种生育期 5耀7 d袁 另外种植户为节约成本袁种植方式不断向直播尧抛秧 等轻简化栽培方式转变袁 因而探索晚稻特早熟品种 在双季稻区作早稻栽培种植的模式袁 既保证了农民 种田效益袁提高农民种田积极性袁又可保障国家粮食 安全遥 永丰县作为江西省双季稻主产区袁县农业农村 局近年来不断引导农民通过改变栽培模式袁 选择合 适的品种袁探索新形势下双季稻产区的发展之路遥
2017年省级中籼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

2017年省级中籼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作者:曹俊郑智慧秦国萍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第10期摘要评价和筛选适宜不同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探索新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是种子管理机构的重要职责之一。
2017年在安徽省六安舒城进行了中籼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
结果表明,综合评价好的品种有C两优0681、Y两优17、六两优216、深两优116、深两优571、荃优822、隆两优3463、荃两优2118共8个,无论从苗期长势长相、抗病性、适应性,还是后期熟相、产量,表现均优异,专家综评与实际相符,值得下一年进一步展示示范推广。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性状;产量;2017年中图分类号 S511.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0-0027-01为进一步评价和筛选适宜江淮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探索新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推进优良品种的推广速度[1],2017年根据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的统一部署,六安市舒城县种子管理站承担了该项目的实施,并在全省范围内征集了近年来通过国家或安徽省审定的水稻品种94个,其中,中籼水稻新品种68个,晚稻和中粳品种26个,进行机插秧栽培展示,为机械化栽培筛选品种和机械栽培的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2]。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对六安市种植面积最大的中籼水稻品种进行介绍。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六安市舒城县千人桥镇旺禾村境内,距舒城城关和合安高速均10 km左右,交通便利,展示基地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肥力均匀、集中连片,每个展示品种种植面积1 000.00~1 333.33 m2。
1.2 参展品种参加中籼展示的品种有深两优116、两优5916、徽两优858、晶两优534、茉两优1501、隆两优899、Ⅱ优MR28、两优3179、两优831、两优906、两优801、Ⅱ优228、两优8098、两优华363、两优815、Y两优5836、两优68、丰两优香1号、徽两优280、唐两优280、新两优215、徽两优630、鑫两优318、甬优4901、丰两优6348、荃优868、两优688、荃两优2118、徽两优华占、Ⅱ优371、创两优0861、徽两优001、C两优华占、深两优571、两优256、隆两优866、两优820、两优671、C两优0861、Y两优1500、C两优198、丰两优648、两优9919、六两优216、两优148、丰两优4号、两优9526、隆两优3463、荃优822、荃优丝苗、丰两优6248、C两优33、未两优211、未两优6号、源两优1562、隆两优华占、徽两优5号、Y两优17号、优华166、深两优868、宝两优6号、两优1105、天两优032、两优3325、D优5326、袁两优2018、湘两优396、Y两优143,共68个。
2016~2018年国审水稻品种

序号品种名称亲本来源("×"前为类型原产地/选育单位审定编号2017年国审水稻品种423创两优70122创5S×R70122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0024422深两优8010深08S×R1010籼型两系杂交稻安徽赛诺种业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0025421Y两优9826Y58S×信丰9826籼型两系杂交稻信阳市农业科学院国审稻20170026420B两优6628B621S×R628籼型两系杂交稻安徽华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0027419翔两优1168翔1S×R168籼型两系杂交稻合肥科翔种业研究所国审稻20170028418望两优5511望S×望恢5511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希望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0029417Y两优800Y58S×R800籼型两系杂交稻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0030416创两优3206创5S×AC3206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0031415C两优0861C815S×R0861籼型两系杂交稻江西先农种业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0032414丰两优648丰6S×R248籼型两系杂交稻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0033413荆两优266荆118S×R266籼型两系杂交稻四川国垠天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国审稻20170034412Y两优957Y58S×创恢957籼型两系杂交稻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0035411和两优713和620S×R713籼型两系杂交稻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0036410创两优276创5S×02276籼型两系杂交稻江苏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0037409未两优1号W105S×长恢1号籼型两系杂交稻安徽未来种业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0038408荃优3745荃9311A×D3745籼型三系杂交稻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等国审稻20170039407两优5661892S×R566籼型两系杂交稻江西金信种业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0040406晶两优1468晶4155S×R1468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百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0041405两优516科1