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声波的应用
超声与次声(解析版)

超声与次声(解析版)超声与次声(解析版)超声波和次声波是声波的两种形式,它们在不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解析超声和次声的特点、原理以及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种声波。
一、超声的特点和原理超声是频率高于20kHz的声波,其特点如下:1. 高频率:超声波的频率通常在20kHz至1GHz之间,远超人耳可听到的范围。
这使得超声波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和传播能力。
2. 短波长:超声波的波长较短,能够有效地穿透和传播在其他波长下受到阻碍的介质中。
3. 方向性:超声波的传播是定向的,能够通过聚焦和反射来控制传播的方向。
4. 易于控制:超声波的传播速度较快,能够精确地测量距离和检测物体的位置。
超声波的原理基于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和反射。
当声波遇到介质的边界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透射现象,通过测量这些现象可以获取目标物体的位置、形状以及材料性质等信息。
二、超声的应用领域1. 医学影像学:超声在医学中应用广泛,通过超声波的传播和反射,医生可以实时观察人体内部的器官、组织和血液流动情况,辅助诊断疾病。
2. 工业检测:超声波能够穿透金属、非金属材料,用于检测和评估材料的质量、厚度、裂纹等缺陷。
在航空、汽车、建筑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3. 水下探测:超声波在水下传播能力强,能够用于水下地质勘探、潜水器控制和海底资源勘探等。
4. 生物科学:超声波可用于生物分子的纯化、分析和检测,具有无创和非侵入性的优势。
次声的特点和原理次声是指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其特点如下:1. 低频率:次声波的频率通常在1Hz至20Hz之间,远低于人耳可听到的范围。
这使得次声波在传播时会受到较大的阻尼和衰减。
2. 长波长:次声波的波长较长,传播距离短,容易在空间中发生干涉、衍射等现象。
3. 不易聚焦:次声波的传播不易聚焦,对于精确测量和定位较为困难。
4. 对颗粒物质的激发:次声波能够通过共振和激发颗粒物质,从而改变颗粒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次声的应用领域1. 地震学:次声波可以用于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的监测和研究,帮助科学家预测地震和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整理版]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整理版]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d0d547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0.png)
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刘海滨超声波和次声波对我们人来说是听不到的,但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多他们的应用了解多少呢?一.超声波应用:1.超声检验。
超声波的波长比一般声波要短,具有较好的方向性,而且能透过不透明物质,这一特性已被广泛用于超声波探伤、测厚、测距、遥控和超声成像技术。
超声成像是利用超声波呈现不透明物内部形象的技术。
把从换能器发出的超声波经声透镜聚焦在不透明试样上,从试样透出的超声波携带了被照部位的信息(如对声波的反射、吸收和散射的能力),经声透镜汇聚在压电接收器上,所得电信号输入放大器,利用扫描系统可把不透明试样的形象显示在荧光屏上。
上述装置称为超声显微镜。
超声成像技术已在医疗检查方面获得普遍应用,在微电子器件制造业中用来对大规模集成电路进行检查,在材料科学中用来显示合金中不同组分的区域和晶粒间界等。
声全息术是利用超声波的干涉原理记录和重现不透明物的立体图像的声成像技术,其原理与光波的全息术基本相同,只是记录手段不同而已(见全息术)。
用同一超声信号源激励两个放置在液体中的换能器,它们分别发射两束相干的超声波:一束透过被研究的物体后成为物波,另一束作为参考波。
物波和参考波在液面上相干叠加形成声全息图,用激光束照射声全息图,利用激光在声全息图上反射时产生的衍射效应而获得物的重现像,通常用摄像机和电视机作实时观察。
2.超声处理。
利用超声的机械作用、空化作用、热效应和化学效应,可进行超声焊接、钻孔、固体的粉碎、乳化、脱气、除尘、去锅垢、清洗、灭菌、促进化学反应和进行生物学研究等,在工矿业、农业、医疗等各个部门获得了广泛应用。
二.次声波的应用次声波的应用自本世纪50年代开始,并逐渐广泛地被人们所重视。
次声波的应用前景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1)通过研究自然现象所产生的次声波的特性和产生的机理,更深入地研究和认识这些自然现象的特征与规律。
例如,利用地震所产生的次声波,可以研究地震活动的规律。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声波新篇章超次声领域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声波新篇章超次声领域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声音无处不在。
