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蒲公英》教案

幼儿园中班《蒲公英》教案

活动目标:

1、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并感受诗歌蒲公英意境的美及情节进展的趣味性。

2、幼儿能随诗歌情节的进展,大胆想象并进展简洁的仿编、续编诗歌。

3、幼儿积极参加诗歌表演,体验以不同的语气语调及肢体动作表演带来的欢乐。

4、激发了幼儿对蒲公英奇怪心和探究欲望。

5、通过观看图片,引导幼儿叙述图片内容。

活动预备:

1、幼儿名字贴于胸前

2、课件PPT

3、诗歌图谱(表情卡)

4、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头局部

播放课件:小姐姐、小弟弟观赏春天的美景,带幼儿进入诗歌情境。

二、根本局部

(一)课件播放,引导幼儿在情节进展中理解诗歌内容。

1、播放课件:飘来一朵小小的云,

(1)教师以奇怪的口气引发幼儿关注,激起猜想欲望。

咦,草地上远远的飘来一朵小小的?惊奇,你猜这小小的会是什么?(教师用手示意)

(2)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及感知猜测。(教师用孩子的答复,结合诗歌句子模式整理:ⅩⅩ说:那是ⅩⅩ。)

(3)播放语音课件,引用诗歌中的句子猜想。

这小小的还会飘的毕竟会是什么呢?(丰富词汇:飘)

小姐姐和小弟弟也忍不住也想来猜猜了。(课件播放)

小姐姐(小弟弟)猜那是什么?(丰富好听的词:会飞的、英勇,记上标志)

(4)幼儿尝试仿照用确定、自信的语气学说小姐姐和小弟弟猜想的句子。

小姐姐和小弟弟觉得自己的猜想都很有道理,有道理的时候说话要用什么样的口气?谁来说说看。(分男女幼儿角色表演。)

(5)仿编诗歌:(ⅩⅩ说:那是怎样的ⅩⅩ)

那这一次我们班的小朋友也来猜猜看,你认为这小小的还会飘的还有可能是什么?我们也用句子:(ⅩⅩ说:那是ⅩⅩ)自信的来说一说。 2、播放课件,完整观赏诗歌,提问并展现诗歌图谱帮忙幼儿理解诗

歌内容。

(1)远远飘来的这朵小小的白云其实是什么呀?(引用诗句答复,对啊,近了、近了,呵,原来是一朵小小的蒲公英。)

(2)小姐姐猜那是什么?

(3)小弟弟猜那是什么?

(4)刚开头大家都还不知道这白白的还会飘的东西是什么,现在最终知道答案了,你的心情怎么样?(丰富词汇:近了、近了;呵。引导孩子用快乐、欢乐的感情来朗读)

(5)幼儿尝试说一说:英勇的小伞兵、会飞的蘑菇与蒲公英相像之处,加深幼儿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三、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表演诗歌。

1、播放课件,引领幼儿梳理诗歌情节进展,为有感情的表演做铺设。

2、多美的诗歌,多美的风景呀,要不我们也和小姐姐和小弟弟一起到草地上来表演一下这首好听的诗歌吧。

(1)播放课件,梳理情感:不过,今日的诗歌就像在讲故事,所以我们在表演时也要留意自己的表情和语气。

(2)播放背景音乐完整表演诗歌一次。

(3)播放背景音乐表演仿编的诗歌一次。

四、观赏课件“会飞的蒲公英”,感受蒲公英种子飞行传播种子的特别性。

1、谁知道,蒲公英为什么要在天空中飘吗?(观看课件)

2.、小结:原来,蒲公英在天空飘是为了传播种子,不过她传播种子的方式很特殊,风一吹轻轻的、柔柔的蒲公英就像长了翅膀一样把种子传播到各地。

3、播放音乐,幼儿用肢体动作仿照蒲公英轻柔的飘。(为续编诗歌做铺设)

五、随情节进展续编诗歌。

1、设置悬疑,引发幼儿思索:蒲公英除了飘到草地上还会飘向哪呢?都会发生什么好玩的事情?

2、引导幼儿用一句好听、简短的话来说一说。

3、借助图片,幼儿再次续编。

六、完毕局部

嬉戏“查找蒲公英”

又起风了,轻轻柔柔的蒲公英又飘起来了,这一次它会飘向哪呢?我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再找找看吧!

附:诗歌

蒲公英

草地上,远远的飘来一朵小小的白云。

小姐姐说:

那是一个会飞的蘑菇;

小弟弟说:

那是一个英勇的小伞兵。

近了,近了, 呵,原来是一朵长了翅膀的蒲公英。

幼儿园中班《蒲公英》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体会歌曲天真漂亮的意境,感受春天的漂亮。

2、熟识旋律,用美丽的声音学唱歌曲《蒲公英》。

3、通过熟悉蒲公英,唱蒲公英,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感受美,制造美。

4、在艺术学习中陶冶孩子的心灵。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楚,并能大胆的在集风光前演唱。

6、尝试仿编歌词,愿意说说歌曲意思。

活动重难点:

用美丽的声音学唱歌曲《蒲公英》。

体会歌曲天真的性质,感受春天的漂亮。

活动预备:

1、录音磁带,录音机。

2、蒲公英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复习歌曲《春雨沙沙》

要求:用不同的力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春雨的美景。

过渡语:春姑娘带来了春雨,让种子们发芽了,喝足了雨水的种子渐渐地长大,变成了一朵得意美丽的花,是什么花?(教师出示蒲公英)关键提问:

蒲公英花是什么样子的?吹一吹后有什么变化?

小结:蒲公英花被风一吹就像打着小伞一样飞起来。

过度语:蒲公英被风吹起了以后可美了,小朋友都很喜爱它,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二、观赏歌曲

1、幼儿完整观赏一遍。

关键提问:

听完以后,你觉得这是一首怎样的歌曲?欢快的还是美丽的?你的感觉是怎么样?

小结:这是一首很美丽的歌曲,听了以后觉得很舒适很快乐。

过度语:这么好听的歌曲,究竟唱了什么呢,我们再来听一听。

2、理解歌词

关键提问:

春风吹来,蒲公英往哪里飞?(往前飞飞)

蒲公英飞的时候像什么?(小伞)打着小伞去干什么?(去旅行)

谁在后边追?(小朋友)

教师依据歌词总结演唱,并出示图谱,幼儿尝试跟唱。

过度语:听完歌曲你们觉得美不美啊,那么美的歌曲,我们唱得也要美一点。

关键提问:

被春风吹了的小伞,飞起来是渐渐的,还是快快的?(渐渐的)

小结:被风吹后,蒲公英的小伞是渐渐飞向远方,所以在唱飞-飞-的时候要慢一点柔一点。我们一起试试看。

关键提问:

小朋友在后面追,越追越近还是越追越远?

