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纹细蛾
新、老苹果园金纹细蛾成虫发生情况调查

新、老苹果园金纹细蛾成虫发生情况调查索相敏,黄晶淼,王金鑫,李建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石家庄050061)摘要:本文利用性诱芯诱捕的方式监测了石家庄地区3年生新苹果园与17年生老苹果园金纹细蛾成虫的消长动态,同时比较了性诱芯和糖醋液诱捕对金纹细蛾的诱捕效果。
结果表明,金纹细蛾在石家庄地区1年发生5代,成虫始发于4月,5、6月为其高发期,具有世代重叠现象。
通过性诱芯与糖醋液的对照试验,发现糖醋液的诱捕效果甚微,而且成本较高,因此生产中不建议采用糖醋液进行防治。
在实际生产中防治金纹细蛾时,建议以性诱芯诱捕为主并配合适当的农业防治措施控制其危害。
关键字:金纹细蛾;性诱剂;消长动态;防治建议中图分类号:S661.1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19440/5,cnki.1006-9402.2020.03.005本试验以性诱芯诱捕的方式监测了苹果园金纹细蛾的发生情况,了解了石家庄地区金纹细蛾的消长动态,旨为生产中预测和监控虫情服务。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2019年4・11月,利用性诱剂诱捕器监测石家庄果树研究所内的老龄果园(实生选种圃,株行距为0.5mx2.0m)和新定植苹果园(株行距为2.0mx4.0m)中金纹细蛾发生动态。
其中老苹果园面积约为1.13hm2,主栽品种为自主选育的实生品种,树龄17年,整个果园管理较粗放;新果园的面积2.6hm2,主栽品种为自选优系及资源品种,树盘覆盖地布,管理较精细。
1.2试验材料金纹细蛾性诱芯由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其载体为蓝绿色橡皮胶。
诱捕器为三角粘板式钙塑板诱捕器,诱芯用铁丝串起固定于距离粘板1〜2cm处。
13试验处理新、老果园各采用棋盘式取样法悬挂性诱捕器和糖醋液(1个性诱捕器和1盆糖醋液为1个小组,每个果园每组重复3次)。
诱捕器和糖醋液悬挂在树冠近处外围处,距地面1.5m左右,两者间距>20m,防止之间相互影响。
每7d调查记录1次诱集到的成虫数,每周更换1次粘虫板,每月更换1次诱芯。
金纹细蛾几丁质酶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e r t i e s ,s i g n a l p e p t i d e ,O— g l y c o s y l a t i o n s i t e , p h o s p h o r y l a t i o n s i t e , h y d r o p h o b i c c h a r a c t e r , s e c o n d a r y s t r u c t u r e , t e r -
s e q ue n c e of Li t h o c o l l e t i s r i n g o n i e l l a c hi t i n a s e we r e a n a l y z e d a n d p r e d i c t e d b y t he t o o l s o f bi o i nf o r ma t i c s whi c h a r e a v a i l a bl e o nl i ne o r c o r r e s p on d i n g s of t wa r e i n t he f o l l o wi ng a s pe c t s :t he c o mpo s i t i o n, p h y s i c a l a n d c he mi c a l p r o p —
基 因 组 学 与应 用 生物 学 , 2 0 1 3 年, 第3 2卷 , 第 1 期, 第 9 卜9 6页
Ge n o mi c s a n d Ap pl i e d Bi o l o g y , 2 0 1 3 , Vo 1 . 3 2 , No . 1 , 91 — 9 6
De p a r t me n t o f Bi o l o g i c a l a n d Ph a r ma c e u t i c a l En g i n e e r i n g ,Co l l e g e o f Ch e mi c a l E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 T e c h no l o g y ,Ta i y u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e c h n o l o g y Ta i y u n, a息学 角度 对克 隆获 得 的金 纹细 蛾几 丁质 酶进 行分 析 , 通过 课题 组提 交 到 G e n Ba n k的
不同药剂防治金纹细蛾药效研究

果树 , 2 O O l ( 1 ) : 2 8 — 2 9 . [ 6 ] 王颖 , 方芳. 金 纹细 蛾发 生规律 与防 治方法 I J 】 . 天津农林 科技 , 2 0 1 2
( 4) : 28 .