S×R5516籼型两系杂交稻海南广陵高科实业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0042404两优825Y8-2S×R025籼型两系杂交稻武汉科珈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0043403隆两优836隆科638S×R336籼型两系杂交稻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0044402荃优1393荃9311A×盐恢1393籼型三系杂交稻盐城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0045401Y两优372Y58S×R372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袁创超级稻技术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0046400宿两优9182018S×R918籼型两系杂交稻宿州市天益青种业科研所国审稻20170047399两优3915393S×R191籼型两系杂交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国审稻20170048398两优148Z316S×R248籼型两系杂交稻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0049397两优二三丝苗234S×五山丝苗籼型两系杂交稻安徽华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0050396荃优298荃9311A×ZR298籼型三系杂交稻江西先农种业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0051395Y两优17Y58S×R17籼型两系杂交稻安徽袁粮水稻产业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0052394湘两优900广湘24S×R900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年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0053393吉两优3885吉S×R3885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恒大种业高科技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0054392广两优730广占63-4S×信丰730籼型两系杂交稻信阳市农业科学院国审稻20170055391两优6315308S×6P031籼型两系杂交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国审稻20170056390隆优3206隆香634A×AC3206籼型三系杂交稻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0057389炳优270炳1A×华恢270籼型三系杂交稻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0058388五优61五丰A×R61籼型三系杂交稻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0059387早丰优33早丰A×E33-1籼型三系杂交稻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0060386锦两优华占锦4128S×华占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0061385吉优258吉丰A×R258籼型三系杂交稻广州市金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0062384嘉优中科6号嘉66A×中科6号粳型三系杂交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国审稻20170063383嘉禾优7245嘉禾212A×中恢7245粳型三系杂交稻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国审稻20170064382甬优7850甬粳78A×F9250籼粳交三系杂交稻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0065381荃粳优1号荃粳1A×荃广恢1号粳型三系杂交稻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0066380泸优2816泸98A×雅恢2816籼型三系杂交稻四川绿丹至诚种业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0067379冈8优638冈48A×蜀恢638籼型三系杂交稻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国审稻20170068378陵优3060陵30A×涪恢060籼型三系杂交稻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国审稻20170069377谷优168谷丰A×六恢168籼型三系杂交稻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国审稻20170070376皖垦粳3号徐稻3号×武运粳19粳型常规稻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0071375连粳16号连粳5号×07中粳预16粳型常规稻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0072374津粳优2018津20A×津恢18号粳型三系杂交稻天津市国瑞谷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0073373新科稻31郑稻18号×新稻18号粳型常规稻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国审稻20170074372金粳698津稻9618×津稻263粳型常规稻天津市水稻研究所国审稻20170075371鑫稻538津稻263/连粳7号×新稻18号粳型常规稻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0076370镇稻21号镇稻99×大粮203粳型常规稻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国审稻20170077369京粳2号武稻2701×垦稻2016粳型常规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审稻20170078368精华2号临稻12×临稻4号粳型常规稻郯城县种苗研究所等国审稻20170079367中科804吉粳88×南方长粒粳粳型常规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国审稻20170080366隆粳101通9574×抚粳4粳型常规稻天津天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0081365荃优华占荃9311A×华占籼型三系杂交稻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01364隆两优黄莉占隆科638S×黄莉占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02363简两优534简S×R534