我们能够听到鸟儿的歌声、人们的交谈声、车辆的轰鸣声等等。
但你是否知道,在声音的广阔领域中,还有许多是人耳无法捕捉到的?这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包括超声和次声,正逐渐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为我们展现出一个全新的声学世界。
先来说说次声。
次声是频率低于 20 赫兹的声波。
在自然界中,次声的产生往往与一些强大而剧烈的现象相关。
比如,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都会产生大量的次声波。
这些次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数千公里,甚至能够绕地球几圈。
由于人耳无法直接听到次声,所以在这些灾难来临之前,我们可能并不会察觉到次声的存在。
然而,科学家们通过专门的仪器和设备,能够监测和分析次声。
这为我们预测自然灾害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手段。
通过对次声的监测和研究,我们可以提前获取一些关于灾害发生的信息,从而为可能受到影响的地区争取更多的应对时间,减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次声不仅在自然灾害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在军事领域也有着特殊的应用。
一些大型武器的发射和爆炸会产生次声波。
通过对这些次声波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对敌方的军事行动进行侦察和预警。
再来看看超声。
超声是频率高于 20000 赫兹的声波。
与次声相反,超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
在医疗领域,超声检查是一种常见的诊断手段。
医生们使用超声设备向人体内部发射超声波,这些声波在遇到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时会产生不同的反射和折射。
通过接收和分析这些反射波,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器官的状况,从而诊断出各种疾病,如肿瘤、结石等。
除了医疗,超声在工业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超声清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利用超声在液体中的空化作用,可以有效地去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和杂质。
这种清洗方式不仅高效,而且对于一些精细的部件,如电子元件、光学镜片等,能够在不损伤其表面的情况下达到很好的清洗效果。
在水下探测方面,超声也大显身手。
次声波

次声波次声波又称亚声波,其频率低于声波的频率,频率范围大致是10-4Hz~20 Hz.次声波虽不能引起人们听觉器官的感觉,但它对人类仍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相对于声波和超声波来讲,次声波的研究和应用还处厂起步阶段。
因而大家习惯称之为声波中的“小字辈”.一、次声波的产生和特点虽然次声波看不见,听不见,可它却无处不在.地震、火山爆发、风暴、海浪冲击、枪炮发射、热核爆炸等都会产生次声波,科学家借助仪器可以“听到”它.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可闻声波相同,由于次声波频率很低。
大气对其吸收甚小,当次声波传播几千千米时,其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所以它传播的距离较远,能传到几千米至十几万千米以外。
1883年8月,南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克拉卡托火山爆发,产生的次声波绕地球三圈,全长十多万公里,历时108h.1961年,苏联在北极圈内新地岛进行核试验激起的次声波绕地球转了35圈.次声波还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可以穿透建筑物、掩蔽所、坦克、船只等障碍物.7 000 Hz的声波用一张纸即可阻挡,而7 Hz的次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地震或核爆炸所产生的次声波可将岸上的房屋摧毁.次声如果和周围物体发生共振,能放出相当大的能量,如4 Hz~8 Hz的次声能在人的腹腔里产生共振,可使心脏出现强烈共振和肺壁受损.二、次声波的应用从20世纪50年代起,核武器的发展对次声学的建立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得对次声接收、抗干扰方法、定位技术、信号处理和传播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次声的应用也逐渐受到人们的注意.其实,次声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自然次声的特性和产生机制,预测自然灾害性事件.例如台风和海浪摩擦产生的次声波,由于它的传播速度远快于台风移动速度,因此,人们利用一种叫“水母耳”的仪器,监测风暴发出的次声波,即可在风暴到来之前发出警报.利用类似方法,也可预报火山爆发、雷暴等自然灾害.2.通过测定自然或人工产生的次声在大气中传播的特性,可探测某些大规模气象过程的性质和规律.如沙尘暴、龙卷风及大气中电磁波的扰动等.3.通过测定人和其他生物的某些器官发出的微弱次声的特性,可以了解人体或其他生物相应器官的活动情况.例如人们研制出的“次声波诊疗仪”可以检查人体器官工作是否正常.4.次声在军事上的应用,利用次声的强穿透性制造出能穿透坦克、装甲车的武器,次声武器——般只伤害人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超声波次声波的特点及应用