小结:小朋友越追越远了,所以在唱“追呀追呀追追追”的时候声音越来越小,就似乎小朋友越来越远快看不见了一样。我们一起试试看。 3、完整演唱

幼儿跟唱歌曲,要求声音美丽,能做适当的轻响处理。

分组演唱,妹妹一组,弟弟一组。

三、表演

请几个幼儿围城一个圈,跟着教师做动作,其他幼儿在座位上演唱。

活动延长:

让爸爸妈妈带我们去野外观赏蒲公英。亲身感受与他们零距离接触。

活动反思: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唱歌、表演为中心,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孩子对此活动兴趣相当高,而且对蒲公英形态变化也非常明白,孩子一看便知,音乐的选择也非常符合蒲公英的生长变化,孩子学习起来比拟简单。在活动中幼儿可以体验和同伴合作的欢乐,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合作对他们来说似乎很难,多通过活动培育他们相互合作的精神,有利于他们以后的成长。

幼儿园中班《蒲公英》教案篇3

活动目标:

能说出动物简洁的花纹特征

重点难点:

能说出动物花纹特征

活动预备:

阅历预备:了解一些小动物的花纹特征

物质预备:教学大书,宝宝用书,小动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请宝宝说一说动物的名称,引起宝宝兴趣。 --引导宝宝关注并知道有的动物有花纹,有的动物没有花纹。

二、逐一出示老虎、斑马、豹子的”图片,请宝宝观看动物的花纹是什么。

--说说动物花纹的不同,提问引导宝宝关注花纹特征,如条纹和斑点。

三、出示教学大书,请宝宝猜想动物并熟识花纹。

--引导宝宝说说洞洞里看到的是什么颜色,什么样的花纹。

--请宝宝分别猜猜洞里是哪个动物,并翻开遮盖局部看一看。

四、共同阅读宝宝用书,引导宝宝熟识并说说老虎、斑马、豹子的花纹特征。

【活动反思】

1.本次活动难度,对于中班上学期的孩子们来说,存在着难度偏高的缺乏。大局部孩子们对太平洋、喜马拉雅山、万里长城、天安门广场等概念不太熟识,因此教师重点关注让孩子们倾听、熟识、了解上面,不强求肯定要说出它们的名称。

高潮环节,教师出示卡通版“中国地图、五星红旗”,孩子们还是对此表示感兴趣,对地图中消失的“新疆葡萄、四川大熊猫”等地域性特产略微有点了解,此时再顺势萌发孩子们的“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比拟相宜、有效。

2.延长与拓展环节,教师将苏州、相城区的一些闻名风景、特产让孩子们来认一认、说一说,这个环节孩子们感觉“有话可说”,叽叽喳喳地挺不下来,说明该教学环节获得了孩子们的共鸣,让孩子们来介绍自己熟识的东西,更能因势利导地萌发孩子们的“我爱家乡、我爱蠡口”的美妙社会情感。

【故事《蒲公英旅行记》】

一朵小小的蒲公英被大风吹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看到这个生疏的地方,蒲公英大声说:“我要回家。”月亮出来了,弯弯的像只小船。仙女说:“我用月亮船送你回家,你的家在哪儿?”

蒲公英快乐地说:“我的家在世界的东方,那儿有最大的海洋,那儿有最高的山脉,那儿有最长的城墙,那儿有最宽的广场。”仙女说:“我明白了。”她带着蒲公英乘上了疾驰的月亮船。

一会儿,仙女指着一片大海说:“瞧,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叫太平洋。”一会儿,仙女又说:“这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叫喜马拉雅山;这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墙,我们叫它万里长城。”仙女说:“蒲公英呀蒲公英,这就是天安门广场,你到家了。孩子,记住,你的家就在中国。”

幼儿园中班《蒲公英》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观看画面,从画面中人物表情的变化感知、理解画面内容。

2、学会精确、完整地描述画面的主要内容,懂得在别人困难的时候应帮忙别人。

3、学会倾听同伴的叙述,并大胆想象故事情节。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大胆地参加争论,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进展求异思维。

教学预备:

1、教学挂图:《小蚂蚁和蒲公英》。

2、电脑、音乐光碟。

3、幼儿用书。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故事《小蚂蚁和蒲公英》内容,通的在别人困难的时候应帮忙别人。

教学方法与手段:

直观演示法、情感体验法、叙述法等。

教学过程:

一、小朋友随音乐做小蚂蚁律动进场,找位置坐好

教师在电脑上出示小蚂蚁和蒲公英的图片,引出活动内容。在引出故事内容前先帮忙幼儿熟悉蒲公英,通过提问很自然地引出活动内容。

1、“这是什么?(蒲公英)你会用它做什么?”幼儿自由答复。

2、“这是什么?(小蚂蚁)假如小蚂蚁发觉了蒲公英,他会用蒲公英做什么呢?”幼儿自由交谈,引出主题。

3、“小朋友们刚刚说了那么多,那小蚂蚁遇到蒲公英后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并引导幼儿观看,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忙幼儿感知、理解画面内容。通过直观图片进展边观看边提问,帮忙幼儿地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1、教师出示图1并提问:

a、图上有什么?

b、小蚂蚁在干什么?

c、你猜猜它在想什么?

2、教师出示图2并提问:

a、发生了什么特殊开心的事?

b、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图片中小蚂蚁的表情,知道小蚂蚁很欢乐。

3、教师出示图3并提问:

a、小蚂蚁飞呀飞,发觉了谁?

b、小蝴蝶为什么哭?

c、小蚂蚁做了什么?

4、教师出示图4并提问:

a、小蚂蚁为什么要这么做?

b、小蝴蝶心里有什么感受?小蝴蝶。

c、小蝴蝶一边飞一边在想些什么?

三、请幼儿看图自由叙述,教师帮忙幼儿学会根据肯定的挨次观看图片并叙述。在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的根底上引导幼儿通过观看故事图片自由叙述,进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力量。

1、引导幼儿明确看图的方法与要求:按挨次从第一幅图开头看。

师:这几幅画面说了一个故事,我们应当怎么看?

2、请幼儿与旁边的同伴相互沟通,看图叙述故事。

3、教师留意倾听幼儿叙述时是否能围绕画面内容绽开,帮忙幼儿想象小动物的对话,丰富情节。

4、教师引导幼儿集体看图,较完整、连贯的叙述四幅图的内容。

师:我们能不能将这四幅图连起来说一说呢?

引导幼儿按挨次进展叙述,教师留意提示和丰富相应的词句,如幻想、在蓝天上自由的飞行等。

四、幼儿自己看小书,尝试完整、连贯地叙述四幅图的内容。

教师:请小朋友自己看小书,自己讲故事。

1、请幼儿看小书自由叙述,与旁边的同伴相互沟通,看图叙述故事。

2、请个别小朋友按挨次叙述,教师留意提示和丰富相应的词句,如幻想,在蓝天上自由地飞行等。

3、教师留意倾听幼儿叙述时是否能根据画面内容绽开,帮忙幼儿想象小动物的对话,丰富情节。

4、讲评并小结。

五、引发争论与想象,拓展幼儿的阅历。在争论活动中深入情感的延长,让幼儿体会相互帮忙的欢乐。

1、“你们喜爱小蚂蚁吗?为什么?”

2、教师小结:蒲公英使小蚂蚁实现了会飞的幻想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看图叙述,加强幼儿语言表达力量。但是由于我们所在的幼儿园属于乡镇幼儿园,我在引导局部出示蒲公英的图片,提问幼儿,没有一个幼儿能答复出来。可能她们有些见过这些图片,但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表达出来。所以我知道她们语言表达方面有缺欠,所以先完整的叙述故事一遍再提问她们,她们才能参加到活动来。再发书给她们认真观看画面,后来有个别幼儿能看图讲出故事内容。所以我以后上课要多让她们有说的时机,敢于表现。这就是我这节课的反思。

幼儿园中班《蒲公英》教案篇5

1、活动目标:

1、初步熟识和感受乐曲旋律,能按教师的提示表演舞蹈。

2、依据已有阅历,技能,大胆创编动作。

3、能与同组的伙伴协调协作,友好沟通。能亲切,轻柔的接触舞伴。

2、活动预备:

1、录音磁带,录音机,录像带,录像机

2、四色绒球,每种个6个、(视本班状况而定),让幼儿戴在手腕上,同色的为一组。

3、幼儿知道蒲公英的形状和播种形式,并且能看懂简洁的舞蹈图谱。

3、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春天到了,春姑娘给我们送来了礼物(拿出盒子),小朋友们想不

想知道盒子里面是什么啊?

