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制作自然生灵记录册》

设计人:

诗中描绘的景色的练习,都为本单元读文章想画面的训练奠定了基础。《古诗三首》引导学生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每首诗描绘的景象;《燕子》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荷花》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本单元的第二个语文要素是“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它是对三年级上册“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何子”“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的提升,本单元进一步体会、积累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燕子》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朗读并抄写;《荷花》引导学生画出课文中自己觉得优美生动的语句并与同学交流;“交流平台”进一步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关注优美生动的语句。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引导学生借助记录卡写一种植物。《荷花》安排了仿写一种植物,为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作热身,降低了习作难度。

本单元教学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第一,对于哪些是优美生动的语句,教材没有明确的指向。“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画出课文中你觉得优美生动的语句”,这些课后题都强调了学生的作用,说明优美生动的语句往往带有读者主观感受。教学时对学生找出或画出的优美生动语句,不要作过多限制,应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可以通过互相交流,结合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逐步提高学生对优美生动语句的认识。

第二,本单元的习作是写一种植物,观察记录活动需要提前布置,可以在教完《荷花》时布置,并借助记录卡范例,指导学生做好自己的植物记录卡

活动流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对话可爱的生灵,感受人文主题。

一、出示单元导语页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片上的内容。

二、任务驱动:围绕你发现什么,说说通过从单元导语页中发现什么内容。

三、利用气泡图整理学生发现的内容。

四、师重点点明本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

五、听范读,多种方式比赛朗读课文,小组讨论梳理本单元可爱的生灵。

1.认真观察图片内容。

2.畅谈自己的发现,全班互相交流。

3.结合气泡图整理信息。

4.朗读,小组交流梳理本单元可爱的生灵信息。

活动意图:

单元导语页清楚地向我们展示了本单元学习的基本内容,明确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通过单元导语页的学习,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单元文章的主题内容,从而为学生学习单元内容做好铺垫。

环节二:分享发现,激发兴趣

一、借助语言支架,引导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喜欢的自然生灵朋友。1.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的自然生灵朋友。

二、师随机参与小组分享活动。

三、学生代表发言,师根据代表回答的语言、表情、动作等方面随机点评。

四、进行活动总结。

一、明确本单元学习主题为“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四、明确分工任务要求,各小组协商进行人员分配。

1.明确大任务

2.记录活动要求

3.商讨怎样制作自然生灵记录册。

4.小组进行人员分配

活动意图:

明确本单元学习主题为“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制作自然生灵记录册”,让学生了解这一阶段的学习内容,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任务,有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

作业:

1.完成单元识字预学单

2.观察自己喜欢的生灵,在日记本上做几句话的简单记录。

板书:

第2课活动流程:

一、交流预习单,梳理总结识字方法。

二、单元生字我会认

(一)教师出示本单元出现的生字新词

点兵点将,趣味接龙

(二)多音字我会辨:希沃随机点名

三、单元生字我会写

(一)复习书写方法

(二)出示重点字,全班接龙说明易错字书写注意事项。练习写字,比比谁写得规范。

(三)我会自己做标记,标记易错字

四、识字加油站:

(一)交流发现:巩固形声字规律识字

(二)理解词语说一说(联系生活、借助图片、动作演示)

(三)形声字串串烧.全班接龙分别说出三个带书中偏旁的字。

板书

第3课

活动流程:

板书

古诗三首

第4课

活动流程: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全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本单元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主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古诗三首》《燕子》《荷花》和一篇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从动物、植物、景物这几个方面来反映主题。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学习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品味赏析之余还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积累优美句段。通过读写和课外搜集活动,增进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课题内容简说 古诗三首 《绝句》是一首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歌颂了美好的春光。《惠崇春江晚景》描写了北宋名僧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的景物,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三衢道中》抓住游玩途中的见闻感受,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燕子 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荷花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昆虫备忘录 这篇课文以儿童的口吻向我们介绍了大自然中几种昆虫的特点,语言生动有趣,体现了作者善于观察和对自然生命的热爱之情。 1.认识41个生字,会写36个生字,积累优美的句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领悟作者所描绘的意境。 3.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观察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培养学生观察美、欣赏美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读懂课文内容。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句段。 3.增进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1.古诗三首……………………………………………………………………………… 2~3课时 2.燕子…………………………………………………………………………………… 2~3课时 3.荷花…………………………………………………………………………………… 2~3课时 4*.昆虫备忘录…………………………………………………………………………… 1~2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二·语文园地………………………………………………………… 3~4课时 1.本单元注重朗读感悟,增强学生感受语言的机会,促进理解,使语言中蕴涵的美通过口诵心记来深化理解。 2.通过小练笔的形式强化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在解词、析句、悟情的过程中,认识逐渐深化,感情逐渐深入。 1.古诗三首 课题古诗三首课型新授课

