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认识与思考知识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认识与思考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认识与思考□江苏邗建集团有限公司宋军摘要:本文先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国内外发展状况,然后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概念等基本内容,分析了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最后对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发展 1、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工业化建筑中应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结构的进一步完善不断发展,一方面,装配式建筑在工业建筑生产中的应用,可以作为一种工业发展新动力,推进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技术应用的广泛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工业建筑中的应用程度中创新应用因素性较低,装配式建筑在建筑中应用的长远发展性较低,对我国工业未来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2.1 设计多样化。目前所设计的住宅楼并不能满足人们对于住宅楼所需求的,大多数住宅楼的承重墙较多,以致分隔较多,开间较小,房内空间不能被有效分隔。而装配式建筑,可以灵活、随意进行分割,可以满足住户的需要,根据他们的要求来进行分割,大厅小居室以及小厅大居室都可以形成。配套的轻质隔墙,可以使住宅采用灵活大空间,而轻质隔墙的材料一般

都使用钢龙骨配以石膏板,或者使用一些轻板。2.2 功能科技化。①节能效果良好:由于外墙设置了保温层,冬天可以降低对暖气能源的消耗,夏天可以降低对空调能源的消耗。②隔声效果好:墙体设置了保温层,保温材料具有较好的吸声功能,而且墙体与门窗之间空隙较小,所以可以减少外界带来的噪音,为室内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③防火:材料最大的作用就是不燃或难燃,所以火灾发生的概率会有所降低。④抗震:材料的轻质性可以降低建筑物的重量,这样有利于装配式建筑的充分连接,抗震效果好。

⑤外观不奢:外观立面比较清晰,不会轻易变形、裂缝及褪色。2.3 生产工厂化。装配式建筑中的外墙板在生产厂通过模具进行生产,通过为外墙板进行喷涂、烘烤可以使外墙板美观,不褪色。塑钢门窗逐渐代替了传统建造中的木窗、钢门窗,在生产厂具有很先进的生产工艺,都是通过机械生产出各种金属及连接件。石膏板、涂料等一些室内材料都可以在生产流水线制造出来。 3、装配式建筑优势3.1 体现了先进的环保意识。装配式建筑在建筑行业中的突出地位能够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转型,实现绿色建材的广泛应用。绿色建筑材料在符合生产质量标准的同时还需要对人体不能够有相应的影响。保证周边环境不受到污染,同时在拆除建筑之后,建筑材料还能够二次利用。绿色建筑材料正是装配式建筑的最大特点。装配式建筑能够根据

不同的建筑主体进行相应适度的调整,同时还能够满足建筑环境保护的需求。装配式建筑在材料的应用上另一个特点就是采用轻质材料,在建筑构建中的特征也较为明显。

3.2 提升生产施工效率。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将湿法作业施工的工作条件降低,使施工不会受到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施工的便利性能。将施工现场的资源与施工时间进行优化配置,在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根据施工现场的工程计算,装配式建筑与湿法施工相比在施工效率上能够提升三倍,同时能够在天气条件较差的环境中进行施工作业,节省了施工时间。3.3 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发展。应用新型技术手段,强化城市化建设建设中农村农业发展水平,推进发展的结构性和层次性种植发展;提高人口结构的稳定性,为我国城市化建设人才保障。 4、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装配式建筑在建筑过程中还存在规范标准不统一、管理水平不高、节点关键技术不完善等问题。所以,为了促进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国家必须建立统一的规范标准,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政策,并且要给予鼓励和支持;每个阶段都应配有专业的管理人员来进行管理,从而使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关于节点的关键技术问题要不断去解决,从而使节点的刚度、承载力以及延性都满足要求。 5、结语装配式建筑是低碳理念在我国社会发展中融合的重要体

现,这种建筑思维在我国城市化建设中的应用,可以为城市化建设提供灵活的建设思想理念,即将城市化建设看做一个可以划分的整体,并将这个分成多部分进行建设,同步实施的灵活性建设方式,提高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率。参考文献: [1] 戴超辰,徐霞,张莉,王森. 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的SWOT分析[J].建筑经济,2015,02:10-13. [2] 齐宝库,张阳. 装配式建筑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5,02:156-159. DOI:

10.16116/ki.jskj.2017.07.0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