请一名幼儿将盒子翻开,拿出蒲公英。

二、指导

1、教师请幼儿说出他们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请幼儿上来吹一吹,看看有什么变化?

3、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录像(草地上蒲公英在风中摇摆,风吹过来,蒲公英种子飘走了……)看完后请幼儿说一说用动作怎么去表现。

4、教师将有特点的动作提取出来,让创编的幼儿在教师哼唱曲调的伴奏下有节奏的做动作、并带着全体幼儿练习。

5、让幼儿各自看一下自己绒球的颜色,明确自己所在的小组,每个小组就是一朵蒲公英。

6、全体幼儿随音乐自由表演。

7、教师将幼儿创编的动作结合起来表演给幼儿看。

8、教师朗读故事,让幼儿听音乐完整表演一次。

9、教师依据幼儿反响,将幼儿最喜爱的,最精彩的动作再次抽取出来,让幼儿反复练习,并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幼儿。

10、幼儿再次完整随音乐练习。活动完毕。

幼儿园中班《蒲公英》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美丽的语言,让幼儿懂得乐于关怀、帮忙

别人的人,才能生存、进展和拥有更多的朋友。

2、进一步培育幼儿的口语表达力量。

活动预备:

背景图一张;磁性教具:四只蚂蚁树叶小船一条大青虫四个小伞兵;蚂蚁头饰数量和幼儿人数一样多;蒲公英、青虫头饰各一个;配乐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蚂蚁”,引出主题。

1、看,它是谁?(小蚂蚁)你们喜爱小蚂蚁吗?

2、今日我就来讲一个小蚂蚁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二)观赏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1、教师有表情的叙述故事。

叙述故事后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有谁和谁?

2、出示背景图,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故事。

叙述过程中提问:

1)小河的对岸住着谁?

2)一阵大风吹来,小蚂蚁坐的树叶小船怎么了?

3)野地里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4)蒲公英是怎样对待小蚂蚁的?

5)小蚂蚁说了些什么?蒲公英妈妈又说了些什么?

6)蒲公英妈妈为什么很感谢小蚂蚁?

7)小蚂蚁是怎样回到自己家的?

8)这个故事告知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师生共同争论。

1)小蚂蚁和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

2)你有没有好朋友?他(她)是谁?为什么她(他)是你的好朋友? 3)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她)是怎么办的?

4)你能把你们之间相互帮忙的事情表演出来吗?(请个别幼儿表演) 5)你们得到别人帮忙高不快乐?

6)你们帮忙了别人以后,心里感觉怎么样?

5、教师小结:

只有乐于关怀、帮忙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忙,才会有更多的朋友。这样我们的身边处处布满爱。

(三)边听故事录音边表演

1、教师介绍。

1)这个故事好听吗?你们想不想表演这个故事?

2)我来当蒲公英妈妈,请一个小朋友当大青虫,请其他小朋友当一

群得意的小蚂蚁。

3)每个小蚂蚁都要根据故事里的情节自己创编动作表演出来,看谁演得最好!最终每个小蚂蚁只拿一把小伞飞走。

2、幼儿进展表演,初步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情感。

活动延长:

在日常生活中进展随机教育,发觉幼儿中有关怀他人的事迹,要加以表扬。并在班级开展“人人争做小雷锋”的活动,鼓励幼儿主动关怀帮忙他人和集体。

附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在小河的对岸住着一群得意的小蚂蚁。一天,小蚂蚁们爬到树叶小船上玩,一阵大风吹过来,把树叶小船吹到了河中。树叶小船载着小蚂蚁们飘来飘去,他们好不简单才爬上了岸。

野地里长着一棵蒲公英,翠绿的叶子,淡黄的花朵,漂亮极了。夜里,她听到四周传来哭声,认真一看,是十几只又冷又饿的小蚂蚁。蒲公英呼唤小蚂蚁来到身边,她用叶子为他们搭起小房子,用奶一般的叶汁喂饱他们,哄他们睡觉。天亮了,小蚂蚁们愉快地喊:“感谢您救了我们,蒲公英妈妈。”蒲公英妈妈笑莹莹地说,“我会想方法送你们回家的。”它们在蒲公英的叶子下快乐地生活着。

一天,小蚂蚁们听到了蒲公英妈妈的叫声,他们看到有条大青虫正在咬她的叶子呢。小蚂蚁们向大青虫发起进攻。大青虫又痒又疼,掉下来死

去了。蒲公英妈妈感动极了。

蒲公英妈妈的黄花谢了,长出了雪白的绒球。她告知小蚂蚁们:“这就是我的娃娃们。你们赶快爬上绒球,一人抱住一把小伞。”小蚂蚁们赶忙爬了上去。这时一阵大风刮来,小伞带着蚂蚁飞呀飞呀,又飞到了小河对面,飞到了它们自己的家。

小伞在小蚂蚁的家园里生根发芽,这下小蚂蚁和蒲公英可以永久在一起了。

幼儿园中班《蒲公英》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在“春天来了”情境中,熟识歌曲旋律,有表情地学唱歌曲。

2、在活动中感受春天的美。

教学预备:

(认知预备)《春天》歌曲、了解春天风光的特点。

(材料预备)媒体、音乐磁带。

重点难点:

熟识歌词、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春天来了

1、复习歌曲《春天》

2、歌表演春天“春天真美呀!让我们用动作把漂亮的春天表演出来

吧。”

二、蒲公英

1、猜猜谜语

“春天除了有迎春花、樱花,还有一种花儿可好玩了,是什么?来猜一猜。”(音乐伴奏播放)

谜语:小小伞兵穿白衣,风儿一吹去旅行,飞到东、飞到西,开出朵朵小黄花。

“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进一步熟悉蒲公英,ppt)。

小结:小小白色蒲公英,是开在春天的花。”

2、听听歌曲

“蒲公英究竟长在什么地方?让我们一起看一看。“(ppt)

小结:小小白色蒲公英,长在大树旁。

“蒲公英种子宝宝,快到树妈妈身边来吧。”(律动,进一步熟识旋律)“这么多蒲公英长在大树旁,会把谁给引来了呢?一起去看看”(幼儿猜测、ppt)

小结:蒲公英你观察吗?蜜蜂嗡嗡唱。

“蜜蜂发出嗡嗡的声音会在说些什么呢?”