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03362晶两优534晶4155S×R534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04361H两优1号H738S×R1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05360陵两优1377湘陵628S×R1377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06359隆两优1377隆科638S×R1377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07358隆8优华占隆8A×华占籼型三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08357隆两优1206隆科638S×R1206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09356隆两优1988隆科638S×R1988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10355川谷优2041川谷A×博恢2041籼型三系杂交稻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审稻20176011354冈8优517冈48A×博恢517籼型三系杂交稻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审稻20176012353川谷优600川谷A×蜀恢600籼型三系杂交稻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审稻20176013352川6优713川106A×博恢713籼型三系杂交稻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审稻20176014351蓉7优528蓉7A×望恢528籼型三系杂交稻湖南希望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15350Y两优1998Y58S×新恢1998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希望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6016349望两优312望S×望恢312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希望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6017348望两优091望S×望恢091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希望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6018347内6优1116内香6A×R1116籼型三系杂交稻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19346泸优11092泸98A×德恢1092籼型三系杂交稻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20345隆两优1125隆科638S×R1125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21344隆两优149隆科638S×R149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22343隆晶优1199隆晶4302A×R1199籼型三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23342隆两优1813隆科638S×R1813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24341隆两优3188隆科638S×R3188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25340梦两优黄莉占梦S×黄莉占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26339荣优0861荣丰A×R0861籼型三系杂交稻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27338创两优华占创5S×华占籼型两系杂交稻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6028337创两优0861创5S×R0861籼型两系杂交稻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6029336荃优0861荃9311A×R0861籼型三系杂交稻江西先农种业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30335千乡优616千乡654A×内恢3416籼型三系杂交稻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31334泰优647泰106A×泰恢2547籼型三系杂交稻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6032333天两优3000天安S×奥R3000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奥谱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6033332云两优5455云峰S×奥R5455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奥谱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6034331华两优1511华1015S×9311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35330和两优627和620S×R5627籼型两系杂交稻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36329荃优123荃9311A×R123籼型三系杂交稻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37328徽两优丝苗1892S×五山丝苗籼型两系杂交稻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38327荃优3301荃9311A×闽恢3301籼型三系杂交稻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39326荃优527荃9311A×蜀恢527籼型三系杂交稻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40325荃两优丝苗荃211S×五山丝苗籼型两系杂交稻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41324赣优735赣73A×苏恢5号籼型三系杂交稻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42323荃9优063荃香9A×苏恢063籼型三系杂交稻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43322Y两优8517Y58S×博恢517籼型两系杂交稻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审稻20176044321荟