一 —— -
【 5 ] 魏传珍 , 范素珍 , 王秀元. 几 种 杀 虫 剂 对 金 纹 细蛾 的 防 治 试 验 I J 】 . 山 西
4 参 考 文 献
[ 1 ] 萧刚柔 , 曾垂惠. 危 害马 尾 松 的 一 种 新 叶 蜂 ( 膜翅 目: 扁叶蜂科 ) 林 业科学研究 , 1 9 9 8 ( 5) : 3 7 — 3 9 . [ 2 】 杨德敏 , 李远 翔 , 陈松 , 等. 走向2 l 世纪的 中国昆虫学【 M] . 北京 : 中 国 科技出版杜 . 2 0 0 0: 8 9 2 — 8 9 3 . 【 3 J 罗 正均 , 杨德敏 , 陈松 , 等. 马 尾 松 腮 扁 叶 蜂 的生 活 习 性 及 药 物 防 治 【 J 1 . 昆虫 知 识 , 2 o o 8 , 4 5 ( 4) : 6 5 2 — 6 5 5 . [ 4 】 薜贤清. 森林害虫预测预报[ M] . 北京: 中 国林 业 出版 社 , 1 9 9 1 . [ 5 】 南京农学院。 昆虫 生 态 及 预 测 预 报 【 M】 . 北京: 农 业 出版 社 , 1 9 8 6 . [ 6 ] 阎殿 利 , 肖艳 . 光肩 星天 牛 预 测 预 报 方 法 初 报 . 森林病虫通讯 , 1 9 9 9 ,
l , 一某 虫 态 出现 日期 ; 一相 关 因子 ; a 、 b 一 方 程 的 有 关 系数 , 回归方 程计 算 结果见 表 3 。 可见 , 马 尾 松腮 扁 叶蜂 各 虫 态发生期回归方程 的标准误差在 4 d以下 , 可证明方程可靠性 。
苹果金纹细蛾的防治

苹果金纹细蛾的防治王秋萍【摘要】金纹细蛾属鳞翅目、细蛾科害虫,是苹果园里常见的一种潜叶害虫.近年来金纹细蛾在临汾市为害加剧。
苹果树受害后.仅留少数嫩梢和青果.不仅直接影响当年苹果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成熟,还影响花芽的分化和形成,使树体衰弱,发生腐烂病。
金纹细蛾在临汾市一年发生5代,【期刊名称】《植物医生》【年(卷),期】2011(000)005【总页数】2页(P21-22)【关键词】苹果金纹细蛾;防治;潜叶害虫;生长发育;临汾市;鳞翅目;细蛾科;苹果园【作者】王秋萍【作者单位】山西省临汾市农业局,0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6.611.2金纹细蛾属鳞翅目、细蛾科害虫,是苹果园里常见的一种潜叶害虫,近年来金纹细蛾在临汾市为害加剧。
苹果树受害后,仅留少数嫩梢和青果,不仅直接影响当年苹果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成熟,还影响花芽的分化和形成,使树体衰弱,发生腐烂病。
金纹细蛾在临汾市一年发生5代,以蛹在被害落叶中越冬,3月下旬越冬代(第一代)成虫开始出现,4月中旬即有为害,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发生第二代成虫,第三代成虫在7月中下旬发生,第四代成虫在9月中下旬发生,第五代成虫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发生。
1 主要天敌金纹细蛾的主要天敌有跳小蜂、姬小蜂、绒茧蜂等,均以蛹茧在金纹细蛾虫体内越冬。
其中跳小蜂、绒茧蜂为体内寄生蜂,一年发生5代,各代成虫羽化期基本与金纹细蛾相一致。
姬小蜂为体壁寄生蜂,一年发生5代,各代成虫羽化期略迟于金纹细蛾羽化期。
在无杀虫剂干扰的苹果园,这些天敌可将金纹细蛾控制在不造成为害的水平,而在常喷杀虫剂的果园,往往会杀伤天敌,使金纹细蛾大发生。
因此,在生产中要注意保护和利用这些天敌。
2 防治措施2.1 消灭越冬蛹落叶后,彻底清扫果园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或深埋。
为保护利用天敌,可将少量落叶收集存放于纱网内,以便寄生蜂飞出。
2.2 修剪结合修剪,将树冠下萌生的根蘖苗全部齐根剪去,减少越冬虫源。
黄陵县金纹细蛾防控技术应用与推广

黄陵县金纹细蛾防控技术应用与推广黄陵县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是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地区之一。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苹果现已成为全县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近十年来,随着苹果品种结构、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的改进.加之气候条件的变化。
