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

——谈低段读写绘《花婆婆》的具体操作

马玲

故事本来是从倒叙开始的。

但是我却建议,如果用ppt给全班的孩子讲这个故事的话,还是从最经典的“很久很久以前……”开始吧。

就像阿里巴巴那个神奇的咒语,念下它,一个无比巨大的藏宝洞便开启了,“很久很久以前……”,念下这句神奇的咒语,便将孩子带入了另一个世界,一个过去的世界,一个远离现实、远离讲故事人和听众的世界。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小女孩儿,叫艾莉丝。她住在海边的城市。从她家门口的石阶上,可以看到码头和来来往往的大船。

大海、码头、船只;船头的人像、印第安人像、绘有帆船和沿海地区风景的油画,随着主人公小艾莉丝的视角,那个遥远的世界在孩子们的眼睛中真切起来,也愈发引起他们对远方之远的一种向往与期待。

他们和小艾莉丝一起,看爷爷雕刻,看爷爷作画;

他们看着小艾莉丝也拿起画笔,在画布上画白云;

他们和小艾莉丝一起,听爷爷讲那些很远地方发生的故事。

这是故事里的故事啊,爷爷在这里是讲故事的人,他在讲他自己的故事,如果说每个人的一生要成为一个故事的话,那么必须得经过“讲述”或者“书写”,否则只能是一堆故事的原材料罢了。而在不断地讲述中,在经历不停地循环中,人们也会发现生命更深刻的意义。爷爷也是如此,所以他在听了艾莉丝的两个愿望之后,为她补上了重要的第三个愿望:

但是,你一定要记得做第三件事。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

这是爷爷对一生的经验,对生命的感悟的最睿智的概括。因此,在这个片段的讲述中,在欣赏完艾莉丝坐在爷爷腿上听故事的那幅温馨的画面后,艾莉丝和爷爷的这段对话要很清晰地打在大屏幕上,老师和学生一起分角色来读(可在ppt上师生的话用不同颜色显示出来)。

晚上,艾莉丝常常坐在爷爷的大腿上,听他说一些很远的地方所发生的事情。

每次爷爷说完了故事,艾莉丝就接着说:“爷爷,我长大以后,要像你一样去很远的地方旅行。当我老了,也要像你一样住在海边。”

“很好,”爷爷笑着说,“但是,你一定要记得做第三件事。”

“什么事?”艾莉丝问。

“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

“好哇!”艾莉丝答应得又快又大声。

读后,老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爷爷要让艾莉丝一定记得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呢?这会是一件什么事呢?”但这个问题,不需要学生回答,只是唤起他们的注意与思考,在这样的情绪背景下,继续去听后面的故事。

可是老师是一定要知道的,因为这时候的艾莉丝,她只是一个很小的小女孩儿呀,她的所有经验都是这个慈爱的爷爷,和这间熟悉的房子周围的一切给予的。所以她只能提出“到很远的地方旅行”和“住在海边”这两个愿望,如果说爷爷的故事已经定稿的话,那么,艾莉丝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在孩子的成长中,通常会把某个故事,或者生

活中的某个人,当作自己一生故事的蓝本,而这个蓝本最终能否成为一个精彩的故事,则是需要他在漫长的时间和岁月中,去经历、体验、寻找,甚至在痛苦的抉择中,慢慢书写的。

这也提醒每个孩子身边的成年人,除了注意我们的言行,提供一个优良的摹本外,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像爷爷一样,在“小艾莉丝们”的童年时代,播下一颗美丽的种子,然后,托付给岁月和大地。这也是新教育儿童课程选择《好饿好饿的毛毛虫》、《小种子》、《花婆婆》、《丑小鸭》等故事作为儿童浪漫阶段开学、生日等人生重要时刻讲给他们听的原因。

因此,虽然小艾莉丝还不知道将来会做什么样的事;虽然她每天起床、洗脸、吃早餐、上学、放学、做功课,看似和这个年龄的所有孩子一样生活着,但是她的心里,却充满着对未来的渴望与期待。

完成了人生必要的学习准备后,长大后的艾莉丝,现在我们该称她为卢菲丝小姐了,她独立自主,有能力把握自己的生活,开始实现自己的愿望了。老师要借助充满温暖色调的画面,充分展示给孩子们:

在图书馆里,卢菲丝小姐和孩子们在一起,她温柔、优雅;

在公园温室里,卢菲丝小姐陶醉在花草的芬芳中,但又充满遗憾;

在热带小岛上,卢菲丝和渔村村长一家在一起,她快乐、感动;

而从骆驼上摔下来的卢菲丝小姐,开朗、豁达。

画面温馨恬美,可是我们却依然能通过细微的情绪变化,感受到卢菲丝小姐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生命经验:高兴、遗憾、放弃、寻找、忧伤、豁达……当然,若是在真正的现实生活中,卢菲丝小姐的经历要远远比这波折得多。《花婆婆》这个故事是美国著名绘本画家芭芭拉·库尼的后期作品,她毫不掩饰地说:“在我所有的作品中,《花婆婆》、《小岛男孩》和《海蒂和激浪》最贴近我的心灵,堪称我的自传。”当卢菲丝小姐“到处旅行”去体验经历时,芭芭拉·库尼也在人生之旅中经历着波澜,她曾两度结婚。我不敢妄猜芭芭拉的一生究竟是怎样的生活,但是我却知道,所有的生命体验都成为她创作故事的材料,即使是悲伤、哀怨的生命经验,也能被她理解、接纳、欣赏,并创造成生命的美好故事。所以,我们在画面上就看到了“摔伤”却依然豁达开朗,并积极想着可以实现第二个愿望的卢菲丝小姐,我们也看到了画出那令专业人士都惊奇的讲究的细节的芭芭拉,“连背景上的窗户、女孩子戴的帽子和头上扎着的蝴蝶结,都经过了考证,是严格按照上个世纪初时的样子画出来的。”(摘自彭懿《图画书》)相比于实现前两个愿望的几个单页,第三个愿望的实现作家用了整本书的大量篇幅来描绘,这其实也是暗示着:第三个愿望的实现难度要比前两个大得多,也重要得多,因此过程也更复杂得多。

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来看看这三个愿望吧。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我们知道,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将最终导向完美人格的塑造,高峰体验代表了人的这种最佳状态。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

而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

这样,我们就充分理解了为什么“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是“第三件事”了,在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人就有寻找更深刻意义,追求更顶端的幸福的需要,而相信自己能对世界,对生活做出有意义的贡献——如果不是现在,就是将来某个时候。

而在童年,这个儿童最初开始体验世界、认识世界和发现世界的浪漫阶段,他所拥有的理想和愿望,将决定他如何塑造和丰富他未来的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