丰优3518荟丰A×闽恢3518籼型三系杂交稻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审稻20176045320金谷优3301金谷A×闽恢3301籼型三系杂交稻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国审稻20176046319N两优1998N111S×新恢1998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希望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6047318望两优909望S×望恢909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希望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6048317川优5727川345A×成恢727籼型三系杂交稻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49316川种优3263川种3A×川种恢2263籼型三系杂交稻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50315华两优284华1228S×盐稻4号籼型两系杂交稻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51314Y两优143Y58S×P143籼型两系杂交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审稻20176052313源两优1562源15S×R18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桃花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6053312隆两优晶占隆科638S×玉晶占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54311晶两优3189晶4155S×R3189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55310深两优841深08S×R1341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6056309隆两优608隆科638S×R608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57308隆两优1074隆科638S×华恢1074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58307隆两优987隆科638S×R987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59306隆两优301隆科638S×华恢301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60305E两优186E农1S×R186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61304荃优金10荃9311A×金恢10号籼型三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62303隆两优3248隆科638S×R3248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63302隆两优837隆科638S×华恢1337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64301隆两优1308隆科638S×华恢1308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65300深两优3206深08S×AC3206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66299隆两优1307隆科638S×华恢1307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67298隆两优248隆科638S×R248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68297梦两优华占梦S×华占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69296梦两优黄莉占梦S×黄莉占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70295晶两优华占晶4155S×华占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71294隆两优1353隆科638S×R1353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72293隆两优2010隆科638S×R2010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73292常两优18常S×W018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74291简两优黄莉占简S×黄莉占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75290徽两优华占1892S×华占籼型两系杂交稻中国水稻研究所等国审稻20176076289荃优028荃9311A×R028籼型三系杂交稻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77288C两优259C815S×ZR259籼型两系杂交稻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6078287荃优33荃9311A×E331籼型三系杂交稻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79286创两优华占创5S×华占籼型两系杂交稻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6080285创两优0861创5S×R0861籼型两系杂交稻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6081284创两优33创5S×E331籼型两系杂交稻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6082283创两优298创5S×ZR298籼型两系杂交稻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6083282科两优1号科S×湘恢1号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科裕隆种业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6084281科两优10号科S×湘恢10号籼型两系杂交稻湖南科裕隆种业有限公司国审稻20176085280锦两优1212锦4128S×R1212籼型两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86279隆优丝占隆香634A×丝占籼型三系杂交稻广西恒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87278早丰优6101早丰A×闽早恢6101籼型三系杂交稻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审稻20176088277