超声波次声波的特点及应用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其频率大于20kHz,无法被人类听到,具有许多特点和广泛的应用。
首先,超声波具有穿透性强的特点。
由于超声波的波长短,相比于可见光和普通声波,超声波具有更强的穿透性。
超声波可以穿透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不同的物质,而且对不同物质的穿透性不同。
这使得超声波在非破坏性检测、医学超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速度较快。
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系数有关,通常情况下超声波的传播速度较高。
这使得超声波在材料表面和内部的检测和测量中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性。
此外,超声波具有反射、折射和散射的特性。
当超声波遇到边界面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散射的现象。
通过检测和分析超声波在物体内部的反射、折射和散射情况,可以获取物体的结构、组织和缺陷等信息。
这使得超声波在医学成像、材料检测和无损检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另外,超声波在能量传递和能量转化方面具有高效率的特点。
超声波能够有效地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电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
这使得超声波在清洗、焊接、切割和打印等工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根据超声波在不同领域的特点,它具有多种应用:1. 医学超声医学超声波是超声波最常见的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将超声波传递到人体内部,利用超声波在组织中的反射和散射,可以获取人体内部器官的图像,并进行病理分析和诊断。
医学超声波在妇科、心脏、肝脏和肾脏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
2. 材料检测超声波在材料检测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超声波的穿透性和反射性,可以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裂纹、孔洞等问题。
超声波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塑料、陶瓷、玻璃等材料的质量检测和无损检测。
3. 工业清洗超声波的高频振动能够产生微小的空化和涡流效应,使接触物体表面的污垢和杂质分离和松动,从而达到清洗的效果。
超声波清洗广泛用于电子、光学、钟表、仪器仪表等工业领域,可以高效地去除各种污垢和附着物。
4. 焊接和切割超声波焊接技术利用超声波的热量效应和振动效应,将两个相同或不同的材料通过振动熔解并粘接在一起。
次声波在水下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次声波在水下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技术研究第一章:引言水下通信技术是一种在水下接收和发送信息的专业领域。
由于水下环境的特殊性质,水下通信技术需要特殊的信号传输技术。
次声波是在水下通信领域的一个广为应用的技术,它可以用来传输信息信号。
次声波通信技术在海洋科学、军事、海底油气开采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次声波波的特性、在水下通信中的应用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二章:次声波波的特性次声波是一种介于声波和电磁波之间的波,其频率范围从10-300 Hz,波长从3至100千米。
次声波传播速度的大小决定了其在水下通信领域中的应用价值。
次声波传播速度相对于声波而言相对较慢,因此它的传播距离更远。
此外,由于次声波波长大,它可以避免很多被声波衍射所产生的干扰。
第三章:次声波在水下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技术次声波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水下通信系统中。
使用次声波传输信号时,信号必须附加在波形中,并经过处理,以避免噪音和干扰。
现在,次声波技术在海洋科学、军事领域以及海底油气开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将逐一介绍。