三年级下册语文 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学习目标 部编版

第一单元学习目标 一、单元简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可爱的生灵”,围绕这个主题共安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三首》《燕子》《荷花》和《昆虫备忘录》。《古诗三首》展现了诗人们眼中春天美丽的景色;《燕子》展现了小燕子的活泼可爱;《荷花》描绘了荷花盛开时美丽的姿态;《昆虫备忘录》描写了几种小昆虫。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三个版块的内容。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和“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课题内容简说 古诗三首本课是三首古诗,从不同角度为人们呈现了春天美丽的景色。 燕子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状物散文,主要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里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杆上休息的情景,表现了燕子的可爱、春天的美丽,荷花本课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丽。 昆虫备忘录本文抓住了蜻蜓、瓢虫、独角仙、蚂蚱的特点进行介绍,教给了人们知识,表达了对生灵的热爱之情。 二、学习目标 1.认识37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6个字,正确读写词语。能运用偏旁归类的识字方法认识“援、掷”等生字,识记“救援、投掷”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故事和指定的课文段落。默写《绝句》。 3.能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4.能向同学推荐春游值得去的地方,说清楚好玩之处和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5.能借助记录卡,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6.能体会语句的优美生动。 7.朗读、背诵《忆江南》,大致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三、课时安排 《古诗三首》——2课时《燕子》——2课时 《荷花》——2课时 《昆虫备忘录》——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1课时 语文园地——1课时 四、教法与学法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要引导学生能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关注、积累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的方式,说一说句子好在哪里,教师适时加以点拨。学习本单元的内容,要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观察的习惯。 1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整组备课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可爱的生灵”这一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燕子》《荷花》三篇精读课文及《昆虫备忘录》一篇略读课文。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古诗,有名家散文,有科学小品文,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不同事物向学生展示了多彩的春天。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荷塘美景,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要教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帮助理解。 三、教学目标 1.认识40个生字,会写36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散”“杆”“挨”“蚂”的读音。 2.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能力,积累好词佳句。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引导学生观察春天,了解春天特点。 5.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口语交际过程中,学习用恰当的语言表春天的美。 6.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7.通过口语交际中的交流、评价,让学生在增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丰富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8.能够介绍清楚一种你喜爱的植物。 9.学会动用所有的感官系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方式,多角度了解所观察的植物。 10.要把观察和感受到的写具体。 11.写作的时候,要抓住这种植物的特点,重点写这种植物的样子、颜色、气味以及其他特性。 12.品味本单元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做到边读边想象。 13..在朗读中敢于说出自己的感受,并把这种感受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 14..学会按汉字偏旁识记生字,并根据偏旁初步认识生字的意思。 15..认识形声字的特点,何为形旁,何为声旁?各有什么作用。 16..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合适的词语进行表达。 四、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古诗三首》分别是杜甫的《绝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曾几的《三衢道中》,这三首诗向我们展示了诗人眼中的自然美景。郑振铎的《燕子》描写了百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叶圣陶的《荷花》描写了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一、教材解析 本单元以“可爱的生灵”为主题,编排了《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3首古诗和《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3篇课文,多角度展现了大自然中生灵的可爱与美丽。《古诗三首》呈现的是古代诗人眼中美丽的春夏景象;《燕子》一文简笔勾勒了燕子的外形以及飞行、休憩的姿态,展现了燕子的活泼可爱;《荷花》一文细腻地描写了荷花的姿态,把一池荷花描绘成“一大幅活的画”;《昆虫备忘录》则描写了有趣的小昆虫,将昆虫写得情趣盎然。 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二年级下册学习过“读句子,想画面”,三年级上册有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或诗中描绘的景色的练习,都为本单元读文章想画面的训练奠定了基础。《古诗三首》引导学生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每首诗描绘的景象;《燕子》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荷花》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是本单元的第二个语文要素,是对三年级上册“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的提升,本单元进一步体会、积累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燕子》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阅读并抄写;《荷花》引导学生画出课文中自己觉得优美生动的语句并与同学交流;“交流平台”进一步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关注优美生动的语句。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引导学生借助记录卡写一种植物。《荷花》安排了仿写一种植物,为写清楚植物的样子、颜色等作热身,降低了习作难度。 二、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41个生字,会写36个字,积累优美的句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领悟作者所描绘的意境。 3.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观察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意境方面的作用。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练笔的形式强化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在解词、析词、悟情的过程中,认识逐渐深化,感情逐渐深入。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美、欣赏美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感情。学习重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读懂课文内容。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句段。 3.增进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三、教学建议 本单元教学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第一,对于哪些是优美生动的语句,教材没有明确的指向。“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画出课文中你党得优美生动的语句”,这些课后思考題都强调了学生的作用,说明优美生动的语句往往带有读者主观感受。教学时对学生找出或画出的优美生动语句,不要作过多限制,应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可以通过互相交流,结合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逐步提高学生对优美生动语句的认识。 第二,本单元的习作是写一种植物,观察记录活动需要提前布置,可以在教完《荷花》时布置,并借助记录卡范例,指导学生做好自己的植物记录卡。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 1、导语导入: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课题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1.出示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 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 2.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2.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 3.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们。自学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 .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飞来飞去?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 四、当堂小结,鼓励背诵 引导学生根据诗意背诵并能当堂默写。 第二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l.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学自读,熟读诗句。 出示自学要求: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了解诗意 1.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提醒学生注意停顿。(板书古诗并画出停顿) 2. 春江晚景这幅画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春天的足迹吗? (桃花,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 3.这幅画一定很美,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1)你们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吗?师解释。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学生描述诗中的画面内容。 师提问:诗中哪几句是描写画中的内容(前三句),那最后一句是什么呢? (3)师生共同总结古诗意思,当堂背诵。 四、当堂小结,生谈感受 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第三课时 一、导语引入,揭示课题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燕子呓呢,柳树发芽,荷花绽放,泉水丁冬流淌。本组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选编了《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前三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四篇课文多角度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有的描绘了春天燕子从南方飞来;有的描绘了二月的柳丝和万紫千红的春日;有的描写了夏日池塘荷花绽放;还有的描写了家乡的珍珠般的泉水。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本单元的导语提示了观察家乡的景物,并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是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作准备。本单元的其他内容和活动,都是围绕大自然景物专题安排的。课后的资料袋介绍了我国的自然奇观——神奇的泉。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说、写自己观察和发现的家乡美好景物。“宽带网”安排了了解和搜集作家笔下的有关大自然景物的精彩描写。学习本组课文,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教学目标 1.识记本单元教材中的生字新词,达到人人会人会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课文或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抓重点语段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抓重点语段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安排 本单元预计需用12——13课时 1 燕子 教学目标: 1.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3.学会本科生字、新词,运用图文集合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色。 教学难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感知课文内容,研读课文1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人新课 同学们,当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时候,是谁从遥远的南方飞来,为春光增添了生机?(燕子)谁见过燕子?它是什么样子的?燕子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小鸟,它在田野里、在小河边、在村子里飞翔,打扮着春天。你想进一步了解它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燕子