五丰优521五丰A×跃恢521籼型三系杂交稻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审稻20176089276泰丰优736泰丰A×广恢736籼型三系杂交稻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审稻20176090275五优311五丰A×C311籼型三系杂交稻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91274隆晶优534隆晶4302A×R534籼型三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92273隆晶优1212隆晶4302A×R1212籼型三系杂交稻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审稻2017609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2017年江西省水稻主推品种简介一、早稻品种名称:中嘉早17审定编号:国审稻2009008选育单位:江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中选181/嘉育253特征特性:籼型常规水稻品种。
全生育期平均109.0天。
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茎秆粗壮,叶片宽挺,熟期转色好,穗长18.0厘米,结实率82.5%,千粒重26.3克。
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7级。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国家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17.64千克,比对照浙733增产9.12%。
技术要点:1.育秧:大田每亩用种量3-3.5千克;地膜湿润育秧每亩大田用种量4.5-5千克。
注意种子消毒处理,培育壮秧。
2.移栽:适时移栽,每亩插足基本苗10万苗以上;每亩抛栽2.5万株、基本苗10万苗以上。
3.肥水管理:需肥量中等,宜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合理管水,成熟收获前4-6天断水。
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区域:全省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推荐理由:农业部主推品种。
高产、稳产,适应性较广,在我省种植面积较大的常规品种。
同时稻谷利于保管,是主要储备粮品种之一,2016年稻谷市场参考收购价格为每百斤130元左右。
风险提示:1、该品种为常规品种,应加大用种量。
2、苗期易发恶苗病等病害,播种前应用药剂浸种,防苗期病害。
3、种植年份较久,应重点防治稻瘟病。
4、粮价随市场波动,价格仅供参考。
品种名称:江早361审定编号:赣审稻2014026选育单位:江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嘉早311/Z6340特征特性:籼型常规水稻品种。
全生育期110.2天。
株型适中,剑叶宽挺,叶色浓绿,茎杆粗壮,分蘖力中,稃尖紫色,穗粒数多、着粒密,结实率高,熟期转色好。
株高82.7厘米,穗长17.3厘米,结实率88.0%,千粒重26.0克。
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4.8,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
产量表现:2013、2014年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21.49公斤,比对照中早35增产4.38%。
技术要点:软盘抛秧于3月20-25日播种,湿润育秧于3月底至4月初播种,大田用种量每亩4.5-5.0公斤。
软盘抛秧3.1-4.1叶抛栽,移栽秧龄23-27天。
栽插规格为5寸×6寸。
每穴插6粒谷或每平方米抛栽33-35穴。
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亩施纯氮10-12公斤,氮、磷、钾肥施用比例为1.0:0.5:1.0。
无水抛秧,浅水分蘖,够苗晒田,有水抽穗,干湿壮籽,后期不要断水过早。
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病虫预报,重点施药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
适宜地区:全省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推荐理由:稳产、高产、适应性较广,在我省种植面积逐年增大的常规品种。
同时稻谷利于保管,是主要储备粮品种之一,2016年稻谷市场参考收购价格为每百斤130元左右。
风险提示:1、该品种为常规品种,应加大用种量。
2、苗期易发恶苗病等病害,播种前应用药剂浸种,防苗期病害。
3、高感稻瘟病,重发区不宜种植。
4、粮价随市场波动,价格仅供参考。
品种名称:陵两优722审定编号:国审稻2014005选育单位:江西红一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品种来源:H750S×中早22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全生育期112.8天。
株高82.1厘米,结实率86.5%,千粒重28.6克。
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4.8,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国家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13.5千克,比金优402增产7.5%。
技术要点:1.软盘旱育抛秧3月22日左右播种、水育秧3月底前后播种,大田亩用种量2~2.5千克,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壮秧。
2.软盘抛秧3.1~3.5叶抛栽,水育秧5叶期移栽,栽插密度16.5厘米×20厘米,每穴栽插2~3粒种子苗。
3.需肥水平中上,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后期严控氮素,中等肥力田协亩施25%水稻专用复混肥35千克作底肥,移栽后5~7天结合施用除草剂追施尿素7.5千克,幼穗分化初期施氯化钾7.5千克,后期看苗适当补施穗肥。
4.分蘖期干湿相间促分蘖,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以湿为主,抽穗期保持田间有浅水,灌浆期以润为主,干干湿湿,切忌断水过早。
5.播种前药剂浸种,防恶苗病;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
适宜区域:全省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推荐理由:株高偏矮、易管易种,结实率高,稳产性较强,熟期适中,适应性广。
在我省种植面积逐年增大的杂交品种。
2016年稻谷市场参考收购价格为每百斤130元左右。
风险提示:1、该品种为杂交种,不能留种。
2、苗期易发恶苗病等病害,播种前应用药剂浸种。
3、后期严控氮肥。
4、高感稻瘟病,重发区不宜种植。
5、粮价随市场波动,价格仅供参考。
品种名称:潭两优83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02选育单位: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潭农S×潭早183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全生育期平均109.4天。