1. 海洋科学次声波技术在海洋科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该技术可用于测量海水温度、盐度、压力、流速以及微量物质的浓度等。
此外,次声波技术还能够用于探测海洋地震、火山喷发和洋流等自然现象。
这种技术提供了海洋科学家们在海洋物理、海洋生物学和海洋环境等方面的新视角。
2. 军事领域次声波技术在军事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这个领域中,次声波技术可用于通信、声纳探测和目标跟踪等任务。
与声波声纳系统相比,次声波声纳系统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优点。
这种技术已在海军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 海底油气开采次声波技术也在海底油气开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该技术可用于解决海底油气开采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例如在海床下寻找油气井、探测油气藏及其结构等。
此外,次声波技术还可以用于测量钻井和排放井的深度。
第四章:未来的发展方向1. 系统发展次声波技术将在未来继续发展。
次声波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潜力

次声波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潜力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次声波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正在逐渐受到关注。
次声波技术是一种利用低频声波进行通信、控制和检测的技术。
它具有声波穿透力强、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为工业领域中的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本文将探讨次声波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潜力,并讨论其在能源、环境和生产过程控制等方面的应用。
首先,次声波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具有巨大的潜力。
能源是现代工业的核心,但从传统能源到新能源的转变过程中面临着很多挑战。
次声波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实现对能源的精确监测和控制,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在油田开采过程中,次声波技术可以用于监测油井中的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从而实现对油井开采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调节。
此外,次声波技术还可以应用于能源管道的泄露检测,通过对能源管道周围的次声波信号进行分析,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泄漏点,避免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其次,次声波技术在环境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如今,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次声波技术可以为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提供有效的手段。
例如,次声波技术可以应用于水体监测,通过分析次声波信号的传播特性来判断水体是否存在污染物,实现对水质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此外,次声波技术还可以用于气体排放的监测,通过对次声波信号的频谱分析,可以准确判断气体排放是否合格,从而帮助企业进行环境排放的监管和治理。
除此之外,次声波技术在生产过程控制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制造业中,生产过程的控制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
次声波技术可以通过对生产设备的次声波信号进行监测和分析,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精确控制。
例如,在振动机械设备的监测和维护中,次声波技术可以用于检测设备的异常振动和噪声,从而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维修,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此外,次声波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测,通过对产品的次声波信号进行分析,可以实现对产品缺陷的快速检测和判定,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工艺控制水平。
超声波和次声波相关知识及应用

超声波和次声波相关知识及应用一、超声波超声波的频率超过20000赫兹,人耳感受不到,但蚊子、蝙蝠、猫、狗能听到。
