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次声波的危害

合集下载

可怕的次声波

可怕的次声波

可怕的次声波
王云山
【期刊名称】《科学课:7-9年级》
【年(卷),期】2005(000)09X
【摘要】“次声波”是指振动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由于它低于人耳所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所以叫“次声波”。

当次声波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会产生恐惧、恶心、眩晕等不适症状。

其中5赫兹左右的次声波对人危害最大,能引起神经错乱、大
脑损伤、视觉模糊、血压升高、四肢麻木,甚至五脏破裂。

自然界有许多次声波源,例如火山喷发、地震、雷电、风暴、海啸、流星、极光、电离层扰动等,都能产生次声波。

次声波的能量在传播时衰减很小,往往在传播数万乃至数十万千米之后而未见有明显的衰减。

【总页数】1页(P54)
【作者】王云山
【作者单位】江苏新沂市第五中学,22143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425
【相关文献】
1.死亡并不可怕把可怕留给了活着的人——宁肯死也不想活着那是最可怕的 [J],
孙松滨
2.抗击:可怕又没那么可怕的艾滋病 [J], 王亚
3.疫情不可怕
可怕的是看不清冷链行业大势 [J], 黄锦华
4.孤独不可怕,
可怕的是被孤立 [J], 罗康
5.妊娠不可怕,妊娠纹才可怕,孕期如何预防妊娠纹 [J], 杨丽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及应用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及应用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及应用1、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1)特点:①超声波在传播时,方向性强,能量易于集中。

②超声波能在各种不同媒质中传播,且可传播足够远的距离。

③超声波与传声媒质的相互作用适中,易于携带有关传声媒质状态的信息诊断或对传声媒质产生效用及治疗。

④超声波可在气体、液体、固体、固熔体等介质中有效传播。

⑤超声波可传递很强的能量。

⑥超声波会产生反射、干涉、叠加和共振现象。

超声波是一种波动形式,它可以作为探测与负载信息的载体或媒介如B超等用作诊断;超声波同时又是一种能量形式,当其强度超过一定值时,它就可以通过与传播超声波的媒质的相互作用,去影响,改变以致破坏后者的状态,性质及结构用作治疗。

(2)应用:①超声处理:利用超声的机械作用、空化作用、热效应和化学效应,可进行超声焊接、钻孔、固体的粉碎、乳化、脱气、除尘、去锅垢、清洗、灭菌、促进化学反应和进行生物学研究等,在工矿业、农业、医疗等各个部门获得了广泛应用。

②超声波清洗:清洗的超声波应用原理是由超声波发生器发出的高频振荡信号,通过换能器转换成高频机械振荡而传播到介质,清洗溶剂中超声波在清洗液中疏密相间的向前辐射,使液体流动而产生数以万计的微小气泡,存在于液体中的微小气泡(空化核)在声场的作用下振动。

当声压达到一定值时,气泡迅速增长,然后突然闭合,在气泡闭合时产生冲击波,在其周围产生上千个大气压力,破坏不溶性污物而使它们分散于清洗液中,当团体粒子被油污裹着而粘附在清洗件表面时,油被乳化,固体粒子即脱离,从而达到清洗件表面净化的目的。

③工业自动化控制:利用声波反射、衍射、多普勒效应,制造超声波物位计、超声波液位计、超声波流量计等。

2、次声波的特点和应用:(1)特点:①次声波的特点是来源广、传播远、能够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