导致果园生态系统发生改变。
苹果园主要病虫害的结构和发生特点也随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桃小食心虫是 2000年以前苹果生产中的突出问题。
虫果率平均4%,高的可达23.8%,严重影响苹果的商品率。
我站2000年至2007年,为期七年的调查监测,最后对全县苹果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探索分析。
从2000年开始我站开始试行利用性诱剂,对桃小食心虫进行监测、指导防治,随着防治技术的改进及连年防治.虫口基数对比试验、调查结果表明,该病发生主要与气候条件、土壤的理化性质、种植制度和田间管理等因素有关。
我站针对这种现象,研发出一系列具有鲜明实效的防治措施,通过果农实践,随后桃小食心虫危害明显逐年减轻,到2007年全县平均虫果率仅 0.03%。
但是顾此失彼,本来不常发生的金纹细蛾到有了可乘之机,竟然露出猖獗为害的迹象,随后连年对该虫着重调查,从醒目的数据可以看出该蛾子有愈演愈烈的势头,据2004~2007年对各代幼虫发生情况的调查,3代幼虫平均每百叶发生量:2004年10.2头、2005年13.9头、2006年21.8头、2007年69.4头。
就其原因我站初步判定由于部分果园冬季清园不彻底,造成落叶中残存的越冬虫源量大,暖冬使其存活率高,加之该虫体小、潜入叶内为害,使其防治适期容易错过,导致虫口基数积累。
鉴于此种情况的存在,我站领导从2008年开始高度重视这个虫害,为了掌握该虫在我县果区的发生规律,为大田防治提供依据,2008年由我担任监测员在太贤乡南村苹果绿色防控示范区进行了试验示范调查研究。
试验示范材料采用由北京中捷四方商贸公司生产的金纹细蛾誘芯,示范面积200亩,苹果树龄为平均12年左右,主栽品种为富士。
黄陵县金纹细蛾防控技术应用与推广

科 研 ◎技术 推广
黄 陵县金杨 丽 刘 晓莉
7 2 7 3 0 0) ( 黄 陵 县 植 保 植 检 站 ,陕 西 黄 陵
[ 中图分 类号] ¥ 4 3 6 . 6 1 1 【 文献标 识码】 B
作, 从 技术 上起到 引领和 支撑 作用 , 就 此项 技术 在全 县大 面积
虫源量大, 暖 冬使 其 存 活 率 高 , 加 之 该虫 体 小 、 潜 入 叶 内 为 害, 使其 防治 适 期容 易错过 , 导 致虫 口基数积 累 。 鉴于此种 情况 的存 在 , 我站领 导从 2 0 0 8 年 开始 高度 重视 这个 虫害 , 为 了掌握该 虫在我 县果 区的发 生规律 , 为 大 田防治 提供 依据 , 2 0 0 8年 由我 担任 监测 员在 太 贤乡 南村 苹果 绿色 防 控示 范区进 行 了试验示 范调查研 究 。试验 示范材 料 采用 由北 京 中捷四方 商 贸公 司生产 的金纹 细蛾 褫芯 , 示 范面积 2 0 0 亩, 苹果树 龄为平 均 l 2年左右 , 主栽 品种 为 富士 。每亩 设置 3个 诱芯 , 3 个 塑料水 盆诱捕 器联合 使用 ,诱捕器 离地 面 1 . 5 米 左 右, 水 面距诱 芯 2 厘米, 并 注 意及 时添 水 , 共计 6 0 0个 , 每 月更 换 一次 诱芯 。试验设 置在南 村张新 民果 园 , 面 积 2亩 , 定点 定 时观察 记录水 盆 中的诱蛾 量 ,并 清除蛾 子 ,试 验调 查时 间 : 5 月2 8日 一 8月底 。 通过对 金纹 细蛾 6 - 8月三个 月跟 踪调查 记 载( 详 见附 表 ) 可 以看 出 ,金纹 细蛾在 我县境 内发 生 4 - 5 代 ,第一 代 6月上 旬, 第二 代 7月下旬 , 第三代 8月 中旬 , 第 四代 9月 中旬 , 其中 危 害最 严重 的 为二代 、 三代. 从 田间示 范 调查 来 看 , 投 放诱 芯 的 田块百 叶危 害率 为 3 . 6 %, 未投 放的 田块百 叶危 害率 8 . 3 %, 且能 够引诱 大量 的蛾子 , 诱杀效 果极 为显著 。 通过 调查得 出结 论 : 该 虫在我 县一 年发 生 4~ 5 代 。 以蛹 在被 害的落 叶内过冬 。 第二年 3 —4 月苹 果发 芽开绽期 为越 冬 代成虫 羽化期 。 成 虫喜欢 在早晨 或傍 晚围绕 树干 附近 飞舞 , 进 行 交配 、交卵活 动 。其 产卵部 位多集 中在 发 芽早 的苹果 品种 上 。卵多 产在 幼嫩 叶片 背面绒 毛 下 , 卵 单粒 散产 , 卵 期 7~1 0
金纹细蛾的防治

金纹细蛾的防治
郭成吉
【期刊名称】《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年(卷),期】2007(000)006
【摘要】@@ 近年来一直有果农问:有一种害虫钻在苹果叶片内,吃叶肉留表皮,很不好治.它是啥虫?rn--这就是金纹细蛾.由于该虫潜入叶内危害,抓不住防治适期和用药品种不当,都会造成防效低下或无效.