西方人用一种叫做犬笛的口哨来呼唤爱犬,犬笛吹出的是超声波,周围的行人茫然无所知,而小狗已经按照犬笛中传出的口令行动了。
超声波有两个特点,一是能量大,二是方向性好。
因此超声波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我国北方干燥的冬季,如果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这就是超声波加湿器的原理。
对于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药力很难达到患病的部位.利用加湿器的原理,把药液雾化,让病人吸入,能够增进疗效。
利用超声波的巨大能量可以把人体内的结石击碎,还可以清洗眼镜、陶瓷制品等上面的污垢。
超声波基本上是沿直线传播的,可以定向发射。
如果渔船载有水下超声波发生器,它旋转着向各个方向发射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鱼群会反射回来,渔船探测到反射波就知道鱼群的位置了,这种仪器叫做声纳。
声纳也可以用来探测水中的暗礁、测量海水的深度。
有趣的是,很多动物都有完善的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器官。
如蝙蝠、海豚就是靠超声波定位的。
根据同样的道理超声波还可以探测金属、陶瓷混凝土制品,甚至水库大坝内部是否有气泡、空洞和裂纹。
如果有了声纳定位仪,那么泰坦尼克号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人体各个内脏的表面对超声波的反射能力是不同的,健康内脏和病变内脏的反射能力也不一样,平常说的“B超”就是根据内脏反射的超声波进行造影,帮助医生分析体内的病变。
二、次声波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人耳也无法感受,但鲸鱼、海豚之类的海生动物可以感受到。
大洋彼岸的风暴、地震和海啸引起的次声波,数千公里外鲸鱼能感知,人们就可以利用这些前兆现象来预测和预报这些灾害性自然事件的发生。
在海难救援中,当无线电呼救信号失灵,遇难的海员只需将深水炸弹投入海洋爆炸,它所生成的次声波,就能在几分钟之内将求援信号送向远方,叩响“水中听音器”,救助人员即可迅速赶到海难现场进行救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声波的应用
作者:单敏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7年第36期
[摘要]次声波属于人耳不可听声波,因此发现较晚,相对应的研究和应用也较为落后。
低频率,长波长造成次声波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穿透力极强,传播距离远。
它可以通过自然和人为两种方式产生,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有次声波的存在。
本文将次声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划分为6大类,其中详细地介绍了次声波在自然灾害预测、武器制造以及生物医学当中的应用。
[关键词]次声波的特性;次声波武器;次声诊断仪;预测自然灾害
中图分类号:TQ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6-0170-01
1.次声波简介
1.1 次声波的定义与特点
次声波也是声波的一种,属于人耳不可听声波,频率范围在10Hz~20Hz。
人们发现次声波的时间较晚,真正对其展开研究距现在也才短短几十年,因此在生活中鲜少被人提及。
虽然属于人耳可听范围之外,但是通过现代仪器的发明,次声波各种特点也已经逐渐被人们探明。
其运动、与物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均类似于可听声波的特点。
但是由于次声波频率较低波长较长,使得其又具有一些奇特的物理现象。
物体尺寸如果小于声波波长,那么声波便可以轻而易举的绕过物体。
而次声波由于其频率低波长长其在传播过程中很容易绕过大件物体,甚至是地球,因此其穿透能力极强。
并且由于其频率低,难以被物体,如大气、土壤等吸收,因此其在传播过程中能量的损失就会大大减小。
故次声波可以传播得很远,甚至可以绕整个赤道好几圈。
1.2 次声波的产生
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次声波可谓是无处不在。
风扇的转动、汽车的飞驰、鸟类挥动的翅膀、地震时产生的震动、至我们人类自身也可以发出次声波,但是这些次声波的强度差异较大。
总的来说次声波的产生主要分为两个方面:自然、人为。
2.次声波的应用
生活中常见的声波应用倒是很多,但是鲜少有人提及次声波的应用。
次声波就真的一点用处都没有吗?当然不是。
次声波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而且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
术的发展,人们对次声波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许多科研工作者也开始着手将次声波真正的同人类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次声波的应用概况。
2.1 次声波应用的分类
次声波的应用虽然还未真正的推广,但是目前已有的次声波的应用主要有以下6类:
(1)通过次声波研究自然现象和其产生机制,使人们更深入的了解诸类自然现象产生的规律及其特性。