;②次声的声波频率很低,在20Hz以下,波长却很长,传播距离也很远。

它比一般的声波、光波和无线电波都要传得远。

例如,频率低于1Hz的次声波,可以传到几千以至上万千米以外的地方。

次声波

次声波

次声波能致人于死
原来,人体内脏固有的振动频率和次声频率相近似(0.01~20赫),倘若外来的次声频率与体内脏的振动频率相似或相同,就会引起人体内脏的“共振”,从而使人产生上面提到的头晕、烦躁、耳鸣、恶心等等一系列症状.特别是当人的腹腔、胸腔等固有的振动频率与外来次声频率一致时,更易引起人体内脏的共振,使人体内脏受损而丧命.前面开头提到的发生在马六甲海峡的那桩惨案,就是因为这艘货船在驶近该海峡时,恰遇上海上起了风暴.风暴与海浪摩擦,产生了次声波.次声波使人的心脏及其它内脏剧烈抖动、狂跳,以致血管破裂,最后促使死亡.
近年来,一些国家利用次声能够“杀人”这一特性,致力次声武器——次声炸弹的研制尽管眼下尚处于研制阶段,但科学家们预言;只要次声炸弹一声爆炸,瞬息之间,在方圆十几公里的地面上,所有的人都将被杀死,且无一能幸免.次声武器能够穿透15厘米的混凝土和坦克钢板.人即使躲到防空洞或钻进坦克的“肚子”里,也还是一样地难逃残废的厄运.次声炸弹和中子弹一样,只杀伤生物而无损于建筑物.但两者相比,次声弹的杀伤力远比中子弹强得多
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可闻声波相同,次声波的频率相当的低,一般次声波的频率会在20Hz左右。空气对次声波的影响也不是很大,一般不怎么样吸收次声波,次声波传播能达到几千千米的时候,它的吸收还没到万分之几,在空气中损耗的能量也相当的小,这就是次声波能够传播相当远的距离的原因之一,能传到几千米甚至十几千米之外,2003年的苏门答腊岛地震海啸,之中产生的次声波能够传播7个地球这么长,当时围绕 地球转了5个圈,总共为180个小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地震追根到底就是声波在地壳中的运动--我们可以称之为次声波,也就是在它的频率不会在我们的听力范围之内,一些自然界中的动物或许能听得到,比方说蝙蝠是利用超声波辨明方向的,一般晚上蝙蝠的眼睛不起作用,靠它自身发生的超声波,通过物体折射回来,虽然说超声波跟次声波看不见,也是听不见,可是它们确实存在为明年生活中的,地震中、火山爆发、飓风来袭、台风、海浪的冲击、炸弹的爆炸、大炮的发射等等都会产生一些次声波,研究人员能够借助相关的仪器手机数据监测到它们的存在。

浅谈次声波的危害

浅谈次声波的危害

浅谈次声波的危害一、理论(一)次声波的概念次声波是频率低于可听声频率范围的声波,其频率0.0001Hz~20Hz的声波。

(二)次声波的传播1.因为声在空气中传播时频率越高,衰减越大,故对次声波的吸收效应很小,(如0.1Hz的次声在空气中传播时,比频率为1000Hz的可听声吸收系数小1亿倍!);据观察;10Hz以下的次声波可以传播至数千千米的距离。

2.通常的液体,固体对次声波的特强穿透作用极微,7Hz的次声波用一堵厚墙也挡不住,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

二、次声在自然界和各种环境中比较广泛地存在,其声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在自然界存在次声的声源自然界中,海上风暴、大陨石落地、海啸、电闪雷鸣、波浪击岸、水中漩涡、空中湍流、龙卷风、磁暴、极光等等都可能伴有次声波的发生。

2.在工业生产及交通运输等环境中存在次声声源。

3.人工次声装置实验用次声发生装置,即次声压力仓系统部分包括次声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共振室(密闭仓和共振喇叭)、次声测量装置(传声器、超低频信号数据采集系统);另一类型为机械振荡式次声源,主要由活塞式次声源、声振动阻尼装置及隔声的密闭仓组成。

4.人体次声从物理角度看,人体器官是一系列多支点,多重心的弹簧模型,其固有振动频率在次声频率范围,例如头部为8~12Hz、胸腔为4~6Hz、心脏为5Hz、腹腔为6~9Hz、盆腔为6Hz;据报告:在人体经络也可测到次声;心音频率范围在5~400Hz以内,其中也含次声成分;人在呼吸时可产生次声,人在活动时,如走路、跑步、游泳也可产生次声,但强度较低,作用时间较短。

三、次声波对人类而言可以说是一个双刃剑。

一方面,人们通过研究自然现象产生的次声波的特性和产生机制,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这些现象的特性和规律,并为人类服务。

例如;①人们利用测定极光产生次声波的特性来研究极光活动的规律等。

②次声在大气中传播时,很容易受到大气媒质的影响,它与大气中风和温度分布等有密切的联系。

音频知识危险的声波次声波详细解析

音频知识危险的声波次声波详细解析

音频知识危险的声波次声波详细解析音频知识危险的声波次声波详细解析次声是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人耳听不到。