2022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教学设计(30页)

感受多彩春天 1、认识 20 个生字,读准 4 个多音字,会写 36 个字,会写 34 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指定的课文段落。默写《绝句》。 3、能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4、观察一种植物,做简单的记录卡。 5、能仿照例句,写出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1、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味山水景物之美。 2、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能摹仿课文例段写话。 感受景物的夸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1、品味诗句,理解诗句句意,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了解景物,想象其美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味景物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受到美的重陶。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习作练习。 本单元环绕“感受多彩春天”编排了《古诗三首》《燕子》《荷花》三篇精读课文及《昆虫备忘录》一篇课文略读课。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古诗,有名家散文,有科学小品文,它们有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不同事物向学生展示了多彩的春天。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体味优美生动的语句,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把一种事物写具体是本单元的此外一个教学重点。在《燕子》及《荷花》中,注意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根据这些语句的特点,能将一种事物具体描写出来。

1、认识“融、燕”等 7 个生字;会写“鸳、鸯”等 12 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 借助注释、插图,还可以通过练习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 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爱慕之情。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3 课时 1、同学们,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 2、板书课题:绝句 3、补充绝句知识。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1、出示初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2023年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可爱的生灵》大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可爱的生灵》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目标与内容 (一)学习目标 1.认识28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6个字、34个词语;能运用偏旁归类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指定的课文段落。能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积累“剪刀似的尾巴”等词语,体会优美生动的词语。 3.能仿照课文中的片段,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能观察一种生物,做简单的记录;能借助记录卡,写清楚生物的样子、颜色等,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4.能在观察、阅读和表达中自主感受自然生灵的可爱与美好,体验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乐趣。 (三)设计说明 本单元编排了《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和《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四篇课文。有古代诗人眼中的春夏美景,也有名家描写的动物和植物,体现了写作者对于自然的细致观察和用心领悟,课文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多角度展现了大自然生灵的可爱与美好。 《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描绘了春夏时节的景色,动静结合,灵动鲜活,意境清新而自然,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燕子》是一篇散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将活泼可爱的燕子描绘得栩栩如生,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荷花》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先后记叙了作者“闻到花香—观察形状—欣赏姿态—展开想象—回到现实”这一过程,描写了荷花的形状和姿态和作者观赏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赞美了荷花千姿百态的美丽,再现了大自然巧夺天工的神奇。《昆虫备忘录》由《复眼》《花大姐》《独角仙》《蚂蚱》4篇短文组成,以轻松随意的笔调描写了昆虫的复眼和花大姐、独角仙、蚂蚱的外形、习性、活动等,语言亲切自然,充满童真童趣。 这组围绕“可爱的生灵”编排的课文,虽然文体不同,但是都有一个相同点:作者通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