小结:可能是在说有花蜜了来采蜜、可能是说春天可真漂亮呀,还可能是说蒲公英呀真漂亮。

3、学唱歌曲

幼儿园中班教案《蒲公英》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蒲公英》含反思教案标题:《蒲公英》 【教学目标】 1. 让同学察看和了解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及特点。 2. 通过制作蒲公英模型,让同学加深对蒲公英的认得和深入理解。 3. 培育同学的动手本领和制造力。 4. 通过唱歌、绘画、模型制作等活动,培育同学对自然的酷爱和爱好。 【教学准备】 1. 蒲公英的图片及茎叶、花、种子等模型制作材料。 2. 唱歌和绘画引导教材。 3. 同学活动室。 【教学内容】 1. 察看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引导同学了解蒲公英的形态及生命周期。 2. 制作蒲公英模型,让同学亲自参加,感受蒲公英的柔嫩和香味。 3. 选择适合的儿童歌曲,如《蒲公英》,引发同学爱好,培育音乐感知本领。 4. 让同学用不同的颜色花瓣,画一幅本身的蒲公英,并赏析作品。

5. 蒲公英的运用。引导同学了解蒲公英的价值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老师呈现蒲公英的图片,让同学察看花、叶和茎形状,询问同学是否见过蒲公英,发生过哪些有趣味的事情? 2. 回忆幼儿园春天课堂学习的内容,通过回答问题来引导同学了解蒲公英的基本学问。 二、讲授 1.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植物。看它是什么植物?(蒲公英)察看并询问像花朵、叶子等基本特征 2.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察看图片呈现),请问它所需要的元素是什么?(太阳光,土壤、水等) 3. 引导同学讨论:蒲公英的花变成什么?(蓬)这是由于什么?(轻轻一吹,就可以飞散开去)蓬有什么作用?(有助于蒲公英的繁殖,有药用价值) 4. 然后,老师向同学呈现蒲公英的实物,并提问:蒲公英的叶子是什么颜色?茎是什么形状?花什么颜色?等等,引导同学察看蒲公英的细节。 三、实践 1. 让同学用蒲公英茎叶、花、种子等材料制作一个蒲公英模型,可以加入香味。引导同学体验制作蒲公英的过程,培育动手本领和制造力。 2. 音乐活动:唱歌《蒲公英》,让同学跟着节奏一起唱,培育音乐感知本领和合作精神。可以学唱和跳两个版本的《蒲公英》,一起赏识和赏识孩子的成果。

幼儿园中班教案《蒲公英》

幼儿园中班教案《蒲公英》 中班教案《蒲公英》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随诗歌情节的发展,大胆想象并进行简单的仿编、续编诗歌,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并感受诗歌蒲公英意境的美及情节发展的趣味性,幼儿积极参与诗歌表演,体验以不同的语气语调及肢体动作表演带来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蒲公英》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并感受诗歌蒲公英意境的美及情节发展的趣味性。 2.幼儿能随诗歌情节的发展,大胆想象并进行简单的仿编、续编诗歌。 3.幼儿积极参与诗歌表演,体验以不同的语气语调及肢体动作表演带来的快乐。 4.激发了幼儿对蒲公英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幼儿名字贴于胸前 2.课件PPT 3.诗歌图谱(表情卡) 4.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播放课件:小姐姐、小弟弟欣赏春天的美景,带幼儿进入诗歌情境。 二、基本部分 (一)课件播放,引导幼儿在情节发展中理解诗歌内容。 1.播放课件:飘来一朵小小的云, (1)教师以好奇的口气引发幼儿关注,激起猜测欲望。 ·咦,草地上远远的飘来一朵小小的?奇怪,你猜这小小的会是什么?(教师用手示意) (2)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感知猜想。(教师用孩子的回答,结合诗歌句子模式整理:ⅩⅩ说:那是ⅩⅩ。) (3)播放语音课件,引用诗歌中的句子猜测。 ·这小小的还会飘的究竟会是什么呢?(丰富词汇:飘) ·小姐姐和小弟弟也忍不住也想来猜猜了。(课件播放) ·小姐姐(小弟弟)猜那是什么?(丰富好听的词:会飞的、勇敢,记上标志) (4)幼儿尝试模仿用肯定、自信的语气学说小姐姐和小弟弟猜测的句子。 ·小姐姐和小弟弟觉得自己的猜测都很有道理,有道理的时候说话要用什么样的口气?谁来说说看。(分男女幼儿角色表演。) (5)仿编诗歌:(ⅩⅩ说:那是怎样的ⅩⅩ) ·那这一次我们班的小朋友也来猜猜看,你认为这小小的还会飘的还有可能是什么?我们也用句子:(ⅩⅩ说:那是ⅩⅩ)自信的来说一说。 2.播放课件,完整欣赏诗歌,提问并展示诗歌图谱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幼儿中班游戏活动教案《蒲公英》

幼儿中班游戏活动教案《蒲公英》主题:蒲公英 年龄:3-4岁(幼儿中班) 目标: 1. 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 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蒲公英,并了解其生长过程。 3. 促进幼儿的身体运动,发展大肌肉和小肌肉的协调能力。 4. 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观察力。 材料: 1. 蒲公英图片 2. 学习用具:纸、蜡笔、剪刀、胶水等。 3. 糖果或糖果模型(可选) 活动一:蒲公英绘画

步骤: 1. 展示蒲公英图片,简单介绍蒲公英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2. 让幼儿用纸和蜡笔绘制蒲公英。 3. 引导幼儿观察蒲公英花瓣的形状和颜色。 4. 提醒幼儿在绘制时注意用色的适当搭配。 5.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并互相欣赏。 活动二:蒲公英吹风 步骤: 1. 让幼儿坐成一圈,将一片蒲公英花瓣放在圈中间。 2. 解释游戏规则:每个幼儿依次轮流尝试用口吹风,看是否能够吹走花瓣。 3. 鼓励幼儿互相加油鼓劲,共同完成任务。 4. 通过多次尝试,帮助幼儿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 5. 如果花瓣被吹走,给予幼儿鼓励和奖励。 活动三:蒲公英收集

步骤: 1. 在室外环境中选择一个开放的区域。 2. 解释游戏规则:幼儿需要尽可能多地收集到蒲公英种子。 3. 让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派一个队长。 4. 游戏开始后,幼儿通过跑动和找寻的方式收集种子。 5. 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小组收集到的种子最多。 6. 结束时,给每个幼儿一些糖果或糖果模型作为奖励。 活动四:蒲公英制作 步骤: 1. 给每个幼儿分发剪刀、纸和胶水等学习用具。 2. 指导幼儿按照蒲公英的形状和特点,制作一个蒲公英模型。 3. 领导幼儿进行原材料的剪裁和粘贴。 4. 在制作过程中鼓励幼儿的专注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中班语言课《蒲公英》教案设计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课《蒲公英》教案设计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扩散性思维。 4、能自由发挥想象,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与诗歌内容相符的图画4幅。 2、幼儿的操作材料:记录的表格、黑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通过提问直接导入诗歌内容。 教师边出示图画边说:“草地上,远远地飘来一朵小小的白云。小姐姐(图画)说。想想小姐姐会说什么呢?”幼儿思考,教师提示:“她会把飘来的一朵白云想象成什么呢?”幼儿回答(风筝、小鸟等)教师记录1—2物体。“我们来看看,小姐姐说的是什么。”教师边出示图画边念诗歌,“小姐姐说:‘那是一个会飞的蘑菇。’

小弟弟说。猜猜小弟弟会说什么?”幼儿思考后回答,教师记录。“看看小弟弟是怎么说的。”教师边出示图画边念诗歌,“小弟弟说:‘那是一个勇敢的小伞兵。’近了近了,呵!原来是。是什么呢?开动小脑筋,它是什么?”幼儿回答后教师记录。“看,是什么?”“呵!原来是一朵长了翅膀的蒲公英。” 二、看图朗诵诗歌《蒲公英》 “我们一起看着图完整地把《蒲公英》这首诗歌朗诵一遍吧!”整体朗诵2——3遍。 三、幼儿记录并创编诗歌 1、幼儿根据老师在黑板上记录下的图画创编诗歌。 “我们把在黑板上记录下的图画试着编成诗歌。” 2、幼儿作记录,教师指导。 “下面请小朋友们在这张纸上记录下你的想法,画好后编成好听诗歌给我们大家欣赏一下。”幼儿操作时,教师提醒幼儿要与老师记录下的不一样。 3、请个别幼儿创编诗歌。 4、幼儿自由编诗歌,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幼儿中班游戏活动教案《蒲公英》 (2)3篇