科学家认为,自然界的次声可刺激侵略,制造混乱无序的状态。

老虎在捕食前的怒吼可产生18赫兹的次声波,使猎物惊惶失措甚至昏迷。

某些地区精神疾病和疯子人数异常增多也与自然次声有关。

百慕大三角事故不断的谜底可能就是波浪振荡产生的次声波作用到机组人员,使他们精神错乱,甚至死亡,从而失去对飞机或舰船的控制,发生事故。

次声波可与人体器官发生共振,引起人的恐怖感,产生混乱,甚至导致心跳停止。

频率在7-8赫兹间的次声波非常危险,因为7赫兹正好是大脑阿尔法节律的频率。

如果将次声波的发射频率和强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就能成为非致命性武器作用到人体,不仅能使人心烦意乱、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还能使其神志不清、癫狂,从而丧失战斗力。

这种低频率的声波还有较强的渗透能力,在大气中衰减很少,能渗透进工事、坦克、舰艇内部,作用到人员身上。

次声武器就是一种能发射频率低于20赫兹的次声波,使其与人体发生共振,致使共振的器官或部位发生位移、变形、甚至破裂,从而造成损伤以至死亡的高技术武器。

次声武器具有隐蔽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距离远、穿透力强、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设施等特点,是世界各国军方争相研制的非致命武器,并将成为未来战争中非常重要的新概念武器。

二战时期,德国人开始秘密研制次声武器,试图利用其产生的“大声效应”摧毁整个城市,消灭敌军士兵或者使其丧失战斗力。

1940年,德军计划向英国人投掷有著名音乐家签名的留声机唱片,这些唱片将经过专门录制,加进次声,以引起听者出现慌乱、恐怖感及其它精神失常现象,从而造成骚乱。

当然,这一计划并没有实现。

但是,纳粹科学家成功进行了可作用于物体的次声武器的试验。

奥地利科学家齐珀梅耶制造出一种能制造旋风的“旋风加农炮”,它利用特殊的喷嘴,通过炮弹爆破,制造出旋风,发射攻击波,可击落飞机。

法国人在次声武器研制方面走在了前列。

次声波

次声波

次声波的产生 次声波的产生
• • • • • • • • • 焚风 阿尔卑斯山脉的焚风是一个非常强的次声波声源,其频率在0.01至0.1赫兹间。这个次 声波对人是否有影响至今还在争议中。 自然声源 低频波如地震、火山爆发、陨星 陨星坠落、极端的气候现象或者巨浪可以在空气中导致次 陨星 声波。这样的次声波可以传播数千公里。阵风和旋风也会产生次声波。 人工声源 工业设施也会产生次声波。尤其是假如在封闭的房间里次声波形成驻波,由此导致建 筑结构共振,会造成危害。 地面或地下爆炸、火箭发射的声音中包含次声波的成分。这些次声波可以传播非常远, 它们可以被用来确定爆炸或者火箭发射的地点或者方向。 超声速飞机在突破音障时的音爆 音爆中包含次声波的成分。 音爆 尤其是建筑密集的大城市也会产生次声波,这样的次声波不但会传播非常远,而且局 部会产生非常强烈的驻波。比如美国首都华盛顿在部分市区里有许多高建筑物,这些 建筑物主要使用坚硬的石制表面,而且几乎所有的建筑均拥有非常强大的冷风装置。 在夏季市内会产生波及非常广的次声波场,建筑之间的气流会互相影响产生低频共振。 尤其在非常安静的夜晚大城市的低频声波在非常远的地方依然可以听得到,其次声波 的成分的传播距离更加远。有人认为多年生活在这样的次声波场内会导致健康问题。 关于风力发电机产生的次声波是否有健康影响始终有争议,但是至今为止没有任何可 以证明这个影响的数据。不过风力发电机也会产生可以听得见的、有生理作用的低
次声波的危害及应用 次声波的危害及应用 作用图
• 危害 次声波会干扰人的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危害人体健康。一定强度的次声波,能使人头晕、 恶心、呕吐、丧失平衡感甚至精神沮丧。有人认为,晕车、晕船就是车、船在运行时伴生的次声波 引起的。住在十几层高的楼房里的人,遇到大风天气,往往感到头晕、恶心,这也是因为大风使高 楼摇晃产生次声波的缘故。更强的次声波还能使人耳聋、昏迷、精神失常甚至死亡。