【总页数】1页(P25)
【作者】郭成吉
【作者单位】河南省林州市第二职业高中,45657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
【相关文献】
1.灭蛾一号防治金纹细蛾试验 [J], 刘志民;陈静;马焕普
2.果树害虫的生物防治:应用跳小蜂防治金纹细蛾 [J], 章宗江
3.30%蛾螨灵防治苹果害螨及金纹细蛾药效试验简报 [J], 吴桂本;王英姿
4.性诱剂诱杀防治苹果园金纹细蛾试验示范 [J], 赵君瑾;张录良;敬凤梅
5.除虫脲防治桃蛀果蛾及金纹细蛾试验 [J], 窦连登;于德生;关丰栋;刘富建;范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潜叶蛾类害虫

• 一、金纹细蛾
• 金纹细蛾(Lithocolletis ringoniella)属
鳞翅目、细蛾科,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 (一)为害征状
其为害苹果属的果树如苹果、海棠、山 定子等。幼虫开始在叶片反面表皮下取食, 然后取食海绵组织。到后期在栅栏组织上 下穿食,并吐丝收紧下表皮,而使下表皮 皱缩,叶片向下弯曲。叶片正面留有网状 失绿斑,叶反面仅留下表皮。
• 幼虫:
• 老熟幼虫体长4.8~6毫米, 体淡绿色,稍 扁。头及臀部尖削,腹部第1—4节宽大。 胸足3对,腹足4对,臀足1对,极细小。
茧: 长约6毫米,白色,在一担架形的丝幕 上做茧,蛹呈淡绿色。
• 一年发生5代,以冬型成虫在果园中潜藏越 冬。成虫来年春季活动的很早,但不产卵。 当桃树开花期(4月中、下旬),成虫开始 产卵。卵产在叶片反面,多喜产在叶缘的 锯齿处的叶肉组织中,卵散产,但一片叶 往往有多粒卵。
足正常,但第四对腹足退化。
低龄幼虫
• 蛹:
• 体长4毫米,黄绿色,复眼红色,头部两 侧有一对角状突起,触角比身体长。
• 发生规律:
• 一年发生5代,以蛹在被害叶片中做茧 越冬。来年3月底至4月上旬羽化成虫。 所有一代卵产在发芽早的树种和品种上, 如苹果砧木、根孽苗和海棠以及早熟品 种上。
• 卵多产在叶片背面脉纹两侧。单雌产卵 量为45—50粒。一代卵期11—13天, 其余4代为7—9天,此时为全年防治的 第一次关键时期。初孵小幼虫多由卵与 叶片接触处蛀入,于5月中下旬,大约 在苹果谢花后20天左右化蛹,第一代蛹 期8—10天,其他为8天左右。5月下旬 羽化成虫。
• 卵产在已经长成的叶片上。
• 一代成虫于5月下旬发生,6月上旬发生二 代幼虫,以后为每月一代。10月中、下旬 产生冬型成虫陆续越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纹细蛾的防治
信息来源:南果梨网 (发布日期:2008/7/21 18:31:19 浏览人数:5697)
金纹细蛾俗称潜叶蛾,为食叶害虫,主要以幼虫从叶背潜食叶肉,形成椭圆形虫斑,表皮皱缩成筛网状,叶面拱起,斑内有黑色虫粪,虫斑常发生在叶片边缘,严重时布满整个叶片,丧失光合能力,使有机养分供应不足,叶片发黄,果树早期落叶。
金纹细蛾成为造成果树早期落叶病的主要虫害之一,每年造成果树落叶率达20%~30%,严重达50%以上。
一、为害症状:
金纹细蛾主要危害苹果,也可为害梨、桃、杏等。
幼虫潜入叶背表皮下取食,造成下表皮与叶肉分
离,叶背面形成一皱褶,叶正面虫斑呈透明网状。
叶片正面呈现黄绿色网眼状虫斑,内有黑色虫粪。
虫斑常发生在叶片边缘,严重时布满整个叶片。
二、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2.5mm,翅展6.5mm~7.0mm,头、胸、前翅金褐色。