幼儿中班游戏活动教案《蒲公英》 (2) 幼儿中班游戏活动教案《蒲公英》 (2)精选3篇(一) 活动名称:蒲公英 活动目标: 1. 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蒲公英这种植物。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通过游戏活动,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准备材料: 1. 纸板和剪刀 2. 黑色粘纸或黑色绘图纸 3. 棉花球或黄色纸张 4. 彩色纸张和彩色笔 5. 胶水 活动流程: 1. 活动导入 - 向幼儿介绍蒲公英这种植物,并展示一些图片或实物给幼儿观看。 - 询问幼儿对蒲公英的了解和认识,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知识。 2. 制作蒲公英 - 给每个幼儿发放纸板、剪刀、黑色粘纸或黑色绘图纸、棉花球或黄色纸张以及胶水。 - 请幼儿按照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将纸板剪成蒲公英的形状。

- 在蒲公英的茎上粘贴黑色粘纸或黑色绘图纸,做成蒲公英的种子部分。 - 使用棉花球或黄色纸张制作蒲公英的花部分,并粘贴在蒲公英的茎上。 3. 制作花瓣 - 给幼儿发放彩色纸张和彩色笔。 - 鼓励幼儿用彩色纸张剪出各种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花瓣。 - 幼儿可以使用彩色笔在花瓣上进行装饰。 4. 幼儿合作游戏 -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拥有一个蒲公英的模型和花瓣。 - 给每个小组一个指定的地点,要求他们将蒲公英的花瓣从该地点散落。 - 宣布游戏开始后,幼儿需要迅速将花瓣散落到周围的地面上。 - 游戏结束后,小组成员合作将蒲公英的花瓣收集起来。 5. 活动总结 - 和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 强调蒲公英是一种美丽的植物,它们的种子可以通过风的吹拂来传播。 - 鼓励幼儿在户外的时候观察和探索蒲公英这种植物,培养他们的自然观察能力。 注意事项: 1. 确保使用无毒材料和工具。 2. 在活动过程中,密切观察幼儿的安全情况,避免他们不小心受伤。 3. 鼓励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要过多限制他们的行为和作品。 幼儿中班游戏活动教案《蒲公英》 (2)精选3篇(二) 教学目标:

幼儿园中班教案《蒲公英》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蒲公英》含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蒲公英是什么植物 2.能够观察蒲公英的生长过程,大体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规 律 3.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蒲公英的外貌和生长习性 5.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爱好 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鼓励孩子们表述对图片的感受。教师引导孩子们发现图片中的蒲公英。 2. 了解蒲公英 教师向孩子们介绍蒲公英,并问孩子们是否见过蒲公英。教师可以拿出干燥的蒲公英花,让孩子们触摸和听声音,引导孩子们感知蒲公英。 3. 观察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教师根据蒲公英生长过程,将不同阶段的蒲公英花带到课堂上,让孩子们进行观察和比较。孩子们可以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蒲公英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外貌和特征。 4. 动手实践 教师分发手工材料,让孩子们通过拼贴的方式,制作一个蒲公英花的手工。在制作过程中,教师鼓励孩子们注重细节,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5. 反思 教师引导孩子们回想整个课堂的学习过程,让孩子们思考有哪些收 获和不足之处。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们通过作品展示的方式,表现自 己关于蒲公英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反思 全过程中,教师在导入环节时引入温馨的氛围,让孩子们感受到了 课堂的温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与孩子们交流,让孩子们积 极参与到整个课堂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反思环节,教师通过让 孩子们思考收获和不足之处,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变得更加自主和积极。 然而,在课堂的备课中,教师没有准备足够的材料,导致孩子们的 主体性不够强,需要更多的引导。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 加注重孩子们的个性化需求,让孩子们在不同的环节中能够有充分的 发挥空间。在下一步的教学考察中,教师将更加注重孩子们的个性化 需求,以及课堂材料的丰富性和完备性。

幼儿中班游戏活动教案《蒲公英》4篇

幼儿中班游戏活动教案《蒲公英》 幼儿中班游戏活动教案《蒲公英》精选4篇(一) 课时安排:1课时 活动名称:蒲公英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观察和探索的能力。 2.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 3.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准备幼儿喜欢的玩具(蒲公英花)。 2.准备一个大的纸张或者墙上的白板。 3.准备一些颜色不同的纸片。 活动流程: 1.引入活动(5分钟) 老师向幼儿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为《蒲公英》,并展示蒲公英花玩具给孩子们看。可以向幼儿询问他们对蒲公英的了解,例如它是什么花,特点如何等,激发幼儿对主题的兴趣。 2.游戏规则解释(5分钟) 根据幼儿的年龄和理解能力,向他们简单解释游戏规则:教室的大纸张(或白板)上有很多蒲公英花的种子,请幼儿帮助把种子画到地上,让它们开花。

3.游戏实施(25分钟) 将大的纸张(或白板)放置在地上,向幼儿展示颜色不同的纸片,并告诉幼儿每个纸片上写着一个任务,例如\ 幼儿中班游戏活动教案《蒲公英》精选4篇(二) 课程名称:蝴蝶飞呀 适用年龄:幼儿中班(3-4岁) 活动时长:30分钟 目标: 1. 帮助幼儿发展身体协调能力和眼手协调能力。 2. 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技巧的发展。 3. 引导幼儿感受自然界的美,培养幼儿对蝴蝶的兴趣。 材料: 1. 蝴蝶羽毛(可以用纸做成蝴蝶形状的装饰品)。 2. 音乐播放设备。 准备工作: 1. 在教室空间准备好活动区域。 2. 将蝴蝶羽毛装饰品放置在活动区域。 活动过程: 1. 入场音乐:播放轻快的音乐,欢迎幼儿入场。让幼儿跟着音乐摆动身体,感受音乐的节奏。

2. 导入活动:向幼儿展示蝴蝶羽毛,鼓励幼儿观察并询问他们关于蝴蝶的问题,如“你们知道蝴蝶是什么样的动物吗?”“蝴蝶是怎么飞的呢?”等等,帮助幼儿引起 他们对蝴蝶的兴趣。 3. 游戏一:蝴蝶追逐。将所有的蝴蝶装饰品散落在活动区域内,让幼儿自由地在区域 内追逐蝴蝶。老师可以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比如说:“谁能抓到最多的蝴蝶?”“看,小红蝴蝶飞到那边了,快去抓!” 4. 游戏二:蝴蝶飞舞。播放轻快的音乐,让幼儿模仿蝴蝶飞舞的动作。老师可以示范 并向幼儿解释如何像蝴蝶一样飞翔。鼓励幼儿尽情地扇动双臂,沉浸在音乐和舞蹈中。 5. 游戏三:蝴蝶合唱。让幼儿围成一个圈,每个幼儿手持一只蝴蝶装饰品。老师带领 幼儿一起唱歌,并按照老师的指挥,让蝴蝶装饰品的颜色、形状或角度变化,模仿蝴 蝶飞舞的姿态。 6. 游戏结束:播放一段柔和的音乐,引导幼儿放松身体,同时让他们回顾刚刚经历的 活动内容。 7. 结束语:感谢幼儿的参与,并回顾一下蝴蝶飞呀的游戏活动,询问幼儿对这次活动 的感受和收获。 注意事项: 1. 确保安全:确保活动区域没有杂物,以防幼儿跌倒或碰撞。 2. 鼓励参与:鼓励每个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无论是在抓蝴蝶、飞舞还是合唱中。 3. 教师引导:及时给予幼儿指导和激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和自信。 4. 关注幼儿的感受: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情绪变化,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安抚。 延伸活动: 1. 外出观察蝴蝶:组织幼儿到室外进行蝴蝶观察活动,可以带上放大镜和相机进行记录,同时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蝴蝶的观察和感受。 2. 制作蝴蝶羽毛手工:在课后的手工活动中,引导幼儿制作自己的蝴蝶羽毛装饰品, 可以使用彩纸或者羽毛进行创作。 幼儿中班游戏活动教案《蒲公英》精选4篇(三)