浅谈次声波及其应用

浅谈次声波及其应用

浅谈次声波及其应用常言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但自然界有与其恰恰相反的现象。

如蜜蜂采蜜时有嗡嗡的声音,而蝴蝶在花丛中飞舞时,却很难听到声音,这是什么原因?自然界有许多我们听不到的声音,次声波就是其中之一。

一、何谓次声波次声波又称亚声波,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波,频率范围为:10-4Hz~20Hz。

在大自然的许多活动中,我们都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

人类可闻声波的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可是现代声学研究的声的频率范围不断向高端和低端扩展。

2×104~5×108的声波称为超声波,5×108Hz~1010Hz的声波称为特超声波,而1012Hz~1014hHz则是分子热运动的范畴。

目前,整个声学研究的频率范围跨越1016,是物理学各分支里少有的。

二、次声波的产生本文开头提到的蝴蝶飞舞时,由于翅膀振动的频率很低,发出的就是次声波。

在自然现象中,地震、火山爆发、风暴、雷暴、磁暴、陨石落地、大气湍流等都会产生次声波。

人类的活动,如核爆炸、人工爆破、火箭起飞、飞机起降、奔驰车辆的振动等也会产生相当强的次声波。

另外,还可以人为制造声源——次声发生器。

这种发生器的工作很像风琴管,可以具有较大的功率。

三、次声波的特点和声波一样,次声波的传播遵循声波传播的一般规律,但由于它的频率很低,在传播时也有自己的特殊性。

次声波在20℃的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34m/s。

如振动频率f=10-2Hz的次声波,其波长为3.34×104m。

由于次声波的频率低,波长大,容易发生衍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很难被阻挡,经常会一绕而过,在有些情况下,哪怕是巨大的山峦也无法阻挡它的传播。

另一方面,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频率越高,衰减越大。

次声波由于频率很低,在传播过程中衰减很小。

当次声波在大气中传播几千千米时,空气对其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分贝。

因此,次声波可以在空气、地面等介质中传播得很远。

例如一包5kg的炸药爆炸时,几千米以外就听不到爆炸声了,但由爆炸引起的次声波却能传到80km远处。

次声波的介绍

次声波的介绍

目录1.什么是次声波2.次声波的产生3.次声波的特点与危害4.次声波的应用领域及实例5.其他1.什么是次声波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弹性波,并能引起听觉的声波,只是它的大小取决于振动的频率和幅度。

人耳所能接收的频率范围为0Hz~20kHz。

凡超过20kHz的声音信号叫超声波, 而低于20Hz的声音信号称亚声波或次声波。

次声波波形2.次声波的产生在自然界中,海上风暴、火山爆发、大陨石落地、海啸、电闪雷鸣、波浪击岸、水中漩涡、空中湍流、龙卷风、磁暴、极光、地震等都可能伴有次声波的发生.在人类活动中,诸如核爆炸、导弹飞行、火炮发射、轮船航行、汽车争驰、高楼和大桥摇晃,甚至像鼓风机、搅拌机、扩音喇叭等在发声的同时也都能产生次声波。

3.次声波的特点与危害(1)特点次声波不容易衰减,不易被水和空气吸收。

而次声波的波长往往很长,因此能绕开某些大型障碍物发生衍射。

次声如果和周围物体发生共振,能放出相当大的能量。

某些频率的次声波由于和人体器官的振动频率相近甚至相同,容易和人体器官产生共振,对人体有很强的伤害性,危险时可致人死亡。

次声波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不仅可以穿透大气、海水、土壤,而且还能穿透坚固的钢筋水泥构成的建筑物,甚至连坦克、军舰、潜艇和飞机都不在话下。

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可闻声波相同,由于次声波频率很低。

大气对其吸收甚小,当次声波传播几千千米时,其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所以它传播的距离较远,能传到几千米至十几万千米以外。

(2)危害次声波会干扰人的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危害人体健康。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能使人头晕、恶心、呕吐、丧失平衡感甚至精神沮丧。

有人认为,晕车、晕船就是车、船在运行时伴生的次声波引起的。

住在十几层高的楼房里的人,遇到大风天气,往往感到头晕、恶心,这也是因为大风使高楼摇晃产生次声波的缘故。

更强的次声波还能使人耳聋、昏迷、精神失常甚至死亡。

4.次声波的应用领域及实例(1)研究自然次声的特性和产生机制,预测自然灾害性事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次声波的危害
一、理论
(一)次声波的概念
次声波是频率低于可听声频率范围的声波,当今认为:频率为0.0001Hz~20Hz的声波。