株型适中,叶鞘、叶耳、稃尖无色,株高82.7厘米,结实率84.4%,千粒重26.1克。
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2.8级。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国家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02.1千克,比对照浙733增产7.4%。
技术要点:1.育秧:大田每亩用种量2.0千克。
2.移栽:秧龄20~25天移栽,大田每亩栽插密度2万穴,每穴栽插2~3苗,每亩插足8~10万基本苗。
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巧施追肥,齐穗后视情况适量补施壮籽肥;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
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区域:全省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推荐理由:株高矮、熟期早,结实率高,易管易种,可直播,在我省种植面积较大的杂交品种。
2016年稻谷市场参考收购价格为每百斤130元左右。
风险提示:1、该品种为杂交种,不能留种。
2、秧龄期控制在30天以内。
3、种植年份较久,应重点防治稻瘟病。
4、粮价随市场波动,价格仅供参考。
品种名称:株两优171审定编号:赣审稻2015049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株1S×中恢171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全生育期109.5天。
株型适中,剑叶挺直,田间长相清秀,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稃尖紫色,穗粒数多,结实率高,熟期转色好。
株高88.5厘米,穗长17.7厘米,结实率84.6%,千粒重24.5克。
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3.3,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
产量表现:2014、2015年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03.43公斤,比对照中早35增产5.24%。
技术要点:3月25日左右播种,大田用种量每亩2公斤。
秧龄30天左右。
栽插规格为5寸×6寸,每穴插3-4粒谷。
亩施45%复合肥30公斤、尿素5公斤作基肥,移栽后5-7天结合施用除草剂亩追施尿素10公斤、氯化钾5公斤促分蘖,后期看苗补施穗粒肥。
深水活蔸,浅水勤灌,够苗晒田,干湿交替壮籽,后期不要断水过早。
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病虫预报,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
适宜地区:全省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推荐理由:株型较好,适应性广,熟期适中,结实率高,稳产性较强,在我省种植面积逐年增大的杂交品种。
2016年稻谷市场参考收购价格为每百斤130元左右。
风险提示:1、该品种为杂交种,不能留种。
2、高感稻瘟病,重发区不宜种植。
3、后期看苗补施穗粒肥。
4、粮价随市场波动,价格仅供参考。
二、一季稻品种名称:黄华占引种编号:赣引稻2009010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黄新占/丰华占特征特性:籼型常规品种。
2013年引种试验,全生育期128.2天左右。
株型适中,茎秆坚韧,剑叶挺直,熟期转色好。
株高95.4厘米,结实率84.9%,千粒重20.9克。
米质达国优2级。
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稻瘟病综合指数5.7。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江西省水稻引种试验,平均亩产555.50公斤。
技术要点:5月中下旬播种,秧田播种量每亩15.0公斤,大田用种量每亩1.5-2.0公斤,秧龄不超过30天。
栽插规格5寸×6寸,每穴插3-4粒谷,亩插基本苗12-15万。
施足基肥,早施重施促蘖肥,后期看苗补施钾肥。
深水返青,浅水分蘖,后期不宜断水过早。
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的病虫预报,及时病虫害。
适宜区域:全省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推荐理由:米质优,抗性较强,产量较高,适应性广,在我省种植面积大且稳定的常规品种。
深受省内外和粮食加工企业青睐,2016年稻谷市场参考收购价格为每百斤130-145元之间。
风险提示:1.该品种为常规品种,应加大用种量。
2、提前处理秧田和本田的落田谷,防大田混杂。
3、该品种米质较优,为确保米质,应合理安排播期,施足基肥,早施重施促蘖肥,控施氮肥,后期看苗补施钾肥,后期断水不宜过早。
4、种植年份较久,应重点防治稻瘟病。
5、粮价随市场波动,价格仅供参考。
品种名称:赣晚籼37号(原名926)审定编号:赣审稻2005054选育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赣晚籼30号自然杂交选育特征特性:籼型常规品种。
全生育期126.9天。
株型适中,植株整齐,分蘖力较强,有效穗较多,穗型长,着粒稀,结实率高。
株高137.4厘米,结实率79.9%,千粒重27.4克。
米质达国优3级。
稻瘟病抗性自然诱发鉴定:穗瘟9级,高感稻瘟病。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省水稻区试,2003年平均亩产462.5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减产10.04%,显著;2004年平均亩产505.8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减产2.92%。
技术要点:5月中下旬播种,秧田亩播种量10-15公斤,大田亩用种量1.5-2.0公斤。
秧龄30天,栽插规格5×6寸,每穴插4根苗,基本苗8万。
播种前秧田亩施钙镁磷肥25公斤,2叶1心期施尿素、氯化钾各3-4公斤作断奶肥,移栽前5天用等量的肥料施一次送嫁肥。
大田移栽前亩施钙镁磷肥30公斤,移栽后5-7天亩施尿素15公斤、氯化钾20公斤,倒2叶露尖时亩施氯化钾10公斤。
氮、磷、钾比为1.0:0.5:1.5。
带水插秧,插后灌水护苗,有效分蘖期浅水与露田相结合,即每次灌水2-3厘米,待其自然落干后露田1-2天再灌2-3厘米浅水,当苗数达到计划苗数的80%时,立即排水晒田,到倒2叶露尖期复水2-3厘米,直至乳熟期,收割前7天断水。
秧苗期主要防治稻蓟马、叶瘟,大田主要防治叶瘟、穗瘟、稻纵卷叶螟、螟虫、稻飞虱和纹枯病。
适宜地区:全省平原地区的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推荐理由:米质优,产量较高,在我省种植面积较稳定的常规品种。
深受省内外和粮食加工企业青睐,2016年稻谷市场参考收购价格为每百斤140-160元之间。
风险提示:1.该品种为常规品种,应加大用种量。
2、种植年份较久,应重点防治稻瘟病。
3、植株较高,应注意防倒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