幼儿园中班教案《蒲公英》精选

幼儿园中班教案?蒲公英? 活动目标: 1.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并感受诗歌蒲公英意境的美及情节开展的趣味性。 2.幼儿能随诗歌情节的开展,大胆想象并进行简单的仿编、续编诗歌。 3.幼儿积极参与诗歌表演,体验以不同的语气语调及肢体动作表演带来的快乐。 4.激发了幼儿对蒲公英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幼儿名字贴于胸前 2、课件PPT 3、诗歌图谱〔表情卡〕 4.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局部 播放课件:小姐姐、小弟弟欣赏春天的美景,带幼儿进入诗歌情境。 二、根本局部 〔一〕课件播放,引导幼儿在情节开展中理解诗歌内容。

1、播放课件:飘来一朵小小的云, 〔1〕教师以好奇的口气引发幼儿关注,激起猜测欲望。 咦,草地上远远的飘来一朵小小的?奇怪,你猜这小小的会是什么?〔教师用手示意〕 〔2〕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感知猜测。〔教师用孩子的答复,结合诗歌句子模式整理:xx说:那是xx。〕 〔3〕播放语音课件,引用诗歌中的句子猜测。 这小小的还会飘的究竟会是什么呢?〔丰富词汇:飘〕 小姐姐和小弟弟也忍不住也想来猜猜了。〔课件播放〕 小姐姐〔小弟弟〕猜那是什么?〔丰富好听的词:会飞的、勇敢,记上标志〕 〔4〕幼儿尝试模仿用肯定、自信的语气学说小姐姐和小弟弟猜测的句子。 小姐姐和小弟弟觉得自己的猜测都很有道理,有道理的时候说话要用什么样的口气?谁来说说看。〔分男女幼儿角色表演。〕〔5〕仿编诗歌:〔xx说:那是怎样的xx〕 那这一次我们班的小朋友也来猜猜看,你认为这小小的还会飘的还有可能是什么?我们也用句子:〔xx说:那是xx〕自信的来说一说。 2.播放课件,完整欣赏诗歌,提问并展示诗歌图谱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1〕远远飘来的这朵小小的白云其实是什么呀?〔引用诗句答复,对啊,近了、近了,呵,原来是一朵小小的蒲公英。〕

《蒲公英》中班教案

《蒲公英》中班教案 《蒲公英》中班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蒲公英》中班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蒲公英》中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扩散性思维。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与诗歌内容相符的图画4幅。 2、幼儿的操作材料:记录的表格、黑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通过提问直接导入诗歌内容。 教师边出示图画边说:“草地上,远远地飘来一朵小小的白云。小姐姐(图画)说。想想小姐姐会说什么呢?”幼儿思考,教师提示:“她会把飘来的一朵白云想象成什么呢?”幼儿回答(风筝、小鸟等)教师记录1—2物体。“我

们来看看,小姐姐说的是什么。”教师边出示图画边念诗歌,“小姐姐说:‘那是一个会飞的蘑菇。’小弟弟说。猜猜小弟弟会说什么?”幼儿思考后回答,教师记录。“看看小弟弟是怎么说的。”教师边出示图画边念诗歌,“小弟弟说:‘那是一个勇敢的小伞兵。’近了近了,呵!原来是。是什么呢?开动小脑筋,它是什么?”幼儿回答后教师记录。“看,是什么?”“呵!原来是一朵长了翅膀的蒲公英。” 二、看图朗诵诗歌《蒲公英》 “我们一起看着图完整地把《蒲公英》这首诗歌朗诵一遍吧!”整体朗诵2——3遍。 三、幼儿记录并创编诗歌 1、幼儿根据老师在黑板上记录下的图画创编诗歌。 “我们把在黑板上记录下的图画试着编成诗歌。” 2、幼儿作记录,教师指导。 “下面请小朋友们在这张纸上记录下你的想法,画好后编成好听诗歌给我们大家欣赏一下。”幼儿操作时,教师提醒幼儿要与老师记录下的不一样。 3、请个别幼儿创编诗歌。 4、幼儿自由仿编诗歌,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

幼儿园优质课-《蒲公英》教案(通用3篇)

《蒲公英》教案(通用3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整理的《蒲公英》教案(通用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蒲公英》教案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嘱咐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着任何事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地的幻想。 第一课时 一、介绍蒲公英 1你们喜欢植物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6页,看看题目左边的图上,那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2自读第一自然段。谁能从课文下面的图中指住蒲公英、花托、绒球和小降落伞?在读的过程中划出生字词。 (1)学习生字词:花托(tuo):花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花梗顶 端长花的部分。 (2)绒(rong)球降(jiang)落伞:本来指凭借空气阻力使人或 物体从空中缓慢下降着陆的伞状装置。课文指蒲公英种子。 3介绍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冬至春初时抽花茎,顶端生一头状花序,开黄色舌状花,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果实 成熟时样子像一个白色绒球,有毛的果实可随风飘散。生于路旁、田野、山坡。产于全国各地。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奶汁草。 采制春至秋季花初开时连根挖出,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性味性寒,味苦、甘。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乳痈、瘰疬、疔疮肿毒、咽痛、肺痈、肠痈、目赤、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查找资料,了解有关蒲公英的更多 资料。

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二、初读指导 1、轻声读第二自然段,自学生字词。 嘱咐记住表面沙漠迷惑湖泊黑黝黝 借助拼音认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嘱咐、记住:结合实 际理解:表面黑黝黝 沙漠:地面完全被沙子所覆盖,缺少流水。气候干燥,植物 稀少的地区。 湖泊: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水。 迷惑:辨不清施肥,摸不着头脑。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四自然段 自学生字词:瞧(看)百万富翁(拥有百万家财的有钱的人)波 光粼粼(在阳光照耀下,水面银光闪闪的样子。粼粼:形容水清澈) 3、小组自学生字,注意笔画和笔顺。 4、默读全文,标出自然段。思考每段的主要内容: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蒲公英》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蒲公英》含反思课题: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教案《蒲公英》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蒲公英的形态和特点。 2.培养幼儿对蒲公英的情感和兴趣。 3.锻炼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准备: 1.蒲公英实物或图片。 2.音乐《蒲公英》的录音。 3.绘本《蒲公英》。 4.音乐活动区域。 三、教学过程: 1.师生互动(5分钟): 老师向学生展示蒲公英实物或图片,简单介绍蒲公英的特点和形态,鼓励学生观察并表达自己对蒲公英的感受。 2.音乐欣赏(15分钟): 老师播放音乐《蒲公英》,引导学生用身体和声音跟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摇动、飘舞,感受音乐表达蒲公英飞翔的意境。 3.绘本阅读(10分钟):