(二)次声波的传播
1.因为声在空气中传播时频率越高,衰减越大,故对次声波的吸收效应很小,(如0.1Hz的次声在空气中传播时,比频率为1000Hz的可听声吸收系数小1亿倍!);据观察;10Hz以下的次声波可以传播至数千千米的距离。

2.通常的液体,固体对次声波的特强穿透作用极微,7Hz的次声波用一堵厚墙也挡不住,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

二、次声在自然界和各种环境中比较广泛地存在,其声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在自然界存在次声的声源自然界中,海上风暴、大陨石落地、海啸、电闪雷鸣、波浪击岸、水中漩涡、空中湍流、龙卷风、磁暴、极光等等都可能伴有次声波的发生。

2.在工业生产及交通运输等环境中存在次声声源。

3.人工次声装置
实验用次声发生装置,即次声压力仓系统部分包括次声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共振室(密闭仓和共振喇叭)、次声测量装置(传声器、超低频信号数据采集系统);另一类型为机械振荡式次声源,主要由活塞式次声源、声振动阻尼装置及隔声的密闭仓组成。

4.人体次声
从物理角度看,人体器官是一系列多支点,多重心的弹簧模型,其固有振动频率在次声频率范围,例如头部为8~12Hz、胸腔为4~6Hz、心脏为5Hz、腹腔为6~9Hz、盆腔为6Hz;据报告:在人体经络也可测到次声;心音频率范围在5~400Hz以内,其中也含次声成分;人在呼吸时可产生次声,人在活动时,如走路、跑步、游泳也可产生次声,但强度较低,作用时间较短。

三、次声波对人类而言可以说是一个双刃剑。

一方面,人们通过研究自然现象产生的次声波的特性和产生机制,可以更深
入地认识这些现象的特性和规律,并为人类服务。

例如;①人们利用测定极光产生次声波的特性来研究极光活动的规律等。

②次声在大气中传播时,很容易受到大气媒质的影响,它与大气中风和温度分布等有密切的联系。

另一方面,次声波具有较大的破坏性,次声波对人类是有害的,人类必须防止次声波的污染。

①强烈的次声波通过固体媒质的传播,会直接破坏建筑物,使其损坏或坍塌。

②次声的频率与人体器官的固有频率相近,当次声波作用于人体时,人体器官容易发生共振,引起人体功能失调或损坏,血压升高,全身不适;头脑的平衡功能亦会遭到破坏,人因此会产生旋转感、恶心难受。

次声的作用效应与其各种参数如频率、声压级水平、作用时间(每次作用时间和作用次数)等有关。

经科学家证实,次声波的作用不可忽视,次声波所在场所大多是有害的。

弱的次声波影响内耳,引起晕船;强的次声波使身体振荡,可以置各类动物的生命于死地。

中等强的次声波会导致食道功能和脑功能紊乱,甚至造成眼盲。

四、次声波武器,杀人不见血
目前研究的次声波发生器有两类:一类是“神经型”次声波武器,它的振荡频率同人类大脑的阿尔法节律8—12赫兹极为相近,当两者产生共振时,强烈影响大脑活动,使人神经错乱、癫狂不止。

另一类是“人体内脏器官型”次声波武器,其中振荡频率与人体内脏器官的固有振荡频率(4—18赫兹)相似,能使人的内脏发生极强的共振,导致内脏出现一系列生理上的不适,乃至死亡。

其实,不论是次声波枪还是次声波炸弹,它们都是利用频率低于16赫兹的次声波,即武器所产生的波频,与人体发生共振,使共振的器官发生形变和位移,从而达到毁伤人体的目的。

次声武器一般由主件次声波发生器,动力装置和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

武器的关键是次声波发生器。

次声波武器虽是强大、厉害的武器,但却存在着固有的缺陷。

首先,次声波不易聚焦成束,且在空旷的环境中难于产生高强次声波;其次,次声波很长,因而定向困难;再次,它的聚焦尺寸太大,一般很难实现。

次声波武器与传统的常规武器相比,有着其独特的优点。

首先,它的使用具有真正的隐蔽性,很容易达成对有生力量袭击的突然性,且不污染环境,也不会破坏自然物质;其次,由于次声波的频率低,衰减极少,因此它的传播距离很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