下唇须白色、短小,末端尖,向左右伸出。
头顶有银白色鳞毛,胸部有3条细纵线。
前翅基部有2条银白色纵带,端半部前缘和后缘各有3条爪形纹,呈放射状排列,爪形纹之间褐色。
后翅褐色,前、后翅均狭长,缘毛长。
卵:卵圆形,长径约0.3mm,乳白色至黄白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约6mm,体细长,上下扁,长纺锤形,鲜黄色。
头扁平,单眼区黑褐色,单眼3对,绿色。
胸足和臀足发达,还有3对腹足,位于腹部第3、4、5节上,但不发达。
蛹:长约4mm,黄绿色,头部两侧有1对角状突起。
触角、翅及第3对足端部裸出,达第8腹节,或触角略长于身体。
三、发生规律与习性:
金纹细蛾1年发生5代,以蛹在被害叶片中越冬。
第2年树发芽时出现成虫,各代成虫发生盛期为第1代5月下旬到6月上旬;第2代7月上旬;第3代8月上旬;第4代9月中下旬。
后期世代重叠。
最后1代的幼虫于10月下旬在被害叶的虫斑内化蛹越冬。
成虫多在早晨和傍晚前后活动,产卵于嫩叶背面,单粒散产。
幼虫孵化后从卵和叶片接触处咬破卵壳,直接蛀入叶内危害。
幼虫老熟后在虫斑内化蛹,羽化时蛹壳一半露出虫斑外面。
四、防治方法:
1. 及时清洁田园。
果树落叶后,大量的潜叶蛾虫蛹落入地下越冬,及时清除落叶,集中烧毁,可大大减少来年虫源,试验表明,秋未冬初,清洁枯枝落叶、杂草的果园,病叶率可下降12.3%。
2. 抓好关键用药时期。
金纹细蛾每年发生好几代,其中第1代成虫盛发期即5月中下旬,发生整齐,易防治,后期各代多交叉发生,世代重叠,难于防治。
因此应抓好第1代成虫盛发期,喷药防治效果较佳。
3. 选好对路农药。
25%灭幼脲3号2000倍、5%杀铃脲2000倍、40%水胺硫磷乳油1000倍、50%对硫磷乳油1000倍、5%抑太保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等喷雾。
4. 性诱剂诱杀。
选用“XFD”诱蕊诱杀,它能诱杀8~15m范围内的金纹细蛾成虫,一般每667平方米地用4~5枚制成诱捕器。
据资料,在潜叶蛾成虫盛发期,单个诱捕器每天可诱杀成虫150多头,可有效地防治金纹细蛾对果树的危害。
(金纹细蛾的防治-病虫害)
苹果金纹细蛾症及防治
发布时间:2013-11-02 15:11:40
金纹细蛾是苹果园中常见的一种潜叶害虫,分类属性:鳞翅目,细蛾科。
北方各省一年发生5代,河南中部地区发生6代。
金纹细蛾幼虫会从叶背开始侵蚀,食用肉叶,形成椭圆形的虫斑,此时叶背表皮褶皱萎缩,叶片向背面弯曲。
叶片
正面呈现黄绿色网眼状虫斑,俗称“开纱窗”,内有黑色虫粪。
虫斑常发生在叶片边缘,严重时布满整个叶片。
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
果树落叶后清除落叶,集中烧毁,消灭越冬蛹;科学修正树冠下生长的根蘖苗;在成虫羽化期,可以在果园中放上几盆清水,诱杀成虫。
2、药剂防治。
防治的关键时期是各代成虫发生盛期。
其中在第1代成虫盛发期喷药,防治效果优于后期防治。
常用
药剂有80%敌敌畏乳剂800倍液、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20%杀灭菊酯2000倍液、2.5%溴氰菊酯2000-3000倍
液、30%蛾螨灵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
另外,25%的灭幼脲3号胶悬剂1000倍液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