老师向学生展示绘本《蒲公英》,逐页朗读故事,引导学生观察绘本中的蒲公英图案,并与音乐《蒲公英》的内容进行对比,培养学生对蒲公英的情感和理解。 4.创意表演(15分钟): a.老师和学生一起模仿蒲公英飞翔的动作,用身体和声音表演蒲公英在空中优雅的舞蹈。 b.分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设计并表演蒲公英飞舞的小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意和合作能力。 5.反思和总结(10分钟): a.老师引导学生回忆和表达他们对音乐活动的感受和体验。 b.教师帮助学生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学习到的知识。 四、教学反思: 本节音乐活动以《蒲公英》为主题,通过音乐欣赏、绘本阅读和创意表演等形式,帮助幼儿了解蒲公英的形态和特点,并培养他们对蒲公英的情感和兴趣。活动中采用了多种参与形式,如个体观察、集体欣赏、小组合作等,帮助幼儿全面发展自己的感知能力、表演能力和社交能力。通过反思和总结环节,帮助幼儿巩固对音乐活动的理解和体验,促进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中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蒲公英》

中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蒲公 英》 中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蒲公英》「篇一」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拓印组合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2、感受拓印作画的乐趣,发展幼儿美术创作力和表现力。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蒲公英的图片、视频 2、深蓝色卡纸、圆形毛刷、白色颜料、蜡笔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活动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蒲公英吗?它是长什么样子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蒲公英 1、观看图片,知道蒲公英的形状。 2、观看视频,引导幼儿观看蒲公英的生长过程。 三、教师示范讲解 1、出示所用到的工具 2、教师: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些工具来画蒲公英,首先,我们把刷子在盘子里蘸一下颜料,然后轻轻的纸上按一下,这样蒲公英就出来了。

3、师:蒲公英的下面有一条茎,你们刚刚注意到这条茎是什么样子的吗?是直直的,还是弯弯的?我们要用蜡笔把它画下来。 4、师:蒲公英画好了,宝宝们,你们看,漂亮吗?(漂亮)风吹过来,是不是还有飘散出来的蒲公英呢?我们要画出飘散出来的蒲公英就需要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进行合作哦!小刷子和小刷子碰一碰,就可以碰出来了哦! 四、教师讲解需注意的事项 1、提醒幼儿的构图,不可太多,也不可太少。 2、画完之后把刷子放到指定的地方进行清洗。 五、幼儿创作,教师一旁观察指导--播放《蒲公英》。 六、作品评析。 活动反思: "蒲公英"这个名字说出来,孩子们都有点懵,但在观看图片的时候,有部分幼儿发现自己看过这种植物,然后兴致勃勃的说着自己所知道的。在观看视频的'时候,孩子们很认真,但我发现,下载下来的视频不是很完整,没有风吹过后,蒲公英被吹散来,蒲公英的种子飞向大地的这一段,如果有这一段的话,孩子们可能对它的生长过程了解的更透彻。在幼儿创作的过程中,孩子们都很认真的去创作,但在同伴之间进行合作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有些孩子孩子有些迷茫,不知该去找谁进行合作,需要老师一个个的去帮助他找小伙伴,最后还是很不错的完成了《蒲公英》创作。通过这个活动,我发现,孩子们的合作意识不是很强,需要多多引导。 中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蒲公英》「篇二」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拓印组合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2、感受拓印作画的乐趣,发展幼儿美术创作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1、蒲公英的图片、视频 2、深蓝色卡纸、圆形毛刷、白色颜料、蜡笔 活动过程:

《蒲公英》中班教案5篇

《蒲公英》中班教案5篇 《蒲公英》中班教案篇一 活动背景: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植物、动物、人物,让我们活的快乐,活的自由。大家都互相帮助对方、相亲相爱,到处泼洒满爱,成为了爱的世界!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的故事,激发幼儿对蒲公英和小蚂蚁的兴趣。 2、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优美的语言,让幼儿懂得乐于关心、帮助他人的人,才可以生存、开展和拥有更多的好伙伴。 3、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开展幼儿的倾听同伴谈话的习惯以及与人交谈的习惯。 4、在教师的指导下扮演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的角色,体验角色的乐趣。 活动准备: 背景图片一张;磁性的教具:四只小蚂蚁、树叶、小船、一条大虫、四个小伞兵士;蚂蚁头饰数量和幼儿人数一样多;蒲公英妈妈和大虫的头饰各一个;配上故事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问候,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是星期几呀? 〔二〕热身:小朋友们来跟老师做一个手指操,好吗?一只手指变变变,变成毛毛虫;两只手指变变变,变成小白兔;三只手指变变变,变成小花猫;四只手指变变变,变成小狗;五只手指变变变,变成老虎…… 〔三〕出示“蚂蚁〞,引出主题。 1、小朋友们,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它是谁呀?〔小蚂蚁〕你们喜欢小蚂蚁吗? 2、今天老师就来给小朋友们讲一个小蚂蚁的故事,故事名称:《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四〕欣赏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1、教师带有语言变化、动作来讲述故事内容。

讲述故事后提问小朋友:1〕故事的名称叫什么呀?2〕故事里讲到了谁和谁呀? 2、出示背景图片,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故事,分段讲述。 1〕老师讲述故事的第一段: 提问: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朋友们猜猜小蚂蚁上了岸会发生了什么事情? 2〕欣赏故事的第二段: 提问:小蚂蚁上了岸发生了些什么事情?提醒幼儿用故事中好听的词来说说蒲公英妈妈。 蒲公英妈妈是怎样对待小蚂蚁的? 小蚂蚁是怎样对待蒲公英妈妈的?蒲公英妈妈说了些什么话?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解释笑盈盈、快活等词语。 小蚂蚁离开了家,那它是怎么回到家里的?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中的小蚂蚁是如何回到家的。 3、欣赏故事的第三段: 提问:小蚂蚁是怎样回到家的啊? 听了这个故事,小朋友们想到了什么? 4、幼儿自由交谈:幼儿交谈的过程中,老师四处巡查,到不同小组去与小朋友们一起讨论“听了这个故事,小朋友们想到了什么?〞引导不说话、不讨论的小朋友开口谈论,想象丰富的讨论话题。 5、个别发言:老师邀请举手举得好听话的小朋友来答复老师的问题,说说自己的想法。 〔五〕师幼共同讨论。 1)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有好朋友吗? 当你遇到困难你的好伙伴是怎样去帮助你的? 你们帮助了别人后,心里感觉是怎样的?开心、愉快……? 你们得到别人的帮助后,心里感觉又是怎样的呢? 2)老师请你们之间互相帮助他人的事情表演出来和小朋友们分享?老师要

中班美术课教案《蒲公英》含反思

中班美术课教案《蒲公英》含反思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健康教案、科学教案、语言教案、安全教案、美术教案、音乐教案、数学教案、语文教案、节日教案、其他教案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health lesson plans, science lesson plans, language lesson plans, safety lesson plans, art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math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holiday lesson plans, other lesson plans, and so on.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幼儿园中班《蒲公英》教案(10篇)

幼儿园中班《蒲公英》教案(10篇) 幼儿园中班《蒲公英》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并感受诗歌蒲公英意境的美及情节进展的趣味性。 2、幼儿能随诗歌情节的进展,大胆想象并进展简洁的仿编、续编诗歌。 3、幼儿积极参加诗歌表演,体验以不同的语气语调及肢体动作表演带来的欢乐。 4、激发了幼儿对蒲公英奇怪心和探究欲望。 5、通过观看图片,引导幼儿叙述图片内容。 活动预备: 1、幼儿名字贴于胸前 2、课件PPT 3、诗歌图谱(表情卡) 4、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头局部 播放课件:小姐姐、小弟弟观赏春天的美景,带幼儿进入诗歌情境。