(2)利用声源所发出的次声波可以对其进行探测,进行侦察监测其大小、方位或其他属性。
(3)在大气中传播时,次声波会与大气进行相互作用,随着大气密度或者成分的改变,次声波也会做出相应的改变。
因此可以通过次声波与大气的相互作用来探测大气中风和温度的变化情况。
而且这种方法是可持续观测的,准确率较高。
(4)次声波还可同其他波动相互作用,通过这种相互作用,寻找其规律也可判断其波动的特性。
电离层中电波的传播会受到次声波的作用,改变次声波其传播特性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利用此项技术可以更深层次的了解到电离层的运动或者传播规律规律。
重力波也存在此特性。
(5)次声波其最特殊的一点是可以和人体大多数器官发生共振。
共振会提供极大的能量,当所提供能量超出人体的承受范围时,相应的器官就会发生形变甚至被次声波撕裂。
利用这一特点,可制造出次声武器,实现其在军事上的应用。
也是基于这一点,次声波也可以用于人体按摩或者是清除某些障碍,为人类的医学事业作出贡献。
(6)次声波在工业上也有着许多的应用。
例如现在已经被应用到实际中的次声除灰或者次声冷却。
3.部分应用详述
3.1 次声波在自然预测中的应用
上面已经提到很多自然现象也会产生次声波,其中也包括地震、海啸等。
因此如果能够及时探测这些自然现象所发出的次声波便可以有效预测自然灾害事件。
海底地震会引发海啸,其引发的海啸产生的海浪巨大,能量也十分可观,在海水随着地震推进的过程中会不断向外辐射出低频长波的次声波,通过声音的传播特性可以了解到,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要远远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因此只要及时探测到水中的次声波,便可以争取在灾难来临前的宝贵时间,让人们有效撤离灾区。
3.2 次声波在武器制造中的应用
如果我们将人体物质化,将其完全抽象成一个共振系统的话,那么他的共振频率便处于次声波段。
我们都清楚处于共振状态下,物体的能量吸收会达到最大。
因此各国也在争相研发有关于次声波的武器。
次声波武器的作用机理是生物共振,当人体接收到次声波时,一方面次声波能够全面的、直接的造成生物体各个部分组织的生物共振,让其吸收声波的能量,另一方面,通过次声波对机体的直接刺激,器官会将这种生物共振的感觉传递到神经系统的相应部位,引起神经系统一系列的变化甚至于毁坏。
根据这两点可以将次声武器分为两类:“神经型”次声武器、“器官型”次声武器。
“神经型”次声武器的频率和人类大脑的共振频率极为相似,称为——阿尔法节律,为8~12HZ之间。
当人体大脑接收到此类声波的时候神经会被麻痹,在其功率较小的时候,会使人感到眩晕,当其功率较大时,会引起人类整个神经系统的紊乱,使人癫狂,从而使战斗人员丧失作战能力。
“器官型”次声武器的振荡频率接近于人体,某些特定器官的振荡频率,人体在接触到这类次声武器的时候其对应器官会产生共振,吸收一定能量。
如果功率较大时就会损伤器官,甚至造成撕裂。
而且次声武器有一很大的优点——稳定。
由于次声波穿透能力强,在介质中传播时损耗小,且不易受外场影响,因此其作用十分稳定。
但目前次声波武器还没有大面积的应用于战场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其功率过小、敌我不分,难以定向等。
3.3 次声波在生物医学当中的应用
上文分析已经得出次声波会与人体发生生物共振。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人员发现可以利用此特点研究一些对人体有利的次声应用。
而次声武器和次声治疗的区别就是在于次声的强度上,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明确的阈值指出两者的区分度到底应该是多少。
但现在已经研发出了一些次声治疗仪。
利用低频的强度小的可以和人体发生共振的信号对人体进行有效的医疗按摩,可以活化组织,已经有不少的研究证明,次声治疗仪通过有效的次声按摩可以活血化瘀、疏通经脉等。
不仅如此,人类的某些生理活动也可以发出次声波,例如肠胃蠕动。
通过此特点可以探测出患病肠胃蠕动发出的次声波与正常肠胃的次声波进行比较得出其是否病变。
然后再通过计算机的详细处理可以得到其病变成因和病变位置。
此类仪器被称为次声诊断仪。
目前,次声波在声学领域中是一个较新的区域,其相关研究与应用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被解决。
但是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次声波的应用具有极大的潜力,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 次声波的危害和应用,张云祥,汪洪华
[2] 童娜.次声的特点及其应用[J].声学技术,2003,22(3):921-924.
[3] 赵志强,郑小林,张丽果.次声在生物医学中的研究进展[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3):26-27.
[4] 马联合.次声能武器[J].装备新锐,2006,8:32-35.
[5] 郭发斌,董立峰.次声波在海啸灾害预警中的应用探讨[J].海岸工程,2007,26(1):29-32.
[6] 张筑生.真钱次声波异常信号的特征与分析[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5:1-7.
作者简介
姓名:单敏(1996.06--);性别:女,籍贯:陕西西安人,学历:本科,目前就读于西北工业大学;现有职称:无;研究方向: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