二、根本局部 (一)课件播放,引导幼儿在情节进展中理解诗歌内容。 1、播放课件:飘来一朵小小的云, (1)教师以奇怪的口气引发幼儿关注,激起猜想欲望。 咦,草地上远远的飘来一朵小小的?惊奇,你猜这小小的会是什么?(教师用手示意) (2)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及感知猜测。(教师用孩子的答复,结合诗歌句子模式整理:ⅩⅩ说:那是ⅩⅩ。) (3)播放语音课件,引用诗歌中的句子猜想。 这小小的还会飘的毕竟会是什么呢?(丰富词汇:飘) 小姐姐和小弟弟也忍不住也想来猜猜了。(课件播放) 小姐姐(小弟弟)猜那是什么?(丰富好听的词:会飞的、英勇,记上标志) (4)幼儿尝试仿照用确定、自信的语气学说小姐姐和小弟弟猜想的句子。 小姐姐和小弟弟觉得自己的猜想都很有道理,有道理的时候说话要用什么样的口气?谁来说说看。(分男女幼儿角色表演。) (5)仿编诗歌:(ⅩⅩ说:那是怎样的ⅩⅩ) 那这一次我们班的小朋友也来猜猜看,你认为这小小的还会飘的还有可能是什么?我们也用句子:(ⅩⅩ说:那是ⅩⅩ)自信的来说一说。

幼儿园中班艺术欣赏:《蒲公英》教案

幼儿园中班艺术欣赏:《蒲公英》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蒲公英的形态及特征,并用简单有效的方式进行描述。 2.能够理解蒲公英的意义和象征意义,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感受。 3. 能够运用简单的颜色和线条,完成一幅以蒲公英为主题的绘画作品。教学重点: 1.了解蒲公英的形态和特征,认识其象征意义。 2. 掌握简单的绘画基础知识,并运用到作品当中。 教学难点: 1.让幼儿理解蒲公英的象征意义,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2.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较好运用绘画知识。 教学准备: 1. 视频或图片资料,展示蒲公英的形态和特征。 2. 蒲公英实物或图片,与幼儿一起观察。 3. 颜料、画笔、颜色笔等,进行绘画。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1. 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让孩子们进入绘画的世界,例如:引领孩子们看一幅蒲公英的画作。 2. 这里可以提前准备好诗歌或是相关的儿歌,通过儿歌或诗歌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 Step 2. 引入话题 1. 蒲公英是什么?让孩子们发表自己对它的看法和认识。

2. 引出蒲公英的特征、生长环境等问题,鼓励孩子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尝试丰富完善他们的语言表达。 Step 3. 明确目标 1. 通过展示蒲公英的图片特征,让孩子们认识蒲公英的形态和特征。 2. 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孩子理解蒲公英的寓意,以及蒲公英在《小王子》里的表现。 3. 运用所学绘画技巧进行一幅以蒲公英为主题的作品。 Step 4. 展示教学素材 1. 展示蒲公英的图片和实物,让孩子们观察、感受,并辨认蒲公英花 瓣和花粉散落的样子。 2. 播放视频或图片,让孩子们了解不同种类的蒲公英、它们的特点以 及生长环境。 Step 5. 绘制实践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蒲公英9篇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蒲公英9篇 蒲公英 1 第三课题画一画《蒲公英》 美术课目标: 通过对蒲公英这种植物的了解,知道它既是一种花又是一种会飞的种子。让学生不仅能进行绘画表现,而且能通过演唱和表演在学习中将其生态现象延伸到对自己生活的联想,思考更深刻的内涵。在艺术学习中陶冶学生的心灵。学会用艺术的形式加以表现。 教学重难点: 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将其生态现象延伸到对自己生活的联想,思考更深刻的内涵。 教具准备: 1.图片资料及vcd光盘、水印木刻资料等。 2.音乐盒带及伴奏带。 3.美术材料、工具、范画。 学具准备: 水彩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复备学生活动复备 1、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工具。 2、唱一唱:有感情的歌唱歌曲《蒲公英》。 3、引导学生体会歌曲中描写蒲公英景象,谈谈有什么感想。 4、看一看: 老师展示收集的蒲公英图片资料。 5、老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蒲公英的诗。 带着妈妈给你的小伞, 到远方去寻找美丽的家园。 穿过小树林, 飞越小溪流, 带着美好的希望, 轻轻地落在土地妈妈的怀里。 无数的小伞,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6、提出作业要求: 根据自己的喜欢,用彩色笔把喜欢的蒲公英的样子画出来,添画出漂亮的背景。 7、画一画: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把喜欢的蒲公英的样子画出来。 8、教师小结,展示学生作品。 1、准备好工具,静息。 2、有感情的歌唱歌曲《蒲公英》。 3、学生体会歌曲中描写蒲公英的景象,并说出自己的感想。 4、观看老师收集的蒲公英图片资料。。 5、有感情地朗读蒲公英的诗。 带着妈妈给你的小伞, 到远方去寻找美丽的家园。 穿过小树林, 飞越小溪流, 带着美好的希望, 轻轻地落在土地妈妈的怀里。 无数的小伞,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6、认真听教师的要求 7、完成作业。 8、展示作品并欣赏 课后小记:

《蒲公英》奥尔夫音乐教案中班

《蒲公英》奥尔夫音乐教案中班 教案标题:《蒲公英》奥尔夫音乐教案(中班) 教案目标: 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能力。 2. 通过奥尔夫音乐教育方法,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和创造能力。 3. 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 1. 歌曲:《蒲公英》 2. 奥尔夫乐器:木琴、手鼓、铃鼓等。 教学步骤: 1. 引入(5分钟): - 听一段《蒲公英》的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 与幼儿一起观察教室里的蒲公英图片或实物,引发幼儿对蒲公英的兴趣。 2. 歌曲学唱(10分钟): - 教唱《蒲公英》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一起唱。 - 引导幼儿用手指模仿蒲公英的飞舞动作,增加互动性和身体感知。 3. 奥尔夫乐器演奏(15分钟): - 引导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奥尔夫乐器。 - 教导幼儿简单的乐器演奏技巧,如敲击木琴、拨动铃鼓等。 - 在歌曲演奏中,让每组幼儿按照指挥的节奏和音高演奏乐器。 4. 音乐表达活动(15分钟): -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音乐表达方式,如舞蹈、手势等。

- 播放歌曲,让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音乐表达方式,表演出对《蒲公英》的理解和感受。 5. 合作创作(15分钟): -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共同创作一段简短的音乐或歌曲。 - 引导幼儿运用奥尔夫乐器和自己的声音,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自己创作的音乐或歌曲,其他小组进行欣赏和评价。 6. 结束(5分钟): -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与幼儿一起分享收获和感受。 - 鼓励幼儿继续发展对音乐的兴趣,提供一些音乐学习的资源和建议。 教学评估: 1. 观察幼儿在学唱歌曲时的参与度和准确度。 2. 观察幼儿在奥尔夫乐器演奏中的合作和技巧表现。 3. 评估幼儿在音乐表达活动和合作创作中的创意和表现能力。 教学延伸: 1. 鼓励幼儿在家中练习唱歌和演奏奥尔夫乐器,提供相关的音乐资源和指导。 2. 组织音乐会或表演,让幼儿展示自己学到的歌曲和创作作品。 3.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欣赏音乐的存在,如在户外观察自然的声音等。希望这份教案能够为您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祝您教学顺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